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3270A - 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3270A
CN114173270A CN202111444937.4A CN202111444937A CN114173270A CN 114173270 A CN114173270 A CN 114173270A CN 202111444937 A CN202111444937 A CN 202111444937A CN 114173270 A CN114173270 A CN 114173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earphone
isolation box
box body
noise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49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阿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fei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fei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fei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fei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49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32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3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3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耳机降噪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隔离箱体,设置有用于将隔离箱体封闭的密封门;台面,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可位移地连接在隔离箱体内,并可延伸至隔离箱体外或收纳至隔离箱体内;耳机放置架,设置于台面的中部;扬声器,通过第二调节机构可位移地设置在耳机放置架的两侧,并可相对于耳机放置架调节位置角度。如此设置,可将台面移至隔离箱体内部,从而使得整个测试装置处于密闭空间内,测试结果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且通过移动扬声器的位置,可对耳机进行不同方向的噪音测试,从而对耳机的降噪功能起到了全方位的测试,有利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降噪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耳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消费者由于降噪耳机的极佳体验购买降噪耳机。降噪耳机是利用技术手段达到降低噪声的耳机产品,其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耳罩与耳朵形成良好的包围结构形成封闭空间阻隔外界噪音的被动降噪技术,另一类是通过电子技术实现降噪的主动降噪技术。
被动降噪技术主要是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来隔绝外界环境,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这种隔音效果完全是采用物理结构实现的而非电子结构,造价一般较为低廉。另外由于采用封闭的结构,佩戴时间久了经常会造成耳朵不适。被动降噪技术对高频信号隔绝效果很好,对中低频噪声降噪效果不好,而我们生活中的噪声大多是处于中低频段,因此被动降噪效果非常有限。
主动降噪技术也叫有源降噪,是利用麦克风采样环境噪声,经过数据处理后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波来抵消噪声。主动降噪概念是1936年由德国物理学家Lueg提出[1-2],Bose公司在1989年推出了专为航空设计的第一款主动降噪耳机产品。推出之初,由于其昂贵的成本主要还是用于航空、军工等领域。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十几年以后降噪耳机才在民用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主动降噪技术采用的是声波的叠加抵消原理。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波形相同、相位相差180度的两个信号互相叠加时,就会产生干涉现场,两波相消。基于这一原理,主动降噪系统的实现首先必须通过传声器采集周围环境的噪声信号,因此消费者在使用有源降噪耳机时,会发现机身处都有一到两个小孔,这两个小孔的位置就是采集传声器的位置,主动降噪耳机目前有非常多的技术、算法,来实现更加精确的降噪功能,例如闭环路系统、开环路系统、自适应主动降噪耳机系统等。
为保证降噪效果,需要精确获取每个降噪耳机佩戴于人耳时的声学传递函数。目前,降噪耳机在研发与生产阶段,通过将降噪耳机佩戴在人耳模拟装置或真人上进行声学测试,通过测试结果获取声学传递函数。
其中,使用真人,则容易因为不同的佩戴习惯导致测试结果出现误差,从而可能导致损失部分降噪效果,同时长期听噪音容易造成人耳的听力损伤;而使用人耳模拟装置,其大都是在开放式空间中进行测试,不仅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还会由于噪声源的存在而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另外,现有的测试装置使用时,其噪声源只会对着测试耳机的一个方向进行传递,而日常生活使用耳机时,噪声是从不同的方向进行传递的,从而造成模拟出的噪声源单一,检测效果差。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测试装置通常在开放空间测试耳机的降噪效果,模拟出的噪声源单一,检测效果差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的测试装置通常在开放空间测试耳机的降噪效果,模拟出的噪声源单一,检测效果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包括:
隔离箱体,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隔离箱体封闭的密封门;
台面,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可位移地连接在所述隔离箱体内,并可延伸至隔离箱体外或收纳至隔离箱体内;
耳机放置架,设置于所述台面的中部;
扬声器,通过第二调节机构可位移地设置在所述耳机放置架的两侧,并可相对于所述耳机放置架调节位置角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
