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8134B -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8134B
CN114138134B CN202110794152.3A CN202110794152A CN114138134B CN 114138134 B CN114138134 B CN 114138134B CN 202110794152 A CN202110794152 A CN 202110794152A CN 114138134 B CN114138134 B CN 1141381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
electrodes
block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41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38134A (zh
Inventor
沈桓秀
金周漢
金元井
河沇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38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8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38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8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7Position sensing using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sensor c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2Filtering of noise external to the device and not generated by digitiser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6Touch location disambigu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驱动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通过针对各个触摸块不同地设置连接有触摸线的触摸电极的布置而在减少触摸线和触摸感测单元的数量的同时有效地识别误触摸的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驱动方法。

Description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驱动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9月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0-0112064的优先权,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将其并入本文,如同在此充分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需求以各种形式增长。近来,已使用了诸如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各种显示装置。
其中,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利用电场调整液晶的透光率来显示图像。为此,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其中液晶单元以矩阵形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用于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
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中多条栅极线和数据线相互交叉,并且在栅极线和数据线的交叉处形成用于驱动液晶单元的薄膜晶体管(TFT)。另外,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形成用于保持液晶单元的电压的存储电容器,液晶单元包括像素电极、公共电极和液晶层。通过提供给像素电极的数据电压和提供给公共电极的公共电压在液晶单元的液晶层中形成电场。此时,通过利用电场控制穿过液晶层的光量来实现显示图像。
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电路,用于将栅极信号顺序地提供给栅极线;以及数据驱动电路,用于将数据电压(图像信号)提供给数据线。数据驱动电路驱动数据线以将数据电压提供给液晶单元。栅极驱动电路顺序地驱动栅极线,以选择显示面板的通过一条水平线向其提供数据电压的液晶单元。
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由多个级组成的栅极移位寄存器以顺序地产生栅极信号。移位寄存器的每一级通过交替地充电和放电来产生栅极时钟信号和具有低电平电压的栅极信号。这些级的每个输出端子以一对一的方式连接到栅极线。每帧一次从这些级顺序地产生具有第一电平的栅极信号并将其提供给相应的栅极线。
另一方面,关于在显示装置中提供触摸输入功能,已开发并使用了将构成触摸屏的元件置于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的盒内型触摸显示装置,以使诸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移动终端薄型化。
这样的触摸显示装置使用用于驱动每个像素的公共电极作为用于感测触摸的触摸电极。因此,在显示驱动时段期间,公共电压被提供给薄膜晶体管,并且在触摸感测时段期间,触摸驱动信号被提供给触摸电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增加触摸电极的数量以提高触摸灵敏度,则连接到触摸电极的触摸线的数量以及用于感测触摸信号的触摸感测单元的数量也增加。
因此,可以通过划分显示面板的区域并将触摸线连接到每个所划分的区域中的每个触摸电极来使用用于减少触摸线和触摸感测单元的驱动方法。
然而,在划分显示面板的区域并将触摸线连接到多个触摸电极的情况下,触摸信号重叠。因此,需要一种在所划分的区域中区分在实际未触摸的区域中出现的误触摸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驱动方法,其能够区分实际触摸和误触摸。
另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驱动方法,其能够通过针对各个触摸块不同地设置连接有触摸线的触摸电极的布置而在减少触摸线和触摸感测单元的数量的同时有效地识别误触摸。
根据一个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布置在多个划分的触摸块中的多个触摸电极,以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连接至各个触摸块的至少一个触摸电极的多条触摸线;以及触摸电路,触摸电路用于从多条触摸线接收触摸感测信号并根据针对各个触摸块检测到的触摸感测信号的分布来确定触摸。
根据一个方面,多个触摸电极以在触摸块中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彼此分开的分离型布置。
根据一个方面,多个触摸电极以设置在触摸块中的相邻行中的触摸电极的尺寸不同的编织型布置。
根据一个方面,多个触摸电极在至少两个以上的触摸块中以不同数量布置。
根据一个方面,多条触摸线分别连接到与触摸块中的参考触摸电极隔开预定跳跃间隔的触摸电极。
根据一个方面,参考触摸电极是位于触摸块中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
