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9912A - 会话方法、控制面功能实体及代理、会话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会话方法、控制面功能实体及代理、会话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9912A
CN114189912A CN202111573546.2A CN202111573546A CN114189912A CN 114189912 A CN114189912 A CN 114189912A CN 202111573546 A CN202111573546 A CN 202111573546A CN 114189912 A CN114189912 A CN 114189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ssion
network
link
terminal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35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89912B (zh
Inventor
张伦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735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99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9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9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89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9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会话方法、控制面功能实体及代理、会话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响应于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基于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在第一网络中建立目标会话;在识别出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将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第一会话链路,并断开第二会话链路;根据获取的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生成接入指示信息,并将接入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该会话方法可以在终端发生网络切换的情况下,保留原网络中的部分会话链路,并指示终端在切换后的网络中建立对应目标会话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的会话链路,保持会话的多路连接特性。

Description

会话方法、控制面功能实体及代理、会话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会话方法、控制面功能实体及代理、会话系统。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支持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基于多路传输控制协议(Multi-Path 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MPTCP)技术建立多接入(Multi Access,MA)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 Unit,PDU)会话。
例如,UE同时采用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项目)和非3GPP两种方式接入5G网络,并基于两种接入方式分别建立两条会话链路,通过这两条会话链路实现MA PDU会话。并且,当UE从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时,UE可以选择是否将MA PDU会话保留在5G网络中。如果UE选择将MA PDU会话保留在5G网络中,则5G网络将MA PDU会话的数据流量全部分配到非3GPP接入方式对应的会话链路,并断开3GPP接入方式对应的会话链路。如果UE选择不将MA PDU会话保留在5G网络中,则5G网络将MA PDU会话的所有数据流量全部转交到4G网络的会话链路,并断开5G网络中的所有会话链路。换言之,在相关技术中,当终端从5G网络切换到其他网络之后,无论是否保留5G网络中的MA PDU会话,均只能保留MA PDU会话的某一路会话链路,无法保持MA PDU会话的多路连接特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会话方法、控制面功能实体及代理、会话系统,以解决在发生网络切换时,终端无法保持MA PDU会话的多路连接特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会话方法,应用于控制面功能实体,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的第一代理,所述第一代理通过代理服务器中的第二代理连接到数据网络,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基于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建立目标会话,以使所述终端与所述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其中,所述目标会话包括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所述第一会话链路与所述第二会话链路均通过所述第一代理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之间的连接;
在识别出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并断开所述第二会话链路;
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生成接入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接入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代理的地址信息和接入授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建立第三会话链路,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为所述第二网络中连接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的会话链路,且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为所述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子链路。
进一步地,所述响应于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基于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建立目标会话,以使所述终端与所述数据网络进行会话,包括:
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确定用于承载会话的第一代理;
基于所述第一代理,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之间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
通过所述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建立所述目标会话。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代理,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之间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代理,采用第一接入方式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之间的第一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子连接;
基于所述第一代理,采用第二接入方式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之间的第二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入方式为基于非3GPP互操作功能实体进行接入的方式,所述第一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子连接对应所述第一会话链路;
所述第二接入方式为基于所述第一网络的无线接入网进行接入的方式,所述第二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子连接对应所述第二会话链路。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生成接入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接入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并将所述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代理,以供所述第二代理根据所述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并将所述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代理之后,还包括:
在识别出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二网络切换回所述第一网络的情况下,重新建立所述第二会话链路,以供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三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二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会话方法,应用于代理服务器中的第二代理,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的第一代理,所述第一代理通过所述第二代理连接到数据网络,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针对目标会话的第一链路建立请求,建立所述目标会话的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以使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二会话链路与所述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在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终端的第二链路建立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建立连接所述终端的第三会话链路;
其中,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为所述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子链路,在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所述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所述第二会话链路被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终端的第二链路建立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建立连接所述终端的第三会话链路之后,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进一步地,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二网络切换回所述第一网络的情况下,断开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以供所述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重新建立所述第二会话链路,并由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三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二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控制面功能实体,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的第一代理,所述第一代理通过代理服务器中的第二代理连接到数据网络,该控制面功能实体包括:
会话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基于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建立目标会话,以使所述终端与所述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其中,所述目标会话包括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所述第一会话链路与所述第二会话链路均通过所述第一代理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之间的连接;
会话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在识别出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并断开所述第二会话链路;
接入指示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生成接入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接入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代理的地址信息和接入授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建立第三会话链路,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为所述第二网络中连接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的会话链路,且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为所述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子链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代理,所述代理为设置于代理服务器中的第二代理,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的第一代理,所述第一代理通过所述第二代理连接到数据网络,该代理包括:
第一链路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针对目标会话的第一链路建立请求,建立所述目标会话的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以使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二会话链路与所述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第二链路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终端的第二链路建立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建立连接所述终端的第三会话链路,以使所述第三会话链路加入所述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中;
其中,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为所述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子链路,在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所述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所述第二会话链路被断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会话系统,该会话系统包括:控制面功能实体、第一代理和第二代理;
其中,所述控制面功能实体为第一网络中的功能实体,所述第一代理设置于所述第一网络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所述第二代理设置于数据网络的代理服务器中,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一代理,所述第一代理通过所述第二代理连接到所述数据网络;
所述控制面功能实体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面功能实体;
所述第二代理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任意一项所述的代理。
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会话方法、控制面功能实体及代理、会话系统,响应于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基于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在第一网络中建立目标会话,以使终端与数据网络进行会话;在识别出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将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第一会话链路,并断开第二会话链路;根据获取的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生成接入指示信息,并将接入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该会话方法可以在终端发生网络切换的情况下,保留原网络中的部分会话链路,并指示终端在切换后的网络中建立对应目标会话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的会话链路,以便数据网络中的代理根据从原网络获取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重新为各条会话链路分配数据流量,从而保持了会话的多路连接特性。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方法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话方法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功能实体的组成方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理的组成方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系统的组成方框图;