侧板,固定于所述台面的两侧,所述侧板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一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靠近所述台面、远离所述隔离箱体;
固定板,固定于所述隔离箱体的两侧内壁;所述固定板的侧壁设置有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且所述第三转轴相对于所述第四转轴靠近所述隔离箱体上表面、靠近所述台面;
第一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铰接;
第二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铰接;
其中,所述侧板上设置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二连杆转动的限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
滑槽,开设于所述台面,以所述耳机放置架为圆心的弧形结构;
连接座,设置于所述扬声器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
滑块,设置于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锁紧螺栓,贯穿所述螺纹孔和所述滑槽,用于将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台面固定。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限位板,第一端与所述侧板通过转动轴连接,第二端设置有卡口;
卡柱,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并能够卡入所述卡口;
弧形口,设置于所述侧板,并与所述转动轴同圆心;
活动柱,设置于所述限位板上远离第一端的位置,并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口内;
拉杆,与所述活动柱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的第二端设置为弧形面,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耳机放置架的两侧中间部位均设置有导声孔,所述导声孔的外侧设置有圆形孔,且所述圆形孔的内壁设置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用于固定入耳式耳机的弹性块,所述圆形孔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头戴式耳机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的间距,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相等,且所述台面能够与所述隔离箱体的上表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靠近所述隔离箱体的侧壁,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隔离箱体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耳机放置架的两侧中间部位均设置有导声孔,所述耳机放置架的内部设置有测试腔,所述导声孔与测试腔相连通,且所述测试腔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测量麦克风;
所述耳机放置架内部还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两个所述测量麦克风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检测终端电性连接,且所述隔离箱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检测终端启动或关闭的控制面板。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方法,基于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包括:
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将台面延伸至隔离箱体外;
将耳机固定于耳机放置架,通过第二调节机构调节扬声器相对于所述耳机放置架的角度位置;
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将所述台面收纳至所述隔离箱体内,并通过密封门封闭所述隔离箱体;
通过开启和关闭耳机的降噪功能,获取并比较两次测试结果。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待检测时,将台面从隔离箱体内移出,从而便于操作,当测试时,可将台面移至隔离箱体内部,从而使得整个测试装置处于密闭空间内,测试结果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避免了测试过程中,扬声器发出的噪音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噪声污染;而且,通过移动扬声器的位置,可对耳机进行不同方向的噪音测试,从而对耳机的降噪功能起到了全方位的测试,有利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耳机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耳机放置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离箱体;2、密封门;3、台面;4、侧板;5、耳机放置架;6、扬声器;7、检测终端;8、滑槽;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固定板;12、限位板;13、拉杆;14、卡口;15、弧形口;16、复位弹簧;17、第一转轴;18、第二转轴;19、第三转轴;20、第四转轴;21、卡柱;22、活动柱;23、导声孔;24、圆形孔;25、弹性块;26、凹槽;27、测试腔;28、测量麦克风;29、数据采集装置;30、滑块;31、连接座;32、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或方法的例子。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考图1-9,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包括隔离箱体1、台面3、耳机放置架5和扬声器6,其中,隔离箱体1设置有用于将其封闭的密封门2,这里,隔离箱体1的侧部设置有开口,密封门2通过铰链与隔离箱体1转动连接,以将开口封闭,隔离箱体1及密封门2为透明结构。
台面3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可位移地连接在隔离箱体1内,以使得台面3延伸至隔离箱体1外或收纳至隔离箱体1内,当台面3处于隔离箱体1外时,可以对耳机和扬声器6的参数进行调整,当台面3处于隔离箱体1内时,将密封门2关上,可以实现在封闭空间内检测耳机的降噪性能。
