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3551A - 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 - Google Patents

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3551A
CN114153551A CN202111242235.8A CN202111242235A CN114153551A CN 114153551 A CN114153551 A CN 114153551A CN 202111242235 A CN202111242235 A CN 202111242235A CN 114153551 A CN114153551 A CN 114153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ata
unit
communication
iso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22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振刚
申洪涛
陶鹏
王鸿玺
高波
张林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12422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35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3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35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7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Web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87Isolation or security of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4Remo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包括中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访问模块和隔离容器化模块;访问模块用于通过通信模块接收远程设备的访问请求,并根据访问请求确定是否允许远程设备访问;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在访问模块允许远程设备访问时,通过通信模块接收远程设备发送的数据,对数据进行过滤和转码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隔离容器化模块;隔离容器化模块用于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APP,并创建隔离容器,在隔离容器中存储APP和APP所需的系统资源。本发明可以实现各个APP之间的运行互不影响,不会存在资源竞争,各个APP可以独立正常工作,能够提高能源控制终端对软件的控制能力。

Description

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离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终端的功能、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能源控制等领域的应用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能源控制终端内部的软件共用系统资源,当多个软件同时运行时,可能存在资源竞争,导致部分软件无法正常工作,能源控制终端对软件的控制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以解决当多个软件同时运行时,可能存在资源竞争,导致部分软件无法正常工作,能源控制终端对软件的控制能力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包括中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访问模块和隔离容器化模块;
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访问模块和隔离容器化模块连接,访问模块与通信模块连接,通信模块还用于与远程设备连接;
访问模块用于通过通信模块接收远程设备的访问请求,并根据访问请求确定是否允许远程设备访问;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在访问模块允许远程设备访问时,通过通信模块接收远程设备发送的数据,对数据进行过滤和转码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隔离容器化模块;隔离容器化模块用于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APP,并创建隔离容器,在隔离容器中存储APP和APP所需的系统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离容器化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
控制单元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连接;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对应的APP,并控制第一存储单元创建第一隔离容器,控制第二存储单元创建第二隔离容器;其中,第一隔离容器用于存储APP,第二隔离容器用于存储APP所需的系统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第一存储单元中的各个第一隔离容器之间相互隔离,以及控制第二存储单元中的各个第二隔离容器之间相互隔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中央处理单元包括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转换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访问模块和数据转换单元连接,数据转换单元与隔离容器化模块连接;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在访问模块允许远程设备访问时,通过通信模块接收远程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将过滤后的数据发送至数据转换单元;
数据转换单元用于对过滤后的数据进行转码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隔离容器化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过滤处理包括验证合规性以及剔除不合理数据;
转码处理为将过滤后的数据转换为预设格式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模块包括通信单元、多协议识别单元和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
通信单元与多协议识别单元连接,通信单元还用于与远程设备连接,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分别与多协议识别单元和访问模块连接;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远程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多协议识别单元;
多协议识别单元用于识别通信单元的通信协议,并基于识别到的通信协议接收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
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用于根据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内部的通信协议,将数据通过访问模块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包括5G通信单元、HPLC通信单元、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LoRa通信单元,Bluetooth通信单元,Wi-Fi通信单元,ZigBee通信单元中的至少两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还包括接口模块;
接口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接口模块还用于与本地设备连接;
