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2050A - 一种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2050A
CN114182050A CN202111125674.0A CN202111125674A CN114182050A CN 114182050 A CN114182050 A CN 114182050A CN 202111125674 A CN202111125674 A CN 202111125674A CN 114182050 A CN114182050 A CN 114182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rmining
blast furnace
blowing
furnac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56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俊
王刚
邹忠平
赵运建
郑军
牛群
洪志斌
李牧明
何茂成
侯世锋
龙孟
赖菲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56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20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2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20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5/00Making pig-iron in the blast furnace
    • C21B5/006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the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2300/00Process aspects
    • C21B2300/04Modeling of the process, e.g. for control purposes; CI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包括实验测定常用矿石的软化温度区间、炉身未喷吹介质的高炉仿真计算、确定软熔带根部位置变化范围、确定喷吹介质的温度和流量、拟定几个喷吹位置、拟定炉身喷吹位置的高炉仿真计算、确定最佳位置。本发明提供的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选择是以炉料条件和冶炼条件为基础,综合考虑了高炉顺行的影响因素,选择对高炉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化学组分影响最小的位置为最佳喷吹位置,保证高炉冶炼的顺行以及喷吹介质的有效利用,实现提高燃料、还原剂利用率的低碳目标。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钢铁工业发展的主题是高效、低碳和绿色,而炼铁工序是钢铁工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多的工序。为有效应对温室效应,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高炉炼铁过程的CO2排放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高炉冶炼是冶金行业碳排放的主要工序,低碳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减弱温室效应,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降低高炉冶炼成本。炉身喷吹介质是一条高炉低碳冶炼的途径,通过在炉身喷吹还原介质,提高铁矿石间接还原比例,从而降低高炉冶炼固体碳消耗,实现高炉低碳冶炼;但是由于炉身喷吹介质,改变了高炉内部换热、化学反应的条件,对炉料的顺行和铁矿石的还原效率都会产生影响,因此,确定合适的喷吹位置对于高炉冶炼顺行和有效利用喷吹介质实现高炉低碳冶炼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以保证高炉冶炼的顺行和喷吹介质的有效利用,从而实现高炉低碳冶炼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包括实验测定常用矿石的软化温度区间,炉身未喷吹介质的高炉仿真计算,根据仿真结果结合炉料软化温度区间确定软熔带根部位置变化范围,确定喷吹介质的温度和流量,在软熔带区域以上块状带区域拟定若干个喷吹位置,拟定炉身喷吹位置的高炉仿真计算,确定对高炉顺行因素影响最小的位置为最佳位置。
进一步,所述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实验测定常用矿石的软化温度区间:将高炉常用矿石的软化温度测出来,确定软化温度区间;
步骤二,炉身未喷吹介质的高炉仿真计算:根据原料条件和冶炼条件进行高炉动量、热量、化学反应的仿真,得到高炉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化学组分分布,为确定喷吹位置提供条件;
步骤三,确定软熔带根部位置变化范围:根据仿真结果结合炉料软化温度区间确定软熔带根部位置的变化区域;
步骤四,确定喷吹介质的温度和流量:根据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确定喷吹量和温度,为确定喷吹位置提供条件;
步骤五,拟定若干个喷吹位置:在软熔带区域以上块状带区域标高上初步确定若干个拟喷吹位置;
步骤六,拟定炉身喷吹位置的高炉仿真计算:需分别计算前述若干个拟定喷吹位置的高炉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化学组分分布,与前述炉身未喷吹介质的高炉仿真计算结果比较;
步骤七,确定最佳位置:确定喷吹后对高炉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化学组分影响最小的位置为最佳的喷吹位置。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根据原料条件和冶炼工艺参数,进行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确定喷吹介质的温度和流量,为确定喷吹位置提供条件。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在高炉冶炼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选择是以炉料条件和冶炼条件为基础,综合考虑了高炉顺行的影响因素,选择对高炉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化学组分影响最小的位置为最佳喷吹位置,保证高炉冶炼的顺行以及喷吹介质的有效利用,实现提高燃料、还原剂利用率的低碳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显示为高炉仿真温度分布图。
