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2277A - 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 - Google Patents

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22277A
CN114222277A CN202111594963.5A CN202111594963A CN114222277A CN 114222277 A CN114222277 A CN 114222277A CN 202111594963 A CN202111594963 A CN 202111594963A CN 114222277 A CN114222277 A CN 114222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ification code
connection
wireless bluetooth
bluetooth headset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49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智锋
薛文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949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222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22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22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04W12/55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involving three or more devices, e.g. group pai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该方法包括:向目标耳机发送连接消息;接收目标耳机返回的验证请求消息;响应验证请求消息,向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使得目标耳机对接收到的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是否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在终端设备与目标耳机进行建立连接时,通过与目标耳机进行数据交互,以向目标耳机提供预先获取的验证码,进而使得目标耳机对终端设备提供的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比较,并当比较结果一致时,则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从而确保了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的合法性及确定性,有效避免了用户隐私泄露,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如TWS耳机。
为了方便人们携带,TWS耳机的体积设置越来越小。
但是,由于体积的减小,容易造成TWS耳机的遗失,并在他人得到后,能够直接与拾主的终端连接,导致用户隐私泄露。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通过用户的终端设备与无线蓝牙耳机的数据交互,借助验证码的唯一性,确保与无线蓝牙耳机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的确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方法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向目标耳机发送连接消息;
接收该目标耳机返回的验证请求消息;
响应该验证请求消息,向该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使得该目标耳机对接收到的该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是否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所述向所述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包括:
客户端操作界面内接收输入的确定指令,
响应所述确定指令,向所述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该验证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获取该验证码,包括:
在操作界面内接收第一操作指令;
响应该第一操作指令,启动标识码识别操作;
识别提供的标识码,得到该验证码,该标识码中包括该验证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获取该验证码,包括:
在操作界面内接收第二操作指令,
响应该第二操作指令,向服务器发送验证码请求消息;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该验证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获取该验证码,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该标识码,该标识码中包括该验证码;
识别该标识码,得到该验证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在操作界面内接收选择指令,该选择指令用于确定该无线蓝牙耳机的连接模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在操作界面内接收生成指令;
响应该生成指令,基于预先获取的该验证码在操作界面内生成标识码,该标识码包括该验证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方法由无线蓝牙耳机执行,该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消息;
响应该连接消息,向终端设备反馈验证请求消息;
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验证码;
比较该验证码及预先存储的验证码;
当该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一致时,与该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蓝牙耳机连接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耳机发送连接消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目标耳机返回的验证请求;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响应该验证请求消息,向该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使得该目标耳机对接收到的该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是否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蓝牙耳机连接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消息;
反馈模块,用于响应该连接消息,向终端设备反馈验证请求消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验证码;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该验证码及预先存储的验证码;
