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4883A -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4883A
CN114244883A CN202111577991.6A CN202111577991A CN114244883A CN 114244883 A CN114244883 A CN 114244883A CN 202111577991 A CN202111577991 A CN 202111577991A CN 114244883 A CN114244883 A CN 114244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equipment
platform
internet
access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79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龙
钟桂东
刘文红
樊征臻
王晓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un Feihong Bei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un Feihong Bei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un Feihong Bei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un Feihong Bei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779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48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4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48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12/00Encapsulation of pa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应用于包括接入平台和接入设备的物联网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入设备在上电之后,向接入平台发送获取请求;接入平台响应获取请求,从预先储存的多个工具包中选取匹配该接入设备的目标工具包,并发送给该接入设备;目标工具包使该接入设备在支持原有第一传输协议的状态下,兼容支持接入平台使用的第二传输协议;其中,多个工具包是分别根据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生成的;接入设备安装接收的所述目标工具包,并基于所述目标工具包以及预先建立的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以使不同的接入设备以标准化的传输协议传输与接入平台通信,便于所述物联网系统统一管控所述接入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物联网加快与各行业应用的融合,成为创新发展的主导性技术手段,中国已经形成“端-管-边-云-用”的全产业链的生态布局,不断整合各组成要素,形成有序的行业发展局面与稳健的市场规模,在此背景下,物联网设备的连接数量再创新高。
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时,需要根据接入设备类型和协议定制化开发设备接入与数据上报的功能模块,完成接入设备接入与数据采集的目标,但这种做法一方面导致物联网系统与设备的强耦合,物联网系统缺少灵活性,无法作为通用型系统管理其它类型的设备,另一方面导致不同类型的设备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物理介质中,形成数据孤岛的现象,严重阻碍这些数据作为资产进行设备分析预测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不同类型的接入设备以标准化的传输协议传输与接入平台通信,使得所述物联网系统能够统一管理多种不同类型的接入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应用于物联网系统,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接入平台和接入设备;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基于不同的第一传输协议接入所述接入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在上电之后,通过预先建立的第一通信链路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工具包的获取请求;
所述接入平台在接收到所述获取请求后,响应所述获取请求,从预先储存的多个工具包中,选取匹配所述接入设备的目标工具包,并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目标工具包发送给所述接入设备;所述目标工具包能够使所述接入设备在支持原有第一传输协议的状态下,还能够兼容支持所述接入平台使用的第二传输协议;其中,所述多个工具包是分别根据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生成的;
所述接入设备安装接收的所述目标工具包,并基于所述目标工具包以及预先建立的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中的所述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工具包以及预先建立的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响应接入信号,生成基于第一传输协议封装的第一接入请求,同时,调用预先安装的目标工具包,将所述第一接入请求重新封装成所述接入平台支持的、基于第二传输协议封装的第二接入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所述第二接入请求;
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并响应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对所述接入设备进行验证,若所述接入设备通过验证,使所述接入设备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中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并响应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对所述接入设备进行验证,若所述接入设备通过验证,使所述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包括:
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并响应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秘钥信息;
所述接入设备接收到所述秘钥信息后,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所述秘钥信息;