根据一个方面,跳跃间隔在设置在同一触摸块中的至少两条以上的触摸线之间具有不同的值。
根据一个方面,跳跃间隔具有在第一方向上针对各个触摸块顺序地增大或减小的值。
根据一个方面,针对各个触摸块顺序地增大或减小的值是与在触摸块内沿第一方向布置的触摸电极的数量的因数(除1外)不对应的值。
根据一个方面,当触摸感测信号的分布是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时,触摸电路将相应触摸块中的触摸确定为实际触摸。
根据另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触摸驱动方法,该触摸驱动方法用于包括布置在多个划分的触摸块中的多个触摸电极和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连接至各个触摸块的至少一个触摸电极的多条触摸线的显示面板,该方法包括:检测各个触摸块的触摸感测信号;检测各个触摸块中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感测信号的触摸电极;检测以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为基准基于距离的触摸感测信号;确定以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为基准基于距离的触摸感测信号是否为以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为基准基于距离的规定分布;以及如果不是规定分布,则确定幽灵触摸。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驱动方法,其能够区分实际触摸和误触摸。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驱动方法,其能够通过针对各个触摸块不同地设置连接有触摸线的触摸电极的布置而在减少触摸线和触摸感测单元的数量的同时有效地识别误触摸。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触摸驱动和感测操作的示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包括分离型触摸电极的显示面板;
图4示出了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被划分为多个触摸块并且触摸线以不同的跳跃间隔连接到划分的各个触摸块的图;
图5示出了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在显示面板被划分为多个触摸块并且触摸线以不同的跳跃间隔连接到每个划分的触摸块的状态下检测触摸的图;
图6示出了在图5的情况下以高强度的顺序布置具有实际触摸的第三触摸块中由触摸电极检测到的触摸感测信号的分布的图;
图7示出了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在针对各个触摸块不同地设置与触摸线连接的触摸电极的布置的状态下确定误触摸的触摸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包括设置在相邻行中的触摸电极的尺寸不同的编织型触摸电极结构的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发明的示例或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将参考附图,在附图中图示了可以实现的具体示例或实施例,并且在附图中,即使在彼此不同的附图中示出,相同的附图标记也可以用于指定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此外,在对本发明的示例或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当确定并入本文的公知功能和部件的描述可能使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主题不清楚时,将省略该详细描述。本文使用的诸如“包括”、“具有”、“包含”、“构成”、“组成”和“形成”的术语通常旨在允许添加其他部件,除非该术语与术语“仅”一起使用。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或“(B)”的术语来描述本发明的元件。这些术语中的每一个不用于限定元件的本质、顺序、次序或数量等,而仅用于将相应的元件与其他元件区分开。
当提及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连接或耦接”、“接触或重叠”等时,应被解释为,不仅第一元件可以与第二元件“直接连接或耦接”或“直接接触或重叠”,也可以将第三元件“插设”在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或者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可以经由第四元件彼此“连接或耦接”、“接触或重叠”等。在此,第二元件可以被包括在彼此“连接或耦接”、“接触或重叠”等的两个以上的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中。
当使用诸如“之后”、“随后”、“接下来”、“之前”等的与时间相关的术语来描述元件或配置的过程或操作或者操作中的流程或步骤、处理、制造方法时,这些术语可用于描述非连续或非顺序的过程或操作,除非该术语与术语“直接”或“立即”一起使用。
另外,当提及任何尺寸、相对大小等时,即使没有明确相关说明,应考虑元素或特征的数值或相应的信息(例如水平、范围等)包括可能由各种因素(例如,过程因素、内部或外部冲击、噪声等)引起的公差或误差范围。此外,术语“可以”完全涵盖术语“能够”的所有含义。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的框图。
参考图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具有显示图像的功能和感测来自用户的触摸的功能。
为了实现显示图像的功能和感测触摸的功能,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布置有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的显示面板110、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10的显示驱动电路120等。
就功能而言,显示驱动电路120可以包括用于驱动数据线的数据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栅极线的栅极驱动电路以及用于控制数据驱动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的控制器。显示驱动电路120可以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其中布置有用于感测触摸的多个触摸电极TE的触摸屏面板TSP以及用于驱动触摸屏面板TSP并处理与触摸有关的信号的触摸电路200。
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触摸屏面板TSP可以是触摸屏面板TSP与显示面板110分开制造然后与显示面板110结合的外部型,或者是触摸屏面板TSP与显示面板110一起制造并且位于显示面板110的内部的嵌入型。
因此,根据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触摸屏面板TSP可以是具有感测触摸的功能的独立面板,或者是具有显示功能以及感测触摸功能的显示面板110。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假定显示面板110包括触摸屏面板TSP。
触摸电路200可以向显示面板110提供触摸驱动信号以驱动显示面板110,从显示面板110接收触摸感测信号,并基于触摸感测信号检测触摸是否存在或触摸坐标。
触摸电路200可以包括用于提供触摸驱动信号并接收触摸感测信号的触摸感测电路,以及用于检测触摸是否存在或计算触摸坐标的触摸控制器。
