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5724B - 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5724B
CN114205724B CN202111501889.8A CN202111501889A CN114205724B CN 114205724 B CN114205724 B CN 114205724B CN 202111501889 A CN202111501889 A CN 202111501889A CN 114205724 B CN114205724 B CN 1142057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ring aid
aid earphone
debugging
earphone
h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18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05724A (zh
Inventor
刘威
陆有松
陶飞
陈立柱
许劲松
随永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Fly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Fly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018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57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5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5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057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57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0Customised setting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veral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OR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5/0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 G10L25/27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techniqu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43Signal processing in hearing aids to enhance the speech intelligibilit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装置以及设备,调试方法包括:提取真实场景采集的音频的信号包络特征;利用所述信号包络特征模拟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作为测试设备的场景模式;利用所述测试设备中的场景模式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初步调试;通过主观测听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进一步调试,获得调试后的助听耳机。本申请依据真实场景获得的信号包络特征设置测试设备的场景模式音频,有利于精准调试助听耳机在不同场景模式下的低频、中频、高频信号的降噪能力。

Description

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加重,而国际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60 岁及以上年龄段的人口达到或者超过总人口的 7%至 10%以上。相关权威研究机构曾经解读出,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呈上升趋势。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老年人是否能够安度晚年是我国人民最为关注的问题。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重,老年人的听力障碍也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尤其是在当今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时代,听力障碍将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与人交流的方式,而助听耳机就是帮助老年人克服听力障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尽管目前助听耳机已经在市面上流通,但是仍有一部分老年人未使用助听耳机,听力障碍的老年人佩戴助听耳机比例低的原因有诸多方面,一部分老年人认为耳背眼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的自然老化问题,而不去接受治疗;另一部分原因是老年人的经济条件有限,大部分的助听耳机都来源于国外进口,价格普遍偏高,老年人比较偏爱于低廉的助听耳机;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助听耳机的验配服务方面,有些老年人没有找到属于适合自己佩戴的助听耳机,导致部分老年人对助听耳机佩戴不舒适有了错误的认知。
目前,助听耳机行业正处于一场深度变革的前夜。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提高了助听耳机的用户体验,柜台式销售(OTC)的助听耳机即将上市,耳机、智能终端企业正跃跃欲试地要杀入这片技术的蓝海。OTC助听耳机是在目前已经很成熟的真正无线立体声(TrueWireless Stereo,TWS)耳机的基础之上增加增益补偿、智能验配、场景降噪、啸叫抑制等功能和底层算法实现对听障患者的聆听补偿。OTC助听耳机与专业医疗助听耳机的主要区别是,适用于轻中度听障患者,不需要去专业的机构去验配,自己在手机APP上即可进行完成验配,耳机内部的降噪、滤波、宽动态范围压缩(Wide Dynamic Range Compression,WDRC)等参数都是预先调试好,不需要患者多次前往专业的机构去适配性调试。
但问题随之而来,研发一款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助听耳机更需要兼具TWS耳机的功能和自然的聆听体验,因此对于助听耳机降噪、滤波、多通道、WDRC的性能验证和调试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其中,滤波和降噪的调试是为了保证助听耳机的降噪效果和言语清晰度。目前的OTC助听耳机都采用了多通道的声音处理技术,即是把0-8000Hz的声音频率划分为8、12、16、32等不同数量的子带,每个子带称为一个通道,用以实现对声音信号更精细的处理,也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环境场景。WDRC的处理是为了使得助听耳机能适应更多的不同种听力损失人群的自然聆听体验。滤波、降噪、多通道、WDRC四者进行最优的结合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听障患者的言语离解度。
相关研发生产厂家对耳机的多场景降噪、滤波、多通道WDRC声学性能的调试方案是在消音室内用助听耳机测试设备进行耦合腔测试:用Fun-Tak胶泥将助听耳机胶结在助听耳机测试设备的测试箱里HA-1耦合器上,然后用助听耳机测试设备播放预先采集好的交通、户外、室内、运动、影院、市场等场景的音频信号。测试箱内的扬声器输出音频,助听耳机接收音频,经过内部的滤波、降噪、WDRC处理输出音频信号,输出的音频信号经过HA-1耦合器传输到助听耳机测试设备进行分析,判断助听耳机在不同环境场景下对低频(0-200Hz)、中频(200-6000Hz)和高频(6000-8000Hz)信号的降噪能力。用滤波器对低频和高频的噪声抑制是助听耳机领域通用的技术,而200-6000HZ的中频信号包含大量的言语信息,很难将中频信号进行精准的降噪处理。
针对中频声学信号的处理主要依靠主观听觉感受,让受试者戴上调试好的助听耳机,然后在消音室播放录制好的不同场景声音信号,让受试者主观感受场景降噪和言语助听效果,并进行信息反馈,根据反馈信息调整降噪等级再测试。
但是,单纯切换助听耳机测试设备内的环境场景音频作为不同的场景模式测试助听耳机的低频、中频、高频信号的降噪能力,不能精准的分析出一些未采集到的非特征性噪声和突发噪声在频谱图上的分布,也会导致一些包含语音信息的中频信号被抑制,不能实现对中频信号的精准调节,最终导致助听耳机输出语音像机器声,存在失真,听起来不自然。
