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0081B - 一种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0081B
CN114240081B CN202111427384.1A CN202111427384A CN114240081B CN 114240081 B CN114240081 B CN 114240081B CN 202111427384 A CN202111427384 A CN 202111427384A CN 114240081 B CN114240081 B CN 1142400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neralization
samples
single element
characteristic
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73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0081A (zh
Inventor
钟凌林
钟康惠
白林
严钊
张诚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4273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00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0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0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0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0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lgebra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和方法,涉及矿山自动化技术领域。旨在获得地质体更加全面的矿化特征。包括:用于接收矿化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的输入模块,该矿化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单元素;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差异,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或单工程内的矿化均匀特征的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多个样品中每个样品的长度、以及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量化每个单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的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以及用于根据矿化均匀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生成矿化特征,以表征矿化元素在矿床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特征的矿化特征生成模块。

Description

一种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矿山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采矿是自地壳内和地表开采矿产资源的技术和科学,获得的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石和非金属矿石;其中,金属矿石是冶炼工业的主要原料,非金属矿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建筑材料,矿产资源对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
实现高效率开采指定矿物元素的基础在于,能够准确圈定具有该指定矿物元素的矿床。矿床是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相关领域一般根据地质体的矿化特征确定其是否可以作为指定矿物元素的矿床。目前采集矿化特征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基于矿床的岩矿学、构造几何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但基于矿床的岩矿学、构造几何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都只能获得片面的矿化特征,例如,采用显微镜鉴定样本的方式,获得地质体某地点指定矿物元素的含量,但对于地质体整体所具有的矿物元素种类,以及多种矿物元素在地质体上的分布并不知晓。而片面的矿化特征,限制了进一步找矿、确定成矿作用、确定矿床类型,从而造成矿床资源的浪费。
因此,如何获得地质体更加全面的矿化特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和方法,旨在获得地质体更加全面的矿化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矿化特征量化系统,所述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包括:输入模块、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的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的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以及连接所述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和所述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的矿化特征生成模块;其中,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矿化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其中,所述矿化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单元素;所述连续多个样品采集自同一探矿工程;所述矿化元素是在矿床范围内经过预先分析并达到矿化标准的化学元素;
所述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差异,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特征;
所述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所述多个样品中每个样品的长度、以及所述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量化每个单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
所述矿化特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矿化均匀特征和所述空间变化特征,生成所述矿化特征,以表征所述矿化元素在所述矿床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特征。
可选地,所述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包括:
离散特征量化单元,用于计算每个单元素含量在单工程全部样品中的标准差与每个单元素的平均含量的比值,得到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离散特征,以采用所述离散特征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程度;其中,
所述每个单元素的平均含量为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每个样品中的含量的平均值。
可选地,所述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还包括:
变化性特征量化单元,用于计算每个单元素在任意样品对的含量差值,并根据连续多个所述样品对的含量差值,计算每个单元素的变化性特征,以采用所述变化性特征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程度;其中,
所述样品对是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相邻的两个样品。
可选地,所述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还包括:相依特征量化单元;所述相依特征量化单元包括局部相依特征量化子单元和总体相依特征量化子单元;其中,
