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1848B - 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21848B CN114221848B CN202111541921.5A CN202111541921A CN114221848B CN 114221848 B CN114221848 B CN 114221848B CN 202111541921 A CN202111541921 A CN 202111541921A CN 114221848 B CN114221848 B CN 1142218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data
- target
- network
-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2—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distributed management centres cooperatively managing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3—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received data contents, e.g. message integ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6—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the source of the received data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包括:基于N个通信子区域构建通信网络,并在所述通信网络中建立M条通信链路,其中,M小于或等于N;将数据分发节点接入至所述通信网络中,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发节点将目标分片数据包分发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M条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基于资源汇聚节点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进行数据汇总,生成目标数据包,并将所述目标数据包传输至接收端。通过构造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回传通信网络,有利于帮助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进行混淆与匿名化处理,增加数据传输效率,通过构建多源数据分发、多跳链路节点的网络数据传输网络,实现对待传输数据的隐蔽传输,从而缓解网络传输流量被溯源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网络的构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通信设备都依靠公共通讯网络,如果只是通过公用网络进行常规的通信,流量特征很容易被分析而造成信息泄漏,且数据难以可靠、隐蔽的回传;
因此,如何通过搭建匿名网络避免被流量分析变得非常重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目的是构造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回传网络,能够缓解网络传输流量被溯源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用以通过构造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回传通信网络,有利于帮助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进行混淆与匿名化处理,增加数据传输效率,通过构建多源数据分发、多跳链路节点的网络数据传输网络,实现对待传输数据的隐蔽传输,从而缓解网络传输流量被溯源的风险。
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包括:
步骤1:基于N个通信子区域构建通信网络,并在所述通信网络中建立M条通信链路;
步骤2:将数据分发节点接入至所述通信网络中,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发节点将目标分片数据包分发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M条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3:基于资源汇聚节点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进行数据汇总,生成目标数据包,并将所述目标数据包传输至接收端。
优选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步骤1中,所述通信子区域包括N个,且每个通信子区域的区域信息中包括:资源索引节点以及传输节点,同时,一个通信子区域中包含一个资源索引节点和多个传输节点,且所述传输节点的个数根据所述通信子区域的节点数量以及通信配置决定。
优选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步骤1中,所述通信网络,包括:
提取所述通信子区域中对应的资源索引节点,并根据所述资源索引节点将所述通信子区域与相邻子区域进行连接;
基于连接结果,形成所述通信子区域之间的网络拓扑;
同时,根据所述通信子区域中对应的资源索引节点与通信子区域中对应的通信节点,生成通信子区域内部的网络拓扑;
根据所述通信子区域之间的网络拓扑以及所述通信子区域内部的网络拓扑,构成所述通信网络。
优选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所述通信子区域还包括:
获取所述通信子区域对应的资源索引节点以及传输节点;
将所述资源索引节点以及所述传输节点通过目标协议进行身份认证,并在身份认证后基于所述资源索引节点获取所述通信子区域的传输节点信息;
根据所述通信子区域的传输节点信息基于目标算法生成所述通信子区域内的网络拓扑图;
根据所述网络拓扑图将目标数据信息传输给每个传输节点。
优选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所述通信子区域的传输节点信息包括:每个传输节点的延迟情况以及资源处理能力。
优选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步骤1中,建立M条通信链路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将所述N个通信子区域中的N个资源索引节点之间进行第一信息交互,并基于第一信息交互结果确定所述通信网络中的通信链路是否连通;
当所述通信网络中的通信链路不连通时,确定目标通信子区域,同时,获取所述目标通信子区域中的目标资源索引节点;
基于所述目标资源索引节点与所述目标通信子区域相邻的A个通信子区域中的A个资源索引节点进行第二信息交互,获取第二信息交互结果;