触摸电路200可以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部件,例如集成电路,或者可以与显示驱动电路120分开实现。
此外,触摸电路200的全部或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与显示驱动电路120或显示驱动电路120的内部电路集成来实现。例如,触摸电路200的触摸感测电路可以与显示驱动电路120的数据驱动电路一起实现为集成电路。
同时,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基于由触摸电极TE形成的电容来感测触摸是否存在或触摸坐标。
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通过作为基于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的互电容方案或自电容方案来感测触摸。
在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的情况下,可以将多个触摸电极TE分类为通过触摸驱动线提供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驱动电极以及与触摸驱动电极形成电容并通过触摸感测线提供触摸感测信号的触摸感测电极。在此,触摸驱动线和触摸感测线可以被称为触摸线。
在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的情况下,可以基于触摸驱动电极与触摸感测电极之间形成的互电容根据指示器(例如手指、笔等)是否存在而变化来检测触摸是否存在和触摸坐标。
在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的情况下,每个触摸电极既用作触摸驱动电极又用作触摸感测电极。即,触摸驱动信号通过触摸线被提供给触摸电极TE,在被提供了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电极中生成的触摸感测信号通过同一触摸线被发送。因此,在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的情况下,在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测电极之间没有区别,并且在触摸驱动线和触摸感测线之间没有区别。
在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的情况下,可以基于指示器(例如手指、笔等)与触摸电极TE之间形成的电容的变化来检测触摸是否存在和触摸坐标。
因此,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通过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或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来感测触摸。
此外,这样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面板、量子点显示装置等。
例如,当根据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是液晶显示装置时,多个触摸电极TE可以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10上,并且可以是被施加用于显示图像的公共电压的公共电极。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触摸驱动和感测操作的示例。
参考图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包括用作触摸传感器以提供触摸感测功能的多个触摸电极TE、通过顺序地驱动触摸电极TE来检测触摸的触摸电路200等。
触摸电路200可以通过在执行触摸感测的触摸感测时段顺序地驱动和感测多个触摸电极TE来检测触摸是否存在和触摸坐标。
更具体地,触摸电路200可以在多个触摸电极TE中选择至少一个触摸电极作为要感测的触摸电极TEs,并且将触摸驱动信号TDS提供给所选择的触摸电极TEs。之后,触摸电路200可以通过基于从所选择的触摸电极TEs和未选择的触摸电极TEo接收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确定每个触摸电极TE的电容变化(或电压变化、电荷量变化等)来检测触摸是否存在或触摸坐标。
例如,触摸电路200可以包括:触摸控制器220,触摸控制器220控制与触摸检测有关的信号的产生,并执行检测触摸是否存在并计算触摸坐标的处理;以及触摸感测电路210,触摸感测电路210向显示面板110提供触摸驱动信号TDS,从被提供有触摸驱动信号TDS的触摸电极TEs检测触摸感测信号TSS,并将检测到的触摸感测信号TSS提供给触摸控制器220。
在此,检测触摸的触摸感测时段可以在时间上与在显示面板110上显示图像的显示驱动时段分开,或者与显示驱动时段同时执行。
此外,可以通过在触摸感测时段中将具有与触摸驱动信号TDS相同的相位和幅度的交流信号提供给显示面板110的至少一条数据线和至少一条栅极线来执行减小通过至少一个触摸电极TE形成的寄生电容的无负载驱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触摸驱动信号TDS可以对应于无负载驱动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显示面板110上的触摸电极TE的尺寸可以对应于一个子像素的尺寸或两个以上子像素的尺寸。另外,每个触摸电极TE可以是没有开口的板型或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的网孔型。
如果一个触摸电极TE是网孔型并且具有与两个以上的子像素的尺寸相对应的尺寸,则一个触摸电极TE具有两个以上的开口,并且该两个以上的开口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和尺寸可以对应于子像素的发光区域的位置和尺寸。
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110可以是具有相同尺寸的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彼此分开的分离型,或者在相邻的行或列中布置有不同尺寸的触摸电极TE的编织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包括分离型触摸电极的显示面板。
参考图3,当在根据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中布置多个分离型触摸电极TE时,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接触孔CNT与触摸线TL电连接。
多个触摸电极TE可以位于显示区域中。根据情况,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一些(例如,最外侧的触摸电极)可以位于显示区域的外部区域(边框区域)中,或者可以延伸到显示区域的外部区域(边框区域)。显示区域可以是显示图像或执行触摸感测过程的区域。
电连接到多个触摸电极TE的多条触摸线TL可以位于显示区域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多条触摸线TL中的全部或一些可以位于显示区域的外部区域。当电连接到多个触摸电极TE的多条触摸线TL位于显示区域中时,多条触摸线TL可以通过布置在与多个触摸电极TE不同的层中而与多个触摸电极TE重叠。
全部的多条触摸线TL可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长度,并且可以从与触摸感测电路210连接的点到相对的点布置。多条触摸线TL可以仅在它们分别与对应的触摸电极TE连接的位置(即,接触孔CNT的位置)不同。
在分离型显示面板110的情况下,如果一个触摸电极TE与一条触摸线TL电连接,则应当有与多个触摸电极TE的数量一样多的多条触摸线TL。多条触摸线TL的数量可以对应于用于触摸感测电路210的信号输入和输出的触摸通道的数量。
因此,在由4×4触摸电极TE(其中以四行四列布置有十六个触摸电极TE)构成的分离型显示面板110的情况下,可以存在十六条触摸线TL和十六个触摸通道。
