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1352A - 一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固井水泥浆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固井水泥浆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1352A
CN114181352A CN202111326365.XA CN202111326365A CN114181352A CN 114181352 A CN114181352 A CN 114181352A CN 202111326365 A CN202111326365 A CN 202111326365A CN 114181352 A CN114181352 A CN 114181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water
styrene
isoprene
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63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81352B (zh
Inventor
王韧
赵志良
杨杰
屈沅治
程荣超
李龙
汪奇兵
王建龙
高世峰
任晗
龙一夫
张志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3263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1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1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1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81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1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7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monomers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36/00
    • C08F279/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monomers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36/00 on to 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12Polymerisation in non-solvents
    • C08F2/16Aqueous medium
    • C08F2/22Emulsion polymerisation
    • C08F2/24Emulsion polymerisation with the aid of emulsifying agents
    • C08F2/26Emulsion polymerisation with the aid of emulsifying agents anio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12Polymerisation in non-solvents
    • C08F2/16Aqueous medium
    • C08F2/22Emulsion polymerisation
    • C08F2/24Emulsion polymerisation with the aid of emulsifying agents
    • C08F2/30Emulsion polymerisation with the aid of emulsifying agents non-io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42Compositions for cementing, e.g. for cementing casings into boreholes; Compositions for plugging, e.g. for killing wells
    • C09K8/46Compositions for cementing, e.g. for cementing casings into boreholes; Compositions for plugging, e.g. for killing wells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e.g. Portland cement
    • C09K8/467Compositions for cementing, e.g. for cementing casings into boreholes; Compositions for plugging, e.g. for killing wells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e.g. Portland cement containing additives for specific purpo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42Compositions for cementing, e.g. for cementing casings into boreholes; Compositions for plugging, e.g. for killing wells
    • C09K8/46Compositions for cementing, e.g. for cementing casings into boreholes; Compositions for plugging, e.g. for killing wells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e.g. Portland cement
    • C09K8/467Compositions for cementing, e.g. for cementing casings into boreholes; Compositions for plugging, e.g. for killing wells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e.g. Portland cement containing additives for specific purposes
    • C09K8/493Additives for reducing or preventing gas migr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固井水泥浆体系。该材料制备方法包括:用第一乳化剂、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和水配制第一乳液体系,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质量比0.85‑1.32:0.92‑1.85:0.15‑0.36;将水、第二乳化剂、碳酸氢钠、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和引发剂混合,50‑60℃反应完成第一聚合反应,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摩尔为0.33‑0.55:0.39‑0.67:0.08‑0.32;第一聚合反应产物与第一乳液体系混合,50‑55℃反应,第一乳液体系、第一聚合反应中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总质量比2‑3:1;进而将反应产物破乳沉析干燥。

Description

