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2847B - 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2847B
CN114172847B CN202111434368.5A CN202111434368A CN114172847B CN 114172847 B CN114172847 B CN 114172847B CN 202111434368 A CN202111434368 A CN 202111434368A CN 114172847 B CN114172847 B CN 1141728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label
token bucket
labels
ser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343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2847A (zh
Inventor
曹训灿
袁卫军
黄�俊
涂文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343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2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2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2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2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2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1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token-buck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和系统,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包括确定多条业务所共用的目标子路径;当多条业务的报文汇聚至目标子路径的首节点时,为报文设置路径标签,路径标签为目标子路径的预设路径标签;将令牌桶绑定于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处,令牌桶用于统计进入令牌桶内的设置有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根据多条业务的带宽需求设置令牌桶的容量;基于令牌桶的容量对多条业务进行带宽限速。本申请通过将多个物理端口处的多条业务的流量引入到多条业务所共用的目标子路径对应的令牌桶内进行精确的带宽限速,即只需一个令牌桶就可完成带宽限速,提高了带宽调整的实时性和精确性。

Description

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带宽绑定是指网络提供商提供给客户两条及以上较小带宽链路,多条链路的带宽可以绑定形成较大带宽的链路,因此出现了多端口带宽限速的应用需求:参见图1所示,在用户CE1和用户CE2之间做LAG(Link Aggregation Group,链路聚合组)保护,由PE(Provider Edge,节点)1至PE4构成的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传输网做业务透传(含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汇聚控制协议)信令),此时,PTN网路就需要给每个方向的两个用户侧端口做总带宽限速,比如两个10GE端口对应的两条业务做总带宽5G限速。
相关技术中,通常会采用双通道独立带宽限制的方法进行带宽限速,即为两条业务各配置一半带宽或者为两条业务各设置5G全带宽,但是,双通道下的独立带宽限速不仅需要两个独立的令牌桶进行相互协商,且需要进行当前带宽数据采集、信息交互,以致无法实时、精确的进行带宽限制;此外,当带宽处于不均匀状态时,为两条业务各配置一半带宽的方法就会导致用户所能达到的流量往往不足5G;而为两条业务各设置5G全带宽的方法又会使得用户有可能占用到10G带宽,以致造成运营商的利益损失。
另外,还有通过PTN设备采集LSP(Label Switching Path,标记交换路径)上的流量并发送至网管,网管通过算法对带宽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多端口的带宽限速,不过该方法不仅涉及的环节较多且传递通道设计复杂,若遇到部分设备掉管,还会导致带宽调整不及时,以致大量业务无法动态调整。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实时调整带宽以及无法精确限制带宽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多条业务所共用的目标子路径;
当所述多条业务的报文汇聚至所述目标子路径的首节点时,为所述报文设置路径标签,所述路径标签为目标子路径的预设路径标签;
将令牌桶绑定于所述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处,所述令牌桶用于统计进入所述令牌桶内的设置有所述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
根据所述多条业务的带宽需求设置所述令牌桶的容量;
基于所述令牌桶的容量对所述多条业务进行带宽限速。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当所述多条业务的报文汇聚至所述目标子路径的首节点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基于预设业务路径为所述报文设置伪线标签,以供基于所述伪线标签确定用于传送所述报文的伪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令牌桶的容量对所述多条业务进行带宽限速,包括:
当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经过所述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时,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送入所述令牌桶中;
检测所述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是否等于令牌桶的容量;
当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等于令牌桶的容量时,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发送至下一子路径或出端口,完成对所述多条业务的带宽限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是否等于令牌桶的容量,包括:
当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大于令牌桶的容量时,将超过所述令牌桶的容量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丢弃。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发送至出端口,包括:
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中的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删除,得到新的报文;
将所述新的报文发送至出端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发送至下一子路径,包括:
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中的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分别对应更新为下一子路径的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得到新的报文;将所述新的报文发送至下一子路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为每条业务的各个子路径分别建立LSP1:1保护。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端口带宽限速系统,包括:
