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42188A -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42188A
CN114142188A CN202111446920.2A CN202111446920A CN114142188A CN 114142188 A CN114142188 A CN 114142188A CN 202111446920 A CN202111446920 A CN 202111446920A CN 114142188 A CN114142188 A CN 114142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equal
electrochemical device
recess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69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腾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69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421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42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2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3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button or coin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01M50/627Filling ports
    • H01M50/636Closing or sealing filling ports, e.g. using lids
    • H01M50/645Plugs
    • H01M50/655Plu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n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化学装置和具有该电化学装置的用电设备。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组件、形成有收容槽的第一壳体和覆盖收容槽的第二壳体。电极组件容置于收容槽中。第二壳体包括朝向电极组件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二壳体设有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第二表面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连通通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连通。通过设置第二凹槽,使第二凹槽处第二壳体的抗弯强度小于第二壳体其他位置的抗弯强度,当内部胀气时,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第二壳体易于发生变形,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失效,进而及时泄压,降低膨胀变形和爆炸的风险。

Description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日常生活中已被广泛使用,但锂离子电池在短路、高温、过充等滥用情况下极易产气膨胀,若产生的气体无法及时泄出会导致锂离子电池鼓胀变形甚至爆炸,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以降低电化学装置在短路、高温、过充等滥用情况下发生鼓胀变形和爆炸的风险。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组件、形成有收容槽的第一壳体和覆盖收容槽的第二壳体。电极组件容置于收容槽中。第二壳体包括朝向电极组件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二壳体设有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第二表面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连通通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连通。通过设置第二凹槽,使第二凹槽处第二壳体的抗弯强度小于第二壳体其他位置的抗弯强度,当内部胀气时,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第二壳体易于发生变形,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区域受到较大的剥离和剪切力,从而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失效,进而及时泄压,降低膨胀变形和爆炸的风险。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观察,通孔的第一几何中心距离第二表面的第二几何中心的距离为L。沿第二几何中心向第一几何中心方向,第二几何中心至第二表面边缘的距离为R,L和R的关系满足:0≤L≤0.7R。由于电化学装置在内部胀气时,第二壳体中靠近第二几何中心的部位,形变程度更大,因此,通过满足0≤L≤0.7R,能够提高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第二壳体的形变程度,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区域受到较大的剥离和剪切力,从而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能够及时失效,降低膨胀变形和爆炸的风险。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环绕通孔。通孔的第一几何中心距离第一凹槽的边缘的距离为r,r和R的关系满足:0.2R≤r≤0.5R。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环绕通孔。通孔的第一几何中心距离第一凹槽的边缘的距离为r。沿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观察,第二凹槽包括第一端部。第二凹槽通过第一端部连通第一凹槽。第一端部的宽度为A,A和r的关系满足:0.02×2r≤A≤2r。通过满足0.02×2r≤A≤2r,能够提高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第二壳体的形变程度,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能够及时失效,降低膨胀变形和爆炸的风险。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观察,第二凹槽的长度为B,B和A的关系满足:1.5A≤B≤10A。通过满足1.5A≤B≤10A,能够促进第二凹槽处的第二壳体沿着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变形,从而增大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区域所受到的剥离和剪切力,进而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能够及时失效,降低膨胀变形和爆炸的风险。