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43165A - 业务报警方法、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业务报警方法、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43165A
CN114143165A CN202010819391.5A CN202010819391A CN114143165A CN 114143165 A CN114143165 A CN 114143165A CN 202010819391 A CN202010819391 A CN 202010819391A CN 114143165 A CN114143165 A CN 114143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service
target
group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93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佳何
宋怡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193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431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43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31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0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filtering, e.g. reduction of information by using priority, element types, position or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0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filtering, e.g. reduction of information by using priority, element types, position or time
    • H04L41/0613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filtering, e.g. reduction of information by using priority, element types, position or time based on the type or category of the network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业务报警方法、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并解析业务的报警数据,得到对应的特征信息;特征信息包括报警数据对应的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第一业务标识为发送报警数据的第一业务端对应的标识;根据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检测特征信息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特征信息与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报警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端,每一第二业务端对应一个第二业务标识;按照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从而能够避免报警数据的无差别传输造成的大量无用报警的现象,提高业务端对报警信息的敏感度,提高报警问题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业务报警方法、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报警方法、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软件开发项目大量涌现。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异常报警贯穿整个软件运行过程。在传统业务报警方法中,通常是一个业务出现报警信息,会传输至项目开发系统中的所有业务端,负责处理报警信息的责任业务端和不负责处理报警信息的非责任业务端均会收到相关报警信息,然后责任业务端根据接收到的报警信息,进行相应的异常维护。
然而,在中大型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多个业务端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开发工作,传统业务报警方法,不区分责任关系,将一个业务对应的报警信息传输至项目开发系统中的所有业务端,会在不相关的业务端中产生大量无用报警,导致报警的敏感度较低,同时报警问题的处理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业务报警方法、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在不相关的业务端中产生大量无用报警的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业务报警方法,包括:
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
解析所述报警数据,得到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所述第一业务标识为发送所述报警数据的第一业务端对应的标识;
根据所述关键字和所述第一业务标识,检测所述特征信息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其中,所述报警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端,每一第二业务端对应一个第二业务标识;
按照所述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所述报警数据至所述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关键字和所述第一业务标识,检测所述特征信息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包括:
将与所述第一业务标识一致的第二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二业务端,确定为目标业务端;
检测所述目标业务端对应的第二业务标识所处的报警组;
若所述目标业务端位于一个报警组中,则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一个报警组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将所述一个报警组确定为所述目标报警组;
若所述目标业务端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则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则根据所述关键字,从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关键字,从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包括:
比较所述关键字与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的预设文本,将与所述关键字相似度最高的预设文本对应的报警组,确定为所述目标报警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按照所述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所述报警数据至所述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报警组对应的报警时间;
在所述报警时间内,按照所述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所述报警数据至所述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按照所述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所述报警数据至所述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之后,包括:
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包括:
获取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频率;
当所述报警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当所述报警频率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报警频率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包括:
将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一次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确定为一次报警;
统计报警次数,根据所述报警次数和预设的报警间隔对应关系,从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中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间隔;其中,所述预设的报警间隔对应关系为所述报警次数与时间间隔之间的对应关系;
按照所述目标时间间隔,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解析所述报警数据,得到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之后,包括:
检测第一预设业务标识集中是否存在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若所述第一预设业务标识集中存在所述特征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则返回执行所述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的步骤;
检测第二预设业务标识集中是否存在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若所述第二预设业务标识集中存在所述特征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则将预设报警组确定为所述目标报警组,并执行所述传输所述报警数据至所述目标报警组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业务报警装置,包括:
报警数据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