图11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会话方法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在5G网络中,允许终端在通过无线接入网连接到5G核心网(5GCore Network,5GC)的同时,通过非3GPP方式接入到5GC。为此,3GPP定义了一个专用于非3GPP接入方式的功能实体——非3GPP互操作功能实体(Non-3GPP InterWorking Function,N3IWF)。具体地,UE首先通过任意网络建立与N3IWF的隧道连接,然后将与5GC交互的协议数据封装在隧道中,发送给N3IWF,N3IWF对通过隧道接收的协议数据进行解封装,并将协议数据转发给5GC,从而完成UE与5GC的交互,使得终端接入5GC。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会话场景涉及终端110、无线接入网120、非3GPP互操作功能实体(N3IWF)130、用户面功能实体(User PlaneFunction,UPF)140和数据网络150,其中,用户面功能实体140中设置有代理141,数据网络中包括服务器151。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10通过无线接入网120和非3GPP互操作功能实体130接入代理141,并通过代理141所在的用户面功能实体140与数据网络150的服务器151建立连接。其中,无线接入网120对应3GPP接入方式,非3GPP互操作功能实体130对应非3GPP接入方式。代理141为支持MPTCP的代理(Proxy),其作为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桥梁,使得客户端可以同时使用3GPP接入方式和非3GPP接入方式和服务器151进行交互。在实际应用中,代理151可以是设置于代理服务器中的装置,也可以是运行在代理服务商的软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对于终端110而言,其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网120—代理141(或用户面功能实体140)—服务器151对应的会话链路接入数据网络,也可以通过非3GPP互操作功能实体130—代理141(或用户面功能实体140)—服务器151对应的会话链路接入数据网络。上述两条会话链路构成MA PDU会话。
需要说明的是,5G网络提供了接入流量切换与分流管理(Access TrafficSteering,Switching and Splitting,ATSSS)技术,以此来为MA PDU会话中各条会话链路分配数据流量。目前,ATSSS技术提供了四种工作模式,分别为:
热备模式(Active-Standby):当主用接入方式不可用时,自动将数据流量切换到备用接入方式,特点为两种接入方式不同时承载数据流量。
最小延迟模式(Smallest Delay):自动将数据流量切换到传输延迟相对较小的接入方式上,特点为两种接入方式不同时承载数据流量。
负载均衡模式(Load-Balancing):按照预设的分配比例在两种接入方式之间分配数据流量。
优先级模式(Priority-based):默认在优先级较高的接入方式上承载数据流量,当探测到高优先级接入方式产生拥塞时,将一部分数据流量切换至低优先级接入方式。
在上述会话场景中,若终端从5G网络切换到其他网络之后,无论是否保留5G网络中的MA PDU会话,均只能保留MA PDU会话的某一路会话链路,从而无法保持MA PDU会话的多路连接特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会话方法。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会话方法可应用于控制面功能实体。如图2所示,该会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响应于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基于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在第一网络中建立目标会话,以使终端与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其中,目标会话包括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第一会话链路与第二会话链路均通过第一代理建立终端与第二代理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建立目标会话过程包括:响应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确定用于承载会话的第一代理;基于第一代理,建立终端与第二代理之间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通过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建立目标会话。
在一些具体实现中,基于第一代理,建立终端与第二代理之间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包括:基于第一代理,采用第一接入方式建立终端与第二代理之间的第一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子连接;基于第一代理,采用第二接入方式建立终端与第二代理之间的第二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子连接。其中,第一接入方式为基于非3GPP互操作功能实体进行接入的方式,第一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子连接对应第一会话链路;第二接入方式为基于第一网络的无线接入网进行接入的方式,第二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子连接对应第二会话链路。
图3示例性地提供了一种会话方法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终端310通过第一无线接入网320与第一代理341建立会话子连接,同时通过非3GPP互操作功能实体330与第一代理341也建立会话子连接,两个会话子连接共同构成MA PDU会话。其中,第一无线接入网320为第一网络的接入网,第一代理341位于承载会话的用户面功能实体340中,且第一代理341与数据网络350中的第二代理351之间也基于MPTCP连接建立了两条会话链路。第二代理351与服务器352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关系,从而使得终端310可以通过上述MA PDU会话访问数据网络350。
换言之,终端310、非3GPP互操作功能实体330、第一代理341和第二代理351顺次会话连接,构成基于第一接入方式的第一会话链路,终端310、第一无线接入网320、第一代理341和第二代理351顺次会话连接,构成基于第二接入方式的第二会话链路。
步骤S202,在识别出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将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第一会话链路,并断开第二会话链路。
当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之后,其断开与第一网络的接入网的连接,因此,基于第一网络的接入网所建立的会话链路被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入方式为基于非3GPP互操作功能实体进行接入的方式,基于第一接入方式建立第一会话链路,第二接入方式为基于第一网络的无线接入网进行接入的方式,基于第二接入方式建立第二会话链路。在识别出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时,将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第一会话链路中,由第一会话链路暂时承载目标会话的所有数据流量,并断开第二会话链路。
步骤S203,根据获取的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生成接入指示信息,并将接入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
其中,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包括第二代理的地址信息和接入授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建立第三会话链路,第三会话链路为第二网络中连接终端与第二代理的会话链路,第三会话链路为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子连接。
如果单独在第二网络中建立第三会话链路,其与目标会话分属于两个独立的会话,因此,无法将同一会话的数据流量在两个会话的会话链路之间进行分配。基于此,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在建立第三会话链路时,即将第三会话链路作为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子链路进行建立,从而为后续将同一会话的数据流量在第三会话链路与目标会话的会话链路之间进行分配提供基础。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03之后,还包括:获取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并将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代理,以供第二代理根据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其中,第一会话链路当前承载的数据流量为目标会话的全部数据流量,通过第二代理对数据流量的重新分配,可以将第一会话链路的部分数据迁移到第三会话链路中,从而降低第一会话链路的数据传输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包括ATSSS模式信息。控制面功能实体将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代理。第二代理根据流量分配配置信息中的ATSSS模式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重新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分配。
