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2911A - 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2911A
CN114232911A CN202111327705.0A CN202111327705A CN114232911A CN 114232911 A CN114232911 A CN 114232911A CN 202111327705 A CN202111327705 A CN 202111327705A CN 114232911 A CN114232911 A CN 114232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film
energy
connecting plate
winding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77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3277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29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2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291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 Sky-ligh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02S30/2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PV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10Clean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建筑主体和安装在建筑主体顶部的太阳能板,建筑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覆盖在太阳能板上部的透明薄膜,透明薄膜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收放卷机构的工作端上,收放卷机构的旋转轴水平设置,收放卷机构固定安装在建筑主体顶部的两侧,本技术方案通过透明薄膜对灰尘进行隔离,避免了空气中的浮沉直接堆积附着在太阳能板的表面影响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从而导致对建筑主体的供能降低,通过刮片与设置在透明薄膜绕卷位置的清理机构配合收放卷机构对透明薄膜的表面进行清理可以实现单个透明薄膜表面的清洁。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建筑结构一般是指其建筑的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两个部分,房屋在建设之前,根据其建筑的层数、造价、施工等来决定其结构类型;各种结构的房屋其耐久性、抗震性、安全性和空间使用性能是不同的;
现有社会倡导节能环保,用以节约现有能源消耗量,提倡环保型新能源开发,造福社会,而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结构则符合现在社会节能环保的要求,现有建筑结构在使用时,无法很好的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能量,将其转换再次利用,同时无法做到循环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11058344.2”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结构,包括建筑主体、太阳能发电机构和循环机构,所述建筑主体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机构,所述建筑主体底部四周设置有循环机构,所述建筑主体包括承重柱体、支撑顶板、斜顶、挡板和引流槽,所述支撑顶板底部四周均对应设置有承重柱体,所述支撑顶板顶部两侧对应设置有斜顶,所述斜顶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斜顶一侧底部安装有引流槽;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20353162.4”公开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节能建筑结构,包括厂房顶部设置的用于进行光能发电的太阳能光伏板,用于将太阳能光伏板安装的光伏板安装架,所述厂房的顶面中部通过传动机构安装有用于在厂房上旋转的转盘,且光伏板安装架的两侧还设置有将自身两侧拆装连接到对应连接杆上的锁定机构。该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节能建筑结构通过传动机构能够调整太阳能光伏板面向太阳的朝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太阳能光伏板受到光照的强度与面积。
常见的还有许多将太阳能电池板放置在建筑顶部进行对太阳能的收集,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在外的太阳能电池板表面会随时间变化堆积大量的灰尘等杂质,若没有人工进行清理将严重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效率,从而影响节能建筑对太阳能的利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本技术方案解决了如何如何防止太阳能板表面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堆积灰尘影响太阳能板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建筑主体和安装在建筑主体顶部的太阳能板,建筑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覆盖在太阳能板上部的透明薄膜,透明薄膜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收放卷机构的工作端上,收放卷机构的旋转轴水平设置,收放卷机构固定安装在建筑主体顶部的两侧。
