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9525A - 服务请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服务请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89525A CN114189525A CN202111473195.8A CN202111473195A CN114189525A CN 114189525 A CN114189525 A CN 114189525A CN 202111473195 A CN202111473195 A CN 202111473195A CN 114189525 A CN114189525 A CN 1141895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nant
- server cluster
- server
- user
- identif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19800 disodium phosph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4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59—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isolating or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77—Localisation of faul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服务请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资源调度领域,该服务请求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租户访问请求,第一租户访问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根据预设的路由规则,确定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将第一租户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第一服务器集群用于在对应的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并根据租户数据响应第一租户访问请求,第一服务器集群与数据库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本申请服务器集群与数据库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做到租户间的数据隔离,进而方便服务器集群的运维,并且在租户使用服务器集群出现故障时,可以准确的定位到故障所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资源调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请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多租户技术中的租户是指使用系统或电脑运算资源的用户,租户使用供应商开发或建置的应用系统或运算资源,供应商提供的应用系统会提供给多个租户使用,每个租户具有多个用户。
目前采用分布式系统实现多租户技术,分布式系统的工作原理设置多个服务器集群,将接收到的租户请求随机分发到任一个服务器集群进行处理,这种方式无法对租户的数据进行隔离,进而导致在租户使用该分布式系统出现故障时,无法准确的定位到故障所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请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租户请求服务中无法对租户的数据进行隔离,导致排查故障困难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服务请求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租户访问请求,第一租户访问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根据预设的路由规则,确定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路由规则包括第一租户标识与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的对应关系;将第一租户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第一服务器集群用于在对应的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并根据租户数据响应第一租户访问请求,第一服务器集群与数据库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第一租户访问请求之前,还包括:接收第一租户注册请求,第一租户注册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以及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根据第一用户量,部署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第一服务器集群包括多个服务器。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用户量,部署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包括:根据第一用户量,确定多个服务器,服务器具有初始标识,初始标识包括: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和预设编号;将多个服务器部署为一个第一服务器集群,第一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器具有服务器标识,服务器标识根据初始标识确定。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租户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之后,还包括:确定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数据库,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两个租户表;根据第一租户标识,在至少两个租户表中确定第一租户表;在第一租户表中,获取第一租户对应的租户数据。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第一租户访问请求之前,还包括:接收第一租户注册请求,第一租户注册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以及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若第一用户量小于第一用户量阈值,则根据第一用户量,在已有的服务器集群中确定第二服务器集群为第一服务器集群,其中,第二服务器集群对应至少一个第二租户标识,第一用户量与各第二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量之和小于第二用户量阈值,第二用户量阈值为第二服务器集群能够承载的最大用户量。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在已有的服务器集群中确定第二服务器集群为第一服务器集群之后,还包括:在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数据库中,创建第一租户对应的第一租户表以及第二租户对应的第二租户表,第一租户表用于存储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第二租户表用于存储第二租户对应的租户数据。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若检测到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大于第一服务器集群所能承载第三用户量阈值,则增加第一服务器集群的服务器数量。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增加第一服务器集群的服务器数量,包括:在已有的服务器集群中确定第三服务器集群,第三服务器集群对应至少一个第三租户标识,各第三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三用户量之和小于第四用户量阈值,第四用户量阈值为第三服务器集群能够承载的最大用户量;将第三服务器集群中的至少一个服务器部署至第一服务器集群。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服务请求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租户访问请求,第一租户访问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路由规则,确定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路由规则包括第一租户标识与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的对应关系;
