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7880A -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7880A
CN114127880A CN201980098278.8A CN201980098278A CN114127880A CN 114127880 A CN114127880 A CN 114127880A CN 201980098278 A CN201980098278 A CN 201980098278A CN 114127880 A CN114127880 A CN 114127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magnet
facing
arc
main
magnetic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82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政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27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78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38Part of main magnetic circuit shaped to suppress arcing between the contacts of th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5Details particular to cont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01H9/346Details concerning the arc formation cha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弧路径形成部及直流继电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包括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磁铁框架以及在所述磁铁框架的宽度方向上配置的多个主磁铁部。各主磁铁部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相同的极性。因此,在各主磁铁部之间的空间产生彼此排斥的方向的磁场。通过所述磁场,形成朝向电弧路径形成部的外侧的方向的电磁力。因此,产生的电弧可以沿着所述电磁力的方向移动而稳定地被灭弧。其结果,避免设置于直流继电器的中心部的各构件被电弧损伤。

Description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电磁力形成电弧的排出路径且能够防止直流继电器的损伤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直流继电器(Direct current relay)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传递机械驱动或电流信号的装置。直流继电器又称为磁开关(Magnetic switch),通常被分类为电性电路开闭装置。
直流继电器包括固定触点及可动触点。固定触点与外部的电源及负载以可通电的方式相连接。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可以彼此接触或分离。
利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的接触及分离,允许或断开基于直流继电器的通电。所述移动由用于向可动触点施加驱动力的驱动部来实现。
当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分离时,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之间将产生电弧(arc)。电弧为高压、高温的电流的流动。因此,所产生的电弧需要通过预设定的路径迅速地从直流继电器排出。
电弧的排出路径由设置于直流继电器的磁铁来形成。所述磁铁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相接触的空间的内部形成磁场。利用由所形成的磁场及电流的流动而产生的电磁力,可以形成电弧的排出路径。
参照图1,其示出现有技术的直流继电器1000中设置的固定触点1100及可动触点1200相接触的空间。如上所述,在所述空间设置永久磁铁1300。
永久磁铁1300包括:位于上侧的第一永久磁铁1310以及位于下侧的第二永久磁铁1320。第一永久磁铁1310的下侧被磁化(magnetize)为N极,第二永久磁铁1320的上侧被磁化为S极。由此,磁场沿着从上侧朝向下侧的方向形成。
图1的(a)示出电流通过左侧的固定触点1100流入,并通过右侧的固定触点1100流出的状态。根据弗莱明的左手定则,形成如画斜线的箭头所示朝向外侧的电磁力。由此,所产生的电弧可以沿着电磁力的方向向外侧排出。
另一方面,图1的(b)示出电流通过右侧的固定触点1100流入,并通过左侧的固定触点1100流出的状态。根据弗莱明的左手定则,形成如画斜线的箭头所示朝向内侧的电磁力。由此,所产生的电弧可以沿着电磁力的方向向内侧移动。
在直流继电器1000的中央部分,即各固定触点1100之间的空间设置有用于使可动触点1200沿着上下方向进行驱动的多个构件。作为一例,在所述位置设置有轴、贯穿插入于轴的弹簧构件等。
因此,在如图1的(b)所示产生的电弧朝向中央部分移动的情况下,设置于所述位置的多个构件可能会被电弧的能量所损伤。
并且,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直流继电器1000内部形成的电磁力的方向依赖于向固定触点1200通电的电流的方向。因此,优选在固定触点1100使电流仅向预设定的方向,即图1的(a)所示的方向进行通电。
即,用户在每次使用直流继电器时需要考虑电流的方向。这将给直流继电器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与用户的意图无关地,因操作不熟练等而使得向直流继电器施加的电流的方向改变的情况也无法排除在外。
在此情况下,因所产生的电弧而可能使直流继电器的中央部分设置的构件受到损伤。由此,减少直流继电器的耐久年限,并且还可能引起安全事故。
韩国授权发明专利文献第10-1696952号披露了直流继电器。具体而言,披露了利用多个永久磁铁能够防止可动触点的移动的结构的直流继电器。
但是,上述的结构的直流继电器虽然利用多个永久磁铁能够防止可动触点的移动,但是存在有未就针对用于控制电弧的排出路径的方向的方案给出相应的对策的限制。
韩国授权发明专利文献第10-1216824号披露了直流继电器。具体而言,披露了利用衰减磁铁能够防止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间任意分离的结构的直流继电器。
但是,上述的结构的直流继电器仅提示出用于保持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接触状态的方案。即,存在有未能提示出用于形成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分离时产生的电弧的排出路径的方案的限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授权发明专利文献第10-1696952号(2017.01.16.)
