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9200B - 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9200B
CN114159200B CN202111478396.7A CN202111478396A CN114159200B CN 114159200 B CN114159200 B CN 114159200B CN 202111478396 A CN202111478396 A CN 202111478396A CN 114159200 B CN114159200 B CN 114159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plate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83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59200A (zh
Inventor
杨扉扉
轩召嫱
汪彦均
颜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Yanjun
Xuan Zhaoqiang
Yang Feife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47839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9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9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9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59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9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2Orthopaedic cors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2Orthopaedic corsets
    • A61F5/028Braces for providing support to the lower back, e.g. lumbo sacral suppo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包括三级支撑组件和腿部支撑装置,所述三级支撑组件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三级支撑组件的顶部一端设置有一组第一魔术贴绑带,所述三级支撑组的后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一组L形板,所述腿部支撑装置包括绑腿结构和设置在L形板与绑腿结构间的辅助起身机构;所述绑腿结构包括两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均铰接有活动板。本发明通过设有三级支撑组件,不仅提高了矫正器整体的支撑效果,使得矫正器在穿戴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保证了矫正器的矫正效果;而且具有较高的使用灵活性,可以适用于不同身材的病人,提高了矫正器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科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
背景技术
脊柱、脊髓损伤常发生于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和自然灾害时可成批发生。伤情严重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并发症多,合并脊髓伤时预后差,甚至造成终生残疾或危及生命。对于一些因交通事故等造成的脊柱骨折的病人,医生常常通过手术,将病人的脊柱修复至正常的生理曲线,病人术后需时刻穿戴辅助矫正器,保证脊柱的术后恢复效果。
但是现有的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大多需要根据病人的身材进行量身定做,不仅操作繁琐,而且造价高,不便于推广应用,另外,病人在术后恢复的初期,为了保证脊柱的恢复效果,需要卧床休息,但是卧床久了会由于脑部缺氧出现头晕的症状,可是,现有的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不具有辅助病人起身的结构,导致病人不仅起身困难,操作不当,还会影响病人的术后回复效果,而且病人坐起后,脊柱会受到一定的压力,不利于脊柱的术后恢复,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因此,发明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包括三级支撑组件和腿部支撑装置,所述三级支撑组件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三级支撑组件的顶部一端设置有一组第一魔术贴绑带,所述三级支撑组的后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一组L形板,所述腿部支撑装置包括绑腿结构和设置在L形板与绑腿结构间的辅助起身机构;
所述绑腿结构包括两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均铰接有活动板,且两组活动板的横切面形状均为弧形,两组所述活动板远离弧形板的一侧分别共同设置有同一组第二魔术贴绑带;
所述辅助起身机构包括起身结构和防跌落结构;
所述起身结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板后侧的L形块,两个所述L形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空槽,两个所述空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一端均延伸至L形块的外部并分别与两个L形板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空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轮轴的一端延伸至L形块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摇把;
所述防跌落结构包括分别与两个第三齿轮同轴设置的棘轮A和棘轮B,且棘轮A和棘轮B的齿牙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空槽的内部均对称设置有与棘轮A和棘轮B配合使用的棘爪,且两组棘爪分别设置在棘轮A和棘轮B的顶部一端,两个所述L形块的顶部一端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L形凸块,所述限位板的外部对称滑动连接有U形架,两个所述U形架的底部一端均延伸至空槽的内部并分别与两个棘爪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三级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板调节机构和固定板限位机构;