如上所述,如果触摸线TL连接到每个触摸电极TE,则需要触摸线TL与设置在显示面板110中的触摸电极TE的数量一样多。因此,触摸线TL和触摸通道的数量增加,并且触摸电路200的配置会变得复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将显示面板110划分为一定数量的触摸块,并且在与触摸线TL正交的方向上相邻的触摸电极TE可以针对各个触摸块以不同的跳跃间隔连接。因此,可以减少触摸线TL和触摸通道的数量,并且可以区分幽灵触摸。
图4示出了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被划分为多个触摸块并且触摸线以不同的跳跃间隔连接到划分的各个触摸块的图。
参考图4,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中,多个触摸电极TE(其为在显示驱动时段中使用的公共电极)可以被划分成多个块。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触摸电极TE可以在水平行方向和垂直列方向上布置成矩阵形式。在此,示出了通过简化构成显示面板110的触摸电极TE而将触摸电极TE布置成每一个触摸块BLOCK1、BLOCK2成四行四列的情况。
同时,设置在各个触摸块BLOCK中的触摸电极TE的数量可以相同,但也可以不同。
此时,第一触摸块BLOCK1和第二触摸块BLOCK2分别通过在不同的定时提供栅极信号来操作。然而,从第一触摸块BLOCK1中选择的触摸电极(例如,TE(1)11)和从第二触摸块BLOCK2中选择的触摸电极(例如,TE(2)11)可以连接到同一触摸线(例如,TL1)。因此,对于布置在一列中的触摸电极TE,可以以触摸线的数量除以触摸块的数量(在垂直方向上存在两个触摸块的情况下,触摸线的数量减少为1/2)来驱动触摸电极TE。
也就是说,如果在触摸电极TE中形成接触孔CNT,则可以将八个触摸电极TE布置在一列中。由于这些触摸电极TE可以被划分为两个触摸块BLOCK1、BLOCK2,因此可以将布置在一行中的所有触摸电极TE与四条触摸线TL连接。
例如,布置在第一触摸块BLOCK1的第一列中的第一触摸线TL1可以连接到布置在第一触摸块BLOCK1的第一行中的触摸电极TE(1)11和布置在第二触摸块BLOCK2的第一行中的触摸电极TE(2)11。另外,第二列的第二触摸线TL2可以连接到布置在第一触摸块BLOCK1的第一行中的触摸电极TE(1)12和布置在第二触摸块BLOCK2的第二行中的触摸电极TE(2)22。
此时,如果接触孔CNT位于第一触摸块BLOCK1中的触摸电极和接触孔CNT位于第二触摸块BLOCK2中的触摸电极的布置相同,则可能难以相对于分别连接在行方向上相邻的触摸电极(例如TE(1)11、TE(1)12、TE(1)13、TE(1)14)的触摸线(例如TL1、TL2、TL3、TL4)区分实际触摸和误触摸,因为对于各个触摸块BLOCK产生了相同的触摸感测信号。
因此,优选地将在触摸块BLOCK1、BLOCK2中的每一个中通过触摸线TL连接的触摸电极TE的位置配置成彼此不同,以便区分实际触摸和误触摸。
出于以上目的,可以相对于连接到相邻触摸电极TE的触摸线TL针对每个划分的触摸块BLOCK以不同的从参考触摸电极TE_ref起的跳跃间隔确定接触孔CNT的位置。
例如,如果参考触摸电极TE_ref被确定为位于各个触摸块BLOCK中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则第一列中的触摸线TL1可以连接到位于第一触摸块BLOCK1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TE(1)11和位于第二触摸块BLOCK2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TE(2)11,使得对于各个触摸块而言,跳跃间隔的增量可以为0(跳跃间隔为4)。
同时,通过将第二列中的触摸线TL2连接到位于第一触摸块BLOCK1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TE(1)12和位于第二触摸块BLOCK2的第二行的触摸电极TE(2)22,对于各个触摸块而言,跳跃间隔的增量可以为1(跳跃间隔为5)。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列中的触摸线TL2可以连接到位于第三触摸块中的第三行的触摸电极。
另外,通过将第三列中的触摸线TL3连接到位于第一触摸块BLOCK1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TE(1)13和位于第二触摸块BLOCK2的第四行的触摸电极TE(2)43,对于各个触摸块而言,跳跃间隔的增量可以为3(跳跃间隔为7)。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列中的触摸线TL3可以连接位于第三触摸块中的第三行(每个触摸块包括4行,因此第七行对应于第三行)的触摸电极。
这样,当针对各个触摸块BLOCK1、BLOCK2通过触摸线TL连接的触摸电极TE彼此具有不同的布置时,因为在相邻触摸电极TE之间的关系上针对各个触摸块BLOCK1、BLOCK2触摸感测信号TSS的分布是不同的,所以可以区分实际触摸和误触摸。
在此,示出了通过第一行中的触摸电极TE(1)11、TE(1)12、TE(1)13、TE(1)14确定各个触摸块BLOCK的参考触摸电极TE_ref的位置的情况。然而,参考触摸电极TE_ref的位置可以被确定为同一行,或者针对与触摸线TL连接的每一列可以被确定为不同行。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触摸电极TE的数量来改变针对各个触摸块BLOCK1、BLOCK2的不同地连接到触摸线TL的触摸电极TE的布置的方法。
然而,优选的是,各个触摸块BLOCK的跳跃间隔的增量被设定为与触摸块BLOCK的行数的除1以外的因数(4的因数为1、2、4,因此除1以外为2和4)不同。
例如,当触摸块BLOCK的数量为3以上并且跳跃间隔的增量具有在触摸块BLOCK内沿列方向布置的触摸电极TE的数量的因数(例如,在触摸块内沿列方向布置4个触摸电极的情况下,跳跃间隔的增量为2)时,连接有触摸线TL的结构在列方向上在第一触摸块BLOCK1和第三触摸块BLOCK3中可以具有相同的布置。
因此,如果针对各个触摸块BLOCK连接至相同触摸线TL的触摸电极TE的布置被配置为相同结构,则可能难以识别幽灵触摸。
因此,优选地,如果在各个触摸块BLOCK中在平行于触摸线TL的方向上布置四个触摸电极TE,则由于除1以外的因数为2和4,因此各个触摸块BLOCK的连接触摸线TL的跳跃间隔的增量为0、1、3。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列的触摸线TL1至第三列的触摸线TL3分别具有跳跃间隔的增量0、1、3,因此第四列的触摸线TL4的跳跃间隔的增量可以选自0、1、3。在此,示出了各个触摸块的第四列中的触摸线TL4的跳跃间隔的增量为1的情况。
如上所述,当针对各个触摸块BLOCK连接到同一触摸线TL的触摸电极TE具有不同的布置时,可以通过在针对各个触摸块BLOCK检测触摸感测信号TSS的分布后将具有以特定触摸电极TE为中心的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的触摸块确定为实际触摸来区分幽灵触摸。
图5示出了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在显示面板被划分为多个触摸块并且触摸线以不同的跳跃间隔连接到每个划分的触摸块的状态下检测触摸的图。
参考图5,例如,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显示面板110可以在触摸线TL的方向上划分成四个触摸块BLOCK1至BLOCK4,并且触摸块BLOCK1至BLOCK4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4×4矩阵的16个触摸电极TE。
在这种情况下,参考触摸电极TE_ref可以是位于触摸块BLOCK1至BLOCK4中的每一个中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例如,TE(1)11)。
