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43397A - 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43397A
CN114143397A CN202111416469.XA CN202111416469A CN114143397A CN 114143397 A CN114143397 A CN 114143397A CN 202111416469 A CN202111416469 A CN 202111416469A CN 114143397 A CN114143397 A CN 114143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headset
mobile terminal
wearing state
state
blue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64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4164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43397A/zh
Priority to TW111107337A priority patent/TW2023219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43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33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所述使用状态包括佩戴状态或者非佩戴状态;以及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本申请通过在检测到用户未佩戴蓝牙耳机时,将来电铃声通过扬声器输出外放,由此防止在有来电时用户未佩戴耳机,通过蓝牙耳机播放来电铃声而导致来电被漏接。

Description

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牙耳机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可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实现两个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一旦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超过蓝牙技术所支持的最大距离,那么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就会断开。当两个设备的距离小于蓝牙技术所支持的最大距离的时候,之前连接过的两个设备可进行重新连接,这就是蓝牙回连。
现有技术中,手机等移动终端与蓝牙耳机建立蓝牙连接后,耳机就自动接管来自移动终端的音频数据流,即手机的音频不会通过扬声器输出外放,而是通过耳机输出。耳机与移动终端解除配对或者断开连接后,音频数据流才重新由移动终端接管。此时产生一个弊端:移动终端与蓝牙耳机连接后,有电话来电时,移动终端通过耳机播放来电铃声,扬声器不会播放来电铃声。因此,若用户忘记佩戴蓝牙耳机,很容易漏接电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与蓝牙耳机连接后来电容易被漏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所述使用状态为佩戴状态或者非佩戴状态;以及
S120,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可选地,当蓝牙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和移动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将移动终端的音频流经由所述蓝牙耳机输出;
步骤S120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断开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移动终端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扬声器。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继续侦测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由非佩戴状态切换为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重新和移动终端建立蓝牙连接,且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切换为蓝牙耳机。
可选地,当蓝牙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和移动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将移动终端的音频流经由所述蓝牙耳机输出;
步骤S120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保持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且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达到一预设时长,或者蓝牙耳机放入耳机盒内,则蓝牙耳机断开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继续侦测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由非佩戴状态切换为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继续保持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且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切换为蓝牙耳机。
可选地,移动终端存储有电话铃声对应的参考音频流;
步骤S120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比较移动终端的输出音频流和所述参考音频流的相似度;
当所述相似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可选地,步骤S120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基于所述蓝牙耳机采集当前周围环境的噪声强度;
当所述噪声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蓝牙耳机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预设指令;
移动终端依据所述第一预设指令,调高扬声器的输出音量,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系统,用于实现上述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使用状态获取模块,获取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所述使用状态为佩戴状态或者非佩戴状态;以及
音频输出切换模块,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程序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在检测到用户未佩戴蓝牙耳机时,将来电铃声通过扬声器输出外放,由此防止在有来电时用户未佩戴耳机,通过蓝牙耳机播放来电铃声而导致来电被漏接。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上述使用状态为佩戴状态或者非佩戴状态。具体而言,蓝牙耳机可以通过光学传感器比如红外传感器获取当前使用状态。当蓝牙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和移动终端具有蓝牙连接关系,将移动终端的音频流经由上述蓝牙耳机输出。
本申请中的蓝牙耳机可以为在使用之前放置于耳机盒中,当耳机盒开盖后,蓝牙耳机自动和移动终端建立蓝牙连接。但是耳机盒虽然开盖或者蓝牙耳机自耳机盒中取出,但是并没有佩戴,那么本申请判定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那么就将移动终端的音频数据从移动终端的扬声器进行外放。
下面就上述红外传感器的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上述红外传感器可以包括设于一只耳机上的红外发射模块和设于另一只耳机上的红外接收模块。当红外接收模块能够接收到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信号,说明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否则说明耳机处于佩戴状态。
S120,当检测到上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也即,在上述步骤持续监测耳机的使用状态的前提下,当检测到耳机并没有佩戴,或者耳机刚被摘下时,无论此时耳机是否与手机等移动终端具有蓝牙连接关系,都将音频流通过移动终端的扬声器进行外放。也即,当检测到耳机并没有佩戴,或者耳机刚被摘下时,若耳机与移动终端正处于蓝牙连接,或者耳机与移动终端断开了蓝牙连接,均将音频流通过移动终端的扬声器进行外放。
这样就能避免在用户尚未佩戴耳机,而音频流通过耳机输出,导致恰巧来电时,用户对此不能感知而漏接电话情况的发生。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步骤S120替换为:
S121,当检测到上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断开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移动终端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扬声器。也即,当检测到耳机并没有佩戴,或者耳机刚被摘下时,蓝牙耳机就断开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这样音频流就会通过移动终端外放出来。上述断开蓝牙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关闭蓝牙耳机的蓝牙模块,或者不关闭蓝牙模块而进入不可连接等其它工作模式。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另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步骤:
S130,继续侦测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
S140,当检测到上述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由非佩戴状态切换为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重新和移动终端建立蓝牙连接,且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切换为蓝牙耳机。具体实施时,示例性地,当蓝牙耳机检测到用户佩戴之后,若蓝牙耳机的蓝牙模块已经关闭,则开启蓝牙模块,向移动终端发送请求建立连接信息。移动终端可以响应该信息,建立蓝牙连接。
这样就可以实现在用户重新佩戴耳机后,在移动终端来电时,电话铃声通过耳机输出被用户感知,保证用户具有良好的体验。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另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步骤S120替换为:
S122,当检测到上述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保持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且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当耳机被摘下后,耳机依然保持和移动终端的蓝牙连接,但是移动终端的音频流经由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外放。具体的实施可在蓝牙协议里进行约束,也即,建立蓝牙连接后,耳机不一定会接收移动终端的音频流。比如,建立蓝牙连接后,只有在移动终端接收到预设触发指令,才会向耳机传送音频流。若未得到预设触发指令,则将音频流通过扬声器输出播放。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另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步骤:
S150,当检测到上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达到一预设时长,或者蓝牙耳机放入耳机盒内,则蓝牙耳机断开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
具体而言,在步骤S122中耳机摘下之后,依然保持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若长时间保持蓝牙连接,也在消耗耳机的电量。所以该步骤若发现用户长时间不佩戴耳机,则断开蓝牙连接,节省电量消耗。其中,上述对蓝牙耳机放入耳机盒的状态检测,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本申请不再赘述,比如可以通过耳机盒内置接触探测点进行检测。
上述预设时长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比如可以为5分钟,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另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步骤:
S130,继续侦测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以及
S160,当检测到上述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由非佩戴状态切换为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继续保持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且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切换为蓝牙耳机。
具体而言,基于步骤S122中在检测到耳机摘下未佩戴,依然保持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同时将音频流通过扬声器外放。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S160在检测到耳机重新被佩戴后,那么本实施例在保持蓝牙耳机和移动终端蓝牙连接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移动终端将音频数据流传送至蓝牙耳机,基于蓝牙耳机进行输出播放。具体实施时,比如蓝牙耳机在检测到被佩戴后,可以向移动终端发送预设触发指令,移动终端接收到预设触发指令后,向耳机传送音频数据流。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另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该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存储有电话铃声对应的参考音频流。该实施例将上述步骤S120替换为:
S123,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比较移动终端的输出音频流和所述参考音频流的相似度。以及
S124,当所述相似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具体而言,蓝牙耳机检测到没有被佩戴之后,可以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二预设指令,移动终端接收到第二预设指令后,时刻监听输出音频流,并比对输出音频流和电话铃声对应的参考音频流,那么就可判断输出音频流是否为电话铃声,若是,则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此时蓝牙耳机可以断开与移动终端的蓝牙连接,也可以不断开蓝牙连接。若否,则音频流从蓝牙耳机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通过比较输出音频流的相似度来实现上述效果,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在被触发来电时,就停止向蓝牙耳机输出音频流,切换为扬声器输出。这样可以降低移动终端的计算资源消耗。
其中,上述相似度的计算可参考现有技术实现,比如基于欧式距离进行计算得到,本申请不再赘述。上述第一预设阈值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比如可以为90%,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蓝牙耳机外表面设有发光模块,发光模块可以具有LED发光模组等。上述步骤S124还包括:
蓝牙耳机控制发光模块进行闪烁,以提醒用户具有来电。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用户漏接电话的概率。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另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该实施例将上述步骤S120替换为:
S125,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基于上述蓝牙耳机采集当前周围环境的噪声强度。
S126,当上述噪声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上述蓝牙耳机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预设指令。
S127,移动终端依据所述第一预设指令,调高扬声器的输出音量,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本实施例考虑到某些场景比如乘坐地铁时,蓝牙耳机与移动终端具有蓝牙连接,此时移动终端的扬声器音量较小,即使将声音通过扬声器输出,用户可能也听不到电话铃声。所以本实施例在步骤S126中,蓝牙耳机依据预先存储的一映射表,可以确定与环境噪声强度相匹配的输出音量,然后发送第一预设指令,可以在第一预设指令中包含有目标的输出音量。上述映射表中存储有噪声强度和输出音量的映射关系。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用户漏接电话的概率。类似地,在切换输出通道时,蓝牙耳机可以断开与移动终端的蓝牙连接,也可以不断开蓝牙连接。
上述第二预设阈值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比如可以为100dB,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公开的上述所有实施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组合后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6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系统6,该系统包括:
使用状态获取模块61,获取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所述使用状态为佩戴状态或者非佩戴状态。以及
音频输出切换模块62,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系统还包括其他支持蓝牙耳机连接控制系统运行的现有功能模块。图6显示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系统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实施例中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的方法,因此对于蓝牙耳机连接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步骤可以参照上述对蓝牙耳机连接控制的方法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程序;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程序来执行上述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中的步骤。图7是本发明公开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600。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平台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显示单元640等。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600的组件还可以包括射频模块。
其中,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被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处理单元6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处理单元610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
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03。
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05的程序/实用工具6204,这样的程序模块6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6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660可以通过总线630与电子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平台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中的步骤。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如上所示,该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程序在执行时,通过在检测到用户未佩戴蓝牙耳机时,将来电铃声通过扬声器输出外放,由此防止在有来电时用户未佩戴耳机,通过蓝牙耳机播放来电铃声而导致来电被漏接。
图8是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8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在检测到用户未佩戴蓝牙耳机时,将来电铃声通过扬声器输出外放,由此防止在有来电时用户未佩戴耳机,通过蓝牙耳机播放来电铃声而导致来电被漏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所述使用状态为佩戴状态或者非佩戴状态;以及
S120,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蓝牙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和移动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将移动终端的音频流经由所述蓝牙耳机输出;