图4示例性地提供了另外一种会话方法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终端310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之后,目标会话的第二会话链路并断开,目标会话的全部数据流量被暂时保留在第一会话链路中。终端310通过第二无线接入网360连接至分组数据网关370,并通过分组数据网关370与第二代理351建立会话连接,从而建立第三会话链路。其中,第二无线接入网360是第二网络的接入网,分组数据网关370是第二网络中分组数据网关。控制面功能实体(未示出)将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代理351。第二代理351根据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当前承载的数据流量(即目标会话的所有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与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是指通信网络中对应控制平面的功能实体,其包括但不限于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面功能实体响应于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基于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在第一网络中建立目标会话,以使终端与数据网络进行会话;在识别出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将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第一会话链路,并断开第二会话链路;根据获取的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生成接入指示信息,并将接入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该会话方法可以在终端发生网络切换的情况下,保留原网络中的部分会话链路,并指示终端在切换后的网络中建立对应目标会话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的会话链路,以便数据网络中的代理根据从原网络获取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重新为各条会话链路分配数据流量,从而保持了会话的多路连接特性。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会话方法可应用于控制面功能实体。如图5所示,该会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响应于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基于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在第一网络中建立目标会话,以使终端与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步骤S502,在识别出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将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第一会话链路,并断开第二会话链路。
步骤S503,根据获取的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生成接入指示信息,并将接入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
步骤S504,获取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并将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代理,以供第二代理根据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501~S504与本申请上一实施例中步骤S201~S203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5,在识别出终端从第二网络切换回第一网络的情况下,重新建立第二会话链路,以供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三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从第二网络切换回第一网络时,首先断开连接第二代理的第三会话链路。并且,控制面功能实体在识别出终端切换回第一网络的情况下,通过会话修改(例如,TS23.501第4.3.3节描述的会话修改过程)等方式在第一网络中重新建立第二会话链路。用户面功能实体(或第一代理)按照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重新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之间分配数据流量。
在一些具体实现中,终端切换回第一网络之后,向控制面功能实体发起会话修改请求,控制面功能实体指示用户面功能实体(或第一代理)重新建立与第二代理的MPTCP子连接,从而重新建立第二会话链路。用户面功能实体(或第一代理)按照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重新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之间分配数据流量。
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重新切换回第一网络之后,在第一网络中重新第二会话链路,并根据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数据流量重新分配至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从而使得在终端发生网络切换时,仍然保持会话的多连接特性。
图6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会话方法可应用于第二代理,该第二代理可设置于代理服务器中。如图6所示,该会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1,响应于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针对目标会话的第一链路建立请求,建立目标会话的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以使终端基于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与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其中,第一链路建立请求是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响应终端的会话请求,向第二代理发送的请求。该会话请求用于建立目标会话,目标会话是基于MPTCP在第一网络中建立的MA PDU会话,其包括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响应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确定用于承载会话的第一代理,并向第二代理发送第一链路建立请求。第二代理响应第一链路建立请求,与第一代理建立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该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分别对应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两者构成目标会话的会话链路,终端可以通过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与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步骤S602,在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响应于终端的第二链路建立请求,在第二网络中建立连接终端的第三会话链路。
其中,第三会话链路为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子链路,在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第一会话链路,第二会话链路被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切换到第二网络之后,向第二代理发送第二链路建立请求。第二代理接收并响应第二链路建立请求,与终端在第二网络中建立第三会话链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代理在建立第三会话链路时,即知道该第三会话链路为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子链路,以便后续将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与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分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602之后,还包括:在接收到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其中,流量分配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代理执行流量分配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包括ATSSS模式信息。控制面功能实体将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代理。第二代理根据流量分配配置信息中的ATSSS模式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重新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分配。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代理响应于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针对目标会话的第一链路建立请求,建立目标会话的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以使终端基于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与数据网络进行会话;在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响应于终端的第二链路建立请求,在第二网络中建立连接终端的第三会话链路,保持了会话的多路连接特性,且便于在接收到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会话方法可应用于第二代理,该第二代理可设置于代理服务器中。如图7所示,该会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1,响应于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针对目标会话的第一链路建立请求,建立目标会话的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以使终端基于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与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步骤S702,在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响应于终端的第二链路建立请求,在第二网络中建立连接终端的第三会话链路。