转发模块,用于将第一租户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第一服务器集群用于在对应的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并根据租户数据响应第一租户访问请求,第一服务器集群与数据库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服务请求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租户注册请求,第一租户注册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以及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
第一部署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用户量,部署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第一服务器集群包括多个服务器。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署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用户量,确定多个服务器,服务器具有初始标识,初始标识包括: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和预设编号;将多个服务器部署为一个第一服务器集群,第一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器具有服务器标识,服务器标识根据初始标识确定。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服务请求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数据库,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两个租户表;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租户标识,在至少两个租户表中确定第一租户表;
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一租户表中,获取第一租户对应的租户数据。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服务请求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租户注册请求,第一租户注册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以及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若第一用户量小于第一用户量阈值,则根据第一用户量,在已有的服务器集群中确定第二服务器集群为第一服务器集群,其中,第二服务器集群对应至少一个第二租户标识,第一用户量与各第二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量之和小于第二用户量阈值,第二用户量阈值为第二服务器集群能够承载的最大用户量。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服务请求装置还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在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数据库中,创建第一租户对应的第一租户表以及第二租户对应的第二租户表,第一租户表用于存储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第二租户表用于存储第二租户对应的租户数据。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服务请求装置还包括:
增加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大于第一服务器集群所能承载第三用户量阈值,则增加第一服务器集群的服务器数量。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增加模块具体用于:在已有的服务器集群中确定第三服务器集群,第三服务器集群对应至少一个第三租户标识,各第三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三用户量之和小于第四用户量阈值,第四用户量阈值为第三服务器集群能够承载的最大用户量;将第三服务器集群中的至少一个服务器部署至第一服务器集群。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处理器用于调用程序代码实现上述任一项的服务请求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服务请求方法。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服务请求方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第一租户访问请求,第一租户访问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根据预设的路由规则,确定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路由规则包括第一租户标识与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的对应关系;将第一租户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第一服务器集群用于在对应的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并根据租户数据响应第一租户访问请求,第一服务器集群与数据库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本申请通过每一个租户可以对应一个服务器集群,使服务器集群之间不会影响。并且,服务器集群与数据库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做到租户间的数据隔离,进而方便服务器集群的运维,并且在租户使用服务器集群出现故障时,可以准确的定位到故障所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服务请求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请求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请求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步骤服务器集群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请求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请求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考本申请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
本发明人发现,在各行各业的系统中,多租户接入的系统越来越多,对于多租户接入的系统,通常采用分布式部署。但是分布式部署存在很多弊端。其中,1、租户请求量的增大导致系统需要横向扩展部署更多的服务器集群,租户请求转发至那个服务器集群是随机的,不方便运维时故障的定位。2、无法实现租户一些业务的定制化开发。3、每个租户的数据量较大时,无法做到数据隔离。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请求方法,通过每一个租户可以对应一个服务器集群,使服务器集群之间不会影响。并且,服务器集群与数据库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做到租户间的数据隔离,进而方便服务器集群的运维,并且在租户使用服务器集群出现故障时,可以准确的定位到故障所在。
在介绍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服务请求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包括电子设备11和服务系统12,电子设备11向服务系统12发送访问请求,服务系统12包括:负载均衡模块121、路由集群122、多个服务器集群(A1至An),多个数据库(B、C1至Cn)、服务管理模块123。其中,访问请求经过负载均衡模块121到达路由集群122,路由集群122将访问请求中的租户标识发送给服务管理模块123,服务管理模块123在数据库B中获取租户标识对应的服务器集群标识,然后将服务器集群标识发送给路由集群122,路由集群122根据服务器集群标识将租户请求发送至对应的服务器集群,然后服务器集群在对应的数据库中获取租户请求对应的租户数据,返回给电子设备11。