所述局部相依特征量化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任意相邻两个样品的含量是否单调,获得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呈单调变化的第一相依次数;和,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依次数,得到局部相依特征,以采用所述局部相依特征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程度;
所述总体相依特征量化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差异,获得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平均值呈单调变化的第二相依次数;和,
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相依次数,得到总体相依特征,以采用所述总体相依特征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程度。
可选地,所述矿化特征量化系统还包括:分级赋值模块;
所述分级赋值模块,用于依次将每个单元素的伴生品位、边界品位、工业品位,作为该单元素的分级临界值;和,
用于根据所述分级临界值,对所述多个样品中的每个样品打上标签;所述标签包括:单元素下的富矿级、单元素下的贫矿级以及单元素下的伴生级;
所述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不同的携带标签的样品中的含量、所述多个样品中每个携带标签的样品的长度、以及所述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量化每个单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
可选地,所述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包括:
分级矿化厚度单元,用于根据携带标签的所述多个样品的长度,得到每个单元素的富矿段厚度、贫矿以上矿化段厚度以及伴生矿以上矿化段厚度;
分级矿化夹石厚度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的富矿段厚度、贫矿以上矿化段厚度以及伴生矿以上矿化段厚度,以及所述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得到每个单元素的富矿夹石厚度、贫矿以上夹石厚度以及伴生以上矿化夹石厚度。
可选地,所述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还包括:矿化率单元和不连续特征确定单元;
所述矿化率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以及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每个样品的长度,计算得到该单元素的实际见矿累加长度;和,
用于根据所述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得到矿化地段长度;所述矿化地段为始见矿化至矿化终止的地段;和,
用于将所述实际见矿累加长度和所述矿化地段长度的比值作为矿化率特征,以所述矿化率特征量化所述矿床范围发生单元素矿化的分布;
所述不连续特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得到所述矿化地段发生矿化间断的次数;和,
用于对所述矿化间断的次数和所述矿化率进行比值计算,得到不连续特征,以所述不连续特征量化单元素在空间的不规律变化。
可选地,所述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还包括:
加权平均品位单元,用于获得携带任意标签的多个样品中每个样品的长度以及每个样品的单元素含量,依次对每个样品进行长度和单元素含量进行加权,得到加权值;所述任意标签是所述单元素下的富矿级、所述单元素下的贫矿级以及所述单元素下的伴生级中任一;和,
用于根据所述加权值和携带任意标签的多个样品的累加长度,得到任意标签的加权平均品位特征,以所述加权平均品位特征量化不同元素在在空间的分布特征。
可选地,所述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还包括:
矿化强度单元,用于获得多组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不同组的所述连续多个样品采集自不同采矿工程;和,
用于依据每个单元素在同一组的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不同样品中的含量,得到该单元素的平均品位;和,
用于依据每个单元素在来自不同组的所述连续多个样品的所有样品中的含量,得到该单元素的总体平均品位;和,
用于根据所述单元素的平均品位和单元素的总体平均品位,或根据所述任意标签的加权平均品位特征,计算得到所述矿化强度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矿化特征量化方法,应用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矿化特征量化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输入模块接收矿化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其中,所述矿化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单元素;所述连续多个样品采集自同一探矿工程;所述矿化元素是在矿床范围内达到矿化标准的经过预先分析的化学元素;
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根据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差异,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特征;
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根据每个单元素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所述多个样品中每个样品的长度、以及所述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量化每个单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
矿化特征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矿化均匀特征和所述空间变化特征,生成所述矿化特征,以表征所述矿化元素在所述矿床范围内的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矿化特征量化系统设置了输入模块,以获得大量有关矿化元素在多个岩矿样品中含量的样本数据,还设置了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和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采用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对通过输入模块获得的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矿体的内部均匀属性进行量化的矿化均匀特征,采用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对通过输入模块获得的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矿体进行精细、透明化展示的空间变化特征,最后设置了矿化特征生成模块,基于通过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得到的矿化均匀特征和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得到的空间变化特征,生成对矿体进行全面展示的矿化特征,可以表征矿化元素在矿床范围内的完整分布,对进一步找矿、确定成矿作用、确定矿床类型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本申请实施例将输入模块、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和矿化特征生成模块集成于一个系统中,能在获得采集自地质体的样本数据的情况下,自动输出能使该地质体的矿化元素分布、矿体内部属性在空间上得以精细、透明化展布的矿化特征,为进一步对该地质体进行后续保护或开发提供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矿化特征量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矿化特征量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出的矿化特征量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矿化特征生成模块输出的矿化特征的一种示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矿化特征生成模块输出的矿化特征的另一种示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矿化特征量化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只能片面获得矿区或矿床的局部矿化特征的原因是:限制于经验性地定性检测矿区或矿床的局部岩矿,如采用显微镜等仪器确定了某个矿石的组构特征后,就凭经验确定采集该矿石的区域是否可以作为采矿地点,而为进一步考虑该区域实际的矿化元素分布。
