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3399A - 设备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设备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3399A
CN114253399A CN202111582106.3A CN202111582106A CN114253399A CN 114253399 A CN114253399 A CN 114253399A CN 202111582106 A CN202111582106 A CN 202111582106A CN 114253399 A CN114253399 A CN 1142533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information
wearer
head
mounted displa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21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秉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821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33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3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33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2Head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2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 A61B3/06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for testing light sensitivity, e.g. adaptation; for testing colour vi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03Detecting eye twink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6Devices for psychotechnics; Testing reaction times ;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6Devices for psychotechnics; Testing reaction times ;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 A61B5/165Evaluating the state of mind, e.g. depression, anxie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5Input arrangements based on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detection, e.g. brain waves [EEG] detection, electromyograms [EMG] detection, electrodermal response detec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sychiat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播放测试视频;获取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根据预设生理信息以及观看反馈信息,对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舒适性评估结果。本申请可以较为客观的对头戴显示设备进行评估。

Description

设备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头戴显示设备,如AR眼镜或VR眼镜,等等。为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通常需要对这些头戴显示设备进行评估,以基于评估结果对头戴显示设备进行改进。然而,相关技术中,对头戴显示设备进行评估的评估方案较为主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较为客观的对头戴显示设备进行评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评估方法,包括:
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播放测试视频;
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在所述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
接收所述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所述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预设生理信息以及所述观看反馈信息,对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舒适性评估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评估装置,包括:
视频播放模块,用于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播放测试视频;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在所述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所述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设备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生理信息以及所述观看反馈信息,对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舒适性评估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评估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评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和其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对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舒适性评估结果,也即,结合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的客观反馈信息和主观反馈信息对头戴显示设备的舒适性进行评估,相对于仅基于头戴显示设备佩戴者的主观反馈信息,对头戴显示设备进行评估的方案来说,相对较为客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评估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AR眼镜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输入界面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输入界面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播放多个测试视频的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评估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某些实施例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某些实施例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评估方法、设备评估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设备评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评估装置,或者集成了该设备评估装置的电子设备,其中该设备评估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者软件的方式实现。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配置有处理器而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设备。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评估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流程可以包括:
101、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播放测试视频。