在本申请中,租户请求可以发送给租户对应的服务器集群,能够实现对租户请求调用的对应的服务器集群中,不影响其他服务器集群的使用。服务器集群从对应的数据库中获取租户数据,能够做到租户间数据的隔离。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参照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请求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服务请求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1,接收第一租户访问请求。
其中,第一租户访问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请求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服务系统12,其中,服务系统12中的各服务器集群都能完成同一服务。服务器集群包括多个服务器,每个服务器可以完成对应的服务。
此外,服务器系统12中的负载均衡模块121为Nginx,Nginx是一款轻量级的Web(网络)服务器/反向代理服务器及电子邮件代理服务器。
示例性的,对于一款企业聊天应用服务,该企业聊天应用服务的提供商为A公司,其中,多个企业(如企业D1、企业D2、企业D3)注册使用该企业聊天应用服务,则该企业可以理解为租户,使企业D1与服务器集群A1对应,服务器集群A1负责处理企业D1关于企业聊天应用服务的业务,并且企业D1的租户数据存储在服务器集群A1对应的数据库B1。使企业D2与服务器集群A2对应,服务器集群A2负责处理企业D2关于企业聊天应用服务的业务,并且企业D2的租户数据存储在服务器集群A2对应的数据库B2。使企业D3与服务器集群A3对应,服务器集群A3负责处理企业D3关于企业聊天应用服务的业务,并且企业D3的租户数据存储在服务器集群A3对应的数据库B3。这样可以实现租户之间数据的隔离,以及服务器集群之间的互不影响。
进一步的,每个租户对应多个用户,每个用户的数据均为该租户的租户数据。例如,企业D1包括用户E1、用户E2和用户E3,其中,用户E1、用户E2和用户E3在使用该企业聊天应用服务时,采用的租户标识均是企业D1,则根据租户标识,确定对应的服务器集群处理用户E1、用户E2和用户E3的业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租户访问请求中包括:第一租户标识、发送该第一租户访问请求的用户标识和要访问的内容等。
S202,根据预设的路由规则,确定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
其中,路由规则包括第一租户标识与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的对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1,数据库B中存储有各个租户和各个服务器集群标识的对应关系。当路由集群122接收到第一租户访问请求,获取到第一租户标识,则将第一租户标识发送给服务管理模块123,服务管理模块123从数据库B中查找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然后将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发送给路由集群122,路由集群122将第一租户访问请求发送给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
S203,将第一租户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
其中,第一服务器集群用于在对应的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并根据租户数据响应第一租户访问请求,第一服务器集群与数据库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
具体的,参服务器集群和数据库一一对应,这样可以起到隔离数据的作用。示例性的,租户数据可以是指租户的敏感数据加密、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网络监控、数据传输、IP地址管控、黑白名单以及所对应的用户数据等待。其中,用户数据如用户账号、用户密码和用户账户名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服务器集群和租户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可以实现租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示例性的,对于企业D1需要的定制化服务是早上8:30上班,下午5:30下班,则可以企业D1对应的服务器集群A1中设置对应的逻辑。对于企业D2需要的定制化服务是早上8:00至10:00上班,下午5:00至7:00下班,中间间隔需要大于9小时,则可以企业D2对应的服务器集群A2中设置对应的逻辑。这样,服务器集群之间便不会互相影响,进而能够提升服务系统12的服务质量。
本申请通过每一个租户可以对应一个服务器集群,使服务器集群之间不会影响。并且,服务器集群与数据库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做到租户间的数据隔离,进而方便服务器集群的运维,并且在租户使用服务器集群出现故障时,可以准确的定位到故障所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一种服务请求方法,具体参照图3,该服务请求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01,接收第一租户注册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一租户在第一次使用该服务系统12时,需要发送注册请求。其中,第一租户注册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以及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第一用户量包括:第一租户申请具有的用户的数量。
示例性的,若第一租户为企业D1,企业D1在发送注册请求时,告知服务系统12,其需要使用该服务系统12的用户的数量为200个,则第一用户量为200个。
S302,根据第一用户量,部署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
其中,第一服务器集群包括多个服务器。
具体的,根据第一用户量,部署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包括:根据第一用户量,确定多个服务器,服务器具有初始标识,初始标识包括: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和预设编号;将多个服务器部署为一个第一服务器集群,第一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器具有服务器标识,服务器标识根据初始标识确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根据第一用户量,才能确定第一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器的数量。例如,若第一用户量小于50个,则第一服务器集群具有一个服务器。若第一用户量为50至200,则第一服务器集群具有两个服务器,若第一用户量为100至400,则第一服务器集群具有三个服务器。
此外,部署第一服务器集群的服务器可以是从已有的其他服务器集群中抽取出来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在资源库中调用的新的服务器部署为第一服务器集群。
进一步的,在部署第一服务器集群时,先获取到多个服务器,在各个服务器中部署服务安装包,然后给这些服务分别设置初始标识。然后将服务器部署为第一服务器集群时,再根据初始标识动态的创建各个服务器对应的服务器标识。
示例性的,参照图4,将服务安装包41分别部署至服务器42、服务器43和服务器44中。给服务器(42、43和44)设置初始标识,其中,服务器42的初始标识maoap_01包括: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maoap和预设编号01。服务器43的初始标识maoap_02包括: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maoap和预设编号02。服务器43的初始标识maoap_03包括: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maoap和预设编号03。其中,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maoap为预设的标识,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maoap具有服务码ao,预设编号可以是根据服务器的个数按照顺序进行编号。
然后,将服务器(42、43和44)部署为第一服务器集群45时,第一服务器集群45中的各个服务器(451、452和453)具有服务器标识,该服务器标识由对应的初始标识确定。服务器标识为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的服务码和预设编号进行拼接而成。