鉴于现有技术只能获得矿区或矿床的局部矿化特征,本申请从进一步找矿、确定成矿作用、确定矿床类型等后续需求出发,确定需要获得的矿区或矿床的矿化特征包括:矿化均匀程度和矿化空间变化。矿化均匀程度是指单元素在矿区或矿床内部的连续性和均匀性。例如,假设金(Au)元素只在矿区的某一位置存在,那么该矿区的金元素矿化不均匀。矿化空间变化是指单元素在矿区或矿床空间上的展布。例如,假设金(Au)元素在矿区内垂直方向的含量变化以及水平方向的含量变化。
本申请从数理统计出发,结合计算机系统自动化输出矿化均匀程度和矿化空间变化需求的数据交换逻辑,提出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矿化特征量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包括:输入模块11、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12、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13和矿化特征生成模块14。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12的输入端和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13的输入端各自分别连接输入模块11,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12的输出端和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13的输出端各自分别连接矿化特征生成模块14。
输入模块11,用于接收矿化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其中,矿化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单元素;连续多个样品采集自同一探矿工程;矿化元素是在矿床范围内经过预先分析并达到矿化标准的化学元素。预先分析是指探矿工程领域内的基本分析,即分析矿岩所含元素的含量。
矿床范围是实际找矿工程中,工程人员初步勘探后,划定的区域。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矿床范围可以是隶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的那更康切尔沟区域,该区域位于都兰县城130°方向,直距约80km。
采矿工程可以是钻孔、探槽、平硐等。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假设在矿床范围那更康切尔沟获得样品A,经过检测该样品A中Au元素达到矿化标准,可以确定Au元素是更康切尔沟的矿化元素。不同元素的矿化标准不同,矿化标准分不同级别,例如最低检出线、伴生品位、边界品位、工业品位等;例如某元素含量占样品的百分比达到矿化标准,可以认为该元素是达到矿化标准的化学元素。
单元素是达到矿化标准的特定化学元素。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在那更康切尔沟矿床范围内有银(Ag)元素、金(Au)元素、铅(Pb)元素、锌(Zn)元素、铜(Cu)元素达到矿化标准,那么Ag、Au、Pb、Zn、Cu都是单元素,共同组成那更康切尔沟矿床范围的矿化元素。
连续多个样品是指按采集位置依次排列的多个样品。在具体的样品采集过程中,以单个采矿工程为单位,自上而下采集。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从1号钻孔0米处开始采集样品,0-2.9米的岩矿为1号样品,2.9米-5.1米的岩矿为2号样品,5.1米-7.1米的岩矿为3号样品,以此类推,直至1号钻孔的终止深度。
除了矿化元素在样品中的含量外,输入模块还可以接收矿床范围的地理尺寸数据、岩石类型等数据。例如矿床范围的面积尺寸等。
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12,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差异,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特征。具体从相邻样品元素含量数据的离散程度、相邻样品元素含量标志值呈线性变化的程度以及相邻样品元素含量线性呈单调变化的程度三个方面,量化矿床范围的矿化均匀程度。
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13,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多个样品中每个样品的长度、以及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量化每个单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
矿化特征生成模块14,用于根据矿化均匀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生成矿化特征,以表征矿化元素在矿床范围内的分布。
矿化特征生成模块可以是内嵌制图交互逻辑和依据数据表格生成逻辑的计算模块。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矿化特征生成模块可以内嵌Mapgis制图软件和表格生成软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矿化特征量化系统设置了输入模块,以获得大量有关矿化元素在多个岩矿样品中含量的样本数据,还设置了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和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采用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对通过输入模块获得的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矿体的内部均匀属性进行量化的矿化均匀特征,采用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对通过输入模块获得的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矿体进行精细、透明化展示的空间变化特征,最后设置了矿化特征生成模块,基于通过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得到的矿化均匀特征和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得到的空间变化特征,生成对矿体进行全面展示的矿化特征,可以表征矿化元素在矿床范围内的完整分布,对进一步找矿、确定成矿作用、确定矿床类型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本申请实施例将输入模块、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和矿化特征生成模块集成于一个系统中,能在获得采集自地质体的样本数据的情况下,自动输出能使该地质体的矿化元素分布、矿体内部属性在空间上得以精细、透明化展布的矿化特征,为进一步对该地质体进行后续保护或开发提供基础。
鉴于现有技术只能获得矿区或矿床的局部矿化特征,本申请从进一步找矿、确定成矿作用、确定矿床类型等后续需求出发,得出确定矿化均匀程度所需要的要素包括:元素含量的离散性、变化性和相依性。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矿化特征量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在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设置离散特征量化单元121,以使矿化特征量化系统采用离散系数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输出矿化元素在矿床范围内元素含量变化幅度的数理统计值,为刻画出矿体的内部属性提供基础。
离散特征量化单元,用于计算每个单元素的特定含量与每个单元素的平均含量的比值,得到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离散特征,以采用所述离散特征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程度;其中,
每个单元素的特定含量为:单工程内,单元素在样品中的含量标准差;每个单元素的平均含量为单工程内,每个单元素在多个样品含量的平均值。
离散特征反映了在单工程内,样品元素含量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特征越大,说明元素含量变化幅度越大,反之则越小。单工程可以是一个钻孔、一个探槽等。
