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9093A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9093A
CN114239093A CN202111546595.7A CN202111546595A CN114239093A CN 114239093 A CN114239093 A CN 114239093A CN 202111546595 A CN202111546595 A CN 202111546595A CN 114239093 A CN114239093 A CN 114239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interface
peeping
face informa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65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晶晶
穆元春
刘玮
孟德宇
蔡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465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90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9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90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4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output devices, e.g. displays or mon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实现自动识别偷窥风险并自动调节显示状态。显示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在所述第一人脸信息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所有第二人脸信息均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显示装置的过程中,用户面对显示屏,则用户背面是否有人窥视显示屏难以被发现,尤其用户通过显示屏处理或查看一些机密文件或者隐私信息等的情况下,防偷窥功能变得更为重要。
传统的防偷窥显示装置需要用户自主观察周围环境,手动调整显示屏的显示参数,难以实现显示装置的自动识别偷窥风险以自动调节显示状态,以达到防偷窥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实现自动识别偷窥风险并自动调节显示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
在所述第一人脸信息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所有第二人脸信息均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
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包括:
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显示界面的当前合法使用者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确定法线,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法线的角度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显示界面的当前合法使用者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确定法线,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法线的角度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包括:
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以所述当前合法使用者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垂直连线作为法线,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法线的角度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包括:
降低大于偷窥侧视角度范围内的所述显示界面的侧视方向的出光量,其中,所述偷窥侧视角度为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法线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包括:
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且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偷窥风险提示以及被调节的显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包括:
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生成显示调节信号;
通过基本输入输出接口获取所述显示调节信号;
利用嵌入式控制器获取所述基本输入输出接口获取的所述显示调节信号;
根据所述显示调节信号,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人脸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
偷窥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人脸信息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所有第二人脸信息均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
显示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如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包括红外传感器和实时追踪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背光栅,所述背光栅用于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偷窥侧视角度的出光量,以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栅为液晶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获取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通过比对第一人脸信息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所有第二人脸信息,当均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通过人脸识别来确认显示界面是否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如果确认存在偷窥风险,则可以通过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进行防偷窥,能够自动识别偷窥风险,并自动调节显示状态以进行防偷窥,无需用户手动进行防偷窥的操作,可以精准的识别出当前合法使用者背后的偷窥风险,实现智能防窥,降低显示界面的信息被偷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硅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的法线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信号交互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两个以上”包括两个或大于两个的情况。
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显示装置的过程中,用户面对显示屏,则用户背面是否有人窥视显示屏难以被发现,尤其用户通过显示屏处理或查看一些机密文件或者隐私信息等的情况下,防偷窥功能变得更为重要。传统的防偷窥显示装置需要用户自主观察周围环境,手动调整显示屏的显示参数,难以实现显示装置的自动识别偷窥风险以自动调节显示状态,以达到防偷窥的目的。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实现自动识别偷窥风险并自动调节显示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S100:获取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获取第一人脸信息的器件可以是摄像头,目标检测区域可以是摄像头的捕捉视野,也可以是存在偷窥风险的区域范围,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第一人脸信息可以是进入目标检测区域的人的脸部信息,摄像头可以是与显示界面同侧的前置摄像头,第一人脸信息可以是实时获取的,第一人脸信息也可以是多个人的人脸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也不作具体限定。
S200:在第一人脸信息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所有第二人脸信息均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用户白名单可以是当前显示装置的显示界面允许使用者的名单,用户白名单可以包括显示装置的所属者以及所属者的亲密关系人,亲密关系可以是夫妻、父母和子女等。如果是工作场合的显示装置,用户白名单可以是具有使用权限的人员名单。用户白名单可以通过预先录入注册脸部信息形成,还可以增添和删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用户白名单中的合法使用者的脸部信息为第二人脸信息,将获取到的第一人脸信息与第二人脸信息作比对,如果第一人脸信息与第二人脸信息均不匹配,则说明获取到的第二人脸信息不属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第二人脸信息中,则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人员是潜在的偷窥者,则说明有用户白名单之外的人员进入显示界面的目标检测区域内,则此时显示界面存在被偷窥的风险。若第一人脸信息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第二人脸信息能够匹配上,则说明获取到的第二人脸信息对应的人员是合法使用者,显示界面不存在偷窥风险。
