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7754A - 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7754A
CN114187754A CN202111437338.XA CN202111437338A CN114187754A CN 114187754 A CN114187754 A CN 114187754A CN 202111437338 A CN202111437338 A CN 202111437338A CN 114187754 A CN114187754 A CN 114187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target
control instruction
control
bin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373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星逸
龚恒
刘家华
卢剑耀
牛玉阁
齐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4373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77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7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77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4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light waves, e.g. infrar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设备,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操作,生成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由此,可以实现同一款控制设备或者同一程序下的激光可以控制不同的被控设备,降低编码复杂度,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用光作为信息载体的遥控装置主要是使用红外线为信息载体的红外遥控装置,但普通的红外遥控器的控制距离只有10米左右,远距离控制不可靠,且红外发光管发射的红外光较散,不适合点对点的精密控制。而激光具有优良的方向性,一个激光遥控器能够点对点操作视线内所有设备,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遥控器。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对激光未进行简单高效的编码,激光的发送接收装置在编制、识别和解析信息的过程中复杂且单一,激光接收装置只能接收并解析特定的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不易操作,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激光的发送接收装置在编制、识别和解析信息的过程中复杂且单一,激光接收装置只能接收并解析特定的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操作,生成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包括:
以所述目标控制指令为关键字查找预设的编码库,所述编码库包括控制指令和二进制编码序列的对应关系,得到包含所述关键字的目标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包括:
在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之前加入预设的引导码;
将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加入所述引导码之后的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为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被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内置的激光接收装置接收到激光,其中,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所述激光,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目标控制指令;
从所述激光中解析出所述目标控制指令;
执行与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所述激光中解析出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包括:
确定所述激光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将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中,位于预设的引导码之后的内容确定为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
基于所述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目标控制指令。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包括:
以所述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为关键字查找预设的编码库,所述编码库包括二进制编码序列和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得到包含所述关键字的目标对应关系;
将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控制指令确定为目标控制指令。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控制设备,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操作,生成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发射模块,用于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查找子模块,用于以所述目标控制指令为关键字查找预设的编码库,所述编码库包括控制指令和二进制编码序列的对应关系,得到包含所述关键字的目标对应关系;
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之前加入预设的引导码;
将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加入所述引导码之后的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为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被控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内置的激光接收装置接收到激光,其中,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目标控制指令;
解析模块,用于从所述激光中解析出所述目标控制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与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解析模块包括:
序列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激光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目标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中,位于预设的引导码之后的内容确定为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
指令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目标控制指令。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指令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以所述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为关键字查找预设的编码库,所述编码库包括二进制编码序列和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得到包含所述关键字的目标对应关系;
将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控制指令确定为目标控制指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激光发射装置,用于对外发射激光;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以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被控设备,所述被控设备包括:
激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激光;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以实现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设备响应接收到的控制操作,生成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然后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之后,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上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由于控制设备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激光,而频闪通过激光熄灭和亮起的状态来表示,所以,被控设备中的激光接收装置可以轻易接收并识别控制设备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的激光。因此,只配置一个装有激光发射装置的控制设备就可以控制不同的装有激光接收装置的被控设备,从而实现同一款控制设备或者同一程序下的激光可以控制不同的设备,降低编码复杂度,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控制设备发送激光时的频闪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控制设备的控制指令传输装置的实施例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被控设备的控制指令传输装置的实施例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所示应用场景中包括:控制设备11、被控设备12、被控设备13。
