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4776B -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4776B
CN114244776B CN202111548627.7A CN202111548627A CN114244776B CN 114244776 B CN114244776 B CN 114244776B CN 202111548627 A CN202111548627 A CN 202111548627A CN 114244776 B CN114244776 B CN 1142447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target
determining
format
service sc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86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4776A (zh
Inventor
徐华扬
李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5486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47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4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4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4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4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由于本申请中,虽然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未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但是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目标第一报文,确定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能够识别的目标第二报文,并将该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进行业务的办理,有效的实现了即使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不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也够实现业务办理,且避免了代码编译,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伴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监管要求的提高,中国银联支付清算系统(CUPS)需要不时的进行升级或者基于监控要求进行改造,为了保证交易完成,CUPS在升级或者改造后,也需要发卡行中各个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根据要求更新原来适配CUPS系统的业务逻辑,若发卡行中各个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不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则导致后续发卡行中各个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在接收到CUPS系统发送的报文后,不能识别该报文对应的办理业务的需求,且若CUPS系统若增加了某些业务场景,则导致发卡方中各个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更不能基于该接收到的报文进行业务办理。
但是对发卡方的各个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的业务逻辑进行更新时,一般都是通过代码实现业务逻辑的修改,也就是说,使用编译后的代码,对业务逻辑进行修改,但是该方法不便于开发时快速迭代测试,每次更新时都需要重新编译部署,增加了更新难度,加大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CUPS中存在未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时,不能基于接收到的报文进行业务办理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并解析,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
根据所述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以及预先保存的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根据预先保存的业务场景和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
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
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之后,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是否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若否,则进行后续的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则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第一报文的格式为8583格式;
所述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之后,解析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8583格式的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报文。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包括:
根据所述XML格式的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XML格式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XML格式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XML格式的报文对应的XML格式的目标第二报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目标响应报文;
根据预先保存的响应报文与第三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响应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三报文;
将所述目标第三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第三报文的格式为XML格式的第三报文;
所述将所述目标第三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XML格式的目标第三报文转换为8583格式的报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并解析,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根据所述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以及预先保存的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根据预先保存的业务场景和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是否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若否,则进行后续的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则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8583格式的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报文。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XML格式的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XML格式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XML格式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XML格式的报文对应的XML格式的目标第二报文。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目标响应报文;根据预先保存的响应报文与第三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响应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三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目标第三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XML格式的目标第三报文转换为8583格式的报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报文发送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报文发送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所述报文发送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并解析,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根据该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以及预先保存的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根据预先保存的业务场景和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根据该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基于该目标接口,将该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由于本申请中,虽然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未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但是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目标第一报文,确定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能够识别的目标第二报文,并将该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进行业务的办理,有效的实现了即使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不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也够实现业务办理,且避免了代码编译,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的过程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的显示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的显示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办理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TM余额查询的业务办理的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并解析,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根据该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以及预先保存的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根据预先保存的业务场景和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根据该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基于该目标接口,将该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
实施例1:
为了实现不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也能够实现业务办理,且避免了代码编译,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的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并解析,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发送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终端、PC或者服务器等等,且该电子设备部署在发卡行。
在本申请中,若发卡行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没有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该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若直接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则可能会出现不能基于该目标第一报文进行业务办理。为了便于区分,并方便描述,将发卡行中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中对该目标第一报文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称为第二设备,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发送方法应用于的电子设备称为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中,为了实现业务的办理,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可以先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并将该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第二设备能够进行业务办理的目标报文后,再将该目标报文发送给该第二设备。其中,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接收目标第一报文,该目标第一报文为进行业务办理的请求报文,该目标第一报文中包含多个字段,且至少一个字段包含数值,具体的,字段中包含的数值不同,对应的业务办理的类型也不相同。该第一设备为CUPS系统中的发送目标第一报文的一个电子设备,且该第一设备为升级或者改造之后的电子设备,也就是说该第一设备的业务逻辑进行了升级。
在接收到目标第一报文后,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对该目标第一报文进行解析,获得该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其中,该目标字段为目标第一报文中各个字段中包含数值的字段。
S102:根据所述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以及预先保存的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根据预先保存的业务场景和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