同时,将所述A个资源索引节点与N-A-1个通信子区域中的N-A-1个资源节点进行第三信息交互,并获取第三信息交互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信息交互结果与所述第三信息交互结果更新所述通信网络中的链路拓扑信息,并基于所述链路拓扑信息对所述通信网络中的通信链路进行连通。
优选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步骤2中,将目标分片数据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M条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基于通信链路传输到通信子区域时,获取当前所述通信网络的当前网络情况以及所述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
确定所述通信子区域中的资源索引节点,并基于所述资源索引节点根据所述通信网络的当前网络情况以及所述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选择所述通信子区域的网络传输拓扑;
根据所述网络传输拓扑并将网络节点作为跳板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传输至所述通信链路中的下一个通信子区域,其中,所述网络节点的数量由通信子区域中的资源索引节点决定。
优选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步骤2中,将目标分片数据包分发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M条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具体工作过程中,还包括:
获取所述M条通信链路的通信标识,并基于目标中继节点对所述M条通信链路的通信标识进行识别;
根据识别结果,基于所述目标中继节点指定特定通信链路,并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在特定通信链路中进行传输。
优选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步骤2中,基于所述数据分发节点将目标分片数据包分发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M条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中,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在所述通信网络中进行传输时,获取目标分片数据包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停留时间;
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停留时间与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丢弃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
当所述数据在所述通信数据包中的停留时间等于或大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时,则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丢弃,同时,生成目标报文,并将所述目标报文发送至数据发送端;
否则,不丢弃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并继续监测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在所述通信网络的停留时间。
优选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步骤3中,基于资源汇聚节点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进行数据汇总,生成目标数据包的过程,包括:
获取数据汇聚指令,并基于所述数据汇聚指令对所述资源汇聚节点中的剩余数据进行扫描;
读取扫描结果,确定所述资源汇聚节点中是否有剩余数据,并当所述资源汇聚节点中有剩余数据时,对所述资源汇聚节点中的剩余数据进行清除,获取洁净资源汇聚节点;
读取所述数据汇聚指令,并基于读取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汇聚指令的指令逻辑;
根据所述数据汇聚指令的指令逻辑确定所述数据汇聚任务,并基于所述数据汇聚任务确定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接收的数据标识;
获取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的数据包属性信息,同时,将所述数据包属性信息与所述数据标识进行匹配,判断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是否可以基于所述资源汇聚指令接收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
当所述数据包属性信息与所述数据标识不匹配时,则判定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不可以基于所述资源汇聚指令接收所述是目标分片数据包;
否则,则判定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可以基于所述资源汇聚指令接收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并根据所述资源汇聚指令确定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所接收的总数据量;
基于所述资源汇聚指令实时记录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接收的目标数据量,并当所述目标数据量达到所述总数据量时,在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中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中进行汇总,生成所述目标数据包。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中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拓扑;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中多源数据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基于N个通信子区域构建通信网络,并在所述通信网络中建立M条通信链路;
步骤2:将数据分发节点接入至所述通信网络中,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发节点将目标分片数据包分发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M条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3:基于资源汇聚节点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进行数据汇总,生成目标数据包,并将所述目标数据包传输至接收端。