其中,控制设备11可以是一种遥控器,也可以是支持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图1中仅以遥控器为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设备11中内置有激光发射装置1101,控制设备11可通过激光发射装置1101对外发射激光。
被控设备12和被控设备13可以是日常家居用到的智能空调、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等设备,图1中仅以被控设备12和被控设备13为智能空调为例。当然,在实践中,被控设备12和被控设备13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设备,例如被控设备12为智能空调,智能设备13为智能电视,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控设备12中内置有激光接收装置1201,被控设备13中内置有激光接收装置1301,如此,被控设备12和被控设备13可分别通过激光接收装置1201和激光接收装置1301接收激光。
进一步的,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对激光未进行简单高效的编码,激光的发送接收装置在编制、识别和解析信息的过程中复杂且单一,激光接收装置只能接收并解析特定的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不易操作,影响用户体验。
对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以实现同一款控制设备或者同一程序下的激光可以控制不同的被控设备,降低编码复杂度,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分别从控制设备、被控设备,以及上述两者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从控制设备角度对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指令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作为一个实施例,图2所示流程图可应用于上述图1中的控制设备11上,如图2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操作,生成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以图1所示应用场景为例,假设用户想要通过控制设备11控制被控设备13,用户首先可以把控制设备11对准被控设备13,然后对控制设备11执行相应的操作。控制设备11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操作,可生成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举例来说,假设用户想要将被控设备13(图1中为智能空调)的温度调高,则将控制设备11对准被控设备13并触发控制设备11上标有向上符号的触控对象,控制设备11响应于对该标有向上符号的触控对象的触发操作,生成相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步骤202、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设备11以上述目标控制指令为关键字查找预设的编码库,得到包含上述关键字的目标对应关系。这里要说明的是,预设的编码库可以包含控制指令和二进制编码序列的对应关系。
之后,控制设备11可以将目标对应关系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为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可选的,控制设备11可以在目标对应关系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之前加入预设的引导码,之后,控制设备11将上述目标对应关系中,加入该引导码和之后的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为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举一个例子,假设控制设备11以用于指示开机的目标控制指令(以下简称开机控制指令)为关键字查找预设的编码库,得到的包含开机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为“1111”,继续假设预设的引导码为“1010010”。按照上述描述,在目标对应关系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之前加入预设的引导码,可得到二进制编码“10100101111”,最终将该二进制编码确定为开机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步骤203、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
在一实施例中,二进制编码序列中的1表示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是亮起的状态,0表示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是熄灭的状态。那么,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对外发射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将呈现为控制设备以频闪的形式对外发射激光。
可选的,控制设备对外发射的激光的状态持续时间可以为1ms。
举例来说,假设二进制编码序列为“0101100100”,则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对外发射的该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将呈现出“灭亮灭亮亮灭灭亮灭灭”的频闪形式。例如,如图3所示,为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对外发射的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呈现形式的示意图。
可选的,激光发射装置的频闪频率为500Hz。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设备响应接收到的控制操作,生成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然后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之后,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上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由于控制设备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激光,而频闪通过激光熄灭和亮起的状态来表示,所以,被控设备中的激光接收装置可以轻易接收并识别控制设备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的激光。因此,只配置一个装有激光发射装置的控制设备就可以控制不同的装有激光接收装置的被控设备,从而实现同一款控制设备或者同一程序下的激光可以控制不同的设备,降低编码复杂度,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提升用户体验。
其次,从被控设备角度对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指令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作为一个实施例,图4所示流程图可应用于上述图1中的被控设备13上,如图4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通过内置的激光接收装置接收到激光,其中,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上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目标控制指令。
步骤402、从激光中解析出目标控制指令。
以下对步骤401和步骤402进行统一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被控设备13接收到控制设备11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的激光之后,可从中读取出二进制编码序列。之后,被控设备13在从上述二进制编码序列中识别出预设的引导码,继续识别预设的引导码之后的二进制编码,在识别出下一个引导码之后结束识别,并将上述二进制编码序列中,位于预设的引导码之后的内容确定为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
之后,被控设备13以上述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为关键字查找预设的编码库,得到包含上述关键字的目标对应关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编码库中包含被控设备13中二进制编码序列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
最后,被控设备13将上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控制指令确定为目标控制指令。
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下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被控设备13在接收激光的过程中接收到二进制编码数列为“101011011011010”,继续假设被控设备13预设的引导码为“010”,那么,在上述二进制编码序列中第一个“1”可舍弃,之后的“010”为引导码,在该引导码之后的序列中,识别到下一个引导码“010”后,结束识别。所以,上述二进制编码序列中在引导码“010”之后的“11011011”则为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
之后,将上述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11011011”作为关键字在查找被控设备11预设的编码库,将上述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11011011”对应的控制指令确定为目标控制指令。
步骤403、执行与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操作。
以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假设被控设备13接收到控制设备11发射的激光,并识别出该激光中传输的控制指令为温度调高控制指令,则被控设备13将自身的温度调高。