台面3的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可对耳机进行固定测试的耳机放置架5,台面3的上表面位于耳机放置架5的两侧设置有扬声器6,其中,扬声器6通过第二调节机构可位移地设置在耳机放置架5的两侧,并可相对于耳机放置架5调节位置角度,这样,通过第二调节机构调节扬声器6相对于耳机放置架5的位置角度,以将扬声器6移动至耳机的不同方向位置,可对耳机进行不同方向的噪音测试,从而对耳机的降噪功能起到了全方位的测试,有利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当然,为了实现对耳机的检测,台面3上还设置有检测终端7,检测终端7与耳机放置架5内部的元件电性连接,实现对耳机的降噪测试。
如此设置,在待检测时,将台面3从隔离箱体1内移出,从而便于操作,当测试时,可将台面3移至隔离箱体1内部,从而使得整个测试装置处于密闭空间内,测试结果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避免了测试过程中,扬声器6发出的噪音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噪声污染;而且,通过移动扬声器6的位置,可对耳机进行不同方向的噪音测试,从而对耳机的降噪功能起到了全方位的测试,有利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侧板4、固定板11、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0。
其中,两个固定板11均通过螺栓固定于隔离箱体1两侧内壁靠近顶端处,固定板11侧壁一侧设置有两个呈对角分布的第三转轴19及第四转轴20,以使得第一转轴17相对于第二转轴18靠近台面3、远离隔离箱体1,第三转轴19及第四转轴20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0及第一连杆9。
侧板4位于台面3的底部两侧,侧板4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呈对角分布的第一转轴17及第二转轴18,以使得第三转轴19相对于第四转轴20靠近隔离箱体1上表面、靠近台面3。而且第一连杆9及第二连杆10的端部分别与第二转轴18及第一转轴17转动连接。
这里,侧板4上设置限位机构,用于限制第一连杆9或第二连杆10转动,这样,当限位机构限位时,台面3不可以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实现位移,进而实现台面3的固定,当限位结构取消限位时,台面3可以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实现位移。
如此,通过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固定板11及侧板4之间的配合,便于将台面3从隔离箱体1内移出,从而便于操作,当测试时,可将台面3移至隔离箱体1内部,从而使得整个测试装置处于密闭空间内,从而使得测试结果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避免了测试过程中,扬声器6发出的噪音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噪声污染。
为减少第一调节机构在隔离箱体1内的占用空间,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8设置于侧板4的内侧壁,第三转轴19和第四转轴20设置于固定板11的靠近隔离箱体1的侧壁,这样,转轴结构内设,有利于防止其他部件对转动造成阻碍。
其中,固定板11与隔离箱体1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第三转轴19和第四转轴20的长度,以保证第三转轴19和第四转轴20的稳定连接。
如图2、3所示,第一转轴17与第二转轴18的间距等于第三转轴19与第四转轴20的间距,第一连杆9与第二连杆10的长度相等,且台面3能够与隔离箱体1的上表面平齐,以使得第一转轴17、第二转轴18、第三转轴19和第四转轴20围成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0始终处于平行状态,结构稳定可靠。
而且,台面3能够与隔离箱体1的上表面平齐,以使得台面3在位移过程中始终与隔离箱体1的上表面平行,保证了台面3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有利于结构设计和部件摆放,并提升测试效果。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12、卡柱21、弧形口15、活动柱22和拉杆13。限位板12的第一端通过转动轴与侧板4的外侧壁转动连接,限位板12的靠近顶端的第二端的一侧设置有卡口14;卡柱21设置在第二连杆10内侧壁并与卡口14对应分布,以便于卡入到卡口14内;且侧板4的表面设置有与转动轴同圆心的弧形口15;限位板12内侧壁设置有贯穿弧形口15的活动柱22,活动柱22与弧形口15滑动连接,活动柱22的端部设置有拉杆13,拉杆13的长度长于台面3的宽度。
其中,限位板12的第二端的一侧设置为弧形面,且限位板12的侧壁与侧板4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6。
如此,通过限位板12、卡柱21、卡口14、弧形口15及复位弹簧16之间的配合,初始状态时,在复位弹簧16的弹力作用下,限位板12始终处于竖直状态,当将台面3移出隔离箱体1时,第二连杆10处于水平状,此时卡柱21通过限位板12的弧形面刚好卡进卡口14中,此时复位弹簧16对限位板12产生挤压力,从而对第二连杆10进行限位固定,以保持台面3处于水平状态;当需要将台面3收进隔离箱体1内时,拉动拉杆13,使得活动柱22随着弧形口15的弧度进行移动,从而使得限位板12上的卡口14与卡柱21分离,此时第二连杆10可继续活动,从而使得台面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收进隔离箱体1内部,此时台面3同样处于水平状,且第一连杆9与第二连杆10处于相互平行状态。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调节机构包括滑槽8、连接座31、滑块30、缩紧螺栓。具体地,台面3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滑槽8,两个滑槽8为弧形结构,且两个滑槽8的圆心为台面3上表面的中心,上表面的中心即耳机放置架5的位置;扬声器6的底部通过支柱连接有连接座31,连接座31的底部设置有弧度与滑槽8相对应的滑块30,滑块30与滑槽8滑动连接,且连接座31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32,锁紧螺栓32的底部与滑槽8的底部内壁接触,通过锁紧螺栓32可以将连接座31和台面3的位置固定。
如此,通过设置滑槽8为弧形结构,并在滑块30及锁紧螺栓32的配合下,可将扬声器6移动至耳机的不同方向处,从而可对耳机进行不同方向的噪音测试,从而对耳机的降噪功能起到了全方位的测试,有利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一些实施例中,耳机放置架5的两侧中间部位均设置有导声孔23,导声孔23的外侧设置有圆形孔24,且圆形孔24的内壁设置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弹性块25,圆形孔24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头戴式耳机的凹槽26,将凹槽26的面积设置为大于一般头戴式耳机外围轮廓,保证测试头戴式耳机时不会出现漏气的现象。
