CN114254048A - 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54048A CN114254048A CN202111611710.4A CN202111611710A CN114254048A CN 114254048 A CN114254048 A CN 114254048A CN 202111611710 A CN202111611710 A CN 202111611710A CN 114254048 A CN114254048 A CN 1142540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 real
- service data
- queue
- time ser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5—Improving data quality; Data cleansing, e.g. de-duplication, removing invalid entries or correcting typographical erro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包括步骤:将数据库开启时的初始时刻作为源节点,自初始时刻开始,对到达的实时业务数据依照其发送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若后一条实时业务数据与前一条业务数据有传输时间的重叠,则将重叠部分的实时业务数据作为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随着若干条实时业务数据的传输,形成一颗包含多个队列目的节点的传输光树,依次为各个队列目的节点分配频谱数目,使得每个队列目的节点的频谱消耗量达到最低。本发明面对大量实时输入的业务数据,对实时业务数据进行合并,通过并行节点的运行方式降低数据传输消耗的频谱数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
背景技术
当数据库启用时,会有源源不断的数据涌入,为了不让数据传入时造成带宽拥堵的情况,将各条数据分开独立创建通道进入数据库,但这样在每条通道上会都会耗费不少的频谱消耗量,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数据传输消耗的频谱数目,提供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数据库开启时的初始时刻作为源节点,自初始时刻开始,对到达的实时业务数据依照其发送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
步骤S2:若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与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有传输时间的重叠,则将重叠部分的实时业务数据进行合并后作为源节点的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若没有传输时间的重叠,则分别将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和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分别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和第二队列的目的节点;
步骤S3:自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的发送时间起,若后一条实时业务数据与前一条业务数据有传输时间的重叠,则将重叠部分的实时业务数据作为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
步骤S4:随着若干条实时业务数据的传输,形成一颗包含多个队列目的节点的传输光树,依次为各个队列目的节点分配频谱数目,使得每个队列目的节点的频谱消耗量达到最低。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数据库开启时刻作为初始时刻t0,初始时刻t0的实时业务数据作为源节点,使源节点的频谱数目为0;
步骤S1-2:自初始时刻t0开始,对到达的实时业务数据依照其发送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到达的实时业务数据通过编号后依次为{Y1,Y2,..Yi,...},其中Y1表示自初始时刻t0开始向数据库发送的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Yi表示自初始时刻t0开始向数据库发送的第i条实时业务数据。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Y1的传输时间中发送时间为t1、到达时间为t2,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Y2的传输时间中发送时间为t3、到达时间为4;若时间t1~t2与时间t3~t4有重叠,则将重叠部分的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和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进行合并后,作为源节点的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
每个队列中包括一个与源节点连接的目的节点,还可以包括与目的节点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子节点;
将未重叠部分的第一条业务数据作为第一队列目的节点的子节点,将未重叠部分的第二条业务数据也作为第一队列目的节点的子节点;
步骤S2-2:若时间t1~t2与时间t3~t4没有重叠,则将第一条业务数据Y1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将第二条业务数据Y2作为第二队列的目的节点。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自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Y2的发送时间t3起,若后一条实时业务数据Yi+1与前几条实时业务数据都有传输时间的重叠,则将重叠部分的实时业务数据作为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以更新前几条实时业务数据重叠部分的目的节点;
步骤S3-2:若前几条实时业务数据未重叠的部分与后一条实时业务数据Yi+1有重叠,则将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所对应连接的子节点删除,再将重叠部分更新为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随着若干条实时业务数据的传输,不断更新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和子节点,从而形成一颗包含多个队列目的节点的传输光束;
