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5806A - 软件缺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软件缺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5806A
CN114185806A CN202111553518.4A CN202111553518A CN114185806A CN 114185806 A CN114185806 A CN 114185806A CN 202111553518 A CN202111553518 A CN 202111553518A CN 114185806 A CN114185806 A CN 114185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ware
defect
defects
software defect
processing prio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35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E Wallet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E Wallet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E Wallet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E Wallet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535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58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5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58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4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design, e.g. generating new test c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92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results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96Methods or tools to render software test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软件缺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收集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数据信息集,并对所述数据信息集进行格式化处理,获取软件缺陷在数据信息集中出现的次数,确定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生成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第一二维码;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在本申请中,开发人员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即可快速得知软件缺陷并对其进行重现修复,而无需软件测试人员提供过多的数据信息,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且通过对数据信息集进行格式化处理,可以避免获取多套系统的数据和多套系统数据之间不兼容的问题。

Description

软件缺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软件开发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软件缺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现代社会处处离不开软件,为保证人们生活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就要严格控制好软件的质量,由于软件自身的特点和目前软件开发模式使得隐藏在软件内部的质量缺陷无法完全根除,因此每一款软件都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
软件缺陷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测试人员发现的,测试人员记录测试过程中发现的软件缺陷以及重现步骤,然而测试人员不能快速提供软件相关的环境,版本,网络状况,业务参数等等数据,这就为开发问题的重现和定位提供了一定的难度。
另外,因为某些原因有些数据测试人员很难拿到,而且针对测试拿到的数据,开发也不容易验证其可靠性和正确性,这样就给开发问题的重现和定位进一步留下了隐患。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软件缺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软件开发人员难以快速重现软件缺陷,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软件缺陷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收集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数据信息集,并对所述数据信息集进行格式化处理,其中,所述数据信息集包括所述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环境信息、版本信息、网络状况信息以及软件缺陷信息;
基于所述数据信息集获取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
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获取软件缺陷在数据信息集中出现的次数,确定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
生成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第一二维码;
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
可选的,所述生成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第一二维码包括:
将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上传到预设服务器;
若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均成功上传到所述预设服务器;则返回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链接;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链接生成所述第一二维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上传到所述预设服务器失败;
将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生成第二二维码;
将所述第二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
可选的,所述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包括步骤:
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是否为新缺陷;
若缺陷数据库中部存在所述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则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不是新缺陷,并从缺陷数据库获取软件缺陷历史处理记录,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
若缺陷数据库中不存在所述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则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为新缺陷,对所述软件缺陷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并将所述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录入缺陷数据库中。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不是新缺陷,并从缺陷数据库获取软件缺陷历史处理记录,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包括步骤:
若确定软件缺陷不是新缺陷时,从所述缺陷数据库获取软件缺陷历史处理记录,根据历史处理记录确定软件缺陷的当前处理状态;
若当前处理状态为已处理时,获取软件缺陷处理时保存的错误代码、相关内容信息;
根据获取软件缺陷处理时保存的错误代码、相关内容信息,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并更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的级别,以及将软件缺陷当前处理状态更改为未处理;
若确定软件缺陷的当前处理状态为未处理时,获取软件缺陷的历史处理优先级及软件缺陷提交的时间信息,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为新缺陷,对所述软件缺陷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包括步骤:
当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为新缺陷时,获取软件缺陷出现后软件实现功能时所出现的异常状况信息;
根据所述异常状况信息,确定软件缺陷的严重程度;
根据所述软件缺陷的严重程度,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包括:
建立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和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调整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当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大于预设优先级别时,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开发管理部门;