在本申请中,由于发卡行中存在多个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且不同的电子设备对应的业务场景也不相同。比如,查询客户信息的电子设备,识别预授权的电子设备、余额查询的电子设备、冲正的电子设备、退款的电子设备、网络管理类的电子设备、密钥重置交易的电子设备等等。其中,该第二设备为该多个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中的一个电子设备。
由于不同的业务办理请求是基于不同业务场景的,也就是说目标第一报文是基于不同业务场景的,对应的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也不相同,因此,为了实现业务的办理,在本申请中,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后,需要先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然后确定该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第二设备,由该第二设备进行业务办理。
具体的,为了确定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预先保存了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其中,该预先保存的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是根据CUPS系统升级或者改造后的业务逻辑确定的。比如,CUPS系统升级或者改造前,报文中第一个字段的数值为1时,代表的为余额查询的业务场景,CUPS系统升级或者改造后,报文中第一个字段的数值为0时,代表的为余额查询的业务场景,因此可以根据升级后的业务逻辑,对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预先保存的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进行预先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保存有报文中第一个字段的数值为0与余额查询的对应关系。
在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后,为了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业务场景,根据该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以及预先保存的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
由于不同业务场景对应的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不相同,因此,业务场景不同,对应的接口也不相同,其中,该接口用于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与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报文。因此,为了便于确定基于哪个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进行业务办理,也就是说,为了确定第二设备,在本申请中,预先保存了业务场景和接口的对应关系,根据该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确定该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
S103: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
在本申请中,由于发卡行中部署了很多个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若在CUPS系统进行升级或者改造之后,对发卡行中的所有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都更新原来适配CUPS系统的业务逻辑,则工作负担太大。因此,为了保证发卡行中第二设备不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也能实现业务办理,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先将该目标第一报文转化为第二设备能够准确识别和处理的报文。
具体的,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中预先保存了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其中,该第二报文为发卡行中该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能够准确识别和处理的报文。为了确定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第二设备能够准确识别和处理的报文,在确定目标第一报文后,根据该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具体的,针对每个业务场景,该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该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S104: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
在确定目标第二报文后,为了实现业务办理,在本申请中,基于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将该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其中,该第二设备也就是该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
由于本申请中,虽然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没有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但是可以先根据接收到的目标第一报文,确定了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能够识别的目标第二报文,并将该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进行业务的办理,有效的实现了即使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不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也够实现业务办理,且避免了代码编译,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
实施例2:
为了保证准确的进行业务办理,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之后,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是否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若否,则进行后续的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的操作。
在本申请中,由于该发卡行中包含多个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且各个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是否更新原来适配CUPS系统的业务逻辑也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发卡行中包含的多个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中可能某些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但是还有一些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未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
为了便于确定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目标第一报文后,是否需要将该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第二设备能够识别和处理的目标第二报文,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中可以预先保存各个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是否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更新的信息,具体的可以保存各个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是否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更新的标识信息,例如可以将已经进行业务逻辑更新的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设置为1,将未进行业务逻辑更新的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设置为0,或者将已经进行业务逻辑更新的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设置为0,将未进行业务逻辑更新的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设置为1等等。具体的,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是否进行了业务逻辑更新的标识信息。
在确定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之后,若确定第二设备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则说明此时该第二设备可以直接识别该目标第一报文,则确定不需要将接收到的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目标第二报文;若确定第二设备未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则确定需要将接收到的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第二设备能够识别和处理的目标第二报文后发送给第二设备,才可以使得该第二设备识别该目标第二报文并进行业务办理。
具体的,以已经进行业务逻辑更新的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为1,未进行业务逻辑更新的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为0为例,在本申请中,在确定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之后,根据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之前,先确定第二设备对应的是否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更新的标识信息是否为1,若否,则将该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第二设备可以识别的报文,也就是说,进行后续的根据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的操作。
为了保证准确的进行业务办理,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则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若确定对该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则说明该第二设备可以直接识别该目标第一报文,因此,可以直接基于目标接口,将该目标第一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
具体的,以已经进行业务逻辑更新的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为1,未进行业务逻辑更新的进行业务办理的电子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为0为例,在本申请中,在确定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之后,根据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之前,先确定第二设备对应的是否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更新的标识信息是否为1,若是,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直接基于目标接口,将该目标第一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得该第二设备识别该目标第一报文进行业务办理。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的过程示意图,现针对图2进行说明。
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接收到目标第一报文,根据预先保存的业务场景和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根据该目标接口,确定该目标接口对应的第二设备,并确定第二设备是否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
若确定第二设备未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则根据该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并基于目标接口,将该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
若确定第二设备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则基于目标接口,将目标第一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
实施例3:
为了实现报文格式的转换,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中,所述目标第一报文的格式为8583格式;
所述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之后,解析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8583格式的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XML)格式的报文。
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格式可以为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格式、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JavaScriptObject Notation,JSON)等等,且由于不同的电子设备处理的报文的格式可能也不相同,在本申请中,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格式为8583格式,也就是说,CUPS系统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的格式为8583格式,若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处理的报文的格式为XML格式,则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在接收到8583格式的目标第一报文之后,为了便于后续对该目标第一报文进行解析,将该8583格式的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XML格式的报文。
为了实现报文的转化,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包括:
根据所述XML格式的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XML格式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XML格式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XML格式的报文对应的XML格式的目标第二报文。
