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1870B - 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21870B
CN114221870B CN202111546973.1A CN202111546973A CN114221870B CN 114221870 B CN114221870 B CN 114221870B CN 202111546973 A CN202111546973 A CN 202111546973A CN 114221870 B CN114221870 B CN 1142218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de rate
uplink
current moment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69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21870A (zh
Inventor
周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469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218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21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187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9493 priority patent/WO202310905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21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1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distribution scheduling, e.g. sending additional data at off-peak times, updating software modules, calculating the carousel transmission frequency, delaying a video stream transmission, generating play-lists
    • H04N21/26208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distribution scheduling, e.g. sending additional data at off-peak times, updating software modules, calculating the carousel transmission frequency, delaying a video stream transmission, generating play-lists the scheduling operation being performed under constraints
    • H04N21/26216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distribution scheduling, e.g. sending additional data at off-peak times, updating software modules, calculating the carousel transmission frequency, delaying a video stream transmission, generating play-lists the scheduling operation being performed under constraints involving the channel capacity, e.g. network bandwid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服务器将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转发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带宽分配方法包括: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收由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反馈的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获取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基于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以及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基于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和上行预期码率,确定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将上行指导码率发送至第一终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复杂网络情况下的通信体验。

Description

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网络通信时,网络带宽资源有限,尤其是在最后一公里网络环境复杂,无线网络接入比例较高,信号更易受到干扰,使得网络波动加剧。在多人实时通信场景中,进行通信的任一方的网络波动都会影响整体的通信体验。基于此,相关技术中,通过SVC的方法或者大小流的方法来对不同的带宽进行调整处理,但是SVC解码方案的平台适配有限,带宽自适应范围也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问题,也可不解决任何上述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所述服务器将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转发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带宽分配方法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收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反馈的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其中,所述上行预期码率为第二终端期望第一终端进行数据包发送的上行码率;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和所述上行预期码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其中,所述上行指导码率为服务器期望第一终端进行数据包发送的上行码率;将所述上行指导码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包括: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其中,所述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真实码率和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根据所述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得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包括:获取优先级信息,其中,所述优先级信息指示第一终端是否是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根据所述优先级信息,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基于所述流优先级系数、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通过下述步骤得到:在所述第一终端是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下,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设置为预设值。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通过下述步骤得到:在所述第一终端不是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上行最大码率以及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订阅用户个数,得到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和所述上行预期码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包括: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进行聚合,获取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对所述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和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求最小值,将所述最小值作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进行聚合,获取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包括: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求预设分位的分位数,将所述分位数作为所述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装置,包括:所述服务器将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转发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带宽分配装置包括:信息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收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反馈的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码率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预期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其中,所述上行预期码率为第二终端期望第一终端进行数据包发送的上行码率;指导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和所述上行预期码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其中,所述上行指导码率为服务器期望第一终端进行数据包发送的上行码率;码率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上行指导码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可选地,预期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其中,所述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真实码率和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根据所述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得到。