一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固井水泥浆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水合物固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固井水泥浆体系。
背景技术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质。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总量约是传统化石能源总量的两倍,主要分布于海底沉积物和陆上永久冻土层。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接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新型清洁能源之一。
天然气水合物固井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关键环节,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井具有水深大、温度低、埋深较浅、地层疏松、水合物易分解、天然气和水窜流风险大等特点。一方面,在固井候凝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放热的影响,井眼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改变了周围水合物的温度环境,极易造成水合物的分解,水合物分解时产生大量的天然气气体和水引起体积剧烈膨胀,天然气气体和水极易侵入水泥浆内,发生固井窜流现象,严重影响固井质量;另一方面,在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加热等开采过程中,水合物的分解将导致该区域地层的不稳定,使得本已胶结良好的水泥环与水合物地层之间出现微间隙,水合物分解出的天然气和水等流体会沿着微间隙等空间不断向上窜,发生固井的环空窜流现象,影响固井封固质量及封隔效果,产生环空带压问题,危及天然气水合物正常、安全开采。
针对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低温固井时的天然气、水窜流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泥浆低水化热调控、提高低温早强强度方面,缺乏针对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低温固井的防止油气水窜流的自愈合/自修复水泥浆方面的研究。目前,有关防止油气水窜流的自愈合/自修复水泥浆的研究主要针对常规油气井和页岩油气井,并不适合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低温固井时的天然气、水窜流,现有防止油气水窜流的自愈合/自修复水泥浆难以满足目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低温防天然气、水窜流要求。
CN111056784A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合物固井的水泥浆及其制备方法,该水泥浆具体组成为100份油井水泥、0-60份减轻增强材料、0.1-1.0份减阻剂、0.5-1.5份膨胀剂、2-7份增强剂和43-80份水;其中,所述减轻增强材料由50份空心微珠、35份超细水泥、5份纳米碳酸钙、10份超细偏高岭土组成。上述水泥浆可用于温度4-30℃海域水合物的开采固井,稠化时间在30℃时可满足安全施工要求,在低温4℃下强度发展较快,减少候凝时间。
存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水泥浆水化放热导致的水合物的相变平衡条件发生改变、诱发水合物分解、引起二界面胶结质量下降等问题,以配比石蜡为控温芯材、碳酸钙为壁材,利用自组装法制备了一种适用于深水水合物地层固井水泥浆控温微胶囊;其中,选用的切片石蜡与白油作为控温芯材控温区间为14.8-39.8℃。该微胶囊表观形态良好、彼此无团聚;在热循环过程中,不易发生泄漏,对水泥浆流变性能无明显影响;在高掺加量时,微胶囊既可以有效降低水泥浆峰值温度,也可以明显地延缓水泥浆放热速率。
存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因深水表层水合物层固井常规水泥浆体系水化放热量大导致水合物层吸热分解而影响固井质量带来井喷风险的问题,构建了深水水合物层固井低水化热水泥浆体系。该水泥浆体系具有低温条件下放热量低、抗压强度满足施工要求等优良特性,可避免水合物层发生分解。
存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深水水合物地层的特殊环境要求固井水泥具有低水化放热和低温早强特性而现有固井水泥浆体系大多不具备低水化放热特性且低温水化速度较慢的问题,在铝酸盐水泥和G级水泥按照1:1质量比形成的混合水泥浆的基础上,通过对储能微球研发以及对密度减轻剂、稳定剂和其他外加剂的种类和加量的优选,形成了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其中,早强剂为0.06%三乙醇胺,降失水剂为1%聚乙烯醇类降失水剂CML,缓凝剂为0.35%硼酸,分散剂为1.5%SYJZ-1,水泥浆在4℃养护24h水泥石抗压强度可以达到5.9MPa,水泥浆呈现低水化放热和低温早强特性。
存在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为芯材、乙基纤维素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工艺制备了相变微胶囊型吸热剂MPCM-2。MPCM-2的相变温度为43.34和58.77℃,总相变焓值为144.82J/g,颗粒中径为57.26μm。MPCM-2应用于深水固井水泥浆体系可实现对水化热及水化温升的有效控制。
CN109180084A公开了一种遇油气响应的活性自修复水泥浆体系,包括油井水泥、淡水、自修复剂、降失水剂、分散剂、缓凝剂和消泡剂,其配比以油井水泥重量为基准,油井水泥100份、淡水43.0-47.0份、自修复剂2.0-4.0份、降失水剂1.0-2.0份、分散剂0.2-0.5份、缓凝剂0.2-1.0份、消泡剂0.2-0.5份。该遇油气响应的活性自修复水泥浆体系具有流变性好、自修复能力强、弹韧性好、稠化时间任意可调且性能稳定、配方组成及现场施工简单等特性;可在井筒水泥环出现微裂缝和微环隙时无需地面人工干预自动封堵油气窜通道、恢复水泥环的完整性和界面胶结能力,达到预防套管环空带压的目的。其中,所述自修复剂为改性聚乙烯醇聚合物、反丁烯二酸-乙酸乙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CN110316995A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泥基材料自修复的聚丙烯酰胺类凝胶微粒,其制备方法包括:(1)配制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磷酸盐的前驱体溶液;(2)以上述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水相、一环己烷等作为油相、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在乳化剂、交联剂、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负载磷酸盐的聚丙烯酰胺类凝胶微粒,即为用于水泥基材料自修复的聚丙烯酰胺类凝胶微粒。所制备的负载磷酸盐的聚丙烯酰胺类凝胶微粒具有可控释放的能力,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如遇水可响应外界变化从而释放出修复剂。
CN110316995A公开了一种油井水泥用自愈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i)将取代或未取代的苯乙烯、丙烯酸酯类、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二乙烯基苯、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乳化剂、链转移剂和水混合预乳化,得到预乳化液A;ii)将水与引发剂配成引发剂溶液B;iii)将一部分量的预乳化液A加热至70-90℃,然后加入一部分量的引发剂溶液B;随后将剩余量的预乳化液A、剩余量的引发剂溶液B也加入其中;iv)反应结束后,调pH值为7-9,得到所述油井水泥用自愈合剂。