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控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接收装置接收到激光,其中,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目标控制指令;之后,被控设备从激光中解析出目标控制指令,并执行与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操作。由于被控设备接收的激光是以频闪的形式发射的,而频闪通过激光熄灭和亮起的状态来表示,所以,被控设备中的激光接收装置可以轻易接收并识别控制设备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的激光。因此,只配置一个装有激光发射装置的控制设备就可以控制不同的装有激光接收装置的被控设备,从而实现同一款控制设备或者同一程序下的激光可以控制不同的被控设备,降低编码复杂度,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提升用户体验。
最后,从控制设备与被控设备交互的角度对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指令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作为一个实施例,图5所示流程图可应用于上述图1中的控制设备11和被控设备13上,如图5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控制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操作,生成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步骤502、控制设备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步骤503、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
步骤504、被控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接收装置接收到激光。
步骤505、被控设备从激光中解析出目标控制指令。
步骤506、被控设备执行与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操作。
步骤501~步骤506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设备与被控设备的交互来进行说明:首先,控制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操作,生成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并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其次,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然后,被控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接收装置接收到激光,并从激光中解析出目标控制指令,最后,被控设备执行与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操作。由于控制设备以频闪形式发射二进制编码对应的激光,而频闪通过激光熄灭和亮起的状态来表示,所以被控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接收装置可以轻易地接收并识别激光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因此,只配置一个可以以频闪形式发送激光的控制设备就可以控制不同的被控设备,从而实现同一款控制设备或者同一程序下的激光可以控制不同的被控设备,降低编码复杂度,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提升用户体验。
以下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描述图5所示流程:
举例来说,假设用户想要将室内空调的温度降低,用户可以将激光遥控器对准空调并点击激光遥控器上标有向下符号的按钮,此时,激光遥控器检测到该标有向下符号的按钮被触发,生成与之对应的控制指令。之后,激光遥控器将该控制指令作为关键字查找预设的编码库,从编码库中找到该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假设该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为“111000”,激光遥控器将该二进制编码序列之前加入预设的引导码。继续假设预设的引导码为“010”,那么,激光遥控器最终确定的该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为“010111000”。
之后,激光遥控器根据上述二进制编码序列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激光,假设“0”代表熄灭,“1”代表灯亮,则发送的激光形式为“灭亮灭亮亮亮灭灭灭”。
然后,空调接收到特定频率的以“灭亮灭亮亮亮灭灭灭”发射的激光后,在识别出“灭亮灭”,也即引导码“010”后开始识别之后的内容,在识别出下一个“灭亮灭”,也即下一个引导码“010”后结束识别遥控器发送的频闪激光。最终得到完整的二进制编码“010111000”,并将引导码之后的内容,也即“111000”确定为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
之后,空调将“111000”作为关键字查找预设的编码库,得到二进制编码序列“111000”对应的指令为降低温度控制指令。
最后,空调根据上述降低温度控制指令将自身温度降低。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中控制指令是如何通过激光进行传输的,以下通过对控制指令的传输系统的详细介绍进行解释说明:
参见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系统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激光发射装置601、激光接收装置602。
其中,激光发射装置601用于发射经频闪编码后的激光信息,激光接收装置602用于接收并识别频闪激光信息,将其解析并输出激光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激光发射装置601包括信息输入模块603、控制模块604、频闪驱动模块605、激光发射模块606。
其中,信息输入模块603将生成的目标控制指令发送至控制模块604,控制模块604将信息转换编码后发送至频闪驱动模块605,从而操控激光发射模块606发射出经过编码的带有特定频闪频率的激光。
进一步,控制模块604包括微处理器6041和编码数据库6042,控制模块604将目标控制指令经微处理器6041转换之后在编码数据库6042中查找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在找到的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之前加入预设的引导码之后,将加入预设的引导码之后的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为目标编码序列,并发送至频闪驱动模块605。
激光接收装置602包括激光接收模块607、信息解析模块608和信息输出模块609。其中,激光接收模块607识别接收到的激光信号,判断该激光信号是否是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信号,若是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信号,则将信号传送至信息解析模块608将光信号解析,并将解析出的目标控制指令由信息输出模块609输出。具体的信息解析过程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激光接收模块607接收到的激光信号可以不是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信号,此时激光接收模块607所在的被控设备以反馈方式提醒用户错误信息,此反馈方式可以是灯光闪烁、屏幕显示等方式,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参见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控制设备的控制指令传输装置的实施例框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71,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操作,生成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确定模块72,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发射模块73,用于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72包括(图中未示出):
查找子模块,用于以所述目标控制指令为关键字查找预设的编码库,所述编码库包括控制指令和二进制编码序列的对应关系,得到包含所述关键字的目标对应关系;
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之前加入预设的引导码;
将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加入所述引导码之后的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为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参见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被控设备的控制指令传输装置的实施例框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81,用于通过内置的激光接收装置接收到激光,其中,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目标控制指令;
解析模块82,用于从所述激光中解析出所述目标控制指令;
执行模块83,用于执行与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解析模块82包括(图中未示出):
序列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激光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目标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中,位于预设的引导码之后的内容确定为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