头戴显示设备通过计算系统与光学系统的配合,在用户佩戴头戴显示设备后,可向佩戴者的眼睛发送光学信号,从而实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和全息影像(Holographic display,HD)等不同效果。头戴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眼镜(如AR眼镜或VR眼镜等)、头环和头盔等。例如,该头戴显示设备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AR眼镜。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产生的电子信号,将其与各种输出设备结合使其转化为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是现实中真真切切的物体,也可以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物质,通过三维模型表现出来。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技术,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对象、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等内容对象叠加到真实场景中,来增强或修改对现实世界环境或表示现实世界环境的数据的感知。
全息影像(Holographic display,HD)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来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所谓的“全息”即“全部信息”,是指用投影的方法记录并且再现被拍物体发出的光的全部信息。全息影像技术一般也被称作虚拟成像技术或是全息成像,其成像原理就是凭借光波干涉对物体光波的相位与振幅进行记录,与此同时,凭借衍射原理对物体的光波信息进行展现,从而达到成像的效果。
测试视频可以是用于对头戴显示设备的舒适性进行评估的视频。其可由测试者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获得,并存储于头戴显示设备中。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播放测试视频。其中,该测试视频可以与其他头戴显示设备播放的测试视频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由各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来从头戴显示设备存储的测试视频中选取。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由测试者将头戴显示设备的大致操作方法教给各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从而使得各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熟练掌握头戴显示设备的基本操作,如选择片源(如测试视频)、退出全屏、调进度条等操作。还可以由测试者教各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近视镜片及鼻托,从而使得各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选择出合适的近视镜片及鼻托。
102、获取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测试视频播放前,电子设备可获取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的预设生理信息。在测试视频播放后,电子设备也可获取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的预设生理信息,从而得到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
103、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其中,该观看反馈信息可以包括观看测试视频之前的反馈信息和观看测试视频之后的反馈信息,该观看反馈信息也可以仅包括观看测试视频之后的反馈信息,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比如,为更好地对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电子设备可接收佩戴者输入的观看测试视频前的反馈信息和观看测试视频后的反馈信息,作为观看反馈信息。
104、根据预设生理信息以及观看反馈信息,对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舒适性评估结果。
本实施例中,当得到上述预设生理信息以及上述观看反馈信息之后,电子设备可根据上述预设生理信息以及上述观看反馈信息,按照预设的佩戴舒适性评估策略,对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舒适性评估结果。其中,预设的佩戴舒适性评估策略可由开发人员预先进行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该预设的佩戴舒适性评估策略可以包括预设的佩戴舒适性评估模型,电子设备可将上述预设生理信息以及上述观看反馈信息输入该预设的佩戴舒适性评估模型中,得到该头戴显示设备的舒适性评估结果。
比如,舒适性评估结果可以包括一级舒适性、二级舒适性和三级舒适性,其中一级舒适性的舒适程度高于二级舒适性的舒适程度,二级舒适性的舒适程度高于三级舒适性的舒适程度。
当舒适性评估结果为一级舒适性时,可以确定对于该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而言,该头戴显示设备相对较为舒适。当佩戴与该头戴显示设备同一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的舒适性评估结果大多也为一级舒适性时,可以确定,对于佩戴该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大部分佩戴者而言,该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均相对较为舒适,这也一定程度体现了该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是较为舒适的,因此,可直接投入市场。
当舒适性评估结果为二级舒适性时,可以确定对于该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而言,该头戴显示设备舒适程度相对较为适中。当佩戴与该头戴显示设备同一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的舒适性评估结果大多也为二级舒适性时,可以确定,对于佩戴该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大部分佩戴者而言,该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的舒适程度均相对较为适中,这也一定程度体现了该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的舒适程度是较为适中的,因此,该类型头戴显示设备的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当舒适性评估结果为三级舒适性时,可以确定对于该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而言,该头戴显示设备相对较为不舒适。当佩戴与该头戴显示设备同一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的舒适性评估结果大多也为三级舒适性时,可以确定,对于佩戴该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大部分佩戴者而言,该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均相对较为不舒适,这也一定程度体现了该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是较为不舒适的,因此,需要对该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进行改进,从而使得该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相对于大部分佩戴者而言均相对较为舒适。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和其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对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舒适性评估结果,也即,结合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的客观反馈信息和主观反馈信息对头戴显示设备的舒适性进行评估,相对于仅基于头戴显示设备佩戴者的主观反馈信息,对头戴显示设备进行评估的方案来说,相对较为客观。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获取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可以包括:
获取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情绪信息、疲劳信息、眨眼时长信息、眨眼频率信息和视敏度信息;
将情绪信息、疲劳信息、眨眼时长信息、眨眼频率信息和视敏度信息作为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脑电设备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分别对佩戴者进行静息态脑电抓取,以得到佩戴者的脑电信息。然后,电子设备可以对该脑电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出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情绪信息、疲劳信息、眨眼时长信息、眨眼频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专业的分析设备对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脑电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出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情绪信息、疲劳信息、眨眼时长信息、眨眼频率信息,并将确定的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情绪信息、疲劳信息、眨眼时长信息、眨眼频率信息发送至电子设备。