CN105952413A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水泥配制物,包含水泥、水和热塑性嵌段聚合物颗粒。凝固水泥证明当暴露于甲烷时具有自体愈合的性质,并且特别适用于固井应用。在设置并固化后,如果凝固水泥与形成物或套管柱之间的粘结被破坏,或者如果在凝固水泥基质中出现裂缝或缺陷,或者如果发生这两种情况,则自体愈合的性质帮助保持层间隔离。其中,所述的颗粒包括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聚合物颗粒、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颗粒、或者这二者。
现有的防气窜固井水泥浆体系、自愈合水泥浆体系、自修复水泥浆体系,其主要适用于常规油气井和页岩油气井等,其适用的温度条件远高于天然气水合物地层温度条件(天然气水合物地层温度为2-25℃),现有水泥浆体系的低温防止天然气和水窜流的能力弱,特别是现有的自愈合/自修复水泥浆体系无法在低温的天然气和水介质中发生自愈合/自修复现象,无法解决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固井环空天然气、水窜流难题。目前,如何防止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低温固井环空天然气、水窜流技术,国内外仍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防气窜固井水泥浆体系、自愈合水泥浆体系、自修复水泥浆体系因低温下防止环空天然气和水窜流的能力弱、低温下无法在天然气和水介质中实现自愈合/自修复效果的不足导致无法适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低温固井环境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温防气水窜流的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能够作为固井水泥浆体系添加剂使用,辅助固井水泥浆体系更好的满足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低温防气水窜流固井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的固井水泥浆体系;该固井水泥浆体系能够在低温下有效防止天然气和水窜流;该水泥浆体系能够提高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的固井质量及长期封固性能,保障天然气水合物的安全高效开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第一乳液体系制备:利用第一乳化剂、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和水配制得到第一乳液体系;其中,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的质量比为0.85-1.32:0.92-1.85:0.15-0.36;
第一聚合反应:将水、第二乳化剂、碳酸氢钠、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和引发剂混合,在50-60℃条件下反应;其中,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的摩尔比为0.33-0.55:0.39-0.67:0.08-0.32;
第二聚合反应:将第一聚合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与第一乳液体系混合,在50-55℃条件下反应;第一乳液体系中的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的总质量与第一聚合反应中的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的总质量的比为2-3:1;
将第二聚合反应得到的产物破乳沉析干燥得到固体产物,实现聚合物材料制备。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一乳液体系制备中,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和水的质量比为0.85-1.32:0.92-1.85:0.15-0.36:1。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一乳液体系制备中,第一乳化剂选用复合乳化剂;更优选地,所述第一乳液体系制备中,第一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烷基苯醚(OP-1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中,聚氧乙烯烷基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比为0.035-0.043:0.014-0.018;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乳液体系制备中,聚氧乙烯烷基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和水的质量比为0.035-0.043:0.014-0.018:0.85-1.32:0.92-1.85:0.15-0.36:1。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一乳液体系制备中,利用第一乳化剂、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和水配制得到第一乳液体系包括:
将第一乳化剂、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和水混合,在1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高速搅拌,形成均匀稳定的乳液即为第一乳液体系。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所述第二乳化剂选用复合乳化剂;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所述第二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烷基苯醚(OP-1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中,聚氧乙烯烷基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比为2.2-1.6:1。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以水的质量为100%计,所述第二乳化剂的用量为0.16-0.35%。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以水的质量为100%计,所述碳酸氢钠的用量为0.12-0.23%。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所述引发剂选用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或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其中过硫化物与亚硫酸氢盐的质量比为2.0-1.4:1。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以水的质量为100%计,引发剂的用量为1.0-1.55%。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以水的质量为100%计,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的总用量为23-47%;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以水的质量为100%计,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的总用量为15%-20%。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反应在保护气体氛围下进行。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将水、第二乳化剂、碳酸氢钠、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和引发剂混合,在50-60℃条件下反应包括:
将水、第二乳化剂、碳酸氢钠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在搅拌条件下,向第一混合物中依次加入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得到第二混合物;
在保护气体氛围下,向第二混合物中加入引发剂,升温到50-60℃并在50-60℃条件下反应。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反应温度优选为50-55℃。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反应完成度在95%以上;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反应时间为45-70分钟;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反应时间为50-65分钟;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在50-55℃条件下反应50-65分钟。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聚合反应中,将第一聚合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与第一乳液体系混合,在50-55℃条件下反应包括:
在保护气体氛围下,向第一聚合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中滴加第一乳液体系,在50-55℃条件下反应;其中,滴加速度控制在使第一乳液体系在100-135分钟内滴加完毕。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聚合反应中,反应完成度在90%以上;更优选地,所述第二聚合反应中,反应时间为30-40分钟。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第二聚合反应得到的产物固含量(以第二聚合反应得到的产物的总质量为基质,固态产物的质量占比)为32-37%。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第二聚合反应得到的产物破乳沉析干燥得到的固体产物进一步粉碎得到80-150目的固体粉末。
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以将第一聚合反应中水的质量为100%计,所述第一乳液体系的总质量为275-350%。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聚合物材料。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聚合物材料在固井水泥浆体系中的应用,具体而言,上述聚合物材料用作固井水泥浆体系添加剂。
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材料是利用丙烯酸、苯乙烯和异戊二烯3种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的。该聚合物材料是一种防气水窜流聚合物材料,在低温天然气、水环境介质中能够遇甲烷、乙烷等天然气体或水发生显著的体积膨胀,从而有效封堵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固井过程或后续开采过程中所形成的气水窜流通道,能够承受高达15MPa的驱替压力,从而阻止固井窜流发生,保障固井质量及安全。并且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材料对固井水泥浆基本无增稠、缓凝等副作用,能够与油井水泥、中空玻璃微珠、降失水剂、减阻剂、早强剂、相变吸热材料、沉降稳定剂等配合使用,添加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材料制备得到的固井水泥浆体系能够较好的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低温防气水窜流。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固井水泥浆体系,其中,该固井水泥浆体系包含上述聚合物材料。
在上述固井水泥浆体系中,优选地,以固井水泥浆体系中油井水泥的质量为100%计,上述聚合物材料的含量为3.5-10%。
在上述固井水泥浆体系中,优选地,所述固井水泥浆体系包含如下组分:
油井水泥100质量份、中空玻璃微珠0-30质量份(包含0份)、降失水剂1.0-1.8质量份、减阻剂0.6-1.5质量份、早强剂2.8-4.5质量份、相变吸热剂7.0-20质量份、稳定剂2.0-8.0质量份、上述聚合物材料3.5-10质量份、水44-68质量份;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玻璃微珠为0份,即固井水泥浆体系中不包含中空玻璃微珠组分;此时,所述固井水泥浆体系包含如下组分:油井水泥100质量份、降失水剂1.0-1.8质量份、减阻剂0.6-1.5质量份、早强剂2.8-4.5质量份、相变吸热剂7.0-20质量份、稳定剂2.0-8.0质量份、上述聚合物材料3.5-10质量份、水44-68质量份;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玻璃微珠的质量分份数大于0小于等于30;此时,所述固井水泥浆体系包含如下组分:油井水泥100质量份、中空玻璃微珠大于0小于等于30质量份、降失水剂1.0-1.8质量份、减阻剂0.6-1.5质量份、早强剂2.8-4.5质量份、相变吸热剂7.0-20质量份、稳定剂2.0-8.0质量份、上述聚合物材料3.5-10质量份、水44-68质量份;
其中,中空玻璃微珠是一种中空的圆球粉末状超轻质硼硅酸盐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重量轻、体积大、抗压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更优选地,所述中空玻璃微珠的真密度为0.35-0.45g/cm3,粒径为10-65μm,抗压强度≥35MPa;
更优选地,所述降失水剂包括非离子聚乙烯醇交联降失水剂(例如成都欧美克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降失水剂QS-12S)、丁二烯-苯乙烯胶乳降失水剂、丙烯酰胺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物降失水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更优选地,所述减阻剂包括甲醛丙酮的磺化缩聚物(即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例如成都欧美克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减阻剂QS-20S、例如卫辉化工有限公司的USZ减阻剂)、聚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更优选地,所述早强剂包括氯化钾、氯化锂、硫酸钾和偏铝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更优选地,所述相变吸热剂选用石蜡相变微球(石蜡相变微球是一种以石蜡相变材料为芯材所形成的微球);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相变吸热剂的相变温度为15-25℃、相变潜热为85-200J/g,粒径为55-210μm;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石蜡相变微球选用江苏汉诺斯化学品有限公司的PCM-SET相变微球、合肥瑞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微胶囊相变材料RX-xb001;