在此,示出了各个触摸块的第一列中的触摸线TL1的跳跃间隔的增量为0,各个触摸块的第二列中的触摸线TL2的跳跃间隔的增量为1,并且各个触摸块的第三列中的触摸线TL3的跳跃间隔的增量为3的情况。
由于第一列中的触摸线TL1的跳跃间隔可以从作为参考触摸电极TE_ref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例如,TE(1)11)起依次增加0,因此第一列中的触摸线TL1可以分别连接到位于触摸块BLOCK1至BLOCK4中的每一个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TE(1)11、TE(2)11、TE(3)11、TE(4)11。
由于第二列中的触摸线TL2的跳跃间隔可以从作为参考触摸电极TE_ref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例如,TE(1)12)起依次增加1,因此第二列中的触摸线TL2可以分别连接到位于第一触摸块BLOCK1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TE(1)12、位于第二触摸块BLOCK2的第二行的触摸电极TE(2)22、位于第三触摸块BLOCK3的第三行的触摸电极TE(3)32和位于第四触摸块BLOCK4的第四行的触摸电极TE(4)42。
由于第三列中的触摸线TL3的跳跃间隔可以从作为参考触摸电极TE_ref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例如,TE(1)13)起依次增加3,因此第三列中的触摸线TL3可以分别连接到位于第一触摸块BLOCK1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TE(1)13、位于第二触摸块BLOCK2的第四行的触摸电极TE(2)43、位于第三触摸块BLOCK3的第三行的触摸电极TE(3)33和位于第四触摸块BLOCK4的第二行的触摸电极TE(4)23。
另一方面,当触摸块BLOCK1至BLOCK4中的每一个在列方向上包括四个触摸电极TE时,优选不将2或4(4的除1以外的因数)选择为跳跃间隔的增量。因此,可以从0、1和3中选择第四列的触摸线TL4的跳跃间隔的增量。在此,示出了对于各个触摸块,第四列的触摸线TL4的跳跃间隔增加0。
如上所述,当连接到多个触摸块BLOCK1至BLOCK4的触摸线TL对于各个触摸块具有不同的跳跃间隔时,位于触摸块BLOCK1至BLOCK4中的每一个中的触摸电极TE可以针对各个触摸块具有不同的布置。
以上作为示例示出了连接到多个触摸块BLOCK1至BLOCK4的每条触摸线TL针对各个触摸块以不同的跳跃间隔增加的情况,但是连接到多个触摸块BLOCK1至BLOCK4的每条触摸线TL可以针对各个触摸块以不同的跳跃间隔依次减小。
例如,第二列的触摸线TL2的跳跃间隔可以从作为参考触摸电极TE_ref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例如,TE(1)12)减小1。另外,第三列的触摸线TL3的跳跃间隔可以从作为参考触摸电极TE_ref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例如,TE(1)13)减小3。
同时,通过同一条触摸线连接的所有触摸电极可以以相同的跳跃间隔布置。另一方面,通过同一条触摸线连接的触摸电极可以以不同的跳跃间隔布置。
在这种状态下,当在触摸电极TE上发生触摸时,从位于触摸点的触摸电极TE检测到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的值指示最高强度,并且当触摸电极越靠近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时,触摸感测信号TSS的强度表现得越高。
因此,触摸感测信号TSS的强度根据在实际发生触摸的触摸块中在触摸点附近的触摸电极与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的距离而呈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
另一方面,由于针对触摸块BLOCK1至BLOCK4中的每一个连接到触摸线TL的触摸电极TE的布置不同,因此在没有发生实际触摸的触摸块中,触摸感测信号TSS的强度会根据触摸电极与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的距离而具有不规则分布。
在此,作为示例示出了在位于第三触摸块BLOCK3的第三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33处发生触摸的情况。
当在位于第三触摸块BLOCK3的第三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33中发生触摸时,位于第三触摸块BLOCK3的第三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33可以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感测信号TSS。另外,由于耦合效应,与位于第三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33相邻的触摸电极(例如,TE(3)32等)可以具有高强度的触摸感测信号TSS。
图6示出了在图5的情况下以强度的顺序布置具有实际触摸的第三触摸块中由触摸电极检测到的触摸感测信号的分布的图。
参考触摸感测信号TSS的分布,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的触摸电极TE可以是发生实际触摸的位于第三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33。
此时,位于第三触摸块BLOCK3的第三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33连接到位于第一触摸块BLOCK1的第一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1)13、位于第二触摸块BLOCK2的第四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2)43和位于第四触摸块BLOCK4的第二行第四列的触摸电极TE(4)24。因此,可以被这些触摸电极TE(1)13、TE(2)43、TE(4)24的检测到的触摸感测信号TSS可以与位于第三触摸块BLOCK3的第三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33检测到的强度相同。
在发生实际触摸的第三触摸块BLOCK3中,最靠近位于第三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33的触摸电极TE可以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相邻的位于第二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23、位于第三行第二列的触摸电极TE(3)32、位于第三行第四列的触摸电极TE(3)34以及位于第四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43。
因此,从位于第二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23、位于第三行第二列的触摸电极TE(3)32、位于第三行第四列的触摸电极TE(3)34和位于第四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43检测到的触摸感测信号TSS可以具有低于从位于第三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33检测到的最高强度(例如100)的第二高的强度(例如50)。
然而,通过触摸线TL连接到位于第三触摸块BLOCK3的第二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23的其他触摸块BLOCK1、BLOCK2、BLOCK4中的触摸电极TE可以具有不同的跳跃间隔。因此,由于每个触摸电极TE不位于对应触摸块中的第二行第三列,因此触摸感测信号TSS的分布会不同。通过触摸线TL连接到位于第三触摸块BLOCK3的第三行第二列的触摸电极TE(3)32、位于第三行第四列的触摸电极TE(3)34和位于第四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43的其他触摸块BLOCK1、BLOCK2、BLOCK4中的触摸电极TE可以检测到相同强度的触摸感测信号TSS。