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的深度为h。第二壳体的厚度为H,h和H的关系满足:0.1H≤h≤0.8H。通过满足0.1H≤h≤0.8H,能够增大第二凹槽处的第二壳体与第二壳体其他位置之间的抗弯强度差异,从而使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易于变形,进而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能够及时失效,降低膨胀变形和爆炸的风险。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化学装置还包括注液塞。注液塞设于通孔。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观察,第一凹槽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矩形、梯形或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观察,第二凹槽的形状包括矩形、三角形、梯形和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观察,第二表面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或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包括卷绕结构或叠片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采用上述的电化学装置,可以及时泄压,降低膨胀变形和爆炸的风险,提升用电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电化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沿II-II的剖面图。
图3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厚度和第二凹槽的深度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中第二壳体沿III-III的剖面图。
图6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为方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为梯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为五边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为圆形、且未设置第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为三角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为梯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为部分椭圆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矩形第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三个矩形第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用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化学装置 100
第一壳体 20
第二壳体 30
通孔 31
注液塞 32
第一表面 301
第二表面 302
第一凹槽 302a
第二凹槽 302b
第一端部 3021
第二端部 3022
用电设备 200
第一方向 X
第二方向 Y
如下具体实施例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的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可以理解,当两元件平行/垂直设置时,两元件之间可存在一定的夹角,两元件之间的夹角允许存在0-±5%的公差,例如当两元件垂直存在公差时,其中一元件向靠近或远离另一元件倾斜,两元件之间的公差范围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4.5°。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组件、形成有收容槽的第一壳体和覆盖收容槽的第二壳体。电极组件容置于收容槽中。第二壳体包括朝向电极组件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二壳体设有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第二表面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连通通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连通。
通过设置第二凹槽,使第二凹槽处第二壳体的抗弯强度小于第二壳体其他位置的抗弯强度,当内部胀气时,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第二壳体易于发生变形,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区域受到较大的剥离和剪切力,从而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失效,进而及时泄压,降低膨胀变形和爆炸的风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100,电化学装置100包括电极组件(图未示)、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第一壳体20设有收容槽,用于容置电极组件。第二壳体30覆盖第一壳体2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包括由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离膜卷绕形成的卷绕式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还可以为叠片结构,即第一极片、隔离膜以及第二极片依次层叠形成的叠片式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片连接有第一极耳,第二极片连接有第二极耳,第一极耳电连接第一壳体20。第一壳体20设有与第一壳体20之间电性隔绝的连接部,连接部设于第一壳体20的外壁,并电连接第二极耳,用于电连接外部用电装置,进而与外部用电装置进行能量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如,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的材质可以为钢合金、铝合金、铁合金、铜合金、镍合金等。制备时,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可以采用激光切割、机床加工等工艺形成所需的形状。其中,第一壳体20还可以采用冲压成型形成收容槽,从而容置电极组件。然后,第二壳体30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安装于第一壳体20,从而将电极组件封装于所述收容槽内。
