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5578A - 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5578A
CN114195578A CN202111521557.6A CN202111521557A CN114195578A CN 114195578 A CN114195578 A CN 114195578A CN 202111521557 A CN202111521557 A CN 202111521557A CN 114195578 A CN114195578 A CN 114195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icrobial fertilizer
liquid compound
compound microbial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15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远鹏
王明
高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5215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5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5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5578A/zh
Priority to ZA2022/05689A priority patent/ZA202205689B/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1/00Superphosphates, i.e. fertilisers produced by reacting rock or bone phosphates with sulfuric or phosphoric acid in such amounts and concentrations as to yield solid products directly
    • C05B1/02Super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2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using specific microorganisms or substances, e.g. enzymes, for activating or stimulating the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20Liquid fertili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肥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原料包括:复合氨基酸、尿素、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石灰粉、硫酸钾、硼砂、黄腐酸钾、复合菌、粉煤灰、麸皮、豆粕、红糖、磷酸铵、七水硫酸锌。本发明将麸皮、豆粕、红糖加水蒸煮,加入复合氨基酸、尿素及磷酸铵,再加入复合菌进行发酵,依次加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石灰粉、硫酸钾、硼砂、黄腐酸钾、粉煤灰、七水硫酸锌和水进行第二次发酵,得到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该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的生产材料易得、生产方法简单,配合水肥一体化设施使用,降低了人工成本、省时省力,符合现代技术、大型农场、合作社的应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可用耕地减少,农业用地已成为重要的稀缺资源。沿海滩涂的盐碱化是造成土壤使用效率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盐渍化土壤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
对于盐碱土壤的改良常采用客土法、灌水洗盐法、农业植物改良法、施用化学改良剂等,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时期和程度上起到了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效果,但由于其处理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不利于在较大范围的盐渍区应用。
复合微生物菌肥作为比较新型的改良产品,它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且能更有效地改良盐渍化土壤。同时,大量研究发现,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与植株互作,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方面微生物可提高植株对养分的利用,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性与品质;另一方面,植株分泌的有机物质亦可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复合微生物菌肥分为粉剂、颗粒和液体三大类。其中粉剂和颗粒型微生物菌肥使用时麻烦、困难,人工成本高昂且利用率低,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应用。随着水肥一体化设施在农业上的应用逐渐广泛,液体微生物菌肥因其利用率高,操作简单,相对成本低,具有较宽广的市场和光明的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适应水肥一体化的推广,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益,改善土壤、植株指标,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利用率、制造简单、省时省工、无污染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复合氨基酸30~40份、尿素3~8份、过磷酸钙3~8份、钙镁磷肥3~8份、石灰粉1~5份、硫酸钾5~10份、硼砂1~5份、黄腐酸钾5~10份、复合菌1~5份、粉煤灰20~30份、麸皮5~15份、豆粕10~20份、红糖15~25份、磷酸铵1~5份、七水硫酸锌1~5份。
进一步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复合氨基酸38份、尿素5份、过磷酸钙4份、钙镁磷肥6份、石灰粉1份、硫酸钾8份、硼砂1份、黄腐酸钾8份、复合菌2份、粉煤灰25份、麸皮10份、豆粕16份、红糖20份、磷酸铵2份、七水硫酸锌1份。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氨基酸为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按14:6:6:6:6的质量比配制而成,补充豆粕中低含量的蛋氨酸,同时作为额外营养物补充,可为微生物、植株提供更充足的营养。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菌为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放线菌、醋酸菌、绿色木霉菌和双岐杆菌中的至少六种。
复合菌由不同菌群组成,在应用过程中有其各自的功效,一方面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另一方面促进植株对肥料的利用,增强植株长势。