优选的,透明薄膜的底面距离太阳能板的上侧设置有一定的距离。
优选的,收放卷机构包括管状电机,管状电机的旋转轴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管状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控制箱,管状电机的工作端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尾插,侧安装板分别安装在建筑主体顶部的两侧,控制箱与侧安装板固定连接,尾插插装在另一侧的侧安装板上,传动轴同轴安装在管状电机的工作端上,传动轴用于套卷透明薄膜。
优选的,尾插的周侧设置有多个限位槽,传动轴与尾插接触位置设置有绕传动轴轴线等间距分布的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传动轴内部,限位块的尺寸与限位槽相吻合,限位块限位插装在限位槽中。
优选的,建筑主体的顶部中心位置插装有从动轴,从动轴的旋转轴水平设置,从动轴的旋转轴平行于管状电机的旋转轴,从动轴用于支撑透明薄膜的中心部位。
优选的,建筑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向内突出的防护边,防护边的延伸方向与透明薄膜的延伸方向相吻合,防护边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插装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旋转件,旋转件用于接触透明薄膜的上表面。
优选的,建筑主体顶部的从动轴上方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水平横跨透明薄膜的上部连接建筑主体的两侧,连接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透明薄膜的移动方向,连接板的两侧设置有刮片,的工作端朝向两侧设置,的工作端贴合透明薄膜上表面。
优选的,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顶部开槽,顶部开槽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板相同,顶部开槽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倾斜的侧通道,侧通道贯通连接板,侧通道的底端设置在刮片上方。
优选的,连接板的上方安装有滤板,滤板的截面形状与连接板的截面形状相吻合,滤板的覆盖面积包含顶部开槽的开口。
优选的,透明薄膜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对透明薄膜表面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有安装在收放卷机构两端侧安装板上的安装座,安装座朝向透明薄膜的一侧设置有清洁海绵,清洁海绵的表面接触透明薄膜的外表面。
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安装在建筑主体顶部的太阳能板上方覆盖一层透明薄膜对灰尘进行隔离,避免了空气中的浮沉直接堆积附着在太阳能板的表面影响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从而导致对建筑主体的供能降低。
2.本发明通过将透明薄膜的两端绕卷在收放卷机构的传动轴上实现利用收放卷机构的驱动进行透明薄膜收放卷,保证太阳能板上部的透明薄膜始终干净,避免了透明薄膜长时间堆积灰尘后造成的透光率的下降影响太阳能板的工作,收放卷机构的管状电机受控制箱控制可以实现对透明薄膜的收放卷模式和频率的调整与控制。
3.本发明通过透明薄膜设置在太阳能板的上侧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得当掉落物掉落在建筑主体顶部时,优先接触太阳能板上部的透明薄膜对掉落物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掉落物直接接触太阳能板的表面,即使透明薄膜因冲击造成破损,仅需收放卷机构对透明薄膜进行收放卷更换新的透明薄膜即可,降低了维修的难度和成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4.本发明通过在建筑主体的顶部两侧设置向内突出的防护边,防护边的底部与透明薄膜的上表面接触可以保证防护边对透明薄膜与建筑主体的边侧空隙进行遮挡,避免了灰尘通过空隙进入对透明薄膜遮挡的太阳能板造成影响,防护边的底部设置的旋转件可以减小透明薄膜的上表面与防护边底部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从而避免透明薄膜破损影响使用寿命。
5.本发明通过设置在透明薄膜中心位置的刮片与设置在透明薄膜绕卷位置的清理机构对透明薄膜的表面进行清理可以实现单个透明薄膜表面的清洁,配合收放卷机构的控制箱对透明薄膜的收放卷模式提供多种可能性,从而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计,提高单个透明薄膜表面的利用率,延长透明薄膜的使用寿命,减少工人登上房顶更换透明薄膜的次数也降低了使用者的成本。
6.在顶部开槽上安装滤板对顶部开槽的开口进行封堵,滤板具有细密的滤孔可以是空气与水通过,对树叶、石子等大颗粒杂质进行隔绝,避免造成侧通道的封堵影响对刮片的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是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处截面剖视图;
图5是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3的D-D处截面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的收放卷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9是实施例的传动轴的侧视图;
图10是实施例的清理机构和收放卷机构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为:
1-建筑主体;1a-防护边;1a1-安装槽;1a2-旋转件;1b-连接板;1b1-顶部开槽;1b2-侧通道;1b3-滤板;1c-刮片;
2-太阳能板;
3-透明薄膜;4-收放卷机构;4a-管状电机;4b-控制箱;4c-尾插;4c1-限位槽;4d-侧安装板;4e-传动轴;4e1-限位块;4f-从动轴;