确定模块,其用于确定多条业务所共用的目标子路径;
第一设置模块,其用于当所述多条业务的报文汇聚至所述目标子路径的首节点时,为所述报文设置路径标签,所述路径标签为目标子路径的预设路径标签;
绑定模块,其用于将令牌桶绑定于所述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处,所述令牌桶用于统计进入所述令牌桶内的设置有所述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
第二设置模块,其用于根据所述多条业务的带宽需求设置所述令牌桶的容量;
限速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令牌桶的容量对所述多条业务进行带宽限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置模块还用于:
基于预设业务路径为所述报文设置伪线标签,以供基于所述伪线标签确定用于传送所述报文的伪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速模块具体用于:
当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经过所述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时,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送入所述令牌桶中;
检测所述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是否等于令牌桶的容量;
当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等于令牌桶的容量时,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发送至下一子路径或出端口,完成对所述多条业务的带宽限速。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可提高带宽调整的实时性和精确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和系统,包括确定多条业务所共用的目标子路径;当所述多条业务的报文汇聚至所述目标子路径的首节点时,为所述报文设置路径标签,所述路径标签为目标子路径的预设路径标签;将令牌桶绑定于所述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处,所述令牌桶用于统计进入所述令牌桶内的设置有所述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根据所述多条业务的带宽需求设置所述令牌桶的容量;基于所述令牌桶的容量对所述多条业务进行带宽限速。本申请通过将多个物理端口处的多条业务的流量引入到多条业务所共用的目标子路径对应的令牌桶内进行精确的带宽限速,即只需一个令牌桶就可完成带宽限速,提高了带宽调整的实时性和精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端口带宽绑定需求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端口带宽限速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端口带宽限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和系统,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实时调整带宽以及无法精确限制带宽的问题。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确定多条业务所共用的目标子路径;
步骤S20:当所述多条业务的报文汇聚至所述目标子路径的首节点时,为所述报文设置路径标签,所述路径标签为目标子路径的预设路径标签;
步骤S30:将令牌桶绑定于所述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处,所述令牌桶用于统计进入所述令牌桶内的设置有所述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
其中,令牌桶算法是网络流量整形(Traffic Shaping)和速率限制(RateLimiting)中最常使用的一种算法,可通过令牌桶算法来控制发送到网络上的数据数目,并允许突发数据的发送;由于令牌桶算法是一个抽象的算法概念,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算法,因此,本申请中的令牌桶算法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在此不作限定;此外,由于令牌桶的绑定位置需根据多条业务所共用的目标子路径确定,因此,若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位于入口处,则可以将令牌桶设于入口节点处,若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位于中间位置,那么可以将令牌桶设于中间节点处,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S40:根据所述多条业务的带宽需求设置所述令牌桶的容量;
步骤S50:基于所述令牌桶的容量对所述多条业务进行带宽限速。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当所述多条业务的报文汇聚至所述目标子路径的首节点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设业务路径为所述报文设置伪线标签,以供基于所述伪线标签确定用于传送所述报文的伪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基于所述令牌桶的容量对所述多条业务进行带宽限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经过所述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时,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送入所述令牌桶中;
检测所述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是否等于令牌桶的容量;
当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等于令牌桶的容量时,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发送至下一子路径或出端口,完成对所述多条业务的带宽限速。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检测所述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是否等于令牌桶的容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大于令牌桶的容量时,将超过所述令牌桶的容量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丢弃。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发送至出端口,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中的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删除,得到新的报文;
将所述新的报文发送至出端口。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发送至下一子路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中的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分别对应更新为下一子路径的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得到新的报文;