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到所述接入平台发动的秘钥信息后,基于所述秘钥信息对所述接入设备进行验证,若所述接入设备通过验证,使所述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中,所述接入平台根据不同的所述设备的属性特征生成多个工具包,每个工具包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标识字段添加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封装上报数据、解析所述接入平台下发的指令,实现接入设备与接入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所述标识字段添加模块用于为所述上报数据添加标识字段,以使接收平台在接收到所述上报数据后根据所述标识字段的内容处理所述上报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中,所述标识信息添加模块包括:归属组添加模块、储存信息添加模块和索引信息添加模块,其中,所述归属组添加模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添加归属组信息,所述储存信息添加模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添加储存状态信息,所述索引信息添加模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添加索引状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中,所述接入平台通过以下方法生成所述接入设备的目标工具包:
获取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参数;所述属性特征参数包括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的数据结构、接入平台针对所述接入设备的下发指令的数据结构、接入设备和接入平台之间交互通道的通道信息、归属组信息、储存状态信息和索引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参数,更新预先设置的工具生成模板,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生成所述目标工具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中,所述接入平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参数,更新预先设置的工具生成模板,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生成所述目标工具包,包括:
所述接入平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从预先存储的多种模型模板中,选择匹配的目标模型模板;所述多种模型模板,是根据多种现有的第一传输协议预先建立的;
所述接入平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的数据结构、接入平台针对所述接入设备的下发指令的数据结构、归属组信息,更新所述目标模型模板;
所述接入平台复制所述更新后的目标模型模板至所述预先设置的工具生成模板中,并根据接入设备和接入平台之间交互通道的通道信息、储存状态信息和索引状态信息,更新所述工具生成模板,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生成所述目标工具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装置,应用于物联网系统,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接入平台和接入设备;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基于不同的第一传输协议接入所述接入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接入设备在上电之后,通过预先建立的第一通信链路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工具包的获取请求;
响应模块,用于在所述接入平台在接收到所述获取请求后,响应所述获取请求,从预先储存的多个工具包中,选取匹配所述接入设备的目标工具包,并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目标工具包发送给所述接入设备;所述目标工具包能够使所述接入设备在支持原有第一传输协议的状态下,还能够兼容支持所述接入平台使用的第二传输协议;其中,所述多个工具包是分别根据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生成的;
接入模块,用于所述接入设备安装接收的所述目标工具包,并基于所述目标工具包以及预先建立的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通过并提供标准化的传输协议与接入方式,以接入平台零代码配置化方式接入异构类型的接入设备,屏蔽异构类型接入设备的数据结构差异,实现对异构类型接入设备的统一管控,也能够将不同类型的接入设备的数据存储在相同的物理介质中,解决数据孤岛现象,以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接入设备的数据进行统一化的分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生成所述接入设备的目标工具包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接入平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参数生成所述工具包的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工具包以及预先建立的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的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接入平台验证所述接入设备的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物联网设备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应该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没有逻辑的上下文关系的步骤可以反转顺序或者同时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内容的指引下,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也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会用到术语“包括”,用于指出其后所声明的特征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增加其它的特征。
物联网系统可以将各种工业设备(比如,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安装在各个监测点,以收集分析工业设备的数据,对工业设备各方面信息进行精细化掌控。
近年来,物联网加快与各行业应用的融合,成为创新发展的主导性技术手段,中国已经形成“端-管-边-云-用”的全产业链的生态布局,不断整合各组成要素,形成有序的行业发展局面与稳健的市场规模,在此背景下,物联网设备的连接数量再创新高。
铁路行业也加快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步伐,物联网系统中接入的铁路信号设备的类型越来越多。现有技术铁路行业设备接入的方式是:对于一种类型的接入设备,基于该接入设备所支持的特定的协议,定制化开发设备接入与数据上报的功能模块,以接入该特定类型的设备,但这种做法一方面导致接入平台和接入设备的强耦合,系统缺少灵活性,无法作为通用系统管理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当需要管控另外一种类型的设备时,还需进行定制化开发,造成开发工作的冗余,增大企业的研发成本;另一方面,导致不同类型的接入设备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物理介质中,形成数据孤岛的现象,严重阻碍这些数据作为资产进行设备分析预测的能力。
