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5144A - 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15144A CN114215144A CN202210049702.3A CN202210049702A CN114215144A CN 114215144 A CN114215144 A CN 114215144A CN 202210049702 A CN202210049702 A CN 202210049702A CN 114215144 A CN114215144 A CN 1142151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groove
- pipe joint
- elastic
-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1/122—Pipe-line systems for waste water in build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24—Preventing accumulation of dirt or other matter in the pipes, e.g. by traps, by straine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1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waste water; Basins or fountains connected thereto; Sinks
- E03C2001/1206—Pipes with specific features for influencing flow characteristic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包括立管、横管以及管接头;立管以及横管通过管接头进行连接;还包括防堵模块以及缓冲模块;本发明通过设置由缓冲弹片构成的缓冲模块以及由通孔、一号管与封堵盖构成的防堵模块,且通孔被缓冲弹片遮盖,利用缓冲弹片将水流以及排泄物造成的冲击进行缓解,避免直接作用于管接头的内壁上,而造成管接头的损坏,同时,亦能避免直接作用于封堵盖,而造成封堵盖与一号管的脱离,导致水以及排泄物从通孔流出,而影响室内居住环境,从而既能提高管接头的使用寿命,又能提高室内居住环境,进而提高了建筑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居民对住宅要求的不断提高,确保建筑排水安全,避免水封破坏、顺畅、快速地将污废水排出室外,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分为雨水排水系统和污废水排水系统,为了使污废水快捷、安全地排至室外,高层建筑中污废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部分:生产设备的受水器、卫生器具、清通设备、通气管道和排水管道;
其中,高层建筑的排水管道又有更具体的要求,包括排出管、干管、立管、支管和排水管,其中排水管包含带有水封的存水弯,水封是防止排水管道中气体进入室内的重要环节,我国《排水系统水封保护设计规程》规定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且排水管中严禁采用活动机械密封替代水封;在我国常见的水封有筒式水封、管式水封、瓶式水封及碗式水封;筒式水封的水封比(水封比为存水弯内室与外室自由水面的面积比)一般为5.25,它的实际应用为存水盒和水封盒,水封由进水管伸入封闭筒体内形成,筒体内径一般为进水管的2.5倍;管式水封的水封比一般为1:1,应用较多,由管道弯曲而成,根据形状分为U型、Р型和S型;瓶式水封的水封比大于1,它是将出水管与进水管伸入封闭的筒体内,靠筒体内的存水形成水封;碗式水封主要应用于钟罩式地漏,亦称钟罩式水封,水封比小于1,碗式水封利用碗形部件罩在突起的出水口上起到阻隔气体的作用;
在建筑排水系统尤其是高层建筑排水系统中,较大的负压变化会抽掉水封,而较大的正压变化则会穿透存水弯内的水封,这两种情况均可能导致排水系统中的气体进入室内影响居住环境,而通气管道的作用是稳定排水系统的气压,防止过大的正压、负压变化引起水封破坏;
另外,建筑内部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流态和流动介质都是按重力非满流设计的,污水的流动是含有水、气两相流的复杂运动;建筑内部排水管网接纳的排水量少且不均匀,排水历时短;高峰流量时可能充满整个管道断面,而大部分时间管道内可能没有水;管内自由水面和气压不稳定,水气容易掺合,水量和气压变化幅度大;
在实际的建筑排水中,横管与立管是交替连接的,当水流由横管进入立管时,流速急骤增大,水气混合;排水立管上接各层的排水横支管,下接横干管或排出管,立管内水流呈竖直下落流动状态,水流能量转换和管内压力变化很剧烈;当水流由立管进入横管时,流速急骤减小,水气分离,流速变化剧烈;这时,会使得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头发生损坏的频率增高,另外,由于整个建筑排水系统是一体的,若更换损坏的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头时,会破坏建筑排水系统的气压,导致破坏水封,影响室内居住环境;