连接模块,用于当该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一致时,与该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蓝牙耳机,该无线蓝牙耳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在终端设备与目标耳机进行建立连接时,通过与目标耳机进行数据交互,以向目标耳机提供预先获取的验证码,进而使得目标耳机对终端设备提供的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比较,并当比较结果一致时,则与该终端设备建立连接,从而确保了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的合法性及确定性,有效避免了用户隐私泄露,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客户端操作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客户端的标识码识别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客户端验证码发送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客户端模式选择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遗失的无线蓝牙耳机,与任意终端成功匹配连接后,对用户造成的影响,通过开发能够运行在终端上的程序,以利用应用程序提供的功能,对无线蓝牙耳机的性能进行设置,增加无线蓝牙耳机与终端连接时的安全认证,以限制任意终端的无条件连接,解除了安全隐患。
图1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架构图可以包括:服务器01,第一无线蓝牙耳机02,第一终端设备03,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04,以及第二无线蓝牙耳机05,以及第三终端设备06。
该服务器可以存储记录有所有无线蓝牙耳机,包括每个出厂的无线蓝牙耳机的生产编号及验证信息等,还可以存储记录所有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的登录账号、密码等信息。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其中的无线蓝牙耳机没有传统的物理线材,左右2个耳机通过蓝牙组成立体声系统,手机连接一个接收端即可,此接收端会把立体声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分到另一个接收端,组成立体声系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耳机产品。
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及第三终端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等。
例如,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第一无线蓝牙耳机的用户所持的终端,即第一终端设备与该第一无线蓝牙耳机的所持者相同,该第一终端设备上运行有客户端,用户通过客户端提供的操作界面,实现终端设备与无线蓝牙耳机的连接、性能设置及数据交互。
第二终端设备的持有者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所持者的好友或具有其他社会关系的个体,他们之间可以通过社交软件进行通讯。
例如,当第一终端设备的所持者想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持有者共享自己的无线蓝牙耳机,可以借助预设方式,通过社交软件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验证码。
第三终端设备可以为第二无线蓝牙耳机的用户所持的终端,即第三终端设备与该第二无线蓝牙耳机的所持者相同,该第三终端设备上同样运行有客户端,用户通过客户端提供的操作界面,实现终端设备与无线蓝牙耳机的连接、性能设置及数据交互。
第三终端设备的持有者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所持者的好友或具有其他社会关系的个体,他们之间可以通过社交软件进行通讯。
例如,当第三终端设备的所持者想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持有者共享自己的无线蓝牙耳机,可以借助预设方式,通过社交软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验证码。
该客户端可以为终端设备上已经运行的应用程序,如社交程序等,如微信等,则用户在该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上加载小程序,以利用小程序实现终端设备与无线蓝牙耳机的连接、性能设置及数据交互。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在微信应用程序上加载无线蓝牙耳机的小程序。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客户端可以为独立开发的应用程序(APP),需要用户通过访问后台服务器下载安装。
可以理解,上述的终端设备,以及持有者的关系,仅仅是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上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三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连接,如4G或5G等,无线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通过BLE模块(Bluetooh Low Energy Module)通讯。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蓝牙耳机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下面通过图2至图11详细阐述。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方法由图1中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具体包括:
S110,向目标耳机发送连接消息。
S120,接收该目标耳机返回的验证请求消息。
S130,响应该验证请求消息,向该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使得该目标耳机对接收到的该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是否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在准备与目标耳机,如与图1中所示的第一无线蓝牙耳机进行连接时,首先可以打开自身的蓝牙连接模块,以向周围的蓝牙设备发送连接消息,即向目标耳机发送建立间接的连接消息。进而可以接收到目标耳机响应该连接消息返回的验证请求消息。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响应该验证请求消息,向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该验证码用于使得目标耳机对接收到的该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验证,以确定该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进而能够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是否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可以理解,该目标耳机为该第一终端设备所持用户所拥有的无线蓝牙耳机,或者可以为该用户好友的无线蓝牙耳机,即使得该第一终端设备能够预先获取到与无线蓝牙耳机中预先存储一致的验证码,从而能够利用该验证码的唯一性,确保与该无线蓝牙耳机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的合法性及确定性,保证了用户的隐私。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由目标耳机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无线蓝牙耳机执行,则对应的,该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或该方法由图中1所示的第二无线蓝牙耳机执行,则对应的,该终端设备为第三终端设备。该方法具体包括:
S210,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消息。
S220,响应该连接消息,向终端设备反馈验证请求消息。
S230,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验证码。
S240,比较该验证码及预先存储的验证码。