接口模块用于本地设备和中央处理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口模块包括USB接口、AI/DI接口和本地通信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远程设备包括远程主站和/或分布式感知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通过访问模块可以确定是否允许远程设备访问,通过通信模块可以实现远程设备与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之间的通信,通过中央处理模块可以对远程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隔离容器化模块可以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对应的APP,并在隔离容器中存储该APP和该APP所需的系统资源,通过隔离容器可以为各个APP分配所需的系统资源,各个隔离容器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因此各个APP之间的运行互不影响,不会存在资源竞争,各个APP可以独立正常工作,能够提高能源控制终端对软件的控制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方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方案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方案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方案保护的范围。
本方案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其他任何变形,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并不仅限于文中列举的示例。此外,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10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100包括中央处理模块10、通信模块30、访问模块20和隔离容器化模块40;
中央处理模块10分别与访问模块20和隔离容器化模块40连接,访问模块20与通信模块30连接,通信模块30还用于与远程设备200连接;
访问模块20用于通过通信模块30接收远程设备200的访问请求,并根据访问请求确定是否允许远程设备200访问;中央处理模块10用于在访问模块20允许远程设备200访问时,通过通信模块30接收远程设备200发送的数据,对数据进行过滤和转码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隔离容器化模块40;隔离容器化模块40用于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APP(application,应用软件),并创建隔离容器,在隔离容器中存储APP和APP所需的系统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访问模块20可以通过通信模块30接收各个远程设备200的访问请求,并通过该访问请求确定是否允许该远程设备200访问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100。其中,远程设备200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也可以通过手机号和验证码登录,访问请求可以包括用户名和密码,或者,手机号和验证码。访问模块20通过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是否与预存的该远程设备200的用户名和密码对应来确定是否允许其访问,若对应,则允许其访问,否则,不允许其访问;或者,访问模块20通过验证是否预存有该手机号,以及该手机号对应的验证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则允许其访问,否则,不允许其访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访问模块20还可以用于远程设备200的注册。可以采用现有方法进行远程设备200的注册,不再赘述。
远程设备200依次通过通信模块30和访问模块20与中央处理模块10进行数据传输。访问模块20还可以用于在允许远程设备200访问时,将远程设备200通过通信模块30发送的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10,在不允许该远程设备200访问时,不会将该远程设备200通过通信模块30发送的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10,从而可以保证中央处理模块10只接收到允许访问的远程设备200发送的数据。
其中,远程设备200发送的数据可以包括下载指令以及所需下载的APP的安装程序等。
中央处理模块10在接收到远程设备200发送的数据后,对该数据进行过滤和转码处理,并将过滤和转码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隔离容器化模块40。远程设备200发送的数据可能包含一些无用数据,中央处理模块10可以去除掉无用数据,并将过滤后的数据进行转码处理,转换成隔离容器化模块40可识别的数据。
隔离容器化模块40在接收到处理后的数据后,识别出所需下载的APP的安装程序,根据该安装程序生成对应的APP,并创建隔离容器,在创建的隔离容器中存储APP和该APP所需的系统资源。其中,各个隔离容器之前是互相独立,互不影响的。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访问模块20可以确定是否允许远程设备200访问,通过通信模块30可以实现远程设备200与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100之间的通信,通过中央处理模块10可以对远程设备200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隔离容器化模块40可以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对应的APP,并在隔离容器中存储该APP和该APP所需的系统资源,通过隔离容器可以为各个APP分配所需的系统资源,各个隔离容器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因此各个APP之间的运行互不影响,不会存在资源竞争,各个APP可以独立正常工作,能够提高能源控制终端对软件的控制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容器化模块40包括控制单元41、第一存储单元42和第二存储单元43;
控制单元41分别与中央处理模块10、第一存储单元42和第二存储单元43连接;
控制单元41用于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对应的APP,并控制第一存储单元42创建第一隔离容器,控制第二存储单元43创建第二隔离容器;其中,第一隔离容器用于存储APP,第二隔离容器用于存储APP所需的系统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存储单元42中的隔离容器称为第一隔离容器,将第二存储单元43中的隔离容器称为第二隔离容器。第一隔离容器用于存储生成的APP,第二隔离容器用于存储生成的APP所需的系统资源。第一隔离容器和第二隔离容器可以是一一对应的。
控制单元41可以根据中央处理模块10发送的处理后的数据,识别出待安装APP的安装程序,并根据该安装程序生成对应的APP,然后控制第一存储单元42创建一个第一隔离容器,用来存储该APP,控制第二存储单元43生成一个第二隔离容器,用来存储该APP所需的系统资源。其中,该APP所需的系统资源为在该APP运行时所需的系统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单元41在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对应的APP之后,在控制第一存储单元42创建第一隔离容器,控制第二存储单元43创建第二隔离容器之前,可以在第一存储单元42中检测是否存在存储有该APP的第一隔离容器,若存在,则将生成的APP存储在该第一隔离容器中,并根据新生成的APP所需的系统资源更新该第一隔离容器对应的第二隔离容器中的系统资源,无需再创建新的第一隔离容器和第二隔离容器。
其中,第一存储单元42和第二存储单元43均可以为分布式存储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1还用于控制第一存储单元42中的各个第一隔离容器之间相互隔离,以及控制第二存储单元43中的各个第二隔离容器之间相互隔离。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1可以控制第一存储单元42中的各个第一隔离容器之间相互独立,相互隔离,互不影响;控制第二存储单元43中的各个第二隔离容器之间相互独立,相互隔离,互不影响;从而可以确保各部分应用和服务的独立性。
控制单元41还可以用于系统资源控制,建立存储单元之间的网络结构,保证容器之间隔离不会相互影响,确保各部分应用和服务的独立性。
本实施例中的隔离容器化模块40可以实现创建容器化实例比其它实例快速,轻量级的容器程序在运行性能和程序大小方面减少资源消耗。各个隔离容器避免跨服务依赖和冲突可以提高开发程序的有效性。各个隔离容器都可作为不同的微服务,因此可以独立升级,实现版本升级控制,各个容器镜像均可实现版本的控制,及时追溯各个版本的容器程序间的差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单元41可以为控制器,第一存储单元42和第二存储单元43可以为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单元包括数据处理单元11和数据转换单元12;
数据处理单元11分别与访问模块20和数据转换单元12连接,数据转换单元12与隔离容器化模块40连接;
数据处理单元11用于在访问模块20允许远程设备200访问时,通过通信模块30接收远程设备200发送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将过滤后的数据发送至数据转换单元12;
数据转换单元12用于对过滤后的数据进行转码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隔离容器化模块40。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处理包括验证合规性以及剔除不合理数据;