更优选地,所述稳定剂包括微硅、纳米二氧化硅、纳米膨润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更优选地,所述油井水泥包括油井G级水泥、油井A级水泥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固井水泥浆体系中,优选地,所述固井水泥浆体系的密度为1.20-1.88g/cm3
添加了上述聚合物材料的上述固井水泥浆体系具有低温强度发展快、失水量小、流动性能好、水化热低、稠化时间可调节,能够更好的满足低温下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固井施工要求,更好的提高固井质量环空长期封隔性能,更好的保障天然气水合物的安全高效开采。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固井水泥浆体系通过下述方式制备得到:
将固井水泥浆体系包含的各个组分混合得到上述固井水泥浆体系。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固井水泥浆体系采用标准GB/T 19139-2012“油井水泥试验方法”中提供的水泥浆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固井水泥浆体系采用标准GB/T 33294-2016“深水油井水泥试验方法”中提供的水泥浆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材料在低温水中具备优异的体积膨胀性能
在低温15℃条件下,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材料在淡水、海水和15%NaCl盐水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通常需要达到5小时)开始吸水膨胀,体积变生显著的变化;聚合物材料较好的吸水膨胀性能非常有利于封堵住水泥石中的水窜流通道,保证固井的封固性能。
聚合物材料作为添加剂添加到水泥浆中时,不会立即吸水膨胀从而影响水泥浆稠度或流动性能,其前期的稳定期非常有利于固井注水泥顶替过程的施工安全;一段时间后(通常为5小时左右),聚合物材料逐渐开始吸水膨胀,膨胀效应接近最大值(通常需要12小时体膨胀效应接近最大值)后其体积膨胀倍数都在2.3倍以上。
2.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材料在低温甲烷气体介质中具备优异的体积膨胀性能
在低温15℃、10MPa条件下,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材料在甲烷气体、石油液化气体介质中浸泡,能够吸收气体发生体积的膨胀,一段时间后(通常约12小时)体积膨胀效应接近最大值,其体积膨胀倍数约在1倍以上,具有较好的遇甲烷类气体膨胀性能,这非常有利于封堵住水泥石中的天然气窜流通道,保证固井的封固性能。
3.本发明提供的固井水泥浆体系应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地层进行固井时,能够提升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固井水泥浆体系的防气水窜流封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聚合物材料在水介质中的体积膨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聚合物材料在气体介质中的体积膨胀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固井水泥浆固化后对不同宽度裂缝的遇水膨胀自封堵能力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中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原料、试剂和设备,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温防气水窜流的聚合物材料,该聚合物材料能够作为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低温防气水窜流的固井水泥浆体系的添加剂,其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A、第一乳液体系制备:
将质量比为0.039:0.015:0.98:1.37:0.24:1的聚氧乙烯烷基苯醚(OP-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去离子水混合,在1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高速搅拌,形成均匀稳定的乳液即为第一乳液体系;
B、第一聚合反应:
在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占去离子水质量分数0.22%的第二乳化剂和占去离子水质量分数0.20%的碳酸氢钠,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第二乳化剂为聚氧乙烯烷基苯醚(OP-1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混合物,聚氧乙烯烷基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比为1.9:1;
进而在搅拌条件下,向反应釜中的第一混合物中依次加入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得到第二混合物;其中,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的摩尔比为0.40:0.47:0.16;以去离子水质量为100%计,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加入的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7%;
在保护气体氛围下,向反应釜中的第二混合物中加入占去离子水质量分数1.4%的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引发剂(其中,过硫酸钠与亚硫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6:1),升温到55℃并在到55℃条件下反应40分钟;
C、第二聚合反应:
向反应釜中的第一聚合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中滴加第一乳液体系(以第一聚合反应中,去离子水的质量为100%计,第一乳液体系的质量分数为310%),在50℃条件下反应30分钟;其中,滴加速度控制在使第一乳液体系在120分钟内滴加完毕。
D、第二聚合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中的产物自然冷却,得到固含量34%的乳液产物;将乳液产物破乳沉析干燥粉碎,得到目数主要介于80-150目的固体粉末即为所述聚合物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低温防气水窜流的固井水泥浆体系,其中,所述固井水泥浆体系包含如下组分:
油井G级水泥100质量份、中空玻璃微珠17质量份、非离子聚乙烯醇交联降失水剂1.3质量份、减阻剂1.0质量份、早强剂3.5质量份、相变吸热剂15质量份、稳定剂6.0质量份、本实施例提供的聚合物材料5.0质量份、水58质量份;
其中,油井G级水泥购自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G级油井水泥;