为解决传统应用构建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通过并提供标准化的传输协议与接入方式,以接入平台零代码配置化方式接入异构类型的接入设备,屏蔽异构类型接入设备的数据结构差异,实现对异构类型接入设备的统一管控,也能够将不同类型的接入设备的数据存储在相同的物理介质中,解决数据孤岛现象,以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接入设备的数据进行统一化的分析。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应用于物联网系统,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接入平台和接入设备;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基于不同的第一传输协议接入所述接入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S101、所述接入设备在上电之后,通过预先建立的第一通信链路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工具包的获取请求;
S102、所述接入平台在接收到所述获取请求后,响应所述获取请求,从预先储存的多个工具包中,选取匹配所述接入设备的目标工具包,并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目标工具包发送给所述接入设备;所述目标工具包能够使所述接入设备在支持原有第一传输协议的状态下,还能够兼容支持所述接入平台使用的第二传输协议;其中,所述多个工具包是分别根据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生成的;
S103、所述接入设备安装接收的所述目标工具包,并基于所述目标工具包以及预先建立的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接入平台和接入设备;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基于不同的第一传输协议接入所述接入平台;所述接入设备包括网关和与网关通信连接的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可以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或者为视频采集器、音频采集器等。这些接入设备由于自身所采集的信息的种类不同,以及生产厂家不同,所以,所述接入设备所采集得到的数据的数据类型不同,接入设备所支持的第一传输协议也不相同。示例性的,所述第一传输协议可以为Modbus TCP、OPC-DA、S7、GE-SRTP等工业协议。因此,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基于不同的第一传输协议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由于不同的接入设备通过不同的第一传输协议等上报数据封装,因此,所述接入平台需要设置与不同的第一传输协议一一对应的数据处理工具,以将不同的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进行解析,以及将下发指令封装成第一传输协议所支持的数据包。
所述步骤S101中,所述接入设备在上电之后,通过预先建立的第一通信链路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工具包的获取请求;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在上电后,基于预先存储在所述接入设备中的、配置有所述接入平台的访问地址的获取工具,通过预先建立的第一通信链路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工具包的获取请求。
即,所述接入设备中预先存储有获取工具,所述获取工具中配置有所述接入平台的访问地址,所述接入设备上电后,自动执行所述获取工具,根据所述获取工具中的配置信息向该仿真地址发送获取请求。
所述步骤S102中,所述接入平台根据不同的所述设备的属性特征生成多个工具包,每个工具包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标识字段添加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封装上报数据、解析所述接入平台下发的指令,实现接入设备与接入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所述标识字段添加模块用于为所述上报数据添加标识字段,以使接收平台在接收到所述上报数据后根据所述标识字段的内容处理所述上报数据。
其中,所述工具包,具体为SDK文件,所述工具包用于解析接入平台下发的指令,以及将所述接入平台中基于第一传输协议封装的接入请求或上报数据,转换成基于所述第二传输协议封装的接入请求或上报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信息添加模块包括:归属组添加模块、储存信息添加模块和索引信息添加模块,其中,所述归属组添加模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添加归属组信息,所述储存信息添加模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添加储存状态信息,所述索引信息添加模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添加索引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归属组添加模块中,若该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中包括若干种类的上报数据,则分别针对每种上报数据添加归属组信息,所述归属组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归属组信息包括归属组编码和归属组名称。
对于所述物联网系统而言,包括多种不同的接入设备,每种接入设备的数目为多个。当多个相同类型的接入设备分别将相同类型的上报数据上传至所述接入平台时,可以所述物联网系统中接入设备的类型为所述上报数据分类,为所述相同类型的上报数据添加相同的归属组信息,以使所述接入平台将所述相同类型的上报数据划分至相同的归属组中,便于对相同类型的设备进行统一管控、便于实现数据查询、分析。也可以根据所述物联网系统的架构和业务逻辑关系,为关系密切的接入设备所上报的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上报数据添加相同的归属组信息,以将根据归属组中的上报数据,对物联网系统中各个区域、分组或子系统中的接入设备进行统一管控,以及对所述区域、分组或子系统中上报数据进行查询、分析。
也就是说,相同类型的接入设备的归属组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类型的接入设备的归属组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归属组可以根据所述物联网系统的架构和业务逻辑关系,划分为多个级别,上一个级别的归属组包括多个下一个级别的归属组。
例如,对于铁路物联网监测系统而言,可以将设置在不同地点的、用于采集铁路温度的接入设备所上报的温度数据归类为一组,储存在一个数据集中;将设置在不同地点的、用于采集铁路振动数据的接入设备所上报的振动数据归类为一组,储存在一个数据集中;从而在需要对铁路整体进行分析时,方便的调用温度数据或湿度数据。
例如,所述铁路物联网监测系统的架构为A省铁路、A省B市铁路、A省B市C铁路、A省B市D铁路;则所述归属组可以包括A省铁路监测数据、A省B市铁路监测数据、A省B市C铁路监测数据、A省B市D铁路监测数据等多个级别。每个归属组同时包括铁路温度数据和铁路振动数据。当需要对所述A省B市C铁路进行分析时,可以直接调用A省B市D铁路监测数据这一归属组下的各个接入设备的监测数据。