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从1号钻孔采集到样品1号、样品2号、样品3号以及样品4号,并检测出硫(S)元素在上述四个样品中的含量分别是1.3、1.21、1.20、1.06,其中,S元素在样品1号中的含量是1.3,并计算得到S元素的平均含量是1.19,分别计算1.3、1.21、1.20、1.06与1.19的差值,再进一步累加得到每个单元素的特定含量。
离散特征具体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76690130000091
(1)式中,Ki是单元素i在特定单工程内的离散特征,S是特定单工程内的多个样品具有单元素i的含量的标准差;X是特定单工程内中的多个样品具有单元素i的平均含量。
继续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在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设置变化性特征量化单元122,以使矿化特征量化系统采用变化性系数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输出矿化元素在矿床范围内元素含量在矿体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的数理统计值,为刻画出矿体的内部属性提供基础。
变化性特征量化单元,用于计算每个单元素在任意样品对的含量差值,并根据连续多个样品对的含量差值,计算每个单元素的变化性特征,以采用变化性特征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程度;其中,样品对是连续多个样品中相邻的两个样品。
变化性系数指在单工程中,元素在相邻样品含量的标志值呈线性变化的程度。元素的标志值可以指元素在样品中的含量值。
变化性特征具体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76690130000101
(2)式中,M为相邻样品含量的标志值符号变化数,元素i在样品j中的含量大于元素i在样品j-1中的含量时,为正数,元素i在样品j中的含量小于元素i在样品j-1中的含量时,为负数。n为单个工程的样品数量。
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从1号钻孔采集到样品1号、样品2号、样品3号以及样品4号,样品对可以是(样品1号,样品2号)、(样品2号、样品3号)、(样品3号、样品4号)。元素i在样品j中的含量与元素i在样品j-1中的含量的差值为单元素在任意样品对的含量差值。
本申请基于变化性系数的刻画,反映了不同级别的矿化之间的特征在矿体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变化性系数越小,矿体变化越规则;反之,变化性系数越大,矿体变化越不规则。
继续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在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设置变化性相依特征量化单元123,以使矿化特征量化系统采用相依系数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输出矿化元素在矿床范围内元素含量在矿体垂直方向上呈单调变化的数理统计值,为刻画出矿体的内部属性提供基础。
相依特征量化单元包括局部相依特征量化子单元和总体相依特征量化子单元。局部相依特征量化子单元采用局部相依系数对样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单工程内相邻样品单调变化的规律。总体相依特征量化子单元采用总体相依系数对样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单工程内连续多个样品整体单调变化的规律。
局部相依特征量化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差异,获得每个单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呈单调变化的第一相依次数;再根据第一相依次数,得到局部相依特征,以采用局部相依特征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程度。
局部相依特征具体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76690130000111
(3)式中,m1是第一相依次数,第一相依次数指单工程内,相邻样品元素的标志值呈线性单调的次数,n是样品数。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从1号钻孔采集到样品1号、样品2号、样品3号以及样品4号,并测得样品1号中S元素的含量是1.3,磷(P)元素的含量是0.25;样品2号中S元素的含量是1.21,P元素的含量是0.30;样品3号中S元素的含量是1.20,P元素的含量是0.34;样品4号中S元素的含量是1.06,P元素的含量是0.17。在1号钻孔中,S元素在相邻样品呈单调变化的次数是1次:1.3-1.21-1.20-1.06,P元素在相邻样品呈单调变化的次数是2次:0.25-0.30-0.34、0.34-0.17。
总体相依特征量化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差异,获得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平均值呈单调变化的第二相依次数;根据第二相依次数,得到总体相依特征,以采用总体相依特征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程度。
总体相依特征具体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76690130000112
(4)式中,m2是第二相依次数,第二相依次数指单工程内,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平均含量呈线性单调的次数,n是样品数。本申请实施例以一阶平差标志值表示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平均含量。
一阶平差标志值即为相邻样品含量平均值,连续多个样品中第一个样品一阶平差标志值为前3个样品含量平均值;连续多个样品中第二个样品一阶平差标志值为第1到4个样品含量平均值;第三个样品及其之后的样品一阶平差标志值为其上和下2个样品的平均值,最后两个样品与第一个和第二个样品一阶平差算法一致。
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从2号钻孔采集到样品5号至样品15号,以Hj表示SiO2元素在样品j号中的含量。样品5号的一阶平差是
Figure BDA0003376690130000121
Figure BDA0003376690130000122
样品6号的一阶平差是
Figure BDA0003376690130000123
样品7号的一阶平差是
Figure BDA0003376690130000124
样品8号的一阶平差是
Figure BDA0003376690130000125
Figure BDA0003376690130000126
以此类推。
相依系数反映了矿体变化的规律性,相依系数越大,相依程度越高,矿体变化的规律性也就越强;反之相依系数越小,相依程度越低,矿体变化规律也就越弱,随机性变化越显著。
本申请实施例的矿化特征量化系统采用变化性特征量化单元和相依特征量化单元,分别输出的变化性特征和相依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性。从单调变化分别对样品中的元素含量的变化性系数和相依系数进行计算,基于两方面刻画了矿体内部属性的变化规律,既可以在较局部的层面解剖矿体的变化特征,还可以在较为全面的反映矿体在垂向上的变化特点。其中,总体相依特征对样品测试数据进行了一次平差,一方面减弱了个别样品较高或者较低含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对相邻样间的标志值更加趋于单调化,这样可以放大各单工程间的矿体变化的大致趋势。
由于在单工程内,从地表开始自上向下依次采集岩矿石作为样品。因此离散特征量化单元基于元素在多个连续样品中的含量差异,输出的离散特征;变化性特征量化单元和相依特征量化单元基于元素在多个连续样品中的变化次数和单调变化的情况,输出的变化性特征和相依特征;利用矿化特征生成模块对三者进行整合,能够形象刻画出矿体的内部属性。
鉴于现有技术只能获得矿区或矿床的局部矿化特征,本申请从进一步找矿、确定成矿作用、确定矿床类型等后续需求出发,得出确定矿化空间分布所需要的要素包括:矿化厚度、矿化夹石厚度、矿化率、加权平均品位、矿化强度以及不连续系数。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为得到层次结构清晰的矿化特征,根据元素含量,对样品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基于样品数据,输出矿体的矿化厚度特征、矿化夹石厚度特征、矿化率特征、加权平均品位特征、矿化强度特征以及不连续系数特征。
矿化特征量化系统还包括:分级赋值模块15,用于依次将每个单元素的伴生品位、边界品位、工业品位,作为该单元素的分级临界值;并根据分级临界值,对多个样品中的每个样品打上标签;标签包括:单元素下的富矿级、单元素下的贫矿级以及单元素下的伴生级。