5-清理机构;5a-安装座;5b-清洁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
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建筑主体1和安装在建筑主体1顶部的太阳能板2,建筑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覆盖在太阳能板2上部的透明薄膜3,透明薄膜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收放卷机构4的工作端上,收放卷机构4的旋转轴水平设置,收放卷机构4固定安装在建筑主体1顶部的两侧。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止太阳能板表面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堆积灰尘影响太阳能板工作效率。为此,本申请通过在安装在建筑主体1顶部的太阳能板2上方覆盖一层透明薄膜3对灰尘进行隔离,透明薄膜3采用具有一定韧性的透明材质支撑,保证透明薄膜3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轻易的破损,透明薄膜3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收放卷机构4的工作端上,收放卷机构4固定安装在建筑主体1的两侧使透明薄膜3可以覆盖建筑主体1顶部全部的太阳能板2,透明薄膜3绕卷在收放卷机构4的工作端上,当收放卷机构4旋转时可以驱动透明薄膜3向两侧进行同步的收放卷,达到更换处于太阳能板2上部的透明薄膜3的功能,从而保证透明薄膜3的透光性,保证太阳能板2可以充分的吸收太阳能为建筑主体1进行功能,透明薄膜3的存在避免了空气中的浮沉直接堆积附着在太阳能板2的表面影响太阳能板2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从而导致对建筑主体1的供能降低,透明薄膜3将灰尘等杂质隔绝后通过收放卷机构4的驱动进行收放卷可以保证太阳能板2上部的透明薄膜3始终干净,避免了透明薄膜3长时间堆积灰尘后造成的透光率的下降影响太阳能板2的工作。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
透明薄膜3的底面距离太阳能板2的上侧设置有一定的距离。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日常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极端的天气如大雨或冰雹等,常有一些坠落物会对太阳能板2的表面进行一定的冲击,太阳能板2的表面工作端较为脆弱,一端出现损坏将影响对建筑主体1的供能,如何对太阳能板2的表面工作区进行保护。为此,本申请通过将透明薄膜3设置在太阳能板2的上侧并保持一定的距离,透明薄膜3在两侧收放卷机构4的收放卷工作下保持一定程度的紧绷,由于透明薄膜3采用一定韧性的材料制成,使得透明薄膜3在太阳能板2的上方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掉落物掉落在建筑主体1顶部是,优先接触太阳能板2上部的透明薄膜3,透明薄膜3对掉落物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掉落物直接接触太阳能板2的表面,即使透明薄膜3因冲击造成破损,仅需收放卷机构4对透明薄膜3进行收放卷更换新的透明薄膜3即可,降低了维修的难度和成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同时透明薄膜3与太阳能板2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可以对避免透明薄膜进行收放卷移动时与太阳能板2之间产生摩擦。
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8所示:
收放卷机构4包括管状电机4a,管状电机4a的旋转轴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管状电机4a的驱动端连接控制箱4b,管状电机4a的工作端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尾插4c,侧安装板4d分别安装在建筑主体1顶部的两侧,控制箱4b与侧安装板4d固定连接,尾插4c插装在另一侧的侧安装板4d上,传动轴4e同轴安装在管状电机4a的工作端上,传动轴4e用于套卷透明薄膜3。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收放卷机构4如何控制透明薄膜3的收放卷。为此,本申请通过管状电机4a驱动绕卷透明薄膜3的传动轴4e进行旋转实现透明薄膜3的收放卷过程,管状电机4a的工作端水平设置保证透明薄膜3的表面水平覆盖在太阳能板2的上侧且可以水平的进行移动,管状电机4a的驱动端连接控制箱4b,控制箱4b用于控制管状电机4a的启动,管状电机4a的工作端连接尾插4c可以实现尾插4c的同轴转动,管状电机4a通过连接侧安装板4d实现与建筑主体1两侧的固定连接,侧安装板4d固定连接在建筑主体1的两侧从而保证安装在一侧侧安装板4d上的控制箱4b位置稳定以及安装在另一侧的尾插4c旋转稳定,尾插4c带动绕卷透明薄膜3的传动轴4e旋转,通过两侧收放卷机构4分别对透明薄膜3的两端进行同步的收卷和放卷的过程实现透明薄膜3表面张力稳定的平移,所述的控制箱4b与管状电机4a的驱动端信号连接,控制箱4b可以是连接手动控制开关的控制器,使用者可以在建筑主体1的顶部加装监控摄像头来观察透明薄膜3的表面灰尘的堆积情况,使用者根据透明薄膜3表面的灰尘多少自动控制收放卷机构4的启动对透明薄膜3进行更换,也可以是定时启动装置,控制收放卷机构4定期自动启动进行透明薄膜3的更换,减少人力的参与。
进一步的,如图8和图9所示:
尾插4c的周侧设置有多个限位槽4c1,传动轴4e与尾插4c接触位置设置有绕传动轴4e轴线等间距分布的限位块4e1,限位块4e1设置在传动轴4e内部,限位块4e1的尺寸与限位槽4c1相吻合,限位块4e1限位插装在限位槽4c1中。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传动轴4e可以跟随管状电机4a的工作端稳定旋转。为此,本申请通过在管状电机4a工作端连接的尾插4c连接传动轴4e驱动透明薄膜3的收放卷,尾插4c的周侧设置有多个限位槽4c1,传动轴4e内部设置的限位块4e1可以限位安装在限位槽4c1中从而保证尾插4c与传动轴4e可以稳定进行同步的旋转,传动轴4e的两端可以插装在侧安装板4d上保证传动轴4e旋转轴线的稳定性,透明薄膜3缠绕在传动轴4e上,当传动轴4e旋转时带动透明薄膜3旋转。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6所示:
建筑主体1的顶部中心位置插装有从动轴4f,从动轴4f的旋转轴水平设置,从动轴4f的旋转轴平行于管状电机4a的旋转轴,从动轴4f用于支撑透明薄膜3的中心部位。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常见的建筑主体1顶部存在多种形状,有完全水平的顶部和向两侧倾斜的顶部还有弧形的顶部,如何保证透明薄膜3适应不同形状的建筑主体1顶部且保证在收放卷机构4的拉扯下不会贴合建筑主体1的顶部造成缓冲功能的实效。为此,本申请通过在建筑主体1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从动轴4f对透明薄膜3的底面进行支撑,透明薄膜3从从动轴4f上方经过并贴合从动轴4f的周侧,从动轴4f将透明薄膜3的中心位置顶起从而保证了无论建筑主体1的顶部为任意形状时,透明薄膜3始终与建筑主体1顶部安装的太阳能板2工作端具有一定的距离,当透明薄膜3移动时,从动轴4f受摩擦力的影响绕轴线进行旋转,将对透明薄膜3的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滚动摩擦力,大大降低了摩擦对透明薄膜3造成的影响,对透明薄膜3进行了保护,提高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7所示:
建筑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向内突出的防护边1a,防护边1a的延伸方向与透明薄膜3的延伸方向相吻合,防护边1a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1a1,安装槽1a1内插装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旋转件1a2,旋转件1a2用于接触透明薄膜3的上表面。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透明薄膜3的两侧与建筑主体1的两侧为了保证不会产生磨损通常会留有一定的间隙,常导致灰尘等杂质通过透明薄膜3两侧的间隙进入透明薄膜3内部对太阳能板2产生影响,为了解决如何防止灰尘通过透明薄膜3两侧与建筑主体1的缝隙。为此,本申请通过在建筑主体1的顶部两侧设置向内突出的防护边1a,防护边1a与透明薄膜3的延伸方向相吻合可以保证防护边1a的底部与透明薄膜3的上表面接触对透明薄膜3与建筑主体1的边侧空隙进行遮挡,避免了灰尘通过空隙进入对透明薄膜3遮挡的太阳能板2造成影响,防护边1a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1a1,安装槽1a1插装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旋转件1a2,所述旋转件1a2可以是限位安装在安装槽1a1内部的钢球,也可以是旋转轴与收放卷机构4的轴线相平行的转轮,旋转件1a2可以减小透明薄膜3的上表面与防护边1a底部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从而避免透明薄膜3破损影响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6所示:
建筑主体1顶部的从动轴4f上方设置的连接板1b,连接板1b水平横跨透明薄膜3的上部连接建筑主体1的两侧,连接板1b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透明薄膜3的移动方向,连接板1b的两侧设置有刮片1c,1c1的工作端朝向两侧设置,1c1的工作端贴合透明薄膜3上表面。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透明薄膜3的表面在使用时会堆积大量的灰尘,通过收放卷机构4对透明薄膜3的放卷可以进行更换,但一些地区灰尘较多,更换频率过快会导致透明薄膜3的消耗太快增加维修次数,如何提高透明薄膜3的利用率。为此,本申请通过在建筑主体1顶部的从动轴4f上方设置连接板1b使透明薄膜3移动时贴合连接板1b底部,连接板1b两侧均安装有刮片1c,刮片1c的工作端朝向外侧设置,从而实现当透明薄膜3移动时,刮片1c对透明薄膜3表面的灰尘进行铲除,实现对透明薄膜3的清洁,从而可以使透明薄膜3可以形成除了直接收放卷更换的另一种收放卷模式,透明薄膜3可以通过两侧的收放卷机构4驱动先将透明薄膜3向一侧移动半个透明薄膜3工作面长度的距离,使从动轴4f一侧的透明薄膜3可以完全与连接板1b一侧的刮片1c接触,刮片1c对该侧的透明薄膜3进行表面清理,随后两侧收放卷机构4调整收放卷的方向,使得透明薄膜3向相反方向移动一整个透明薄膜3工作面长度的距离,对已经清洁过的透明薄膜3一侧进行反方向的第二次清理,也对尚未清理的透明薄膜3一侧进行第一次的清理,随后收放卷机构4再次更换收放卷的方向,移动透明薄膜3半个工作面长度的距离,使透明薄膜3复位,且在复位时对透明薄膜3的一侧进行第二次的反方向的清理,通过向一侧移动再向另一侧移动对透明薄膜3进行表面的清灰,而不需直接更换,降低了更换的频率,提高了一卷透明薄膜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
连接板1b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顶部开槽1b1,顶部开槽1b1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板1b相同,顶部开槽1b1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倾斜的侧通道1b2,侧通道1b2贯通连接板1b,侧通道1b2的底端设置在刮片1c上方。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透明薄膜3移动时刮片1c将灰尘铲除会导致大量的杂质堆积在刮片1c的刀口处,长时间积累将造成清理能力下降。为此,本申请通过在连接板1b的顶端设置开口向上的顶部开槽1b1,顶部开槽1b1内设置朝向刮片1c延伸的侧通道1b2,侧通道1b2可以使空气产生定向的流动对刮片1c的刀口位置进行吹气,清理一定的杂质,顶部开槽1b1可以在雨水天气收集雨水向刮片1c的刀口位置进行流动对刮片1c刀口处的杂质进行冲洗。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