示例性的,第一服务器集群45中的各个服务器451的服务器标识为ao_servise_01。服务器452的服务器标识为ao_servise_02,服务器453的服务器标识为ao_servise_03。
然后,在配置好第一服务器集群后,建立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和第一租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该对应关系存储在图1所示的数据库B中。并且在路由集群12所在的网关中自定义一个过滤器(Zuul组件,一种服务转发组件),用于重写路由集群12转发第一租户访问请求的逻辑。进而在后续第一租户访问请求到达路由集群12时,会被过滤器拦截,然后解密第一租户访问请求,获取到第一租户标识,在数据库B中获取到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然后路由集群12通过过滤器将第一租户请求转发至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的服务系统,可以使租户与服务器集群对应,则在日常运维时,可以快速排查该租户的日志数据。同时如果接入新的租户,只需要增加新的服务器集群和配置新的对应关系,如果租户需要定制化优化功能,也只需要对对应的服务器集群的运行逻辑进行设定,不会影响其他租户的使用。
S303,接收第一租户访问请求。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参照S201,在此不再赘述。
S304,根据预设的路由规则,确定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参照S202,在此不再赘述。
S305,将第一租户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参照S203,在此不再赘述。
S306,若检测到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大于第一服务器集群所能承载第三用户量阈值,则增加第一服务器集群的服务器数量。
其中,第一租户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具有能承载第三用户量阈值,其中,第三用户量阈值可以是指第一服务器集群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租户请求的数量。
示例性的,若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第三用户量阈值为300个,而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从200个增加到400个,则需要增加第一服务器集群的服务器数量,以实现服务器集群的服务器数量的动态调整,满足租户的需求。
其中,增加第一服务器集群的服务器数量,包括:在已有的服务器集群中确定第三服务器集群,第三服务器集群对应至少一个第三租户标识,各第三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三用户量之和小于第四用户量阈值,第四用户量阈值为第三服务器集群能够承载的最大用户量;将第三服务器集群中的至少一个服务器部署至第一服务器集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集群中增加的服务器,可以是其他服务器集群中服务器。
示例性的,第三服务器集群可以承载的第四用户量阈值为300个,但是各第三租户标识对应的用户量之和为100个,未避免资源的浪费,可以将第三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器调用给第一服务器使用。
此外,增加第一服务器集群的服务器可以是其他多个服务器集群中的,对此不加以限定。
再者,在第一服务器集群中增加的服务器,可以动态创建服务器标识,该服务器标识包括第一服务集群的服务码和预设编号,该预设编号是在原有服务器的编号的基础上按序依次增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新增的第一租户部署第一服务器集群,并且可以根据对应租户的用户量动态的调整各个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器数量,实现服务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参照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请求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服务请求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1,接收第一租户注册请求。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参照S301,在此不再赘述。
S502,若第一用户量小于第一用户量阈值,则根据第一用户量,在已有的服务器集群中确定第二服务器集群为第一服务器集群。
其中,第二服务器集群对应至少一个第二租户标识,第一用户量与各第二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量之和小于第二用户量阈值,第二用户量阈值为第二服务器集群能够承载的最大用户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量阈值可以是根据经验值设定的。其中,若第一用户量大于第一用户量阈值,则确定需要更多的服务器对该第一租户进行服务,并且对服务器集群的使用率较高,并发量大。因此,单独给该第一租户部署一个服务器集群。
进一步的,若第一用户量小于第一用户量阈值,则确定需要较少的服务器对该第一租户进行服务,并且对服务器集群的使用率较高,并发量小。因此,可以将现有的使用率较少的第二服务器集群配置给该第一租户使用。
S503,在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数据库中,创建第一租户对应的第一租户表以及第二租户对应的第二租户表。
其中,第一租户表用于存储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第二租户表用于存储第二租户对应的租户数据。
具体的,多个租户对应一个服务器集群时,服务器集群和数据库还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然后在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数据库中,创建第一租户表和第二租户表,可以将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存储在第一租户表中,将原有的第二租户的租户数据存储在第二租户表中,进而实现租户数据的隔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库具有数据库标识,数据库标识和服务器集群标识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数据库标识可以用mysqlDb_A[0]表示,其中A[0]表示服务器集群的服务码。租户表具有对租户表标识,租户表标识和租户标识一一对应。
此外,租户表为SQL结构(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
S504,接收第一租户访问请求。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参数S201,在此不再赘述。
S505,根据预设的路由规则,确定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参数S202,在此不再赘述。
S506,将第一租户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参数S203,在此不再赘述。
S507,确定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数据库。
其中,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两个租户表。
S508,根据第一租户标识,在至少两个租户表中确定第一租户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租户标识和第一租户表标识具有对应关系,因此,可以根据第一租户标识,确定第一租户表。
S509,在第一租户表中,获取第一租户对应的租户数据。
其中,获取的第一租户对应的租户数据,用于第一服务器集群根据该租户数据响应对应的第一租户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增加了路由集群,能够对各个租户对应到不同的服务器集群处理该租户的访问请求,并且分数据库存储对应租户的租户数据,实现数据隔离。此外,对于用户量较少的租户可以共用同一服务器集群,实现服务器资源的动态调整,并且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最后,对于使用同一服务器集群的不同租户,在对应的数据库中创建不同的租户表与不同租户对应,进而也可以实现租户数据的隔离。进而实现数据隔离的同时最大化的利用服务器。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请求装置的示意图,该服务请求装置600包括:接收模块601,确定模块602和转发模块603。其中: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第一租户访问请求,第一租户访问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