另外在消音室内进行主观测听的方式脱离实际环境场景 ,并不能处理一些潜在的噪声信息,也没有一个很好的量化反馈机制,不利于后续的参数微调。所以目前的助听耳机声学性能调试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工作量也很难能将降噪和言语助听效果调试到合适的范围。这种方式缺少量化的标准,不能精确的调试出中频信号的噪声抑制效果,也不能将多通道助听耳机的声学性能发挥到最佳,最终结果会导致输出音频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和机器声明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装置以及设备,并相应地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依据真实场景获得的信号包络特征设置测试设备的场景模式音频,有利于精准调试助听耳机在不同场景模式下的低频、中频、高频信号的降噪能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包括:
提取真实场景采集的音频的信号包络特征;
利用所述信号包络特征模拟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作为测试设备的场景模式;
利用所述测试设备中的场景模式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初步调试;
通过主观测听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进一步调试,获得调试后的助听耳机。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取真实场景采集的音频的信号包络特征,具体包括:
针对每个真实场景,利用多个型号的音频采集设备进行音频采集,获得多个音频数据;
将每个所述音频数据转化成频域数据;
对多个所述频域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真实场景的信号包络特征。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利用每个型号的所述音频采集设备进行音频采集时,利用多部所述型号的音频采集设备在所述真实场景的多个采集点进行音频采集,获得多个音频子数据,并将所述多个音频子数据合成所述音频数据。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利用所述信号包络特征模拟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具体包括:
依据所述真实场景的信号包络特征确定各个频率的强度和相位;
依据各个频率的强度和相位合成所述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利用所述测试设备中的场景模式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初步调试,具体包括:
将所述助听耳机放置在所述测试设备内,打开所述助听耳机的降噪开关后,每个场景模式下,获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多个声压级下的降噪频响曲线;
基于所述助听耳机和所述专业助听耳机的降噪频响曲线的对比结果调试所述助听耳机,使所述助听耳机在全频段的中频降噪抑制量和低频、高频滤波量与所述专业助听耳机相同。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利用所述测试设备在多个声压级下对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进行测试时,每次将与所述助听耳机的其中一个通道的特征点频率对应的纯音偏置信号作为特定频率噪声输入添加到所述测试设备输出的数字言语信号上。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利用所述测试设备中的场景模式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初步调试,还包括:
每个场景模式下,获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多个声压级下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
基于所述专业助听耳机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与所述助听耳机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之间的对比结果调试所述助听耳机的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使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每个通道的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相同。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主观测听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进一步调试,具体包括:
利用所述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消音室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一言语理解度;
计算所有受试者的言语理解度的平均值;
若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阈值,则输出所述助听耳机调试合格的结果。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计算所述平均值之前,还包括:
在真实场景中利用所述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真实场景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二言语理解度。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进行消音室测听和/或真实场景测听时采集受试者对测试结果的平均主观意见评分。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平均值小于阈值,则利用所述平均主观意见评分对所述助听耳机的降噪、滤波、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进行微调。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助听耳机的调试装置,包括信号包络特征提取模块、真实场景模拟模块、第一调试模块以及第二调试模块;
所述信号包络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真实场景采集的音频的信号包络特征;
所述真实场景模拟模块用于利用所述信号包络特征模拟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作为测试设备的场景模式;
第一调试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测试设备中的场景模式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初步调试;
第二调试模块用于通过主观测听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进一步调试,获得调试后的助听耳机。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试模块包括第一曲线获得模块和第一对比调试模块;
所述第一曲线获得模块用于将所述助听耳机放置在所述测试设备内,打开所述助听耳机的降噪开关后,每个场景模式下,获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多个声压级下的降噪频响曲线;
所述第一对比调试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助听耳机和所述专业助听耳机的降噪频响曲线的对比结果调试所述助听耳机,使所述助听耳机在全频段的中频降噪抑制量和低频、高频滤波量与所述专业助听耳机相同。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试模块还包括第二曲线获得模块和第二对比调试模块;
所述第二曲线获得模块用于每个场景模式下,获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多个声压级下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
所述第二对比调试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专业助听耳机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与所述助听耳机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之间的对比结果调试所述助听耳机的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使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每个通道的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相同。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试模块包括第一言语理解度获得模块、平均值计算模块以及输出模块;