可选地,预期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优先级信息,其中,所述优先级信息指示第一终端是否是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根据所述优先级信息,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基于所述流优先级系数、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
可选地,预期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终端是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下,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设置为预设值。
可选地,预期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终端不是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上行最大码率以及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订阅用户个数,得到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
可选地,指导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进行聚合,获取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对所述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和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求最小值,将所述最小值作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可选地,指导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求预设分位的分位数,将所述分位数作为所述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时,促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时,促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可基于每个第二终端的数据包接收情况,获得第一终端的上行指导码率,进而第一终端可根据该指导码率进行编码,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复杂网络情况下的通信体验,使得带宽适配范围广,降低了网络波动方对通信整体质量的影响。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可以用于支持非SVC编码方案,适用的范围更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服务器和终端的架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整体框架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装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出现的“若干项之中的至少一项”均表示包含“该若干项中的任意一项”、“该若干项中的任意多项的组合”、“该若干项的全体”这三类并列的情况。例如“包括A和B之中的至少一个”即包括如下三种并列的情况:(1)包括A;(2)包括B;(3)包括A和B。又例如“执行步骤一和步骤二之中的至少一个”,即表示如下三种并列的情况:(1)执行步骤一;(2)执行步骤二;(3)执行步骤一和步骤二。
在进行网络通信时,网络带宽资源有限,尤其是在最后一公里网络环境复杂,无线网络接入比例较高,信号更易受到干扰,使得网络波动加剧。在多人实时通信场景中,进行通信的任一方的网络波动都会影响整体的通信体验。如何优化多人实时通信场景下的通信体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基于此,相关技术中的P2P方案可以节省服务器的资源,但是带宽资源的要求比较高,且网络连接质量不可控。相关技术中的服务器合流方案对带宽资源消耗比较低,但是服务器的计算资源消耗较高,且会引入转码延时。相关技术中,通过SVC的方法或者大小流的方法来对不同的带宽进行调整处理,如WebRTC可通过SVC的方法或大小流的方法来对不同带宽进行调整,但是SVC解码方案的平台适配有限,对于应用场景也有所限制,且带宽自适应范围有限。
为了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出一种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可基于每个第二终端的数据包接收情况,获得第一终端的上行指导码率,进而第一终端可根据该指导码率进行编码,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复杂网络情况下的通信体验,使得带宽适配范围广,降低了网络波动方对通信整体质量的影响。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5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服务器和终端的架构图。参考图1,MCU是Multipoint Conferencing Unit方案,该方案由一个服务器和多个终端组成一个星形结构。SFU是Selective Forwarding Unit方案,该方案也是由一个服务器和多个终端组成,实际上就是一个音视频路由转发器。A、B、C和D均可以为终端。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终端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基于一个服务器(服务端)和至少一个终端(客户端)实现的。其中,终端与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终端可通过服务器中转实现互联互通,产生和订阅其它终端的音视频媒体流(数据包),服务器可接收音视频媒体流(数据包)并转发给订阅该媒体流的终端。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整体框架图。参考图2,A、B和C均可为终端,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仅以包括A、B和C终端为例,本公开还保护基于其他不同个数的终端的方法。S可为服务器。A中可包括,但不限于,编码器、发送器和码率控制模块,B和C中可包括,但不限于,接收机,S中可包括,但不限于,接收机、带宽分配模块、发送器和带宽评估模块,其中,带宽评估模块可与终端的个数相等。
下面,基于图2中所示的服务器和终端的各个模块,对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服务器和终端的具体分工进行描述。在终端中可包括,但不限于,编码模块(编码器)、发送模块(发送器)、接收模块(接收机)和码率控制模块,编码模块可用于,但不限于,生成媒体流(数据包)和根据码率控制模块的反馈的编码码率控制编码码率。发送模块可用于,但不限于,和服务器维持连接并发送数据包。接收模块可用于,但不限于,和服务器维持连接、接收服务器转发的数据包以及统计数据包的接收或发送信息并反馈给服务器。码率控制模块可用于,但不限于,根据服务器反馈的指导码率计算编码码率。
在服务器中可包括,但不限于,接收模块(接收机)、带宽评估模块、带宽分配模块和发送模块(发送器)。接收模块可用于,但不限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包,以及将统计好的数据包接收信息反馈给带宽评估模块。带宽评估模块可用于,但不限于,根据数据包接收或发送信息计算各终端的可用码率,并将该可用码率反馈至带宽分配模块。带宽分配模块可用于,但不限于,根据可用码率计算各终端的预期码率,并通过预期码率计算指导码率。发送模块可用于,但不限于,发送数据包。
例如,对于进行实时通信的A、B和C终端,在A终端向B和C终端传输数据包的情况下,服务器和各终端的具体分工如下所述。
A终端的发送模块可用于和服务器维持连接并发送数据包。A终端的码率控制模块可用于根据服务器反馈的指导码率计算编码码率。A终端的编码模块可用于生成数据包以及根据码率控制模块的反馈的编码码率控制编码码率。A终端的接收模块可用于和服务器维持连接以及统计数据包的发送信息并反馈给服务器。
B和C终端的接收模块可用于和服务器维持连接、接收服务器转发的来自A终端的数据包以及统计数据包的接收信息并反馈给服务器。
S服务器的接收模块可用于,接收A终端发送的数据包,以及将统计好的B和C终端的数据包接收信息和A终端的数据包发送信息反馈给带宽评估模块。S服务器的带宽评估模块可用于根据B和C终端的数据包接收信息计算B和C终端的下行可用码率,根据A终端的数据包发送信息计算A终端的上行可用码率,并将可用码率反馈至带宽分配模块。带宽分配模块可用于根据B和C终端的下行可用码率计算B和C终端的预期码率,并通过预期码率和A终端的上行可用码率计算指导码率。发送模块可用于发送数据包。
对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每个终端,可以将一个其他终端预先设置为高优先级订阅用户,这样,该其他终端就是本终端的预设高优先级订阅用户。作为示例,在A终端是B终端的预设高优先级订阅用户的情况下,B终端始终可以接收到来自A终端的所有视频数据包,即服务器可以设置直接将来自A终端的视频数据包转发至B终端。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流程图。服务器将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转发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参考图3,在步骤301,可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收由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反馈的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
这里,数据包,可包括,但不限于,音频数据包和视频数据包。第二终端可以是订阅了第一终端的音频数据包和/或视频数据包的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当前时刻之前的至少一个历史时刻的码率和延时信息。
在步骤302,可获取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
这里,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真实码率。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上行真实码率、下行真实码率、下行可用码率和上行可用码率,均可通过服务器计算获取。