转码处理为将过滤后的数据转换为预设格式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单元11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具体是验证合规性以及剔除不合理数据。示例性地,数据处理单元11中可以预存有验证规则,根据该验证规则验证数据是否合规,若合规,则执行接下来的步骤(剔除不合理数据),若不合规,则反馈给远程设备200不合规信息。
数据处理单元11还可以预存有所需数据的格式、类型等,根据预存的所需数据的格式、类型等,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去除不合理数据,得到过滤后的数据,并将过滤后的数据发送至数据转换单元12。
数据转换单元12可以将过滤后的数据转换为预设格式的数据,得到处理后的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隔离容器化模块40,具体是发送至隔离容器化模块40中的控制单元41。该预设格式的数据为控制单元41可以识别的格式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据处理单元11和数据转换单元12均可以是处理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1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10连接,具体是与数据转换单元12连接,用于存储过滤和转码处理后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模块30包括通信单元31、多协议识别单元32和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33;
通信单元31与多协议识别单元32连接,通信单元31还用于与远程设备200连接,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33分别与多协议识别单元32和访问模块20连接;
通信单元31用于接收远程设备200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多协议识别单元32;
多协议识别单元32用于识别通信单元31的通信协议,并基于识别到的通信协议接收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33;
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33用于根据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100内部的通信协议,将数据通过访问模块20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10。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单元31可以包括多种通信方式,每种通信方式具有不同的通信协议。通信单元31可以将远程设备200发送的携带有对应通信协议的数据发送至多协议识别单元32。
多协议识别单元32可以识别出不同的通信协议,可以对携带有对应通信协议的数据进行识别,识别出通信协议后,可以得到纯数据,即不携带通信协议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发送至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33。
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33可以主动适应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100内部的通信协议,根据该通信协议包装纯数据,使携带有该通信协议的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10,具体是发送至数据处理单元11,以使数据处理单元11可以识别出纯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单元31包括5G(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通信单元31、HPLC(高速载波)通信单元31、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31、LoRa(Long Range,远距离)通信单元31,Bluetooth(蓝牙)通信单元31,Wi-Fi通信单元31,ZigBee通信单元31中的至少两种。
在本实施例中,远程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单元31中任意一种通信方式与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100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协议转换部分包括多协议识别单元32及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33,可以实现多种通信协议的识别及转换。该部分以多模式、深覆盖场域网(Multi-mode&deep-Coverage Field Area Network,MuCoFAN)通信方式,利用多协议主动适应动态转换技术,可兼容HPLC、微功率无线、LoRa,Bluetooth,WiFi,ZigBee各种标准通信协议,实现多类用能设备、感知设备智能物联满足工业在边缘处理中对精准实时性、多路并发性、高性能吞吐率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100还包括接口模块50;
接口模块50与中央处理模块10连接,接口模块50还用于与本地设备300连接;
接口模块50用于本地设备300和中央处理模块10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接口模块50用于实现本地设备300和中央处理模块10之间的数据传输。本地设备300也可以如远程设备200一样,向中央处理模块10发送数据,生成APP,并进行隔离存储等,可参照前述描述,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口模块50包括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AI(Analog Input,模拟量输入)/DI(Digital Input,数字量输入)接口和本地通信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本地通信接口可以为任意一种可以实现本地通信的接口,例如总线接口等。
在本实施例中,接口模块50可以实现多种设备的数据连接,终端的升级等。能够适应本地通信技术扩展以及通信接口多样化,采用硬件接口模块50化的设计理念,硬件接口模块50以总线的模式接入中央处理模块10,实现终端设备各个接口的热插拔、即插即用、自动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设备200包括远程主站和/或分布式感知设备。
在本实施中,远程设备200可以是远程主站,也可以是各个分布式感知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模块10与访问模块20、接口模块50、存储模块、通信模块30及隔离容器化模块40相互联结,组成双向通道,进行数据交互。与访问模块20构成远程主站、感知设备的访问数据处理单元11,用于转换访问数据为容器化设备可用的处理数据,实现访问数据准入及处理;与接口模块50构成本地通信访问与处理,用于非必要情况下本地数据交互、升级处理;与存储模块构成数据处理与存储部分,实现处理后数据的随时存储于读取;与通信模块30构成通信信息接收与处理,实现数据接收、处理与传输等工作。
中央处理模块10和隔离容器化模块40和,组成终端容器化隔离单元,将存储单元按照需求动态隔离为若干容器,用于分别存储APP程序,实现不同应用的运行。应用隔离容器化部署,终端可实现功能的扩展、版本的发布与更新,实现终端应用软件的APP化。实现终端软件架构特性多体应用,减少开发周期,开发语言多样化,功能组件连接度较高,解决了终端功能升级需承担较高风险且实现周期长的问题。利用隔离容器化技术,实现终端应用、功能和服务的APP化,支持应用、功能和服务的部署、持续集成和发布,提高产品换代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容器即服务的理念,满足能源互联网应用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更好地落地本地和远程计算服务。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访问模块和隔离容器化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访问模块和所述隔离容器化模块连接,所述访问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连接,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与远程设备连接;