报警数据解析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解析所述报警数据,得到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所述第一业务标识为发送所述报警数据的第一业务端对应的标识;
目标报警组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关键字和所述第一业务标识,检测所述特征信息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其中,所述报警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端,每一第二业务端对应一个第二业务标识;
业务报警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按照所述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所述报警数据至所述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报警组确定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
将与所述第一业务标识一致的第二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二业务端,确定为目标业务端;
检测所述目标业务端对应的第二业务标识所处的报警组;
若所述目标业务端位于一个报警组中,则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一个报警组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将所述一个报警组确定为所述目标报警组;
若所述目标业务端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则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则根据所述关键字,从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报警组确定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
比较所述关键字与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的预设文本,将与所述关键字相似度最高的预设文本对应的报警组,确定为所述目标报警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业务报警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
获取所述目标报警组对应的报警时间;
在所述报警时间内,按照所述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所述报警数据至所述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业务报警装置还包括报警内容展示单元,被配置为执行:
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内容展示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
获取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频率;
当所述报警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当所述报警频率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内容展示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
将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一次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确定为一次报警;
统计报警次数,根据所述报警次数和预设的报警间隔对应关系,从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中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间隔;其中,所述预设的报警间隔对应关系为所述报警次数与时间间隔之间的对应关系;
按照所述目标时间间隔,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业务报警装置还包括报警逻辑调整单元,被配置为执行:
检测第一预设业务标识集中是否存在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若所述第一预设业务标识集中存在所述特征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则返回执行所述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的步骤;
检测第二预设业务标识集中是否存在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若所述第二预设业务标识集中存在所述特征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则将预设报警组确定为所述目标报警组,并执行所述传输所述报警数据至所述目标报警组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业务报警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服务器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业务报警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服务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业务报警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并解析报警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特征信息包括报警数据对应的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第一业务标识为发送报警数据的第一业务端对应的标识。根据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检测特征信息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特征信息与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报警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端,每一第二业务端对应一个第二业务标识,按照第二业务标识,并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其中,根据特征信息与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与报警数据最相关的目标报警组,并将报警数据传输至与报警数据最相关的目标报警组,能够避免报警数据的无差别传输造成的在业务端产生大量无用报警的现象,从而提高业务端对报警信息的敏感度,提高报警问题的处理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报警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步骤S300的一种可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步骤S400之后的一种可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具体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报警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业务报警的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报警方法的应用环境图,本公开提供的业务报警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服务器110通过网络与电子设备120进行交互,电子设备120包括对应的多个子电子设备121、电子设备122、……、电子设备12N。服务器110获取电子设备120发送的业务的报警数据,并解析报警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特征信息包括报警数据对应的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第一业务标识为发送报警数据的第一业务端对应的标识,根据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检测特征信息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特征信息与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报警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端,每一第二业务端对应一个第二业务标识,按照第二业务标识,并传输报警数据至电子设备121、电子设备122、……、电子设备12N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形成的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其中,服务器110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电子设备120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报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以业务报警方法用于图2中的服务器110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0中,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
在步骤S200中,解析报警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其中,特征信息包括报警数据对应的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第一业务标识为发送报警数据的第一业务端对应的标识。
在步骤S300中,根据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检测特征信息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特征信息与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其中,报警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端,每一第二业务端对应一个第二业务标识。
在步骤S400中,按照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