韩国授权发明专利文献第10-1216824号(2012.12.2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首先,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使产生的电弧不向中央部分延伸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并且,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与向固定触点施加的电流的方向无关地能够使电弧的排出路径朝向外侧形成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并且,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使所产生的电弧对位于中央部分的构件构成的损伤最小化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并且,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使产生的电弧进行移动并充分地被灭弧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并且,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强化用于形成电弧的排出路径的磁场的强度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并且,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有效地排出所产生的电弧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并且,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需过多地变更结构便能够变更电弧的排出路径的结构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弧路径形成部,其包括:磁铁框架,在其内部形成有空间,包括包围所述空间并彼此面对的两对面;以及主磁铁部,容置于所述空间,分别结合于所述两对面中更短地延伸的一对面;在所述空间容置固定接触件及可动接触件,所述可动接触件构成为与所述固定接触件接触或与所述固定接触件分离,分别结合于所述一对面的所述主磁铁部构成为,所述主磁铁部的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相同的极性(polarity),以形成所述固定接触件和所述可动接触件分离而产生的电弧(arc)的排出路径。
并且,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的所述主磁铁部可以包括:第一主磁铁部,结合于所述一对面中的一个面;以及第二主磁铁部,结合于所述一对面中的另一个面,以与所述第一主磁铁部面对的方式布置。
并且,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的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和所述第二主磁铁部的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可以带有相同的极性。
并且,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的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和所述第二主磁铁部的各所述相向面可以带有N极。
并且,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可以包括分别结合于所述磁铁框架的所述两对面中更长地延伸的另一对面的副磁铁部,所述副磁铁部的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相同的极性。
并且,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的所述副磁铁部的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可以与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和所述第二主磁铁部的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不同的极性。
并且,在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的所述磁铁框架的所述两对面中更短地延伸的另一对面形成有电弧排出孔,所述电弧排出孔贯穿形成以将所述空间和所述磁铁框架的外部相连通。
并且,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的所述第一主磁铁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分别以彼此分离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主磁铁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主磁铁部分别以彼此分离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
并且,在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的多个所述第一主磁铁部之间以及多个所述第二主磁铁部之间分别设置有磁化构件,多个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及所述磁化构件彼此连接,多个所述第二主磁铁部及所述磁化构件彼此连接。
并且,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继电器,其包括:固定接触件;可动接触件,构成为与所述固定接触件接触或与所述固定接触件分离;电弧路径形成部,在其内部形成有容置所述固定接触件及所述可动接触件的空间,且在所述空间形成磁场,以形成所述固定接触件及所述可动接触件分离而产生的电弧的排出路径;以及框架部,容置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包括:磁铁框架,在其内部形成所述空间,包括包围所述空间并彼此面对的两对面;以及主磁铁部,容置于所述空间,分别结合于所述两对面中更短地延伸的一对面,在所述空间容置固定接触件及与所述固定接触件接触或与所述固定接触件分离的可动接触件,分别结合于所述一对面的所述主磁铁部构成为,所述主磁铁部的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相同的极性,以形成所述固定接触件和所述可动接触件分离而产生的电弧的排出路径。
并且,所述直流继电器的所述主磁铁部可以包括:第一主磁铁部,结合于所述一对面中的一个面;以及第二主磁铁部,结合于所述一对面中的另一个面,以与所述第一主磁铁部面对的方式布置,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和所述第二主磁铁部的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相同的极性。
并且,所述直流继电器的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可以包括分别结合于所述磁铁框架的所述两对面中更长地延伸的另一对面的副磁铁部,所述副磁铁部的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相同的极性,所述副磁铁部的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与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和所述第二主磁铁部的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不同的极性。
并且,所述直流继电器的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分别以彼此分离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主磁铁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主磁铁部分别以彼此分离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
并且,所述直流继电器的多个所述第一主磁铁部中的一个可以比另一个更短,多个所述第二主磁铁部中的一个并另一个更短。
并且,在所述直流继电器的多个所述第一主磁铁部之间以及多个所述第二主磁铁部之间可以分别设置有磁化构件,多个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及所述磁化构件彼此连接,多个所述第二主磁铁部及所述磁化构件彼此连接。
并且,所述直流继电器的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及所述第二主磁铁部可以分别包括与各所述相向面相向并接触于所述磁铁框架的面的相反面,在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和所述第二主磁铁部之间形成有主磁场,在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及所述第二主磁铁部的各所述相向面和各所述相反面之间形成有副磁场,所述副磁场强化所述主磁场。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如下的效果。