图3显示为5个拟定喷吹位置的高炉仿真温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实验测定常用矿石的软化温度区间:将高炉常用矿石的软化温度测出来,确定软化温度区间;
步骤二,炉身未喷吹介质的高炉仿真计算:根据原料条件和冶炼条件进行高炉动量、热量、化学反应的仿真,得到高炉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化学组分分布,为确定喷吹位置提供条件;
步骤三,确定软熔带根部位置变化范围:根据仿真结果结合炉料软化温度区间确定软熔带根部位置的变化区域;
步骤四,确定喷吹介质的温度和流量:根据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确定喷吹量和温度,为确定喷吹位置提供条件;
步骤五,拟定若干个喷吹位置:在软熔带区域以上块状带区域标高上初步确定若干个拟喷吹位置;
步骤六,拟定炉身喷吹位置的高炉仿真计算:需分别计算前述若干个拟定喷吹位置的高炉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化学组分分布,与前述炉身未喷吹介质的高炉仿真计算结果比较;
步骤七,确定最佳位置:确定喷吹后对高炉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化学组分影响最小的位置为最佳的喷吹位置。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某高炉原料条件和喷吹高炉煤气(脱除N2和CO2)见下表1。
表1、某高炉原料条件和喷吹高炉煤气
Figure BDA0003275171380000041
表2、冶炼工艺参数
Figure BDA0003275171380000042
本实施例中,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分析步骤如下:
步骤一:实验测定常用矿石的软化温度区间
根据国标《GB/T34211-2017》实验测定混合矿的软化温度区间在1200-1320℃之间。
步骤二:炉身未喷吹介质的高炉仿真计算
根据原料条件和冶炼条件进行高炉动量、热量、化学反应的仿真,得到高炉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化学组分分布,图2为高炉仿真温度分布图。进行高炉仿真计算时,可在fluent流场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计算。
步骤三:确定软熔带根部位置变化范围
根据仿真结果可知软熔带在浅紫色1225-1425℃以下区域。
步骤四:确定喷吹介质的温度和流量
根据表1所示的原料条件和表2所示的冶炼工艺参数,进行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确定喷吹高炉煤气的温度低于炉料软熔温度,定为1100℃,可以喷吹的流量100Nm3/tFe。
步骤五:拟定若干个喷吹位置
在软熔带区域以上块状带区域标高上初步确定5个拟喷吹位置。
步骤六:拟定炉身喷吹位置的高炉仿真计算
分别计算前述5个拟定喷吹位置的高炉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化学组分分布,如图3所示,与前述炉身未喷吹的计算结果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这几个场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因此,几个场同时计算出来,但主要以温度来确定位置,因为炉料软化位置是跟温度密切相关的。
步骤七,确定最佳位置
确定喷吹后对高炉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化学组分影响最小的位置为合理的喷吹位置,比较步骤二和步骤六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风口上方5m的位置喷吹高炉煤气,对温度场影响较小,因此确定风口上方5m的位置为喷吹高炉煤气的最佳位置。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4)

1.一种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测定常用矿石的软化温度区间,炉身未喷吹介质的高炉仿真计算,根据仿真结果结合炉料软化温度区间确定软熔带根部位置变化范围,确定喷吹介质的温度和流量,在软熔带区域以上块状带区域拟定若干个喷吹位置,拟定炉身喷吹位置的高炉仿真计算,确定对高炉顺行因素影响最小的位置为最佳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实验测定常用矿石的软化温度区间:将高炉常用矿石的软化温度测出来,确定软化温度区间;
步骤二,炉身未喷吹介质的高炉仿真计算:根据原料条件和冶炼条件进行高炉动量、热量、化学反应的仿真,得到高炉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化学组分分布;
步骤三,确定软熔带根部位置变化范围:根据仿真结果结合炉料软化温度区间确定软熔带根部位置的变化区域;
步骤四,确定喷吹介质的温度和流量:根据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确定喷吹量和温度;
步骤五,拟定若干个喷吹位置:在软熔带区域以上块状带区域标高上初步确定若干个拟喷吹位置;
步骤六,拟定炉身喷吹位置的高炉仿真计算:需分别计算前述若干个拟定喷吹位置的高炉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化学组分分布,与前述炉身未喷吹介质的高炉仿真计算结果比较;
步骤七,确定最佳位置:确定喷吹后对高炉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化学组分影响最小的位置为最佳的喷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根据原料条件和冶炼工艺参数,进行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确定喷吹介质的温度和流量,为确定喷吹位置提供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在高炉冶炼中的应用。
CN202111125674.0A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 Pending CN1141820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5674.0A CN114182050A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5674.0A CN114182050A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2050A true CN114182050A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01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5674.0A Pending CN114182050A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20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290A1 (zh) * 2022-09-21 2024-03-28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喷吹位置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32584A (ja) * 2009-05-29 2011-02-17 Jfe Steel Corp 高炉操業方法