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预设的路由规则,确定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路由规则包括第一租户标识与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的对应关系;
转发模块603,用于将第一租户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第一服务器集群用于在对应的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并根据租户数据响应第一租户访问请求,第一服务器集群与数据库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服务请求装置6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未示出),用于接收第一租户注册请求,第一租户注册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以及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
第一部署模块(未示出),用于根据第一用户量,部署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第一服务器集群包括多个服务器。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署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用户量,确定多个服务器,服务器具有初始标识,初始标识包括: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和预设编号;将多个服务器部署为一个第一服务器集群,第一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器具有服务器标识,服务器标识根据初始标识确定。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服务请求装置600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未示出),用于确定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数据库,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两个租户表;
第三确定模块(未示出),用于根据第一租户标识,在至少两个租户表中确定第一租户表;
获取模块(未示出),用于在第一租户表中,获取第一租户对应的租户数据。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服务请求装置6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未示出),用于接收第一租户注册请求,第一租户注册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以及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
第四确定模块(未示出),用于若第一用户量小于第一用户量阈值,则根据第一用户量,在已有的服务器集群中确定第二服务器集群为第一服务器集群,其中,第二服务器集群对应至少一个第二租户标识,第一用户量与各第二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量之和小于第二用户量阈值,第二用户量阈值为第二服务器集群能够承载的最大用户量。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服务请求装置600还包括:
创建模块(未示出),用于在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数据库中,创建第一租户对应的第一租户表以及第二租户对应的第二租户表,第一租户表用于存储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第二租户表用于存储第二租户对应的租户数据。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服务请求装置600还包括:
增加模块(未示出),用于若检测到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大于第一服务器集群所能承载第三用户量阈值,则增加第一服务器集群的服务器数量。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增加模块具体用于:在已有的服务器集群中确定第三服务器集群,第三服务器集群对应至少一个第三租户标识,各第三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三用户量之和小于第四用户量阈值,第四用户量阈值为第三服务器集群能够承载的最大用户量;将第三服务器集群中的至少一个服务器部署至第一服务器集群。
具体的,该服务请求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照上述服务请求方法的实施例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处理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处理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具体为银行服务器平台。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71、存储器72、通信接口73和系统总线74。其中,存储器72和通信接口73通过系统总线74与处理器71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7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通信接口73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71执行上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的方案。
该图7中提到的系统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数据库访问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用户端、读写库和只读库)之间的通信。存储器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租户访问请求,所述第一租户访问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
根据预设的路由规则,确定所述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所述路由规则包括所述第一租户标识与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一租户访问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用于在对应的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并根据所述租户数据响应所述第一租户访问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与所述数据库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租户访问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一租户注册请求,所述第一租户注册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租户标识以及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量,部署所述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包括多个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量,部署所述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量,确定所述多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具有初始标识,所述初始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和预设编号;
将所述多个服务器部署为一个第一服务器集群,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器具有服务器标识,所述服务器标识根据所述初始标识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租户访问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两个租户表;