所述第一言语理解度获得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消音室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一言语理解度;
所述平均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有受试者的言语理解度的平均值;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阈值,则输出所述助听耳机的调试合格的结果。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试模块还包括第二言语理解度获得模块,所述第二言语理解度获得模块用于在真实场景中利用所述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真实场景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二言语理解度。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试模块还包括平均主观意见评分获得模块和微调模块;
所述平均主观意见评分获得模块用于在进行消音室测听和/或真实场景测听时采集受试者对测试结果的平均主观意见评分;
所述微调模块用于若所述平均值小于阈值,则利用所述平均主观意见评分对所述助听耳机的降噪、滤波、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进行微调,获得调试后的助听耳机。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执行上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
本发明的构思在于,依据真实场景获得的信号包络特征设置测试设备的场景模式音频,有利于精准调试助听耳机在不同场景模式下的低频、中频、高频信号的降噪能力。并且,本申请将专业助听耳机在测试过程中获得的降噪频响曲线、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作为标准对助听耳机进行调试,使得二者的降噪和滤波效果以及宽动态范围压缩特性相同,确保了助听耳机的专业性。另外,本申请在主观测听中利用言语理解度和平均主观意见评分量化受试者的测听结果,以此为依据进行助听耳机的调试,提高了主观测听的调试效果。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提取真实场景采集的音频的信号包络特征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采集点的位置分布示例;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频域图的示例;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初步调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IEC05测试结果的示例;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主观测听实验的元件连接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通过主观测听对助听耳机进行进一步调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助听耳机的调试装置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调试模块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调试模块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构思在于,依据真实场景获得的信号包络特征设置测试设备的场景模式音频,有利于精准调试助听耳机在不同场景模式下的低频、中频、高频信号的降噪能力。并且,本申请将专业助听耳机在测试过程中获得的降噪频响曲线、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作为标准对助听耳机进行调试,使得二者的降噪和滤波效果以及宽动态范围压缩特性相同,确保了助听耳机的专业性。另外,本申请在主观测听中利用言语理解度和平均主观意见评分量化受试者的测听结果,以此为依据进行助听耳机的调试,提高了主观测听的调试效果。
针对前述核心构思,本发明提供了至少一种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0:提取真实场景采集的音频的信号包络特征。
其中,真实场景包括交通、户外、室内、运动、影院、市场等真实环境。由于用户对助听耳机的佩戴环境不是特定的,因此助听耳机需要对所有的真实环境都具有相同的助听效果。
具体地,如图2所示,提取真实场景采集的音频的信号包络特征包括:
S1101:针对每个真实场景,利用多个型号的音频采集设备进行音频采集,获得多个音频数据。
其中,音频采集设备可以是具有音频采集和存储的任何设备,包括手机、录音设备等。不同型号的音频采集设备对相同频率的声音的敏感度和转化效果均不同,因此利用多个型号的音频采集可以全面地捕捉真实场景中各种声音的特征。
优选地,利用每个型号的音频采集设备进行音频采集时,利用多部该型号的音频采集设备在真实场景的多个采集点进行音频采集,获得多个音频子数据,并将多个音频子数据合成音频数据。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每个真实场景的采集点不小于5个,相同型号的音频采集设备的数量与采集点的数量相同。
作为一个实例,用两个不同品牌的安卓操作系统手机(例如华为和OPPO)各5部(相同型号)和一种IOS操作系统手机5部(相同型号)同步对交通、户外、室内、运动、影院、市场等真实场景进行音频采集,每个场景选择5个采集点(采集点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每个采集点均放置一部上述三个型号的手机,并同时采集20min。由此,每个真实场景中,每种型号手机获得5个音频子数据,将每种型号手机的5个音频子数据用matlab合成一组音频数据,由此每个真实场景有3组不同型号手机采集的音频数据。
利用相同型号的多部音频采集设备在同一真实场景的多个采集点进行音频采集能够实现对音频信号的阵列采集,尽可能采集到全范围的音频信息。
S1102:将每个音频数据转化成频域数据。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算法对每个音频数据进行时域转频域处理,得到与该音频数据对应频域数据。图4示出了该实施例的一个实例。
可以理解地,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技术获得频域数据。
S1103:对多个频域数据进行分析,获得真实场景的信号包络特征,信号包络特征可以得到真实场景中所有噪声的分布频率范围,作为低频、中频、高频降噪调试的依据。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用神经网络算法对每个真实场景中的多组频域数据进行训练分类并提取出信号包络特征。
可以理解地,可以采用其他技术(例如MATLAB中的hilbert函数)来实现信号包络特征的提取。
S120:利用信号包络特征模拟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作为测试设备的场景模式。
具体地,依据真实场景的信号包络特征确定各个频率的强度和相位,然后依据各个频率的强度和相位合成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从而模拟该真实场景的外界噪声环境,并将模拟外界噪声环境获得的多个音频数据(例如按照用户的工作环境)进行分类,获得所需的场景模式,例如通用场景模式、户外场景模式、室内场景模式等,每个场景模式包括与上述的多个真实场景对应模拟音频。S130:利用测试设备中的场景模式对助听耳机进行初步调试。
利用测试设备进行调试之前,需要将助听耳机和目前医疗级的专业助听耳机放置在测试设备内,并打开助听耳机的降噪开关。
由于测试设备对助听耳机的测试需要在8050测试箱内进行,用Fun-Tak胶泥将助听耳机胶结在测试箱里的HA-1耦合器上,将助听耳机放在规定的参考位置上,传声器开口尽可能靠近参考位置的圆圈,助听耳机所放的位置可能影响它的频率响应。测试状态下,测试箱与外界是完全隔离的状态,为了保证测试的精准度,应尽量保证助听耳机的位置准确性。
为了解决助听耳机在滤波、降噪和WDRC参数不断调整后的测试过程中需要反复开箱、反复调整位置的问题,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助听耳机内置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测试设备与测试箱中的助听耳机采用蓝牙的传输方式,工程软件的调试参数下发到DSP芯片进行运行,并且后续主观测听所得的结果反馈的调试也是采用蓝牙传输的方法。这种方式既能保证助听耳机测试位置的准确性,也能大大提高调试和测试效率。
具体地,如图5所示,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初步调试包括:
S510:在每个场景模式下,获得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多个声压级下的降噪频响曲线。
具体地,测试设备用数字言语信号模拟说话语音,轮流播放所有场景模式的音频,其中每个场景模式播放一段或多段音频,测试助听耳机在50dB SPL、60dB SPL、90dB SPL输入声压级下的降噪频响曲线,与此同时,测试专业助听耳机在50dB SPL、60dB SPL、90dBSPL输入声压级下的降噪频响曲线。
可以理解地,可以利用测试设备对助听耳机进行其他声压级的测试。
S520:基于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的降噪频响曲线的对比结果调试助听耳机,使助听耳机在全频段的中频降噪抑制量和低频、高频滤波量与专业助听耳机相同。
具体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通过曲线拟合的方式对比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的降噪频响曲线,并用电脑端工程软件逐步调试助听耳机的16个通道的中频降噪抑制量和低频、高频滤波量,达到与专业助听耳机同样的降噪和滤波效果。
可以理解地,可以采用其他现有技术进行曲线对比以及调试。
一般地,将0Hz-8000Hz(人耳常用的频率)的言语通道划分成16个子带,即16个通道。
可以理解地,也可以将0Hz-8000Hz的言语通道划分成8、12、32等其他数量的通道。
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加细腻地调试中频噪声抑制量,选取每个子带的中心点作为特征点频率。
优选地,利用测试设备在多个声压级下对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进行测试时,对于每个声压级,每次将与助听耳机的其中一个通道的特征点频率对应的纯音偏置信号作为特定频率噪声输入添加到测试设备输出的数字言语信号上。由此,对于具有16子带的助听耳机,每个声压级下需要进行16次测试。
在分别获得50dB SPL、60dB SPL、90dB SPL输入声压级下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的所有降噪频响曲线后,分别获得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每个子带上的特征点频率噪声。根据曲线拟合结果,调试每个通道的噪声抑制量,提高中频噪声抑制效果,保证语言的清晰度。
因此,本申请中,初步调试还包括:
S530:每个场景模式下,获得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多个声压级下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
具体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利用测试设备的IEC05测试程序,轮流播放所有场景模式的音频,其中每个场景模式播放一段或多段音频,测试50dB SPL、60dB SPL、70dB SPL、80dB SPL、90dB SPL输入复合声获得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
增益保证患者能听得到,而频响则保证患者听起来自然、保真和清晰,频响指的是助听耳机在不同的频率所放大的增益的多少。WDRC对每个通道的压缩处理都不一样,如图6的实例中左侧的增益曲线所示。
输入/输出曲线实证非线性电路的WDRC特性,主要由拐点和压缩比决定增益补偿效果,进而决定了每个频点的频响。图6右侧示出了频率为2000Hz的特征点的输入/输出曲线,在55 dB和85dB 各有一个拐点,55 dB的拐点之前的压缩比为0.5,55 dB~85dB之间的压缩比为 2,85dB 拐点之后的压缩比为1.25。同时也可以测得启动时间和释放时间,在频率为500Hz、800Hz、1600Hz特征点的失真度分别为 3.5%、0.6%、0.1%,频率为800Hz和1600Hz特征点的失真率均处于1% 以下,说明在压缩的同时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失真。但是在频率为500Hz特征点的失真度大于1%,失真度较高。
因此通过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可以量化地对比助听耳机与专业助听耳机的WDRC效果的差异,以此为基础进行WDRC的拐点和压缩比的微调,使得助听耳机的增益曲线与专业助听耳机相同,降低言语的失真度,提高听损补偿的整体助听效果。
S540:基于专业助听耳机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与助听耳机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之间的对比结果调试助听耳机的WDRC参数,使得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每个通道的WDRC参数相同。
本申请将专业助听耳机在测试过程中获得的降噪频响曲线、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作为标准对助听耳机进行调试,使得二者的降噪和滤波效果以及宽动态范围压缩特性相同,确保了助听耳机的专业性。
另外,本申请依据真实场景获得的信号包络特征设置测试设备的场景模式音频,有利于精准调试助听耳机在不同场景模式下的低频、中频、高频信号的降噪能力。
S140:通过主观测听对助听耳机进行进一步调试,获得调试后的助听耳机。
主观测听实验分为两部分,包括消音室测听和真实场景测听。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邀请不同程度听障的受试者若干名(例如10名),考虑到助听耳机的传声器主要收集佩戴者前方的语音信息,所以在主观测听过程中扬声器设置在受试者的正前方,高度与人耳持平,如图8。
如图8所示,通过主观测听对助听耳机进行进一步调试,具体包括:
S810:利用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消音室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一言语理解度。
在消音室测听阶段,首先进行裸耳测试:如图7所示,电脑连接听力计,听力计连接扬声器,电脑随机播放纯净语音,听力计将纯净语音声压级调试到受试者刚好能够听到的大小,然后用升10降5的调试方法,调试到受试者完全放松,不需要集中注意力就可以听得清楚的声压级大小,该声压级作为受试者的舒适阈。
然后在纯净语音中加入与助听耳机内的场景模式对应的真实场景的音频,作为场景噪声,依然用升10降5的调试方法,将噪声声压级调试到受试者刚好听不到纯净语音的大小,会产生噪声掩蔽效应,受试者只能听得到噪声而听不到纯净语音。
优选地,纯净语音是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力学与声学研究所建立的中文语音库中随机选取预设数量的单音节、双音节以及短语,并使用音频软件合成的语音音频。
中文语音库由100个单音节、100个双音节和100个短语组成且均为中文女声。作为一个实例,从中文语音库中随机挑选20个单音节、20个双音节以及20个短语,并使用音频软件合成10个10s的语音音频,作为测试用的纯净语音。
在裸耳测试之后进行助听测试,利用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消音室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一言语理解度。
具体地,受试者戴上验配好的助听耳机进行测试,每个受试者听取多段音频信息,然后受试者复述听到的音频信息。其中,音频信息是在消音室的裸耳测试阶段受试者使用的场景模式,每个场景模式的声压级是受试者刚好听得到噪声而听不到纯净语音的声压级。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例,将复述信息量与全部播放信息量的比值,即复述信息量/全部播放信息量,作为受试者的第一言语理解度。
优选地,受试者听取多段音频信息,对测听结果进行平均主观意见(Mean OpinionScore,MOS)评分,作为对助听测试的测听结果反馈,如图下表所示:
S820:在真实场景中利用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真实场景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二言语理解度。
在完成消音室测听后,在真实场景中利用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真实场景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二言语理解度。真实场景测听主要测试助听耳机在环境中对未采集到的突发噪声和随机噪声的响应及其对言语理解度的影响。真实场景测听实验在交通、户外、室内、运动、影院、市场等场景中进行。
真实场景测听也包括裸耳测试和助听测试。在裸耳测试时,电脑随机播放纯净语音,听力计用升10降5的调试方法将纯净语音的声压级调试到受试者在裸耳状态下刚好能够听到周围环境噪音,而听不到纯净语音为准。在助听测试阶段,受试者戴上验配好的助听耳机进行测试,每个受试者听取多段音频信息,然后受试者复述听到的音频信息。其中,音频信息是在真实场景的裸耳测试阶段受试者使用的场景模式,每个场景模式的声压级是受试者刚好听到周围环境噪音,而听不到纯净语音的声压级。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例,将复述信息量与全部播放信息量的比值,即复述信息量/全部播放信息量,作为受试者的第二言语理解度。