所述访问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远程设备的访问请求,并根据所述访问请求确定是否允许所述远程设备访问;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访问模块允许所述远程设备访问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远程设备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过滤和转码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隔离容器化模块;所述隔离容器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后的数据生成APP,并创建隔离容器,在所述隔离容器中存储所述APP和所述APP所需的系统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容器化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后的数据生成对应的APP,并控制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创建第一隔离容器,控制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创建第二隔离容器;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容器用于存储所述APP,所述第二隔离容器用于存储所述APP所需的系统资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的各个第一隔离容器之间相互隔离,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的各个第二隔离容器之间相互隔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包括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转换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访问模块和所述数据转换单元连接,所述数据转换单元与所述隔离容器化模块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访问模块允许所述远程设备访问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远程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将过滤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转换单元;
所述数据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过滤后的数据进行转码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隔离容器化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处理包括验证合规性以及剔除不合理数据;
所述转码处理为将所述过滤后的数据转换为预设格式的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包括通信单元、多协议识别单元和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多协议识别单元连接,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与所述远程设备连接,所述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分别与所述多协议识别单元和所述访问模块连接;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远程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至所述多协议识别单元;
所述多协议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协议,并基于识别到的通信协议接收所述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至所述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
所述主动适应动态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内部的通信协议,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访问模块发送至所述中央处理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包括5G通信单元、HPLC通信单元、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LoRa通信单元,Bluetooth通信单元,Wi-Fi通信单元,ZigBee通信单元中的至少两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还包括接口模块;
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接口模块还用于与本地设备连接;
所述接口模块用于所述本地设备和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模块包括USB接口、AI/DI接口和本地通信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设备包括远程主站和/或分布式感知设备。
CN202111242235.8A 2021-10-25 2021-10-25 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 Pending CN1141535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2235.8A CN114153551A (zh) 2021-10-25 2021-10-25 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2235.8A CN114153551A (zh) 2021-10-25 2021-10-25 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3551A true CN114153551A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58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2235.8A Pending CN114153551A (zh) 2021-10-25 2021-10-25 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355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99789B (zh) 一种节点集群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795737B2 (en) Generic distributed processing for multi-agent systems
KR101706876B1 (ko) 서비스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4305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发送业务的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64815B (zh) 一种单spi总线控制多can接口的控制方法
EP2140703A2 (en) Multiradio management through shared time allocation
CN104052758A (zh) 电能表多通信协议的自适应方法
KR20110042224A (ko) 소프트웨어로 규정된 라디오 구성
CN103731343A (zh) 基于lpc2468的mvb-wtb网关及其工作方法
CN104317661A (zh) 嵌入式双系统的系统间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245521B (zh) 协议格式转换方法、装置及接口平台
JP6140357B2 (ja) 近距離無線通信に基づく接続ハンドオーバー方法および対応する装置
CN109076413A (zh) 用于等待时间减少的系统和方法
CN112804100B (zh) 一种基于容器的io接口资源的控制方法和物联终端
CN109995861A (zh) 车载系统应用与车载外围器件的中继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3944596A (zh) 基于软件定义的支持多协议传输的通信设备
CN108781350B (zh) 具有用于多个控制单元的通信单元的机动车
CN112491978B (zh) 一种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14153551A (zh) 隔离容器化能源控制终端
CN101404656A (zh) 一种与第三方智能设备协议通讯的软件接口设计方法
CN106302432A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通信装置及控制方法
KR101997603B1 (ko) M2m 비표준 디바이스와의 연동 방법 및 장치
CN112996137A (zh) 一种在多操作系统终端上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
CN205864522U (zh) 一种终端
CN106911835A (zh) 语音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所适用的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