在步骤303,可基于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以及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其中,上行预期码率为第二终端期望第一终端进行数据包发送的上行码率。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可通过下述步骤获取:基于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基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以及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其中,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真实码率和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根据步骤302中获取到的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得到。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可基于每个第二终端的数据包接收情况,得到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从而可以基于该上行预期码率确定第一终端的上行指导码率,使得根据该上行指导码率进行编码的第一终端可以考虑到第二终端的实时情况,最大限度保证复杂网络情况下的通信体验。
例如,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被表达为式(1):
expect_bwAB=src_bitrateA/dst_bitrateB*downlink_bwB; (1)
其中,expect_bwAB为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src_bitrateA为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dst_bitrateB为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真实码率,downlink_bwB为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也可以通过下述步骤获取:获取优先级信息,其中,优先级信息指示第一终端是否是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根据优先级信息,得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基于流优先级系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这里,优先级可以是接收数据包的优先级,例如,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可以是预设高优先级订阅用户。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可在确定上行预期码率时考虑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之间的优先级信息,使得获得的上行预期码率更加准确。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通过下述步骤得到:在第一终端是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下,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设置为预设值。这里,预设值可以是1。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可在确定上行预期码率时考虑到第一终端是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并在这种情况下设置流优先级系数是预设值,可以使得获得的上行预期码率更加准确。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还可以通过下述步骤得到:在第一终端不是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下,基于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上行最大码率以及任一第二终端的订阅用户个数,得到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可在确定上行预期码率时考虑到第一终端不是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可以使得获得的上行预期码率更加准确。
例如,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可被表达为式(2):
expect_bwAB=src_bitrateAAB/dst_bitrateB*downlink_bwB; (2)
其中,若第一终端是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则
βAB=1, (3)
若第一终端不是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则βAB=(downlink_bwB-max_app_bitrateprority_user)*dst_bitrateB*downlink_bwB/srC_bitrateA/subscript_userB; (4)
其中,expect_bwAB为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src_bitrateA为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dst_bitrateB为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真实码率,downlink_bwB为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βAB为流优先级系数,max-app_bitrateprority_user为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上行最大码率,subscript_userB为任一第二终端的订阅用户个数。
在步骤304,可基于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和上行预期码率,确定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其中,上行指导码率为服务器期望第一终端进行数据包发送的上行码率。
这里,上行预期码率可以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基于此,首先,可对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进行聚合,获取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然后,可对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和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求最小值,最后,可将该最小值作为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上行预期码率进行聚合,进而获得上行指导码率,使得上行指导码率的确定可以考虑到每个第二终端的上行预期码率,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复杂网络情况下的每个终端的通信体验。
例如,对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进行聚合,可以是:对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求预设分位的分位数,将分位数作为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上行预期码率求分位数的方式进行聚合,从而能够使得获得的上行指导码率更加准确。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对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求预设分位的分位数,可被表示为式(5):
expect_bwaggr=(expect_bwAB,expect_bwAC,expect_bwAD,...)quantile(α);
(5)
其中,expect_bwaggr为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expect_bwAB,expect_bwAC,expect_bwAD,...)为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quantile(α)为求α分位的分位数,α为预设值。
例如,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可被表示为式(6):
expectA=min(uplink_bwA,expect_bwaggr); (6)
其中,expectA为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uplink_bwA为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expect_bwaggr为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在步骤305,可将上行指导码率发送至第一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终端在接收到上行指导码率之后,可计算编码码率,并根据计算的编码码率控制编码的码率。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装置的框图。服务器将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转发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参照图4,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装置400包括信息接收单元401、码率信息获取单元402、预期码率获取单元403、指导码率获取单元404和码率发送单元405。
信息接收单元401可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收由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反馈的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
这里,数据包,可包括,但不限于,音频数据包和视频数据包。第二终端可以是订阅了第一终端的音频数据包和/或视频数据包的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当前时刻之前的至少一个历史时刻的码率和延时信息。
码率信息获取单元402可获取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
这里,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真实码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上行真实码率、下行真实码率、下行可用码率和上行可用码率,均可通过服务器计算获取。