步骤S4-2:计算每一队列的传输长度,根据传输长度分配频谱数目;
步骤S4-3:直接该队列中所有数据都传输完毕后,解散该队列的目的节点和子节点,并返回分配的频谱数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面对大量实时输入的业务数据,对实时业务数据进行合并,通过并行节点的运行方式降低数据传输消耗的频谱数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步骤S2第一种可预见情况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第一种可预见情况对应的节点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步骤S2第二种可预见情况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步骤S2第三种可预见情况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第三种可预见情况对应的节点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步骤S2第四种可预见情况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步骤S2第五种可预见情况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第五种可预见情况对应的节点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步骤S3第一种可预见情况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步骤S3第二种可预见情况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步骤S3第三种可预见情况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步骤S3第四种可预见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请参见图1,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数据库开启时的初始时刻作为源节点,自初始时刻开始,对到达的实时业务数据依照其发送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
可参见图3,将数据库开启时刻作为初始时刻t0,初始时刻t0的实时业务数据作为源节点O,由于数据库开启时刻是不会有数据到达的,不需要频谱数目进行数据传输,所以源节点O的频谱数目可以分配为0。
自初始时刻t0开始,对到达的实时业务数据依照其发送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比如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在t1时刻发送,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在t3时刻发送,第三条实时业务数据在t5时刻发送,且t1<t3<t5,依次类推后续发送的实时业务数据,则可以将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编号为Y1,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编号为Y2,第三条实时业务数据编号为Y3,编号后的实时业务数据即为{Y1,Y2,..Yi,...}。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实时业务数据还在不断的发送,所以实时业务数据Y是没有定量的。
步骤S2:若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与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有传输时间的重叠,则将重叠部分的实时业务数据进行合并后作为源节点的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若没有传输时间的重叠,则分别将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和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分别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和第二队列的目的节点。
假设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Y1的传输时间中发送时间为t1、到达时间为t2(实时业务数据的传输时间即为发送时间至到达时间的这个时间段),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Y2的传输时间中发送时间为t3、到达时间为t4,若时间t1~t2与时间t3~t4有重叠(已默认t1<t2,t3<t4),作为一种可预见情况:
请参见图2,t1=t3,且t2<t4,则实时业务数据Y1(以下简称为Y1)的t1~t2部分与实时业务数据Y2(以下简称为Y2)的t3~t2部分为重叠,而Y2的t2~t4部分未与Y1重叠。则将t1~t2和t3~t2的重叠部分定义为a1段,将t2~t4的未重叠部分定义为a2段。请参见图3,然后将a1段的两段数据合并后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A,该目的节点A与源节点O连接,将a2段的数据作为该目的节点A的子节点A1,该子节点A1与目的节点A连接。
作为另一种可预见情况:请参见图4,t1<t3,且t2=t4,则Y1的t3~t2部分与Y2的t3~t4部分为重叠,而Y1的t1~t3部分未与Y2重叠。则将t1~t3的未重叠部分定义为a1段,将t3~t2和t3~t4的重叠部分定义为a2段。请参见图3,然后将a2段的两段数据合并后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A,该目的节点A与源节点O连接,将a1段的数据作为目的节点A的子节点A1,该子节点A1与目的节点A连接。
作为另一种可预见情况:请参见图5,t1<t3,且t4<t2,则Y1的t3~t4部分与Y2的t3~t4部分为重叠,而Y1的t1~t3部分和Y1的t4~t2部分未与Y2重叠。则将t1~t3未重叠部分定义为a1段,将t3~t4的重叠部分定义为a2段,将t4~t2未重叠部分定义为a3段。请参见图6,然后将a2段的两段数据合并后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A,该目的节点A与源节点O连接,将a1段的数据作为目的节点A的子节点A1,将a3段的数据作为目的节点A的子节点A2,该子节点A1和A2均与目的节点A连接。