将所述新的报文发送至下一子路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为每条业务的各个子路径分别建立LSP1:1保护。
参见图3所示,以下结合具体例子对本申请应用于PTN分组传送网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PTN网络中,分别为每条业务的报文设置一级标签(即内层标签)和二级标签(即外层标签),其中,一级标签对应PTN网络中的PW(Pseudo-wire,伪线)伪线标签,二级标签对应PTN网络中的LSP(Label Switching Path,标记交换路径)路径标签。以PTN网络中存在两条业务、四个PE(ProviderEdge,节点)节点为例进行模拟分析,其中,假设该两条业务对应的两条业务路径需要经过同一PE节点,那么在PTN网络下,将其中一条业务配置为MS-PW(Multi-Segment Pseudo-wire多段伪线)多段伪线模式,即在中间节点进行PW伪线标签交换,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通过网管建立两条从不同端口(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端口可以分布在同一设备的节点上,也可以分布在不同设备的节点上,且多个端口可以集中设置在一个节点上,也可以分布设置在多个节点上,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作限定)进入的业务,其中,第一条业务路径为CE2-PE3-PE4-PE2-PE1-CE1,第二条业务路径为CE2-PE4-PE2-CE1;即第一条业务为MS-PW多段伪线业务,其预设的伪线标签包括PW2、PW3和PW4,预设的路径标签包括LSP2、LSP3和LSP4,而第二条业务为单段伪线业务,其预设的伪线标签包括PW5,预设的路径标签为LSP3;由此可见,两条业务需要经过的同一PE节点为PE4和PE2,因此,PE4-PE2所组成的路径即为两条业务所共用的目标子路径,即目标子路径的首节点为PE4,末节点为PE2。
进一步,在PE2处分配用于限速的令牌桶,并设置令牌桶参数,即根据上述两条业务的带宽要求设置令牌的输入速率和该令牌桶的容量,如通过带宽确定每秒的令牌输入个数。
由于第一条业务为多段伪线业务,因此,当第一条业务的报文到达PE3节点时,首先会对该报文进行一级封装处理,即在该报文上打一级标签-PW2,然后对封装了PW2的报文进行二级封装处理,即在封装了PW2的报文上打二级标签-LSP2,而当其经过PE4节点时,其一级标签将被修改为PW3,二级标签被修改为LSP3;由于第二条业务为单段伪线业务,所以只需对到达PE4节点的第二条业务的报文分别进行一次一级封装处理和二级封装处理,即第二条业务的报文分别封装了一级标签-PW5和二级标签-LSP3;
于是,当两条业务的报文在PE4节点汇聚时,两条业务的报文上将均被打上LSP3,此时需将LSP3标签绑定至令牌桶,使得从不同端口P1输出的设有LSP3标签的业务的报文均可被送入令牌桶内,以进行带宽限速;因此,当上述两条业务的报文经过PE2节点时,可通过流匹配外层标签LSP3,并将该两条业务的报文送入令牌桶进行限速。
令牌桶将对进入桶内的报文数量进行统计,并检测桶内报文数量是否等于令牌桶的容量;当令牌桶中的报文数量等于令牌桶的容量时,说明两条业务的带宽总和已达到该两条业务的带宽需求上限,此时,将桶内的报文发送至下一节点或出端口;而当桶内的报文数量大于令牌桶的容量时,说明两条业务的带宽总和已超过该两条业务的带宽需求上限,此时,需将报文丢弃,防止报文进入令牌桶内,进而完成对业务的带宽限速。
其中,对于第一条业务而言,由于其是多段伪线业务,因此,其在从令牌桶出来后,还需要进入PE1节点;于是,需对经过令牌桶限速完成后的第一条业务的里层一级标签进行匹配,即将第一条业务的报文上的一级标签-PW3和二级标签-LSP3分别对应更新为一级标签-PW4和二级标签-LSP4,得到新的报文,并将该新的报文发送至PE1节点。而对于第二条业务而言,由于其是单段伪线业务,所以其在从令牌桶出来后,不需要进入其他节点,只需要进入对应的出端口即可;因此,将第二条业务的报文中的一级标签-PW5和二级标签-LSP3删除,并将删除了一级标签和二级标签的报文发送至物理端口即可,进而使得被统一限速后的报文可以被分别送到不同的出端口。
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标签进行业务汇聚,在链路中某个节点使用一个令牌桶进行带宽限速,进而达到实时、精准限速的效果;并通过将多个物理端口的流量引入到一个二级标签对应的令牌桶做带宽限速,同时又通过两个独立的一级标签保持了两个通道的独立性,无需动态算法即可达到动态调整效果;且基于两级标签独立标记技术实现多端口业务带宽绑定,只在传输设备上实现,依赖少,实现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通过四个节点进行模拟分析,而在实际应用时,标签可以是MPLS标签,也可以是VLAN标签,在后续分组网演进过程中,甚至包含SR相关的MPLS或者IPV6地址标签,因此,标签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而目前的MPLS或者VLAN技术体系可以组建大型的各种城域网、校园网等不同规模、各种架构网络,所以,本申请可扩展应用到任意的环形、mesh网络,对网络只要求业务能共同经过同一个节点即可;且CE(用户边缘设备)到传输网的连接可以单归、双归甚至是多归,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内以及网内设备往往容易出现掉电问题,导致带宽调整不及时,以致大量业务无法动态调整,因此为达到网内及设备掉电保护后,多端口带宽绑定效果不变的目的,还可以为每条业务的各个子路径分别建立LSP1:1保护,其可用于网内的节点掉电以及网内的链路中断保护,由于LSP1:1保护的是一小段LSP路径,比如PE4与PE2之间的LSP3,PE3与PE1之间的LSP1,因此各个子路径均可以独立设置LSP1:1保护。由此可见,为了保护PE3-PE4-PE2的路径,可以为每段PW设置独立的LSP1:1,进而加强保护效果。
此外,还可以将PW1与PW2-PW3-PW4配置成PW1:1保护,其中,PW1:1是对源宿之间的业务映射的一级标签进行保护,比如PW1与PW2-PW3-PW4的相互保护,其保护的是PE1与PE3之间的业务的一级标签,即PW1:1可用于落地节点掉电保护以及PE与CE之间的链路保护,比如任意的PE节点。因此可以为第一条业务建立PW1:1保护,保护路径为CE2-PE3-PE1-CE1,其一级标签为PW1,二级标签为LSP1;并将LSP1关联至令牌桶,以供做带宽限制,带宽值为第一条业务和第二条业务的带宽需求总和;当PE3/PE1的P1接口中断或PE3/PE1掉电时,业务数据将通过PE4传输至LSP3,而当PE4/PE2掉电时,业务数据将通过PE3传输至LSP1;当PW2~PW4中断时,PE3或PE1的P1入端口将主动中断,进而触发LAG保护切换。
参见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端口带宽限速系统,包括:
确定模块,其用于确定多条业务所共用的目标子路径;
第一设置模块,其用于当所述多条业务的报文汇聚至所述目标子路径的首节点时,为所述报文设置路径标签,所述路径标签为目标子路径的预设路径标签;
绑定模块,其用于将令牌桶绑定于所述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处,所述令牌桶用于统计进入所述令牌桶内的设置有所述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
第二设置模块,其用于根据所述多条业务的带宽需求设置所述令牌桶的容量;
限速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令牌桶的容量对所述多条业务进行带宽限速。
本申请通过将多个物理端口处的多条业务的流量引入到多条业务所共用的目标子路径对应的令牌桶内进行精确的带宽限速,即只需一个令牌桶就可完成带宽限速,提高了带宽调整的实时性和精确性。
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置模块还用于:
基于预设业务路径为所述报文设置伪线标签,以供基于所述伪线标签确定用于传送所述报文的伪线。
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限速模块具体用于:
当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经过所述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时,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送入所述令牌桶中;