预期码率获取单元403可基于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以及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其中,上行预期码率为第二终端期望第一终端进行数据包发送的上行码率。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预期码率获取单元403可基于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基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以及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其中,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真实码率和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根据码率信息获取单元402获取到的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得到。例如,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可被表达为上式(1)。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装置,预期码率获取单元403可基于每个第二终端的数据包接收情况,得到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从而后续单元可以基于该上行预期码率确定第一终端的上行指导码率,使得根据该上行指导码率进行编码的第一终端可以考虑到第二终端的实时情况,最大限度保证复杂网络情况下的通信体验。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预期码率获取单元403可获取优先级信息,其中,优先级信息指示第一终端是否是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根据优先级信息,得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基于流优先级系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这里,优先级可以是接收数据包的优先级,例如,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可以是预设高优先级订阅用户。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装置,预期码率获取单元403可在确定上行预期码率时考虑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之间的优先级信息,使得获得的上行预期码率更加准确。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预期码率获取单元403可在第一终端是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下,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设置为预设值。这里,预设值可以是1。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装置,预期码率获取单元403可在确定上行预期码率时考虑到第一终端是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并在这种情况下设置流优先级系数是预设值,可以使得获得的上行预期码率更加准确。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预期码率获取单元403可在第一终端不是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下,基于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上行最大码率以及任一第二终端的订阅用户个数,得到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装置,预期码率获取单元403可在确定上行预期码率时考虑到第一终端不是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可以使得获得的上行预期码率更加准确。
例如,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可被表达为上式(2)。
指导码率获取单元404可基于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和上行预期码率,确定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其中,上行指导码率为服务器期望第一终端进行数据包发送的上行码率。
这里,上行预期码率可以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基于此,首先,指导码率获取单元404可对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进行聚合,获取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然后,指导码率获取单元404可对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和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求最小值,最后,指导码率获取单元404可将该最小值作为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装置,指导码率获取单元404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上行预期码率进行聚合,进而获得上行指导码率,使得上行指导码率的确定可以考虑到每个第二终端的上行预期码率,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复杂网络情况下的每个终端的通信体验。
例如,指导码率获取单元404可对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求预设分位的分位数,将分位数作为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装置,指导码率获取单元404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上行预期码率求分位数的方式进行聚合,从而能够使得获得的上行指导码率更加准确。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对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求预设分位的分位数,可被表示为上式(5)。
例如,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可被表示为上式(6)。
码率发送单元405可将上行指导码率发送至第一终端。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00的框图。
参照图5,电子设备500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501和至少一个处理器502,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501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集合,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集合被至少一个处理器502执行时,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
作为示例,电子设备500可以是PC计算机、平板装置、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手机、或其他能够执行上述指令集合的装置。这里,电子设备500并非必须是单个的电子设备,还可以是任何能够单独或联合执行上述指令(或指令集)的装置或电路的集合体。电子设备500还可以是集成控制系统或系统管理器的一部分,或者可被配置为与本地或远程(例如,经由无线传输)以接口互联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在电子设备500中,处理器502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可编程逻辑装置、专用处理器系统、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处理器还可包括模拟处理器、数字处理器、微处理器、多核处理器、处理器阵列、网络处理器等。
处理器502可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1中的指令或代码,其中,存储器501还可以存储数据。指令和数据还可经由网络接口装置而通过网络被发送和接收,其中,网络接口装置可采用任何已知的传输协议。
存储器501可与处理器502集成为一体,例如,将RAM或闪存布置在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等之内。此外,存储器501可包括独立的装置,诸如,外部盘驱动、存储阵列或任何数据库系统可使用的其他存储装置。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可在操作上进行耦合,或者可例如通过I/O端口、网络连接等互相通信,使得处理器502能够读取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文件。
此外,电子设备500还可包括视频显示器(诸如,液晶显示器)和用户交互接口(诸如,键盘、鼠标、触摸输入装置等)。电子设备500的所有组件可经由总线和/或网络而彼此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当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时,促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这里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闪存、非易失性存储器、CD-ROM、CD-R、CD+R、CD-RW、CD+RW、DVD-ROM、DVD-R、DVD+R、DVD-RW、DVD+RW、DVD-RAM、BD-ROM、BD-R、BD-R LTH、BD-RE、蓝光或光盘存储器、硬盘驱动器(HDD)、固态硬盘(SSD)、卡式存储器(诸如,多媒体卡、安全数字(SD)卡或极速数字(XD)卡)、磁带、软盘、磁光数据存储装置、光学数据存储装置、硬盘、固态盘以及任何其他装置,所述任何其他装置被配置为以非暂时性方式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并将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提供给处理器或计算机使得处理器或计算机能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可在诸如客户端、主机、代理装置、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中部署的环境中运行,此外,在一个示例中,计算机程序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分布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上,使得计算机程序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以分布式方式存储、访问和执行。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可由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可基于每个第二终端的数据包接收情况,获得第一终端的上行指导码率,进而第一终端可根据该指导码率进行编码,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复杂网络情况下的通信体验,使得带宽适配范围广,降低了网络波动方对通信整体质量的影响。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可以用于支持非SVC编码方案,适用的范围更广。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将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转发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带宽分配方法包括:
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收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反馈的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
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其中,所述上行预期码率为第二终端期望第一终端进行数据包发送的上行码率;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和所述上行预期码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其中,所述上行指导码率为服务器期望第一终端进行数据包发送的上行码率,所述上行可用码率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上行的空闲码率;
将所述上行指导码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其中,所述下行可用码率为所述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下行的空闲码率;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其中,所述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真实码率和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根据所述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得到,所述下行真实码率为所述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实际采用的码率,所述上行真实码率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实际采用的码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包括:
获取优先级信息,其中,所述优先级信息指示第一终端是否是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
根据所述优先级信息,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
基于所述流优先级系数、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通过下述步骤得到:
在所述第一终端是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下,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设置为预设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通过下述步骤得到:
在所述第一终端不是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上行最大码率以及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订阅用户个数,得到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和所述上行预期码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包括:
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进行聚合,获取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对所述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和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求最小值,将所述最小值作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进行聚合,获取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包括:
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求预设分位的分位数,将所述分位数作为所述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8.一种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将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转发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带宽分配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收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反馈的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
码率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
预期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其中,所述上行预期码率为第二终端期望第一终端进行数据包发送的上行码率;
指导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和所述上行预期码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其中,所述上行指导码率为服务器期望第一终端进行数据包发送的上行码率,所述上行可用码率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上行的空闲码率;
码率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上行指导码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宽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预期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数据包接收信息,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其中,所述下行可用码率为所述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下行的空闲码率;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其中,所述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真实码率和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根据所述当前时刻的码率信息得到,所述下行真实码率为所述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实际采用的码率,所述上行真实码率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实际采用的码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宽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预期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
获取优先级信息,其中,所述优先级信息指示第一终端是否是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
根据所述优先级信息,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
基于所述流优先级系数、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宽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预期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终端是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下,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设置为预设值。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宽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预期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终端不是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任一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下行可用码率和下行真实码率、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真实码率、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满足预设优先级的订阅用户的上行最大码率以及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订阅用户个数,得到所述任一第二终端的流优先级系数。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宽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指导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
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进行聚合,获取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对所述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和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可用码率求最小值,将所述最小值作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宽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指导码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
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当前时刻的上行预期码率求预设分位的分位数,将所述分位数作为所述聚合后的当前时刻的上行指导码率。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时,促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到7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
16.一种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时,促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到7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