连接板1b的上方安装有滤板1b3,滤板1b3的截面形状与连接板1b的截面形状相吻合,滤板1b3的覆盖面积包含顶部开槽1b1的开口。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止空气中的杂质掉落顶部开槽1b1中对侧通道1b2造成封堵。为此,本申请通过在顶部开槽1b1上安装滤板1b3对顶部开槽1b1的开口进行封堵,滤板1b3具有细密的滤孔可以是空气与水通过,对树叶、石子等大颗粒杂质进行隔绝,避免造成侧通道1b2的封堵影响对刮片1c的清理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
透明薄膜3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对透明薄膜3表面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5,清理机构5包括有安装在收放卷机构4两端侧安装板4d上的安装座5a,安装座5a朝向透明薄膜3的一侧设置有清洁海绵5b,清洁海绵5b的表面接触透明薄膜3的外表面。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更换的透明薄膜3的表面进行一定的清理。为此,本申请通过在透明薄膜3的收卷位置设置清理机构5对透明薄膜3进行清理,清理机构5的安装座5a安装在侧安装板4d之间,安装座5a朝向透明薄膜3的一侧设置有清洁海绵5b,清洁海绵5b的一侧接触透明薄膜3的表面,由于清洁海绵5b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使得清洁海绵5b可以对透明薄膜3的表面进行全面的贴合,当收放卷机构4驱动透明薄膜3旋转时,清洁海绵5b可以对透明薄膜3表面产生摩擦,对放卷的干净的透明薄膜3表面进行擦拭,也可以对收卷的旧透明薄膜3表面残留的杂质进行清刷,清理机构可以形成透明薄膜3的又一种收放卷模式,当启动收放卷机构4进行透明薄膜3的收放卷时,收放卷机构4带动透明薄膜3向一侧收卷一整个透明薄膜3工作面的长度,使透明薄膜3完全接触清理机构的清洁海绵5b,清洁海绵5b对透明薄膜3的表面进行清灰,随后收放卷机构4更改旋转方向,驱动透明薄膜3进行复位,透明薄膜3在反方向移动时再次与清洁海绵5b产生摩擦,实现二次反向的清洁,提高了清洁的效率,当透明薄膜3复位时,表面已经清洁完毕,通过刮片1c与清理机构5的双重清理可以实现透明薄膜3的多种收放卷模式,彻底清洁透明薄膜3表面的同时提高单个透明薄膜3的使用次数,减少工人登上房顶更换透明薄膜3的次数也降低了使用者的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建筑主体(1)和安装在建筑主体(1)顶部的太阳能板(2),其特征在于,建筑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覆盖在太阳能板(2)上部的透明薄膜(3),透明薄膜(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收放卷机构(4)的工作端上,收放卷机构(4)的旋转轴水平设置,收放卷机构(4)固定安装在建筑主体(1)顶部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透明薄膜(3)的底面距离太阳能板(2)的上侧设置有一定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收放卷机构(4)包括管状电机(4a),管状电机(4a)的旋转轴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管状电机(4a)的驱动端连接控制箱(4b),管状电机(4a)的工作端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尾插(4c),侧安装板(4d)分别安装在建筑主体(1)顶部的两侧,控制箱(4b)与侧安装板(4d)固定连接,尾插(4c)插装在另一侧的侧安装板(4d)上,传动轴(4e)同轴安装在管状电机(4a)的工作端上,传动轴(4e)用于套卷透明薄膜(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尾插(4c)的周侧设置有多个限位槽(4c1),传动轴(4e)与尾插(4c)接触位置设置有绕传动轴(4e)轴线等间距分布的限位块(4e1),限位块(4e1)设置在传动轴(4e)内部,限位块(4e1)的尺寸与限位槽(4c1)相吻合,限位块(4e1)限位插装在限位槽(4c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建筑主体(1)的顶部中心位置插装有从动轴(4f),从动轴(4f)的旋转轴水平设置,从动轴(4f)的旋转轴平行于管状电机(4a)的旋转轴,从动轴(4f)用于支撑透明薄膜(3)的中心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建筑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向内突出的防护边(1a),防护边(1a)的延伸方向与透明薄膜(3)的延伸方向相吻合,防护边(1a)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1a1),安装槽(1a1)内插装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旋转件(1a2),旋转件(1a2)用于接触透明薄膜(3)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建筑主体(1)顶部的从动轴(4f)上方设置的连接板(1b),连接板(1b)水平横跨透明薄膜(3)的上部连接建筑主体(1)的两侧,连接板(1b)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透明薄膜(3)的移动方向,连接板(1b)的两侧设置有刮片(1c),1c1的工作端朝向两侧设置,1c1的工作端贴合透明薄膜(3)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b)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顶部开槽(1b1),顶部开槽(1b1)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板(1b)相同,顶部开槽(1b1)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倾斜的侧通道(1b2),侧通道(1b2)贯通连接板(1b),侧通道(1b2)的底端设置在刮片(1c)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b)的上方安装有滤板(1b3),滤板(1b3)的截面形状与连接板(1b)的截面形状相吻合,滤板(1b3)的覆盖面积包含顶部开槽(1b1)的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透明薄膜(3)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对透明薄膜(3)表面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5),清理机构(5)包括有安装在收放卷机构(4)两端侧安装板(4d)上的安装座(5a),安装座(5a)朝向透明薄膜(3)的一侧设置有清洁海绵(5b),清洁海绵(5b)的表面接触透明薄膜(3)的外表面。