检测所述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是否等于令牌桶的容量;
当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等于令牌桶的容量时,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发送至下一子路径或出端口,完成对所述多条业务的带宽限速。
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限速模块具体还用于:
当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大于令牌桶的容量时,将超过所述令牌桶的容量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丢弃。
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限速模块具体还用于:
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中的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删除,得到新的报文;
将所述新的报文发送至出端口。
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限速模块具体还用于:
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中的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分别对应更新为下一子路径的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得到新的报文;将所述新的报文发送至下一子路径。
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保护模块,其用于:为每条业务的各个子路径分别建立LSP1:1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多条业务所共用的目标子路径;
当所述多条业务的报文汇聚至所述目标子路径的首节点时,为所述报文设置路径标签,所述路径标签为目标子路径的预设路径标签;
将令牌桶绑定于所述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处,所述令牌桶用于统计进入所述令牌桶内的设置有所述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
根据所述多条业务的带宽需求设置所述令牌桶的容量;
基于所述令牌桶的容量对所述多条业务进行带宽限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所述多条业务的报文汇聚至所述目标子路径的首节点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基于预设业务路径为所述报文设置伪线标签,以供基于所述伪线标签确定用于传送所述报文的伪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令牌桶的容量对所述多条业务进行带宽限速,包括:
当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经过所述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时,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送入所述令牌桶中;
检测所述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是否等于令牌桶的容量;
当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等于令牌桶的容量时,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发送至下一子路径或出端口,完成对所述多条业务的带宽限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是否等于令牌桶的容量,包括:
当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大于令牌桶的容量时,将超过所述令牌桶的容量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丢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发送至出端口,包括:
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中的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删除,得到新的报文;
将所述新的报文发送至出端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发送至下一子路径,包括:
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中的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分别对应更新为下一子路径的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得到新的报文;将所述新的报文发送至下一子路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为每条业务的各个子路径分别建立LSP1:1保护。
8.一种多端口带宽限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其用于确定多条业务所共用的目标子路径;
第一设置模块,其用于当所述多条业务的报文汇聚至所述目标子路径的首节点时,为所述报文设置路径标签,所述路径标签为目标子路径的预设路径标签;
绑定模块,其用于将令牌桶绑定于所述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处,所述令牌桶用于统计进入所述令牌桶内的设置有所述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
第二设置模块,其用于根据所述多条业务的带宽需求设置所述令牌桶的容量;
限速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令牌桶的容量对所述多条业务进行带宽限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端口带宽限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置模块还用于:
基于预设业务路径为所述报文设置伪线标签,以供基于所述伪线标签确定用于传送所述报文的伪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端口带宽限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速模块具体用于:
当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经过所述目标子路径的末节点时,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送入所述令牌桶中;
检测所述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是否等于令牌桶的容量;
当令牌桶中的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的数量等于令牌桶的容量时,将所述设置有伪线标签和路径标签的报文发送至下一子路径或出端口,完成对所述多条业务的带宽限速。
CN202111434368.5A 2021-11-29 2021-11-29 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4172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4368.5A CN114172847B (zh) 2021-11-29 2021-11-29 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4368.5A CN114172847B (zh) 2021-11-29 2021-11-29 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2847A CN114172847A (zh) 2022-03-11