同样的,所述接入平台对下发至所述接入设备的指令添加归属组信息,并对所述指令进行分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将不同设备采用统一的第二传输协议与所述接入平台通信的基础上,所述归属组的设置,可以基于物联网本身的架构,对所述物联网中的数据进行多个级别的分组,将业务关联密切的数据归类到一个组内,方便用于对数量众多的数据进行分组管理,并且通过归属组的设计处理,可允许相同类型的数据归属不同组,不同类型的数据归属相同组,相较于扁平化的数据结构,更加突显所述物联网系统在打破数据孤岛,对接入设备进行管理的优势。
对于所述上报数据,有些数据需要被储存,有些数据无需被储存,因此,通过所述储存信息添加模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添加储存状态信息,所述储存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上报数据是否被需要被储存,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到所述上报数据后,根据所述储存状态信息存储或不存储所述上报数据。
同样的,为了实现对重要数据的快速查询,为这些重要数据建立索引,便于快速从所述接入平台中查找到所述接入数据,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有些数据建立索引,有些数据则无需建立索引。基于此,通过所述索引信息添加模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添加索引状态信息,所述索引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是否需要为所述上报数据建立索引,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到所述上报数据后,根据所述索引状态信息为所述上报数据建立索引,或者不为所述上报数据建立索引。
目前铁路行业的设备接入,绝大部分需要人工编写繁琐的配置文件,影响设备接入效率,增加设备接入隐患,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接入设备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中,如图2所示,所述接入平台通过以下方法生成所述接入设备的目标工具包:
S201、获取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参数;所述属性特征参数包括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的数据结构、接入平台针对所述接入设备的下发指令的数据结构、接入设备和接入平台之间交互通道的通道信息、归属组信息、储存状态信息和索引状态信息;
S202、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参数,更新预先设置的工具生成模板,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生成所述目标工具包。
本申请实施例预先设置的工具生成模板,根据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参数修改所述工具生成模板,从而自动生成工具包,提升了设备接入效率,杜绝人工失误产生的隐患。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接入平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参数,更新预先设置的工具生成模板,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生成所述目标工具包,包括:
S301、所述接入平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从预先存储的多种模型模板中,选择匹配的目标模型模板;所述多种模型模板,是根据多种现有的第一传输协议预先建立的;
S302、所述接入平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的数据结构、接入平台针对所述接入设备的下发指令的数据结构、归属组信息,更新所述目标模型模板;
S303、所述接入平台复制所述更新后的目标模型模板至所述预先设置的工具生成模板中,并根据接入设备和接入平台之间交互通道的通道信息、储存状态信息和索引状态信息,更新所述工具生成模板,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生成所述目标工具包。
在自动生成所述工具包,需要先创造模型。所述的创建模型是指开发者在平台侧web界面上进行相关操作,定义某一种类型的设备描述信息,将物理世界中的设备抽象为模型,方便接入平台与接入设备的数据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模型包括上报数据属性与下发指令属性组成,上报数据属性是指设备上报的时序数据的数据结构,下发指令属性是指设备接收的平台侧指令的数据结构。
具体的,所述设备上报的时序数据的数据结构包括:上报数据编码attrCode、上报数据名称attrName、上报数据值类型valueType、上报数据默认值defaultValue、上报数据单位unit、上报数据归属组编码type、上报数据归属组名称category、特殊类型上报数据描述dmdSubDetails。其中,特殊类型上报数据描述是可选项。
进一步的,特殊类型上报数据描述dmdSubDetail在上报数据值类型valueType为布尔值、枚举值或数值型时发挥作用。
所述布尔值用于表征是否存在某描述信息。例如:开关是否打开状态。具体的,当上报数据值类型valueType为布尔值时,特殊类型上报数据描述dmdSubDetails由两条描述信息dmdSubDetail构成,描述信息dmdSubDetail由布尔值列表boolList、布尔值含义boolDesc,这两条描述信息的布尔值列表boolList分别为0和1。当布尔值为0时,即说明该上报数据不存在描述信息,当布尔值为1时,即说明该上报数据中存在该描述信息。
所述枚举值,用于表征所述接入设备能够被列举的多种描述信息。例如,铁路振动强度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具体的,当上报数据值类型valueType为枚举值时,特殊类型上报数据描述dmdSubDetails由至少一条描述信息dmdSubDetail构成,描述信息dmdSubDetail由枚举值列表enumList、枚举值含义enumDesc构成。
所述数值型,用于通过数值表征所述接入设备的描述信息。当上报数据值类型valueType为枚数值型时,特殊类型上报数据描述dmdSubDetails由一条描述信息dmdSubDetail构成,描述信息dmdSubDetail由最小值minValue、最大值maxValue构成。
进一步地,属性数据结构中并未存储属性的当前值currentValue,是出于性能方面的考虑,模型中的数据结构信息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而物联网场景下海量设备上报数据的过程将导致当前值currentValue需不断更新,若将当前值currentValue存储在模型结构中,将会由于设备的数据上报频繁写入当前值currentValue,降低关系型数据的处理性能,影响其它事务型的业务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接收的平台侧指令的数据结构包括指令编码attrCode、指令名称attrName、指令值类型valueType、指令默认值defaultValue、指令单位unit、指令归属组编码type、指令归属组名称category、特殊类型指令描述configParamDetails组成,其中的特殊类型指令描述是可选项,且与特殊类型上报数据描述的作用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上报数据属性和下发指令属性中携带归属组信息,所述归属组信息将扁平化的数据结构进行分组归类,可按照业务逻辑关系,将业务关联密切的数据归类到一个组内,方便用户对数量众多的数据进行分组管理,并且通过归属组的设计处理,可允许相同模型中出现归属与不同组的相同的上报数据和下发指令,相较于扁平化的数据结构,更加突显模型见名识义的作用。