其中,光合菌以土壤接受的光和热为能源,将土壤中的硫氢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分离出来,变有害物质为无害物质,并以植物根部的分泌物、土壤中的有机物、有害气体(硫化氢等)及二氧化碳、氮等为基质,合成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氮素化合物、抗病毒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等,是肥沃土壤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力量,光合菌群的代谢物质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还可以成为其它微生物繁殖的养分;
乳酸菌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的急剧腐败分解,能够分解在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并使有机物发酵分解,乳酸菌还能够抑制连作障碍产生的致病菌增殖;
酵母菌利用植物根部产生的分泌物、光合菌合成的氨基酸糖类物质,发挥发酵力,合成促进根系生长及细胞分裂的活化物质,在其它细菌增殖同时提供重要的养分;
枯草芽孢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多种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分泌的植酸酶能降解土壤中大部分的植酸盐,为植物生长提供需要的营养;
地衣芽孢杆菌能产生抗活性物质,并具有独特的生物夺氧机制,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胶质芽孢杆菌可分解硅酸盐和铝硅酸盐及其它矿物中的含钾矿物,具有溶磷、释钾、固氮的作用,同时生长过程中能够产生有机酸、多糖等有利于植物吸收发育的物质;
胶冻样芽孢杆菌可起到固氮、解磷、解钾并释放出可溶性钙、硫、镁、铁、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的作用,其产生赤霉素、吲哚乙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增强作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增强作物抗性的作用;
革兰氏阳性放线菌具有拮抗病原菌、防病壮菌的作用,其分泌细胞分裂素促进作物的生长;醋酸菌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有助于植株抵抗逆境条件,减少植株所受伤害;
绿色木霉菌是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产生的纤维素酶对有机物有非常好的降解作用,同时又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可有效防治土传性病害;
双岐杆菌具有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的作用,产生的醋酸和乳酸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长,同时产生维生素B1、B2、B6、B12及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等营养物质。
粉煤灰是煤燃烧后收捕下来的细灰,其含有K、Ca、Mg、Si、Mn等植物必需的元素,若不合理利用会造成扬尘、污染大气的负面影响,其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能够产生有机酸,可促进其中养分溶解释放。
麸皮是小麦加工面粉后得到的副产品,是小麦最外层的表皮,其具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同时含有丰富维生素E和B族、核黄素、尼克酸等微生物必需的生长元素。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其粗蛋白含量高达30~50%,经微生物发酵后产生大量具有独特生理活性功能的活性肽及微生物酶类。
黄腐酸钾是一种天然矿物质活性钾肥,它可以改良土壤结构,调节土壤pH,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植株抗性。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所述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麸皮、豆粕、红糖分别加水混合,经过蒸煮得到混合料a,投入发酵罐中;
(2)将复合氨基酸、尿素及磷酸铵与水混合,加入到混合料a中,得到混合料b;
(3)在混合料b中加复合菌进行发酵得到初发酵产物;
(4)在初发酵产物中依次加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石灰粉、硫酸钾、硼砂、黄腐酸钾、粉煤灰、七水硫酸锌和水混合均匀,进行第二次发酵,经过滤得到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麸皮、豆粕、红糖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4~5,所述蒸煮为蒸煮至沸腾后将得到的混合料a投入发酵罐中。本发明通过煮沸有机营养物杀灭杂菌,减少污染,同时有机营养物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主要的能量物质。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复合氨基酸、尿素、磷酸铵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2~4;所述水为煮沸后自然冷却至30~40℃。复合氨基酸、尿素、磷酸铵这些物质作为氮源及补充营养物供应微生物生长繁殖。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发酵前向发酵罐中投入水(水为煮沸后自然冷却至室温,避免杂菌污染),至发酵罐水的温度为25~35℃时投入复合菌,发酵时间为24~72h。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所述水的加入量为发酵罐中所有原料总重量的3~4倍。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所述第二次发酵的温度为27~37℃,时间为6~10天,取样检测至混合液pH值为3~4,即发酵结束。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以氨基酸为主要原料,添加红糖、麸皮、豆粕作为有机添加物,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主要的有机营养,通过添加尿素、磷酸铵等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无机氮源;通过添加过磷酸钙、硫酸钾、硼砂、粉煤灰等无机营养物,为植株生长提供主要的大中量元素。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由于大豆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所以在复合氨基酸中比重较大,其余氨基酸作为额外补充,可为微生物、植株提供更充足的营养。