首先,磁铁框架上设置的主磁铁部以彼此面对的方式布置。主磁铁部的彼此面对的一侧带有相同的极性。因此,在各主磁铁部之间的空间向彼此排斥或吸引的方向形成磁场。
由此,各磁场的前进方向发生变更,以使各固定触点的附近形成的电磁力向从磁铁框架的中心远离的方向形成。其结果,所产生的电弧的路径A.P也向从磁铁框架的中心远离的方向形成。
并且,主磁铁部的彼此面对的一侧带有相同的极性。由此,在各主磁铁部之间的空间向彼此排斥或吸引的方向形成磁场。
其结果,各固定触点附近形成的磁场与向各固定触点施加的电流的方向无关地向从磁铁框架的中心远离的方向形成。由此,所产生的电弧也与向各固定触点施加的电流的方向无关地向从磁铁框架的中心远离的方向形成。
由此,所产生的电弧将不朝向磁铁框架的中心部移动。其结果,避免设置于直流继电器的中心部的各构件被电弧损伤。
更进一步,所产生的电弧不朝向窄的空间的磁铁框架的中心,即固定触点之间延伸,而是朝向更宽的空间的固定触点的外侧延伸。由此,电弧可以在宽的空间移动并充分地被灭弧。
并且,在磁铁框架的内部,在多个主磁铁部之间形成有主磁场。同时,由各主磁铁部自身也形成有副磁场。所述副磁场强化所述主磁场。
由此,能够强化由多个主磁铁部形成的主磁场的强度。其结果,由主磁场发生的电磁力的强度也被强化,从而能够有效地形成电弧的排出路径。
并且,在磁铁框架除了主磁铁部以外还可以设置有副磁铁部。副磁铁部设置于未布置有主磁铁部的磁铁框架的面。副磁铁部形成副磁场以强化由主磁铁部形成的主磁场。
由此,由主磁铁部形成的主磁场的强度可以被强化。其结果,所发生的电磁力的强度也被强化,从而能够有效地形成电弧的排出路径。
并且,设置于磁铁框架的主磁铁部可以利用磁化构件彼此连接。由此,磁化构件带有与主磁铁部相同的极性。
由此,不仅由主磁铁部形成磁场,还由磁化构件形成磁场。所述磁场沿着相同的方向形成,从而能够强化各磁场的强度。
并且,在磁铁框架形成有电弧排出孔。电弧排出孔可以贯穿形成于磁铁框架,以排出沿着所形成的路径延伸的电弧。电弧排出孔位于由主磁铁部或主磁铁部和副磁铁部形成的磁场的延长线上。
由此,当产生的电弧沿着所形成的排出路径移动时,将朝向电弧排出孔。由此,能够将产生的电弧有效地从磁铁框架排出。
并且,在一实施例中,各主磁铁部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长度。即,位于磁铁框架的各面的各主磁铁部的长度可以彼此不同。
由此,仅通过变更各主磁铁部的长度,便能够变更由各主磁铁部产生的磁场的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直流继电器中产生电弧的路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直流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直流继电器中设置的磁铁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磁铁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磁铁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磁铁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8是图5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磁铁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9是图5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磁铁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磁铁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磁铁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0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磁铁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0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磁铁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0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磁铁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图5及图6的磁铁组装体的内部形成的电弧的前进方向的俯视图。
图16是示出图7的磁铁组装体的内部形成的电弧的前进方向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图8的磁铁组装体的内部形成的电弧的前进方向的俯视图。
图18是示出图9的磁铁组装体的内部形成的电弧的前进方向的俯视图。
图19是示出图10及图11的磁铁组装体的内部形成的电弧的前进方向的俯视图。
图20是示出图12的磁铁组装体的内部形成的电弧的前进方向的俯视图。
图21是示出图13的磁铁组装体的内部形成的电弧的前进方向的俯视图。
图22是示出图14的磁铁组装体的内部形成的电弧的前进方向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及直流继电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更加明确本发明的特征,可能会省去对一部分结构元件的说明。
1.术语的定义
当提及到某一结构元件“连接于”或“接触于”另一结构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接触于该另一结构元件,但是应当被理解为它们之间还可能存在有其它结构元件。
相反地,当提及到某一结构元件“直接连接于”或“直接接触于”另一结构元件时,则应当被理解为它们之间不存在有其它结构元件。
除非在上下文中明确示出不同的含义,否则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
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术语“磁化(magnetize)”表示某一物体在磁场内带有磁性的现象。
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术语“极性(polarity)”表示电极的阳极和阴极等具有的彼此不同的性质。在一实施例中,极性可以区分为N极或S极。
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术语“通电(electric current)”表示两个以上的构件进行电连接的状态。
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术语“电弧路径(arc path)”表示所产生的电弧移动或者被灭弧并移动的路径。
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术语“左侧”、“右侧”、“上侧”、“下侧”、“前方侧”以及“后方侧”可以参照图2所示的坐标系加以理解。
2.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10的结构的说明
参照图2及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10包括框架部100、开闭部200、芯部300以及可动接触件部400。
并且,参照图4至图14,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10包括电弧路径形成部500、600。电弧路径形成部500、600可以形成所产生的电弧的排出路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10的各结构元件进行说明,其中对电弧路径形成部500、600单独地进行说明。
(1)框架部100的说明
框架部100形成直流继电器10的外侧。在框架部100的内部形成有预定的空间。在所述空间可以容置用于执行使直流继电器10接通或断开从外部传递的电流的功能的多样的装置。
即,框架部100作为一种壳体进行作用。
框架部100可以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形成。这是为了防止框架部100的内部和外部被任意地通电。
框架部100包括:上部框架110、下部框架120、绝缘板130以及支撑板140。
上部框架110形成框架部100的上侧。在上部框架110的内部形成有预定的空间。
在上部框架110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置开闭部200及可动接触件部400。并且,在上部框架110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置电弧路径形成部500、600。
上部框架110可以与下部框架120相结合。在上部框架110和下部框架120之间的空间可以布置绝缘板130及支撑板140。
在上部框架110的一侧,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布置开闭部200的固定接触件220。固定接触件220在上部框架110的上侧露出其一部分,从而可以与外部的电源或负载以可通电的方式进行连接。
为此,在上部框架110的上侧可以形成有供固定接触件220贯穿结合的贯通孔。
