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3387A - 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和ai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和ai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3387A
CN114153387A CN202111361216.7A CN202111361216A CN114153387A CN 114153387 A CN114153387 A CN 114153387A CN 202111361216 A CN202111361216 A CN 202111361216A CN 114153387 A CN114153387 A CN 114153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storage system
user storage
user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612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53387B (zh
Inventor
李琪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6121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3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3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3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53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3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orage systems, e.g. for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st and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和AI平台,其中,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用于AI平台,AI平台包括识别存储块;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包括:当获取到AI平台切换用户存储系统的切换指令时,使用识别存储块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若判定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可用,则备份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至AI平台的数据库;将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同步至AI平台的数据库;当数据信息同步完成时,将同步结果反馈至AI平台的服务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解决现有技术中AI平台对不同的用户存储系统不兼容,导致需要提前确定对接的用户存储系统,降低了AI平台的工作和使用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和AI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和AI平台。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AI平台是用于为AI产品提供一个产品设计和优化的工作平台。为了实现AI平台的上述功能,需要对接用户存储系统,然而目前市场存在多种用户存储系统,且每种用户存储系统都有着独有的优势和弊端。
因为多种用户存储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所以AI平台在对接用户存储系统之前就需要确定需要对接的存储系统类型,并完成相关部署。这样就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时都不得不选择其中一种作为主要研发的存储系统,并且不能够切换,以免出现用户信息和业务信息丢失的情况。这样就限制了AI平台对不同用户存储系统的兼容性,降低了AI平台的工作和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和AI平台,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AI平台需要提前确定需要对接的用户存储系统,降低AI平台对不同用户存储系统的兼容性,降低AI平台的工作和使用效率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该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用于AI平台,AI平台包括识别存储块;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包括:
当获取到AI平台切换用户存储系统的切换指令时,使用识别存储块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
若判定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可用,则备份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至AI平台的数据库;
将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同步至AI平台的数据库;
当数据信息同步完成时,将同步结果反馈至AI平台的服务层。
优选地,所述使用识别存储块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的步骤,包括:
识别存储块访问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
当识别存储块访问用户存储系统成功时,判定用户存储系统可用。
优选地,所述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还包括:
使用识别存储块识别用户存储系统的存储产品类并发送至AI平台的服务层;
AI平台的服务层根据存储产品类,从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通信协议;
识别存储块使用通信协议,将用户存储系统与AI平台对接;
当用户存储系统与AI平台对接成功时,执行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将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同步至AI平台的数据库的步骤,包括:
将用户存储系统的用户信息进行标记,并同步至数据库中;
根据AI平台的服务层指令,将用户存储系统的业务信息同步至数据库,并反馈至AI平台的服务层。
优选地,所述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还包括:
若判定用户存储系统不可用,则回滚至数据库中备份的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并提示切换失败原因。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AI平台,包括:
AI平台包括服务层、数据库和识别存储块;其中,
识别存储块,用于当获取到AI平台切换用户存储系统的切换指令时,使用识别存储块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
识别存储块,还用于若判定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可用时,备份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至AI平台的数据库;
识别存储块,还用于将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同步至AI平台的数据库;
识别存储块,还用于当数据信息同步完成时,将同步结果反馈至AI平台的服务层。
优选地,所述识别存储块,具体用于访问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当识别存储块访问用户存储系统成功时,判定用户存储系统可用。
优选地,所述识别存储块,还用于识别用户存储系统的存储产品类并发送至AI平台的服务层;
AI平台的服务层,用于根据存储产品类,从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通信协议;
识别存储块,还用于使用通信协议,将用户存储系统与AI平台对接;
识别存储块,还用于当用户存储系统与AI平台对接成功时,执行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识别存储块,具体还用于将用户存储系统的用户信息进行标记,并同步至数据库中;
识别存储块,具体还用于根据AI平台的服务层指令,将用户存储系统的业务信息同步至数据库,并反馈至AI平台的服务层。