根据所述第一租户标识,在所述至少两个租户表中确定第一租户表;
在所述第一租户表中,获取所述第一租户对应的租户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租户访问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一租户注册请求,所述第一租户注册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租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
若所述第一用户量小于第一用户量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量,在已有的服务器集群中确定第二服务器集群为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集群对应至少一个第二租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量与各所述第二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量之和小于所述第二用户量阈值,所述第二用户量阈值为所述第二服务器集群能够承载的最大用户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已有的服务器集群中确定第二服务器集群为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数据库中,创建所述第一租户对应的第一租户表以及所述第二租户对应的第二租户表,所述第一租户表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所述第二租户表用于存储所述第二租户对应的租户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大于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所能承载第三用户量阈值,则增加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的服务器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的服务器数量,包括:
在已有的服务器集群中确定第三服务器集群,所述第三服务器集群对应至少一个第三租户标识,各所述第三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三用户量之和小于第四用户量阈值,所述第四用户量阈值为所述第三服务器集群能够承载的最大用户量;
将所述第三服务器集群中的至少一个服务器部署至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
9.一种服务请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租户访问请求,所述第一租户访问请求包括:第一租户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路由规则,确定所述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所述路由规则包括所述第一租户标识与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的对应关系;
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租户访问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用于在对应的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并根据所述租户数据响应所述第一租户访问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与所述数据库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请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租户注册请求,所述第一租户注册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租户标识以及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
第一部署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量,部署所述第一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服务器集群,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包括多个服务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请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署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量,确定所述多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具有初始标识,所述初始标识包括: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标识和预设编号;将所述多个服务器部署为一个第一服务器集群,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器具有服务器标识,所述服务器标识根据所述初始标识确定。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请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两个租户表;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租户标识,在所述至少两个租户表中确定第一租户表;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租户表中,获取所述第一租户对应的租户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请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租户注册请求,所述第一租户注册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租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用户量小于第一用户量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量,在已有的服务器集群中确定第二服务器集群为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集群对应至少一个第二租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量与各所述第二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量之和小于所述第二用户量阈值,所述第二用户量阈值为所述第二服务器集群能够承载的最大用户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请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对应的数据库中,创建所述第一租户对应的第一租户表以及所述第二租户对应的第二租户表,所述第一租户表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租户的租户数据,所述第二租户表用于存储所述第二租户对应的租户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服务请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增加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量大于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所能承载第三用户量阈值,则增加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的服务器数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服务请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加模块具体用于:在已有的服务器集群中确定第三服务器集群,所述第三服务器集群对应至少一个第三租户标识,各所述第三租户标识对应的第三用户量之和小于第四用户量阈值,所述第四用户量阈值为所述第三服务器集群能够承载的最大用户量;将所述第三服务器集群中的至少一个服务器部署至所述第一服务器集群。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请求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请求方法。