其中,中空玻璃微珠选用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出售的T40中空玻璃微珠;
其中,非离子聚乙烯醇交联降失水剂选用成都欧美克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降失水剂产品QS-12S;
其中,减阻剂选用河南卫辉化工有限公司出售的USZ油井水泥减阻剂,属于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
其中,早强剂为氯化钾、氯化锂、偏铝酸钠复配组合物,选用成都欧美克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早强剂产品OS-A;
其中,相变吸热剂选用石蜡相变微球,相变温度为18℃,具体选用江苏汉诺斯化学品有限公司的相变微球产品PCM-SET;
其中,稳定剂为微硅、纳米二氧化硅复配组合物,具体为成都欧美克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CEA-2。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井水泥浆体系采用标准GB/T 19139-2012“油井水泥试验方法”中提供的水泥浆的制备方法(参见标准GB/T 19139-2012中第5章水泥浆的制备)进行制备。
对比文件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油井水泥原浆
所述油井水泥原浆包含如下组分:66wt%的G级水泥和44wt%的水。
油井G级水泥购自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G级油井水泥。
本对比例提供的油井水泥原浆采用标准GB/T 33294-2016“深水油井水泥试验方法”中提供的水泥浆制备方法(参见标准GB/T 33294-2016中第5章水泥浆制备)进行制备。
实验例1
在低温15℃条件下,取实施例1提供的聚合物材料分别加入到淡水、海水和15%NaCl盐水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测试聚合物材料的体积变化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
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材料在淡水、海水和15%NaCl盐水溶液中,当浸泡时间达到5小时后,才开始吸水膨胀,体积变生显著的变化,这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材料当添加到固井水泥浆体系中时,不会立即吸水膨胀从而影响水泥浆稠度或流动性能,其前期的稳定期非常有利于固井注水泥顶替过程的施工安全;大约5小时后,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材料逐渐开始吸水膨胀,12小时膨胀效应接近最大值,其体积膨胀倍数都在2.3倍以上,较好的吸水膨胀性能非常有利于封堵住水泥石中的水窜流通道,保证固井的封固性能。
实验例2
在低温15℃、10MPa条件下,取实施例1提供的聚合物材料分别加入到密闭的甲烷气体、石油液化气体介质中,浸泡不同时间后,测试聚合物材料添加剂的体积变化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
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材料在甲烷气体、石油液化气体介质中,能够吸收气体发生体积的膨胀,大约12小时后体积膨胀效应接近最大值,其体积膨胀倍数约在1位以上,具有较好的遇甲烷类气体膨胀性能,这非常有利于封堵住水泥石中的天然气窜流通道,保证固井的封固性能。
实验例3
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固井水泥浆体系,在20℃、20MPa条件下养护72小时后形成50mm×50mm水泥石块;然后将50mm×50mm水泥石块在岩心取芯装置钻取25mm×50mm水泥石圆柱,将水泥石圆柱劈裂开并形成宽度分别为1mm、2mm、3mm的裂缝,采用改装的岩心流动装置来测试不同裂缝宽度的水泥石圆柱当水流过时的压力变化,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约1小时后,聚合物充分吸水膨胀,堵塞水泥石中的裂缝通道,阻止水的流动和窜流,从而具有较强的承压能力;随着时间延长,聚合物不断吸水膨胀,进一步更好地堵塞并修复水泥石的裂缝通道,承压能力不断增大,18小时后承压能力接近最大,达到10MPa以上,表现出非常好的裂缝修复及封堵能力。
实验例4
测试实施例1提供的固井水泥浆体系的密度,API失水量,15℃、20MPa下的稠化时间以及流变性能(包括流动度、流动指数n(表示水泥浆流动性好坏的参数,其值越大,表示流动性越好)、水泥浆的粘稠性能K值(其值越大,水泥浆越粘稠,从而不利于流动))。结果如表1所示。
具体采用标准SY/T 6544-2017“油井水泥浆性能要求”测试评价固井水泥浆各项性能中提供的方式进行各项性能测试。
表1
Figure BDA0003347076310000131
实验例5
测试实施例1提供的固井水泥浆体系和对比例1提供的油井水泥原浆的水化绝热温升(20℃)。结果如表2所示。
具体采用标准GB/T12959-2008水泥水化热的测定方法对水泥浆水化绝热温升进行测试。
表2
水泥浆 密度/(g/cm<sup>3</sup>) 水化放热最大绝热温升值
对比例1提供的油井水泥原浆 1.89 87.6℃
实施例1提供的固井水泥浆体系 1.35 51.7℃
实验例6
测试实施例1提供的固井水泥浆体系的抗压强度性能(方法参见GB/T19139-2012《油井水泥试验方法》、SY/T 6544-2017《油井水泥浆性能要求》)。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3347076310000132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8)

1.一种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第一乳液体系制备:利用第一乳化剂、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和水配制得到第一乳液体系;其中,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的质量比为0.85-1.32:0.92-1.85:0.15-0.36;
第一聚合反应:将水、第二乳化剂、碳酸氢钠、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和引发剂混合,在50-60℃条件下反应;其中,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的摩尔比为0.33-0.55:0.39-0.67:0.08-0.32;
第二聚合反应:将第一聚合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与第一乳液体系混合,在50-55℃条件下反应;第一乳液体系中的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的总质量与第一聚合反应中的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的总质量的比为2-3:1;
将第二聚合反应得到的产物破乳沉析干燥得到固体产物,实现聚合物材料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乳液体系制备中,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和水的质量比为0.85-1.32:0.92-1.85:0.15-0.36:1;