分级赋值模块还能够根据样品数据,展示出不同级别的岩矿在矿床范围的分布。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按照方位将矿床范围分为东区、南区、西区和北区,根据分级赋值模块输出的信息可以得到:S元素富矿级样品在南区分布较为集中,S元素贫矿级样品在西区分布较为集中,S元素伴生级样品在北区分布较为集中,从而可以得到进一步采矿的依据,确定更加精确的采矿区域。单元素下的富矿级是指:特定元素在样品中的含量超过特定元素在富矿中的含量。单元素下的富矿级包括但不限于:S元素富矿级、P元素富矿级、Si元素富矿级等。同理,单元素下的贫矿级包括但不限于:S元素贫矿级、P元素贫矿级、Si元素贫矿级;单元素下的伴生级包括但不限于:S元素伴生级、P元素伴生级、Si元素伴生级。
品位是指矿石中有用成分或有用矿物的含量。边界品位是计算矿产储量的主要指标,用以区分矿石与废矿的临界品位。工业品位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为工业利用提供符合要求的矿石的最低平均品位。伴生品位是指达到一定含量,品位不能够单独圈矿,但可以作为伴生矿种综合利用。
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分级赋值模块根据硫元素的伴生品位、边界品位、工业品位,确定分级临界值为:第一分界点4、第二分界点8、第三分界点16。经过分类算法,将连续多个样品中S元素含量小于4的样品确定为S元素伴生级样品,并打上相应标签,将连续多个样品中S元素含量大于4并且小于8的样品确定为S元素贫矿级样品,并打上相应标签,将连续多个样品中S元素含量大于16的样品确定为S元素富矿级样品,并打上相应标签。
分级赋值模块15连接输入模块11和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13,具体地,分级赋值模块15与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13中的分级矿化厚度单元131、分级矿化夹石厚度单元132、矿化率单元133、不连续特征确定单元134、加权平均品位单元135以及矿化强度单元136分别连接。
连接了分级赋值模块15的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13具体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不同的携带标签的样品中的含量、多个样品中每个携带标签的样品的长度、以及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量化每个单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分别对元素含量处于不同级别的样品进行数理统计处理,得到不同级别岩矿在矿床范围内的分布结构。
分级矿化厚度单元131用于根据携带标签的多个样品的长度,得到每个单元素的富矿段厚度、贫矿以上矿化段厚度以及伴生矿以上矿化段厚度。
在单个工程内,依次对每个单元素进行处理。将连续多个样品中携带单元素下的富矿级标签的样品的长度进行累加,得到富矿段厚度;将连续多个样品中携带单元素下的贫矿级的样品和携带单元素下的富矿级标签的样品的长度进行累加,得到贫矿以上矿化段厚度;将连续多个样品中携带单元素下的贫矿级的样品、携带单元素下的富矿级标签的样品的长度以及携带单元素下的伴生级标签的样品的长度进行累加,得到伴生矿以上矿化段厚度。
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1号钻孔自地表0米处向下采集岩矿,得到样品1号至样品6号,样品1号是0-2.9米的岩矿、样品2号是2.9米-5.1米的的岩矿、样品3号是5.1-7.1米的岩矿、样品4号是7.1-10.1米的岩矿、样品5号是10.1-13.1米的岩矿、样品6号是13.1-15.6米的岩矿。其中,样品1号和样品4号携带S元素下富矿级的标签,那么1号钻孔的S元素富矿段厚度是5.9米。样品2号和样品3号携带P元素下贫矿级的标签,样品6号携带P元素下富矿级的标签,那么1号钻孔的P元素贫矿以上矿化段厚度是6.7米。
分级矿化夹石厚度单元132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的富矿段厚度、贫矿以上矿化段厚度以及伴生矿以上矿化段厚度,以及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得到每个单元素的富矿夹石厚度、贫矿以上夹石厚度以及伴生以上矿化夹石厚度。
单元素的富矿夹石厚度是指,单工程内,连续相邻的几个样品的元素含量位于同一级别,在上述几个样品之后,紧接着元素含量位于另一级别的至少一个样品,在下一次出现与上述几个样品相同级别元素含量的样品之前,至少一个样品的长度是夹石厚度。
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1号钻孔自地表0米处向下采集岩矿,得到样品1号至样品6号,样品1号是0-2.9米的岩矿、样品2号是2.9米-5.1米的的岩矿、样品3号是5.1-7.1米的岩矿、样品4号是7.1-10.1米的岩矿、样品5号是10.1-13.1米的岩矿、样品6号是13.1-15.6米的岩矿。样品1号、样品2号和样品4号携带S元素下富矿级的标签,样品三号携带S元素下贫矿级的标签,可以得到S元素富矿夹石厚度是2米。
矿化率单元133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以及连续多个样品中每个样品的长度,计算得到该单元素的实际见矿累加长度;根据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得到矿化地段长度;矿化地段为始见矿化至矿化终止的地段;将实际见矿累加长度和矿化地段长度的比值作为矿化率特征,以矿化率特征量化所述矿床范围发生单元素矿化的分布。
实际见矿累加长度是指单工程内,所含单元素的含量超过特定阈值的样品的累加长度。特定阈值可以是检出线、分级临界值等。
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1号钻孔自地表0米处向下采集岩矿,得到样品1号至样品6号,样品1号是0-2.9米的岩矿、样品2号是2.9米-5.1米的的岩矿、样品3号是5.1-7.1米的岩矿、样品4号是7.1-10.1米的岩矿、样品5号是10.1-13.1米的岩矿、样品6号是13.1-15.6米的岩矿。其中样品1号至样品5号中铁(Fe)元素的含量达到检出线,那么该Fe元素的实际见矿累加长度是13.1米。矿化地段长度是样品1号至样品6号的总长度:15.6米。
矿化率特征具体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76690130000151
(5)式中,Lp是单工程实际见矿累加长度或实际见矿累加进尺;Lo是单工程内始见矿化至矿化终止或工程终止的长度或进尺,也可以理解为,单工程的起始采矿点到终止采矿点之间的距离。
矿化率单元根据样品数据,通过地段单位岩石长度发生矿化的长度多少,刻画单工程内岩石的矿化率,以反映单工程所在位置矿化发生的广泛程度。
图3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出的矿化特征量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对每个样品打上标签的基础上,矿化率单元133还可以是分级矿化率单元133,分别对矿化地段中单位岩石长度发生特定级别的矿化的长度。
分级矿化率单元针对携带单元素下的富矿级的标签的多个样品,输出富矿化率。具体计算单元素含量达到工业品位的样品的实际见矿累加长度Lp1,以Lp1与Lo的比作为富矿化率。
分级矿化率单元针对携带单元素下的贫矿级的标签的多个样品,输出贫矿化率。具体计算单元素含量达到边界品位的样品的实际见矿累加长度Lp2,以Lp2与Lo的比作为贫矿化率。
分级矿化率单元针对携带单元素下的伴生级的标签的多个样品,输出伴生矿化率。具体计算单元素含量达到伴生品位的样品的实际见矿累加长度Lp3,以Lp3与Lo的比作为伴生矿化率。
不连续特征确定单元134,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得到矿化地段发生矿化间断的次数;对矿化间断的次数和矿化率进行比值计算,得到不连续特征,以不连续特征量化单元素在空间的不规律变化。
矿化间断的次数是指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元素从开始矿化到中止矿化间间断次数。在本申请一种示例中,1号钻孔自地表0米处向下采集岩矿,得到样品1号至样品6号,样品1号至样品6号中Fe元素的标签分别是:富矿化、无矿化、伴生矿化、无矿化、富矿化、伴生矿化,Fe元素在矿化段间,样品1号至样品5号中中的间断次数是2次。
不连续系数具体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76690130000161
(6)式中,y是矿化地段矿化间断次数,kp是矿化率。本申请实施例以不连续特征确定单元输出的不连续系数,反应矿化范围内矿体内部呈板状、块状的细节。
继续参考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对每个样品打上标签的基础上,不连续特征确定单元134还可以是分级不连续特征确定单元134,分别对矿化地段中单位岩石长度发生特定级别的矿化的长度。
分级不连续特征确定单元针对携带单元素下的富矿级的标签的多个样品,输出富矿不连续系数。具体计算富矿化段的间断次数与富矿化率的比值。
分级不连续特征确定单元针对携带单元素下的贫矿级的标签及以上的多个样品,输出贫矿不连续系数。具体计算贫矿以上化段的间断次数与贫矿化率的比值。
分级不连续特征确定单元针对携带单元素下的伴生级的标签及以上的多个样品,输出伴生矿不连续系数。具体计算伴生以上矿化段的间断次数与伴生矿化率的比值。