当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小于或等于预设优先级别时,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对应的开发人员。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软件缺陷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收集模块,用于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收集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数据信息集,并对所述数据信息集进行格式化处理,其中,所述数据信息集包括所述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环境信息、版本信息、网络状况信息以及软件缺陷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数据信息集获取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频率确定模块,用于获取软件缺陷在数据信息集中出现的次数,确定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
第一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第一二维码;
推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软件缺陷测试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软件缺陷测试方法。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件缺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收集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数据信息集,并对所述数据信息集进行格式化处理,其中,所述数据信息集包括所述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环境信息、版本信息、网络状况信息以及软件缺陷信息;基于所述数据信息集获取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获取软件缺陷在数据信息集中出现的次数,确定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生成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第一二维码;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通过本方法,可以避免测试人员去获取软件相关的环境、版本、网络状况、等数据的流程,减少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且开发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快速重现缺陷,并根据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和出现的次数来决定有限处理哪些缺陷,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工作处理效率,并且通过对数据信息集进行格式化处理,避免了获取多套系统的数据和多套系统数据之间不兼容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软件缺陷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软件缺陷测试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即软件开发工具包,是用来辅助开发某一类软件的工具集合。目前行业内对于获取SDK数据然后重现软件问题的实现是:通过埋点,日志输出或者网络抓包获取各种所需数据,然后通过获取到的数据重现软件的问题和场景。这样虽然能实现目标,但是操作稍微麻烦,而且不同的终端,系统获取到的数据格式往往还不能直接通用。另一方面,软件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测试人员发现的,他们不能快速提供软件相关的环境,版本,网络状况,业务参数等等数据,这就为开发问题的重现和定位提供了一定的难度。其次,因为某些原因有些数据测试人员很难拿到,而且针对测试拿到的数据,开发也不容易验证其可靠性和正确性,这样就给开发问题的重现和定位进一步留下了隐患。
基于此,本申请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其详细内容将在后续实施例中得以阐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件缺陷测试方法,具体的,如图1所示,图1为一种软件缺陷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软件缺陷测试装置,该软件缺陷测试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服务器或者其他处理设备等。其中,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软件缺陷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收集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数据信息集,并对所述数据信息集进行格式化处理,其中,所述数据信息集包括所述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环境信息、版本信息、网络状况信息以及软件缺陷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测试软件运行之后,针对测试遇到的问题,将软件相关的环信息、版本信息、网络参数信息以及软件缺陷信息在SDK(软件开发工具包)收集起来,之后,将收集起来的数据信息集进行格式化,避免不同系统的数据之间不兼容的现象。
具体的,环境信息包括软件环境信息和硬件环境信息,软件环境信息主要指软件的运行环境,比如XP,Linux,以及软件运行所需的周边软件等等;硬件环境信息主要指软件的运行硬件信息,比如,CPU、运行内存以及硬盘等信息。版本信息为测试软件对应的版本和名称,网络参数信息为网络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等信息。软件缺陷信息包括对软件缺陷的总体描述,用于理解和重现该软件缺陷。
S200、基于所述数据信息集获取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
具体的,数据信息集中包括软件在测试运行或调度运行期间发生的事件的历史记录,以及每个验证点的状态。对数据信息集中的内容进行解析,即可获取到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及内容信息。
S300、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在一个实施例中,缺陷数据库可是预先建立好的,其至少包括本地服务器的缺陷数据库、缺陷管理系统所使用的缺陷数据库。
具体的,可以通过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和内容信息中的关键字,通过错误代码及缺陷内容信息中的关键字在本地服务器的缺陷数据库及缺陷管理系统的缺陷数据库进行搜索匹配,可以确定缺陷数据库中是否已录入有软件缺陷,当缺陷数据库中没有该软件缺陷,可以说明是新的软件缺陷,需要将新的软件缺陷录入缺陷数据库,并需要通过软件缺陷的内容信息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当缺陷数据库中有该软件缺陷,可以获取以前录入的缺陷信息,来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
S400、获取软件缺陷在数据信息集中出现的次数,确定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
具体的,在一定时间内,软件缺陷在数据信息集中出现的数量,数量越多,说明该软件缺陷对整个软件的质量影响越大。
S500、生成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第一二维码;
本实施例中,当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后,就可以将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打包,并生成第一二维码,从而,通过扫描二维码第一二维码,即可知道该软件缺陷在数据信息集、该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
具体的,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可以说明该软件缺陷对软件的整个模块影响程度,以及在整个模块中的重要性,软件缺陷出现的频率也可以说明该软件缺陷对软件的整体影响程度,以及重要性,通过两者综合考虑,从而使得相关人员知道如何优先解决哪些软件缺陷。
S600、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
具体的,相关人员可以是相关的开发人员或者是负责人员,当生成第一二维码之后,相关人员可以扫描第一二维码,借助于二维码的便于传输和识别方便的优点,即可知道软件缺陷的内容信息、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出现的频率等信息,从而能够根据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和出现频率来确定优先处理哪些缺陷,并通过软件缺陷信息重新该软件缺陷并进行缺陷修复。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通过SDK(软件开发工具包)收集软件相关的环境,版本,网络状况等信息,一方面避免了测试人员去获取软件相关的环境,版本,网络状况等信息的流程,节约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确保了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和正确性,避免了测试人员数据获取准确性和可靠性低的问题,进一步有益于开发人员快速重现问题,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500中:生成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第一二维码包括:
S510、将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上传到预设服务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获取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将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上传到预设服务器中。
S520、若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均成功上传到所述预设服务器;则返回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链接;
具体的,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如果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均成功上传到所述预设服务器,则返回一个对应的链接。
S530、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链接生成所述第一二维码。