S300: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摄像头还可以获取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可以包括角度和距离等,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即为第一人脸信息对应的人员,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获取到的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调节后的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能够防偷窥,保证当前的合法使用者正常使用显示界面,其余人员无法看到显示界面显示的内容。例如,默认当前合法使用者是正对显示界面的中线,则可以调整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为垂直于显示界面的显示光线正常射出以被当前合法使用者看到与当前合法使用者呈角度的侧视方向的光线被调暗,以使侧视的角度无法看到显示界面上的光线,则潜在的偷窥者无法看到显示界面的显示信息,可以起到防偷窥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获取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通过比对第一人脸信息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所有第二人脸信息,当均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通过人脸识别来确认显示界面是否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如果确认存在偷窥风险,则可以通过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进行防偷窥,能够自动识别偷窥风险,并自动调节显示状态以进行防偷窥,无需用户手动进行防偷窥的操作,可以精准的识别出当前合法使用者背后的偷窥风险,实现智能防窥,降低显示界面的信息被偷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00,可以包括:
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显示界面的当前合法使用者与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确定法线,基于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法线的角度关系,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示例性的,摄像头中可以设置有测距传感器,可以是红外测距传感器,还可以利用超声技术测距定位,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以当前合法使用者与显示界面的垂直连线作为法线,基于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法线的角度关系,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示例性的,法线的确认可以具体是当前合法使用者的头部或者具体到眼部垂直于显示界面的连线。利用测距技术可以测得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法线的角度关系,即具体可以根据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在显示界面前方的具体方位关系,以当前合法使用者为参考物,来调整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目的是使得调节显示状态后的显示界面上显示的信息不能被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看到,只能被当前合法使用者看到,以达到防窥的效果。以当前合法使用者为参考,可以无需考虑当前合法使用者相对于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即使当前合法使用者相对于显示界面不是垂直的,而是具有一定斜视角度的,也可以是以当前合法使用者为参考,获取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的方位信息,能够有效屏蔽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的偷窥视角的显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以当前合法使用者与显示界面的垂直连线作为法线,基于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法线的角度关系,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能够针对当前的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进行防窥的调节,具有具体的针对性的进行防窥调节,防窥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00,可以包括:
降低大于偷窥侧视角度范围内的显示界面的侧视方向的出光量,其中,偷窥侧视角度为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法线的夹角。可以以当前合法使用者的位置作为基准,根据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当前合法使用者的角度关系来确定第一人脸信息所述用户观察显示界面的角度方位,来判断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相对于显示界面的方位,依据这个方位信息来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可以更精准的将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的观察角度对应的显示界面的显示光线调暗,使得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无法观察到显示界面上的显示信息,只有当前合法使用者能够看到显示界面上的显示信息,起到精准的防窥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式是默认当前合法使用者位于显示界面的正前方。
示例性的,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的法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法线F是垂直于显示界面的,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法线F的夹角可以是±0°-90°的锐角,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可以来自于各个方向,法线F是经过显示界面的中心点且垂直于显示界面的一条线。例如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上的法线F的夹角为60°,则可以得到偷窥侧视角度为60°,偷窥侧视角度的基准也是法线F。
降低显示界面的大于偷窥侧视角度的出光量。将显示界面的大于60°的侧视角度范围内的出光量调低,即将侧视角度在60°-90°范围内的显示界面的视角光线调暗,保留侧视角度在0°-60°内的出光量,则在以法线F为基准的0°-60°视角内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00,可以包括:
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且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预设距离可以是人眼能看清显示界面上的显示信息的阈值距离,可以根据具体的显示信息内容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当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说明即使存在潜在偷窥者,潜在偷窥者也无法看到显示界面上的显示信息,因此可以不做显示状态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在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包括偷窥风险提示以及被调节的显示状态。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说明已经确定存在偷窥风险,则需要提醒显示界面的当前合法使用者周围环境存在偷窥风险,可以在显示界面上弹出偷窥风险提示信息,可以是弹窗的形式进行提示,也可以是其他形式,本申请实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除了偷窥风险提示,还可以提示对于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的调节信息,例如调节的侧视角度、侧视亮度调节的具体参数等,提示信息也可以与偷窥风险提示放在一起弹窗显示,也可以分开显示,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同时还可以弹出取消显示状态调节的操作选窗,以供当前合法使用者取消针对偷窥风险状态的显示状态调节,以正常显示,本申请均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由于偷窥风险状态的识别以及在偷窥风险状态下的显示状态的调节都是自动在显示装置的后台进行的,在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可以提醒当前合法使用者存在偷窥风险并以及做了哪些防窥的调节,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也可以令当前合法使用者看到提示信息后作出主观的选择操作,默认防窥的调节,或者取消防窥操作,增加用户的使用选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00,还可以包括:
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生成显示调节信号。示例性的,显示装置可以通过安装应用程序来实现自动防窥的功能,应用程序可以控制摄像头获取第一人脸信息,应用程序对第一人脸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判断是否存在偷窥风险,如果应用程序通过对第一人脸信息和用户白名单关联的第二人脸信息,确定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则可以生成显示调节信号,则应用程序需要依据显示调节信号控制显示界面进行显示状态的调节。
通过基本输入输出接口获取显示调节信号;应用程序和显示面板的显示界面之间的信息交互不能直接进行,需要通过底层的BIOS(基本输入输出接口)来进行显示调节信号的抓取。
利用嵌入式控制器获取基本输入输出接口获取的显示调节信号。再利用嵌入式控制器从基本输入输出接口中抓取显示调节信号,利用嵌入式控制器和基本输入输出接口进行显示面板的控制与应用程序的信息交互,完成显示状态的调节。
根据显示调节信号,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显示面板可以依据显示调节指令对显示界面进行显示状态的调节。
示例性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信号交互示意图。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内的信号交互包括三端,分别是摄像头端、芯片及软件调试端、显示面板端,芯片及软件调试端主要用于软件的程序存储和控制执行,显示调节信号的交互过程如下:
应用程序根据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生成显示调节信号。在此过程中摄像头应用接口芯片WE-1可以根据上电信号或者拍摄指令控制摄像头采集第一人脸信息,并将第一人脸信息通过摄像捕捉接口传输给应用程序。
BIOS住区显示调节信号并存储在寄存器中。
EC(嵌入式控制器)抓取BIOS寄存器中的显示调节信号。
EC根据抓取到的显示调节信号给显示面板一个privacy_EN信号,privacy_EN信号用于调节显示面板的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privacy_EN信号可以通过控制显示面板主接口给到显示面板privacy(隐私)接口,显示面板privacy接口可以理解为用于接收privacy_EN信号的信号接口,只是示意性的,不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利用嵌入式控制器和基本输入输出接口进行显示面板的控制与应用程序的信息交互,完成显示状态的调节,从底层的信息交互层面完成偷窥风险状态的确定和显示状态的自动调节,实现防窥的自动识别和防窥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人脸信息获取模块300,用于获取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
偷窥识别模块400,用于在所述第一人脸信息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所有第二人脸信息均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
显示调节模块500,用于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装置,获取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通过比对第一人脸信息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所有第二人脸信息,当均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通过人脸识别来确认显示界面是否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如果确认存在偷窥风险,则可以通过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进行防偷窥,能够自动识别偷窥风险,并自动调节显示状态以进行防偷窥,无需用户手动进行防偷窥的操作,可以精准的识别出当前合法使用者背后的偷窥风险,实现智能防窥,降低显示界面的信息被偷窥。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
存储器110,所述存储器110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20,所述处理器120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
显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
在第一人脸信息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所有第二人脸信息均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
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600,所述计算机程序600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
显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
在第一人脸信息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所有第二人脸信息均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
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如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10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只能显示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控制获取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通过比对第一人脸信息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所有第二人脸信息,当均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在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通过人脸识别来确认显示界面是否处于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如果确认存在偷窥风险,则可以通过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进行防偷窥,能够自动识别偷窥风险,并自动调节显示状态以进行防偷窥,无需用户手动进行防偷窥的操作,可以精准的识别出当前合法使用者背后的偷窥风险,实现智能防窥,降低显示界面的信息被偷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摄像头,摄像头用于采集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摄像头可以在电子设备的控制下采集人脸信息。
示例性的,摄像头包括红外传感器和实时追踪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可以用于测定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的方位信息,测距以及测量角度。实时追踪传感器可以用于对第一人脸信息进行实时追踪,获取实时的第一人脸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可以是集成红外技术、实时追踪技术以及常规彩色摄像的三合一摄像头。示例性的,摄像头上电后即能启动实时追踪,摄像头自带的芯片可以提供低电压,以供实时追踪算法运行,实时追踪算法还能够判断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摄像头法线方向的夹角。由摄像头自带的芯片处理后可以发出触发信号,触发信号能够告知应用程序可以进行偷窥风险状态的识别以及进一步的显示状态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利用集成红外技术、实时追踪技术以及常规彩色摄像的三合一摄像头,实现人脸识别、人脸追踪以及人脸定位的功能,便于实现防窥的自动识别和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栅,背光栅用于控制显示界面的偷窥侧视角度的出光量,以调节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示例性的,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8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10、背光栅220和背光模组230,背光栅220设置在显示面板210和背光模组230之间。显示面板21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逆棱镜240,逆棱镜240可以设置在背光栅220和背光模组230之间。背光栅220可以采用液晶面板,通过调节液晶的偏振方向来实现调节光的透过率,还可以调节显示面板210的γ曲线的作用。背光栅220可以看作是一个侧视光线的开关,背光模组230可以为显示面板210提供光源。逆棱镜240的棱镜形成的光路与背光模组230中的棱镜的光路是相反的,可以进一步调节侧视角度的光线透过情况,能够对背光栅220起到加强作用,只允许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正方向的光线射出,侧视角度的光线被挡在背光模组230内,能够起到防窥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当计算机软件指令在处理设备上运行时,使得处理设备执行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