其中,情绪信息可以包括情绪指标,疲劳信息可以包括疲劳指标,眨眼时长信息可以包括眨眼时长指标,眨眼频率信息可以包括眨眼频率指标。上述情绪指标、疲劳指标、眨眼时长指标和眨眼频率指标均可以以数值的形式呈现。
比如,为了得到更准确的信息,在对佩戴者进行静息态脑电抓取,可以让佩戴者睁眼目视目标物体(如墙上十字等),周围尽量保持安静不要影响到被试者维持2分钟到5分钟。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和测试视频播放后分别采用闪光融合频率计对佩戴者进行测试,以得到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视敏度信息。
其中,该视敏度信息可以包括视敏度指标。上述视敏度指标可以以数值的形式呈现。
比如,在采用闪光融合频率计对佩戴者进行测试时,可以让佩戴者处于光学暗室,然后由测试者或佩戴者将闪光融合频率计的频率调整至第一预设频率,然后由佩戴者向上调整频率,记录佩戴者无法分辨光源闪烁时的频率值。测试者或佩戴者将闪光融合频率计的频率调整至第二预设频率,然后由佩戴者向下调整频率,记录佩戴者无法分辨光源闪烁时的频率值。其中,第一预设频率小于第二预设频率,第一预设频率和第二预设频率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第一预设频率可以为10Hz、20Hz,等等,第二预设频率可以为60Hz,70Hz,等等。不同的仪器,第一预设频率和第二预设频率可以不同。佩戴者可以按照上述流程进行多轮测试,如4轮或5轮测试,当多轮测试所得值误差在预设频率范围内(如1Hz以内,或2Hz以内)时,可将多轮测试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值,也可将多轮测试的中值作为最终值,并根据最终值,确定出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视敏度信息;当多轮测试中至少一轮测试所得值误差在预设频率范围外时,佩戴者可以按照上述流程继续进行测试,直至多轮测试所得值误差在预设频率范围内。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可以包括:
提供反馈信息输入界面,该反馈信息输入界面包括反馈信息输入接口;
通过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比如,电子设备可提供反馈信息输入界面,该反馈信息输入界面可包括反馈信息输入接口,佩戴者可通过该反馈信息输入接口输入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从而电子设备可通过该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反馈信息输入接口包括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和眩晕反馈信息输入接口,通过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可以包括:
通过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舒适度反馈信息;
通过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疲劳度反馈信息;
通过眩晕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眩晕反馈信息;
将舒适度反馈信息、疲劳度反馈信息和眩晕反馈信息作为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本实施例中,反馈信息输入界面可包括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通过该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可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舒适度反馈信息。例如,以可穿戴设备为AR眼镜为例,反馈信息输入界面可以包括如图3所示的反馈信息输入界面A1,该反馈信息输入界面A1可包括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11、B12和B13,佩戴者可以在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11、B12和B13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如点击操作或滑动操作,以输入相应的舒适度反馈信息。例如,佩戴者可以在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11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对AR眼镜的整体舒适性进行评价的舒适度反馈信息,例如,该舒适度反馈信息可以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如95分。佩戴者也可以在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12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对在AR眼镜上完成任务的难以程度进行评价的舒适度反馈信息,例如,该舒适度反馈信息可以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如85分。佩戴者也可以在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13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对AR眼镜的亮度舒适性进行评价的舒适度反馈信息,例如,该舒适度反馈信息可以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如90分。
除图3中示出的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之外,反馈信息输入界面A1还可以包括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14、B15、B16和B17,等等。佩戴者也可以在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14、B15、B16和B17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如点击操作或滑动操作,以输入相应的舒适度反馈信息。例如,佩戴者可以在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14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对AR眼镜呈现内容的色温(偏冷或偏暖)舒适性进行评价的舒适度反馈信息。佩戴者可以在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15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对使用AR眼镜产品显示颜色的真实性进行评价的舒适度反馈信息。佩戴者可以在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16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对使用AR眼镜过程中屏幕的闪烁情况进行评价的舒适度反馈信息。佩戴者可以在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17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对使用AR眼镜产品完成任务的整体满意度进行评价的舒适度反馈信息。上述舒适度反馈信息均可以以分数的形式呈现。
电子设备可以接收上述舒适度反馈信息,作为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舒适度反馈信息。
反馈信息输入界面还可包括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通过该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可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例如,以可穿戴设备为AR眼镜为例,反馈信息输入界面可以包括如图4所示的反馈信息输入界面A2,该反馈信息输入界面A2可包括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21、B22和B23,佩戴者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21、B22和B23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如点击操作或滑动操作,以输入相应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例如,佩戴者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21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视线模糊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例如,该疲劳度反馈信息可以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如5分。佩戴者也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22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眼睛干涩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例如,该疲劳度反馈信息可以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如6分。佩戴者也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23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眼睛疼痛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例如,该疲劳度反馈信息可以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如4分。