将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链接生成所述第一二维码,借助于二维码的便于传输和识别方便的优点,使得相关人员能够快速通过第一二维码得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S540、若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上传到所述预设服务器失败;将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生成第二二维码;
具体的,针对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上传到所述预设服务器失败的情况,会将获取到的各种数据直接生成一份静态二维码,即第二二维码。
S550、将所述第二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
将第二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相关人员根据第二二维码对软件缺陷进行重现并修复,从而避免相关数据上传失败时,无法及时获取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导致软件重新修复不及时的问题。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0: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包括步骤:
S310、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是否为新缺陷;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错误代码及内容信息中的关键字在本地服务器的缺陷数据库及缺陷管理系统的缺陷数据库进行搜索,搜索是否存在该错误代码,在搜索缺陷管理系统的缺陷数据库时,可以通过调用缺陷管理系统的接口,向缺陷管理系统发送查询指令(查询指令包括错误代码信息),缺陷管理系统根据查询指令进行查询,搜索缺陷管理系统的缺陷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该错误代码,当本地服务器的缺陷数据库及缺陷管理系统都没有查到该错误代码的缺陷时(证明是新出现的缺陷),当本地服务器的缺陷数据库或缺陷管理系统存在该错误代码,就不是新缺陷。
S320、若缺陷数据库中部存在所述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则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不是新缺陷,并从缺陷数据库获取软件缺陷历史处理记录,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不是新缺陷时,可以根据历史处理记录获取到原始的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并根据历史处理记录获取到软件缺陷的解决状态以及改缺陷录入时间,综合考虑是否需要在原始的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上提升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的级别,确定出当前的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
S330、若缺陷数据库中不存在所述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则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为新缺陷,对所述软件缺陷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并将所述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录入缺陷数据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确定软件缺陷为新缺陷时,就需要判断该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基于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出该软件缺陷的严重级别情况,比如该缺陷出现后是否引发了内存溢出、系统崩溃等问题,判断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将错误代码及缺陷内容信息录入缺陷数据库中,可以是本地服务器的缺陷数据库、缺陷管理系统的缺陷数据库都录入,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当录入缺陷管理系统的缺陷数据库时,调用缺陷工具的接口,自动录入此次错误代码及缺陷内容信息。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320: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不是新缺陷,并从缺陷数据库获取软件缺陷历史处理记录,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包括步骤:
A1、若确定软件缺陷不是新缺陷时,从所述缺陷数据库获取软件缺陷历史处理记录,根据历史处理记录确定软件缺陷的当前处理状态;
A2、若当前处理状态为已处理时,获取软件缺陷处理时保存的错误代码、相关内容信息;
A3、根据获取软件缺陷处理时保存的错误代码、相关内容信息,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并更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的级别,以及将软件缺陷当前处理状态更改为未处理;
A4、若确定软件缺陷的当前处理状态为未处理时,获取软件缺陷的历史处理优先级及软件缺陷提交的时间信息,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软件缺陷的当前处理状态为已处理,可以根据历史保存的错误代码、相关内容信息(软件缺陷处理时保存的错误代码、相关内容信息),确定之前处理的方法没有解决问题,并结合处理次数确定是否需要更改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从而确定此次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还需将软件缺陷当前处理状态更改为未处理,从而提醒相关负责人还需进一步处理该软件缺陷。当软件缺陷的当前处理状态为未处理时,获取查找到的错误代码的优先级及提交的时间信息,根据查找到的错误代码的优先级及提交的时间信息,如:提交的时间已经超过预设的期限,需要更改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确定此次错误代码的优先级,并对应标记错误代码的优先级或更新错误代码的优先级。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330: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为新缺陷,对所述软件缺陷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包括步骤:
B1、当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为新缺陷时,获取软件缺陷出现后软件实现功能时所出现的异常状况信息;
B2、根据所述异常状况信息,确定软件缺陷的严重程度;
B3、根据所述软件缺陷的严重程度,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软件缺陷中的错误代码及缺陷内容信息,基于大数据进行分析,该缺陷出现后是否会引发了内存溢出、系统崩溃等异常情况的问题,可以得出该软件缺陷的严重级别情况,判断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600: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包括步骤:
S610、建立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和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以及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反映的软件缺陷的严重性和重要程度。
S620、根据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调整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当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高于预设频率时,说明该软件缺陷较为严重,可以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调高,以便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得到优先处理。
S630、当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大于预设优先级别时,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开发管理部门以及开发人员;
S640、当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小于或等于预设优先级别时,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对应的开发人员。
具体的,当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大于预设优先级别时,则说明该缺陷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则不仅需要让对应的开发人员知道,还需要反馈给对应的开发管理部门,从而引起对该软件缺陷的重视。而当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小于或等于预设优先级别时,则只需要反馈给对应的开发人员即可。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件缺陷测试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收集模块10,用于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收集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数据信息集,并对所述数据信息集进行格式化处理,其中,所述数据信息集包括所述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环境信息、版本信息、网络状况信息以及软件缺陷信息;
获取模块20,用于基于所述数据信息集获取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
匹配模块30,用于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频率确定模块40,用于获取软件缺陷在数据信息集中出现的次数,确定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
第一二维码生成模块50,用于生成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第一二维码;
推送模块60,用于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维码生成模块50用于:
将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上传到预设服务器;