优选地,受试者听取多段音频信息,对测听结果进行平均主观意见(Mean OpinionScore,MOS)评分,作为对真实场景试听的结果反馈。
S830:计算所有受试者的言语理解度的平均值。
S840:判断平均值是否大于等于阈值(例如80%)。若是,则执行S860;否则,执行S850。
S850:利用消音室测听和真实场景测听过程中获得的平均主观意见评分对助听耳机的降噪、滤波、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进行微调。
微调后返回S810继续进行主观测听,直至言语理解度的平均值大于等于阈值,随后执行S860。
S860:输出助听耳机调试合格的结果。
本申请在主观测听中利用言语理解度和平均主观意见评分量化受试者的测听结果,以此为依据进行助听耳机的调试,提高了主观测听的调试效果。
相应于上述各实施例及优选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助听耳机的调试装置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具体可以包括信号包络特征提取模块910、真实场景模拟模块920、第一调试模块930以及第二调试模块940。
信号包络特征提取模块910用于提取真实场景采集的音频的信号包络特征。
真实场景模拟模块920用于利用信号包络特征模拟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作为测试设备的场景模式。
第一调试模块930用于利用测试设备中的场景模式对助听耳机进行初步调试。
第二调试模块940用于通过主观测听对助听耳机进行进一步调试,获得调试后的助听耳机。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0所示,第一调试模块930包括第一曲线获得模块9301和第一对比调试模块9302;
第一曲线获得模块9301用于将助听耳机放置在测试设备内,打开助听耳机的降噪开关后,每个场景模式下,获得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多个声压级下的降噪频响曲线。
第一对比调试模块9302用于基于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的降噪频响曲线的对比结果调试助听耳机,使助听耳机在全频段的中频降噪抑制量和低频、高频滤波量与专业助听耳机相同。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0所示,第一调试模块930还包括第二曲线获得模块9303和第二对比调试模块9304。
第二曲线获得模块9303用于每个场景模式下,获得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多个声压级下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
第二对比调试模块9304用于基于专业助听耳机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与助听耳机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之间的对比结果调试助听耳机的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使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每个通道的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相同。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1所示,第二调试模块940包括第一言语理解度获得模块9401、平均值计算模块9402以及输出模块9403。
第一言语理解度获得模块9401用于利用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消音室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一言语理解度。
平均值计算模块9402用于计算所有受试者的言语理解度的平均值。
输出模块9403用于若平均值大于等于阈值,则输出助听耳机的调试合格的结果。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1所示,第二调试模块940还包括第二言语理解度获得模块9404,第二言语理解度获得模块9404用于在真实场景中利用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真实场景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二言语理解度。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1所示,第二调试模块940还包括平均主观意见评分获得模块9405和微调模块9406。
平均主观意见评分获得模块9405用于在进行消音室测听和/或真实场景测听时采集受试者对测试结果的平均主观意见评分。
微调模块9406用于若平均值小于阈值,则利用平均主观意见评分对助听耳机的降噪、滤波、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进行微调,获得调试后的助听耳机。
应理解以上图9-11所示的助听耳机的调试装置的各个部件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部件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部件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部件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某个上述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其它部件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部件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部件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以下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以下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以下简称:FPGA)等。再如,这些部件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以下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综合上述各实施例及其优选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操作中,本发明适用于多种实施方式,本发明以下述载体作为示意性说明:
(1)一种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其可以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执行前述实施例或等效实施方式的步骤/功能。
图12为本发明的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设备可以是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内置于上述电子设备的电路设备。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PC、服务器、智能终端(手机、平板、手表等)、智能电视、智慧屏、柜员机、机器人等。本实施例对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
具体如图12所示,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1200包括处理器1210和存储器1230、输入单元1260、显示单元1270和音频电路1280。其中,处理器1210和存储器1230之间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该存储器123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1210用于从该存储器1230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1210可以和存储器1230可以合成一个处理装置,更常见的是彼此独立的部件,处理器1210用于执行存储器123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功能。具体实现时,该存储器1230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210中,或者,独立于处理器1210。其中,所述音频电路还可以包括扬声器1282、麦克风1284等。其中,显示单元1270可以包括显示屏。