该实施例中,数据分发节点:负责将分片数据分发到通信网络中,每个分片数据中包含序号信息以及对应的加密算法标识等。数据分发节点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根据具体场景的不同,数据分发节点的存在形式也不同。
该实施例中,资源汇聚节点:负责分片数据的汇总,将分片后的数据全部接收后进行解密和拼接操作。
该实施例中,M小于或等于N。
该实施例中,通信子区域:负责一个区域的通信混淆,是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单位,基于结构化P2P技术实现。每个通信子区域由一个资源索引节点和若干个传输节点构成。资源索引节点在每个通信子区域中只有一个,负责维护本通信子区域中的网络拓扑以及与前向和后向通信子区域的连接。传输节点仅负责进行数据转发。通信子区域的节点数量和配置由具体需求确定。
该实施例中,通信网络:用于完成整体的隐蔽可靠数据隐蔽传输,并且由多个通信子区域组成。
该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分布式回传网络的网络拓扑如图2所示,整个通信网络由不同的通信子区域组成,每个通信子区域中包含了资源索引节点和数据传输节点,其中,1表示分片数据分发节点、2表示通信混淆域A、3表示通信混淆域B、4表示通信混淆域D、5表示通信混淆域C、6表示资源汇聚节点、7表示用户接收端、8表示A国资源索引节点、9表示A国传输节点、10表示B国传输节点、11表示C国传输节点、12表示D国传输节点。
该实施例中,通信子区域包括N个,且每个通信子区域的区域信息中包括:资源索引节点以及传输节点,同时,一个通信子区域中包含一个资源索引节点和多个传输节点,且传输节点的个数根据通信子区域的节点数量以及通信配置决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构造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回传通信网络,有利于帮助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进行混淆与匿名化处理,增加数据传输效率,通过构建多源数据分发、多跳链路节点的网络数据传输网络,实现对待传输数据的隐蔽传输,从而缓解网络传输流量被溯源的风险。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步骤1中,所述通信网络,包括:
提取所述通信子区域中对应的资源索引节点,并根据所述资源索引节点将所述通信子区域与相邻子区域进行连接;
基于连接结果,形成所述通信子区域之间的网络拓扑;
同时,根据所述通信子区域中对应的资源索引节点与通信子区域中对应的通信节点,生成通信子区域内部的网络拓扑;
根据所述通信子区域之间的网络拓扑以及所述通信子区域内部的网络拓扑,构成所述通信网络。
该实施例中,通信子区域内部的网络拓扑是一个通信子区域内部的物理布局。
该实施例中,通信子区域之间的网络拓扑指的是所有通信子区域之间构成的物理布局。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构建通信子区域之间的网络拓扑与通信子区域内部的网络拓扑,并形成通信网路,从而有利于帮助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进行混淆化处理。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所述通信子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通信子区域对应的资源索引节点以及传输节点;
将所述资源索引节点以及所述传输节点通过目标协议进行身份认证,并在身份认证后基于所述资源索引节点获取所述通信子区域的传输节点信息;
根据所述通信子区域的传输节点信息基于目标算法生成所述通信子区域内的网络拓扑图;
根据所述网络拓扑图将目标数据信息传输给每个传输节点。
该实施例中,目标协议指的是TLS或SOCKS协议。
该实施例中,目标算法指的是随机算法。
该实施例中,通信子区域内的网络拓扑包括:星性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或者混合拓扑结构等。
该实施例中,区域网络拓扑随机生成。在通信子区域建立之初,每个子区域内的传输节点会与相应的资源索引节点通过TLS或SOCKS协议完成相互身份认证,子区域中的资源索引节点会获取到整个区域的传输节点信息,并根据每个节点的延迟情况、资源处理能力使用随机算法生成一张子区域内的网络拓扑图,包括星性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或者混合拓扑结构等,并将必要的信息传输给每个传输节点。
该实施例中,通信子区域的传输节点信息包括:每个传输节点的延迟情况以及资源处理能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实施例中,通过确定通信子区域的资源索引节点,并确定资源索引节点中传输节点信息,根据随机算法形成一张通信子区域内的网络传输拓扑,从而增加了一张通信子区域内部的复杂性,规避了数据传输被溯源的风险。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步骤1中,建立M条通信链路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将所述N个通信子区域中的N个资源索引节点之间进行第一信息交互,并基于第一信息交互结果确定所述通信网络中的通信链路是否连通;
当所述通信网络中的通信链路不连通时,确定目标通信子区域,同时,获取所述目标通信子区域中的目标资源索引节点;
基于所述目标资源索引节点与所述目标通信子区域相邻的A个通信子区域中的A个资源索引节点进行第二信息交互,获取第二信息交互结果;
同时,将所述A个资源索引节点与N-A-1个通信子区域中的N-A-1个资源节点进行第三信息交互,并获取第三信息交互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信息交互结果与所述第三信息交互结果更新所述通信网络中的链路拓扑信息,并基于所述链路拓扑信息对所述通信网络中的通信链路进行连通。
该实施例中,目标通信子区域指的是当通信网络中通信链路不连通时,出现问题的通信子区域。
该实施例中,第一信息交互指的是N个通信子区域中的N个资源索引节点之间进行的信息交互,且资源索引节点之间是定期进行信息交换的。
该实施例中,第二信息交互指的是目标资源索引节点与目标通信子区域相邻的A个资源索引节点进行的信息交互。
该实施例中,第三信息交互指的是A个资源索引节点与N-A-1个资源节点进行的信息交互。
该实施例中,A个通信子区域指的是与目标通信子区域(即出现问题的通信子区域)相邻的通信子区域的个数。
该实施例中,N-A-1个通信子区域指的是除去目标通信子区域以及与目标通信子区域相邻的通信子区域的通信子区域的个数。
该实施例中,链路连通性的维护是在通信网络中完成的,通信网络的资源索引节点之间会定期进行信息交换,对于出现问题的通信子区域,相邻通信子区域中的资源索引节点会通知其他通信子区域中的资源索引接点,并及时更新链路拓扑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实现通信网络中资源索引节点之间定期进行信息交换,有利于是现实对通信链路连通性的维护,从而提高了数据的综合传输效率隐蔽性传输的需求。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结构方法,步骤2中,将目标分片数据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M条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基于通信链路传输到通信子区域时,获取当前所述通信网络的当前网络情况以及所述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