不同的传输协议对应的数据有不同的封装方式,现有的第一传输协议的类型的固定的,因此,根据多种现有的第一传输协议预先建立的多种模型模板,在用户需要针对接入设备创建模型时,可以根据第一传输协议选择一模型模板,再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的数据结构、接入平台针对所述接入设备的下发指令的数据结构、归属组信息,更新所述目标模型模板,从而提升创建模型的效率。
具体的,所述接入平台提供模型模板的引用功能,用户可引用模型模板的数据模板快速创建模型。
进一步地,为方便用户进行模型创建的操作,平台侧提供下载模型模板的功能,支持json、xml、excel格式的模型模板文件类型,用户可基于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对下载的模型模板文件进行编辑,将编辑完成的模型模板文件上传到接入平台实现模型的创建。
进一步地,接入平台提供将模型模板导出为文件的功能,文件中模型模板的数据组织结构支持json、xml、excel格式,方便开发者对模型模板进行分析。
进一步地,平台侧提供模型模板的激活功能,所述激活功能控制模型是否能投入使用,只有处于激活状态的模型才允许被选中并生成所述工具包。所述处于激活状态的模型模板为正常的模型模板;所述处于未激活状态的模型模板为异常的模型模板,例如未创建完成的模型模板。
复制所述更新后的目标模型模板至所述预先设置的工具生成模板中,并根据接入设备和接入平台之间交互通道的通道信息、储存状态信息和索引状态信息,更新所述工具生成模板,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生成所述工具包。
用户在所述工具生成模板中填写接入设备和接入平台之间交互通道的通道信息,所述通道信息包括产品名称productName、产品描述信息productDesc、产品标识productIdentify,选择处于激活状态的、针对所述接入设备更新完成的模型模板,所述产品即所述接入设备。
在更新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的过程中,根据填写的通道信息,创建所述接入设备的消息通道、模型通道、时钟通道、控制通道,其中的消息通道用于与所述接入设备交互该接入设备接入的相关信息,模型通道用于与该接入设备交互该类型的接入设备的模型信息,时钟通道是用于进行时钟同步的通道,控制通道用于下发给该接入设备的指令信息。
在更新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的过程中,还可以修改所述复制的目标模型模板,可最大化的提高接入平台的灵活性,相当于在接入设备接入的标准化流程中,为多个流程开放修改的操作。
进一步地,在更新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的过程中,根据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为上报数据设置存储状态与索引状态的功能,索引状态代表是否为该上报数据建立索引,加快查询性能,存储状态代表该上报数据是否要存储在接入平台的数据库中;当上报数据的存储状态信息为不存储状态时,也无法为该上报数据建立索引。
进一步地,在在更新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的过程中,采用将所述更新后的目标模型模板复制到所述工具生成模板,进行模型模板中数据结构的使用,相较于调用所述更新后的目标模型模板,可实现模型模板与工具生成模板的松耦合,在基于模型模板产品后,该模型模板的修改操作不影响工具生成模板的信息。
所述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生成所述工具包,是根据更新后的工具生成模板,生成多语言的源码包与开发包,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持python、java、c++三种开发语言。
具体的,生成源码包的过程是基于预先内置的模板代码而实现,该模板代码由静态代码、动态代码、配置文件三部分组成,静态代码是通用型的业务逻辑代码,在此过程中不会改变,动态代码是根据用户在所述工具生成模板中填写接入设备和接入平台之间交互通道的通道信息,动态生成的业务逻辑代码,配置文件包含了接入平台侧版本信息、接入地址与端口、产品唯一标识三部分内容,运行开发者可以修改配置文件中的内容,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修改。
具体的,生成开发包的过程是指将源码包编译输出压缩包的操作,需要进行前提准备,通过容器技术,制作不同语言的编译环境,打包镜像到私有仓库,当执行该操作时,根据开发语言的类型启动相应的编译环境容器,将通过容器卷的方式将源码包挂载到容器中,对源码包进行编译生成开发包。
生成的所述工具包,可以传输至接入平台侧的文件服务器中,供接入设备下载。
所述步骤S102中,所述从预先储存的多个工具包中,选取匹配该接入设备的目标工具包,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
用于针对所述接入设备,在所述接入平台中填写所述接入设备的注册信息,所述接入设备的注册信息中包括所述接入设备的mac地址;
将所述接入设备的注册信息与所述该接入设备匹配的目标工具包相关联;
所述接入平台根据接收到的获取请求中携带的接入设备的mac地址,将与包含有所述mac地址的注册信息相关联的目标工具包,确定为匹配该接入设备的目标工具包。
所述在所述接入平台中填写所述接入设备的注册信息,又称之为设备预注册;所述设备预注册过程中的注册信息中包括设备名称deviceName、设备产品引用productId、设备资产号assetNo、设备供应商suppliy、设备静态属性statAttributes,以及设备mac地址,其中设备mac地址要根据物理设备的信息填写,设备静态属性statAttributes是可选性,注册信息填写完成后提交,完成设备预注册过程。
具体的,设备静态属性statAttributes用于形象描述设备的信息,例如,设备的额定电压、设备的功率、设备的重量等。
注册完成的接入设备,将自动继承关联的工具包的通道信息,自动继承工具包所复制的模型中的数据结构作为该接入设备的影子数据。
进一步地,设备预注册成功后,所述接入平台会创建设备级别的数据上行通道、指令下行通道,设备通过数据上行通道上报数据到平台,通过指令下行通道订阅平台侧的控制信息。
在所述步骤S101,所述接入设备在上电后,基于预先存储在所述接入设备中的、配置有所述接入平台的访问地址的获取工具,还基于所述获取工具获取该接入设备的mac地址;再通过预先建立的第一通信链路向所述接入平台的访问地址发送工具包的获取请求;所述工具包的获取请求中包含所述接入设备的mac地址。
所述步骤S103,所述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工具包以及预先建立的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如图4所示,包括:
S401、所述接入设备响应接入信号,生成基于第一传输协议封装的第一接入请求,同时,调用预先安装的目标工具包,将所述第一接入请求重新封装成所述接入平台支持的、基于第二传输协议封装的第二接入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所述第二接入请求;
S402、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并响应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对所述接入设备进行验证,若所述接入设备通过验证,使所述接入设备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所述预先建立的第二通信链路,即根据所述工具包中的通道信息,在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接入请求前,预先在所述接入平台中配置所述通道信息。