因此,在第三触摸块BLOCK3中具有第二高的强度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的触摸电极TE(3)23、TE(3)32、TE(3)34、TE(3)43的分布可以在不同的触摸块BLOCK1、BLOCK2、BLOCK4中以不同的布置出现。
另外,在第三触摸块BLOCK3中与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TE(3)33在对角线方向上相邻的位于第二行第二列的触摸电极TE(3)22、位于第二行第四列的触摸电极TE(3)24、位于第四行第二列的触摸电极TE(3)42和位于第四行第四列的触摸电极TE(3)44距位于第三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33具有第二接近的距离。因此,基于从位于第三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33检测到的最高强度(例如100),它们可以具有第三高的强度(例如25)。
然而,通过触摸线TL连接到位于第三触摸块BLOCK3的第二行第二列的触摸电极TE(3)22的其他触摸块BLOCK1、BLOCK2、BLOCK4中的触摸电极TE可以具有不同的跳跃间隔。因此,触摸感测信号TSS的分布会不同。通过触摸线TL连接到位于第三触摸块BLOCK3的第二行第二列的触摸电极TE(3)22、位于第二行第四列的触摸电极TE(3)24和位于第三行第三列的触摸电极TE(3)33的其他触摸块BLOCK1、BLOCK2、BLOCK4中的触摸电极TE可以检测到相同强度的触摸感测信号TSS。
因此,由于不在没有实际触摸的触摸块(例如,BLOCK1、BLOCK2、BLOCK4)中形成发生实际触摸的触摸块(例如,BLOCK3)中产生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的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可以通过确定针对连接到每条触摸线TL的各个触摸块BLOCK增加或减小的不同跳跃间隔区分实际触摸和误触摸。
图7示出了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在针对各个触摸块不同地设置与触摸线连接的触摸电极的布置的状态下确定误触摸的触摸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7,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针对各个触摸块BLOCK,不同地设置连接到触摸线TL的触摸电极TE的布置的状态下,用于确定幽灵触摸的触摸驱动方法可以包括:检测各个触摸块BLOCK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的步骤;检测各个触摸块BLOCK中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的触摸电极的步骤;检测以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为基准基于距离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的步骤;确定以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为基准基于距离的触摸感测信号TSS是否为以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为基准基于距离的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的步骤;以及如果不是正态分布,则确定幽灵触摸的步骤。
在检测各个触摸块BLOCK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的步骤中,触摸电路200选择性地驱动各个触摸块BLOCK,以在显示面板110被划分为多个触摸块BLOCK的状态下从位于各个触摸块BLOCK中的触摸电极TE接收触摸感测信号TSS。
在检测各个触摸块BLOCK中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的触摸电极的步骤中,当在任意触摸块BLOCK中检测到触摸感测信号TSS时,比较布置在其中检测到触摸感测信号TSS并且检测到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的触摸电极TE的触摸块BLOCK中的所有触摸电极TE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的强度。
在检测以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为基准基于距离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的步骤中,在确定了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的触摸电极TE的状态下以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为基准从位于相邻距离的触摸电极TE依次检测各个触摸电极TE的触摸感测信号TSS。
此时,随着在实际发生触摸的触摸块BLOCK中触摸电极TE的位置与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的距离更近,触摸感测信号TSS可以具有更高的强度。因此,触摸感测信号TSS可以和与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的距离成反比。即,可以根据与实际发生触摸的触摸块BLOCK中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的距离来检测显示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的触摸感测信号TSS。
在确定以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为基准基于距离的触摸感测信号TSS是否为以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为基准基于距离的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的步骤中,基于各个触摸块BLOCK的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确定从相邻的触摸电极检测到的触摸感测信号TSS是否具有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
在如果不是正态分布,则确定幽灵触摸的步骤中,当以各个触摸块BLOCK的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为基准的相邻的触摸电极的触摸感测信号TSS是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时,确定在相应的触摸块BLOCK中发生了实际触摸。另一方面,当以各个触摸块BLOCK的具有最高强度的触摸电极为基准的相邻的触摸电极的触摸感测信号TSS不是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时,确定在相应的触摸块BLOCK中发生了误触摸,并且从触摸检测中排除了误触摸。
如上所述,如果针对各个触摸块BLOCK连接到同一触摸线TL的触摸电极TE的布置不同,则可以减少触摸线TL和触摸通道的数量。另外,可以通过各个触摸块BLOCK的触摸感测信号TSS的分布来区分实际触摸和误触摸。