确定所述通信子区域中的资源索引节点,并基于所述资源索引节点根据所述通信网络的当前网络情况以及所述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选择所述通信子区域的网络传输拓扑;
根据所述网络传输拓扑并将网络节点作为跳板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传输至所述通信链路中的下一个通信子区域,其中,所述网络节点的数量由通信子区域中的资源索引节点决定。
该实施例中,多跳路径选择技术用来在一条链路中使用多个网络节点作为跳板,增加流量传输的隐蔽性并拓展传输信道的数量。网络节点数量主要由通信子区域中的资源索引节点负责,当数据传送到通信链路中某个通信子区域时,资源索引节点会根据当前网络情况和数据传输状态选择该区域内的网络传输拓扑,随后将数据传送到通信链路中的下一个通信子区域。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一条通信链路的多个网络节点作为跳板从而增加数据流量传输的隐蔽性并拓展传输信道的数量。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步骤2中,将目标分片数据包分发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M条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具体工作过程中,还包括:
获取所述M条通信链路的通信标识,并基于目标中继节点对所述M条通信链路的通信标识进行识别;
根据识别结果,基于所述目标中继节点指定特定通信链路,并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在特定通信链路中进行传输。
该实施例中,多源数据分发技术是指确定分片数据在通信网络中传递的路径的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101表示链路1、102表示链路2、103表示通信子区域A、104表示通信子区域B、105表示通信子区域C、106表示通信子区域D。
该实施例中,一般情况下目标中继节点不清楚通信链路的详细信息,通过链路标识区分不同的通信链路。
该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数据的隐蔽传输与分发,在数据分发节点接入通信网络的时候需要建立多条通信链路,通信链路的建立由通信网络完成,同时数据中继节点也可以请求指定特定通信链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目标中继节点以及M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从而通过目标中继节点对链路标识进行识别,指定特定通信链路,从而实现了数据的隐蔽传输与分发。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结构方法,步骤2中,基于所述数据分发节点将目标分片数据包分发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M条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中,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在所述通信网络中进行传输时,获取目标分片数据包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停留时间;
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停留时间与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丢弃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
当所述数据在所述通信数据包中的停留时间等于或大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时,则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丢弃,同时,生成目标报文,并将所述目标报文发送至数据发送端;
否则,不丢弃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并继续监测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在所述通信网络的停留时间。
该实施例中,预设时间阈值是提前设定好的,为了确定是否丢弃目标分片数据包。
该实施例中,目标报文可以是ICMP报文。
该实施例中,TTL是IP协议包中的一个值,它告诉网络,数据包在网络中的时间是否太长而应被丢弃。有很多原因使包在一定时间内不能被传递到目的地。解决方法就是在一段时间后丢弃这个包,然后给发送者一个报文,由发送者决定是否要重发。TTL的初值通常是系统缺省值,是包头中的8位的域。TTL的最初设想是确定一个时间范围,超过此时间就把包丢弃。由于每个路由器都至少要把TTL域减一,TTL通常表示包在被丢弃前最多能经过的路由器个数。当记数到0时,路由器决定丢弃该包,并发送一个ICMP报文给最初的发送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确定目标分片数据包在通讯网络中的停留时间与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可以确定目标分片数据包是否因在通信网络中的停留时间太长而被丢弃,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实现区域网络传输拓扑的选择。
实施例8: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步骤3中,基于资源汇聚节点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进行数据汇总,生成目标数据包的过程,包括:
获取数据汇聚指令,并基于所述数据汇聚指令对所述资源汇聚节点中的剩余数据进行扫描;
读取扫描结果,确定所述资源汇聚节点中是否有剩余数据,并当所述资源汇聚节点中有剩余数据时,对所述资源汇聚节点中的剩余数据进行清除,获取洁净资源汇聚节点;
读取所述数据汇聚指令,并基于读取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汇聚指令的指令逻辑;
根据所述数据汇聚指令的指令逻辑确定所述数据汇聚任务,并基于所述数据汇聚任务确定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接收的数据标识;
获取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的数据包属性信息,同时,将所述数据包属性信息与所述数据标识进行匹配,判断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是否可以基于所述资源汇聚指令接收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
当所述数据包属性信息与所述数据标识不匹配时,则判定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不可以基于所述资源汇聚指令接收所述是目标分片数据包;