所述固定板调节机构包括三个空心背板,三个所述空心背板的内部均对称滑动连接有背部固定板,三个所述空心背板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T形转轴,三个所述T形转轴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三组所述空心背板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三组所述背部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板,且三组齿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内侧,三个所述空心背板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三个所述T形转轴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凹槽的内部并活动套接有椭圆盘,所述椭圆盘远离空心背板的一侧开设有与T形转轴配合使用的第三凹槽,且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均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限位机构包括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空心背板内部的定位板,且三组定位板分别设置三个第一齿轮的两侧,三组所述定位板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T形齿块,且三组T形齿块分别由一个齿块和一个圆杆组成,三个所述T形齿块的圆杆外部均活动套接有弹簧,且弹簧分别设置在齿块与定位板之间。
进一步的,三组所述齿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销,三个所述空心背板的表面均对称开设有与圆销配合使用引导槽,三个椭圆盘的表面均对称开设有与圆销配合使用的弧形槽,三个所述椭圆盘远离空心背板的一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拨板。
进一步的,所述三组所述背部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横切面形状均为弧形,相对的一侧横切面形状均为方形,所述第一魔术贴绑带由两个交叉的绑带组成。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弧形板和两组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三个所述空心背板的和三组背部固定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透气槽。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有三级支撑组件,不仅提高了矫正器整体的支撑效果,使得矫正器在穿戴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保证了矫正器的矫正效果;而且具有较高的使用灵活性,可以适用于不同身材的病人,提高了矫正器的适用性。
2、本发明通过设有辅助起身机构,不仅能帮助病人在术后坐起,而且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既能防止在病人坐起的过程中出现脊柱错位的现象,又能在病人坐起后利用结构间的配合,对其上半身进行支撑,减轻坐起后上半身对脊柱的压力,更加利于病人的术后恢复。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和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级支撑组件的部分结构后剖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级支撑组件的部分结构后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辅助起身机构的部分结构俯剖图;
图中:1、三级支撑组件;11、固定板调节机构;111、空心背板;112、背部固定板;113、T形转轴;114、第一齿轮;115、第一凹槽;116、齿板;117、第二凹槽;118、椭圆盘;119、第三凹槽;121、定位板;122、T形齿块;123、弹簧;124、圆销;125、引导槽;126、弧形槽;127、拨板;12、固定板限位机构;2、腿部支撑装置;21、绑腿结构;211、弧形板;212、活动板;213、第二魔术贴绑带;22、辅助起身机构;221、起身结构;2211、L形块;2212、空槽;2213、第一转动杆;2214、支撑板;2215、第二齿轮;2217、第三齿轮;2218、摇把;222、防跌落结构;2221、棘轮A;2222、棘轮B;2223、棘爪;2224、限位板;2225、L形凸块;2226、U形架;3、连接板;4、第一魔术贴绑带;5、L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如图1-图4所示,包括三级支撑组件1和腿部支撑装置2,所述三级支撑组件1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板3固定连接,所述三级支撑组件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一组第一魔术贴绑带4,所述三级支撑组的后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一组L形板5,所述腿部支撑装置2包括绑腿结构21和设置在L形板5与绑腿结构21间的辅助起身机构22;
所述绑腿结构21包括两个弧形板211,两个所述弧形板211的两端均铰接有活动板212,且两组活动板212的横切面形状均为弧形,两组所述活动板212远离弧形板211的一侧分别共同设置有同一组第二魔术贴绑带213;
所述三级支撑组件1包括固定板调节机构11和固定板限位机构12;
所述固定板调节机构11包括三个空心背板111,三个所述空心背板111的内部均对称滑动连接有背部固定板112,三个所述空心背板111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T形转轴113,三个所述T形转轴113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114,三组所述空心背板111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15,三组所述背部固定板11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14啮合的齿板116,且三组齿板116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115的内侧,三个所述空心背板111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17,三个所述T形转轴113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凹槽117的内部并活动套接有椭圆盘118,所述椭圆盘118远离空心背板111的一侧开设有与T形转轴113配合使用的第三凹槽119,且第二凹槽117和第三凹槽119均为圆形;
所述固定板限位机构12包括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空心背板111内部的定位板121,且三组定位板121分别设置三个第一齿轮114的两侧,三组所述定位板12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T形齿块122,且三组T形齿块122分别由一个齿块和一个圆杆组成,三个所述T形齿块122的圆杆外部均活动套接有弹簧123,且弹簧123分别设置在齿块与定位板121之间;