其中,业务是指软件开发中的需要处理的事务。报警数据是指报警业务对应的关键字、相关的业务标识(机器信息)、服务名、报警信息等。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是指警业务对应的关键字、相关的业务标识。关键字是指报警数据中关于报警信息对应的报警文本中的关键字。第一业务标识为发送报警数据的第一业务端对应的标识。报警组包括至少一个业务端,每一业务端对应一个业务标识。关联关系是指特征信息与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度。第二业务标识为接收报警数据的第二业务端对应的标识。
具体地,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并解析报警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特征信息包括报警数据对应的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第一业务标识为发送报警数据的第一业务端对应的标识。根据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检测特征信息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依据特征信息与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报警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端,每一第二业务端对应一个第二业务标识。例如,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中的相关业务端标识在一个报警组内,则将该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而当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中的相关业务标识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报警组中时,则将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中的关键字与为每一报警组预设的文本进行比较,将关键字与预设文本相似度最高的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确定出目标报警组后,按照第二业务标识,将报警数据传输至对应的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以使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信息可以在对应的目标报警组中进行展示,达到提醒相关目标报警组中对应的业务端进行报警信息处理的目的。
上述业务报警方法中,通过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并解析报警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特征信息包括报警数据对应的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第一业务标识为发送报警数据的第一业务端对应的标识。根据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检测特征信息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特征信息与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报警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端,每一第二业务端对应一个第二业务标识,按照第二业务标识,并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其中,根据特征信息与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与报警数据最相关的目标报警组,并将报警数据传输至与报警数据最相关的目标报警组,能够避免报警数据的无差别传输造成的在业务端产生大量无用报警的现象,从而提高业务端对报警信息的敏感度,提高报警问题的处理效率。。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步骤S300的一种可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10中,将与第一业务标识一致的第二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二业务端,确定为目标业务端。
在步骤S320中,若目标业务端位于一个报警组中,则特征信息与一个报警组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将一个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
在步骤S330中,若目标业务端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则特征信息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则根据关键字,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
具体地,检测第一业务标识与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标识,若在报警组检测到与第一业务标识相同的标识,则说明该第一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端在对应的报警组内,认为该报警组需要关注第一业务标识对应的报警数据,该报警组可能是需要接收报警数据的报警组,此时,先将报警组内与第一业务标识相同的标识对应的业务端确定为目标业务端,进一步确定出目标业务端与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
当目标业务端位于一个报警组中,则说明该目标业务端对应的报警组只有一个,因此,关注该报警信息的报警组也只有一个,则将该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若目标业务端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则将关键字与为每一报警组预设的文本进行比较,将关键字与预设文本相似度最高的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
可选地,比较关键字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的预设文本,将与关键字相似度最高的预设文本对应的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
其中,预设文本是指为每一报警组设置的与接收报警信息相关的文本,与报警信息中的关键字内容相关或相似。
具体地,比较关键字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的预设文本,得到关键字与每一报警组的预设文本之间的相似度,相似度越高说明报警组与报警数据对应的关键字之间的相关性越高,该报警组关注该报警信息的可能也越大,因此,可以将最高相似度对应的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例如,现有十个报警组,分别为报警组1、报警组2、……、报警组10,报警数据对应的关键字与报警组1之间的相似度为a1、关键字与报警组2之间的相似度为a2、……、关键字与报警组10之间的相似度为a10。比较a1、a2、……、a10的大小,将其中的最大值对应的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可选地,将关键字映射到向量空间,利用simhash匹配服务,从两个或两个报警组中选取最匹配的服务,例如,关键字为adminLiveStreamReport,进行分词得到admin、livestream、report,然后计算每个分词的hash值和权重(simhash算法),如果权重大于0,则特征置位1,最后为关键字算出一个总的特征值,然后和系统预制的一些预设文本做相似度比较,找到相似度最高的那个,将相似度最高的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其中,相似度匹配算法simhash中使用了一种局部敏感型的hash算法。所谓局部敏感性hash,与传统hash算法不同的是,如MD5,当原始文本越是相似,其hash数值差异越大,simhash中的hash对于越是相似的内容产生的签名越相近。
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将与第一业务标识一致的第二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二业务,确定为目标业务端;若目标业务端位于一个报警组中,则将一个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若目标业务端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则根据关键字,从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从而能够从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筛选出关注报警数据的报警组,并将该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为报警数据的定向传输提供基础,避免报警数据的无差别传输造成的在业务端产生大量无用报警的现象,提高业务端对报警信息的敏感度,提高报警问题的处理效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步骤S400的一种可实施方式,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包括:
获取目标报警组对应的报警时间;在报警时间内,按照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
其中,报警时间是指报警组接收和处理报警数据的时间段,例如,工作日的9:00-17:00,此处仅为示例性说明,并不对具体报警时间进行限定。
具体地,获取每一报警组对应的报警时间,在确定了目标报警组后,在该目标报警组的报警时间内,按照第二业务标识,将报警数据传输至目标报警组,以供报警组接收和处理报警数据。例如,目标报警组对应的报警时间为工作日的9:00-17:00,在该报警时间内可以接收和处理报警数据,其他时间不接收或处理报警数据,则在报警时间之外的时段内即便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也不会得到相应的处理,因此,仅在报警时间9:00-17:00内,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以使相关业务端能够及时处理报警数据。
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目标报警组对应的报警时间;在报警时间内,按照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其中,目标报警组的确定以及目标报警组对应的报警时间的确定,使得报警数据在有效的报警时间内,传输至需要接收和处理报警数据的目标报警组内,为报警数据的定向、定时传输提供基础,避免报警数据的无差别传输造成的在业务端产生大量无用报警的现象,从而以提高业务端对报警信息的敏感度,提高报警问题的处理效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步骤S400之后的一种可实施方式,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之后,包括:
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具体地,在目标报警组为从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的接收和处理报警数据的报警组,每一目标报警组中对应多个业务端,每一业务端均由不同的业务负责人负责,因此,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之后,还需将在目标报警组中以视听等方式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以供相关的业务端负责人对报警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步骤S400之后的一种可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510中,获取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频率。
在步骤S520中,当报警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在步骤S530中,当报警频率大于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其中,报警频率是指报警数据传输至报警组后,进行报警的频率,一般情况下,报警频率是与报警数据对应的紧急程度相关的,报警越紧急,频率越高。
具体地,当报警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例如,预设时间间隔为1小时,根据报警数据对应的紧急程度确定出的报警频率为1小时一次,则按照1小时为预设时间间隔,每隔一小时,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而当报警频率大于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可能会触发频繁的报警,对相关业务端和业务端负责人造成干扰,例如报警频率为1秒一次,则相关报警的问题还没有排除,一直不停地进行报警会占用业务端的运行资源,也会分散业务端负责人的精力,最终导致没有办法很好的去处理报警数据对应的问题,为此,在当报警频率大于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可选地,将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一次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确定为一次报警;统计报警次数,根据报警次数和预设的报警间隔对应关系,从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中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间隔;其中,预设的报警间隔对应关系为报警次数与时间间隔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目标时间间隔,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具体地,当报警频率太高时,统计报警次数,根据报警次数和预设的报警间隔对应关系,从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中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间隔,例如,报警次数为X,目标时间间隔为{T1,T2,……,TN,2^(x-N)},接收到报警数据后,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经过T1后,再一次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经过T2后,再一次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省略号,经过TN后,再一次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经过2^(x-N)后,再一次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例如,采取退避策略,前N次采取固定频率报警,对时间长未解决的报警,根据报警次数进行指数退避延迟,第一次退避2分钟,第二次退避4分钟,第三次退避8分钟,以此类推。前N次退避间隔时间:1min(可调整),N次后的退避间隔时间:2^(x-N)。例如,N=2,报警初始间隔1min,第一次报警间隔1min,第二次报警间隔1min,第三次报警间隔2min,第四次报警间隔4min,第五次报警间隔8min,……。
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一次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确定为一次报警;统计报警次数,根据报警次数和预设的报警间隔对应关系,从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中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间隔;其中,预设的报警间隔对应关系为报警次数与时间间隔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目标时间间隔,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能够在报警初期快速触发报警,提醒业务端解决问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至于频繁报警,避免一直不停地进行报警而占用业务端的运行资源,避免分散业务端负责人的精力。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步骤S400之后的一种可实施方式,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之后,包括:
检测第一预设业务标识集中是否存在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若第一预设业务标识集中存在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则返回执行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的步骤;检测第二预设业务标识集中是否存在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若第二预设业务标识集中存在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则将预设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并执行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的步骤。
其中,第一预设业务标识集是指存储有不报警的业务标识的集,相当于报警黑名单。第二预设业务标识集是指存储有直接报警的业务标识的集,相当于报警白名单。
具体地,若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在第一预设业务标识集中,则认为该特征信息在历史数据报警过程中可能存在误报、错报等情形,后续不再对该类型的特征信息进行报警数据的传输与报警,直接返回执行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的步骤,重新进行报警数据的接收和传输。若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在第二预设业务标识集中,则认为该特征信息对应的报警数据可能需要特别的关注,此时,将需要特别关注的业务端确定为预设的报警组,将预设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直接在传输报警数据至预设报警组,进行报警。
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报警数据的传输提供特殊情况下的保障方式,使得异常报警数据和特别关注报警数据均能得到相应的处理,减少误报、漏报、错报的情况发生。
图5是根据一具体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业务报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测试机器是否在黑名单(第一预设业务标识集)内、测试机器是否在白名单(第二预设业务标识集)内、匹配服务关键字、是否匹配到多个关键字、计算关联度最高的服务、根据匹配到的报警查找当前的报警时间配置、是都在报警时间范围内、报警。
具体地,在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后,基于规则引擎,采集每条报警的特征信息,如关键字、机器信息,给每条报警匹配到一个报警组(目标报警组),如果匹配到了多个组内,会将文本映射到向量空间,利用simhash匹配服务,选取最匹配的报警组(目标报警组),查找当前的报警时间范围配置,如果在报警时间范围内,再推送到业务端,如此,不需要收到该报警的业务端或者不在时间范围内的报警便不会推送,提升了报警的有效触达率。
相似度匹配算法:simhash:simhash中使用了一种局部敏感型的hash算法。局部敏感性hash,与传统hash算法不同的是,如MD5,当原始文本越是相似,其hash数值差异越大,simhash中的hash对于越是相似的内容产生的签名越相近。
对于报警频率太高,采取了退避策略,前N次采取固定频率报警,对时间长未解决的报警,适当的根据次数进行指数退避延迟,第一次退避2分钟,第二次退避4分钟,第三次退避8分钟,以此类推。这样可以在报警初期快速触发报警,提醒业务端解决问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至于频繁报警。具体地,前N次退避间隔时间:1min(可配置),N次后的退避间隔时间为2^(x-N),例如,N=2,报警初始间隔1min,第一次报警间隔1min,第二次报警间隔1min,第三次报警间隔2min,第四次报警间隔4min,第五次报警间隔8min,……。
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特征信息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与报警数据最相关的目标报警组,并将报警数据传输至与报警数据最相关的目标报警组,能够避免报警数据的无差别传输造成的在业务端产生大量无用报警的现象,从而提高业务端对报警信息的敏感度,提高报警问题的处理效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报警装置的框图。参照图6,该装置包括报警数据获取单元601、报警数据解析单元602、目标报警组确定单元603和业务报警单元604:
报警数据获取单元601,被配置为执行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
报警数据解析单元602,被配置为执行解析报警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其中,特征信息包括报警数据对应的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第一业务标识为发送报警数据的第一业务端对应的标识;