否则,则判定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可以基于所述资源汇聚指令接收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并根据所述资源汇聚指令确定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所接收的总数据量;
基于所述资源汇聚指令实时记录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接收的目标数据量,并当所述目标数据量达到所述总数据量时,在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中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中进行汇总,生成所述目标数据包。
该实施例中,数据汇聚指令是用来在资源汇聚节点中对分片数据包进行汇聚的指令。
该实施例中,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指的是在资源汇聚节点中没有对于数据时的节点,有利于提高确定资源汇聚节点中收集的分片数据包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
该实施例中,数据包属性信息指的是表示分片数据包的特征信息,例如,分片数据包的数据内容,分片数据包包头、包尾信息等。
该实施例中,数据标识指的是基于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所要接收的数据标识,通过将数据包数据信息与数据标识进行匹配,有利于实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对数据汇聚的精确性,避免收集错误数据的情况。
该实施例中,目标数据量指的是当前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收集的数据量,当达到总数据量时,停止收集,避免多余的数据进入接近资源汇聚节点中,其中,目标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总数据量。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资源汇聚节点是否剩余数据,并当存在有剩余数据时,进行清理,从而提高了资源汇聚节点中收集的分片数据包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通过将分片数据包的数据包属性与数据标识进行匹配,从而实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对数据汇聚的精确性,避免收集错误数据的情况;通过确定当前洁净资源汇聚节点的目标数据量达到总数据量时,停止收集,从而避免多余的数据进入接近资源汇聚节点中,有利于提高对数据收集的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基于N个通信子区域构建通信网络,并在所述通信网络中建立M条通信链路;
步骤2:将数据分发节点接入至所述通信网络中,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发节点将目标分片数据包分发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M条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3:基于资源汇聚节点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进行数据汇总,生成目标数据包,并将所述目标数据包传输至接收端;
其中,步骤1中,所述通信子区域包括N个,且每个通信子区域的区域信息中包括:资源索引节点以及传输节点,同时,一个通信子区域中包含一个资源索引节点和多个传输节点,且所述传输节点的个数根据所述通信子区域的节点数量以及通信配置决定;
其中,步骤2中,将目标分片数据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M条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基于通信链路传输到通信子区域时,获取当前所述通信网络的当前网络情况以及所述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
确定所述通信子区域中的资源索引节点,并基于所述资源索引节点根据所述通信网络的当前网络情况以及所述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选择所述通信子区域的网络传输拓扑;
根据所述网络传输拓扑并将网络节点作为跳板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传输至所述通信链路中的下一个通信子区域,其中,所述网络节点的数量由通信子区域中的资源索引节点决定;
其中,步骤3中,基于资源汇聚节点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进行数据汇总,生成目标数据包的过程,包括:
获取数据汇聚指令,并基于所述数据汇聚指令对所述资源汇聚节点中的剩余数据进行扫描;
读取扫描结果,确定所述资源汇聚节点中是否有剩余数据,并当所述资源汇聚节点中有剩余数据时,对所述资源汇聚节点中的剩余数据进行清除,获取洁净资源汇聚节点;
读取所述数据汇聚指令,并基于读取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汇聚指令的指令逻辑;
根据所述数据汇聚指令的指令逻辑确定数据汇聚任务,并基于所述数据汇聚任务确定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接收的数据标识;
获取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的数据包属性信息,同时,将所述数据包属性信息与所述数据标识进行匹配,判断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是否可以基于所述数据汇聚指令接收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
当所述数据包属性信息与所述数据标识不匹配时,则判定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不可以基于所述资源汇聚指令接收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
否则,则判定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可以基于所述资源汇聚指令接收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并根据所述资源汇聚指令确定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所接收的总数据量;
基于所述资源汇聚指令实时记录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接收的目标数据量,并当所述目标数据量达到所述总数据量时,在所述洁净资源汇聚节点中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中进行汇总,生成所述目标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通信网络,包括:
提取所述通信子区域中对应的资源索引节点,并根据所述资源索引节点将所述通信子区域与相邻子区域进行连接;
基于连接结果,形成所述通信子区域之间的网络拓扑;
同时,根据所述通信子区域中对应的资源索引节点与通信子区域中对应的通信节点,生成通信子区域内部的网络拓扑;
根据所述通信子区域之间的网络拓扑以及所述通信子区域内部的网络拓扑,构成所述通信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子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通信子区域对应的资源索引节点以及传输节点;
将所述资源索引节点以及所述传输节点通过目标协议进行身份认证,并在身份认证后基于所述资源索引节点获取所述通信子区域的传输节点信息;
根据所述通信子区域的传输节点信息基于目标算法生成所述通信子区域内的网络拓扑图;
根据所述网络拓扑图将目标数据信息传输给每个传输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子区域的传输节点信息包括:每个传输节点的延迟情况以及资源处理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建立M条通信链路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将所述N个通信子区域中的N个资源索引节点之间进行第一信息交互,并基于第一信息交互结果确定所述通信网络中的通信链路是否连通;
当所述通信网络中的通信链路不连通时,确定目标通信子区域,同时,获取所述目标通信子区域中的目标资源索引节点;
基于所述目标资源索引节点与所述目标通信子区域相邻的A个通信子区域中的A个资源索引节点进行第二信息交互,获取第二信息交互结果;
同时,将所述A个资源索引节点与N-A-1个通信子区域中的N-A-1个资源节点进行第三信息交互,并获取第三信息交互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信息交互结果与所述第三信息交互结果更新所述通信网络中的链路拓扑信息,并基于所述链路拓扑信息对所述通信网络中的通信链路进行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目标分片数据包分发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M条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具体工作过程中,还包括:
获取所述M条通信链路的通信标识,并基于目标中继节点对所述M条通信链路的通信标识进行识别;
根据识别结果,基于所述目标中继节点指定特定通信链路,并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在特定通信链路中进行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结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基于所述数据分发节点将目标分片数据包分发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M条通信链路中进行数据传输中,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在所述通信网络中进行传输时,获取目标分片数据包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停留时间;
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停留时间与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丢弃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
当所述数据在通信数据包中的停留时间等于或大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时,则将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丢弃,同时,生成目标报文,并将所述目标报文发送至数据发送端;
否则,不丢弃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并继续监测所述目标分片数据包在所述通信网络的停留时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41921.5A CN114221848B (zh) | 2021-12-16 | 2021-12-16 | 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41921.5A CN114221848B (zh) | 2021-12-16 | 2021-12-16 | 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21848A CN114221848A (zh) | 2022-03-22 |
CN114221848B true CN114221848B (zh) | 2023-06-02 |
Family
ID=80703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41921.5A Active CN114221848B (zh) | 2021-12-16 | 2021-12-16 | 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2184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49954B (zh) * | 2022-08-16 | 2023-05-30 | 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异构的碎片化网络资源安全拼接通信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06274A (zh) * | 2016-11-08 | 2017-03-15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一种可动态扩展的高效单包溯源方法 |
WO2019034645A1 (en) * | 2017-08-17 | 2019-02-2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NETWORK ROUTING TOPOLOGY SELECTION |
WO2020113545A1 (zh) * | 2018-12-07 | 2020-06-11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基于联盟链投票共识算法产生及管理多模标识网络的方法 |
CN111953507A (zh) * | 2019-05-17 | 2020-11-17 |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3285923A (zh) * | 2021-04-23 | 2021-08-20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 基于空海跨域通信网关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存储介质 |
WO2021213184A1 (zh) * | 2020-04-21 | 2021-10-28 | Bai Yang | 一种基于分布式选举的端到端内容分发网络系统和分发方法 |