请参阅图2和图3,第二壳体30包括朝向电极组件10的第一表面301和与第一表面301相对的第二表面302。第二表面302和第一表面301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表面302和第一表面301。第二壳体30设有贯穿第一表面301和第二表面302的通孔31,电解液通过通孔31注入收容槽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31可以为几何对称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正方形、六边形等,通孔31可以采用冲压或机械切割等方式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31中设有注液塞32,在注液完成后,通过注液塞32密封通孔31,避免注入的电解液漏出或避免外界杂质进入电化学装置100内部。可以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二壳体30上。
第二表面302设有第一凹槽302a和第二凹槽302b,第一凹槽302a连通通孔31,第二凹槽302b连通第一凹槽302a。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观察,第一凹槽302a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矩形、梯形或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观察,第二凹槽302b的形状包括矩形、三角形、梯形和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观察,第二表面302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或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302b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个第二凹槽302b连通第一凹槽302a,且相邻的第二凹槽302b之间的夹角相同,夹角可以为30°、40°或45°。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二凹槽302b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不同。可以理解的是,相邻的第二凹槽302b之间的夹角不限于上述的限定。
请参阅图3,以第二表面302和第一凹槽302a为圆形,第二凹槽302b为矩形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观察,通孔31的第一几何中心距离第二表面302的第二几何中心的距离为L,沿第二几何中心向第一几何中心方向,第二几何中心至第二表面302边缘的距离为R,L和R的关系满足:0≤L≤0.7R。电化学装置在内部胀气时,第二壳体中靠近第二几何中心的部位,形变程度较大,因此,通过满足0≤L≤0.7R,能够提高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第二壳体的形变程度,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区域受到较大的剥离和剪切力,从而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能够及时失效,降低膨胀变形和爆炸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观察,第一凹槽302a环绕通孔31的外周设置,第二凹槽302b由第一凹槽302a的边缘向远离通孔31的方向延伸设置。通孔31的第一几何中心距离第一凹槽302a的边缘的距离为r,r和R的关系满足:0.2R≤r≤0.5R。进一步的,沿第一方向X观察,第二凹槽302b包括沿第二方向Y设置的第一端部3021和第二端部3022,其中第一端部3021连通第一凹槽302a,第一端部3021的宽度为A,A和r的关系满足:0.02×2r≤A≤2r。通过满足0.02×2r≤A≤2r,能够提高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第二壳体的形变程度,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能够及时失效,降低膨胀变形和爆炸的风险。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部3022的宽度和第一端部3021的宽度相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Y,第一端部3021的宽度和第二端部3022的宽度由大到小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观察,第二凹槽302b的长度为B,其中第二凹槽302b的长度为第一端部3021到第二端部3022的距离,B和A的关系满足:1.5A≤B≤10A。通过满足1.5A≤B≤10A,能够促进第二凹槽处的第二壳体沿着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变形,从而增大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区域所受到的剥离和剪切力,进而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能够及时失效,降低膨胀变形和爆炸的风险。
请参阅图1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302b的深度为h,第二壳体30的厚度为H,其中,第二壳体30的厚度为第二表面302和第一表面301沿第一方向X的距离,h和H的关系满足:0.1H≤h≤0.8H。通过满足0.1H≤h≤0.8H,能够增大第二凹槽处的第二壳体与第二壳体其他位置之间的抗弯强度差异,从而使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易于变形,进而使注液塞与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界处的连接能够及时失效,降低膨胀变形和爆炸的风险。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二凹槽302b,使第二壳体30的抗弯强度具有差异,第二凹槽302b所在位置的第二壳体30的厚度小于第二壳体30其他位置的厚度H,第二凹槽302b所在位置的第二壳体30的抗弯强度小于第二壳体30其他位置的抗弯强度,第二凹槽302b所在位置的第二壳体30的弯曲度大于第二壳体30的其他位置的弯曲度,第一凹槽302a与第二凹槽302b交界处的第二壳体30向第二方向Y的两侧弯曲,使得第一凹槽302a的表面与注液塞32剥离,从而将第一壳体20内部的气体泄出,降低因压力过大,引发爆炸的风险。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对L的取值范围进行验证。以沿第一方向X观察,第二壳体30为圆形,第一凹槽302a为圆形,第二凹槽302b为矩形,r=0.3R,A=0.1×2r,B=8A,h=0.7H为例,试验序号1至6对L的取值范围进行验证试验,试验序号7对未设置第二凹槽302b的锂离子电池进行验证试验,验证标准为:爆炸次数≤3次即通过了测试,多次泄压压力的平均值在1Mpa-4Mpa范围内则较优,爆炸风险较低。
表1为L取值范围及未设置第二凹槽的试验数据。
Figure BDA0003385055580000091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设置第二凹槽,试验序号1-6的锂离子电池均未发生爆炸,表明:通过设置第二凹槽能够有效泄压,降低电化学装置100爆炸的风险。试验序号1-5的锂离子电池的平均泄压压力在1Mpa≤P≤4Mpa范围内,发生爆炸的风险较小,而试验序号6的锂离子电池的平均泄压压力超出4Mpa,发生爆炸的风险提高,因此,当L的取值为0≤L≤0.7R时,锂离子电池能够安全泄压,发生爆炸的风险更小。
实施例2