三组所述齿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销124,三个所述空心背板111的表面均对称开设有与圆销124配合使用引导槽125,三个椭圆盘118的表面均对称开设有与圆销124配合使用的弧形槽126,三个所述椭圆盘118远离空心背板111的一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拨板127;
所述三组所述背部固定板112相互远离的一侧横切面形状均为弧形,相对的一侧横切面形状均为方形,所述第一魔术贴绑带4由两个交叉的绑带组成;
两个所述弧形板211和两组所述活动板212的表面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三个所述空心背板111的表面和三组背部固定板112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透气槽;
使用该矫正器前,需要先将第一魔术贴绑带4和第二魔术贴绑带213打开,然后让病人躺在三组背部固定板112之间,并将双腿放在两个绑腿结构21内,接着可以通过拉紧两个第二魔术贴绑带213,分别将两个绑腿结构21绑紧在病人的大腿根部;然后,可以依次对三组背部固定板11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先通过两个拨板127将对应空心背板111后侧的椭圆盘118转动九十度,使得椭圆盘118通过表面的弧形槽126分别推动两圆销124在两个引导槽125的内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以使得两个圆销124分别带动两个T形齿板116向远离第一齿轮114的一侧移动,并分别挤压弹簧123,从而解除两个T形齿板116与第一齿轮114间的啮合作用,此时,可以通过T形转轴113转动第一齿轮114,使得第一齿轮114分别通过与两个齿板116间的啮合作用带动两个背部固定板112相互靠近,以使得两个背部固定板112与病人的身体贴合,最后,可以再次通过拨板127将对应的椭圆盘118反向转动九十度,两个T形齿板116即可在弹簧123的复位作用下复位并再次与第一齿轮114啮合,从而将两个背部固定板112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避免矫正器在穿戴过程中出现松脱的现象;接着,可以重复以上动作,使得三组背部固定板112均与病人的身体贴合,最后,将两个第一魔术贴绑带4分别从病人的肩部交叉绕到腋下并拉紧,即可完成矫正器的穿戴;
本发明通过设有三级支撑组件,不仅提高了矫正器整体的支撑效果,使得矫正器在穿戴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保证了矫正器的矫正效果;而且具有较高的使用灵活性,可以适用于不同身材的病人,提高了矫正器的适用性。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辅助起身机构22包括起身结构221和防跌落结构222;
所述起身结构221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板211后侧的L形块2211,两个所述L形块221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空槽2212,两个所述空槽2212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213,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2213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支撑板2214,两个所述支撑板2214的顶部一端均延伸至L形块2211的外部并分别与两个L形板5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2213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2215,两个所述空槽2212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与第二齿轮2215啮合的第三齿轮2217,两个所述第三齿轮2217轮轴的一端延伸至L形块221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摇把2218;
所述防跌落结构222包括分别与两个第三齿轮2217同轴设置的棘轮A2221和棘轮B2222,且棘轮A2221和棘轮B2222的齿牙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空槽2212的内部均对称设置有与棘轮A2221和棘轮B2222配合使用的棘爪2223,且两组棘爪2223分别设置在棘轮A2221和棘轮B2222的顶部一端,两个所述L形块2211的顶部一端滑动连接有限位板2224,所述限位板2224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L形凸块2225,所述限位板2224的外部对称滑动连接有U形架2226,两个所述U形架2226的底部一端均延伸至空槽2212的内部并分别与两个棘爪2223铰接;
当病人穿戴该矫正器处于卧床状态时,病人或看护人员可以通过向前侧推动两个限位板2224,使得后侧的L形凸块2225卡在后侧的U形架2226下方,以使得L形凸块2225抵触该U形架2226向上移动,从而通过U形架2226带动其中一个棘爪2223同步上移,以解除该棘爪2223对棘轮A2221的限制作用,这时,可以同时握住摇把2218向后侧转动,使得摇把2218分别带动第三齿轮2217转动,以使得第三齿轮2217分别通过与第二齿轮2215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一转动杆2213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支撑板2214转动,进而通过两个支撑板2214带动三级支撑组件1同步转动,将病人的上半身抬起;在进行上述操作的同时,另一个棘爪2223在棘轮B2222的表面滑动,当冰热或看护人员转动摇把2218的中途需要休息时,棘爪2223会卡在棘轮B2222表面的齿槽内,将棘轮B2222进行限制固定,从而通过结构间的配合将支撑板2214转动的角度进行限制固定,保证病人起身过程的稳定性;当病人坐起后,只需再次通过L形凸块2225推动限位板2224复位,棘爪2223即可再次将棘轮A2221进行限制固定,此时,通过两个棘爪2223和棘轮A2221、棘轮B2222以及结构间的配合,即可将支撑板2214与L形块2211之间地方角度进行限制固定,从而将病人的起身角度进行限制固定,能有效避免病人起身过程中出现脊柱错位的现象;
本发明通过设有辅助起身机构,不仅能帮助病人在术后坐起,而且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既能防止在病人坐起的过程中出现脊柱错位的现象,又能在病人坐起后利用结构间的配合,对其上半身进行支撑,减轻坐起后上半身对脊柱的压力,更加利于病人的术后恢复。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包括三级支撑组件(1)和腿部支撑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支撑组件(1)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板(3)固定连接,所述三级支撑组件(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一组第一魔术贴绑带(4),所述三级支撑组的后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一组L形板(5),所述腿部支撑装置(2)包括绑腿结构(21)和设置在L形板(5)与绑腿结构(21)间的辅助起身机构(22);