步骤S703,在接收到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701~S703与本申请上一实施例中步骤S601~S602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704,在确定终端从第二网络切换回第一网络的情况下,断开第三会话链路,以供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重新建立第二会话链路,并由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三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从第二网络切换回第一网络时,第二代理断开连接终端的第三会话链路。并且,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在识别出终端切换回第一网络的情况下,通过会话修改等方式在第一网络中重新建立第二会话链路。承载目标会话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或第一代理)按照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重新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之间分配数据流量。
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重新切换回第一网络之后,断开第三会话链路,并在第一网络中重新第二会话链路,根据第一网络原来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之间重新分配数据流量,从而使得在终端发生网络切换时,仍然保持会话的多连接特性。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面功能实体。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功能实体的组成方框图。如图8所示,该控制面功能实体800包括:
会话建立模块801,被配置为响应于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基于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在第一网络中建立目标会话,以使终端与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其中,目标会话包括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第一会话链路与第二会话链路均通过第一代理建立终端与第二代理之间的连接。
会话处理模块802,被配置为在识别出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将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第一会话链路,并断开第二会话链路。
接入指示模块803,被配置为根据获取的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生成接入指示信息,并将接入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
其中,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包括第二代理的地址信息和接入授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建立第三会话链路,第三会话链路为第二网络中连接终端与第二代理的会话链路,且第三会话链路为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子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功能实体800还包括:流量分配处理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并将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代理,以供第二代理根据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会话建立模块801,还用于在识别出终端从第二网络切换回第一网络的情况下,重新建立第二会话链路,以供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三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在本实施例中,会话建立模块响应于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基于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在第一网络中建立目标会话,以使终端与数据网络进行会话;会话处理模块在识别出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将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第一会话链路,并断开第二会话链路;接入指示模块根据获取的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生成接入指示信息,并将接入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该控制面功能实体可以在终端发生网络切换的情况下,保留原网络中的部分会话链路,并指示终端在切换后的网络中建立对应目标会话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的会话链路,以便数据网络中的代理根据从原网络获取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重新为各条会话链路分配数据流量,从而保持了会话的多路连接特性。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代理。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理的组成方框图,该代理为第二代理,第二代理可设置于代理服务器中。如图9所示,该代理900包括:
第一链路建立模块901,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针对目标会话的第一链路建立请求,建立目标会话的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以使终端基于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与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第二链路建立模块902,被配置为在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响应于终端的第二链路建立请求,在第二网络中建立连接终端的第三会话链路。
其中,第三会话链路为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子链路,在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第一会话链路,第二会话链路被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代理900还包括流量分配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代理900还包括链路断开模块,用于在确定终端从第二网络切换回第一网络的情况下,断开第三会话链路,以供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重新建立第二会话链路,并由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三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链路建立模块响应于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针对目标会话的第一链路建立请求,建立目标会话的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以使终端基于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与数据网络进行会话;第二链路建立模块在终端从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响应于终端的第二链路建立请求,在第二网络中建立连接终端的第三会话链路。该代理在终端发生网络切换,并保留原网络中的部分会话链路的情况下,基于切换后的网络建立与目标会话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对应的、新的会话链路,以便根据从原网络获取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重新为各条会话链路分配数据流量,从而保持了会话的多路连接特性。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会话系统。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系统的组成方框图。如图10所示,该会话系统包括:控制面功能实体1001、第一代理1002和第二代理1003。
其中,控制面功能实体1001为第一网络中的功能实体,第一代理1002设置于第一网络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第二代理1003设置于数据网络的代理服务器中,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到第一代理1002,第一代理1002通过第二代理1003连接到数据网络。控制面功能实体1001与第二代理1003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项会话方法建立终端与数据网络之间的会话连接。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方法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会话方法的工作过程包括:
步骤S1101,终端同时接入5G网络和WIFI网络,并在需要访问数据网络时,向5G网络中的SMF发送会话请求。
步骤S1102,5G网络中的SMF接收终端的会话请求,确定承载会话的第一代理,并指示第一代理与数据网络中的第二代理建立MPTCP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SMF通过向第二代理发送第一链路建立请求的方式建立MPTCP连接。
步骤S1103,基于该MPTCP连接,SMF建立连接终端与数据网络的MA PDU会话。
其中,MA PDU会话包括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第一会话链路是基于WIFI网络建立的会话链路,第二会话链路是基于5G网络建立的会话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代理在终端与第二代理之间透传数据包,包括如下方式:透传所有数据包;或者,仅透传包含TCP序列号的数据包;或者,仅透传发送数据的数据包,不透传确认(Acknowledgement,ACK)应答包(该方式中,终端到第一代理之间、第一代理到第二代理之间,各自独立发送ACK应答包)。
步骤S1104,当终端移动到4G网络时,SMF识别出终端发生网络切换,将MA PDU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第一会话链路,并断开第二会话链路。
步骤S1105,SMF根据获取的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生成接入指示信息,并将接入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信息包括第二代理的地址信息和接入授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连接信息包括第二代理的地址信息和接入授权信息,第二代理的地址信息为第二代理的入口地址,接入授权信息为终端与第二代理建立MA PDU会话对应的MPTCP连接时所使用的验证授权信息,具体包括第一代理与第二代理建立MPTCP连接时所使用的键值和/或键值的哈希值。
又如,连接信息包括第二代理的地址信息、接入授权信息以及终端在4G网络中的IP地址,在一些具体实现中,在终端完成从5G网络到4G网络的切换之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实体(AMF)获取终端在4G网络中的IP地址,并由第一代理发送给第二代理。其原因在于,在第二代理建立多个MPTCP子连接之前,第一代理向第二代理通告自己将用于建立子连接的IP地址。
步骤S1106,终端接收接入指示信息,并根据接入指示信息向第二代理发起连接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通过发送第二链路建立请求的方式向第二代理发起连接请求。
步骤S1107,第二代理响应终端的连接请求,通过4G网络建立第三会话链路。
其中,第三会话链路属于MA PDU会话对应的MPTCP连接的链路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三会话链路加入MA PDU会话对应的MPTCP连接之后,相关功能实体才能将同一MA PDU会话的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与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分配。否则,第一会话链路与第三会话链路相当于两个独立会话的链路,因而无法将同一会话的数据流量在两个独立会话的链路中进行分配。
步骤S1108,SMF获取5G网络中UPF所执行的ATSSS模式信息,并将ATSSS模式信息发送至第二代理。
步骤S1109,第二代理接收ATSSS模式信息,并在确定第三会话链路建立完成的情况下,按照ATSSS模式信息将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步骤S1110,当终端从4G网络切换回5G网络时,断开连接第二代理的第三会话链路。
步骤S1111,终端与SMF执行会话修改过程,重新建立第二会话链路。
具体地,SMF指示第一代理根据终端的会话修改请求,重新与第二代理建立对应MAPDU会话的MPTCP子连接,实现第二会话链路的重建。
步骤S1112,第二代理停止执行流量分配操作,由第一代理按照5G网络原来的ATSSS模式信息,在第一会话链路和新建的第二会话链路之间执行流量分配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申请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申请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面功能实体,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的第一代理,所述第一代理通过代理服务器中的第二代理连接到数据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基于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建立目标会话,以使所述终端与所述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其中,所述目标会话包括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所述第一会话链路与所述第二会话链路均通过所述第一代理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之间的连接;
在识别出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并断开所述第二会话链路;
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生成接入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接入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代理的地址信息和接入授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建立第三会话链路,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为所述第二网络中连接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的会话链路,且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为所述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子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基于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建立目标会话,以使所述终端与所述数据网络进行会话,包括:
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确定用于承载会话的第一代理;
基于所述第一代理,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之间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
通过所述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建立所述目标会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代理,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之间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代理,采用第一接入方式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之间的第一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子连接;
基于所述第一代理,采用第二接入方式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之间的第二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方式为基于非3GPP互操作功能实体进行接入的方式,所述第一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子连接对应所述第一会话链路;
所述第二接入方式为基于所述第一网络的无线接入网进行接入的方式,所述第二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子连接对应所述第二会话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生成接入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接入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并将所述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代理,以供所述第二代理根据所述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并将所述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代理之后,还包括:
在识别出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二网络切换回所述第一网络的情况下,重新建立所述第二会话链路,以供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三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二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7.一种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代理服务器中的第二代理,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的第一代理,所述第一代理通过所述第二代理连接到数据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针对目标会话的第一链路建立请求,建立所述目标会话的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以使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二会话链路与所述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在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终端的第二链路建立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建立连接所述终端的第三会话链路;