对A的取值范围进行验证。以沿第一方向X观察,第二壳体30为圆形,第一凹槽302a为圆形,第二凹槽302b为矩形,L=0.1R,r=0.3R,B=8A,h=0.7H为例,对A的取值范围进行验证试验,验证标准为:爆炸次数≤3次即通过了测试,多次泄压压力的平均值在1Mpa-4Mpa范围内则较优,爆炸风险较低。
表2为A取值范围的试验数据。
Figure BDA0003385055580000092
Figure BDA0003385055580000101
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序号2-11的锂离子电池的平均泄压压力在1Mpa≤P≤4Mpa范围内,且未发生爆炸,试验序号1的锂离子电池的平均泄压压力超出4Mpa,且少部分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风险较高,因此,当A的取值为0.02×2r≤A≤2r时,锂离子电池能够安全泄压,发生爆炸的风险更小。
实施例3
对B的取值范围进行验证。以沿第一方向X观察,第二壳体30为圆形,第一凹槽302a为圆形,第二凹槽302b为矩形,L=0.1R,r=0.3R,A=0.1×2r,h=0.7H为例,对B的取值范围进行验证试验,验证标准为:爆炸次数≤3次即通过了测试,多次泄压压力的平均值在1Mpa-4Mpa范围内则较优,爆炸风险较低。
表3为A取值范围的试验数据。
Figure BDA0003385055580000102
Figure BDA0003385055580000111
从表3可以看出,试验序号2-11的锂离子电池的平均泄压压力在1Mpa≤P≤4Mpa范围内,且未发生爆炸,试验序号为1的锂离子电池的平均泄压压力超出4Mpa,且少部分发生爆炸,爆炸风险提高,因此,当B的取值为1.5A≤B≤10A时,锂离子电池能够安全泄压,发生爆炸的风险更小。
实施例4
对h的取值范围进行验证。以沿第一方向X观察,第二壳体30为圆形,第一凹槽302a为圆形,第二凹槽302b为矩形,L=0.1R,r=0.3R,A=0.1×2r,B=8A为例,对h的取值范围进行验证试验,验证标准为:爆炸次数≤3次即通过了测试,多次泄压压力的平均值在1Mpa-4Mpa范围内则较优,爆炸风险较低。
表4为h取值范围的试验数据。
Figure BDA0003385055580000112
Figure BDA0003385055580000121
从表4可以看出,试验序号2-10的锂离子电池的平均泄压压力在1Mpa≤P≤4Mpa范围内,且未发生爆炸,试验序号1的锂离子电池的平均泄压压力超出4Mpa,且部分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风险较高。试验序号10的锂离子电池的平均泄压压力符合要求,但有漏液风险,因此,当h的取值为0.1H≤h≤0.8H时锂离子电池在能够安全泄压、发生爆炸的风险更小的同时,降低漏液的风险。
请参阅图3、图6、图7、图8,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不同形状的第一凹槽302a进行验证试验。
实施例5
以沿第一方向X观察,第二壳体30为圆形,第二凹槽302b为矩形、L=0.1R,r=0.3R,A=0.1×2r,B=8A,h=0.7H为例,对第一凹槽302a的不同形状进行验证试验,验证标准为:爆炸次数≤3次即通过了测试,多次泄压压力的平均值在1Mpa-4Mpa范围内则较优,爆炸风险较低。
表5为采用不同形状的第一凹槽302a的电化学装置100的试验数据。
第一凹槽形状 试验次数 平均泄压压力(Mpa) 爆炸次数
圆形(图3) 5 2.4 0
方形(图6) 5 2.6 0
梯形(图7) 5 2.1 0
五边形(图8) 5 2.0 0
从表5可以看出,采用圆形、方形、梯形和五边形的第一凹槽302a的试验的平均泄压压力在1Mpa≤P≤4Mpa范围内,通过试验,因此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的泄压压力更低,可以降低发生爆炸的风险。
请参阅图3、图10、图11、图12、图13和图14,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不同形状和数量的第二凹槽302b进行验证试验。
实施例6
以沿第一方向X观察,第二壳体30为圆形,第一凹槽302a为圆形、L=0.1R,r=0.3R,A=0.1×2r,B=8A,h=0.7H为例,对第二凹槽302b的不同形状和数量进行验证试验,验证标准为:爆炸次数≤3次即通过了测试,多次泄压压力的平均值在1Mpa-4Mpa范围内则较优,爆炸风险较低。
表6为采用不同形状和数量的第二凹槽302b的锂离子电池的试验数据。
Figure BDA0003385055580000131
从表6可以看出,采用矩形、三角形、梯形、部分椭圆形、2个矩形第二凹槽和3个矩形第二凹槽的试验的平均泄压压力在1Mpa≤P≤4Mpa范围内,均通过试验,且均未发生爆炸,因此本申请的电化学装置100通过设置第二凹槽302b,可以降低发生爆炸的风险。
请参阅图1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电池100的用电设备200。在一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用电设备200可以是,但不限于无人机、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动工具、家庭用大型蓄电池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组件、形成有收容槽的第一壳体和覆盖所述收容槽的第二壳体,所述电极组件容置于所述收容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观察,所述通孔的第一几何中心距离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几何中心的距离为L,沿所述第二几何中心向所述第一几何中心方向,所述第二几何中心至所述第二表面边缘的距离为R,L和R的关系满足:0≤L≤0.7R。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环绕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第一几何中心距离所述第一凹槽的边缘的距离为r,r和R的关系满足:0.2R≤r≤0.5R。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环绕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第一几何中心距离所述第一凹槽的边缘的距离为r,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凹槽通过所述第一端部连通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为A,A和r的关系满足:0.02×2r≤A≤2r。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为B,B和A的关系满足:1.5A≤B≤10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h,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为H,h和H的关系满足:0.1H≤h≤0.8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装置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
(a)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注液塞,所述注液塞设于所述通孔;