因此,急需研究一款如何降低横管与立管连接头的损坏频率,并保证水封正常使用的建筑排水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头易损坏且水封不能正常使用,影响室内居住环境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包括立管、横管以及管接头;所述立管以及横管通过管接头进行连接;还包括:
防堵模块,所述防堵模块包括开设在管接头上的通孔、安装在管接头外壁上且与通孔连通的一号管以及与一号管螺纹连接的封堵盖;
缓冲模块,所述缓冲模块包括设置在管接头内壁上且位于管接头拐角处的缓冲弹片;所述缓冲弹片与管接头内壁间形成一号区域,缓冲弹片上设有一号孔,且一号孔上螺纹连接有弹性的密封塞。
具体的,所述通孔与一号孔处于同一平面,且通孔的直径为8-12厘米。
具体的,所述一号区域内设置有一组宝塔形弹簧;每个所述宝塔形弹簧中直径大的一端连接在缓冲弹片的内壁上,直径小的一端连接在管接头的内壁上。
具体的,所述一号管内设置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一端位于一号区域内,另一端位于一号管内并处于封堵盖内侧端面的上方。
具体的,所述一号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号槽;所述弹性柱的上开设有与一号槽直径相等的二号槽,且二号槽内通过弹簧连接有弹性卡柱,通过弹性卡柱与一号槽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弹性柱位置的锁定。
具体的,所述弹性柱上开设有与二号槽连通的三号槽,且三号槽内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一端与弹性卡柱连接,另一端伸出三号槽,且与封堵盖内侧端面抵触。
具体的,所述弹性柱上开设有四号槽,且四号槽内通过弹簧连接有推动柱;且所述弹性柱上开设有一组与四号槽连通的气道一,用于实现将一号区域内的气体沿气道一压入到四号槽内。
具体的,每个远离所述四号槽一侧的气道一上开设有倒角,且所述缓冲弹片上设置有凹部。
具体的,所述推动柱远离四号槽一侧的一端开设有气道二,且所述推动柱上开设有与气道二连通并沿气道二对称的截面为T形的开槽,每个所述开槽内滑动安装有推板,两推板通过弹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通过设置由缓冲弹片构成的缓冲模块以及由通孔、一号管与封堵盖构成的防堵模块,且通孔被缓冲弹片遮盖,利用缓冲弹片将水流以及排泄物造成的冲击进行缓解,避免直接作用于管接头的内壁上,而造成管接头的损坏,同时,亦能避免直接作用于封堵盖,而造成封堵盖与一号管的脱离,导致水以及排泄物从通孔流出,而影响室内居住环境,从而既能提高管接头的使用寿命,又能提高室内居住环境,进而提高了建筑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通过设置一组宝塔形弹簧,既能进一步提高缓冲弹片对水以及排泄物的缓冲效果,又能提高缓冲弹片的恢复力,以防缓冲弹片在对水以及排泄物进行缓冲中不能恢复;另外,宝塔形弹簧直径大的一端连接在缓冲弹片的内壁上,当宝塔形弹簧被压缩时,增大了与缓冲弹片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保证了缓冲弹片对水以及排泄物的缓冲效果。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通过设置弹性柱,避免了水以及排泄物冲击封堵盖,而造成封堵盖与一号管脱离的难度,而设置弹性卡柱以及推杆,则实现弹性柱快速的安装与拆除,且能够对弹性柱的位置进行锁定,进一步避免了水以及排泄物冲击封堵盖,而造成封堵盖与一号管脱离的难度,从而保证了室内的居住环境,进而提高了建筑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5中D-D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弹性柱的立体图;
图中:立管1、横管2、管接头3、防堵模块4、通孔41、一号管42、一号槽421、封堵盖43、缓冲模块5、缓冲弹片51、凹部511、一号区域52、一号孔53、密封塞54、宝塔形弹簧6、弹性柱7、二号槽71、弹性卡柱72、三号槽73、推杆74、四号槽75、推动柱76、气道一77、倒角78、气道二79、推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图1-图3所示,包括立管1、横管2以及管接头3;所述立管1以及横管2通过管接头3进行连接;还包括:
防堵模块4,所述防堵模块4包括开设在管接头3上的通孔41、安装在管接头3外壁上且与通孔41连通的一号管42以及与一号管42螺纹连接的封堵盖43;
缓冲模块5,所述缓冲模块5包括设置在管接头3内壁上且位于管接头3拐角处的缓冲弹片51;所述缓冲弹片51与管接头3内壁间形成一号区域52,缓冲弹片51上设有一号孔53,且一号孔53上螺纹连接有弹性的密封塞54;
所述通孔41与一号孔53处于同一平面,且通孔41的直径为8-12厘米;