其中,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为所述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子链路,在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所述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所述第二会话链路被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终端的第二链路建立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建立连接所述终端的第三会话链路之后,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二网络切换回所述第一网络的情况下,断开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以供所述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重新建立所述第二会话链路,并由所述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流量分配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三会话链路承载的数据流量,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二会话链路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10.一种控制面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的第一代理,所述第一代理通过代理服务器中的第二代理连接到数据网络,所述控制面功能实体包括:
会话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终端发送的会话请求,基于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建立目标会话,以使所述终端与所述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其中,所述目标会话包括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所述第一会话链路与所述第二会话链路均通过所述第一代理建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之间的连接;
会话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在识别出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并断开所述第二会话链路;
接入指示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生成接入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接入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代理的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代理的地址信息和接入授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接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建立第三会话链路,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为所述第二网络中连接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代理的会话链路,且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为所述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子链路。
11.一种代理,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理为设置于代理服务器中的第二代理,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到用户面功能实体中的第一代理,所述第一代理通过所述第二代理连接到数据网络,所述代理包括:
第一链路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网络的控制面功能实体针对目标会话的第一链路建立请求,建立所述目标会话的第一会话链路和第二会话链路,以使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会话链路和所述第二会话链路与所述数据网络进行会话;
第二链路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终端的第二链路建立请求,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建立连接所述终端的第三会话链路;
其中,所述第三会话链路为所述目标会话对应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的子链路,在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所述目标会话的数据流量保留在所述第一会话链路,所述第二会话链路被断开。
12.一种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面功能实体、第一代理和第二代理;
其中,所述控制面功能实体为第一网络中的功能实体,所述第一代理设置于所述第一网络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中,所述第二代理设置于数据网络的代理服务器中,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一代理,所述第一代理通过所述第二代理连接到所述数据网络;
所述控制面功能实体采用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面功能实体;
所述第二代理采用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代理。
CN202111573546.2A 2021-12-21 2021-12-21 会话方法、控制面功能实体及代理、会话系统 Active CN114189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3546.2A CN114189912B (zh) 2021-12-21 2021-12-21 会话方法、控制面功能实体及代理、会话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3546.2A CN114189912B (zh) 2021-12-21 2021-12-21 会话方法、控制面功能实体及代理、会话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9912A true CN114189912A (zh) 2022-03-15
CN114189912B CN114189912B (zh) 2024-01-09

Family

ID=80605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3546.2A Active CN114189912B (zh) 2021-12-21 2021-12-21 会话方法、控制面功能实体及代理、会话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9912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4224A1 (en) * 2015-03-12 2016-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multipath traffic aggregation
US20190306068A1 (en) * 2018-04-02 2019-10-03 Apple Inc. 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Proxy Use in a Cellular Network
US20200084663A1 (en) * 2018-09-12 2020-03-12 Kyungmin Park Session Packet Duplication Control
CN111031078A (zh) * 2018-10-09 2020-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837371A (zh) * 2018-01-26 2020-10-27 Idac控股公司 基于增强mptcp的应用移动性
CN111937483A (zh) * 2018-04-09 2020-11-13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多接入数据连接上的数据分组引导
US20200404609A1 (en) * 2019-06-18 2020-12-24 Mediatek Inc. Handling of Multi-Access PDU Session when Inter-System Change
US20200404552A1 (en) * 2019-06-18 2020-12-24 Mediatek Inc. Enhancement for Multi-Access PDU Session
US20210007166A1 (en) * 2019-08-01 2021-01-07 Ching-Yu LIAO Multiconnectivity function in application cloud for 5g systems
US20210092664A1 (en) * 2019-06-18 2021-03-25 Mediatek Inc. Handover Handling for Multi-Access PDU Session