(b)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矩形、梯形或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c)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包括矩形、三角形、梯形和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
(d)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二表面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或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卷绕结构或叠片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
CN202111446920.2A 2021-11-30 2021-11-30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Pending CN1141421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6920.2A CN114142188A (zh) 2021-11-30 2021-11-30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6920.2A CN114142188A (zh) 2021-11-30 2021-11-30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2188A true CN114142188A (zh) 2022-03-04

Family

ID=80386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6920.2A Pending CN114142188A (zh) 2021-11-30 2021-11-30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4218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36285A1 (en) * 2019-07-30 2021-02-04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module, secondary battery and cap plate assembly thereof
CN113241499A (zh) * 2021-05-10 2021-08-1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83456A (zh) * 2020-11-26 2021-09-1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4203884U (zh) * 2021-03-04 2021-09-14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113544890A (zh) * 2020-08-11 2021-10-22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36285A1 (en) * 2019-07-30 2021-02-04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module, secondary battery and cap plate assembly thereof
CN113544890A (zh) * 2020-08-11 2021-10-22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83456A (zh) * 2020-11-26 2021-09-1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4203884U (zh) * 2021-03-04 2021-09-14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113241499A (zh) * 2021-05-10 2021-08-1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85795A1 (en)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module, and device using secondary battery as power supply
EP3223333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P2418711B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10283753B2 (en) Cell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EP2325924B1 (en)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a short circuit inducing member
CN215989098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EP3989352A1 (en)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module, and device using battery as power source
CN213520130U (zh) 扣式电池及电子设备
EP3731297A1 (en) Battery module, secondary battery and cap assembly therefor
KR100914115B1 (ko) 이차전지
EP3780144A1 (en) Batter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3636220U (zh) 电池及电子装置
US20120208075A1 (en) Secondary Battery
CN114142188A (zh)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8586253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903240U (zh) 一种连接部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5149073A (zh)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KR20160015778A (ko) 내진동 특성이 향상된 원통형 전지
US11715867B2 (en) End cover assembly, battery cell, battery module and device
CN212323083U (zh)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US10147927B2 (en) Secondary battery
CN113661605B (zh)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3241499A (zh)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209205U (zh) 防爆泄压结构、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5070330U (zh) 软包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