除图4中示出的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之外,反馈信息输入界面A1还可以包括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24、B25、B26、B27、B28、B29、B30、B31、B32、B33、B34和B35,等等。佩戴者也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24、B25、B26、B27、B28、B29、B30、B31、B32、B33、B34和B35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如点击操作或滑动操作,以输入相应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例如,佩戴者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24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眼睛紧绷感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佩戴者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25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眼睛刺激感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佩戴者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26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眼睛灼热感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佩戴者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27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眼胀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佩戴者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28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视物重影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佩戴者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29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头痛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佩戴者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30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头晕/晕眩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佩戴者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31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头昏眼花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佩戴者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32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困倦乏力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佩戴者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33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恶心想吐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佩戴者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34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眼睛疲劳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佩戴者可以在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B35上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以输入眼睛撕裂感程度的疲劳度反馈信息。上述疲劳度反馈信息均可以以分数的形式呈现。
电子设备可以接收上述疲劳度反馈信息,作为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疲劳度反馈信息。
反馈信息输入界面还可包括眩晕反馈信息输入接口,例如,该反馈信息输入界面可以是包括呈现如下形式的表格的界面,眩晕反馈信息输入接口可以包括下述表格中的空白输入框,佩戴者可在该空白输入框中输入相应的信息(如数字0-4中任意数字),以输入眩晕反馈信息,从而电子设备接收到佩戴者输入的眩晕反馈信息。
Figure BDA0003427354660000111
Figure BDA0003427354660000121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测试视频包括多个不同类型的测试视频,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播放测试视频,包括:
确定多个测试视频的播放顺序;
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按照播放顺序播放多个测试视频。
其中,该播放顺序可与其他佩戴者对应的播放顺序不同。
比如,电子设备可按照拉丁方平衡法则确定该佩戴者对应的播放顺序和其他佩戴者对应的播放顺序,从而避免不同佩戴者佩戴的头戴显示设备以同一播放顺序播放多个测试视频影响对头戴显示设备的评估结果。其中,不同佩戴者佩戴的头戴显示设备播放的测试视频的数量可以相同,总时长可以相同。不同佩戴者佩戴的头戴显示设备播放的测试视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由各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选择。其中,上述说明所针对的头戴显示设备为同一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
在确定出该佩戴者对应的播放顺序之后,电子设备可将该佩戴者对应的播放顺序确定为多个测试视频的播放顺序;随后,电子设备可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按照该播放顺序播放多个测试视频。
例如,假设多个测试视频包括3D测试视频、2D测试视频和全息影像测试视频,播放顺序为先播放3D测试视频,再播放2D测试视频,最后播放全息影像测试视频,那么,如图5所示,头戴显示设备可以先播放3D测试视频,以呈现3D视频画面,再播放2D测试视频,以呈现2D视频画面,最后播放全息影像测试视频,以呈现全息影像视频画面。其中,播放多个测试视频的总时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播放多个测试视频的总时长可以为30分钟至45分钟不等。
具体的,对于不同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即使播放的多个测试视频相同,播放的多个测试视频分别播放的时长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假设某类型头戴显示设备的主要功能为3D功能,那么,在确定各测试视频的播放时长时,3D测试视频的播放时长可以确定得相对较长,如30分钟或40分钟,其他测试视频的播放时长可以确定得相对较短,如2D测试视频和全息影像测试视频的时长可以均为5分钟或10分钟。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播放测试视频之前,还可以包括:
获取待筛选对象的视觉信息;
从待筛选对象中筛选出视觉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待筛选对象作为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
为了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电子设备可获取待筛选对象的视觉信息;从筛选对象中筛选出视觉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待筛选对象作为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