作为另一种可预见情况:请参见图7,t1<t3,且t2<t4,则Y1的t3~t2部分与Y2的t3~t2部分为重叠,而Y1的t1~t3部分未与Y2重叠,Y2的t2~t4部分也未与Y1重叠。则将t1~t3未重叠部分定义为a1段,将t3~t2的重叠部分定义为a2段,将t2~t4未重叠部分定义为a3段。请参见图6,然后将a2段的两段数据合并后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A,该目的节点A与源节点O连接,将a1段的数据作为目的节点A的子节点A1,将a3段的数据作为目的节点A的子节点A2,该子节点A1和A2均与目的节点A连接。
还有其他的可预见情况,则不在此赘述,总的来说,第一实时业务数据Y1与第二实时业务数据Y2的重叠部分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A,而未重叠部分作为目的节点A的子节点,若有多个无直接连接的未重叠部分,则将这些未重叠部分分开作为子节点连接于目的节点A。
还有一种特殊的可预见情况:请参见图8,t1=t3,且t2=t4,则Y1与Y2全部重叠,则将全部重叠的两段数据合并后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A,那么此时目的节点A是没有连接子节点的,请参见图9,所以第一目的节点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子节点,也可以不连接子节点。但是并不代表目的节点A会一直都不连接子节点,原因请继续看下文。
步骤S3:自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的发送时间起,若后一条实时业务数据与前一条业务数据有传输时间的重叠,则将重叠部分的实时业务数据作为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
自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Y2的发送时间t3起,若后一条实时业务数据Yi+1与前几条实时业务数据都有传输时间的重叠,则将重叠部分的实时业务数据作为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以更新前几条实时业务数据重叠部分的目的节点。
请参见图10,假设第三条业务数据Y3的发送时间为t5、到达时间为t6,以一种可实施方式作为举例:若t1<t3<t5<t2<t4<t6,则a2段有重叠,a3段有重叠,a4段有重叠,则将a2、a3、a4的三段数据合并后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A,请参见图6,将a1段作为子节点A1,将a5段作为子节点A2。需要解释的是,由于a3段的Y3与Y1是有重叠的,所以可以在Y3发送后对原本步骤S2形成的Y1和Y2的目的节点A进行更新,同时也对子节点A1、A2进行更新。
但是另一种情况,请参见图11,t1<t3<t2<t5<t4<t6,a2段有重叠,a4段有重叠,则在步骤S2中将a2段的两段数据合并后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A,a1段作为子节点A1,a3+a4段作为子节点A2;在本步骤中将a4段的两段数据合并后作为第二队列的目的节点B,由于在步骤S2中已经将a4作为子节点A2,所以此时需要修改子节点A2,使子节点A2只包含a3段;然后将a5段作为子节点B1,与目的节点B连接。又由于a3段已经体现在子节点A2中,所以在第二队列中则不再添加a3段作为子节点。需要解释的是,由于Y1与Y3没有重叠,Y3的增加不会影响到Y1,所以即便增加了Y3,原本建立的目的节点A也不用再更新修改了。再有,Y3出现时,已不会影响到Y1,所以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A即固定下来了,同样后续在继续增加Y4、Y5等都不会影响到Y1,直到目的节点A连接的子节点也不会再有改变时,则形成了光树的第一队列,此时即可进行步骤S4,对第一队列分配频谱数目。
若前几条实时业务数据未重叠的部分与后一条实时业务数据Yi+1有重叠,则将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所对应连接的子节点删除,再将重叠部分更新为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
再做举例:请参见图12,t1<t3<t5<t7<t2<t4<t6<t8,分段后a2+a3+a4+a5+a6都有重叠,且Y2、Y3、Y4与Y1有重叠部分,说明Y2、Y3、Y4的发送对Y1还有影响,所以将a2+a3+a4+a5+a6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A,a1作为子节点A1,a7作为子节点A2。
继续发送Y5,请参见图13,且t2<t9<t4,t8<t10,分段后a2+a3+a4+a5有重叠,即Y2、Y3、Y4与Y1有重叠,a6+a7+a8有重叠,即Y2、Y3、Y4与Y5有重叠,但Y1与Y5无重叠,则将a2+a3+a4+a5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A,a1作为子节点A1,将a6+a7+a8作为第二队列的目的节点B,a9作为子节点B1。需要解释的是,由于Y5与Y1没有重叠,但Y5与Y2、Y3、Y4都有重叠,所以需要在更新目的节点A后,删除原来的子节点A2,并创建新的目的节点B,以及子节点B1。
到此时,才能固定目的节点A不再更新,因为后续发送的实时业务数据都不会再影响Y1了(后续Y6的发送时间t11一定是小于等于t9的)。无论后续增加多少实时业务数据,随着目的节点和子节点的更新修改,可以发现,在重叠的部分只会合并出在一个目的节点或子节点中,并不会一段重叠的部分即出现在一个目的节点中同时又出现在另一目的节点中。
所以随着实时业务数据的发送,根据发送时间和到达时间不断的更新修改目的节点和子节点,直到前面的目的节点固定,以及固定的目的节点所连接的子节点固定不再更新修改,则可以进行步骤S4的频谱数目分配了。
步骤S4:随着若干条实时业务数据的传输,形成一颗包含多个队列目的节点的传输光树,依次为各个队列目的节点分配频谱数目,使得每个队列目的节点的频谱消耗量达到最低。
随着若干条实时业务数据的传输,不断更新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和子节点,从而形成一颗包含多个队列目的节点的传输光束。计算每一队列的传输长度,根据传输长度分配频谱数目。可使用现有技术计算每一队列(即一颗树杈节点)的传输长度。直接该队列中所有数据都传输完毕后,解散该队列的目的节点和子节点,并返回分配的频谱数目,因此总的频谱数目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节点数据传输完毕后,也在增加返回。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数据库开启时的初始时刻作为源节点,自初始时刻开始,对到达的实时业务数据依照其发送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