目标报警组确定单元603,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检测特征信息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特征信息与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其中,报警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端,每一第二业务端对应一个第二业务标识;
业务报警单元604,被配置为执行按照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目标报警组确定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将与第一业务标识一致的第二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二业务端,确定为目标业务端;检测目标业务端对应的第二业务标识所处的报警组;若目标业务端位于一个报警组中,则特征信息与一个报警组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将一个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若目标业务端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则特征信息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则根据关键字,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目标报警组确定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比较关键字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的预设文本,将与关键字相似度最高的预设文本对应的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目标报警组对应的报警时间;在报警时间内,按照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业务报警装置还包括报警内容展示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报警内容展示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获取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频率;当报警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当报警频率大于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报警内容展示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将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一次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确定为一次报警;统计报警次数,根据报警次数和预设的报警间隔对应关系,从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中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间隔;其中,预设的报警间隔对应关系为报警次数与时间间隔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目标时间间隔,在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业务报警装置还包括报警逻辑调整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检测第一预设业务标识集中是否存在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若第一预设业务标识集中存在特征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则返回执行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的步骤;检测第二预设业务标识集中是否存在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若第二预设业务标识集中存在特征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则将预设报警组确定为目标报警组,并执行传输报警数据至目标报警组的步骤。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业务报警的设备700的框图。例如,设备700可以为一服务器。参照图7,设备700包括处理组件720,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72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720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72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720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方法。
设备7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724被配置为执行设备7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726被配置为将设备7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728。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720;用于存储处理器720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704;其中,处理器720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方法。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服务器的处理器720执行时,使得服务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722,上述指令可由设备700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业务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
解析所述报警数据,得到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所述第一业务标识为发送所述报警数据的第一业务端对应的标识;
根据所述关键字和所述第一业务标识,检测所述特征信息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其中,所述报警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端,每一第二业务端对应一个第二业务标识;
按照所述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所述报警数据至所述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关键字和所述第一业务标识,检测所述特征信息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包括:
将与所述第一业务标识一致的第二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二业务端,确定为目标业务端;
检测所述目标业务端对应的第二业务标识所处的报警组;
若所述目标业务端位于一个报警组中,则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一个报警组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将所述一个报警组确定为所述目标报警组;
若所述目标业务端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则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则根据所述关键字,从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所述报警数据至所述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报警组对应的报警时间;
在所述报警时间内,按照所述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所述报警数据至所述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所述报警数据至所述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之后,包括:
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频率;
当所述报警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当所述报警频率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业务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报警频率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包括:
将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一次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确定为一次报警;
统计报警次数,根据所述报警次数和预设的报警间隔对应关系,从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序列中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间隔;其中,所述预设的报警间隔对应关系为所述报警次数与时间间隔之间的对应关系;
按照所述目标时间间隔,在所述目标报警组中展示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报警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所述报警数据,得到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之后,包括:
检测第一预设业务标识集中是否存在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若所述第一预设业务标识集中存在所述特征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则返回执行所述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的步骤;
检测第二预设业务标识集中是否存在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若所述第二预设业务标识集中存在所述特征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标识,则将预设报警组确定为所述目标报警组,并执行所述传输所述报警数据至所述目标报警组的步骤。