CN114172847B true CN114172847B (zh) 2023-05-26

Family

ID=80481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34368.5A Active CN114172847B (zh) 2021-11-29 2021-11-29 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284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0711A (zh) * 2005-11-18 2006-05-10 史文勇 一种瓶颈带宽和剩余带宽的测量方法和系统
CN101997766A (zh) * 2009-08-31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令牌桶限速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81252A (zh) * 2013-05-14 2013-09-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路径传输的报文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281244A (zh) * 2013-06-17 2013-09-04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业务承载方法及装置
CN111147381A (zh) * 2018-11-02 202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均衡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3360B2 (en) * 2001-12-17 2006-11-07 Alcatel Conditional bandwidth subscriptions for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label switched paths (LSP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0711A (zh) * 2005-11-18 2006-05-10 史文勇 一种瓶颈带宽和剩余带宽的测量方法和系统
CN101997766A (zh) * 2009-08-31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令牌桶限速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81252A (zh) * 2013-05-14 2013-09-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路径传输的报文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281244A (zh) * 2013-06-17 2013-09-04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业务承载方法及装置
CN111147381A (zh) * 2018-11-02 202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均衡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改善NGN中多业务QoS的令牌桶与WFQ调度策略分析;姚玉坤;王智;;信息技术与信息化(0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2847A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5206B (zh) 报文转发的方法、网络系统、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8184634B2 (en) Packet transfer method and node apparatus
US10382321B1 (en) Aggregate link bundles in label switched paths
EP1748599B1 (en) A ring carrying network and the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service carry
CN100403735C (zh) 一种实现捆绑接口边到边伪线仿真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EP1796328A1 (en) A ring network and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service thereof
US20120236730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service traffic based on pseudo wires
US11563680B2 (en) Pseudo wire load shar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4539443A (zh) 多宿网络中的通信网络路径和状态信息
EP3323227B1 (en) Restoring an mpls ring network
US9215187B2 (en) Packet transport system and traffic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US8837521B2 (en) Ethernet network within MPLS network
WO2016058320A1 (zh) 降低potn系统集中式保护倒换时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182645B1 (en) Network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049752A (zh) 多传输线路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6385344A (zh) 一种报文监控方法和装置
US9215136B2 (en) Aggregated delivery of tunnel fault messages on common ethernet segments
US20080159137A1 (en) Rpr transmission route desig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9293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packets with specific traffic flows having strict packet ordering requirements over a network using multipath techniques
CN106716940A (zh) 基于类型将网络连接的容量分配给数据流
CN114172847B (zh) 多端口带宽限速方法和系统
US955997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reating and for receiving a data packet with discard eligible information
CN113300928B (zh) 一种传输业务报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2303792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Segment Routing SR Network
CN108462635A (zh) 一种多宿网络中的通信网络路径和状态信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