本发明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生产三个月后有效活菌数为0.7亿/mL,其总氮含量、总磷含量、钾含量、总养分、有机质含量等均达到复合菌肥的要求,且部分指标优于常规复合微生物肥料。本发明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的生产材料易得、生产方法简单、生产材料利用率高、省时省工、无污染。配合水肥一体化设施使用,降低了人工成本、省时省力,符合现代技术、大型农场、合作社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验证例1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盐碱胁迫下‘赤霞珠’葡萄根、茎、叶中Na+/K+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在以下实施例中,复合氨基酸为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按14:6:6:6:6的质量比配制而成;复合菌为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放线菌、醋酸菌、绿色木霉菌、双岐杆菌的复合菌种,其菌种比例分别为5:3:3:1:1:1:1:3:1:2:2.5。
在本发明中,所有原料均为常规市售原料。
实施例1
(1)将2kg麸皮、3.2kg豆粕、4kg红糖与40kg水混合,经过蒸煮得到混合料a;
(2)将7.6kg复合氨基酸、1kg尿素及0.4kg磷酸铵与27kg水混合,加入到混合料a中,得到混合料b,水的温度为35℃;
(3)在混合料b中加0.4kg复合菌在25~35℃下发酵36h,得到初发酵产物;
(4)在初发酵产物中依次加入0.8kg过磷酸钙、1.2kg钙镁磷肥、0.2kg石灰粉、1.6kg硫酸钾、0.2kg硼砂、1.6kg黄腐酸钾、5kg粉煤灰、0.2kg七水硫酸锌和水混合均匀,水的加入量为所有原料总重量的3.5倍,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7~37℃,时间为8天,得到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
实施例2
(1)将1kg麸皮、4kg豆粕、3kg红糖与40kg水混合,经过蒸煮得到混合料a;
(2)将6kg复合氨基酸、0.6kg尿素及0.2kg磷酸铵与13.6kg水混合,加入到混合料a中,得到混合料b,水的温度为30℃;
(3)在混合料b中加0.2kg复合菌在25~35℃下发酵24h,得到初发酵产物;
(4)在初发酵产物中依次加入0.6kg过磷酸钙、0.6kg钙镁磷肥、0.5kg石灰粉、1kg硫酸钾、0.5kg硼砂、1kg黄腐酸钾、4kg粉煤灰、0.5kg七水硫酸锌和水混合均匀,水的加入量为所有原料总重量的3倍,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7~37℃,时间为6天,得到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
实施例3
(1)将3kg麸皮、2kg豆粕、5kg红糖与40kg水混合,经过蒸煮得到混合料a;
(2)将8kg复合氨基酸、1.6kg尿素及1kg磷酸铵与42.4kg水混合,加入到混合料a中,得到混合料b,水的温度为40℃;
(3)在混合料b中加1kg复合菌在25~35℃下发酵72h,得到初发酵产物;
(4)在初发酵产物中依次加入1.6kg过磷酸钙、1.6kg钙镁磷肥、1kg石灰粉、2kg硫酸钾、1kg硼砂、2kg黄腐酸钾、6kg粉煤灰、1kg七水硫酸锌和水混合均匀,水的加入量为所有原料总重量的4倍,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7~37℃,时间为10天,得到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
检测实施例1~3制得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的氮、磷、钾含量、总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以上指标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钒钼黄比色法、火焰分光光度法、重铬酸钾法测定,各营养物质含量的检测结果汇总于表1。
表1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的营养物质含量
项目 氮(g/L) 磷(g/L) 钾(g/L) 总养分(g/L) 有机质(g/L)
实施例1 27.5 2.1 11.6 41.2 96.1
实施例2 18.7 1.3 8.3 28.3 90.3
实施例3 43.1 3.9 14.6 61.6 107.5
本发明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营养物质含量高,均达到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要求。应用方法:作物整个生长期均可使用,可冲施、滴灌、灌根,使用时需稀释300~500倍,严禁与杀菌剂产品混用。
验证例1
1、操作实施(实施例1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
2021年4月开始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实验园日光温室对盆栽‘赤霞珠’进行外源复合盐碱胁迫,验证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盐碱胁迫的缓解作用。实验处理如下:每盆每五天浇灌800毫升质量分数为0.42%复合盐碱溶液(NaCl:Na2SO4:NaHCO3=4:5:5,pH=8.00±0.03),每次复合盐碱处理后第二天浇灌800毫升500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以浇灌等量清水为对照。单株重复,每处理设置12个重复。
2、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盐碱胁迫的缓解效果
施用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后极大地缓解了‘赤霞珠’葡萄的受胁迫程度。如表2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施用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后‘赤霞珠’葡萄叶片叶绿素a+b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31.79%和38.40%;而‘赤霞珠’葡萄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度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10.40%和11.99%。
表2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盐碱胁迫下‘赤霞珠’葡萄叶片的影响
Figure BDA0003407677380000111
注:表中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同一列数据用不同小写字母标识表示差异显著(P<0.05)。
图1为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盐碱胁迫下‘赤霞珠’葡萄根、茎、叶中Na+/K+的影响,菌剂处理后‘赤霞珠’葡萄根、茎、叶中Na+/K+的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较对照分别降低了14.40%、19.24%、54.14%。这表明,施用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可抑制盐碱胁迫下葡萄对Na+的吸收,维持各器官较低的Na+/K+值,进而减轻植株所受盐碱胁迫。
验证例2
1、操作实施(实施例1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
2021年3月在滨海盐碱区滨州市阳信县山东润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5号棚进行实验处理,以‘阳光玫瑰’为试材。实验处理如下:随机选取6个小区,每小区8株‘阳光玫瑰’。选取三个小区为实验组,于每月1号、11号、21号给小区内葡萄树浇灌120升500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其余小区于相同时间浇灌120升清水(对照组)。