若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均成功上传到所述预设服务器;则返回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链接;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链接生成所述第一二维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二维码生成模块,所述第二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
若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上传到所述预设服务器失败;
将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生成第二二维码;
将所述第二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模块30用于:
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是否为新缺陷;
若缺陷数据库中部存在所述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则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不是新缺陷,并从缺陷数据库获取软件缺陷历史处理记录,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
若缺陷数据库中不存在所述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则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为新缺陷,对所述软件缺陷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并将所述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录入缺陷数据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模块30还用于:
若确定软件缺陷不是新缺陷时,从所述缺陷数据库获取软件缺陷历史处理记录,根据历史处理记录确定软件缺陷的当前处理状态;
若当前处理状态为已处理时,获取软件缺陷处理时保存的错误代码、相关内容信息;
根据获取软件缺陷处理时保存的错误代码、相关内容信息,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并更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的级别,以及将软件缺陷当前处理状态更改为未处理;
若确定软件缺陷的当前处理状态为未处理时,获取软件缺陷的历史处理优先级及软件缺陷提交的时间信息,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模块30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为新缺陷时,获取软件缺陷出现后软件实现功能时所出现的异常状况信息;
根据所述异常状况信息,确定软件缺陷的严重程度;
根据所述软件缺陷的严重程度,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模块60用于:
建立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和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调整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当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大于预设优先级别时,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开发管理部门;
当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小于或等于预设优先级别时,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对应的开发人员。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的功能或包括的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图2仅仅示出了一种软件缺陷测试装置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软件缺陷测试装置还可以分别包括必要的其他元件,包括但不限于任意数量的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软件缺陷测试装置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存储器22、处理器21、输入装置23,输出装置24。该处理器21、存储器22、输入装置23和输出装置24通过连接器相耦合,该连接器包括各类接口、传输线或总线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耦合是指通过特定方式的相互联系,包括直接相连或者通过其他设备间接相连,例如可以通过各类接口、传输线、总线等相连。
所述计算机设备可以采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手机或工作站。
处理器2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在处理器21是一个GPU的情况下,该GPU可以是单核GPU,也可以是多核GPU。可选的,处理器21可以是多个GPU构成的处理器组,多个处理器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彼此耦合。可选的,该处理器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处理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存储器22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案的程序代码在内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可选地,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该存储器用于相关指令及数据。
输入装置23用于输入数据和/或信号,以及输出装置24用于输出数据和/或信号。输入装置23和输出装置24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的器件。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22不仅可用于存储相关指令,还可用于存储相关数据,如该存储器22可用于存储通过输入装置23获取的目标特征数据,又或者该存储器22还可用于存储通过处理器21得到的比对结果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存储器中具体所存储的数据不作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软件缺陷测试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s)或光盘等。其中,随机存取记忆体可以包括电阻式随机存取记忆体(ReRAM,Resistance Random Access Memory)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件缺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收集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数据信息集,并对所述数据信息集进行格式化处理,其中,所述数据信息集包括所述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环境信息、版本信息、网络状况信息以及软件缺陷信息;基于所述数据信息集获取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获取软件缺陷在数据信息集中出现的次数,确定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生成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第一二维码;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通过本方法,可以避免测试人员去获取软件相关的环境、版本、网络状况、等数据的流程,减少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且开发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快速重现缺陷,并根据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和出现的次数来决定有限处理哪些缺陷,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工作处理效率,并且通过对数据信息集进行格式化处理,避免了获取多套系统的数据和多套系统数据之间不兼容的问题。。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软件缺陷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收集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数据信息集,并对所述数据信息集进行格式化处理,其中,所述数据信息集包括所述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环境信息、版本信息、网络状况信息以及软件缺陷信息;
基于所述数据信息集获取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
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获取软件缺陷在数据信息集中出现的次数,确定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
生成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第一二维码;
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件缺陷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第一二维码包括:
将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上传到预设服务器;
若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均成功上传到所述预设服务器;则返回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链接;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链接生成所述第一二维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件缺陷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上传到所述预设服务器失败;
将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生成第二二维码;
