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1015A - 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1015A
CN114201015A CN202111540517.6A CN202111540517A CN114201015A CN 114201015 A CN114201015 A CN 114201015A CN 202111540517 A CN202111540517 A CN 202111540517A CN 114201015 A CN114201015 A CN 114201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rod
host
groove
false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05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卫祥
卞小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Priority to CN2021115405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10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1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10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涉及防误触主机技术领域,包括:主机组件;所述防误触组件固定安装在主机本体的顶部,该装置的控制机构具备始终锁止联动机构和始终不锁止联动机构的两种模式,用户根据自身的使用环境选择使用模式,适应性强,且联动机构在被控制机构锁止后,联动按钮无法单独按动,从而保证了不会出现误触电源按钮导致计算机关机或者重启的现象发生,且联动机构处于不被控制机构锁止时,联动按钮能够自由按动使用,解决了现有计算机主机的开关没有防误触的结构,很容易误触计算机主机的电源按钮导致计算机重启或者关机,导致用户资料的丢失或者计算机的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误触主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计算机能够供人们办公休闲娱乐使用,其中,计算机主机是指计算机除去输入输出设备以外的主要机体部分,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就目前计算机主机而言,其开关没有防误触的结构,很容易误触计算机主机的电源按钮导致计算机重启或者关机,导致用户资料的丢失或者计算机的损坏,尤其是家中有孩童或者宠物的家庭,稳定性较差,实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其具有防误触组件,防误触组件能够锁止联动机构,从而使得当联动机构被控制机构锁止后,联动按钮无法单独按动,保证了计算机使用的稳定,且控制机构具备持续锁止联动机构或者始终不锁止联动机构的两种使用模式,使得用户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选择使用控制机构相应的使用模式,适应性极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具体包括:主机组件;所述主机组件包括有主机本体和防误触组件,所述防误触组件固定安装在主机本体的顶部;所述防误触组件包括有联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有安装外壳、联动按钮、联动盘和功能块,所述安装外壳固定安装在主机本体的顶部,且联动按钮插接在安装外壳的内部,所述联动盘转动连接在安装外壳的内部,且功能块插接在安装外壳的内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解锁杆、调节杆和模式滑块,所述解锁杆插接在安装外壳的内部,且调节杆转动连接在安装外壳的内部,所述模式滑块插接在安装外壳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联动按钮的底部设有抵触压杆,且抵触压杆的底部抵在主机本体顶部的电源按钮上,抵触压杆位于联动盘顶部的杆体外部套接有复位顶簧。
可选的,所述联动盘的盘体内部设有联动槽,且联动槽的槽体为弧形设计,功能块的底部设有联动杆,且联动杆插接在联动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联动杆的底部设有“T”形的轨道块,且安装外壳的内部设有轨道槽,轨道块插接在轨道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联动按钮的侧面设有锁止槽,且功能块顶部的侧面设有锁止块,锁止块插接在锁止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解锁杆杆体内端的底部设有控制杆,且联动盘的盘体侧面设有控制槽,控制杆插接在控制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解锁杆内端杆体和模式滑块的截面形状均为正多变形设计,且安装外壳的内部设有定位槽,解锁杆的杆体内端和模式滑块插接在定位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解锁杆和模式滑块之间设有功能弹簧,且功能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解锁杆杆体内端的侧面和模式滑块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调节杆的杆体外部设有螺纹,且调节杆通过杆体螺纹拧接在模式滑块的内部,解锁杆的内部设有避让槽,且避让槽的内径大于调节杆的杆体外径。
有益效果
该装置的控制机构具备两种使用模式,即始终锁止联动机构和始终不锁止联动机构的两种模式,两种模式能够自由切换,从而能够用户根据自身的使用环境选择使用模式,适应性极强,且两种模式能够自由切换,调节快速方便灵活,联动机构在被控制机构锁止后,联动按钮无法单独按动,从而保证了不会出现误触电源按钮导致计算机关机或者重启的现象发生,且联动机构处于不被控制机构锁止时,联动按钮能够自由按动使用,稳定性强,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用性。
此外,控制机构的两种模式通过改变功能弹簧的使用状态,通过转动调节杆能够改变功能弹簧的使用状态,当调节杆转动时能够通过杆体螺纹带动模式滑块移动,从而改变功能弹簧的使用状态,当功能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联动机构会始终被控制机构锁止使用,当功能弹簧处于拉长状态时,联动机构不会被控制机构锁止能够正常使用,调节方便灵活。
此外,当功能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用时,解锁杆的外端被功能弹簧顶出安装外壳的内部,且此时联动杆位于联动槽靠近圆心的一端,从而此时锁止块会卡接在锁止槽的内部,此时联动按钮无法被按下,从而对联动按钮进行锁止,避免联动按钮被误触导致计算机重启或者关机导致用户资料丢失,使用稳定安全。