步骤S2:若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与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有传输时间的重叠,则将重叠部分的实时业务数据进行合并后作为源节点的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若没有传输时间的重叠,则分别将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和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分别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和第二队列的目的节点;
步骤S3:自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的发送时间起,若后一条实时业务数据与前一条业务数据有传输时间的重叠,则将重叠部分的实时业务数据作为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
步骤S4:随着若干条实时业务数据的传输,形成一颗包含多个队列目的节点的传输光树,依次为各个队列目的节点分配频谱数目,使得每个队列目的节点的频谱消耗量达到最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数据库开启时刻作为初始时刻t0,初始时刻t0的实时业务数据作为源节点,使源节点的频谱数目为0;
步骤S1-2:自初始时刻t0开始,对到达的实时业务数据依照其发送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到达的实时业务数据通过编号后依次为{Y1,Y2,..Yi,...},其中Y1表示自初始时刻t0开始向数据库发送的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Yi表示自初始时刻t0开始向数据库发送的第i条实时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Y1的传输时间中发送时间为t1、到达时间为t2,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Y2的传输时间中发送时间为t3、到达时间为4;若时间t1~t2与时间t3~t4有重叠,则将重叠部分的第一条实时业务数据和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进行合并后,作为源节点的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
每个队列中包括一个与源节点连接的目的节点,还可以包括与目的节点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子节点;
将未重叠部分的第一条业务数据作为第一队列目的节点的子节点,将未重叠部分的第二条业务数据也作为第一队列目的节点的子节点;
步骤S2-2:若时间t1~t2与时间t3~t4没有重叠,则将第一条业务数据Y1作为第一队列的目的节点,将第二条业务数据Y2作为第二队列的目的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自第二条实时业务数据Y2的发送时间t3起,若后一条实时业务数据Yi+1与前几条实时业务数据都有传输时间的重叠,则将重叠部分的实时业务数据作为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以更新前几条实时业务数据重叠部分的目的节点;
步骤S3-2:若前几条实时业务数据未重叠的部分与后一条实时业务数据Yi+1有重叠,则将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所对应连接的子节点删除,再将重叠部分更新为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随着若干条实时业务数据的传输,不断更新前一队列的目的节点和子节点,从而形成一颗包含多个队列目的节点的传输光束;
步骤S4-2:计算每一队列的传输长度,根据传输长度分配频谱数目;
步骤S4-3:直接该队列中所有数据都传输完毕后,解散该队列的目的节点和子节点,并返回分配的频谱数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11710.4A CN114254048B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11710.4A CN114254048B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54048A true CN114254048A (zh) | 2022-03-29 |
CN114254048B CN114254048B (zh) | 2024-06-28 |
Family
ID=80798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11710.4A Active CN114254048B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5404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62899A (zh) * | 2022-04-13 | 2022-05-10 | 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活动节点的合并方法、装置及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8758A (zh) * | 2008-12-26 | 2009-07-08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动态频谱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
CN104980933A (zh) * | 2015-07-07 | 2015-10-14 | 内蒙古大学 | 一种基于二叉排序树的局部议价的频谱分配方法 |
CN106911393A (zh) * | 2017-03-14 | 2017-06-30 | 重庆邮电大学 | 基于共享光路合并的任多播业务路由最小频谱光树生成方法 |
CN112996055A (zh) * | 2021-03-16 | 2021-06-18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 一种面向无线自组织网数据同步的小数据报文合并方法 |
US20210211887A1 (en) * | 2018-11-26 | 2021-07-08 | T-Mobile Usa, Inc. | Spectrum sharing optimization within a base station node |
US20210216517A1 (en) * | 2018-09-14 | 2021-07-15 | Google Llc | Staggered merging in log-structured merge forests |
-
2021