将所述第二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件缺陷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包括步骤:
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是否为新缺陷;
若缺陷数据库中部存在所述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则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不是新缺陷,并从缺陷数据库获取软件缺陷历史处理记录,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
若缺陷数据库中不存在所述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则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为新缺陷,对所述软件缺陷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并将所述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录入缺陷数据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件缺陷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不是新缺陷,并从缺陷数据库获取软件缺陷历史处理记录,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包括步骤:
若确定软件缺陷不是新缺陷时,从所述缺陷数据库获取软件缺陷历史处理记录,根据历史处理记录确定软件缺陷的当前处理状态;
若当前处理状态为已处理时,获取软件缺陷处理时保存的错误代码、相关内容信息;
根据获取软件缺陷处理时保存的错误代码、相关内容信息,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并更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的级别,以及将软件缺陷当前处理状态更改为未处理;
若确定软件缺陷的当前处理状态为未处理时,获取软件缺陷的历史处理优先级及软件缺陷提交的时间信息,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件缺陷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为新缺陷,对所述软件缺陷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包括步骤:
当确定所述软件缺陷为新缺陷时,获取软件缺陷出现后软件实现功能时所出现的异常状况信息;
根据所述异常状况信息,确定软件缺陷的严重程度;
根据所述软件缺陷的严重程度,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软件缺陷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包括:
建立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和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调整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当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大于预设优先级别时,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开发管理部门;
当所述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小于或等于预设优先级别时,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对应的开发人员。
8.一种软件缺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收集模块,用于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收集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数据信息集,并对所述数据信息集进行格式化处理,其中,所述数据信息集包括所述软件在测试运行期间的环境信息、版本信息、网络状况信息以及软件缺陷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数据信息集获取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将软件缺陷的错误代码以及内容信息与缺陷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缺陷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
频率确定模块,用于获取软件缺陷在数据信息集中出现的次数,确定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
第一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数据信息集、软件缺陷的处理优先级别以及软件缺陷的出现频率对应的第一二维码;
推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二维码推送给相关人员。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软件缺陷测试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软件缺陷测试方法。
CN202111553518.4A 2021-12-17 2021-12-17 软件缺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1858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3518.4A CN114185806A (zh) 2021-12-17 2021-12-17 软件缺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3518.4A CN114185806A (zh) 2021-12-17 2021-12-17 软件缺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5806A true CN114185806A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05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3518.4A Pending CN114185806A (zh) 2021-12-17 2021-12-17 软件缺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58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40012738A1 (en) * 2022-07-11 2024-01-11 Dell Products L.P. Defect recrea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40012738A1 (en) * 2022-07-11 2024-01-11 Dell Products L.P. Defect recre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8101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ng and monitor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operations
CN114185806A (zh) 软件缺陷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58803A (zh) 崩溃定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9871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2448846A (zh) 一种k8s集群的健康巡检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579699A (zh) 业务数据处理链路的质量监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147313B (zh) 一种日志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12181784A (zh) 基于字节码注入的代码故障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6841653A (zh) 运维作业的执行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电子设备
CN115952098A (zh) 一种性能测试调优方案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14721638A (zh) 一种查询逻辑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4448775A (zh) 设备故障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18440A (zh) 模型迭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62464B (zh) 软件分析方法及设备
CN113282504A (zh) 一种增量代码覆盖率检测方法及业务开发方法、装置
CN112631929A (zh) 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380115A (zh) 一种回归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6828A (zh) 在网络设备中执行的日志处理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2269594A (zh) 项目代码质量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08684B (zh) 一种页面访问的记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US1152068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test data microservices
CN116185849A (zh) 一种针对存储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JP4518366B2 (ja) プログラム検査スケジュール作成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検査スケジュール作成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8113590A (zh) 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16989A (zh) 自动化测试脚本的优化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