S250,当该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一致时,与该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具体的,当无线蓝牙耳机开启后,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建立连接的连接消息后,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验证请求消息,以使得终端设备反馈验证码。则无线蓝牙耳机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验证码后,则将接收到的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表示一致时,则表示该终端设备的身份合法,即该终端设备的持有者的用户身份合法,进而可以与该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可以理解,当比较结果表示不一致时,表示该终端设备为不明设备,则该无线蓝牙耳机与该终端设备无法连接,从而确保了连接设备的合法性及确定性。
还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无线蓝牙耳机,如第一无线蓝牙耳机及第二无线蓝牙耳机出厂时,其内部预先存储好了一个校验码。
进一步,为了提升安全性,该验证码为厂家任意设置的验证码,且保证与无线蓝牙耳机的MAC地址不一致。
可以理解,实际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执行前,该第一终端及第三终端设备上需要下载安装应用程序,或加载小程序,以实现无线蓝牙耳机连接,以及性能设置。
例如,当无线蓝牙耳机的用户首次购买到该无线蓝牙耳机时,可以联系售后服务,通过售后服务提供的访问链接,访问后台服务器,注册安装APP,或者通过终端设备上运行的其他社交程序,如微信等搜索公众号的方式,完成小程序的加载。
或者,可以通过识别直接印在无线蓝牙耳机外包装上的标识码,获取下载地址,或者搜索公众号地址,以完成APP的下载安装,或小程序的加载。
可以理解,当在第一终端设备上安装APP后,用户可以完成APP的注册登录,使得后台服务器中存储该用户的账号信息。
或者,当通过加载小程序的方式时,可以直接获取运行APP的账号,以完成的登录。
进一步,在第一终端设备上完成上述APP安装,或者小程序加载后,可以利用APP或下程序运行的客户端,实现无线蓝牙耳机的连接,以及性能设置等。
例如,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客户端界面操作示意图。
则如图4所示,用户在进行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时,可以通过点击或语音输入的方式,如点击识别图标,打开如图5所示的标识码识别界面,以扫描提供的标识码,获取目标耳机的验证码。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识别直接印在无线蓝牙耳机外包装上的标识码,获取验证码,该验证码与无线蓝牙耳机中内置的验证码一致。
进一步,在无线蓝牙耳机连接过程中,当终端设备接收到无线蓝牙耳机的验证请求消息后,可以弹出如图6所示的界面,以提示用户操作,向无线蓝牙耳机发送所获取的验证码。
又例如,本申请的另一些实例中,为了更加方便用户使用,还可以在客户端的操作界面上进行无线蓝牙耳机的性能设置。
具体的,用户可以操作界面内的选择区域内点击相应的按钮,以向操作界面内输入选择指令,使得终端设备接收到该选择指令后,响应该选择指令,启动无线蓝牙耳机相应的连接模式。
例如,如图7所示,当用户点击独享连接模式按钮,以输入独享连接模式的选择指令时,表示用户选择独享的连接模式,即用户的无线蓝牙耳机只能和通过验证码校验的终端设备连接(如用户自己的手机),而其他无法提供验证码,或者验证码错误的手机连接不上,则当无线蓝牙耳机丢失时,其他的不确定非法终端设备也无法使用,如拾主的手机无法使用。
当用户点击共享连接模式按钮,以输入共享连接模式的选择指令时,表示用户选择共享的连接模式,该无线蓝牙耳机可以和任意终端设备连接,即无线蓝牙耳机和其他终端设备连接时,则不需要核对无线蓝牙耳机中内置的效验码是否一致,直接配对连接。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下面通过图8至图11详细阐述。
图8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由图1中所示的第一无线蓝牙耳机、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具体包括:
S410,第一终端设备通过识别标识码获取验证码。
S420,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无线蓝牙耳机发送连接消息。
S430,第一无线蓝牙耳机接收该连接消息。
S440,第一无线蓝牙耳机向第一终端设备返回验证请求消息。
S450,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无线蓝牙耳机返回的验证请求消息。
S460,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无线蓝牙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
S470,第一无线蓝牙耳机接收验证码。
S480,第一无线蓝牙耳机比较接收到的验证码,以及预先存储的验证码。
S490,当比较结果表示一致时,第一无线蓝牙耳机向第一终端设备返回确认消息,以建立连接。
S491,该第一无线蓝牙耳机存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地址。
S492,该第一终端设备响应接收到的生成指令,生成标识码。
S493,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标识码。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无线蓝牙耳机,即目标耳机发送验证码之前,还包括获取目标耳机的验验证码。
下面通过图9及图10详细阐述。
例如,用户可以操作安装的APP或者加载的小程序的客户端的操作界面,通过识别直接印在无线蓝牙耳机外包装上的标识码,获取验证码,该验证码与无线蓝牙耳机中内置的验证码一致。
如图9所示,该获取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01,在操作界面内接收第一操作指令。
S02,响应该第一操作指令,启动标识码识别操作。
S03,识别提供的标识码,得到该验证码,该标识码中包括该验证码。
具体的,如图5所示,用户可以在操作界面内输入第一操作指令,如点击客户端上的识别码扫描图标,以启动标识码识别操作。则终端设备可以开启摄像头,识别提供的标识码,进而得到该验证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目标耳机,即第一无线蓝牙耳机的验证码请求消息后,同样可以基于用户在操作界面的操作实现。
例如,操作界面上可以弹出如图6所示的界面,则用户可以在该操作界面内输入发送的确定指令,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确定指令,进而响应该确定指令,向所述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
可选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目标耳机发送的验证码请求消息后,可以直接自动获取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而直接自动发送,无需用户操作。
可选的,在该实施例中,当目标耳机,即第一无线蓝牙耳机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还可以存储该第一终端设备,如手机的蓝牙地址码,下次再用该终端设备连接时,则可以直接配对连接了,而不需要在校验核对。
可选的,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如当无线蓝牙耳机的用户的好友借用该无线蓝牙耳机时,为了能够确保好友的终端设备仍然能够与该无线蓝牙耳机顺利连接,该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预先获取的验证码重新生成一个标识码,并将生成的标识码通过社交软件,或者当面识别的方式,提供给好友的终端设备,如第二终端设备以供好友的终端设备识别该标识码,获取该验证码。
可选的,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操作,第一无线蓝牙耳机经过比较后,发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不一致时,或者超过预设时间,仍然未收到验证码,表示该终端设备为不明设备,该第一无线蓝牙耳机与该终端设备无法连接,则该第一无线蓝牙耳机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反馈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需要提供正确的验证码,才能成功连接。
例如,如图4所示,用户可以在操作界面上点击标识码生成按钮,以向客户端输入生成指令,使得客户端在操作界面内接收生成指令;进而可以响应该生成指令,基于预先获取的验证码在操作界面内生成标识码,如将该验证码转换为标识码,使得该标识码包括验证码。