此外,联动机构在被控制机构锁止时可通过手动解锁按下联动按钮实现开机或者强制关机的操作,当按下解锁杆时,解锁杆向一侧移动,控制杆通过控制槽带动联动盘转动,联动盘转动时联动槽能够通过联动杆带动功能块向外移动,解除锁止块与锁止槽的卡接锁止关系,此时可按下联动按钮实现开启或者强制关机的操作,此后松开解锁杆后,解锁杆能够在功能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且联动按钮能够在复位顶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恢复锁止块余锁止槽的重新卡接锁止,使用稳定,操作方便。
此外,当功能弹簧处于拉长状态使用时,解锁杆的外端被功能弹簧拉入安装外壳的内部,此时联动杆位于联动槽远离圆心的一端,此时锁止块不会插入到锁止槽的内部,从而此时联动按钮能够自由按动正常使用,使得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环境选择不同的使用模式,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防误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防误触组件拆解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控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用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图4中按下解锁杆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图5中按下联动按钮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控制弹簧处于拉长状态使用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图4中A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图7中B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主机组件;101、主机本体;2、联动机构;201、安装外壳;2011、轨道槽;2012、定位槽;202、联动按钮;2021、抵触压杆;2022、复位顶簧;2023、锁止槽;203、联动盘;2031、联动槽;2032、控制槽;204、功能块;2041、联动杆;2042、轨道块;2043、锁止块;3、控制机构;301、解锁杆;3011、控制杆;302、调节杆;303、模式滑块;3031、功能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请参考图1至图9: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包括:主机组件1;主机组件1包括有主机本体101和防误触组件,防误触组件固定安装在主机本体101的顶部;防误触组件包括有联动机构2和控制机构3,联动机构2包括有安装外壳201、联动按钮202、联动盘203和功能块204,安装外壳201固定安装在主机本体101的顶部,且联动按钮202插接在安装外壳201的内部,联动盘203转动连接在安装外壳201的内部,且功能块204插接在安装外壳201的内部;控制机构3包括有解锁杆301、调节杆302和模式滑块303,解锁杆301插接在安装外壳201的内部,且调节杆302转动连接在安装外壳201的内部,模式滑块303插接在安装外壳201的内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联动按钮202的底部设有抵触压杆2021,且抵触压杆2021的底部抵在主机本体101顶部的电源按钮上,抵触压杆2021位于联动盘203顶部的杆体外部套接有复位顶簧2022,在使用中,当按下联动按钮202时,联动按钮202底部的抵触压杆2021能够按下主机本体101的电源按钮,从而实现主机本体101的开机和强制关机使用,使用方便灵活。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联动盘203的盘体内部设有联动槽2031,且联动槽2031的槽体为弧形设计,功能块204的底部设有联动杆2041,且联动杆2041插接在联动槽2031的内部,在使用中,联动槽2031能够通过联动杆2041控制功能块204的使用位置,联动按钮202的侧面设有锁止槽2023,且功能块204顶部的侧面设有锁止块2043,锁止块2043插接在锁止槽2023的内部,从而通过锁止块2043和锁止槽2023的卡接或者分离实现对联动按钮202使用状态的控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联动杆2041的底部设有“T”形的轨道块2042,且安装外壳201的内部设有轨道槽2011,轨道块2042插接在轨道槽2011的内部,在使用中,轨道槽2011能够通过轨道块2042限制功能块204的移动轨迹,从而使得功能块204在移动时不会出现歪斜、扭曲导致装置卡死失效的现象发生,使用稳定。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解锁杆301内端杆体和模式滑块303的截面形状均为正多变形设计,且安装外壳201的内部设有定位槽2012,解锁杆301的杆体内端和模式滑块303插接在定位槽2012的内部,在使用中,通过转动调节杆302能够改变功能弹簧3031的使用状态,且模式滑块303正多变形设计使得模式滑块303不会跟随调节杆302的转动而转动,调节杆302的杆体外部设有螺纹,且调节杆302通过杆体螺纹拧接在模式滑块303的内部,当调节杆302转动时能够通过杆体螺纹带动模式滑块303移动,从而改变功能弹簧3031的使用状态,当功能弹簧3031处于压缩状态时,联动机构2会始终被控制机构3锁止使用,当功能弹簧3031处于拉长状态时,联动机构2不会被控制机构3锁止能够正常使用,调节方便灵活。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解锁杆301和模式滑块303之间设有功能弹簧3031,且功能弹簧30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解锁杆301杆体内端的侧面和模式滑块303的侧面,在使用中,当功能弹簧3031处于压缩状态使用时,解锁杆301的外端被功能弹簧3031顶出安装外壳201的内部,且此时联动杆2041位于联动槽2031靠近圆心的一端,从而此时锁止块2043会卡接在锁止槽2023的内部,此时联动按钮202无法被按下,从而对联动按钮202进行锁止,避免联动按钮202被误触导致计算机重启或者关机导致用户资料丢失,当功能弹簧3031处于拉长状态使用时,解锁杆301的外端被功能弹簧3031拉入安装外壳201的内部,此时联动杆2041位于联动槽2031远离圆心的一端,此时锁止块2043不会插入到锁止槽2023的内部,从而此时联动按钮202能够自由按动正常使用,使得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环境选择不同的使用模式,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解锁杆301杆体内端的底部设有控制杆3011,且联动盘203的盘体侧面设有控制槽2032,控制杆3011插接在控制槽2032的内部,在使用中,联动机构2在被控制机构3锁止时可通过手动解锁按下联动按钮202实现开机或者强制关机的操作,当按下解锁杆301时,解锁杆301向一侧移动,控制杆3011通过控制槽2032带动联动盘203转动,联动盘203转动时联动槽2031能够通过联动杆2041带动功能块204向外移动,解除锁止块2043与锁止槽2023的卡接锁止关系,此时可按下联动按钮202实现开启或者强制关机的操作,此后松开解锁杆301后,解锁杆301能够在功能弹簧3031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且联动按钮202能够在复位顶簧2022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恢复锁止块2043余锁止槽2023的重新卡接锁止,使用稳定,操作方便。