所述绑腿结构(21)包括两个弧形板(211),两个所述弧形板(211)的两端均铰接有活动板(212),且两组活动板(212)的横切面形状均为弧形,两组所述活动板(212)远离弧形板(211)的一侧分别共同设置有同一组第二魔术贴绑带(213);
所述辅助起身机构(22)包括起身结构(221)和防跌落结构(222);
所述起身结构(221)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板(211)后侧的L形块(2211),两个所述L形块(221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空槽(2212),两个所述空槽(2212)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213),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2213)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支撑板(2214),两个所述支撑板(2214)的顶部一端均延伸至L形块(2211)的外部并分别与两个L形板(5)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2213)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2215),两个所述空槽(2212)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与第二齿轮(2215)啮合的第三齿轮(2217),两个所述第三齿轮(2217)轮轴的一端延伸至L形块(221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摇把(2218);
所述防跌落结构(222)包括分别与两个第三齿轮(2217)同轴设置的棘轮A(2221)和棘轮B(2222),且棘轮A(2221)和棘轮B(2222)的齿牙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空槽(2212)的内部均对称设置有与棘轮A(2221)和棘轮B(2222)配合使用的棘爪(2223),且两组棘爪(2223)分别设置在棘轮A(2221)和棘轮B(2222)的顶部一端,两个所述L形块(2211)的顶部一端滑动连接有限位板(2224),所述限位板(2224)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L形凸块(2225),所述限位板(2224)的外部对称滑动连接有U形架(2226),两个所述U形架(2226)的底部一端均延伸至空槽(2212)的内部并分别与两个棘爪(2223)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支撑组件(1)包括固定板调节机构(11)和固定板限位机构(12);
所述固定板调节机构(11)包括三个空心背板(111),三个所述空心背板(111)的内部均对称滑动连接有背部固定板(112),三个所述空心背板(111)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T形转轴(113),三个所述T形转轴(113)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114),三组所述空心背板(111)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15),三组所述背部固定板(11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14)啮合的齿板(116),且三组齿板(116)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115)的内侧,三个所述空心背板(111)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17),三个所述T形转轴(113)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凹槽(117)的内部并活动套接有椭圆盘(118),所述椭圆盘(118)远离空心背板(111)的一侧开设有与T形转轴(113)配合使用的第三凹槽(119),且第二凹槽(117)和第三凹槽(119)均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限位机构(12)包括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空心背板(111)内部的定位板(121),且三组定位板(121)分别设置三个第一齿轮(114)的两侧,三组所述定位板(12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T形齿块(122),且三组T形齿块(122)分别由一个齿块和一个圆杆组成,三个所述T形齿块(122)的圆杆外部均活动套接有弹簧(123),且弹簧(123)分别设置在齿块与定位板(12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齿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销(124),三个所述空心背板(111)的表面均对称开设有与圆销(124)配合使用引导槽(125),三个椭圆盘(118)的表面均对称开设有与圆销(124)配合使用的弧形槽(126),三个所述椭圆盘(118)远离空心背板(111)的一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拨板(12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所述背部固定板(112)相互远离的一侧横切面形状均为弧形,相对的一侧横切面形状均为方形,所述第一魔术贴绑带(4)由两个交叉的绑带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板(211)和两组所述活动板(212)的表面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三个所述空心背板(111)的和三组背部固定板(112)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透气槽。
CN202111478396.7A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 Active CN114159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8396.7A CN114159200B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8396.7A CN114159200B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9200A CN114159200A (zh) 2022-03-11
CN114159200B true CN114159200B (zh) 2023-08-25