除此之外,为了使得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1200的功能更加完善,该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1290和传感器1201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上述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电源1250,用于给该设备1200中的各种器件或电路提供电能。
应理解,图12所示的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12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各个过程。该设备1200中的各个部件的操作和/或功能,可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前文中关于方法、装置等实施例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应理解,图12所示的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1200中的处理器1210可以是片上系统SOC,该处理器1210中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下简称:CPU),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类型的处理器,例如: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以下简称:GPU)等,具体在下文中再作介绍。
总之,处理器1210内部的各部分处理器或处理单元可以共同配合实现之前的方法流程,且各部分处理器或处理单元相应的软件程序可存储在存储器1230中。
(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上述装置,当计算机程序或上述装置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或等效实施方式的步骤/功能。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任一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某些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如下所述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产品可以包括上述装置),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终端设备执行前述实施例或等效实施方式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指APP;接续前文,上述设备/终端可以是一台计算机设备(例如手机、PC终端、云平台、服务器、服务器集群或者诸如媒体网关等网络通信设备等)。并且,该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还可以具体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通信接口,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均可以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其中,处理器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DSP、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还可包括G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 Units;以下简称:NPU)和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ing;以下简称:ISP),该处理器还可包括特定集成电路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此外,处理器可以具有操作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的功能,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等存储介质中;而前述的存储器/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非可移动磁盘、U盘、移动硬盘、光盘等,以及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模块、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以及,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装置、设备等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可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设备等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单元等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地方,例如系统网络的节点上。具体可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单元来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但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需要言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方式所涉及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不改变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以及技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地组合搭配成多种等效方案;因此,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取真实场景采集的音频的信号包络特征;
利用所述信号包络特征模拟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作为测试设备的场景模式;
利用所述测试设备中的场景模式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初步调试;
通过主观测听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进一步调试,获得调试后的助听耳机;
其中,所述利用所述测试设备中的场景模式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初步调试,具体包括:
将所述助听耳机放置在所述测试设备内,打开所述助听耳机的降噪开关后,每个场景模式下,获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多个声压级下的降噪频响曲线;
基于所述助听耳机和所述专业助听耳机的降噪频响曲线的对比结果调试所述助听耳机,使所述助听耳机在全频段的中频降噪抑制量和低频、高频滤波量与所述专业助听耳机相同;
每个场景模式下,获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多个声压级下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
基于所述专业助听耳机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与所述助听耳机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之间的对比结果调试所述助听耳机的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使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每个通道的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真实场景采集的音频的信号包络特征,具体包括:
针对每个真实场景,利用多个型号的音频采集设备进行音频采集,获得多个音频数据;
将每个所述音频数据转化成频域数据;
对多个所述频域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真实场景的信号包络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每个型号的所述音频采集设备进行音频采集时,利用多部所述型号的音频采集设备在所述真实场景的多个采集点进行音频采集,获得多个音频子数据,并将所述多个音频子数据合成所述音频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信号包络特征模拟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具体包括:
依据所述真实场景的信号包络特征确定各个频率的强度和相位;
依据各个频率的强度和相位合成所述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测试设备在多个声压级下对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进行测试时,每次将与所述助听耳机的其中一个通道的特征点频率对应的纯音偏置信号作为特定频率噪声输入添加到所述测试设备输出的数字言语信号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主观测听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进一步调试,具体包括:
利用所述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消音室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一言语理解度;
计算所有受试者的言语理解度的平均值;
若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阈值,则输出所述助听耳机调试合格的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所述平均值之前,还包括:
在真实场景中利用所述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真实场景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二言语理解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消音室测听和/或真实场景测听时采集受试者对测试结果的平均主观意见评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平均值小于阈值,则利用所述平均主观意见评分对所述助听耳机的降噪、滤波、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进行微调。
10.一种助听耳机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包络特征提取模块、真实场景模拟模块、第一调试模块以及第二调试模块;
所述信号包络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真实场景采集的音频的信号包络特征;
所述真实场景模拟模块用于利用所述信号包络特征模拟真实场景的复合声信号,作为测试设备的场景模式;
第一调试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测试设备中的场景模式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初步调试;
第二调试模块用于通过主观测听对所述助听耳机进行进一步调试,获得调试后的助听耳机;
其中,所述第一调试模块包括第一曲线获得模块、第一对比调试模块、第二曲线获得模块和第二对比调试模块;
所述第一曲线获得模块用于将所述助听耳机放置在所述测试设备内,打开所述助听耳机的降噪开关后,每个场景模式下,获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多个声压级下的降噪频响曲线;
所述第一对比调试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助听耳机和所述专业助听耳机的降噪频响曲线的对比结果调试所述助听耳机,使所述助听耳机在全频段的中频降噪抑制量和低频、高频滤波量与所述专业助听耳机相同;
所述第二曲线获得模块用于每个场景模式下,获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多个声压级下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
所述第二对比调试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专业助听耳机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与所述助听耳机的增益曲线和输入/输出曲线之间的对比结果调试所述助听耳机的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使得所述助听耳机和专业助听耳机在每个通道的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试模块包括第一言语理解度获得模块、平均值计算模块以及输出模块;
所述第一言语理解度获得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消音室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一言语理解度;
所述平均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有受试者的言语理解度的平均值;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阈值,则输出所述助听耳机的调试合格的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试模块还包括第二言语理解度获得模块,所述第二言语理解度获得模块用于在真实场景中利用所述助听耳机对受试者实施真实场景测听,获得受试者的第二言语理解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试模块还包括平均主观意见评分获得模块和微调模块;
所述平均主观意见评分获得模块用于在进行消音室测听和/或真实场景测听时采集受试者对测试结果的平均主观意见评分;
所述微调模块用于若所述平均值小于阈值,则利用所述平均主观意见评分对所述助听耳机的降噪、滤波、宽动态范围压缩参数进行微调,获得调试后的助听耳机。
14.一种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助听耳机的调试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
CN202111501889.8A 2021-12-09 2021-12-09 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Active CN1142057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1889.8A CN114205724B (zh) 2021-12-09 2021-12-09 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1889.8A CN114205724B (zh) 2021-12-09 2021-12-09 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5724A CN114205724A (zh) 2022-03-18
CN114205724B true CN114205724B (zh) 2024-02-13

Family

ID=80651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1889.8A Active CN114205724B (zh) 2021-12-09 2021-12-09 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057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02071B (zh) * 2023-09-21 2024-03-29 广东金海纳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1491A (zh) * 2013-09-22 2014-01-01 江苏贝泰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数字助听器及非传统的助听器验配方法
CN103778920A (zh) * 2014-02-12 2014-05-07 北京工业大学 数字助听器中语音增强和频响补偿相融合方法
CN107948898A (zh) * 2017-10-16 2018-04-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助听器辅助验配系统及方法
CN109327785A (zh) * 2018-10-09 2019-02-12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言语测听的助听增益适配方法及设备
KR102069892B1 (ko) * 2019-05-29 2020-01-23 한림국제대학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보청기 적합관리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프로그램
CN113099371A (zh) * 2021-04-15 2021-07-09 西安音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无线助听器系统以及自助替换耳机实现方法