其中,视觉信息可以包括近视度、散光度、立体视锐度、是否存在色盲和色弱,等等。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预设条件为:近视度小于预设近视度、散光度小于预设散光度、立体视锐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立体视锐度、不存在色盲和不存在色弱。
比如,对于每一待筛选对象,可测量其近视度、散光度、立体视锐度,并确定其是否存在色盲和色弱,从而从待筛选对象中筛选出近视度小于预设近视度、散光度小于预设散光度、立体视锐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立体视锐度、不存在色盲和不存在色弱的待筛选对象作为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
其中,预设近视度、预设散光度和预设立体视锐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预设近视度可以为800°,预设散光度可以为150°,预设立体视锐度可以为60″。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在从待筛选对象中筛选出视觉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待筛选对象之后,电子设备还可对这些筛选出的待筛选对象继续筛选,以从中筛选出无精神疾病的待筛选对象,将该待筛选对象作为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待筛选对象需要是通过相应的视觉筛查表和基础验光等的对象。
比如,视觉筛查表可以是如下形式:
Figure BDA0003427354660000141
Figure BDA0003427354660000151
Figure BDA0003427354660000161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上述说明得到佩戴同一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不同佩戴者对应的预设生理信息以及观看反馈信息,基于这些佩戴者对应的预设生理信息以及观看反馈信息,对该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舒适性评估结果。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上述说明得到佩戴同一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不同佩戴者对应的预设生理信息以及观看反馈信息,然后再对这些佩戴者再进行主观评测及访谈,基于这些佩戴者对应的预设生理信息、观看反馈信息、主观评测结果及访谈结果,对该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舒适性评估结果。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上述说明得到佩戴某类型,如类型C1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不同佩戴者对应的预设生理信息以及观看反馈信息,基于这些佩戴者对应的预设生理信息以及观看反馈信息,对类型C1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类型C1的头戴显示设备的舒适性评估结果,还可以按照上述说明得到佩戴另一类型,如类型C2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不同佩戴者对应的预设生理信息以及观看反馈信息,基于这些佩戴者对应的预设生理信息以及观看反馈信息,对类型C2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类型C2的头戴显示设备的舒适性评估结果,基于类型C1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头戴显示设备的舒适性评估结果和类型C2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头戴显示设备的舒适性评估结果对类型C1的头戴显示设备和类型C2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评价。
可以理解的是,按照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也可对更多种不同类型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评价,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评估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流程可以包括:
201、获取待筛选对象的视觉信息。
202、从待筛选对象中筛选出视觉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待筛选对象作为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
203、确定多个测试视频的播放顺序。
204、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按照播放顺序播放多个测试视频。
205、获取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情绪信息、疲劳信息、眨眼时长信息、眨眼频率信息和视敏度信息。
206、将情绪信息、疲劳信息、眨眼时长信息、眨眼频率信息和视敏度信息作为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
207、提供反馈信息输入界面,反馈信息输入界面包括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和眩晕反馈信息输入接口。
208、通过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舒适度反馈信息。
209、通过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疲劳度反馈信息。
210、通过眩晕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眩晕反馈信息。
211、将舒适度反馈信息、疲劳度反馈信息和眩晕反馈信息作为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212、根据预设生理信息以及观看反馈信息,对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舒适性评估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流程201至流程212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评估装置300包括:视频播放模块301、信息获取模块302、信息接收模块303和设备评估模块304。
视频播放模块301,用于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播放测试视频;
信息获取模块302,用于获取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
信息接收模块303,用于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设备评估模块304,用于根据预设生理信息以及观看反馈信息,对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舒适性评估结果。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302还用于:
获取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情绪信息、疲劳信息、眨眼时长信息、眨眼频率信息和视敏度信息;
将情绪信息、疲劳信息、眨眼时长信息、眨眼频率信息和视敏度信息作为佩戴者在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信息接收模块303还用于:
提供反馈信息输入界面,反馈信息输入界面包括反馈信息输入接口;
通过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反馈信息输入接口包括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和眩晕反馈信息输入接口,信息接收模块303还用于:
通过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舒适度反馈信息;
通过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疲劳度反馈信息;
通过眩晕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眩晕反馈信息;
将舒适度反馈信息、疲劳度反馈信息和眩晕反馈信息作为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测试视频包括多个不同类型的测试视频,视频播放模块301还用于:
确定多个测试视频的播放顺序;
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按照播放顺序播放多个测试视频。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播放顺序与其它佩戴者对应的播放顺序不同。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设备评估装置300还包括对象筛选模块,对象筛选模块用于:
获取待筛选对象的视觉信息;