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尽管已描述了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说明书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说明书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说明书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说明书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
在所述第一人脸信息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所有第二人脸信息均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
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包括:
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显示界面的当前合法使用者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确定法线,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法线的角度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显示界面的当前合法使用者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确定法线,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法线的角度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包括:
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以所述当前合法使用者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垂直连线作为法线,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法线的角度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包括:
降低大于偷窥侧视角度范围内的所述显示界面的侧视方向的出光量,其中,所述偷窥侧视角度为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法线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包括:
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且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偷窥风险提示以及被调节的显示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包括:
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生成显示调节信号;
通过基本输入输出接口获取所述显示调节信号;
利用嵌入式控制器获取所述基本输入输出接口获取的所述显示调节信号;
根据所述显示调节信号,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8.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人脸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
偷窥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人脸信息与用户白名单关联的所有第二人脸信息均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显示界面处于偷窥风险状态;
显示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界面处于所述偷窥风险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所属用户与所述显示界面的位置关系,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显示界面所面向的目标检测区域中的第一人脸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包括红外传感器和实时追踪传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背光栅,所述背光栅用于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偷窥侧视角度的出光量,以调节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栅为液晶面板。
CN202111546595.7A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42390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6595.7A CN114239093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6595.7A CN114239093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9093A true CN114239093A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57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6595.7A Pending CN114239093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909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5628A (zh) * 2023-02-17 2023-05-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23241A (zh) * 2023-05-05 2023-08-01 江苏鑫翊翔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5628A (zh) * 2023-02-17 2023-05-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23241A (zh) * 2023-05-05 2023-08-01 江苏鑫翊翔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523241B (zh) * 2023-05-05 2023-11-24 中清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39093A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133925B2 (en) Human-machine interface guidance/ind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ris recognition of mobile terminal
US8973149B2 (en) Detection of and privacy preserving response to observation of display screen
US9747500B2 (en) Wearable retina/iris scan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10783835B2 (en) Automatic control of display brightness
US1145245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biosensor
US20150062159A1 (en) Dynamic display markers
KR20180014624A (ko) 홍채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TW201339987A (zh) 電子設備及其顯示螢幕防窺視方法
CN105303091A (zh) 一种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4834901A (zh) 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人脸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74824B (zh) 特效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317464A1 (en) Selective Infrared Filtering for Imaging-Based User Authentication and Visible Light Imaging
EP3076382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display control
CN104463041A (zh) 屏幕的防窥视方法及防窥视装置
US11295309B2 (en) Eye contact based financial transaction
CN108875468B (zh) 活体检测方法、活体检测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EP3617851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180130442A1 (en) Anti-spy electric device and adjustable focus glasses and anti-spy method for electric device
CN107077200B (zh) 基于反射的控件激活
CN207283618U (zh) 一种手机
KR20200101133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115909992A (zh) 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i et al. openEyes: an open-hardware open-source system for low-cost eye tracking
CN104239877A (zh) 图像处理的方法和图像采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