同时,尽管上面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分离型触摸电极TE的结构,但是设置在触摸块BLOCK中的触摸电极TE的结构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
例如,设置在触摸块BLOCK中的触摸电极TE的尺寸可以彼此不同,并且可以在特定方向上具有不同的长度。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包括设置在相邻行中的触摸电极的尺寸不同的编织型触摸电极结构的显示面板。
参考图8,在根据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其中布置有编织型触摸电极TE的显示面板110具有通过多个接触孔CNT电连接到多个触摸电极TE的多条触摸线TL,但是设置在相邻行中的触摸电极TE的尺寸可以彼此不同。
例如,布置在第i行(i)中的触摸电极TE(i)1、TE(i)2、TE(i)3、TE(i)4的尺寸可以不同于布置在第(i-1)行(i-1)中的触摸电极TE(i-1)2的尺寸和布置在第(i+1)行(i+1)中的触摸电极TE(i+1)1的尺寸。因此,在其上布置有编织型触摸电极TE的显示面板110中,在多个行i-4、i-3、i-2、i-1、i、i+1、i+2、i+3中布置的触摸电极TE的数量可以不同,并且两个相邻行(例如,第(i+1)行和第i行)中的任一行(例如,第i行)的触摸电极TE的数量可以多于另一行(例如,第(i+1)行)。
此时,在行方向上较长地形成的触摸电极(例如,TE(i-1)2和TE(i+1)1)可以被称为长触摸电极,并且其余触摸电极(例如,TE(i)1、TE(i)2、TE(i)3、TE(i)4和TE(i+2)1)可以被称为短触摸电极。
显示面板110可以具有矩阵结构,其中在行方向上具有较长的长度的长触摸电极和在行方向上具有较短的长度的短触摸电极在列方向上交替地布置。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条触摸线TL连接尺寸小于长触摸电极的一定数量的短触摸电极以对应于长触摸电极的长度。例如,可以通过一条触摸线TL2将第i行中的第一电极TE(i)1和第(i+2)行中的第一触摸电极TE(i+2)1彼此电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一条触摸线TL2连接的两个以上的触摸电极(TE(i)1和TE(i+2)1)通过位于第(i+1)行中的长触摸电极TE(i+1)而彼此分开布置,但是它们可以作为一个触摸电极TE操作,因为它们在触摸驱动过程中具有相同的电位状态。因此,即使通过一条触摸线TL连接的两个以上的短触摸电极通过其他触摸电极而分开布置并且布置在不同的行中,它们也形成为通过同一触摸线TL电连接的短触摸电极块,并且可以像一个短触摸电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同一触摸线连接的多个短触摸电极可以被称为短触摸电极或可以被称为短触摸电极块。
这样,可以通过以特定数量为单位将多个短触摸电极连接到同一触摸线TL来形成短触摸电极块。通过一条触摸线TL与同一条线连接的短触摸电极的数量可以根据长触摸电极的尺寸而变化。
另一方面,示出了其中在行方向上具有较长的长度的长触摸电极相对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长触摸电极被布置在彼此不对齐的位置处的结构,但是长触摸电极可以被布置在在列方向上彼此对齐的位置处。
如上所述,在其中在行方向上具有较长的长度的长触摸电极和具有较短的长度的短触摸电极在列方向上交替地布置的编织型触摸电极结构的情况下,触摸电极块BLOCK可以包括N(N为2以上的整数)个具有较长的长度的长触摸电极和平行布置并对应于长触摸电极的M(M为2以上的整数)个短触摸电极块。
例如,当长触摸电极的长度对应于两个短触摸电极的长度时,在列方向上布置的两个短触摸电极可以构成通过同一条线连接的短触摸电极块。因此,触摸电极块BLOCK可以包括两个长触摸电极和分别通过同一条线连接的两个短触摸电极块。
在此,触摸电极块BLOCK可以对应于两个长触摸电极和分别通过同一条线连接的两个短触摸电极块以2×2的尺寸布置的区域。
如上所述,在布置在相邻行中的触摸电极TE的尺寸不同的编织型触摸电极结构的情况下,触摸电极块BLOCK的面积可以根据通过一条触摸线TL连接的短触摸电极的数量和长触摸电极的长度而不同地改变。
提供了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且在特定应用及其要求的背景下提供了以上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本文中限定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以上说明书和附图仅出于说明性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示例。即,所公开的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符合与权利要求一致的最宽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基于所附权利要求来解释,并且在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都应当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布置在多个划分的触摸块中的多个触摸电极,以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连接至各个触摸块的至少一个触摸电极的多条触摸线;以及
触摸电路,所述触摸电路用于从所述多条触摸线接收触摸感测信号并根据针对各个触摸块检测到的所述触摸感测信号的分布来确定触摸,
其中,连接到针对各个触摸块的触摸线的所述多个触摸电极的布置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触摸电极以在所述触摸块中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彼此分开的分离型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触摸电极以设置在所述触摸块中的相邻行中的所述触摸电极的尺寸不同的编织型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触摸电极在至少两个以上的触摸块中以不同数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触摸线分别连接到与所述触摸块中的参考触摸电极隔开预定的跳跃间隔的触摸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参考触摸电极是位于所述触摸块中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跳跃间隔在设置在同一触摸块中的至少两条以上的触摸线之间具有不同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跳跃间隔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针对每个所述触摸块依次增大或减小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针对每个所述触摸块依次增大或减小的所述值是与在所述触摸块内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触摸电极的数量的除1以外的因数不对应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触摸感测信号的分布是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时,所述触摸电路将相应触摸块中的触摸确定为实际触摸。
11.一种显示面板的触摸驱动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布置在多个划分的触摸块中的多个触摸电极和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连接至各个触摸块的至少一个触摸电极的多条触摸线,所述触摸驱动方法包括:
检测各个触摸块的触摸感测信号;