从待筛选对象中筛选出视觉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待筛选对象作为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条件为:近视度小于预设近视度、散光度小于预设散光度、立体视锐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立体视锐度、不存在色盲和不存在色弱。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评估装置300与上文实施例中的设备评估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以上相关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上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上任一适于电子设备的设备评估方法中的步骤。其中,存储介质可以是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者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照图8,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4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比如ARM架构的处理器。
存储器40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可以为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为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等。相应地,存储器4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301对存储器402的访问。处理器401通过执行存储器402中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以上任一设备评估方法,比如:
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播放测试视频;
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在所述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
接收所述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所述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预设生理信息以及所述观看反馈信息,对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舒适性评估结果。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设备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设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播放测试视频;
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在所述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
接收所述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所述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预设生理信息以及所述观看反馈信息,对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舒适性评估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在所述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佩戴者在所述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情绪信息、疲劳信息、眨眼时长信息、眨眼频率信息和视敏度信息;
将所述情绪信息、疲劳信息、眨眼时长信息、眨眼频率信息和视敏度信息作为所述佩戴者在所述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所述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包括:
提供反馈信息输入界面,所述反馈信息输入界面包括反馈信息输入接口;
通过所述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所述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所述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输入接口包括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和眩晕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所述通过所述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所述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所述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舒适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所述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所述测试视频的舒适度反馈信息;
通过所述疲劳度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所述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所述测试视频的疲劳度反馈信息;
通过所述眩晕反馈信息输入接口接收所述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所述测试视频的眩晕反馈信息;
将所述舒适度反馈信息、所述疲劳度反馈信息和所述眩晕反馈信息作为所述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所述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视频包括多个不同类型的测试视频,所述通过所述头戴显示设备播放测试视频,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测试视频的播放顺序;
通过所述头戴显示设备按照所述播放顺序播放所述多个测试视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放顺序与其它佩戴者对应的播放顺序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头戴显示设备播放测试视频之前,还包括:
获取待筛选对象的视觉信息;
从待筛选对象中筛选出视觉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待筛选对象作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近视度小于预设近视度、散光度小于预设散光度、立体视锐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立体视锐度、不存在色盲和不存在色弱。
9.一种设备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视频播放模块,用于通过头戴显示设备播放测试视频;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在所述测试视频播放前后的预设生理信息;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佩戴者输入的针对所述测试视频的观看反馈信息;
设备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生理信息以及所述观看反馈信息,对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舒适性进行评估,得到舒适性评估结果。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评估方法。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评估方法。
CN202111582106.3A 2021-12-22 2021-12-22 设备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2533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2106.3A CN114253399A (zh) 2021-12-22 2021-12-22 设备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2106.3A CN114253399A (zh) 2021-12-22 2021-12-22 设备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3399A true CN114253399A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96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2106.3A Pending CN114253399A (zh) 2021-12-22 2021-12-22 设备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339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09160A (ko) * 2011-03-28 2012-10-08 한국과학기술원 3차원 영상의 시각 피로감 측정 장치 및 유발 요인 추출 장치, 그리고 그 방법