下部框架120形成框架部100的下侧。在下部框架120的内部形成有预定的空间。在下部框架120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置芯部300。
下部框架120可以与上部框架110相结合。在下部框架120和上部框架110之间的空间可以设置绝缘板130及支撑板140。
绝缘板130及支撑板140构成为以电性方式及物理方式分离上部框架110的内部空间和下部框架120的内部空间。
绝缘板130位于上部框架110和下部框架120之间。绝缘板130构成为以电性方式分离上部框架110和下部框架120。为此,绝缘板130可以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形成。
利用绝缘板130能够防止容置于上部框架110内部的开闭部200、可动接触件部400以及电弧路径形成部500、600和容置于下部框架120内部的芯部300间的任意通电。
在绝缘板130的中心部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在所述贯通孔(未图示)以上下方向可移动的方式贯穿结合有可动接触件部400的轴440。
在绝缘板130的下侧布置支撑板140。绝缘板130可以支撑于支撑板140。
支撑板140位于上部框架110和下部框架120之间。
支撑板140构成为以物理方式分离上部框架110和下部框架120。并且,支撑板140构成为支撑绝缘板130。
支撑板140可以由磁性体形成。由此,支撑板140可以与芯部300的轭330一同形成磁路(magnetic circuit)。利用所述磁路能够形成用于使芯部300的可动芯320朝向固定芯310移动的驱动力。
在支撑板140的中心部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在所述贯通孔(未图示)以上下方向可移动的方式贯穿结合有轴440。
由此,在可动芯320向朝向固定芯310的方向或从固定芯310远离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轴440及连接于轴440的可动接触件430也可以向相同的方向一同移动。
(2)开闭部200的说明
开闭部200构成为,根据芯部300的动作而允许或断开电流的通电。具体而言,随着固定接触件220及可动接触件430进行接触或分离,开闭部200可以允许或断开电流的通电。
开闭部200容置于上部框架110的内部空间。开闭部200可以由绝缘板130及支撑板140与芯部300以电性方式及物理方式分离。
开闭部200包括:电弧腔室210、固定接触件220以及密封(sealing)构件230。
并且,在电弧腔室210的外侧可以设置有电弧路径形成部500、600。电弧路径形成部500、600可以形成磁场,所述磁场用于形成电弧腔室210内部所产生的电弧的路径A.P。对此的详细说明将进行后述。
电弧腔室210构成为,在内部空间对随着固定接触件220及可动接触件430分离而产生的电弧(arc)进行灭弧(extinguish)。因此,也可以将电弧腔室210称为“灭弧部”。
电弧腔室210构成为以密闭方式容置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即,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容置于电弧腔室210内部。由此,可以避免因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分离而产生的电弧向外部任意地泄漏。
在电弧腔室210内部可以填充有灭弧用气体。灭弧用气体用于对所产生的电弧进行灭弧,并可以通过预设定的路径排出到直流继电器10的外部。为此,在包围电弧腔室210的内部空间的墙体可以贯穿形成有连通孔(未图示)。
电弧腔室210可以由绝缘性材料形成。并且,电弧腔室210可以由具有高的耐压性及高的耐热性的材料形成。这起因于所产生的电弧为高温高压的电子的流动。在一实施例中,电弧腔室210可以由陶瓷(ceramic)材料形成。
在电弧腔室210的上侧可以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分别贯穿结合固定接触件22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定接触件22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及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而具有两个。由此,电弧腔室210的上侧形成的贯通孔也可以形成有两个。
当在所述贯通孔贯穿结合固定接触件220时,所述贯通孔将被封闭。即,固定接触件220以密闭方式结合于所述贯通孔。由此,避免所产生的电弧通过所述贯通孔向外部排出。
电弧腔室210的下侧可以开放。在电弧腔室210的下侧接触有绝缘板130及密封构件230。即,电弧腔室210的下侧由绝缘板130及密封构件230密闭。
由此,电弧腔室210可以与上部框架110的外侧空间以电性方式及物理方式分离。
电弧腔室210中被灭弧的电弧通过预设定的路径向直流继电器10的外部排出。在一实施例中,被灭弧的电弧可以通过所述连通孔(未图示)向电弧腔室210的外部排出。
固定接触件220构成为与可动接触件430相接触或分离,从而接通或断开直流继电器10的内部与外部的通电。
具体而言,当固定接触件220与可动接触件430相接触时,直流继电器10的内部与外部可以通电。相反地,当固定接触件220与可动接触件430分离时,直流继电器10的内部与外部的通电被断开。
如名称术语中可知,固定接触件220不进行移动。即,固定接触件220固定结合于上部框架110及电弧腔室210。因此,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的接触及分离将由可动接触件430的移动来实现。
固定接触件220的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端部向上部框架110的外侧露出。在所述一侧端部以可通电的方式连接电源或负载。
固定接触件220可以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定接触件220包括左侧的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及右侧的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而共设置有两个。
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从可动接触件43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偏向一侧,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侧布置。并且,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从可动接触件43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偏向另一侧,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右侧布置。
在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及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中的一个能够以可通电的方式连接电源。并且,在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及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中的另一个能够以可通电的方式连接负载。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10可以与连接于固定接触件220的电源或负载的方向无关地形成电弧的路径A.P。这由电弧路径形成部500、600实现,对此的详细说明将进行后述。
固定接触件220的另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下侧端部朝向可动接触件430延伸。
当可动接触件430向朝向固定接触件220的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移动时,所述下侧端部与可动接触件430相接触。由此,直流继电器10的外部与内部可以通电。
固定接触件220的所述下侧端部位于电弧腔室210内部。
当断开控制电源时,可动接触件430在复位弹簧360的弹力的作用下从固定接触件220分离。
此时,随着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分离,在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之间产生电弧。所产生的电弧可以被电弧腔室210内部的灭弧用气体灭弧,并沿着由电弧路径形成部500、600形成的路径排出到外部。
密封构件230构成为断开电弧腔室210和上部框架110内部的空间的任意连通。密封构件230与绝缘板130及支撑板140一同密封电弧腔室210的下侧。
具体而言,密封构件230的上侧与电弧腔室210的下侧相结合。并且,密封构件230的放射状内侧与绝缘板130的外周相结合,密封构件230的下侧结合于支撑板140。
由此,电弧腔室210中产生的电弧及被灭弧用气体灭弧的电弧不会向上部框架110的内部空间任意流出。
并且,密封构件230可以构成为断开缸筒370的内部空间和框架部100的内部空间的任意连通。
(3)芯部300的说明
芯部300构成为,随着施加控制电源而使可动接触件部400向上侧移动。并且,芯部300构成为,在控制电源的施加被解除的情况下,使可动接触件部400再次向下侧移动。
芯部300可以与外部的控制电源(未图示)以可通电的方式连接,从而接收所施加的控制电源。