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响应该生成指令,将访问后台服务器的链接转换为标识码,以使得该标识码中包括访问地址、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的账号信息及目标耳机的标识等。
进一步,在生成标识码后,将生成的标识码通过社交软件,或者当面识别的方式,提供给好友的终端设备,如第三终端设备。则第三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标识码后,可以通过识别该标识码获取到该目标耳机的验证码,或者通过识别该标识码,访问后台服务器,获取该标识码。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步骤在执行过程中,S410获取验证码的步骤,可以在向目标耳机发送连接消息后,或者在接收目标耳机验证码获取请求后,即在向目标耳机发送验证码之前执行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另外,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验证码生成标识码的步骤,与目标耳机存储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地址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制,即不分先后。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通过提供的客户端,使得无线蓝牙耳机的用户通过操作客户端界面,访问后台服务器,或者扫描厂家提供的识别码,获取到该无线蓝牙耳机的唯一的识别码,以实现无线蓝牙耳机连接过程中的合法验证,确保了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的合法性及确定性,有效避免了用户隐私泄露,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验证码的获取,用户还可以通过操作安装的APP或者加载的小程序的客户端的操作界面,访问后台服务器,来获取验证码,如图10所示,该获取过程具体包括:
S04,在操作界面内接收第二操作指令。
S05,响应该第二操作指令,向服务器发送验证码请求消息。
S06,接收服务器返回的该验证码。
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客户端界面上的获取验证码按钮,以向终端设备输入第二操作指令,使得终端设备响应该第二操作指令,向后台服务器发送验证请求消息,最后进而可以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所述验证码。
该验证码请求消息中携带用户的账号信息,以及无线蓝牙耳机的标识符,如MAC地址等。
还可以理解,当服务器首次接收到该验证码请求消息后,可以将该用户的账号与该无线蓝牙耳机绑定,以防止其他用户冒充用户窃取该无线蓝牙耳机的验证码。
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的第一终端设备故障,或者换用设备使用,导致校验码遗失,或者外包装上的标识码遗失,则也可以通过注册账号找回。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目标耳机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所持用户的好友的设备时,即为第二无线蓝牙耳机时,则对于验证码的获取方式,同样可以接收好友的终端设备,如第二设备发送的标识码,以通过识别该标识码获取该验证码。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无线蓝牙耳机的连接方法,下面通过图11详细阐述,该方法由第一终端设备、第三终端设备及第二无线蓝牙耳机执行。
该方法具体包括:
S510,第三终端设备基于第二无线蓝牙耳机的验证码生成标识码。
S520,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标识码。
S530,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标识码,并识别该标识码,以获取该验证码。
S540,向第二无线蓝牙耳机发送连接消息。
S550,第二无线蓝牙耳机接收该连接消息。
S560,第二无线蓝牙耳机向第一终端设备返回验证码请求消息。
S570,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无线蓝牙耳机返回的证码请求消息。
S580,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无线蓝牙耳机发送验证码。
S590,第二无线蓝牙耳机接收验证码。
S591,第二无线蓝牙耳机比较接收到的验证码,以及预先存储的验证码。
S592,向第一终端设备返回确认消息,以建立连接。
S593,该第二无线蓝牙耳机的存储该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地址。
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该目标耳机为第二无线蓝牙耳机,即该第一终端设备尝试与该第二无线蓝牙耳机建立连接,实施例中的该第三终端设备为该目标耳机首次连接的设备,即在服务器中与该目标耳机绑定的设备。
可以理解,其余的执行步骤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通过提供的客户端,接收其他终端设备生成的无线蓝牙耳机的唯一验证码对应的标识码,使得无线蓝牙耳机的用户向已知的合法设备分享该标识码,继而使得合法终端设备能够通过分享的标识码获取到验证码,以实现无线蓝牙耳机连接过程中的合法验证,确保了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的合法性及确定性,有效避免了用户隐私泄露,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蓝牙耳机连接装置,如图12所示,该装置60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610,用于向目标耳机发送连接消息,该连接消息用于与该目标耳机建立连接;
接收模块620,用于接收该目标耳机返回的验证请求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630,用于响应该验证请求消息,向该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使得该目标耳机对接收到的该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是否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客户端操作界面内接收输入的确定指令,响应该确定指令,向该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640,用于获取该验证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获取模块640具体用于:
在操作界面内接收第一操作指令;
响应该第一操作指令,启动标识码识别操作;
识别提供的标识码,得到该验证码,该标识码中包括该验证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获取模块640具体用于:
在操作界面内接收第二操作指令,
响应该第二操作指令,向服务器发送验证码请求消息;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该验证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获取模块640具体用于:
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该标识码,该标识码中包括该验证码;
识别该标识码,得到该验证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装置还包括:
选择模块650,用于在操作界面内接收选择指令,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该目标耳机的连接模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该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660,用于在操作界面内接收生成指令;响应该生成指令,基于预先获取的该验证码在操作界面内生成标识码,该标识码包括该验证码。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蓝牙连接装置,如图13所示,该装置7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消息,该连接消息用于与其建立连接;