建筑内部排水管道,一般都是横管2与立管1是交替连接的,当水流由横管2进入立管1时,流速急骤增大,水气混合;排水立管1上接各层的排水横支管,下接横干管或排出管,立管1内水流呈竖直下落流动状态,水流能量转换和管内压力变化很剧烈;当水流由立管1进入横管2时,流速急骤减小,水气分离,流速变化剧烈;这时,在排水的过程中,会使得立管1与横管2的连接处,即管接头3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尤其是管接头3的拐角处受到的冲击最大,一方面,会导致管接头3的破裂,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管接头3拐角处设置有检查口,检查口用于管道堵塞后用来疏通的,较大的冲击会导致检查口上设置的部件脱落,而导致水以及排泄物从检查口排出,影响室内居住环境;本发明通过设置由缓冲弹片51构成的缓冲模块5以及由通孔41、一号管42与封堵盖43构成的防堵模块4,且通孔41被缓冲弹片51遮盖,利用缓冲弹片51将水流以及排泄物造成的冲击进行缓解,避免直接作用于管接头3的内壁上,而造成管接头3的损坏,同时,亦能避免直接作用于封堵盖43,而造成封堵盖43与一号管42的脱离,导致水以及排泄物从通孔41流出,而影响室内居住环境,从而既能提高管接头3的使用寿命,又能提高室内居住环境,进而提高了建筑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
具体工作流程:
首先,先在缓冲弹片51上设置出一号孔53,同时,对缓冲弹片51的两侧面进行抛光处理,以保证缓冲弹片51的两侧面的光滑性,降低排泄物粘附缓冲弹片51的可能,另外,并将弹性的密封塞54螺纹连接在一号孔53的内壁上,密封塞54其中一个端面优选于与一号孔53的端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然后,将缓冲弹片51安装在管接头3拐角处的内壁上,并与管接头3的内壁间形成一号区域52,与一号孔53端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一侧位于远离一号区域52的一侧,以保证缓冲弹片51远离一号区域52的一侧面的平整性,接着,将立管1以及横管2与管接头3连接,并通过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压力,以保证建筑排水结构内压力的稳定,防止影响水封的工作;同时,将封堵盖43螺纹连接在一号管42上;
当水流由立管1进入横管2时,流速急骤减小,水气分离,流速变化剧烈,水以及排泄物冲击缓冲弹片51,使得缓冲弹片51向靠近管接头3内壁的一侧运动,对所受的水以及排泄物的冲击进行缓解,实现对管接头3的保护,且防止造成封堵盖43与一号管42的脱离,导致水以及排泄物从通孔41流出,而影响室内居住环境,从而既能提高管接头3的使用寿命,又能提高室内居住环境,进而提高了建筑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同时,由于缓冲弹片51在水以及排泄物的作用下,一直处于抖动的状态下,可以避免在管接头3处的堵塞;若发生管接头3处的堵塞时,维修人员手动旋开封堵盖43,由于通孔41的直接为8-12厘米,且通孔41与一号孔53处于同一平面上,而成年人拳头大小为10厘米左右,因此,维修人员可以将手伸入到一号区域52,并将螺纹连接在一号孔53上的密封塞54旋开,以实现对管接头3处的疏通;当疏通完成后,依次将密封塞54以及封堵盖43旋上,在旋上封堵盖43前,对一号区域52进行清理,以保证后续缓冲弹片51能够继续实现对水以及排泄物的缓冲,从而保证了建筑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在于,如图2-3所示,所述一号区域52内设置有一组宝塔形弹簧6;每个所述宝塔形弹簧6中直径大的一端连接在缓冲弹片51的内壁上,直径小的一端连接在管接头3的内壁上;
通过设置一组宝塔形弹簧6,既能进一步提高缓冲弹片51对水以及排泄物的缓冲效果,又能提高缓冲弹片51的恢复力,以防缓冲弹片51在对水以及排泄物进行缓冲中不能恢复;另外,宝塔形弹簧6直径大的一端连接在缓冲弹片51的内壁上,当宝塔形弹簧6被压缩时,增大了与缓冲弹片51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保证了缓冲弹片51对水以及排泄物的缓冲效果;
具体工作流程:
与实施例一的具体工作流程不同在于,当缓冲弹片51在水以及排泄物的作用下,使得缓冲弹片51向靠近管接头3内壁的一侧运动,由于宝塔形弹簧6两端分别连接在缓冲弹片51以及管接头3的内壁上,使得宝塔形弹簧6向靠近管接头3内壁的一侧运动,进一步提高了缓冲弹片51对水以及排泄物的缓冲效果,从而既能提高管接头3的使用寿命,又能提高室内居住环境,进而提高了建筑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不同在于,如图2-图4以及图7所示,所述一号管42内设置有弹性柱7;所述弹性柱7一端位于一号区域52内,另一端位于一号管42内并处于封堵盖43内侧端面的上方;
所述一号管42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号槽421;所述弹性柱7的上开设有与一号槽421直径相等的二号槽71,且二号槽71内通过弹簧连接有弹性卡柱72,通过弹性卡柱72与一号槽421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弹性柱7位置的锁定;
所述弹性柱7上开设有与二号槽71连通的三号槽73,且三号槽73内设有推杆74;所述推杆74一端与弹性卡柱72连接,另一端伸出三号槽73,且与封堵盖43内侧端面抵触;