-
2021
- 2021-12-16 CN CN202111541921.5A patent/CN1142218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06274A (zh) * | 2016-11-08 | 2017-03-15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一种可动态扩展的高效单包溯源方法 |
WO2019034645A1 (en) * | 2017-08-17 | 2019-02-2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NETWORK ROUTING TOPOLOGY SELECTION |
WO2020113545A1 (zh) * | 2018-12-07 | 2020-06-11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基于联盟链投票共识算法产生及管理多模标识网络的方法 |
CN111953507A (zh) * | 2019-05-17 | 2020-11-17 |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WO2021213184A1 (zh) * | 2020-04-21 | 2021-10-28 | Bai Yang | 一种基于分布式选举的端到端内容分发网络系统和分发方法 |
CN113285923A (zh) * | 2021-04-23 | 2021-08-20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 基于空海跨域通信网关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A Survey of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Methods in Internet of Things;Yanhui Du等;《 2019 IEE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and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ICEIEC)》;全文 * |
Multipath routing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or how to route in the presence of frequent topology changes;A. Tsirigos等;《2001 MILCOM Proceedings Communications for Network-Centric Operations: Creating the Information Force (Cat. No.01CH37277)》;全文 * |
互联网流量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芦天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全文 * |
无线传感器网络恶意节点溯源追踪方法研究;杨峰;周学海;张起元;谢婧;章曙光;;电子学报(第01期);全文 * |
面向智能家居的音视频文件安全传输方法研究;杜彦辉等;《现代电子技术》;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21848A (zh) | 2022-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207922A1 (zh) |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EP3905622A1 (en) | Botnet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3748835B (zh) | 标签交换路径的动态更新 | |
CN101399749B (zh) | 一种报文过滤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US8661292B2 (en) | Network communication at unaddressed network devices | |
US8082447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d-to-end resource reservation authentication | |
CN101924701B (zh) | 组播转发路径的建立方法及路由设备 | |
CN107968751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20230261962A1 (en) | Method for Detecting Multicast Service Flow and Related Apparatus | |
RU2281612C2 (ru) | Способ сбор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топологии сети | |
WO2011032321A1 (zh) |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 |
US10785701B2 (en) | Hybrid control plane entity for fat tree route disaggregation | |
CN109698791B (zh) | 一种基于动态路径的匿名接入方法 | |
CN101656650A (zh) | 一种实现以太环网自动配置的方法及主环节点设备 | |
CN114221848B (zh) | 一种分布式数据回传网络构建方法 | |
CN101800742A (zh) | 路由设备上游信息的更新处理方法、路由设备及网络系统 | |
CN101753456B (zh) | 一种对等网络流量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 |
CN112887312B (zh) | 一种慢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4697300B (zh) | 一种高时效通信系统的数据组播实现方法 | |
JP3880052B2 (ja) | クエリ発信ノードを分類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JP2015204538A (ja) | 呼処理シーケンスの解析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
US11509565B2 (en) | Network link verification | |
CN104717147B (zh) | 快速环网保护协议负载分担方法和装置 | |
RU2666306C1 (ru) |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ностью одноранговой межмашинной сети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 |
CN117811995A (zh) | 用于确定节点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