反馈模块720,用于响应该连接消息,向终端设备反馈验证请求消息;
第二接收模块730,用于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验证码;
比较模块740,用于比较该验证码及预先存储的验证码;
连接模块750,用于当该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一致时,与该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蓝牙连接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该终端设备用于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所述无线蓝牙耳机用于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蓝牙耳机,该无线蓝牙耳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下面参考图14,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无线蓝牙耳机的计算机系统9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计算机系统9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9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9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903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9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903中,还存储有系统9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901、ROM 902以及RAM 903通过总线9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905也连接至总线9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9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9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9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9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909。通信部分9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9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905。可拆卸介质9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9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9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公开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示意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公开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图2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9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911被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无线蓝牙耳机连接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前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第一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及第二发送模块。其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二发送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响应所述验证请求消息,向所述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使得所述目标耳机对接收到的所述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是否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前述装置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前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申请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具体执行:
向目标耳机发送连接消息,所述连接消息用于与所述目标耳机建立连接;
接收所述目标耳机返回的验证请求消息;
响应所述验证请求消息,向所述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使得所述目标耳机对接收到的所述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是否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在终端设备与目标耳机进行建立连接时,通过与目标耳机进行数据交互,以向目标耳机提供预先获取的验证码,进而使得目标耳机对终端设备提供的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比较,并当比较结果一致时,则与该终端设备建立连接,从而确保了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的合法性以及确定性,有效的避免了用户隐私泄露,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3)

1.一种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向目标耳机发送连接消息,所述连接消息用于与所述目标耳机建立连接;
接收所述目标耳机返回的验证请求消息;
响应所述验证请求消息,向所述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使得所述目标耳机对接收到的所述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是否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包括:
客户端操作界面内接收输入的确定指令,
响应所述确定指令,向所述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验证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验证码,包括:
在操作界面内接收第一操作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启动标识码识别操作;
识别提供的标识码,得到所述验证码,所述标识码中包括所述验证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验证码,包括:
在操作界面内接收第二操作指令,
响应所述第二操作指令,向服务器发送验证码请求消息;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所述验证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验证码,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标识码,所述标识码中包括所述验证码;
识别所述标识码,得到所述验证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操作界面内接收选择指令,所述选择指令用于选择所述目标耳机的连接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操作界面内接收生成指令;
响应所述生成指令,基于预先获取的所述验证码在操作界面内生成标识码,所述标识码包括所述验证码。