通过设置弹性柱7,避免了水以及排泄物冲击封堵盖43,而造成封堵盖43与一号管42脱离的难度,而设置弹性卡柱72以及推杆74,则实现弹性柱7快速的安装与拆除,且能够对弹性柱7的位置进行锁定,进一步避免了水以及排泄物冲击封堵盖43,而造成封堵盖43与一号管42脱离的难度,从而保证了室内的居住环境,进而提高了建筑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
具体工作流程:
与实施二的具体工作流程不同在于,在将封堵盖43螺纹连接在一号管42前,维修人员将推杆74向相互靠近的一侧运动,使得弹性卡柱72向相互靠近的一侧运动,使得弹性卡柱72缩回至二号槽71内,然后,将弹性柱7插入到一号管42内,并同时松开推杆74,推杆74带动弹性卡柱72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运动,但由于一号管42内壁的限制,弹性卡柱72并不能完全伸出,当将弹性柱7向一号管42内插入且弹性卡柱72处于一号槽421时,弹性卡柱72伸入到一号槽421内,实现对弹性柱7位置的锁定;
当需将弹性柱7拆除时,维修人员通过推杆74使得弹性卡柱72向相互靠近的一侧运动,使得弹性卡柱72脱离一号槽421并缩回至二号槽71内,同时,向外抽拔弹性柱7,实现对弹性柱7的拆除。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不同在于,如图2-图4以及图7所示,所述弹性柱7上开设有四号槽75,且四号槽75内通过弹簧连接有推动柱76;且所述弹性柱7上开设有一组与四号槽75连通的气道一77,用于实现将一号区域52内的气体沿气道一77压入到四号槽75内;
每个远离所述四号槽75一侧的气道一77上开设有倒角78;
通过设置推动柱76、四号槽75以及与四号槽75连通的气道一77,将一号区域52内气体作用于推动柱76,实现推动柱76的顶出,从而实现将缓冲弹片51向远离管接头3的一侧运动,以防缓冲弹片51被水以及排泄物压陷,同时,实现缓冲弹片51的慢进快回,从而实现对缓冲弹片51的保护,进而提高了建筑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
另外,每个远离四号槽75一侧的气道一77上开设有倒角78,进一步保证一号区域52内的气体进入到四号槽75,并作用于推动柱76,保证了推动柱76对缓冲弹片51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建筑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
具体工作流程:
与实施例三的具体工作流程不同在于,当缓冲弹片51在水以及排泄物的作用下向靠近管接头3内壁的一侧运动时,一号区域52的空间面积减少,一号区域52内的气体进入到气道一77中,并进入到四号槽75内,随着一号区域52的空间面积的不断减少,更多的气体进入到四号槽75内,从而实现推动推动柱76向远离管接头3内壁的一侧运动,推动柱76伸出四号槽75,并作用于缓冲弹片51上,实现缓冲弹片51快速恢复,从而使得一号区域52内的空间恢复初始状态,推动柱76在弹簧以及负压作用下复位,从而实现对缓冲弹片51的保护,进而提高了建筑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四不同在于,如图2-图3所示,所述缓冲弹片51上设置有凹部511;
通过设置凹部511,使得水以及排泄物在作用于缓冲弹片51后,能够顺利的越过缓冲弹片51,避免导致管接头3的堵塞,从而提高了建筑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
具体工作流程:
与实施四的具体工作流程相同。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五不同在于,如图4-图6所示,所述推动柱76远离四号槽75一侧的一端开设有气道二79,且所述推动柱76上开设有与气道二79连通并沿气道二79对称的截面为T形的开槽,每个所述开槽内滑动安装有推板8,两推板8通过弹簧连接;
通过设置推板8,利用气体将推板8从开槽内伸出,增大了推动柱76与缓冲弹片51接触时的作用面积,避免使得缓冲弹片51单点受力,而导致缓冲弹片51凸起,不利用水以及排泄物从缓冲弹片51上越过,防止堵塞,从而提高了建筑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
具体工作流程:
与实施例五的具体工作流程不同在于,当缓冲弹片51在水以及排泄物的作用下,使得缓冲弹片51向靠近管接头3内壁的一侧运动,一号区域52的空间面积减少,一号区域52内的气体一部分进入到气道一77内,另一部分进入到气道二79内,进入到气道二79内的气体作用于推板8上,使得推板8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运动,增大了弹性柱7端部的面积,从而更好的对缓冲弹片51产生作用,以避免缓冲弹片51单点受力而凸起,从而避免水以及排泄物的堵塞,进而提高了建筑排水结构的排水能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包括立管(1)、横管(2)以及管接头(3);所述立管(1)以及横管(2)通过管接头(3)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堵模块(4),所述防堵模块(4)包括开设在管接头(3)上的通孔(41)、安装在管接头(3)外壁上且与通孔(41)连通的一号管(42)以及与一号管(42)螺纹连接的封堵盖(43);