2、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盐碱胁迫下土壤理化性状及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见表3和表4。
表3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对滨海盐碱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Figure BDA0003407677380000121
注:表中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同一列数据用不同小写字母标识表示差异显著(P<0.05)。
如表3所示,施用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后不同土层(0-20cm、20-40cm)的pH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0.11、0.07个单位;土壤水溶性盐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19.56%、31.00%;菌肥处理后0-20cm土层的容重显著低于对照组,降低了12.12%,而20-40cm土层的容重无显著性差异。
表4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对‘阳光玫瑰’果实品质的影响
处理 对照组 实验组
表皮强度/g 456.11±67.98b 526.85±83.60a
脆性/g·sec<sup>-1</sup> 99.63±11.96b 107.08±14.53a
表皮韧性/g·sec 1049.87±256.74b 1358.21±475.17a
果肉平均坚实度/g 45.60±13.13b 61.66±15.32a
百粒重/g 944.02±16.99b 1348.11±17.34a
可溶性固形物/% 16.50±0.20b 18.07±0.25a
可滴定酸/g·L<sup>-1</sup> 3.79±0.17a 3.69±0.22a
注:表中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同一列数据用不同小写字母标识表示差异显著(P<0.05)。
如表4所示,施用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后‘阳光玫瑰’果实品质相关指标得到提高。菌剂处理后果实表皮强度、脆性、表皮韧性、果肉平均坚实度均较对照显著提升了15.51%、7.48%、29.37%、35.22%;果实百粒重显著提高了42.81%;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9.52%,可滴定酸差异不显著。
验证例3
1、操作实施(实施例1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
2021年3月开始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实验园进行实验处理,以‘美乐’葡萄为试材。实验处理如下:实验组每株‘美乐’浇灌10升500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照组每株‘美乐’浇灌10升清水。每个实验组为单株重复,重复5次。
2、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美乐’葡萄果皮次生代谢物的影响见表5。
表5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美乐’果皮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Figure BDA0003407677380000131
注:表中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同一列数据用不同小写字母标识表示差异显著(P<0.05)。
如表5所示,施用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后‘美乐’果皮次生代谢物含量均显著提高,其中花色苷含量提高了139.58%;总酚含量提高了16.81%;总类黄酮含量提高了32.30%;黄烷醇含量提高了51.47%;单宁含量提高了48.12%。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复合氨基酸30~40份、尿素3~8份、过磷酸钙3~8份、钙镁磷肥3~8份、石灰粉1~5份、硫酸钾5~10份、硼砂1~5份、黄腐酸钾5~10份、复合菌1~5份、粉煤灰20~30份、麸皮5~15份、豆粕10~20份、红糖15~25份、磷酸铵1~5份、七水硫酸锌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复合氨基酸38份、尿素5份、过磷酸钙4份、钙镁磷肥6份、石灰粉1份、硫酸钾8份、硼砂1份、黄腐酸钾8份、复合菌2份、粉煤灰25份、麸皮10份、豆粕16份、红糖20份、磷酸铵2份、七水硫酸锌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氨基酸为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按14:6:6:6:6的质量比配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为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放线菌、醋酸菌、绿色木霉菌和双岐杆菌中的至少六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麸皮、豆粕、红糖与水混合,经过蒸煮得到混合料a;
(2)将复合氨基酸、尿素及磷酸铵与水混合,加入到混合料a中,得到混合料b;
(3)在混合料b中加复合菌进行发酵得到初发酵产物;
(4)在初发酵产物中依次加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石灰粉、硫酸钾、硼砂、黄腐酸钾、粉煤灰、七水硫酸锌和水混合均匀,进行第二次发酵,得到所述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麸皮、豆粕、红糖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4~5,所述蒸煮为蒸煮至沸腾后将得到的混合料a投入发酵罐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复合氨基酸、尿素、磷酸铵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2~4;所述水的温度为30~4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5~35℃,时间为24~72h。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水的加入量为所有原料总重量的3~4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第二次发酵的温度为27~37℃,时间为6~10天。
CN202111521557.6A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4195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1557.6A CN114195578A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