芯部300位于开闭部200的下侧。并且,芯部300容置于下部框架120的内部。芯部300和开闭部200可以利用绝缘板130及支撑板140以电性方式及物理方式分离。
在芯部300和开闭部200之间布置可动接触件部400。在芯部300施加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可动接触件部400可以进行移动。由此,可动接触件430和固定接触件220相接触,从而可以使直流继电器10通电。
芯部300包括:固定芯310、可动芯320、轭330、绕线筒340、线圈350、复位弹簧360以及缸筒370。
固定芯310被线圈350中产生的磁场所磁化(magnetize)而发生电磁引力。在所述电磁引力的作用下,可动芯320朝向固定芯310移动(图3中的上侧方向)。
固定芯310不进行移动。即,固定芯310固定结合于支撑板140及缸筒370。
固定芯310可以由能够被磁场所磁化而发生电磁力的任意的形态构成。在一实施例中,固定芯310可以由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等构成。
固定芯310部分地容置于缸筒370内部的上侧空间。并且,固定芯310的外周与缸筒370的内周相接触。
固定芯310位于支撑板140和可动芯320之间。
在固定芯310的中心部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在所述贯通孔(未图示)以上下可移动的方式贯穿结合有轴440。
固定芯310与可动芯320分离预定距离大小。由此,可动芯320能够朝向固定芯310移动的距离可以被限制为所述预定距离。因此,所述预定距离可以被定义为“可动芯320的移动距离”。
在固定芯310的下侧接触有复位弹簧360的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端部。当随着固定芯310被磁化而可动芯320向上侧移动时,复位弹簧360被压缩并储存恢复力。
因此,当控制电源的施加被解除而固定芯310的磁化结束时,可动芯320可以在所述恢复力的作用下再次向下侧复位。
可动芯320构成为,当施加控制电源时,在固定芯310产生的电磁引力的作用下朝向固定芯310移动。
随着可动芯320的移动,结合于可动芯320的轴440向朝向固定芯310的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移动。并且,随着轴440进行移动,结合于轴440的可动接触件部400向上侧移动。
由此,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相接触,从而可以使直流继电器10与外部的电源或负载通电。
可动芯320可以被设置为能够接受因电磁力所引起的引力的任意的形态。在一实施例中,可动芯320可以由磁性体材料形成,或者由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等构成。
可动芯320容置于缸筒370的内部。并且,可动芯320可以在缸筒370内部沿着缸筒370的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移动。
具体而言,可动芯320可以沿着朝向固定芯310的方向及从固定芯310远离的方向移动。
可动芯320与轴440相结合。可动芯320可以与轴440一体地移动。当可动芯320向上侧或下侧移动时,轴440也将向上侧或下侧移动。由此,可动接触件430也将向上侧或下侧移动。
可动芯320位于固定芯310的下侧。可动芯320与固定芯310分离预定距离大小。所述预定距离与上述相同为可动芯320能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距离。
可动芯320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在可动芯320的内部按预定距离大小凹陷形成有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空部。在所述中空部部分地容置复位弹簧360及贯穿结合于复位弹簧360的轴440的下侧。
在所述中空部的下侧沿着长度方向贯穿形成有贯通孔。所述中空部和所述贯通孔相连通。插入所述中空部中的轴440的下侧端部可以朝向所述贯通孔前进。
在可动芯320的下侧端部按预定距离大小凹陷形成有空间部。所述空间部与所述贯通孔相连通。在所述空间部布置轴440的下侧头部。
轭330随着施加控制电源而形成磁路(magnetic circuit)。轭330所形成的磁路可以构成为,对线圈350所形成的磁场的方向进行调节。
因此,当施加控制电源时,线圈350可以向可动芯320朝向固定芯310移动的方向生成磁场。轭330可以由可通电的导电材料形成。
轭330容置于下部框架120的内部。轭330以包围线圈350的方式构成。线圈350能够以与轭330的内周面分离预定距离大小的方式容置于轭330的内部。
在轭330的内部容置绕线筒340。即,沿着从下部框架120的外周朝向放射状内侧的方向依次地布置轭330、线圈350以及卷绕线圈350的绕线筒340。
轭330的上侧接触于支撑板140。并且,轭330的外周可以接触于下部框架120的内周,或者被配置为从下部框架120的内周分离预定距离大小。
在绕线筒340卷绕线圈350。绕线筒340容置于轭330内部。
绕线筒340可以包括:平板形的上部及下部;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形成,以将所述上部和下部相连接的圆筒形的柱体部。即,绕线筒340呈线轴(bobbin)形状。
绕线筒340的上部与支撑板140的下侧相接触。在绕线筒340的柱体部卷绕线圈350。线圈350所卷绕的厚度可以与绕线筒340的上部及下部的直径相同或更小。
在绕线筒340的柱体部贯穿形成有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空部。在所述中空部可以容置缸筒370。绕线筒340的柱体部可以被配置为具有固定芯310、可动芯320以及轴440同一中心轴。
线圈350随着施加的控制电源而产生磁场。在线圈350所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固定芯31可以被磁化而向可动芯320施加电磁引力。
线圈350卷绕于绕线筒340。具体而言,线圈350卷绕于绕线筒340的柱体部,从而向所述柱体部的放射状外侧层积。线圈350容置于轭330的内部。
当施加控制电源时,线圈350产生磁场。此时,可以利用轭330控制线圈350所产生的磁场的强度或方向等。在线圈350所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固定芯310被磁化。
当固定芯310被磁化时,可动芯320受到朝向固定芯310的方向的电磁力即引力。由此,可动芯320将向朝向固定芯310的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移动。
复位弹簧360用于提供在可动芯320朝向固定芯310移动后控制电源的施加被解除时,能够使可动芯320复位到原来位置的恢复力。
随着可动芯320朝向固定芯310移动,复位弹簧360被压缩并储存恢复力。此时,所储存的恢复力优选地小于固定芯310被磁化而对可动芯320构成的电磁引力。这是为了防止在施加控制电源期间,可动芯320在复位弹簧360的作用下任意的复位到原位置。
当控制电源的施加被解除时,可动芯320将受到基于复位弹簧360的恢复力。当然,基于可动芯320的自重(empty weight)的重力也可以作用于可动芯320。由此,可动芯320可以向从固定芯310远离的方向移动并复位到原位置。
复位弹簧360可以由能够进行形状变形以储存恢复力,恢复到原来形状并将恢复力传递给外部的任意的形态构成。在一实施例中,复位弹簧360可以构成为螺旋弹簧(coilspring)。
在复位弹簧360贯穿结合有轴440。轴440在结合有复位弹簧360的状态下,可以与复位弹簧360的形状变形无关地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复位弹簧360容置于在可动芯320的上侧凹陷形成的中空部。并且,朝向固定芯310的复位弹簧360的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侧端部容置于在固定芯310的下侧凹陷形成的中空部。
缸筒370容置固定芯310、可动芯320、复位弹簧360以及轴440。可动芯320及轴440可以在缸筒370内部向上侧及下侧方向移动。
缸筒370位于绕线筒340的柱体部形成的中空部。缸筒370的上侧端部接触于支撑板140的下侧的面。
缸筒370的侧面接触于绕线筒340的柱体部的内周面。缸筒370的上侧开口部可以被固定芯310封闭。缸筒370的下侧的面可以接触于下部框架120的内面。
(4)可动接触件部400的说明
可动接触件部400包括可动接触件430及用于移动可动接触件430的结构。利用可动接触件部400,直流继电器10可以与外部的电源或负载通电。
可动接触件部400容置于上部框架110的内部空间。并且,可动接触件部400以上下可移动的方式容置于电弧腔室210的内部。
在可动接触件部400的上侧布置固定接触件220。可动接触件部400以能够向朝向固定接触件220的方向以及从固定接触件220远离的方向移动的方式容置于电弧腔室210的内部。
在可动接触件部400的下侧布置芯部300。可动接触件部400的所述移动可以由可动芯320的移动来实现。
可动接触件部400包括:壳体410、盖420、可动接触件430、轴440以及弹性部450。
壳体410容置可动接触件430以及弹性支撑可动接触件430的弹性部45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壳体410的一侧及与之相向的另一侧开放(参照图5)。在所述开放的部分可以贯穿插入可动接触件430。
壳体410的未开放的侧面可以包围所容置的可动接触件430。
在壳体410的上侧设置有盖420。盖420覆盖壳体410中容置的可动接触件430的上侧的面。