在所述接入设备接收到所述目标工具包后,可以立即触发接入信号,使所述接入设备即时接入所述接入平台;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后触发接入信号,使所述接入设备延时接入所述接入平台;间隔一段时间后触发接入信号,可以是自动触发,例如设置接入时间,以使所述接入设备在预设的接入时间接入所述接入平台;也可以是通过用户的操作触发该接入信号。
具体的,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是所述接入设备在执行目标工具包,根据所述工具包中的产品级别的消息通道、模型通道、时钟通道、控制通道生成的加密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支持所述第二传输协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入平台验证所述接入设备的过程如下,如图5所示,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并响应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对所述接入设备进行验证,若所述接入设备通过验证,使所述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包括:
S501、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并响应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秘钥信息;
S502、所述接入设备接收到所述秘钥信息后,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所述秘钥信息;
S503、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到所述接入平台发动的秘钥信息后,基于所述秘钥信息对所述接入设备进行验证,若所述接入设备通过验证,使所述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在所述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后,响应所述接入设备触发的数据上报信号,调用预先安装的目标工具包,将基于第一传输协议封装的第一上报数据,重新封装成所述接入平台支持的、基于第二传输协议封装的第二上报数据,并将所述第二上报数据发送给所述接入平台;
所述接入平台接收所述第二上报数据后,基于第二传输协议解析所述第二上报数据;
所述接入平台解析所述上报后,根据上报数据中的归属组信息、储存状态信息、索引状态信息处理所述上报数据。
在所述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后,在接收到所述接入平台发送的下发指令时,调用预先安装的目标工具包,解析所述下发指令。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装置,应用于物联网系统,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接入平台和接入设备;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基于不同的第一传输协议接入所述接入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601,用于在所述接入设备在上电之后,通过预先建立的第一通信链路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工具包的获取请求;
响应模块602,用于在所述接入平台在接收到所述获取请求后,响应所述获取请求,从预先储存的多个工具包中,选取匹配所述接入设备的目标工具包,并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目标工具包发送给所述接入设备;所述目标工具包能够使所述接入设备在支持原有第一传输协议的状态下,还能够兼容支持所述接入平台使用的第二传输协议;其中,所述多个工具包是分别根据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生成的;
接入模块603,用于所述接入设备安装接收的所述目标工具包,并基于所述目标工具包以及预先建立的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入模块,包括:
封装模块,用于在所述接入设备响应接入信号,生成基于第一传输协议封装的第一接入请求时,调用预先安装的目标工具包,将所述第一接入请求重新封装成所述接入平台支持的、基于第二传输协议封装的第二接入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所述第二接入请求;
接收模块,用于使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并响应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对所述接入设备进行验证,若所述接入设备通过验证,使所述接入设备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入模块,具体用于使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并响应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秘钥信息;所述接入设备接收到所述秘钥信息后,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所述秘钥信息;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到所述接入平台发动的秘钥信息后,基于所述秘钥信息对所述接入设备进行验证,若所述接入设备通过验证,使所述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入平台根据不同的所述设备的属性特征生成多个工具包,每个工具包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标识信息添加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封装上报数据、解析上报平台下发的指令,实现接入设备与接入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所述标识信息添加模块用于为所述上报数据添加标识信息,以使接收平台在接收到所述上报数据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的内容处理所述上报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信息添加模块包括:归属组添加模块、储存信息添加模块和索引信息添加模块,其中,所述归属组添加模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添加归属组信息,所述储存信息添加模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添加储存状态信息,所述索引信息添加模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添加索引状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设备接入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参数;所述属性特征参数包括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的数据结构、接入平台针对所述接入设备的下发指令的数据结构、接入设备和接入平台之间交互通道的通道信息、归属组信息、储存状态信息和索引状态信息;
生成模块,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参数,更新预先设置的工具生成模板,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生成所述目标工具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接入平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从预先存储的多种模型模板中,选择匹配的目标模型模板;所述多种模型模板,是根据多种现有的第一传输协议预先建立的;