加权平均品位单元135用于获得携带任意标签的多个样品中每个样品的长度以及每个样品的单元素含量,依次对每个样品进行长度和单元素含量进行加权,得到加权值;任意标签是单元素下的富矿级、单元素下的贫矿级以及单元素下的伴生级中的任一;根据加权值和携带单元素下的任意标签的多个样品的累加长度,得到任意标签的加权平均品位特征,以加权平均品位特征量化不同元素在在空间的分布特征。
继续参考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对每个样品打上标签的基础上,加权平均品位单元135还可以是分级加权平均品位单元135。
分别针对单元素下的富矿级、单元素下的贫矿级以及单元素下的伴生级的样品,计算各自的加权平均品位特征。
依次对每个样品进行长度和单元素含量进行加权是指,针对每个样品,计算该样品中单元素含量与该样品长度的加权乘积,再加多个样品的加权乘积进行累加。
加权平均品位单元输出的加权平均品位特征包括:伴生加权平均品位特征、贫矿加权平均品位特征以及富矿加权平均品位特征。
其中,伴生加权平均品位特征是单工程实际所见矿石含量达到伴生品位及以上的矿石品位,对其样品长度加权的品位。贫矿加权平均品位特征是单工程实际所见矿石含量达到贫矿品位及以上的矿石品位,对其样品长度加权的品位。富矿加权平均品位特征是,单工程实际所见矿石含量达到富矿品位及以上的矿石品位,对其样品长度加权的品位。
本申请一种示例示出加权平均品位单元输出富矿加权平均品位的具体步骤。1号钻孔自地表0米处向下采集岩矿,得到样品1号至样品6号,其中,样品1号、样品4号和样品6号中P元素的含量超过P元素富矿级,样品1号的长度是L1、样品4号的长度是L4和样品6号的长度是L6,样品1号中P元素的含量是长度是Hp1,样品4号中P元素的含量是长度是Hp4,样品6号中P元素的含量是长度是Hp6,富矿加权平均品位是:
Figure BDA0003376690130000181
加权平均品位单元输出该富矿加权平均品位,得到加权平均品位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权平均品位单元还可以输出总体加权平均品位,总体加权平均品位是指整个矿区、矿体或矿段的加权平均品位,即,全矿区或矿段所以工程实际所见矿石含量达到伴生品位及以上的矿石品位对其样品长度加权的品位。加权平均品位单元具体处理样品数据的步骤参考本申请实施例加权平均品位单元输出富矿加权平均品位的具体方法。
矿化强度单元136用于获得多组连续多个样品,不同组的连续多个样品采集自不同采矿工程;依据每个单元素在同一组的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不同样品中的含量,得到该单元素的平均品位;
依据每个单元素在来自不同组的连续多个样品的所有样品中的含量,得到该单元素的总体平均品位;根据单元素的平均品位和单元素的总体平均品位,或根据任意标签的加权平均品位特征,计算得到矿化强度特征。
矿化强度单元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后,输出刻画矿化元素含量在空间上变化的分布结构。具体,本申请提出矿化强度单元处理样本数据,得到矿化强度特征的公式是:
Figure BDA0003376690130000182
(7)式中,Cq是单工程矿化地段平均品位,或者单工程矿化地段的加权平均品位;Co是总体平均品位,或总体加权平均品位。总体平均品位是指,基于矿化范围内整个矿区、整个矿体或者整个矿段的所有样品,得到的平均品位。总体加权平均品位是指,基于矿化范围内整个矿区、整个矿体或者整个矿段的所有样品,得到的加权平均品位。
继续参考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对每个样品打上标签的基础上,矿化强度单元136还可以是分级矿化强度单元136,分别基于矿化地段中单位岩石长度发生特定级别的样品数据,输出特定级别的矿化强度特征。
分级矿化强度单元针对携带单元素下的富矿级的标签的多个样品,输出富矿矿化强度特征。具体计算单工程内矿化地段富矿加权平均品位(Cq1)与总体加权平均品位(Co)的比率。
分级矿化强度单元针对携带单元素下的贫矿级及以上的标签的多个样品,输出贫矿矿化强度特征。具体计算单工程内矿化地段贫矿加权平均品位(Cq2)与总体加权平均品位(Co)的比率。
分级矿化强度单元针对携带单元素下的伴生级及以上的标签的多个样品,输出伴生矿化强度特征。具体计算单工程内矿化地段伴生加权平均品位(Cq3)与总体加权平均品位(Co)的比率。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分级赋值模块量化了各样品的元素含量所在等级,以伴生品位、边界品位、工业品位作为矿与非矿的边界值,将单工程内多个样品分为三种等级:富矿、贫矿或伴生矿。在对样品分级的基础上,采用矿化率单元刻画出不同级别的矿体元素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采用不连续特征确定单元刻画出具有不同级别的矿体元素的岩矿在垂向上间断规律,进而反应在各个矿化级别之间呈现断续、相间、频繁出现的分布规律。采用加权平均品位单元刻画出矿床矿石品位结构特征,具有不同级别的矿体元素的岩矿在空间上的分布均匀性。采用矿化强度单元刻画了矿化范围内,不同位置的矿化程度,以及不同程度的矿化强度在矿化范围内的分布特点。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矿化特征生成模块输出的矿化特征的一种示例图。图4是矿化范围是那更康切尔沟,根据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输出的离散特征得到的矿体内部属性图。图4形象地示出了Pb元素在那更康切尔沟分布的离散情况。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矿化特征生成模块输出的矿化特征的另一种示例图。图5是矿化范围是那更康切尔沟。图5形象地展示出矿体元素在矿体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矿化特征量化方法。参考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矿化特征量化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矿化特征量化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61:输入模块接收矿化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其中,矿化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单元素;连续多个样品采集自同一采矿工程;矿化元素是在矿床范围内达到矿化标准的化学元素。
步骤S62: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根据每个单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差异,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特征。
步骤S63: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根据每个单元素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多个样品中每个样品的长度、以及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量化每个单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
步骤S64:矿化特征生成模块根据矿化均匀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生成所述矿化特征,以表征矿化元素在矿床范围内的分布。
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系统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系统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或说明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

1.一种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包括:输入模块、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的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的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以及连接所述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和所述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的矿化特征生成模块;其中,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矿化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其中,所述矿化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单元素;所述连续多个样品采集自同一探矿工程;所述矿化元素是在矿床范围内经过预先分析并达到矿化标准的化学元素;
所述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差异,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特征;