如此,通过圆形孔24内设置的弹性块25,可对入耳式耳机进行牢牢的固定,同时通过凹槽26的设计可对头戴式耳机进行固定测试,避免漏气,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耳机放置架5的内部设置有测试腔27,导声孔23与测试腔27相连通,且测试腔27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测量麦克风28,耳机放置架5内部还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29,两个测量麦克风28与数据采集装置29电性连接,数据采集装置29与检测终端7电性连接,且隔离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检测终端7启动或关闭的控制面板。
在测试时,扬声器6发出的测试用噪声,通过导声孔23传递到被测试耳机和测量麦克风28内,噪声声压级满足降噪量测量的条件即可,测量麦克风28录制耳机壳内的噪声,录制信号稳定后,打开被测试耳机的降噪功能,测量麦克风28再次录制耳机壳内的残余噪声,两次录制信号的差异就是被测试耳机的降噪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方法,基于如上测试装置,包括:
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将台面3延伸至隔离箱体1外;
将耳机固定于耳机放置架5,通过第二调节机构调节扬声器6相对于耳机放置架5的角度位置;
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将台面3收纳至隔离箱体1内,并通过密封门2封闭隔离箱体1;
通过开启和关闭耳机的降噪功能,获取并比较两次测试结果。
如此设置,在待检测时,将台面3从隔离箱体1内移出,从而便于操作,当测试时,可将台面3移至隔离箱体1内部,从而使得整个测试装置处于密闭空间内,测试结果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避免了测试过程中,扬声器6发出的噪音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噪声污染;而且,通过移动扬声器6的位置,可对耳机进行不同方向的噪音测试,从而对耳机的降噪功能起到了全方位的测试,有利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本文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上述实施例对本降噪耳机的测试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将密封门2打开,拉动台面3底部的拉手,将台面3拉至与隔离箱体1上表面平齐处,此时第二连杆10上的卡柱21卡进限位板12上的卡口14内,对台面3进行限位固定;
S201、将入耳式耳机插进圆形孔24内或者将头戴式耳机戴在耳机放置架5上,然后通过检测终端7设置测试参数,然后拉动拉杆13,使得限位板12上的卡口14与卡柱21分离,缓慢放下台面3,此时台面3被收进隔离箱体1内部,然后关上密封门2;
S301、控制控制面板,使得扬声器6发出声音,不开启耳机的降噪功能,使得测量麦克风28录制此时的声音信号,并通过数据采集装置29发送至检测终端7,然后在相同情况下,开启耳机的降噪功能,使得测量麦克风28录制此时的声音信号,并通过数据采集装置29发送至检测终端7,比较测量麦克风28的这前后两次录制的声音信号,得到降噪耳机的降噪量,得到测试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表述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文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申请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离箱体(1),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隔离箱体(1)封闭的密封门(2);
台面(3),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可位移地连接在所述隔离箱体(1)内,并可延伸至隔离箱体(1)外或收纳至隔离箱体(1)内;
耳机放置架(5),设置于所述台面(3)的中部;
扬声器(6),通过第二调节机构可位移地设置在所述耳机放置架(5)的两侧,并可相对于所述耳机放置架(5)调节位置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
侧板(4),固定于所述台面(3)的两侧,所述侧板(4)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8),且所述第一转轴(17)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18)靠近所述台面(3)、远离所述隔离箱体(1);
固定板(11),固定于所述隔离箱体(1)的两侧内壁;所述固定板(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三转轴(19)和第四转轴(20),且所述第三转轴(19)相对于所述第四转轴(20)靠近所述隔离箱体(1)上表面、靠近所述台面(3);
第一连杆(9),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18)和所述第四转轴(20)铰接;
第二连杆(10),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17)和所述第三转轴(19)铰接;
其中,所述侧板(4)上设置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杆(9)或所述第二连杆(10)转动的限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
滑槽(8),开设于所述台面(3),以所述耳机放置架(5)为圆心的弧形结构;
连接座(31),设置于所述扬声器(6)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
滑块(30),设置于所述连接座(31)的底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8)内;
锁紧螺栓(32),贯穿所述螺纹孔和所述滑槽(8),用于将所述连接座(31)和所述台面(3)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限位板(12),第一端与所述侧板(4)通过转动轴连接,第二端设置有卡口(14);
卡柱(21),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10),并能够卡入所述卡口(14);
弧形口(15),设置于所述侧板(4),并与所述转动轴同圆心;
活动柱(22),设置于所述限位板(12)上远离第一端的位置,并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口(15)内;