在本申请中,在根据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时,由于将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了XML格式的报文,因此可以根据该XML格式的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XML格式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8583格式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XML格式的报文对应的8583格式的目标第二报文,还可以根据XML格式的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XML格式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JSON格式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XML格式的报文对应的JSON格式的目标第二报文等等。
由于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处理的报文的格式为XML格式,因此,在本申请中,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将接收到的8583格式的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XML格式的报文之后,根据XML格式的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XML格式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XML格式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XML格式的报文对应的XML格式的目标第二报文。
图3a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的显示示意图,图3b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的显示示意图,现针对图3a以及图3b进行说明。
由于接收到的目标第一报文为8583格式的报文,解析该8583格式的报文,获取该8583格式的报文对应的128个域,以及128个域对应的数值,其中,该域也就是报文的字段。根据8583报文规范,交易类型由报文类型、交易处理代码(域3)、商户代码(域18)、服务点条件码(域25)、终端类型(60.2.5)来进行区分。由于该目标第一报文域3对应的数值为30X000,根据8583报文规范,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业务场景为余额查询类交易,如图3a所示。
具体的,为了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为余额查询交易中具体哪个余额查询交易,由于该目标第一报文的报文类型为0210,域3对应的数值为30X000,域18对应的数值为6011,域25对应的数值为02,终端类型60.2.5对应的数值为01,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为ATM余额查询,如图3b所示。
实施例4:
为了实现业务的办理,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目标响应报文;
根据预先保存的响应报文与第三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响应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三报文;
将所述目标第三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在本申请中,在将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后,第二设备对该目标第二报文进行处理,并在处理完成后得到目标响应报文,将该目标响应报文发送给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目标响应报文,由于该目标响应报文为该第二设备生成且能够识别的报文,若该第二设备没有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CUPS系统已经进行了升级或者改造,则若第一设备直接将接收到的该目标响应报文发送给CUPS系统,则会导致CUPS系统无法识别该目标响应报文。为了使得CUPS系统识别该目标响应报文,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中预先保存了响应报文与第三报文的对应关系,根据接收到的目标响应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响应报文与第三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响应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三报文,并将该目标第三报文发送给第一设备。其中,该目标第三报文为第一设备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报文。
实施例5:
为了实现报文格式的转化,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中,所述目标第三报文的格式为XML格式的第三报文;
所述将所述目标第三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XML格式的目标第三报文转换为8583格式的报文。
在本申请中,第二设备处理报文的格式为XML格式,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处理的报文的格式也为XML格式,因此,该目标第三报文的格式可以为XML格式的报文。
在本申请中,由于CUPS系统能够处理的报文的格式为8583格式,因此,在本申请中,将目标第三报文发送给第一设备之前,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将XML格式的目标第三报文转换为8583格式的报文,并向CUPS系统的第一设备发送该8583格式的报文。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办理过程示意图,现针对图4进行说明。
发卡行的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接收CUPS系统发送的8583格式的目标第一报文,将8583格式的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XML格式的报文,识别该XML格式的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根据预先保存的业务场景和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根据XML格式的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XML格式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XML格式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XML格式的报文对应的XML格式的目标第二报文,基于目标接口,将该XML格式的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目标响应报文,根据预先保存的响应报文与第三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响应报文对应的XML格式的目标第三报文,将XML格式的目标第三报文转换为8583格式的报文发送给第一设备。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TM余额查询的业务办理的过程示意图,现针对图5进行说明。
进行报文发送的电子设备接收到CUPS系统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解析该目标第一报文,确定该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为ATM余额查询场景。
具体的,在该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根据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以及预先保存的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为ATM余额查询场景。根据预先保存的业务场景和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ATM余额查询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
若确定该办理ATM余额查询的电子设备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则直接基于ATM余额查询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将该目标第一报文发送给进行ATM余额查询的电子设备。其中,该办理ATM余额查询的电子设备也就是第二设备。
若确定该办理ATM余额查询的电子设备未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则根据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ATM余额查询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并直接基于ATM余额查询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将该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进行ATM余额查询的电子设备。
实施例6: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60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并解析,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根据所述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以及预先保存的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根据预先保存的业务场景和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
发送模块602,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601,还用于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是否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若否,则进行后续的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601,还用于若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则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601,还用于将所述8583格式的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6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XML格式的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XML格式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XML格式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XML格式的报文对应的XML格式的目标第二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6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目标响应报文;根据预先保存的响应报文与第三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响应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三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602,还用于将所述目标第三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601,还用于将所述XML格式的目标第三报文转换为8583格式的报文。
实施例7: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处理器701、通信接口702、存储器703和通信总线704,其中,处理器701,通信接口702,存储器703通过通信总线7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703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701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701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并解析,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
根据所述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以及预先保存的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根据预先保存的业务场景和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
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
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701,还用于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是否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若否,则进行后续的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701,还用于若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则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701,还用于将所述8583格式的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报文。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701,还用于根据所述XML格式的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XML格式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XML格式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XML格式的报文对应的XML格式的目标第二报文。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7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目标响应报文;根据预先保存的响应报文与第三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响应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三报文;将所述目标第三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701,还用于将所述XML格式的目标第三报文转换为8583格式的报文。
上述服务器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702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指令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陈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实施例8: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可由电子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并解析,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