壳体410及盖420优选地由绝缘性材料形成,以防止未意图的通电。在一实施例中,壳体410及盖420可以由合成树脂等形成。
壳体410的下侧与轴440相连接。当与轴440相连接的可动芯320向上侧或下侧移动时,壳体410及容置于其中的可动接触件430也可以向上侧或下侧移动。
壳体410和盖420可以利用任意的构件进行结合。在一实施例中,壳体410和盖420可以利用螺栓、螺母等紧固构件(未图示)进行结合。
随着施加控制电源,可动接触件430与固定接触件220相接触,从而使直流继电器10与外部的电源及负载通电。并且,在控制电源的施加被解除的情况下,可动接触件430与固定接触件220分离,从而使直流继电器10不与外部的电源及负载通电。
可动接触件430与固定接触件220相邻地布置。
可动接触件430的上侧部分地由盖420覆盖。在一实施例中,可动接触件430的上侧的面的一部分可以与盖420的下侧的面相接触。
可动接触件430的下侧弹性支撑于弹性部450。为了避免可动接触件430向下侧任意移动,弹性部450可以在按预定距离大小被压缩的状态下弹性支撑可动接触件430。
可动接触件430沿着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即,可动接触件430的长度比宽度更长。因此,壳体410中容置的可动接触件43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端部向壳体410的外侧露出。
在所述两侧端部可以形成有向上侧按预定距离大小凸出形成的接触凸出部。在所述接触凸出部接触有固定接触件220。
所述接触凸出部可以形成在与各固定接触件220a、220b对应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小可动接触件430的移动距离,并提高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的接触可靠性。
可动接触件430的宽度可以与壳体410的各侧面彼此分离的距离相同。即,当可动接触件430容置于壳体410时,可动接触件43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可以接触于壳体410的各侧面的内面。
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可动接触件430容置于壳体410的状态。
轴440将随着芯部300进行驱动而发生的驱动力传递给可动接触件部400。具体而言,轴440与可动芯320及可动接触件430相连接。当可动芯320向上侧或下侧移动时,在轴440的作用下,可动接触件430也可以向上侧或下侧移动。
轴440沿着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延伸形成。
轴440的下侧端部插入结合于可动芯320。当可动芯320沿着上下方向移动时,轴440可以与可动芯320一同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轴440的主体部以上下可移动的方式贯穿结合于固定芯310。在轴440的主体部贯穿结合有复位弹簧360。
轴440的上侧端部结合于壳体410。当可动芯320移动时,轴440及壳体410可以一同进行移动。
轴440的上侧端部及下侧端部可以具有比轴的主体部更大的直径。由此,能够使轴440与壳体410及可动芯320稳定地保持结合状态。
弹性部450弹性支撑可动接触件430。当可动接触件430与固定接触件220相接触时,在电磁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可动接触件430将具有欲从固定接触件220分离的倾向。
此时,弹性部450弹性支撑可动接触件430,从而防止可动接触件430从固定接触件220任意地分离。
弹性部450可以由能够利用形状的变形来储存恢复力,并将储存的恢复力提供给其它构件的任意的形态构成。在一实施例中,弹性部450可以构成为螺旋弹簧。
朝向可动接触件430的弹性部450的一侧端部接触于可动接触件430的下侧。并且,与所述一侧端部相向的另一侧端部接触于壳体410的上侧。
弹性部450可以在按预定距离大小被压缩而储存恢复力的状态下,弹性支撑可动接触件430。由此,即使在可动接触件430和固定接触件220之间发生电磁反作用力,也能够避免可动接触件430任意地移动。
为了弹性部450的稳定的结合,在可动接触件430的下侧可以凸出形成有插入于弹性部450的凸出部(未图示)。相同地,在壳体410的上侧也可以凸出形成有插入于弹性部450的凸出部(未图示)。
3.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500的说明
参照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10包括电弧路径形成部500。电弧路径形成部500形成电弧腔室210内部所产生的电弧移动或者被灭弧并移动的路径。
电弧路径形成部500包括主磁铁部520及副磁铁部540。主磁铁部520及副磁铁部540在它们之间或其自身形成磁场。
在形成所述磁场的状态下,当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相接触而通电时,将与之相应地发生电磁力。所述电磁力的方向可以根据弗莱明的左手定则(Fleming'sleft hand rule)决定。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500可以利用主磁铁部520及副磁铁部540的极性及布置方式来控制所述电磁力的方向。
其结果,所产生的电弧将不向磁铁框架510的空间部516的中心部C移动。由此,能够防止中心部C设置的直流继电器10的结构元件受到损伤。
电弧路径形成部500位于上部框架110内部的空间。并且,电弧路径形成部500在电弧腔室210的外侧包围电弧腔室210。
以下,参照图4至图9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500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示的实施例中的电弧路径形成部500包括:磁铁框架510、主磁铁部520、磁化构件530以及副磁铁部540。
(1)磁铁框架510的说明
磁铁框架510形成电弧路径形成部500的外侧。磁铁框架510以包围电弧腔室210的方式构成。即,磁铁框架510位于电弧腔室210的外侧。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磁铁框架510具有矩形的截面。即,磁铁框架510的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宽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更长。
磁铁框架510的形状可以根据上部框架110及电弧腔室210的形状而变更。
磁铁框架510的内部形成的空间部516可以与电弧腔室210相连通。为此,可以与上述相同的在电弧腔室210的墙体部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
磁铁框架510可以由电力或磁力不通的绝缘性材料形成。由此,能够避免在主磁铁部520、磁化构件530以及副磁铁部540间产生磁干扰。在一实施例中,磁铁框架510可以由合成树脂或陶瓷等形成。
参照图6,磁铁框架510包括:第一面511、第二面512、第三面513、第四面514、电弧排出孔515以及空间部516。
第一面511、第二面512、第三面513以及第四面514形成磁铁框架510的外周面。即,第一面511、第二面512、第三面513以及第四面514作用为磁铁框架510的墙体。
第一面511、第二面512、第三面513以及第四面514的外侧可以接触或固定结合于上部框架110的内面。并且,在第一面511、第二面512、第三面513以及第四面514的内侧可以布置主磁铁部520、磁化构件530以及副磁铁部54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面511形成后方侧的面。第二面512形成前方侧的面,并与第一面511相向。
并且,第三面513形成左侧的面。第四面514形成右侧的面,并与第三面513相向。
第一面511与第三面513和第四面514连续地形成。第一面511能够以与第三面513及第四面514构成预定的角度的方式结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的角度可以为直角。
第二面512与第三面513和第四面514连续地形成。第二面512能够以与第三面513及第四面514构成预定的角度的方式结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的角度可以为直角。
第一面511至第四面514彼此连接的各边角可以进行倒角(taper)。
在第一面511的内侧,即朝向第二面512的第一面511的一侧可以结合第一主磁铁部521及第三主磁铁部523。并且,在第二面512的内侧,即朝向第一面511的第二面512的一侧可以结合第二主磁铁部522及第四主磁铁部524。
在第一面511的所述一侧可以结合第一磁化构件531。并且,在第二面512的所述一侧可以结合第二磁化构件532。
并且,在第三面513的内侧,即朝向第四面514的第三面513的一侧可以结合第一副磁铁部541。并且,在第四面514的内侧,即朝向第三面513的第四面514的一侧可以结合第二副磁铁部542。
为了各面511、512、513、514与主磁铁部520、磁化构件530以及副磁铁部540的结合,可以设置有紧固构件(未图示)。
在第一面511及第二面512中的一个面以上贯穿形成有电弧排出孔515。
电弧排出孔515为在电弧腔室210被灭弧而排出的电弧向上部框架110的内部空间排出的通道。电弧排出孔515将磁铁框架510的空间部516和上部框架110的空间相连通。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弧排出孔515分别形成在第一面511及第二面512。