7.一种业务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报警数据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获取业务的报警数据;
报警数据解析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解析所述报警数据,得到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报警数据对应的关键字和第一业务标识,所述第一业务标识为发送所述报警数据的第一业务端对应的标识;
目标报警组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关键字和所述第一业务标识,检测所述特征信息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报警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报警组中确定出目标报警组;其中,所述报警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业务端,每一第二业务端对应一个第二业务标识;
业务报警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按照所述第二业务标识,传输所述报警数据至所述目标报警组中的第二业务端。
8.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报警方法。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服务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报警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服务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报警方法。
CN202010819391.5A 2020-08-14 2020-08-14 业务报警方法、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41431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9391.5A CN114143165A (zh) 2020-08-14 2020-08-14 业务报警方法、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9391.5A CN114143165A (zh) 2020-08-14 2020-08-14 业务报警方法、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3165A true CN114143165A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8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9391.5A Pending CN114143165A (zh) 2020-08-14 2020-08-14 业务报警方法、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43165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4266A1 (zh) * 2015-05-20 2016-11-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预警方法、装置及处理服务器
CN108121737A (zh) * 2016-11-29 2018-06-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对象属性标识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833184A (zh) * 2018-06-29 2018-11-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80845A (zh) * 2017-05-16 2018-1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提示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9150572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告警关联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35136A (zh) * 2019-06-03 2019-10-15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601891A (zh) * 2019-09-16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0888780A (zh) * 2019-11-19 2020-03-17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43009A (zh) * 2020-02-14 2020-06-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告警通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4266A1 (zh) * 2015-05-20 2016-11-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预警方法、装置及处理服务器
CN108121737A (zh) * 2016-11-29 2018-06-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对象属性标识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880845A (zh) * 2017-05-16 2018-1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提示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9150572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告警关联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33184A (zh) * 2018-06-29 2018-11-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35136A (zh) * 2019-06-03 2019-10-15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601891A (zh) * 2019-09-16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0888780A (zh) * 2019-11-19 2020-03-17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43009A (zh) * 2020-02-14 2020-06-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告警通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66358B (zh) 一种风险预警提示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09241461B (zh) 一种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2003838B (zh) 网络威胁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813960B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数据安全审计模型装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KR20070008611A (ko) 컴퓨터 보안 위협 상황을 판정하는 방법, 장치, 컴퓨터프로그램 제품 및 프로세서
CN113672475B (zh) 告警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37270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omalies in electronic data
CN111339062A (zh)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3228B (zh) 事件可信度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89152B (zh) 搜索引擎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214770B (zh) 恶意样本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介质
CN111371581A (zh) 物联网卡业务异常检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087455B (zh) 一种waf站点防护规则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592587A (zh) 商品价格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43165A (zh) 业务报警方法、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1753191A (zh) 广告弹窗拦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57703B (zh) 一种终端应用耗电检测方法及服务器
CN112948223A (zh) 一种监测运行情况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91983A (zh) 报警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90407A (zh) 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接口性能预警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3052509A (zh) 模型评估方法、模型评估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12679A (zh) 系统运行状态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13723A (zh) 风险告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801788A (zh) 一种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9063206B (zh) 文章监控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