优选地,所述第一乳液体系制备中,第一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烷基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中,聚氧乙烯烷基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比为0.035-0.043:0.014-0.018;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乳液体系制备中,聚氧乙烯烷基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和水的质量比为0.035-0.043:0.014-0.018:0.85-1.32:0.92-1.85:0.15-0.3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所述第二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烷基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中,聚氧乙烯烷基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比为2.2-1.6:1;
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以水的质量为100%计,所述第二乳化剂的用量为0.16-0.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以水的质量为100%计,所述碳酸氢钠的用量为0.12-0.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所述引发剂选用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或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其中过硫化物与亚硫酸氢盐的质量比为2.0-1.4:1;
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以水的质量为100%计,引发剂的用量为1.0-1.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以水的质量为100%计,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的总用量为23-47%,优选为15%-20%。
7.根据权利要求1、3-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反应在保护气体氛围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将水、第二乳化剂、碳酸氢钠、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和引发剂混合,在50-60℃条件下反应包括:
将水、第二乳化剂、碳酸氢钠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在搅拌条件下,向第一混合物中依次加入丙烯酸、异戊二烯、苯乙烯,得到第二混合物;
在保护气体氛围下,向第二混合物中加入引发剂,升温到50-60℃并在到50-60℃条件下反应;
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反应温度优选为50-55℃;
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反应时间为45-70分钟;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中,反应时间为50-6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聚合反应中,将第一聚合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与第一乳液体系混合,在50-55℃条件下反应包括:
在保护气体氛围下,向第一聚合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中滴加第一乳液体系,在50-55℃条件下反应30-40分钟;其中,滴加速度控制在使第一乳液体系在100-135分钟内滴加完毕;
优选地,所述第二聚合反应中,反应时间为30-4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以将第一聚合反应中水的质量为100%计,所述第一乳液体系的总质量为275-3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第二聚合反应得到的产物固含量为32-37%。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第二聚合反应得到的产物破乳沉析干燥得到的固体产物进一步粉碎得到80-150目的固体粉末。
12.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聚合物材料。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聚合物材料在固井水泥浆体系中的应用。
14.一种固井水泥浆体系,其中,该固井水泥浆体系包含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聚合物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固井水泥浆体系,其中,以固井水泥浆体系中油井水泥的质量为100%计,所述聚合物材料的含量为3.5-1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井水泥浆体系,其中,所述固井水泥浆体系包含如下组分:
油井水泥100质量份、中空玻璃微珠0-30质量份、降失水剂1.0-1.8质量份、减阻剂0.6-1.5质量份、早强剂2.8-4.5质量份、相变吸热剂7.0-20质量份、稳定剂2.0-8.0质量份、上述聚合物材料3.5-10质量份、水44-6 8质量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固井水泥浆体系,其中,
所述中空玻璃微珠的真密度为0.35-0.45g/cm3,粒径为10-65μm,抗压强度≥35MPa;
所述降失水剂包括非离子聚乙烯醇交联降失水剂、丁二烯-苯乙烯胶乳降失水剂、丙烯酰胺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降失水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减阻剂包括甲醛丙酮的磺化缩聚物、聚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早强剂包括氯化钾、氯化锂、硫酸钾和偏铝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相变吸热剂选用石蜡相变微球;其中,所述相变吸热剂的相变温度为15-25℃、相变潜热为85-200J/g,粒径为55-210μm;
所述稳定剂包括微硅、纳米二氧化硅、纳米膨润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油井水泥包括油井G级水泥、油井A级水泥中的至少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任一项所述的固井水泥浆体系,其中,所述固井水泥浆体系的密度为1.20-1.88g/cm3
CN202111326365.XA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固井水泥浆体系 Active CN114181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6365.XA CN114181352B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固井水泥浆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6365.XA CN114181352B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固井水泥浆体系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1352A true CN114181352A (zh) 2022-03-15
CN114181352B CN114181352B (zh) 2023-07-14

Family