CN104185020A (zh) * 2014-08-07 2014-12-03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检测立体视觉疲劳度的系统及方法
CN105100791A (zh) * 2015-09-02 2015-11-25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用于测量立体视觉舒适度的系统及方法
CN105852797A (zh) * 2016-05-18 2016-08-1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立体显示视觉疲劳检测系统
CN107468206A (zh) * 2017-08-01 2017-12-15 成都大学 一种基于瞳孔直径的立体观看视疲劳预测方法
CN107638169A (zh) * 2017-09-22 2018-01-30 成都大学 一种视疲劳度的评测方法和评测系统
CN110955333A (zh) * 2019-11-28 2020-04-03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一种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舒适度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1651060A (zh) * 2020-08-10 2020-09-11 之江实验室 一种vr沉浸效果的实时评估方法和评估系统
CN112697467A (zh) * 2019-10-17 2021-04-23 东南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舒适性测试方法
CN113397547A (zh) * 2021-08-02 2021-09-17 上海鸣锣影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理数据的观影评价服务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09160A (ko) * 2011-03-28 2012-10-08 한국과학기술원 3차원 영상의 시각 피로감 측정 장치 및 유발 요인 추출 장치, 그리고 그 방법
CN104185020A (zh) * 2014-08-07 2014-12-03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检测立体视觉疲劳度的系统及方法
CN105100791A (zh) * 2015-09-02 2015-11-25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用于测量立体视觉舒适度的系统及方法
CN105852797A (zh) * 2016-05-18 2016-08-1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立体显示视觉疲劳检测系统
CN107468206A (zh) * 2017-08-01 2017-12-15 成都大学 一种基于瞳孔直径的立体观看视疲劳预测方法
CN107638169A (zh) * 2017-09-22 2018-01-30 成都大学 一种视疲劳度的评测方法和评测系统
CN112697467A (zh) * 2019-10-17 2021-04-23 东南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舒适性测试方法
CN110955333A (zh) * 2019-11-28 2020-04-03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一种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舒适度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1651060A (zh) * 2020-08-10 2020-09-11 之江实验室 一种vr沉浸效果的实时评估方法和评估系统
CN113397547A (zh) * 2021-08-02 2021-09-17 上海鸣锣影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理数据的观影评价服务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rnegie et al. Reducing visual discomfort with HMDs using dynamic depth of field
EP1018691B1 (en) Ocular optical system and simulating method and simulating apparatus
CN105142498B (zh) 增强光学和感知数字护目镜
EP1158338B1 (en) Method for simulating an ocular optical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2230988B1 (en) Method of simulating blur in digitally processed images
CN106445167A (zh) 单眼视界自适配调整方法及装置、头戴式可视设备
CN107924229B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中的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595563A (zh) 一种基于云存储的vr视力矫正方法和装置
US6979084B2 (en) Method for evaluating binocular performance of spectacle lenses, method for displaying binocular performance, and apparatus therefore
Sutton et al. Look over there! investigating saliency modulation for visual guidance with augmented reality glasses
Choy et al. Quality of experience comparison of stereoscopic 3D videos in different projection devices: flat screen, panoramic screen and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Huang et al. Using audio reverberation to compensate distance compression in virtual reality
Sun et al. Investigating perception time in the far peripheral vision for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CN114253399A (zh) 设备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TW201521674A (zh) 用於個人化驗光之適應性校正鏡片處方系統、方法與其電腦程式產品
Melo et al. Screen reflections impact on HDR video tone mapping for mobile devices: an evaluation study
Iskander et al.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virtual depth on pupil diameter
Carnegie Mitigating visual discomfort on head mounted displays using estimated gaze dependent depth of field
da Fontoura et al. Characterizing visual acuity in the use of head mounted displays
CN113039478A (zh) 用于确定镜片设计适于用户的程度的方法
Padmanaban et al. 4‐3: Invited Paper: Gaze‐contingent Adaptive Focus Near‐eye Displays
Krösl Simulating Cataracts in Virtual Reality
Hussain et al. Improving Depth Perception in Immersive Media Devices by Addressing Vergence-Accommodation Conflict
Zhang et al. Pupil diameter variation related to visual comfort of hue‐asymmetric stereoscopic images
JP3328100B2 (ja) 眼光学系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an Bingquan

Inventor after: Zhang Yunhong

Inventor after: Si Feng

Inventor after: Yang Yi

Inventor after: Liu Guoli

Inventor before: Han Bingqu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0

Address after: No. 4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81

Applicant after: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