缓冲模块(5),所述缓冲模块(5)包括设置在管接头(3)内壁上且位于管接头(3)拐角处的缓冲弹片(51);所述缓冲弹片(51)与管接头(3)内壁间形成一号区域(52),缓冲弹片(51)上设有一号孔(53),且一号孔(53)上螺纹连接有弹性的密封塞(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1)与一号孔(53)处于同一平面,且通孔(41)的直径为8-12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区域(52)内设置有一组宝塔形弹簧(6);每个所述宝塔形弹簧(6)中直径大的一端连接在缓冲弹片(51)的内壁上,直径小的一端连接在管接头(3)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管(42)内设置有弹性柱(7);所述弹性柱(7)一端位于一号区域(52)内,另一端位于一号管(42)内并处于封堵盖(43)内侧端面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管(42)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号槽(421);所述弹性柱(7)的上开设有与一号槽(421)直径相等的二号槽(71),且二号槽(71)内通过弹簧连接有弹性卡柱(72),通过弹性卡柱(72)与一号槽(421)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弹性柱(7)位置的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柱(7)上开设有与二号槽(71)连通的三号槽(73),且三号槽(73)内设有推杆(74);所述推杆(74)一端与弹性卡柱(72)连接,另一端伸出三号槽(73),且与封堵盖(43)内侧端面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柱(7)上开设有四号槽(75),且四号槽(75)内通过弹簧连接有推动柱(76);且所述弹性柱(7)上开设有一组与四号槽(75)连通的气道一(77),用于实现将一号区域(52)内的气体沿气道一(77)压入到四号槽(75)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远离所述四号槽(75)一侧的气道一(77)上开设有倒角(78),且所述缓冲弹片(51)上设置有凹部(51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柱(76)远离四号槽(75)一侧的一端开设有气道二(79),且所述推动柱(76)上开设有与气道二(79)连通并沿气道二(79)对称的截面为T形的开槽,每个所述开槽内滑动安装有推板(8),两推板(8)通过弹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49702.3A CN114215144B (zh) | 2022-01-17 | 2022-01-17 | 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49702.3A CN114215144B (zh) | 2022-01-17 | 2022-01-17 | 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15144A true CN114215144A (zh) | 2022-03-22 |
CN114215144B CN114215144B (zh) | 2022-09-13 |
Family
ID=80708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49702.3A Active CN114215144B (zh) | 2022-01-17 | 2022-01-17 | 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1514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62371A (zh) * | 2022-12-26 | 2023-04-14 | 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管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20680A (ja) * | 1997-01-31 | 1998-08-21 | Koichi Kitamura | 管接続部の離脱防止装置 |
US6539976B1 (en) * | 2002-03-15 | 2003-04-01 | Mifab, Inc. | Water hammer arrester |
CN101705711A (zh) * | 2009-11-25 | 2010-05-12 | 勾越阳 | 一种防堵塞楼房下水管道系统 |
CN110397815A (zh) * | 2019-08-14 | 2019-11-01 | 周伟华 | 一种铸件 |
CN210049331U (zh) * | 2019-02-27 | 2020-02-11 | 深圳市库博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层建筑厨卫用给排水结构 |
CN111576564A (zh) * | 2020-06-03 | 2020-08-25 | 福州台江筑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线状物堵塞的建筑排水装置 |