所述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多个样品中每个样品的长度、以及所述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量化每个单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
所述矿化特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矿化均匀特征和所述空间变化特征,生成所述矿化特征,以表征所述矿化元素在所述矿床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特征;
所述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包括:
离散特征量化单元,用于计算每个单元素含量在单工程全部样品中的标准差与每个单元素在单工程中的平均含量的比值,得到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离散特征,以采用所述离散特征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程度;其中,
所述每个单元素在单工程中的平均含量为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平均值;
所述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还包括:
变化性特征量化单元,用于计算每个单元素在任意样品对的含量差值,并根据连续多个所述样品对的含量差值,计算每个单元素的变化性特征,以采用所述变化性特征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程度;其中,
所述样品对是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相邻的两个样品;
所述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还包括:相依特征量化单元;所述相依特征量化单元包括局部相依特征量化子单元和总体相依特征量化子单元;其中,
所述局部相依特征量化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任意相邻两个样品的含量是否单调,获得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第一相依次数;和,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依次数,得到局部相依特征,以采用所述局部相依特征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程度;
所述总体相依特征量化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差异,获得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平均值呈单调变化的第二相依次数;和,
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相依次数,得到总体相依特征,以采用所述总体相依特征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程度;
所述矿化特征量化系统还包括:分级赋值模块;
所述分级赋值模块,用于依次将每个单元素的伴生品位、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作为该单元素的分级临界值;和,
用于根据所述分级临界值,对所述多个样品中的每个样品打上标签;所述标签包括:单元素下的富矿级、单元素下的贫矿级以及单元素下的伴生级;
所述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不同携带标签的样品中的含量、所述多个样品中每个携带标签的样品的长度、以及所述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量化每个单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
所述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包括:
分级矿化厚度单元,用于根据携带标签的所述多个样品的长度,得到每个单元素的富矿段厚度、贫矿以上矿化段厚度以及伴生矿以上矿化段厚度;
分级矿化夹石厚度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的富矿段厚度、贫矿以上矿化段厚度以及伴生矿以上矿化段厚度,以及所述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得到每个单元素的富矿夹石厚度、贫矿以上夹石厚度以及伴生以上矿化夹石厚度;
所述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还包括:矿化率单元和不连续特征确定单元;
所述矿化率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以及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每个样品的长度,计算得到该单元素的实际见矿累加长度;和,
用于根据所述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得到矿化地段长度;所述矿化地段为始见矿化至矿化终止的地段;和,
用于将所述实际见矿累加长度和所述矿化地段长度的比值作为矿化率特征,以所述矿化率特征量化所述矿床范围发生单元素矿化的分布;和,
所述不连续特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得到所述矿化地段发生矿化间断的次数;和,
用于对所述矿化间断的次数和所述矿化率进行比值计算,得到不连续特征,以所述不连续特征量化单元素在空间的不规律变化;
所述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还包括:
加权平均品位单元,用于获得携带有任意标签的多个样品中每个样品的长度以及每个样品的单元素含量,依次对每个样品进行长度和单元素含量进行加权,得到加权值;所述任意标签是所述单元素下的富矿级、所述单元素下的贫矿级以及所述单元素下的伴生级中任一;和,
用于根据所述加权值和携带任意标签的多个样品的累加长度,得到任意标签的加权平均品位特征,以所述加权平均品位特征量化不同元素在在空间的分布特征;
所述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还包括:
矿化强度单元,用于获得多组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不同组的所述连续多个样品采集自不同采矿工程;和,
用于依据每个单元素在同一组的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不同样品中的含量,得到该单元素的平均品位;
依据每个单元素在来自不同组的所述连续多个样品的所有样品中的含量,得到该单元素的总体平均品位;和,
用于根据所述单元素的平均品位和单元素的总体平均品位,或根据所述任意标签的加权平均品位特征,计算得到所述矿化强度特征。
2.一种矿化特征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化特征量化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输入模块接收矿化元素在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其中,所述矿化元素包括至少一个单元素;所述连续多个样品采集自同一探矿工程;所述矿化元素是在矿床范围内达到矿化标准的化学元素;
矿化均匀程度量化模块根据每个单元素在所述连续多个样品中的含量差异,量化每个单元素在矿体内的矿化均匀特征;
矿化空间分布量化模块根据每个单元素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所述多个样品中每个样品的长度、以及所述连续多个样品所占矿体长度,量化每个单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
矿化特征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矿化均匀特征和所述空间变化特征,生成所述矿化特征,以表征所述矿化元素在所述矿床范围内的分布。
CN202111427384.1A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4240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7384.1A CN114240081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7384.1A CN114240081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0081A CN114240081A (zh) 2022-03-25
CN114240081B true CN114240081B (zh) 2023-04-07

Family