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解锁杆301的内部设有避让槽,且避让槽的内径大于调节杆302的杆体外径,该设计使得解锁杆301在使用时不会被调节杆302阻碍,调节顺畅,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发明中,根据用户自身的使用环境,选择控制机构3的适合的模式进行使用,控制机构3的两种模式通过改变功能弹簧3031的使用状态,通过转动调节杆302能够改变功能弹簧3031的使用状态,当调节杆302转动时能够通过杆体螺纹带动模式滑块303移动,从而改变功能弹簧3031的使用状态,当功能弹簧3031处于压缩状态时,联动机构2会始终被控制机构3锁止使用,当功能弹簧3031处于拉长状态时,联动机构2不会被控制机构3锁止能够正常使用,当功能弹簧3031处于拉长状态使用时,解锁杆301的外端被功能弹簧3031拉入安装外壳201的内部,此时联动杆2041位于联动槽2031远离圆心的一端,此时锁止块2043不会插入到锁止槽2023的内部,从而此时联动按钮202能够自由按动正常使用,使得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环境选择不同的使用模式,如图7所示,当功能弹簧3031处于压缩状态使用时,解锁杆301的外端被功能弹簧3031顶出安装外壳201的内部,且此时联动杆2041位于联动槽2031靠近圆心的一端,从而此时锁止块2043会卡接在锁止槽2023的内部,此时联动按钮202无法被按下,从而对联动按钮202进行锁止,避免联动按钮202被误触导致计算机重启或者关机导致用户资料丢失,如图4所示,联动机构2在被控制机构3锁止时可通过手动解锁按下联动按钮202实现开机或者强制关机的操作,当按下解锁杆301时,解锁杆301向一侧移动,控制杆3011通过控制槽2032带动联动盘203转动,联动盘203转动时联动槽2031能够通过联动杆2041带动功能块204向外移动,解除锁止块2043与锁止槽2023的卡接锁止关系,此时可按下联动按钮202实现开启或者强制关机的操作,此后松开解锁杆301后,解锁杆301能够在功能弹簧3031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且联动按钮202能够在复位顶簧2022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恢复锁止块2043余锁止槽2023的重新卡接锁止,如附图5和图6所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描述各个构件的位置及其之间的配合关系等时,通常会以一个/一对构件举例而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样的位置、配合关系等,同样适用于其他构件/其他成对的构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9)

1.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组件(1);所述主机组件(1)包括有主机本体(101)和防误触组件,所述防误触组件固定安装在主机本体(101)的顶部;所述防误触组件包括有联动机构(2)和控制机构(3),所述联动机构(2)包括有安装外壳(201)、联动按钮(202)、联动盘(203)和功能块(204),所述安装外壳(201)固定安装在主机本体(101)的顶部,且联动按钮(202)插接在安装外壳(201)的内部,所述联动盘(203)转动连接在安装外壳(201)的内部,且功能块(204)插接在安装外壳(201)的内部;所述控制机构(3)包括有解锁杆(301)、调节杆(302)和模式滑块(303),所述解锁杆(301)插接在安装外壳(201)的内部,且调节杆(302)转动连接在安装外壳(201)的内部,所述模式滑块(303)插接在安装外壳(201)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按钮(202)的底部设有抵触压杆(2021),且抵触压杆(2021)的底部抵在主机本体(101)顶部的电源按钮上,抵触压杆(2021)位于联动盘(203)顶部的杆体外部套接有复位顶簧(20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盘(203)的盘体内部设有联动槽(2031),且联动槽(2031)的槽体为弧形设计,功能块(204)的底部设有联动杆(2041),且联动杆(2041)插接在联动槽(2031)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2041)的底部设有“T”形的轨道块(2042),且安装外壳(201)的内部设有轨道槽(2011),轨道块(2042)插接在轨道槽(2011)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按钮(202)的侧面设有锁止槽(2023),且功能块(204)顶部的侧面设有锁止块(2043),锁止块(2043)插接在锁止槽(2023)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杆(301)杆体内端的底部设有控制杆(3011),且联动盘(203)的盘体侧面设有控制槽(2032),控制杆(3011)插接在控制槽(2032)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杆(301)内端杆体和模式滑块(303)的截面形状均为正多变形设计,且安装外壳(201)的内部设有定位槽(2012),解锁杆(301)的杆体内端和模式滑块(303)插接在定位槽(2012)的内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杆(301)和模式滑块(303)之间设有功能弹簧(3031),且功能弹簧(30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解锁杆(301)杆体内端的侧面和模式滑块(303)的侧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302)的杆体外部设有螺纹,且调节杆(302)通过杆体螺纹拧接在模式滑块(303)的内部,解锁杆(301)的内部设有避让槽,且避让槽的内径大于调节杆(302)的杆体外径。