Family

ID=80483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8396.7A Active CN114159200B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920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14470Y1 (ko) * 2003-03-03 2003-05-28 정철웅 척추교정기
JP2018020207A (ja) * 2017-11-02 2018-02-08 ユーピーアール株式会社 アシストスーツ用の背骨部材
JP6283799B1 (ja) * 2016-09-21 2018-02-28 佐藤 裕 腰部補助装置
CN109968339A (zh) * 2019-04-12 2019-07-0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无动力型可弯腰部助力器
CN111658271A (zh) * 2020-06-10 2020-09-15 苏州市中医医院 一种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
CN212438990U (zh) * 2020-06-10 2021-02-02 苏州市中医医院 一种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
CN212700306U (zh) * 2020-07-19 2021-03-16 刘小东 一种仰卧起坐训练矫正装置
CN113171220A (zh) * 2021-04-25 2021-07-27 南充市中心医院 一种骨科脊柱智能辅助矫正器
CN113331621A (zh) * 2021-06-02 2021-09-03 朱楷熙 一种具有自适应驱直骨架的学习椅
CN214484751U (zh) * 2020-11-19 2021-10-26 张军武 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14470Y1 (ko) * 2003-03-03 2003-05-28 정철웅 척추교정기
JP6283799B1 (ja) * 2016-09-21 2018-02-28 佐藤 裕 腰部補助装置
JP2018020207A (ja) * 2017-11-02 2018-02-08 ユーピーアール株式会社 アシストスーツ用の背骨部材
CN109968339A (zh) * 2019-04-12 2019-07-0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无动力型可弯腰部助力器
CN111658271A (zh) * 2020-06-10 2020-09-15 苏州市中医医院 一种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
CN212438990U (zh) * 2020-06-10 2021-02-02 苏州市中医医院 一种胸腰椎治疗康复支具
CN212700306U (zh) * 2020-07-19 2021-03-16 刘小东 一种仰卧起坐训练矫正装置
CN214484751U (zh) * 2020-11-19 2021-10-26 张军武 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
CN113171220A (zh) * 2021-04-25 2021-07-27 南充市中心医院 一种骨科脊柱智能辅助矫正器
CN113331621A (zh) * 2021-06-02 2021-09-03 朱楷熙 一种具有自适应驱直骨架的学习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9200A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4949B (zh) 一种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治疗装置
CN114159200B (zh) 一种骨科脊柱辅助矫正器
CN115245434A (zh) 一种医用截石位腿部支撑架
CN113116650A (zh) 一种医疗用骨科术后康复椅
CN212038125U (zh) 小儿洗胃辅助固定装置
CN114344010B (zh) 一种医疗骨科患者腿部扭伤矫正装置
CN215535466U (zh) 一种儿科临床绑缚设备
CN213371867U (zh) 一种小儿内科用口腔撑开装置
CN210811151U (zh) 一种可改变方向的超声检查床
CN115245435A (zh) 一种医用腿部支撑架
CN211382020U (zh) 一种可调式膝关节支撑装置
CN113730067A (zh) 一种牵引式用于腰间盘突出治疗康复辅助装置
CN113576786B (zh) 一种骨科治疗后住院用可调节病床
CN113693873B (zh) 一种填充有记忆棉的脊柱外科俯卧位体位垫
CN220293718U (zh) 一种胸腰椎撑开支具
CN219250578U (zh) 一种复位固定矫形器
CN217660548U (zh) 一种多功能垫腿枕
CN216021818U (zh) 良肢位摆放器
CN213607253U (zh) 一种骨科临床腿部拉伸用装置
CN112426305B (zh) 一种整形外科植皮后康复装置
CN114176859B (zh) 一种穿戴式护理辅助装置
CN212187095U (zh) 一种骨科康复用手臂训练椅
CN210078002U (zh) 一种用于心脏病手术后的关节固定装置
CN212788990U (zh) 一种腿部撑开护理辅助工具
CN215307667U (zh) 一种颈椎手术后人体站立和卧位两用颈椎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Feifei

Inventor after: Xuan Zhaoqiang

Inventor after: Wang Yanjun

Inventor after: Yan Junwei

Inventor before: Yan Junwe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4

Address after: No. 10, Unit 1, No. 6, Jixiang Lane, Yunyan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550004

Applicant after: Yang Feifei

Applicant after: Xuan Zhaoqiang

Applicant after: Wang Yanjun

Address before: 215000 Room 301, floor 2, No. 1056, Sanxiang Road, Gusu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an Junwe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