第一面511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515与由第一主磁铁部521和第三主磁铁部523彼此分离预定距离大小而形成的空间相连通。即,第一面511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515位于第一主磁铁部521和第三主磁铁部523之间。
第二面512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515与由第二主磁铁部522和第四主磁铁部524彼此分离预定距离大小而形成的空间相连通。即,第二面512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515位于第二主磁铁部522和第四主磁铁部524之间。
由第一面511至第四面514包围的空间可以被定义为空间部516。
在空间部516容置固定接触件220及可动接触件430。并且,如图4所示,在空间部516容置电弧腔室210。
在空间部516中,可动接触件430可以向朝向固定接触件220的方向或从固定接触件220远离的方向移动。
并且,在空间部516形成电弧腔室210中产生的电弧的路径A.P。这由主磁铁部520、磁化构件530以及副磁铁部540所形成的磁场来实现。
空间部516的中央部分可以被定义为中心部C。从第一面511至第四面514彼此连接的各边角到中心部C的直线距离可以相同。
中心部C位于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和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之间。并且,在中心部C的垂直下方布置可动接触件部400的中心部分。即,在中心部C的垂直下方布置壳体410、盖420、可动接触件430、轴440以及弹性部450等的中心部分。
因此,在所产生的电弧朝向中心部C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结构元件将可能受到损伤。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形,本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500包括主磁铁部520、磁化构件530以及副磁铁部540。
(2)主磁铁部520的说明
主磁铁部520在空间部516内部形成磁场。主磁铁部520可以在彼此相邻的主磁铁部520间形成磁场,或者各主磁铁部520自身形成磁场。
主磁铁部520可以由自身带有磁性或者能够利用电流的施加等而带磁性的任意的形态构成。在一实施例中,主磁铁部520可以由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等构成。
主磁铁部520结合于磁铁框架510。为了主磁铁部520和磁铁框架510的结合,可以设置有紧固构件(未图示)。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主磁铁部520为沿着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矩形的截面的长方体形状。主磁铁部520可以由能够形成磁场的任意的形状构成。
主磁铁部520可以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主磁铁部520设置有四个,但是其数目可以进行变更。
主磁铁部520包括第一主磁铁部521、第二主磁铁部522、第三主磁铁部523以及第四主磁铁部524。
第一主磁铁部521与第二主磁铁部522或第四主磁铁部524一同形成磁场。并且,第一主磁铁部521也可以自身形成磁场。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磁铁部521在第一面511的内侧偏向左侧布置。第一主磁铁部521在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上与第三主磁铁部523分离预定距离大小。
因所述分离而形成于第一主磁铁部521和第三主磁铁部523之间的空间与第一面511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515相连通。
第一主磁铁部521以与第二主磁铁部522面对的方式布置。具体而言,第一主磁铁部521和第二主磁铁部522之间具有空间部516,并以彼此面对的方式构成。
第一主磁铁部521包括第一相向面521a及第一相反面521b。
第一相向面521a被定义为朝向空间部516的第一主磁铁部521的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一相向面521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二主磁铁部522的第一主磁铁部521的一侧的面。
第一相反面521b被定义为朝向第一面511的第一主磁铁部521的另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一相反面521b可以被定义为与第一相向面521a相向的第一主磁铁部521的一侧的面。
第一相向面521a和第一相反面521b以带有彼此不同的极性的方式构成。即,第一相向面521a可以被磁化为N极和S极中的一个,第一相反面521b被磁化为N极和S极中的另一个。
由此,由第一主磁铁部521自身形成从第一相向面521a及第一相反面521b中的一个向另一个进行的磁场。
第一相向面521a的极性可以构成为与第二主磁铁部522的第二相向面522a的极性相同。并且,第一相向面521a的极性可以构成为与第四主磁铁部524的第四相向面524a的极性相同。
由此,在第一主磁铁部521和第二主磁铁部522以及第四主磁铁部524之间的空间部516形成彼此排斥的方向的磁场。
第二主磁铁部522与第一主磁铁部521或第三主磁铁部523一同形成磁场。并且,第二主磁铁部522也可以自身形成磁场。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主磁铁部522在第二面512的内侧偏向左侧布置。第二主磁铁部522在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上与第四主磁铁部524分离预定距离大小。
因所述分离而形成于第二主磁铁部522和第四主磁铁部524之间的空间与第二面512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515相连通。
第二主磁铁部522以与第一主磁铁部521面对的方式布置。具体而言,第二主磁铁部522和第一主磁铁部521之间具有空间部516,并以彼此面对的方式构成。
第二主磁铁部522包括第二相向面522a及第二相反面522b。
第二相向面522a被定义为朝向空间部516的第二主磁铁部522的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二相向面522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一主磁铁部521的第二主磁铁部522的一侧的面。
第二相反面522b被定义为朝向第二面512的第二主磁铁部522的另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二相反面522b可以被定义为与第二相向面522a相向的第二主磁铁部522的一侧的面。
第二相向面522a和第二相反面522b以带有彼此不同的极性的方式构成。即,第二相向面522a可以被磁化为N极和S极中的一个,第二相反面522b被磁化为N极和S极中的另一个。
由此,由第二主磁铁部522自身形成从第二相向面522a及第二相反面522b中的一个向另一个进行的磁场。
第二相向面522a的极性可以构成为与第一主磁铁部521的第一相向面521a的极性相同。并且,第二相向面522a的极性可以构成为与第三主磁铁部523的第三相向面523a的极性相同。
由此,在第二主磁铁部522和第一主磁铁部521以及第三主磁铁部523之间的空间部516形成彼此排斥的方向的磁场。
第三主磁铁部523与第二主磁铁部522或第四主磁铁部524一同形成磁场。并且,第三主磁铁部523也可以自身形成磁场。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三主磁铁部523在第一面511的内侧偏向右侧布置。第三主磁铁部523在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上与第一主磁铁部521分离预定距离大小。
因所述分离而形成于第三主磁铁部523和第一主磁铁部521之间的空间与第一面511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515相连通。
第三主磁铁部523以与第四主磁铁部524面对的方式布置。具体而言,第三主磁铁部523和第四主磁铁部524之间具有空间部516,并以彼此面对的方式构成。
第三主磁铁部523包括第三相向面523a及第三相反面523b。
第三相向面523a被定义为朝向空间部516的第三主磁铁部523的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三相向面523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四主磁铁部524的第三主磁铁部523的一侧的面。
第三相反面523b被定义为朝向第一面511的第三主磁铁部523的另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三相反面523b可以被定义为与第三相向面523a相向的第三主磁铁部523的一侧的面。
第三相向面523a和第三相反面523b以带有彼此不同的极性的方式构成。即,第三相向面523a可以被磁化为N极和S极中的一个,第三相反面523b被磁化为N极和S极中的另一个。