CN113194395A (zh) * 2021-04-23 2021-07-3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辅听设备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46983A (zh) * 2021-09-06 2021-12-03 周恪睿 助听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智能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82090B (en) * 2009-05-11 2013-07-03 Ototronix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itu testing, fitting and verification of hearing and hearing aids
IT201600083180A1 (it) * 2016-08-05 2018-02-05 Amplifon Spa Metodo per selezionare e regolare in modo personalizzato un apparecchio acustico
US10757517B2 (en) * 2016-12-19 2020-08-25 Soundperience GmbH Hearing assist device fitting method, system, algorithm, software, performance testing and train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1491A (zh) * 2013-09-22 2014-01-01 江苏贝泰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数字助听器及非传统的助听器验配方法
CN103778920A (zh) * 2014-02-12 2014-05-07 北京工业大学 数字助听器中语音增强和频响补偿相融合方法
CN107948898A (zh) * 2017-10-16 2018-04-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助听器辅助验配系统及方法
CN109327785A (zh) * 2018-10-09 2019-02-12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言语测听的助听增益适配方法及设备
KR102069892B1 (ko) * 2019-05-29 2020-01-23 한림국제대학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보청기 적합관리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프로그램
CN113099371A (zh) * 2021-04-15 2021-07-09 西安音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无线助听器系统以及自助替换耳机实现方法
CN113194395A (zh) * 2021-04-23 2021-07-3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辅听设备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46983A (zh) * 2021-09-06 2021-12-03 周恪睿 助听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智能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verton Cavalcante等.An Analysis of Reference Architectures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CobRA '15: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xploring Component-based Techniques for Constructing Reference Architectures》.2015,全文. *
数字助听器宽动态压缩算法研究;陈广飞;应俊;;北京生物医学工程(05);全文 *
自适应动态范围优化技术临床应用效果探讨;胡旭君;史靓;金冬冬;徐怡萍;Sam Mok;;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0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5724A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325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audio perception
Pralong et al. The role of individualized headphone calibration for the generation of high fidelity virtual auditory space
Denk et al. An individualised acoustically transparent earpiece for hearing devices
US20150010160A1 (en) DETERMINATION OF INDIVIDUAL HRTFs
US10897675B1 (en) Training a filter for noise reduction in a hearing device
Xia et al. Effects of reverberation and noise on speech intelligibility in normal-hearing and aided hearing-impaired listeners
CN112956210B (zh) 基于均衡滤波器的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48898A (zh) 一种助听器辅助验配系统及方法
Neuman et al. Effect of compression ratio in a slow‐acting compression hearing aid: Paired‐comparison judgments of quality
CN112954563A (zh) 信号处理方法、电子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205724B (zh) 助听耳机的调试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3938795B (zh) 调节耳机音量的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EP2822301B1 (en) Determination of individual HRTFs
Buchholz A real-time hearing-aid research platform (HARP): Realization, calibration, and evaluation
AU2010347009A1 (en) Method for training speech recognition, and training device
Hladek et al. Effects of noise presence and noise position on interpersonal distance in a triadic conversation.
Zahorik et al. Amplitude modulation detection by human listeners in reverberant sound fields: Effects of prior listening exposure
Patel et al. Compression Fitting of Hearing Aids and Implementation
Courtois Spatial hearing rendering in wireless microphone systems for binaural hearing aids
Arweiler et al. The influence of masker type on early reflection processing and speech intelligibility (L)
CN108932953B (zh) 一种音频均衡函数确定方法、音频均衡方法及设备
Weller et al. Application of a circular 2D hard-sphere microphone array for higher-order Ambisonics auralization
CN113613121A (zh) 一种获取耳机声压级的方法、装置及耳机
Engel et al. Long-term user adaptation to an audio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Bramsløw et al. Hearing ai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