ZA2022/05689A ZA202205689B (en) 2021-12-13 2022-05-24 Liquid compound microbial bacterial fertiliz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1557.6A CN114195578A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5578A true CN114195578A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53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1557.6A Pending CN114195578A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液态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5578A (zh)
ZA (1) ZA20220568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8312A (zh) * 2015-12-09 2016-03-23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16903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改良用复混肥及制备方法
CN107935650A (zh) * 2017-11-24 2018-04-20 山东胜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碱土的盐碱地的改良用微生物菌肥
CN110963848A (zh) * 2019-12-30 2020-04-07 杨金铎 功能性复合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3742A (zh) * 2019-12-31 2020-05-15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土壤改良型有机液体肥及其在盐碱地核桃种植中的应用
CN112457137A (zh) * 2020-12-21 2021-03-09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氨基酸肥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8312A (zh) * 2015-12-09 2016-03-23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16903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改良用复混肥及制备方法
CN107935650A (zh) * 2017-11-24 2018-04-20 山东胜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碱土的盐碱地的改良用微生物菌肥
CN110963848A (zh) * 2019-12-30 2020-04-07 杨金铎 功能性复合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3742A (zh) * 2019-12-31 2020-05-15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土壤改良型有机液体肥及其在盐碱地核桃种植中的应用
CN112457137A (zh) * 2020-12-21 2021-03-09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氨基酸肥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若天 等: "《农用益生菌生产与应用手册》", 29 February 2016, 金盾出版社 *
范永强: "《现代桃树栽培》", 31 May 2020,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2205689B (en) 2022-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3167B (zh) 一种复合型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EP2479253B1 (en) Antagonistic bacteria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anama wilt disease of continuously planted banana and microorganism organic fertilizer thereof
CN101891511B (zh) 一种适于蔬菜、瓜果种植的有机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6006B (zh) 一种苹果专用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6801B (zh) 利用餐饮垃圾制备功能性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CN104478550B (zh) 一种适用于番茄育苗的茶渣蚓粪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AU2008331378A1 (en) Microorganisms, microbial phosphate fertilizer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such microbial phosphate fertilizers
CN107043280A (zh) 一种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9014B (zh) 一株冬枣根际促生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5481580A (zh) 一种新型猕猴桃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09101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53600B (zh) 有机肥以及促进蔬菜生长和/或防治蔬菜病害的方法
CN106518535A (zh) 全营养生态型基质营养土及制备方法
CN1974490A (zh) 农副产品加工废料发酵生产生化黄腐酸菌肥方法
CN102701838A (zh) 以造纸污泥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8056B (zh) 一种绿色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2982B (zh) 一种改良土壤的非落叶类果树专用复合微生物肥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5018098A (zh) 一种菜地土壤专用修复剂及修复方法
CN108977393B (zh) 一种利用食用油有机碳滤饼生产微生物菌剂及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13956097A (zh) 一种水稻用抗病生物纳米硒肥的制备方法
CN103173387A (zh) 用于促进油菜生长的促生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CN108821858A (zh) 火龙果抗病专用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125742A (zh) 一种以ddgs为主料的发酵烟草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74423B (zh) 一种土壤生物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2175A (zh) 一种小麦专用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