根据所述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以及预先保存的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根据预先保存的业务场景和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
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
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之后,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是否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若否,则进行后续的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则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第一报文的格式为8583格式;
所述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之后,解析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8583格式的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报文。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包括:
根据所述XML格式的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XML格式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XML格式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XML格式的报文对应的XML格式的目标第二报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目标响应报文;
根据预先保存的响应报文与第三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响应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三报文;
将所述目标第三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第三报文的格式为XML格式的第三报文;
所述将所述目标第三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XML格式的目标第三报文转换为8583格式的报文。
实施例9: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报文发送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
由于本申请中,虽然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未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但是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目标第一报文,确定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能够识别的目标第二报文,并将该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第二设备进行业务的办理,有效的实现了即使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不进行业务逻辑的更新也够实现业务办理,且避免了代码编译,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并解析,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
根据所述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以及预先保存的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根据预先保存的业务场景和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
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
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之后,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是否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若否,则进行后续的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则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第一报文的格式为8583格式;
所述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之后,解析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8583格式的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包括:
根据所述XML格式的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XML格式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XML格式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XML格式的报文对应的XML格式的目标第二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目标响应报文;
根据预先保存的响应报文与第三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响应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三报文;
将所述目标第三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第三报文的格式为XML格式的第三报文;
所述将所述目标第三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XML格式的目标第三报文转换为8583格式的报文。
8.一种报文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第一报文并解析,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中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根据所述每个目标字段包含的数值,以及预先保存的设定字段组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值与业务场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业务场景,根据预先保存的业务场景和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场景对应的目标接口;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二报文发送给进行业务办理的第二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是否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若否,则进行后续的根据所述目标第一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二报文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确定对所述目标第一报文进行处理的第二设备已经进行了业务逻辑的更新,则基于所述目标接口,将所述目标第一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8583格式的目标第一报文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XML格式的报文以及预先保存的XML格式的第一报文与目标业务场景下的XML格式的第二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XML格式的报文对应的XML格式的目标第二报文。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目标响应报文;根据预先保存的响应报文与第三报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响应报文对应的目标第三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目标第三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XML格式的目标第三报文转换为8583格式的报文。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报文发送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报文发送方法的步骤。
1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其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报文发送方法的步骤。
CN202111548627.7A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4244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8627.7A CN114244776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8627.7A CN114244776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4776A CN114244776A (zh) 2022-03-25
CN114244776B true CN114244776B (zh) 2024-04-26

Family

ID=80757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8627.7A Active CN114244776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47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2258A (zh) * 2021-11-30 2022-02-2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易处理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2083B1 (en) * 2010-08-22 2013-08-27 Panaya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miautomatic execution of functioning test scenario
CN112162744A (zh) * 2020-09-30 2021-01-0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场景的代码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2882699A (zh) * 2021-02-09 2021-06-01 成都新希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流程配置引擎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2083B1 (en) * 2010-08-22 2013-08-27 Panaya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miautomatic execution of functioning test scenario
CN112162744A (zh) * 2020-09-30 2021-01-0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场景的代码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2882699A (zh) * 2021-02-09 2021-06-01 成都新希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流程配置引擎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4776A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88828A (zh) 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文件处理系统、计算机设备
CN114244776B (zh)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288577B (zh) 分布式服务的交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9325744B (zh) 支付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07344A (zh) 账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385891A1 (en) Prototype message service
CN107016613B (zh) 数据修改的方法和装置
CN115689570A (zh) 业务信息风险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10383469A1 (en) Currency trading method based on blockchai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555763A (zh)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648410A (zh) 股票盯盘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3742302A (zh) 服务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657817A (zh) 交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98831B (zh) 信息存储方法和装置
CN110995754A (zh) 一种数据报文索引的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设备
CN111126983A (zh) 一种基于销售终端的收单连接方法和销售终端及销售设备
CN113129086B (zh) 一种增值税抵扣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0995755B (zh) 一种配置数据报文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设备
CN115981743A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423629A (zh) 交易的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16342058A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895980A (zh) 应用程序运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2770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034792A (zh) 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低耦合交易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2015393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