指令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目标控制指令。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指令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以所述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为关键字查找预设的编码库,所述编码库包括二进制编码序列和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得到包含所述关键字的目标对应关系;
将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控制指令确定为目标控制指令。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的控制设备9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1、存储器9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904、其他用户接口903和激光发射装置906。控制设备9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9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9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05。
其中,用户接口9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需要说明的是,激光发射装置906可以对外发射激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9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文描述的存储器9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9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单元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9021和应用程序9022。
其中,操作系统9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9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9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9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9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步骤,例如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操作,生成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901中,或者由处理器901实现。处理器9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9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02,处理器901读取存储器9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单元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可以是如图9中所示的控制设备,可执行如图2中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的所有步骤,进而实现图2所示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的技术效果,具体请参照图2相关描述,为简洁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的被控设备10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4、其他用户接口1003和激光接收装置1006。被控设备10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005耦合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激光接收装置1006可以接收来自控制设备发射的激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0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单元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10021和应用程序10022。
其中,操作系统10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0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0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0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10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步骤,例如包括:
通过内置的激光接收装置接收到激光,其中,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所述激光,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目标控制指令;
从所述激光中解析出所述目标控制指令;
执行与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操作。
至于被控设备中各部件的连接方式以及功能,请参见上述图9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可以是如图10中所示的控制设备,可执行如图4中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的所有步骤,进而实现图4所示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的技术效果,具体请参照图4相关描述,为简洁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这里的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其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当存储介质中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在控制设备或被控设备侧执行的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控制指令的传输程序,以实现以下在控制设备和被控设备侧执行的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控制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操作,生成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控制设备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
或者,
被控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接收装置接收到激光,其中,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所述激光,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目标控制指令;
被控设备从所述激光中解析出所述目标控制指令;
被控设备执行与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操作。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操作,生成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包括:
以所述目标控制指令为关键字查找预设的编码库,所述编码库包括控制指令和二进制编码序列的对应关系,得到包含所述关键字的目标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包括:
在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二进制编码序列之前加入预设的引导码;
将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加入所述引导码之后的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为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4.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被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内置的激光接收装置接收到激光,其中,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目标控制指令;
从所述激光中解析出所述目标控制指令;
执行与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激光中解析出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包括:
确定所述激光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将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中,位于预设的引导码之后的内容确定为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
基于所述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目标控制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包括:
以所述目标二进制编码序列为关键字查找预设的编码库,所述编码库包括二进制编码序列和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得到包含所述关键字的目标对应关系;
将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中的控制指令确定为目标控制指令。
7.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控制设备,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操作,生成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序列;
发射模块,用于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