CN112196027A (zh) * | 2020-09-30 | 2021-01-08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立管用排水装置及排水系统 |
-
2022
- 2022-01-17 CN CN202210049702.3A patent/CN1142151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20680A (ja) * | 1997-01-31 | 1998-08-21 | Koichi Kitamura | 管接続部の離脱防止装置 |
US6539976B1 (en) * | 2002-03-15 | 2003-04-01 | Mifab, Inc. | Water hammer arrester |
CN101705711A (zh) * | 2009-11-25 | 2010-05-12 | 勾越阳 | 一种防堵塞楼房下水管道系统 |
CN210049331U (zh) * | 2019-02-27 | 2020-02-11 | 深圳市库博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层建筑厨卫用给排水结构 |
CN110397815A (zh) * | 2019-08-14 | 2019-11-01 | 周伟华 | 一种铸件 |
CN111576564A (zh) * | 2020-06-03 | 2020-08-25 | 福州台江筑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线状物堵塞的建筑排水装置 |
CN112196027A (zh) * | 2020-09-30 | 2021-01-08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立管用排水装置及排水系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62371A (zh) * | 2022-12-26 | 2023-04-14 | 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管 |
CN115962371B (zh) * | 2022-12-26 | 2024-05-03 | 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15144B (zh) | 2022-09-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215144B (zh) | 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 |
CN107460934B (zh) | 密闭式半真空排污系统 | |
CN108396844A (zh) | 建筑物用雨污分流套管 | |
CN110847067A (zh) | 一种用于环保的防风降沙墙 | |
CN208792438U (zh) | 一种双立管带水封自通气排水组合件 | |
CN205296363U (zh) | 一种能连接废水热能回收装置的新型地漏 | |
CN211203285U (zh) | 一种油田污水处理管道防气阻装置 | |
CN208072564U (zh) | 一种建筑物用雨污分流套管 | |
CN101886426A (zh) | 一种内置水封的地漏 | |
CN106268058A (zh) | 便于固定装配的立式气液分离器 | |
CN105178418A (zh) | 一种能连接废水热能回收装置的地漏 | |
CN112268218B (zh) | 一种蒸汽管道自动排水装置及其排水方法 | |
CN210164032U (zh) | 一种倒灌防止器 | |
CN210717969U (zh) | 一种建筑通风结构 | |
CN209308138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管件 | |
CN106764219A (zh) | 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 | |
CN208884864U (zh) | 一种防堵塞排水装置 | |
CN208541949U (zh) | 一种环境保护用降尘装置 | |
CN203488807U (zh) | 水箱安全阀 | |
CN214143946U (zh) | 一种建筑设计排水结构 | |
CN206941765U (zh) | 一种自清洁且防异味的地漏 | |
CN212387744U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防倒流装置 | |
CN217209882U (zh) | 一种电热水器防电墙 | |
CN201891163U (zh) | 一种内置水封的地漏 | |
CN217870789U (zh) | 一种微降板同层排水水封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Wang Haijiang Inventor after: Wang Yunl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Haij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