所述接入平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的数据结构、接入平台针对所述接入设备的下发指令的数据结构、归属组信息,更新所述目标模型模板;
所述接入平台复制所述更新后的目标模型模板至所述预先设置的工具生成模板中,并根据接入设备和接入平台之间交互通道的通道信息、储存状态信息和索引状态信息,更新所述工具生成模板,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生成所述工具包。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总线703,所述存储器702存储有所述处理器701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701与所述存储器702之间通过总线703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701执行时执行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本申请中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平台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联网系统,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接入平台和接入设备;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基于不同的第一传输协议接入所述接入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在上电之后,通过预先建立的第一通信链路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工具包的获取请求;
所述接入平台在接收到所述获取请求后,响应所述获取请求,从预先储存的多个工具包中,选取匹配所述接入设备的目标工具包,并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目标工具包发送给所述接入设备;所述目标工具包能够使所述接入设备在支持原有第一传输协议的状态下,还能够兼容支持所述接入平台使用的第二传输协议;其中,所述多个工具包是分别根据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生成的;
所述接入设备安装接收的所述目标工具包,并基于所述目标工具包以及预先建立的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工具包以及预先建立的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响应接入信号,生成基于第一传输协议封装的第一接入请求,同时,调用预先安装的目标工具包,将所述第一接入请求重新封装成所述接入平台支持的、基于第二传输协议封装的第二接入请求,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所述第二接入请求;
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并响应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对所述接入设备进行验证,若所述接入设备通过验证,使所述接入设备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并响应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对所述接入设备进行验证,若所述接入设备通过验证,使所述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包括:
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并响应所述第二接入请求,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秘钥信息;
所述接入设备接收到所述秘钥信息后,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所述秘钥信息;
所述接入平台接收到所述接入平台发动的秘钥信息后,基于所述秘钥信息对所述接入设备进行验证,若所述接入设备通过验证,使所述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平台根据不同的所述设备的属性特征生成多个工具包,每个工具包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标识信息添加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封装上报数据、解析所述接入平台下发的指令,实现接入设备与接入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所述标识信息添加模块用于为所述上报数据添加标识信息,以使接收平台在接收到所述上报数据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的内容处理所述上报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添加模块包括:归属组添加模块、储存信息添加模块和索引信息添加模块,其中,所述归属组添加模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添加归属组信息,所述储存信息添加模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添加储存状态信息,所述索引信息添加模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添加索引状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平台通过以下方法生成所述接入设备的目标工具包:
获取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参数;所述属性特征参数包括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的数据结构、接入平台针对所述接入设备的下发指令的数据结构、接入设备和接入平台之间交互通道的通道信息、归属组信息、储存状态信息和索引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参数,更新预先设置的工具生成模板,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生成所述目标工具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平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参数,更新预先设置的工具生成模板,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生成所述目标工具包,包括:
所述接入平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从预先存储的多种模型模板中,选择匹配的目标模型模板;所述多种模型模板,是根据多种现有的第一传输协议预先建立的;
所述接入平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上报数据的数据结构、接入平台针对所述接入设备的下发指令的数据结构、归属组信息,更新所述目标模型模板;
所述接入平台复制所述更新后的目标模型模板至所述预先设置的工具生成模板中,并根据接入设备和接入平台之间交互通道的通道信息、储存状态信息和索引状态信息,更新所述工具生成模板,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工具生成模板生成所述目标工具包。