8.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被控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内置的激光接收装置接收到激光,其中,控制设备通过内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以频闪形式对外发射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的激光,所述二进制编码序列对应目标控制指令;
解析模块,用于从所述激光中解析出所述目标控制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与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操作。
9.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激光发射装置,用于对外发射激光;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以实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
10.一种被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控设备包括:
激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激光;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一种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以实现权利要求4~6中所述的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3或4~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
CN202111437338.XA 2021-11-29 2021-11-29 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1877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7338.XA CN114187754A (zh) 2021-11-29 2021-11-29 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7338.XA CN114187754A (zh) 2021-11-29 2021-11-29 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7754A true CN114187754A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02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37338.XA Pending CN114187754A (zh) 2021-11-29 2021-11-29 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77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7753A (zh) * 2023-07-27 2023-08-25 新唐信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66618A1 (en) * 1980-12-11 1982-12-15 Elwyn R Berlekamp BIT SERIAL ENCODER.
SU1300526A1 (ru) * 1983-09-15 1987-03-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Р-6105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риема телесигналов
CN101067898A (zh) * 2007-05-18 2007-11-07 天津通广微电子有限公司 采用激光传输技术控制遥控信号的家用电器遥控装置
CN107749879A (zh) * 2017-10-17 2018-03-02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物联网设备
CN208158589U (zh) * 2018-02-11 2018-11-27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可见光通信装置
CN109586791A (zh) * 2018-12-21 2019-04-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00169322A1 (en) * 2017-07-11 2020-05-28 Inter-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Corporation Research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transmitting visible optical signal received by video camera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66618A1 (en) * 1980-12-11 1982-12-15 Elwyn R Berlekamp BIT SERIAL ENCODER.
SU1300526A1 (ru) * 1983-09-15 1987-03-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Р-6105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риема телесигналов
CN101067898A (zh) * 2007-05-18 2007-11-07 天津通广微电子有限公司 采用激光传输技术控制遥控信号的家用电器遥控装置
US20200169322A1 (en) * 2017-07-11 2020-05-28 Inter-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Corporation Research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transmitting visible optical signal received by video camera
CN107749879A (zh) * 2017-10-17 2018-03-02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物联网设备
CN208158589U (zh) * 2018-02-11 2018-11-27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可见光通信装置
CN109586791A (zh) * 2018-12-21 2019-04-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7753A (zh) * 2023-07-27 2023-08-25 新唐信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6647753B (zh) * 2023-07-27 2023-10-10 新唐信通(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69520B1 (ko) 전자장치, 서버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097784B2 (en) Dynamic linking of codesets in universal remote control devices
US7538711B2 (en) Integrated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ceiving multimodal input and method of the same
CN107544271B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224034B2 (en) Voice recognition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9842428B (zh) 一种WiFi芯片及自适应方法
CN114187754A (zh) 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597031B1 (ko) 전자장치, 서버 및 전자장치의 제어방법
US20230289198A1 (en) Configuring application scene
US20140025219A1 (en) 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with sabbath compliant functionality
CN114019807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34896A (zh) 智能终端上应用程序的运行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14167741A (zh) 控制指令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45527A (zh) 一种将传统设备融入智能场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60034381A1 (en) Identifying transport-level encoded payloads
CN103530059A (zh) 人机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2214404A (zh) 移动应用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101835396B1 (ko) 자동차 장치 플러그인 정보 디스플레이 방법
CN114280951A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506155B1 (ko) 전자장치, 어플리케이션 실행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4666633A (zh) 智能遥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092759A1 (en) Disable control of a lighting device by a light control device in a query mode
CN114822005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遥控意图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578001A (zh) 一种智能场景的生成方法、生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57244A (zh) 一种界面生成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