- 2021-12-27 CN CN202111611710.4A patent/CN1142540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8758A (zh) * | 2008-12-26 | 2009-07-08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动态频谱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
CN104980933A (zh) * | 2015-07-07 | 2015-10-14 | 内蒙古大学 | 一种基于二叉排序树的局部议价的频谱分配方法 |
CN106911393A (zh) * | 2017-03-14 | 2017-06-30 | 重庆邮电大学 | 基于共享光路合并的任多播业务路由最小频谱光树生成方法 |
US20210216517A1 (en) * | 2018-09-14 | 2021-07-15 | Google Llc | Staggered merging in log-structured merge forests |
US20210211887A1 (en) * | 2018-11-26 | 2021-07-08 | T-Mobile Usa, Inc. | Spectrum sharing optimization within a base station node |
CN112996055A (zh) * | 2021-03-16 | 2021-06-18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 一种面向无线自组织网数据同步的小数据报文合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刘焕淋;徐一帆;陈勇;: "基于频谱感知的业务分割-合并的弹性光网络资源分配策略", 电子与信息学报, no. 04, 15 April 2016 (2016-04-15)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62899A (zh) * | 2022-04-13 | 2022-05-10 | 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活动节点的合并方法、装置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54048B (zh) | 2024-06-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Orda et al. | Shortest-path and minimum-delay algorithms in networks with time-dependent edge-length | |
US6980555B2 (en) | Policy chang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Vlk et al. | Large-scale periodic scheduling in time-sensitive networks | |
WO2014099995A1 (en) | Reachability-based coordination for cyclic dataflow | |
Yum |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semidynamic deterministic routing rule | |
Humblet | Source coding for communication concentrators | |
Michail et al. | Causality, influence, and computation in possibly disconnected synchronous dynamic networks | |
CN114254048A (zh) | 一种降低频谱消耗量的数据实时合并方法 | |
CN114448894A (zh) | 一种面向时间敏感网络的多等级业务调度引擎及实现方法 | |
Altman et al. | Admission control in stochastic event graphs | |
Towsley et al. | Announced arrival random access protocols | |
Mittal et al. | Modeling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Queuing Theory under Fuzzy Environment | |
CN117609226A (zh) | 一种信息流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 |
Weber | On a conjecture about assigning jobs to processors of differing speeds | |
CN112837155A (zh) | 区块链中智能合约的注册、执行方法和装置 | |
Adler et al. | Scheduling time-constrained communication in linear networks | |
Loganantharaj et al. | A new model for projecting temporal distance using fuzzy temporal constraints | |
CN116821187A (zh) | 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 |
US8098674B2 (en) | Queue selection method and scheduling device | |
CN107291757B (zh) | 模式匹配的方法和模式匹配装置 | |
Zeng et al. | Heuristic fragmentation-aware scheduling for a multicluster time-sensitive passive optical LAN | |
Baldoni et al. | Broadcast with time and causality constraints for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 |
Im et al. | An O (log log m)-competitive Algorithm for Online Machine Minimization | |
CN114039936A (zh) | 基于时间敏感的虚拟电厂通信业务流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 |
CN116340011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事件订阅方法、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