拉杆(13),与所述活动柱(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2)的第二端设置为弧形面,且所述限位板(12)与所述侧板(4)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放置架(5)的两侧中间部位均设置有导声孔(23),所述导声孔(23)的外侧设置有圆形孔(24),且所述圆形孔(24)的内壁设置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用于固定入耳式耳机的弹性块(25),所述圆形孔(24)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头戴式耳机的凹槽(2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7)与所述第二转轴(18)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三转轴(19)与所述第四转轴(20)的间距,所述第一连杆(9)与所述第二连杆(10)的长度相等,且所述台面(3)能够与所述隔离箱体(1)的上表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19)和所述第四转轴(20)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1)的靠近所述隔离箱体(1)的侧壁,且所述固定板(11)与所述隔离箱体(1)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转轴(19)和第四转轴(20)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放置架(5)的两侧中间部位均设置有导声孔(23),所述耳机放置架(5)的内部设置有测试腔(27),所述导声孔(23)与测试腔(27)相连通,且所述测试腔(27)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测量麦克风(28);
所述耳机放置架(5)内部还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29),两个所述测量麦克风(28)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29)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装置(29)与检测终端(7)电性连接,且所述隔离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检测终端(7)启动或关闭的控制面板。
10.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包括:
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将台面(3)延伸至隔离箱体(1)外;
将耳机固定于耳机放置架(5),通过第二调节机构调节扬声器(6)相对于所述耳机放置架(5)的角度位置;
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将所述台面(3)收纳至所述隔离箱体(1)内,并通过密封门(2)封闭所述隔离箱体(1);
通过开启和关闭耳机的降噪功能,获取并比较两次测试结果。
CN202111444937.4A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41732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4937.4A CN114173270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4937.4A CN114173270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3270A true CN114173270A (zh) 2022-03-11

Family

ID=80482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4937.4A Pending CN114173270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32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1855A (zh) * 2023-10-08 2023-11-10 深圳市湘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水密性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1855A (zh) * 2023-10-08 2023-11-10 深圳市湘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水密性检测装置
CN117041855B (zh) * 2023-10-08 2024-02-27 深圳市湘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水密性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06635B2 (en) Noise reduction air tube microphone, noise-reduction safe headset and noise-reduction safe Bluetooth headset
DK2728906T3 (en) The test device and method for noise reduction headphone
US20110164757A1 (en) Pinna simulator
CN103081510B (zh) 耳用扬声器
CN106465009B (zh) 耳插入设备
CN114173270A (zh) 一种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WO2015021851A1 (zh) 一种耳机喇叭
CN112312296A (zh) 一种anc耳机声学测试系统
CN208623872U (zh) 一种便携式头戴耳机
CN202799151U (zh) 降噪耳机的测试装置
CN113132849A (zh) 贝壳式anc主动降噪与enc通话降噪综合测试系统
CN211909085U (zh) 一种麦克风多声道一体设备
CN206042283U (zh) 主动防噪耳机
JP2009206885A (ja) マイクロホン
CN112153552B (zh) 一种基于音频分析的自适应立体声系统
WO2021248709A1 (zh) 一种耳机
CN220043668U (zh) 一种耳机喇叭检测治具
CN214960109U (zh) 一种内装式同轴扬声器系统及耳机
CN214675617U (zh) 贝壳式anc主动降噪与enc通话降噪综合测试系统
CN214799845U (zh) 一种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反馈降噪入耳模组
CN217741875U (zh) 一种耳道定向拾音装置及系统
CN216291448U (zh) 一种蓝牙耳机声学全功能自动化测试装置
US2024016473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nic stethoscope with active headset
CN109089186A (zh) 一种便携式头戴耳机
CN214544750U (zh) 一种防共振的头戴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