ID=80751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7384.1A Active CN114240081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4008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0608A (zh) * 2014-01-20 2014-04-30 青海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勘查方法
CN106529755A (zh) * 2016-08-25 2017-03-22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矿山地质资源储量管理方法
CN108802830A (zh) * 2018-04-17 2018-11-13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一种造山型岩浆熔离镍矿的找矿方法
CN109255834A (zh) * 2018-09-10 2019-01-22 中山大学 矿床三维地质储量估算方法
CN112818518A (zh) * 2021-01-13 2021-05-18 安徽马钢张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dimine软件的矿床地质储量估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815051D0 (en) * 2008-08-18 2008-09-24 Univ Dunde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nerali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US20150335790A1 (en) * 2012-12-18 2015-11-26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emplating three-dimensional mineral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0608A (zh) * 2014-01-20 2014-04-30 青海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勘查方法
CN106529755A (zh) * 2016-08-25 2017-03-22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矿山地质资源储量管理方法
CN108802830A (zh) * 2018-04-17 2018-11-13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一种造山型岩浆熔离镍矿的找矿方法
CN109255834A (zh) * 2018-09-10 2019-01-22 中山大学 矿床三维地质储量估算方法
CN112818518A (zh) * 2021-01-13 2021-05-18 安徽马钢张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dimine软件的矿床地质储量估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勇等.伊犁地块南缘古生代花岗岩类的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高校地质学报》.2020,第26 卷(第5 期),第569-584页. *
徐文坦.四川九龙县里伍矿田矿化特征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2020,(第02期),A011-6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0081A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2675B (zh) 一种碳酸盐岩地层随钻岩性快速识别方法
Loye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rockfall source areas at a regional scale using a DEM-based geomorphometric analysis
CN103867194B (zh) 一种砂体结构的测井表征方法与钻井层段选择方法及装置
Hakan et al.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analysis based methodology for predicting carbonate rocks'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CN108287373A (zh) 一种基于成矿有利度的砂岩型铀矿靶区选择方法
CN110728402B (zh) 一种基于地质标本分析的区域矿产资源预测系统
CN110378600B (zh) 一种矿体自动圈定及储量智能估算系统
CN110544286B (zh) 一种大尺度范围的场地快速分类方法及构建场地分类图的装置
CN115983505A (zh) 一种固体矿产三维立体成矿预测方法及装置
Abzalov et al.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CN114240081B (zh) 一种矿化特征量化系统和方法
Nwaila et al. Constraints on the geometry and gold distribution in the Black Reef Formation of South Africa using 3D reflection seismic data and Micro-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Dohm Quantifiable mineral resource classification: A logical approach
CN105549115A (zh) 一种利用录、测、试资料定量描述油气分布的方法
CN112836863B (zh) 一种煤矿伴生矿产勘查系统及勘查方法
CN105488729B (zh) 一种浮选型多金属尾矿库二次开发利用的资源量调查方法
Rezaei et al. Three-dimensional subsurface modeling and classification of mineral reserve: a case study of the C-North iron skarn ore reserve, Sangan, NE Iran
Assibey-Bonsu et al. The use of indirect distributions of selective mining units for assessment of recoverable mineral resources designed for mine planning at Gold Fields' Tarkwa Mine, Ghana
Dinda et al. Non-Gaussian Copula Simulation: A New Approach to Recoverable Reserve Estimation in Indian Open-pit Copper Deposit
CN112731544B (zh) 一种基于机器监督学习识别页岩纹层组合类型的方法
Dutaut et al. A new grade-capping approach based on coarse duplicate data correlation
Ratto et al. Mud-clay banks and regional geochemistry: the provenance of ceramic raw materials (Department Tinogasta, Catamarca, Argentina)
Alfaro et al. A simple model accounting for the uptake,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wind‐eroded mineral particles in the hyperarid coastal Atacama Desert of northern Chile
New K. Dindal and B. Samanta² 1 Advanc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re,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 Kharagpur 721302, India dinda. krishna@ gmail. com 2 Department of Mining Engineering,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
Jayamali et al. Gem potential mapping based o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 case study from Medagama, Moneragala District, Sri Lank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