8.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联网系统,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接入平台和接入设备;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基于不同的第一传输协议接入所述接入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接入设备在上电之后,通过预先建立的第一通信链路向所述接入平台发送工具包的获取请求;
响应模块,用于在所述接入平台在接收到所述获取请求后,响应所述获取请求,从预先储存的多个工具包中,选取匹配所述接入设备的目标工具包,并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目标工具包发送给所述接入设备;所述目标工具包能够使所述接入设备在支持原有第一传输协议的状态下,还能够兼容支持所述接入平台使用的第二传输协议;其中,所述多个工具包是分别根据不同的所述接入设备的属性特征生成的;
接入模块,用于所述接入设备安装接收的所述目标工具包,并基于所述目标工具包以及预先建立的第二通信链路接入所述接入平台。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的步骤。
CN202111577991.6A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42448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7991.6A CN114244883A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7991.6A CN114244883A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4883A true CN114244883A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1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7991.6A Pending CN114244883A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48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5437A (zh) * 2022-04-28 2022-07-12 南方电网深圳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统一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7207A (zh) * 2018-05-19 2018-08-07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平台设备接入和配置方法
CN111970353A (zh) * 2020-08-12 2020-11-20 北京轻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云计算平台物联网中异构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641414A (zh) * 2021-08-30 2021-11-12 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7207A (zh) * 2018-05-19 2018-08-07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平台设备接入和配置方法
CN111970353A (zh) * 2020-08-12 2020-11-20 北京轻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云计算平台物联网中异构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641414A (zh) * 2021-08-30 2021-11-12 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5437A (zh) * 2022-04-28 2022-07-12 南方电网深圳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统一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7207B (zh) 一种物联网平台设备接入和配置方法
CN108667807B (zh) 一种基于监控云平台与网关的协议自适应方法及系统
CN109327551B (zh) 将物联网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及装置、服务器
CN110971614A (zh) 物联网适配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298604B (zh) 云服务健壮性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4754062B (zh)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推广方法、服务器及用户终端
CN108717362B (zh) 一种基于可继承结构的网络设备配置系统及配置方法
CN109067732A (zh) 物联网设备及数据接入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72651B (zh) 基于多协议设备管理架构的云平台资源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8574627B (zh) 一种sdn网络多控制域协同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0197064B (zh) 进程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708550A (zh) 应用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88485A (zh) 电力物联网设备模拟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3918357A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4465941A (zh) 基于收发包协同的集群计算流量仿真方法、系统与装置
CN113556359A (zh) 一种通讯协议转换方法、设备、系统及网关设备
CN115118705A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工业边缘管控平台
CN114244883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254606A (zh) 微服务框架模型
CN115543479A (zh) 一种适用于动态参数的接口调用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13676366A (zh) 一种电力通信协议的一致性测试工具
CN11191401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稳控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826074A (zh) 一种应用漏洞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08955A (zh) Io设备描述文件的管理系统
CN111526028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