CN202111327705.0A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 Withdrawn CN1142329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7705.0A CN114232911A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7705.0A CN114232911A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2911A true CN114232911A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48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7705.0A Withdrawn CN114232911A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29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0371A (zh) * 2023-08-09 2023-11-10 湖南久贵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碳中和绿色建筑
CN117458965A (zh) * 2023-12-26 2024-01-26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一种沙漠中光伏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结构及其应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0371A (zh) * 2023-08-09 2023-11-10 湖南久贵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碳中和绿色建筑
CN117040371B (zh) * 2023-08-09 2024-03-29 乌东峰 一种碳中和绿色建筑
CN117458965A (zh) * 2023-12-26 2024-01-26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一种沙漠中光伏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结构及其应用
CN117458965B (zh) * 2023-12-26 2024-04-19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一种沙漠中光伏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结构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32911A (zh) 一种节能绿色建筑结构
CN104993784A (zh) 一种太阳能板清洁装置
CN109622435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用电力电网除尘装置
CN115940781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太阳能板的自清洁装置
CN113411048A (zh) 一种用于光伏太阳能的保护装置
CN215542957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太阳能电子站牌
CN117118328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监控设备
CN112702573A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理保护玻璃功能的监控设备
CN217063659U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墙体结构
CN215528945U (zh) 一种全自动太阳能板清扫设备的收布机构
CN204993227U (zh) 一种太阳能板清洁装置
CN111179764A (zh) 一种拼接式大屏幕显示屏
CN215717557U (zh)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5g网络通信设备
CN21083945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池板
CN217137870U (zh) 一种多功能环保明框玻璃幕墙
CN219300412U (zh) 一种闲置用地信息收集监控装置
CN217700297U (zh) 一种高效自清洁纳米涂层光伏组件
CN112170418A (zh) 一种光伏板除尘设备
CN207399138U (zh) 一种防水太阳能板
CN219772919U (zh) 一种水利拦污栅
CN215897667U (zh) 一种用于光伏太阳能的保护装置
CN217935549U (zh) 一种屋顶光伏装置
CN109047054A (zh) 一种太阳能采光板的表面防护装置
CN116865657B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储能设备
CN218492901U (zh) 一种用于绿色环保建筑幕墙的遮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