CN112637963A (zh) * 2019-10-08 2021-04-0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址接入协议数据单元会话释放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WO2021125691A1 (ko) * 2019-12-20 2021-06-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경로 스위칭
CN113079586A (zh) * 2020-01-06 2021-07-0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多址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切换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CN113329516A (zh) * 2020-02-12 2021-08-3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接入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升级的处理方法及相关用户设备
CN113439486A (zh) * 2019-02-14 2021-09-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用于使用ma pdu会话的信息的方法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4224A1 (en) * 2015-03-12 2016-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multipath traffic aggregation
CN111837371A (zh) * 2018-01-26 2020-10-27 Idac控股公司 基于增强mptcp的应用移动性
US20190306068A1 (en) * 2018-04-02 2019-10-03 Apple Inc. 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Proxy Use in a Cellular Network
CN111937483A (zh) * 2018-04-09 2020-11-13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多接入数据连接上的数据分组引导
US20200084663A1 (en) * 2018-09-12 2020-03-12 Kyungmin Park Session Packet Duplication Control
CN111031078A (zh) * 2018-10-09 2020-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439486A (zh) * 2019-02-14 2021-09-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用于使用ma pdu会话的信息的方法和终端
US20200404609A1 (en) * 2019-06-18 2020-12-24 Mediatek Inc. Handling of Multi-Access PDU Session when Inter-System Change
US20200404552A1 (en) * 2019-06-18 2020-12-24 Mediatek Inc. Enhancement for Multi-Access PDU Session
CN112400357A (zh) * 2019-06-18 2021-02-2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址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增强
US20210092664A1 (en) * 2019-06-18 2021-03-25 Mediatek Inc. Handover Handling for Multi-Access PDU Session
US20210007166A1 (en) * 2019-08-01 2021-01-07 Ching-Yu LIAO Multiconnectivity function in application cloud for 5g systems
CN112637963A (zh) * 2019-10-08 2021-04-0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址接入协议数据单元会话释放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WO2021125691A1 (ko) * 2019-12-20 2021-06-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경로 스위칭
CN113079586A (zh) * 2020-01-06 2021-07-0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多址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切换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CN113329516A (zh) * 2020-02-12 2021-08-3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接入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升级的处理方法及相关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NOKIA SHANGHAI BELL: "C1-198718 "Editorial on PDU session establisment request upgraded to MA PDU session"", 3GPP TSG_CT\\WG1_MM-CC-SM_EX-CN1, no. 1 *
胡倩;: "新型互联网多路径传输协议拥塞控制机制分析", 科技创新与应用, no. 07 *
靳浩;: "未来移动互联网络的移动性管理架构研究", 信息通信技术, no. 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9912B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61172B1 (ko)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979265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KR102395384B1 (ko) 셀룰러망의 효율적 pdu 세션 활성화 및 비활성화 방안
US112240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separated mobility management and session management
EP1512248B1 (en) Efficient handoffs between cellular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EP2820803B1 (en) Data forward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ystem with centralized gateway apparatus controlling distributed gateway elements
US8125939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restraining traffic quantity
US11071015B2 (en) Access traffic steering/switching/splitting method in a network and network entity performing the same
EP3777069B1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offloading data traffic
US11595867B2 (en) Address coordination method, device, base station, SMF network element and storage medium
US10785635B2 (en)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JP2009253678A (ja)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クセスゲートウェイ
CN112715055A (zh) 无线电接入网络和用于加速的网络接入的方法
EP3142414B1 (en) Service path chang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16128013A1 (en) Mobility control in dual connectivity operation mode
WO2021026706A1 (zh) 一种f1接口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07537B (zh) 一种报文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339921B (zh) 会话迁移方法、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及终端
JP2002199004A (ja) Ip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移動通信方法
CN114189912B (zh) 会话方法、控制面功能实体及代理、会话系统
WO2012126330A1 (zh) 联合传输方法及系统
JP2021505041A (ja) システム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JP562162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ゲートウェイ、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95244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forwarding
CN115696408A (zh) 一种用户面功能容灾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