1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到7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
CN202111546973.1A 2021-12-16 2021-12-16 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4221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6973.1A CN114221870B (zh) 2021-12-16 2021-12-16 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
PCT/CN2022/099493 WO2023109053A1 (zh) 2021-12-16 2022-06-17 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6973.1A CN114221870B (zh) 2021-12-16 2021-12-16 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1870A CN114221870A (zh) 2022-03-22
CN114221870B true CN114221870B (zh) 2023-01-20

Family

ID=80703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6973.1A Active CN114221870B (zh) 2021-12-16 2021-12-16 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21870B (zh)
WO (1) WO20231090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1870B (zh) * 2021-12-16 2023-01-2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7656B1 (en) * 2000-09-25 2005-01-25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Statistical remultiplexing with bandwidth allocation among different transcoding channels
WO2012072276A1 (en) * 2010-11-30 2012-06-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nsport bit-rate adaptation in a multi-user multi-media conference system
CN111385574A (zh) * 2018-12-28 2020-07-0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编码中的码率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1143386A1 (zh) * 2020-01-17 2021-07-2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3747102A (zh) * 2021-08-31 2021-12-03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84346B1 (en) * 2011-03-10 2014-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media within an electronic conference according to utilization settings at respective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US9137551B2 (en) * 2011-08-16 2015-09-15 Vantrix Corporation Dynamic bit rate adaptation over bandwidth varying connection
US9713167B2 (en) * 2012-06-13 2017-07-1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ultistage hierarchical packet scheduling
US10848537B2 (en) * 2016-11-15 2020-11-24 Google Llc Leveraging aggregated network statistics for enhancing quality and user experience for live video streaming from mobile devices
CN108079578B (zh) * 2017-10-26 2020-12-01 咪咕互动娱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游戏的码率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14738A (zh) * 2018-12-12 2020-06-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495326B (zh) * 2018-12-28 2021-12-14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分配方法和系统
CN110996038B (zh) * 2019-11-19 2020-11-10 清华大学 一种面向多人互动直播的自适应码率调节方法
CN111064960B (zh) * 2019-12-31 2023-06-02 广州市百果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码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4221870B (zh) * 2021-12-16 2023-01-2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7656B1 (en) * 2000-09-25 2005-01-25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Statistical remultiplexing with bandwidth allocation among different transcoding channels
WO2012072276A1 (en) * 2010-11-30 2012-06-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nsport bit-rate adaptation in a multi-user multi-media conference system
CN111385574A (zh) * 2018-12-28 2020-07-0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编码中的码率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1143386A1 (zh) * 2020-01-17 2021-07-2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3747102A (zh) * 2021-08-31 2021-12-03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1870A (zh) 2022-03-22
WO2023109053A1 (zh)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09744B2 (en) Resource request management using bandwidth allocation and time slots
US91670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media within an electronic conference according to utilization settings at respective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US7636789B2 (en) Rate-controllable peer-to-peer data stream routing
CN101682568B (zh) 用于在协作会话期间调节带宽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TW201534096A (zh) 有效混合網路電話資料之系統及方法
CN114221870B (zh) 用于服务器的带宽分配方法和装置
US20170013083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ed for terminal application
US9088629B2 (en) Managing an electronic conference session
US11757967B2 (en) Vide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value optimization
WO2018180394A1 (ja) 通信装置、メディア配信システム、メディア配信方法およ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US1033399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ed multi-homed media transport
US8489688B2 (en) Managing delivery of electronic meeting content
CN113873577A (zh)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US20180091356A1 (en) Combinatorial internet bandwidth
CN113079103A (zh) 音频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30748A (zh) 一种数据包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517440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149638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2738568B (zh) 码率的调整方法、音视频服务器端、接收端及发送端
CN114158089A (zh) 音频传输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Biradar et al. Research Article Improved Channel Capacity in 5G Ultradense Network
Biradar et al. Improved Channel Capacity in 5G Ultradense Network
CN116346743A (zh) 一种带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e Silva et al. Optimized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 using Web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CN115883872A (zh) 视频流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