1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请求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73195.8A CN114189525B (zh) | 2021-12-02 | 2021-12-02 | 服务请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73195.8A CN114189525B (zh) | 2021-12-02 | 2021-12-02 | 服务请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89525A true CN114189525A (zh) | 2022-03-15 |
CN114189525B CN114189525B (zh) | 2023-06-20 |
Family
ID=80542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73195.8A Active CN114189525B (zh) | 2021-12-02 | 2021-12-02 | 服务请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89525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45442A (zh) * | 2022-04-13 | 2022-07-12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联机批量处理系统 |
CN114745443A (zh) * | 2022-05-09 | 2022-07-12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服务调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CN114827248A (zh) * | 2022-03-31 | 2022-07-29 | 浙江西图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服务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361277A (zh) * | 2022-07-08 | 2022-11-18 | 天津车之家软件有限公司 | 通用集群系统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92816A (zh) * | 2019-11-26 | 2020-05-01 |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 网关动态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3704295A (zh) * | 2020-05-22 | 2021-11-2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12-02 CN CN202111473195.8A patent/CN1141895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92816A (zh) * | 2019-11-26 | 2020-05-01 |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 网关动态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3704295A (zh) * | 2020-05-22 | 2021-11-2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27248A (zh) * | 2022-03-31 | 2022-07-29 | 浙江西图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服务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745442A (zh) * | 2022-04-13 | 2022-07-12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联机批量处理系统 |
CN114745443A (zh) * | 2022-05-09 | 2022-07-12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服务调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CN115361277A (zh) * | 2022-07-08 | 2022-11-18 | 天津车之家软件有限公司 | 通用集群系统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5361277B (zh) * | 2022-07-08 | 2023-06-20 | 天津车之家软件有限公司 | 通用集群系统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89525B (zh) | 2023-06-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189525B (zh) | 服务请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1861140B (zh) |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 |
CN111258627B (zh) | 一种接口文档生成方法和装置 | |
US8660996B2 (en) | Monitoring files in cloud-based networks | |
CN112905323B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10344679A1 (en) | Feedback framework | |
CN112035344A (zh) | 多场景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685287B (zh) | 产品数据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US10782981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ynamic port assignment | |
US11106763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action-based licensing | |
CN115934202A (zh) |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系统、数据服务网关及存储介质 | |
US20120198482A1 (en) | Distributed Multi-System Management | |
CN110933188A (zh) | 远程服务的调用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US1180514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promotion | |
US11120146B2 (en) | Managing the sharing of common library packages with subscribers | |
US10904327B2 (en) |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earching for node | |
CN115952003A (zh) | 一种集群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185543B (zh) | 模型部署方法、打包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831402A (zh) | 用于管理软件功能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
CN109831385B (zh) |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4489754A (zh) | 可配置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3556370A (zh) | 一种服务调用方法和装置 | |
CN106936643A (zh) | 一种设备联动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 |
US10158704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ustering distributed objects to use them as if they were one object | |
WO2024034057A1 (ja) |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