ID=80602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6365.XA Active CN114181352B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固井水泥浆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135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7926116A0 (it) * 1978-09-28 1979-09-28 Halliburton Co Procedimento per il trattamento di pozzi con sostanze polimere.
CN1370788A (zh) * 2001-02-27 2002-09-25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油田固井用共聚物胶乳及其制备方法
US7530396B1 (en) * 2008-01-24 2009-05-12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Self repairing cemen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CN102174137A (zh) * 2011-01-31 2011-09-07 淄博齐龙化工有限公司 水泥用合成胶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7196A (zh) * 2015-12-15 2016-05-11 天津大学 增韧兼有弱缓凝及控失水作用的胶乳外加剂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7926116A0 (it) * 1978-09-28 1979-09-28 Halliburton Co Procedimento per il trattamento di pozzi con sostanze polimere.
AU5116979A (en) * 1978-09-28 1980-04-03 Halliburton Company Polymers with pendant polymeric branches
CN1370788A (zh) * 2001-02-27 2002-09-25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油田固井用共聚物胶乳及其制备方法
US7530396B1 (en) * 2008-01-24 2009-05-12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Self repairing cemen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CN102174137A (zh) * 2011-01-31 2011-09-07 淄博齐龙化工有限公司 水泥用合成胶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7196A (zh) * 2015-12-15 2016-05-11 天津大学 增韧兼有弱缓凝及控失水作用的胶乳外加剂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 CHUNMIAO等: "The tough microcapsules of acrylic acid-styrene-isoprene-styrene quadrablock copolymer shell via pickering emulsion technique",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35, no. 39 *
严增涛等: "丁苯胶乳在油气田固井中的应用展望及粒子设计", 《石化技术与应用》, no. 5, pages 325 - 32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1352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0685B2 (en) Traceable polymeric additives for use in subterranean formations
CA2727422C (en) Wellbore servicing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density segregation inhibiting composit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CA2314816C (en) Settable spotting flui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US8132623B2 (en) Methods of using lost circulation compositions
US7325611B2 (en) Cement compositions for reducing gas or water migration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7833344B2 (en) Ultra low density cemen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RU2718040C2 (ru) Композиции и способы заканчивания скважин
US2013023353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valuating a Boundary Between a Consolidating Spacer Fluid and a Cement Composition
CN110358513B (zh) 一种桥接堵漏浆及其制备方法
NO20150791A1 (en) Novel Weighted Elastomer Systems For Use In Cement, Spacer And Drilling Fluids
WO2005061846A1 (en) Cement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ethods of cementing in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US20160017688A1 (en) Encapsulated Fluid-Loss Additives for Cement Compositions
CN110484223B (zh) 一种防止高温强度衰退的油井水泥浆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US11485895B2 (en) Cement with resilient latex polymer
US10570328B2 (en) Delaying polymer hydration in well treatment fluids by using silica infusion
RU2705638C2 (ru) Композиции и способы заканчивания скважин
CN114181352B (zh) 一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固井水泥浆体系
AU2002238721B2 (en) Lightweight well cemen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AU2014256987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valuating a boundary between a consolidating spacer fluid and a cement compos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