优选地,所述AI平台中,识别存储块,还用于若判定用户存储系统不可用时,回滚至数据库中备份的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并提示切换失败原因。
本申请提供的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和AI平台,通过设置识别存储块,在识别存储块获得AI平台切换用户存储系统的切换指令时,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在判定可用时备份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至AI平台的数据库,这样就能够留取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然后将待切换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同步至该数据库,再反馈至AI平台的服务层,实现两种用户存储系统的实时和无缝切换,同时保证原有的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保存而不丢失,从而实现AI平台对不同用户存储系统的兼容,无需提前确定需要对接的用户存储系统,提高了AI平台的工作和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存储系统可用性的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信息的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存储块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技术问题如下:
现有技术中因为多种用户存储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所以AI平台在对接用户存储系统之前就需要确定需要对接的存储系统类型,并完成相关部署。这样就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时都不得不选择其中一种作为主要研发的存储系统,并且不能够切换,以免出现用户信息和业务信息丢失的情况。这样就限制了AI平台对不同用户存储系统的兼容性,降低了AI平台的工作和使用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案,在AI平台中设置识别存储块,如图5和图6所示,该识别存储块的功能主要如下:
(1)识别下游对接存储产品类,并反馈至AI页面,页面显示所有被识别到的存储系统信息。
(2)获取下游对接存储的用户信息,交互与AI平台的数据库,并按照对接存储划分不同存储用户。
(3)获取下游对接存储系统中的训练数据信息,反馈至AI平台的前端页面,展示正确无误的信息。
(4)负责切换对接下游存储,并作为桥梁可以选择从存储1拷贝数据至存储2下,例如从用户存储系统存储至AI平台本地的数据库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如图1所示,该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包括:
S110:当获取到AI平台切换用户存储系统的切换指令时,使用识别存储块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例如用户在AI平台的显示界面发送从网络文件系统NFS切换到分布式文件系统ceph的切换指令,AI平台将该指令发送至识别存储块,通过识别存储块根据该切换指令判断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从而进行文件系统的切换。
具体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该使用识别存储块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的步骤具体包括:
S111:识别存储块访问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
S112:当识别存储块访问用户存储系统成功时,判定用户存储系统可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识别存储块在接收到上述切换指令时,会访问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如果数据访问成功则说明该用户存储系统可用,这样就能够将该用户存储系统切换到AI平台。因此识别存储块能够作为桥梁将用户存储系统交互与数据库,按照对接存储划分不同的存储用户。
在使用识别存储块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后,图1提供的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20:若判定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可用,则备份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至AI平台的数据库。通过备份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至AI平台的数据库,能够使得AI平台获取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基本信息,在下次切换到该当前用户存储系统时,使用该基本信息再次对接该用户存储系统,从而提高切换效率,另外在切换失败时可从AI平台的数据库中回滚上述备份的数据信息,从而使得AI平台正常工作。
在备份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后,图1提供的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30:将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同步至AI平台的数据库。通过将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同步至AI平台的数据库,例如用户信息和训练数据信息,这样就能够使得AI平台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对用户存储系统进行相应处理。
具体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该将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同步至AI平台的数据库的步骤包括:
S131:将用户存储系统的用户信息进行标记,并同步至数据库中。通过对用户信息进行标记然后同步至数据库相应信息,就能够完成用户存储系统中信息的载入,从而使得用户存储系统切换成功。
S132:根据AI平台的服务层指令,将用户存储系统的业务信息同步至数据库,并反馈至AI平台的服务层。根据该AI平的服务层指令将用户业务信息同步至数据库,能够使得AI平台识别该用户存储系统对应的用户并根据业务信息进行相应处理。
S140:当数据信息同步完成时,将同步结果反馈至AI平台的服务层。
通过将同步结果反馈至AI平台的服务层,能够通知AI平台的服务层,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已同步完成,此时该服务层可从本地数据库中调取用户存储系统的用户信息和业务信息,从而完成相应数据的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还包括:
S150:若判定用户存储系统不可用,则回滚至数据库中备份的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并提示切换失败原因。
若不同存储切换过程中若失败则自动执行回滚操作,这样不用备份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若存在部分备份的文件则直接删除),读取原有用户存储系统的备份文件并生成用户信息交互至AI服务层和数据库,回滚完毕返回页面切换失败原因,从而保护AI平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通过设置识别存储块,在识别存储块获得AI平台切换用户存储系统的切换指令时,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在判定可用时备份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至AI平台的数据库,这样就能够留取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然后将待切换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同步至该数据库,再反馈至AI平台的服务层,实现两种用户存储系统的实时和无缝切换,同时保证原有的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保存而不丢失,从而实现AI平台对不同用户存储系统的兼容,无需提前确定需要对接的用户存储系统,提高了AI平台的工作和使用效率。
另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在对接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时,该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还包括:
S210:使用识别存储块识别用户存储系统的存储产品类并发送至AI平台的服务层。
S220:AI平台的服务层根据存储产品类,从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通信协议。
S230:识别存储块使用通信协议,将用户存储系统与AI平台对接;当用户存储系统与AI平台对接成功时,执行上述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识别存储产品类并发送至AI平台的服务层时,AI平台根据该存储产品类,调取对应的通信协议,然后使用该通信协议就能够实现用户存储系统与AI平台的对接,这样识别存储块就能够访问用户存储系统中的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方法,本申请下述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AI平台,通过下述AI平台100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功能,因为具体操作步骤上述方法已经提及,因此重复部分不再赘述。
AI平台100包括服务层400、数据库500和识别存储块200;其中,
识别存储块200,用于当获取到AI平台100切换用户存储系统300的切换指令时,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300是否可用;
识别存储块200,还用于若判定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300可用时,备份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至AI平台的数据库500;
识别存储块200,还用于将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300的数据信息同步至AI平台100的数据库500;
识别存储块200,还用于当数据信息同步完成时,将同步结果反馈至AI平台的服务层400。
识别存储块200的功能主要如下:识别下游对接存储产品类,并反馈至AI页面,页面显示所有被识别到的存储系统信息。获取下游对接存储的用户信息,交互与AI平台的数据库,并按照对接存储划分不同存储用户。获取下游对接存储系统中的训练数据信息,反馈至AI平台100的前端页面,展示正确无误的信息。负责切换对接下游存储,并作为桥梁可以选择从存储1拷贝数据至存储2下,例如从用户存储系统存储至AI平台本地的数据库中。其中,如图6所示,识别存储块200对接的用户存储系统包括网络文件系统NFS,分布式文件系统ceph和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AI平台,通过设置识别存储块200,在识别存储块200获得AI平台100切换用户存储系统300的切换指令时,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在判定可用时备份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至AI平台的数据库500,这样就能够留取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然后将待切换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同步至该数据库,再反馈至AI平台的服务层,实现两种用户存储系统的实时和无缝切换,同时保证原有的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保存而不丢失,从而实现AI平台对不同用户存储系统的兼容,无需提前确定需要对接的用户存储系统,提高了AI平台的工作和使用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识别存储块200,具体用于访问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300;当识别存储块200访问用户存储系统300成功时,判定用户存储系统300可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识别存储块200还用于识别用户存储系统300的存储产品类并发送至AI平台的服务层400;
AI平台的服务层400用于根据存储产品类,从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通信协议;
识别存储块200还用于使用通信协议,将用户存储系统与AI平台100对接;
识别存储块300还用于当用户存储系统与AI平台100对接成功时,执行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300是否可用的步骤。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识别存储块200具体还用于将用户存储系统300的用户信息进行标记,并同步至数据库500中;
识别存储块200,具体还用于根据AI平台100的服务层指令,将用户存储系统的业务信息同步至数据库,并反馈至AI平台100的服务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AI平台100中,识别存储块200还用于若判定用户存储系统不可用时,回滚至数据库500中备份的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并提示切换失败原因。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服务器运行过程中,能够定时自动检测日志文件(如messages日志)中的错误日志或故障,过滤到共性问题和可忽略的log后,自动在日志文件中的内容中根据问题类型关键字进行问题类型的分类,确认问题相关的软硬件,根据问题类型和相关软硬件,启动相应的日志的收集、冗余过滤、打包和存储。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让管理员无需主动查看系统日志去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或服务器出现严重的宕机、重启或运行缓慢等问题前,根据系统日志和软硬件配置情况,自动生成一份包含问题定位相关的详细全面的日志,帮助问题更快的定位解决问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AI平台,所述AI平台包括识别存储块;所述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包括:
当获取到AI平台切换用户存储系统的切换指令时,使用所述识别存储块判断待切换的所述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
若判定待切换的所述用户存储系统可用,则备份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至所述AI平台的数据库;
将待切换的所述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同步至所述AI平台的数据库;
当所述数据信息同步完成时,将同步结果反馈至所述AI平台的服务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识别存储块判断待切换的所述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的步骤,包括:
所述识别存储块访问待切换的所述用户存储系统;
当所述识别存储块访问所述用户存储系统成功时,判定所述用户存储系统可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使用所述识别存储块识别所述用户存储系统的存储产品类并发送至所述AI平台的服务层;
所述AI平台的服务层根据所述存储产品类,从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通信协议;
所述识别存储块使用所述通信协议,将所述用户存储系统与所述AI平台对接;
当所述用户存储系统与所述AI平台对接成功时,执行所述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同步至所述AI平台的数据库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用户存储系统的用户信息进行标记,并同步至所述数据库中;
根据AI平台的服务层指令,将所述用户存储系统的业务信息同步至所述数据库,并反馈至所述AI平台的服务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判定所述用户存储系统不可用,则回滚至所述数据库中备份的所述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并提示切换失败原因。
6.一种AI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AI平台包括服务层、数据库和识别存储块;其中,
所述识别存储块,用于当获取到AI平台切换用户存储系统的切换指令时,使用所述识别存储块判断待切换的所述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
所述识别存储块,还用于若判定待切换的所述用户存储系统可用时,备份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至所述AI平台的数据库;
所述识别存储块,还用于将待切换的所述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同步至所述AI平台的数据库;