检测各个所述触摸块中具有最高强度的所述触摸感测信号的触摸电极;
检测以具有最高强度的所述触摸电极为基准基于距离的所述触摸感测信号;
确定以具有最高强度的所述触摸电极为基准基于距离的所述触摸感测信号是否为以具有最高强度的所述触摸电极为基准基于距离的规定分布;以及
如果不是所述规定分布,则确定幽灵触摸,
其中,连接到针对各个触摸块的触摸线的所述多个触摸电极的布置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驱动方法,其中,所述多条触摸线分别连接到与所述触摸块中的参考触摸电极隔开预定的跳跃间隔的触摸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摸驱动方法,其中,所述参考触摸电极是位于所述触摸块中的第一行的触摸电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摸驱动方法,其中,所述跳跃间隔在设置在同一触摸块中的至少两条以上的触摸线之间具有不同的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摸驱动方法,其中,所述跳跃间隔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针对每个所述触摸块依次增大或减小的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驱动方法,其中,针对每个所述触摸块依次增大或减小的所述值是与在所述触摸块内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触摸电极的数量的除1以外的因数不对应的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驱动方法,其中,所述规定分布是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
CN202110794152.3A 2020-09-03 2021-07-14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驱动方法 Active CN1141381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12064A KR20220030553A (ko) 2020-09-03 2020-09-03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터치 구동 방법
KR10-2020-0112064 2020-09-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8134A CN114138134A (zh) 2022-03-04
CN114138134B true CN114138134B (zh) 2024-04-16

Family

ID=80356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4152.3A Active CN114138134B (zh) 2020-09-03 2021-07-14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87396B2 (zh)
KR (1) KR20220030553A (zh)
CN (1) CN1141381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0986B (zh) * 2020-07-23 2024-04-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触摸电路及其触摸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39880B1 (ko) * 2011-10-05 2013-03-06 (주)멜파스 터치 감지 장치 및 방법
EP3674861B1 (en) * 2018-12-28 2022-05-04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touch panel, touch sensing circuit, and touch sensing method
CN112394825A (zh) * 2019-08-19 2021-02-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校准电容式触控模组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66594A1 (en) 2022-03-03
US11487396B2 (en) 2022-11-01
KR20220030553A (ko) 2022-03-11
CN114138134A (zh) 2022-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4939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KR101315227B1 (ko)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9874971B2 (en) Display device
US9684400B2 (en) Capacitive sensing detection method for an active pixel matrix
US9746950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sensor, with reducing influence of parasitic capacitance on the sensor, and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KR101628724B1 (ko)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KR101570455B1 (ko)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11523111A (ja) 接触及び接近を感知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と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パネルを用いる接触及び接近感知方法
US10824263B2 (en) Detec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455314B1 (ko)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US11526247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touch circuit and touch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11221701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with orthogonal touch driving signals
CN114138134B (zh)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驱动方法
US11740737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touch driving circuit and touch driving method thereof
EP4235374A1 (en) Touchscreen display flicker
KR101688428B1 (ko) 디스플레이 드라이버 ic,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1427627B1 (ko) 터치패널 입력장치 및 그의 터치패널 입력검출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