步骤S120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断开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移动终端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扬声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继续侦测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由非佩戴状态切换为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重新和移动终端建立蓝牙连接,且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切换为蓝牙耳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蓝牙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和移动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将移动终端的音频流经由所述蓝牙耳机输出;
步骤S120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保持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且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达到一预设时长,或者蓝牙耳机放入耳机盒内,则蓝牙耳机断开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继续侦测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由非佩戴状态切换为佩戴状态时,蓝牙耳机继续保持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且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切换为蓝牙耳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存储有电话铃声对应的参考音频流;步骤S120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比较移动终端的输出音频流和所述参考音频流的相似度;
当所述相似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0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基于所述蓝牙耳机采集当前周围环境的噪声强度;
当所述噪声强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蓝牙耳机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预设指令;
移动终端依据所述第一预设指令,调高扬声器的输出音量,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9.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使用状态获取模块,获取蓝牙耳机的使用状态,所述使用状态为佩戴状态或者非佩戴状态;以及
音频输出切换模块,当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或者使用状态由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时,将音频流的输出通道由蓝牙耳机切换为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10.一种蓝牙耳机连接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程序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1416469.XA 2021-11-25 2021-11-25 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1433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6469.XA CN114143397A (zh) 2021-11-25 2021-11-25 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TW111107337A TW202321919A (zh) 2021-11-25 2022-03-01 藍牙耳機連接控制方法及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6469.XA CN114143397A (zh) 2021-11-25 2021-11-25 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3397A true CN114143397A (zh) 2022-03-04

Family

ID=80387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6469.XA Pending CN114143397A (zh) 2021-11-25 2021-11-25 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43397A (zh)
TW (1) TW20232191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2066A (zh) * 2022-08-16 2022-09-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119098A (zh) * 2022-08-30 2022-09-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tws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5514840A (zh) * 2022-11-22 2022-12-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知消息提示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5832A (zh) * 2014-07-17 2014-09-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漏接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54116A (zh) * 2020-09-02 2020-11-17 东莞智富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音量自适应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5832A (zh) * 2014-07-17 2014-09-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漏接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54116A (zh) * 2020-09-02 2020-11-17 东莞智富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音量自适应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2066A (zh) * 2022-08-16 2022-09-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4037134A1 (zh) * 2022-08-16 2024-02-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119098A (zh) * 2022-08-30 2022-09-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tws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5119098B (zh) * 2022-08-30 2022-12-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tws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5514840A (zh) * 2022-11-22 2022-12-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知消息提示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1919A (zh) 202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43397A (zh) 蓝牙耳机连接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805731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arphone switching, earphone, and earphone system
US11102697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arphone switching and earphone
CN107835033B (zh) 天线调谐开关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194201B2 (ja) Dciの伝送方法、端末及び基地局
WO2016165062A1 (zh)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KR101790042B1 (ko) 이어폰 시스템과 이를 지원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이를 기반으로 하는 이어폰 운용 방법
CN111179861B (zh) 一种亮度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08024128B (zh) 蓝牙音乐播放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70759B (zh) 蓝牙语音链路的建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KR101778525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노이즈 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CN110989860A (zh) 电子设备及其显示屏控制方法
BR112016018783B1 (pt) Método, aparelho, dispositivo e sistema de intercomunicação
WO2023131155A1 (zh) 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190197B (zh) 基于蓝牙耳机的通话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086473B (zh) 出声通道选择系统、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405114A (zh) 一种自动调节音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495769B (zh) 视频通信方法、终端、智能电视、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418003B (zh)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亮度调节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840269B (zh) 一种多媒体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22001B (zh)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039518B (zh) 播放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999243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CN108777627B (zh) 一种供电方法和装置
CN111885591A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