CN102414328A (zh) * 2009-04-30 2012-04-11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高炉操作方法
CN106957935A (zh) * 2017-05-27 2017-07-18 中南大学 一种高炉内部软熔带形状的软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4328A (zh) * 2009-04-30 2012-04-11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高炉操作方法
JP2011032584A (ja) * 2009-05-29 2011-02-17 Jfe Steel Corp 高炉操業方法
CN106957935A (zh) * 2017-05-27 2017-07-18 中南大学 一种高炉内部软熔带形状的软测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储满生等: "高炉炼铁新技术的数学模拟研究",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唐鑫,徐楚韶: "从炉身喷吹预热气体时氧气高炉内冶炼过程的数学模型",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李志全等: "高炉炉身喷吹转炉煤气的可行性探讨", 《能源研究与利用》 *
王筱留: "《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 31 January 2000, 冶金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290A1 (zh) * 2022-09-21 2024-03-28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喷吹位置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aito et al. Ironmaking technology for the last 100 years: deployment to advanced technologies from introduction of technological know-how, and evolution to next-generation process
Helle et al. Optimization of top gas recycling conditions under high oxygen enrichment in the blast furnace
Du et al. Numerical prediction and practical improvement of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in blast furnace
WO2023142734A1 (zh) 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的炼铁方法
She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carbon saving potential in a top gas recycling oxygen blast furnace
CN114182050A (zh) 一种确定炉身喷吹最佳位置的方法
CN114277205A (zh) 一种确定高炉喷吹介质最佳喷吹量的方法
Zhou et al.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rge blast furnaces from 2011 to 2014 in China
CN113502362A (zh) 一种提高氢冶金高炉热量的方法
CN106467929A (zh) 多目标高炉冶炼工序碳排放优化方法
CN114636572B (zh) 一种确定高炉块状区铁矿还原过程煤气利用率的方法
Kurunov Current State of Blast-Furnace Smelting in China, Japan, South Korea, Western Europe, and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Lyalyuk et al. Possibility of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Blast Furnace Smelting Depending on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Blast Furnaces
Barrett et al. Replacement of pulverised coal injection (PCI) with hydrogen and its impact on blast furnace internal conditions,[in]
Farrand et al. Post combustion trials at Dofascós KOBM furnace
Qie et a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O2 Abatement Potential of a Gas-injection Blast Furnace
CN110724775A (zh) 一种高炉生产中总体风口面积的选择方法
CN111074025A (zh) 一种确定高炉鼓风风量的方法
CN110747303B (zh) 一种高炉
Tovarovskii et al. Blast-Furnace smelting with the injection of natural gas and coke-oven gas
CN113362904B (zh) 一种高炉风口回旋区形状的检测方法
RU2784932C1 (ru) Способ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доменной печи
CN103215436B (zh) 块状难选铁矿石竖炉磁化焙烧不同粒度分级处理方法
CN115470727A (zh) 一种优化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操作的方法
Meng et al. Comprehensive mathematical model of full oxygen blast furnace with top recycle gas heated by gasifi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