CN202111540517.6A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 Pending CN1142010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0517.6A CN114201015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0517.6A CN114201015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1015A true CN114201015A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54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0517.6A Pending CN114201015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010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3724A (zh) * 2022-04-14 2022-07-15 湖北理工学院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气设备用保护箱
CN117517221A (zh) * 2024-01-04 2024-02-06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作物氮素主动多光谱传感器组件及其监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6966A (zh) * 2006-12-21 2008-06-25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开关的防误触动机构
US20090300251A1 (en) * 2008-05-28 2009-12-03 Micro-Star International Co., Ltd. Computer equipment
CN210666599U (zh) * 2019-11-22 2020-06-0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解锁的内置硬盘框结构
CN211742982U (zh) * 2020-01-15 2020-10-23 天津中兴盛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安全锁的电源开关按钮
CN113782369A (zh) * 2021-08-11 2021-12-10 喻璐 一种基于计算机用的具备防误触关机功能的开关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6966A (zh) * 2006-12-21 2008-06-25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开关的防误触动机构
US20090300251A1 (en) * 2008-05-28 2009-12-03 Micro-Star International Co., Ltd. Computer equipment
CN210666599U (zh) * 2019-11-22 2020-06-0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解锁的内置硬盘框结构
CN211742982U (zh) * 2020-01-15 2020-10-23 天津中兴盛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安全锁的电源开关按钮
CN113782369A (zh) * 2021-08-11 2021-12-10 喻璐 一种基于计算机用的具备防误触关机功能的开关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3724A (zh) * 2022-04-14 2022-07-15 湖北理工学院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气设备用保护箱
CN114753724B (zh) * 2022-04-14 2023-05-16 湖北理工学院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气设备用保护箱
CN117517221A (zh) * 2024-01-04 2024-02-06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作物氮素主动多光谱传感器组件及其监测方法
CN117517221B (zh) * 2024-01-04 2024-03-15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作物氮素主动多光谱传感器组件及其监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01015A (zh) 一种计算机用具有防误触结构的主机
US7430115B2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removably a disk drive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7848099B1 (en) Hard disk drive holder
US20100321879A1 (en) Hard disk drive holder
US6355991B1 (en) Hot plug switch mechanism
JP2004047101A (ja)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20230115069A1 (en) Dual energy storag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isolating switch
CN112316411A (zh) 电子设备及其手柄
CN211578621U (zh) 一种旋转调节结构
US7359187B2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removably a disk drive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641156B (zh) 一种墨盒和打印机
EP1503392B1 (en) Switch Assembly
CN108536226B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
US20050026464A1 (en) Handle assembly for use with removable electronic appliance
CN113782369A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用的具备防误触关机功能的开关组件
CN114622774A (zh) 一种电子球锁
CN211641442U (zh) 一种墨盒和打印机
CN211390617U (zh) 一种墨盒和打印机
US6817020B2 (en) Ejection structure
CN216487890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及锁定机构
CN220233040U (zh) 继电器插座
CN110641155B (zh) 一种墨盒和打印机
CN220117908U (zh) 一种锁具执手换向结构及门锁
CN220706273U (zh) 一种离合装置,顶门机构以及电器设备
CN219987480U (zh) 一种用于安装嵌合式开关的手动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