9.一种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无线蓝牙耳机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消息,所述连接消息用于与其建立连接;
响应所述连接消息,向终端设备反馈验证请求消息;
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验证码;
比较所述验证码及预先存储的验证码;
当所述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一致时,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10.一种无线蓝牙耳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耳机发送连接消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耳机返回的验证请求;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响应所述验证请求消息,向所述目标耳机发送预先获取的验证码,使得所述目标耳机对接收到的所述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是否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11.一种无线蓝牙耳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消息;
反馈模块,用于响应所述连接消息,向终端设备反馈验证请求消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验证码;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验证码及预先存储的验证码;
连接模块,用于当所述验证码与预先存储的验证码一致时,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蓝牙耳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CN202111594963.5A 2021-12-22 2021-12-22 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 Pending CN1142222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4963.5A CN114222277A (zh) 2021-12-22 2021-12-22 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4963.5A CN114222277A (zh) 2021-12-22 2021-12-22 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2277A true CN114222277A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05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4963.5A Pending CN114222277A (zh) 2021-12-22 2021-12-22 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222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9027A (zh) * 2022-12-19 2023-08-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认证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蓝牙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9027A (zh) * 2022-12-19 2023-08-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认证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蓝牙设备
CN116669027B (zh) * 2022-12-19 2024-04-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认证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蓝牙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12055A1 (en) Authenticating a user device via a monitoring device
US11671826B2 (en) Voice control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 integration
US1147764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session transfer using application download links
US9762573B2 (en) Biometric framework allow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control
US11924197B1 (en) User authent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EP3389295A1 (en) Multi-terminal mapp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sim card
US20150113113A1 (en) Application takeover method and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nd server
CN112559993B (zh)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691085B (zh) 登录方法、装置、密码管理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9680841B2 (en) Network authentication method for secure user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ing user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CN108234124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565685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7979830B (zh) 一种智能后视镜的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31441B (zh)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KR101297166B1 (ko) 생체 정보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생체정보를 이용하여 인증 정보를 전송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114222277A (zh) 无线蓝牙耳机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无线蓝牙耳机
CN112738046B (zh) 一种一键登录的方法、终端及系统服务器
CN108234412B (zh) 身份验证方法与装置
CN110602700B (zh) 种子密钥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00866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32409A (zh) 网络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34409B (zh) 身份验证方法与装置
US11921829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574658B (zh) 一种应用登录方法及其设备
CN114585055A (zh) 车载WiFi接入方法、车辆控制器、云端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