所述识别存储块,还用于当所述数据信息同步完成时,将同步结果反馈至所述AI平台的服务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I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存储块,具体用于访问待切换的所述用户存储系统;当所述识别存储块访问所述用户存储系统成功时,判定所述用户存储系统可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I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存储块,还用于识别所述用户存储系统的存储产品类并发送至所述AI平台的服务层;
所述AI平台的服务层,用于根据所述存储产品类,从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通信协议;
所述识别存储块,还用于使用所述通信协议,将所述用户存储系统与所述AI平台对接;
所述识别存储块,还用于当所述用户存储系统与所述AI平台对接成功时,执行所述判断待切换的用户存储系统是否可用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I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存储块,具体还用于将所述用户存储系统的用户信息进行标记,并同步至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识别存储块,具体还用于根据AI平台的服务层指令,将所述用户存储系统的业务信息同步至所述数据库,并反馈至所述AI平台的服务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I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存储块,还用于若判定所述用户存储系统不可用时,回滚至所述数据库中备份的所述当前用户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并提示切换失败原因。
CN202111361216.7A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和ai平台 Active CN114153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1216.7A CN114153387B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和ai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1216.7A CN114153387B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和ai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3387A true CN114153387A (zh) 2022-03-08
CN114153387B CN114153387B (zh) 2023-08-15

Family

ID=80456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1216.7A Active CN114153387B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和ai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338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2209A (zh) * 2013-01-18 2014-07-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
CN110297869A (zh) * 2019-05-30 2019-10-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i数据仓库平台及操作方法
CN112363865A (zh) * 2020-10-19 2021-02-12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故障恢复方法、装置及人脸图像搜索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2209A (zh) * 2013-01-18 2014-07-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
CN110297869A (zh) * 2019-05-30 2019-10-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i数据仓库平台及操作方法
CN112363865A (zh) * 2020-10-19 2021-02-12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故障恢复方法、装置及人脸图像搜索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3387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79682A1 (en) Task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based on distributed system
CN109558215B (zh) 虚拟机的备份方法、恢复方法、装置及备份服务器集群
CN109151045B (zh) 一种分布式云系统及监控方法
US667170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failures of resource managers in a clustered environment
US704350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allel primary and secondary backup reading in recovery of multiple shared database data sets
US746429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recovery after an error in a batch processing system caused by malformatted or unsupported data
US659467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very of multiple shared database data sets using multiple change accumulation data sets as inputs
CN110807064B (zh) Rac分布式数据库集群系统中的数据恢复装置
US2007021445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recovery of data in a batch processing system
CN109361542B (zh) 客户端的故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和服务器
CN114466027B (zh) 一种云原生数据库服务提供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268312B (zh) 一种应用迁移方法及系统
CN111813583A (zh) 微服务架构下的事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38255A (zh) 同步文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53387B (zh) 一种ai平台的多用户存储对接方法和ai平台
CN112306755B (zh) 一种基于微前端架构的高可用性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12540875B (zh) 一种基于xtrabackup的mysql数据库备份、恢复校验可用性的方法
CN114020530A (zh) 一种操作系统的自动出厂备份方法和系统
CN113986450A (zh) 一种虚拟机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3313278A (zh) 基于区块链的纪念币预约方法、用户终端及区块链节点
CN112749045A (zh) 数据库集群切换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147554A (zh) 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11142805A (zh) 数据中心混合云存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897024B (zh) 数据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12306611B (zh) 文件复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