由此,由第三主磁铁部523自身形成从第三相向面523a及第三相反面523b中的一个向另一个进行的磁场。
第三相向面523a的极性可以构成为与第四主磁铁部524的第四相向面524a的极性相同。并且,第三相向面523a的极性可以构成为与第二主磁铁部522的第二相向面522a的极性相同。
由此,在第三主磁铁部523和第二主磁铁部522以及第四主磁铁部524之间的空间部516形成彼此排斥的方向的磁场。
第四主磁铁部524与第一主磁铁部521或第三主磁铁部523一同形成磁场。并且,第四主磁铁部524也可以自身形成磁场。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四主磁铁部524在第二面512的内侧偏向右侧布置。第四主磁铁部524在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上与第二主磁铁部522分离预定距离大小。
因所述分离而形成于第四主磁铁部524和第二主磁铁部522之间的空间与第二面512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515相连通。
第四主磁铁部524以与第三主磁铁部523面对的方式布置。具体而言,第四主磁铁部524和第三主磁铁部523之间具有空间部516,并以彼此面对的方式构成。
第四主磁铁部524包括第四相向面524a及第四相反面524b。
第四相向面524a被定义为朝向空间部516的第四主磁铁部524的一侧的面。换言之,第四相向面524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三主磁铁部523的第四主磁铁部524的一侧的面。
第四相反面524b被定义为朝向第二面512的第四主磁铁部524的另一侧的面。换言之,第四相反面524b可以被定义为与第四相向面524a相向的第四主磁铁部524的一侧的面。
第四相向面524a和第四相反面524b以带有彼此不同的极性的方式构成。即,第四相向面524a可以被磁化为N极和S极中的一个,第四相反面524b被磁化为N极和S极中的另一个。
由此,由第四主磁铁部524自身形成从第四相向面524a及第四相反面524b中的一个向另一个进行的磁场。
第四相向面524a的极性可以构成为与第三主磁铁部523的第三相向面523a的极性相同。并且,第四相向面524a的极性可以构成为与第一主磁铁部521的第一相向面521a的极性相同。
由此,在第四主磁铁部524和第一主磁铁部521以及第三主磁铁部523之间的空间部516形成彼此排斥的方向的磁场。
即,第一主磁铁部521至第四主磁铁部524的彼此面对的第一相向面521a至第四相向面524a均带有相同的极性。
由此,在空间部516形成第一主磁铁部521至第四主磁铁部524彼此排斥的方向的磁场。
参照图7,主磁铁部520的延伸长度可以彼此不同地形成。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磁铁部521及第四主磁铁部524的长度变短,第二主磁铁部522及第三主磁铁部523的长度变长。
第一面511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515偏向左侧形成,以与第一主磁铁部521和第三主磁铁部523之间的空间相连通。同样地,第二面512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515偏向右侧形成,以与第二主磁铁部522和第四主磁铁部524之间的空间相连通。
在未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磁铁部521及第四主磁铁部524的长度可以变长,第二主磁铁部522及第三主磁铁部523的长度变短。应当理解的是,在第一面511及第二面512分别形成的电弧排出孔515的位置也可以与之相应地变更。
利用所述结构,彼此面对的主磁铁部520形成的磁场可以偏向左侧或右侧中的一侧而形成。在此情况下,由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在空间部516内部形成的磁场也向彼此排斥的方向形成。
由此,能够防止所产生的电弧朝向中心部C移动。并且,能够提高直流继电器10的设计的自由度。
(3)磁化(magnetize)构件530的说明
参照图8,图示的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500包括磁化构件530。
磁化构件530形成与主磁铁部520所形成的磁场相同的方向的磁场。利用由磁化构件530形成的磁场,可以强化空间部516中形成的磁场。
磁化构件530可以由磁性体材料形成。在一实施例中,磁化构件530可以由铁Fe等形成。
磁化构件530与主磁铁部520相接触或连接。主磁铁部520的磁性可以传递给磁化构件530。由此,磁化构件530将以与所接触的主磁铁部520相同的形态带有极性。
磁化构件530结合于磁铁框架510。为此,可以设置有紧固构件(未图示)。
磁化构件530可以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磁化构件530设置有两个,但是其数目可以进行变更。
磁化构件530包括第一磁化构件531及第二磁化构件532。
第一磁化构件531与第一主磁铁部521及第三主磁铁部523相接触。第一磁化构件531位于由第一主磁铁部521及第三主磁铁部523彼此分离预定距离而形成的空间。
第一磁化构件531沿着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磁化构件531的厚度可以与第一主磁铁部521或第三主磁铁部523的厚度相同地形成。
第一磁化构件531位于第一面511。在第一磁化构件531可以形成有与电弧排出孔515相连通的连通孔(未图示)。
朝向第一主磁铁部521的第一磁化构件531的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侧端部与朝向第一磁化构件531的第一主磁铁部521的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右侧端部相接触。
朝向第三主磁铁部523的第一磁化构件531的另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右侧端部与朝向第一磁化构件531的第三主磁铁部523的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侧端部相接触。
第一磁化构件531包括第一磁化相向面531a及第一磁化相反面531b。
第一磁化相向面531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空间部516的第一磁化构件531的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一磁化相向面531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二磁化构件532的第一磁化构件531的一侧的面。
第一磁化相反面531b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一面511的第一磁化构件531的另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一磁化相向面531b可以被定义为与第一磁化相向面531a相向的第一磁化构件531的另一侧的面。
当第一磁化构件531与第一主磁铁部521及第三主磁铁部523相接触时,第一磁化相向面531a将带有与第一相向面521a及第三相向面523a相同的极性。同样地,第一磁化相反面531b将带有与第一相反面521b及第三相反面523b相同的极性。
由此,第一主磁铁部521、第一磁化构件531以及第三主磁铁部523可以如一个磁铁般起到作用。
第二磁化构件532与第二主磁铁部522及第四主磁铁部524相接触。第二磁化构件532位于由第二主磁铁部522及第四主磁铁部524彼此分离预定距离而形成的空间。
第二磁化构件532沿着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磁化构件532的厚度可以与第二主磁铁部522或第四主磁铁部524的厚度相同地形成。
第二磁化构件532位于第二面512。在第二磁化构件532可以形成有与电弧排出孔515相连通的连通孔(未图示)。
朝向第二主磁铁部522的第二磁化构件532的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侧端部与朝向第二磁化构件532的第二主磁铁部522的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右侧端部相接触。
朝向第四主磁铁部524的第二磁化构件532的另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右侧端部与朝向第二磁化构件532的第四主磁铁部524的一侧端部,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侧端部相接触。
第二磁化构件532包括第二磁化相向面532a及第二磁化相反面532b。
第二磁化相向面532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空间部516的第二磁化构件532的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二磁化相向面532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一磁化构件531的第二磁化构件532的一侧的面。
第二磁化相反面532b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二面512的第二磁化构件532的另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二磁化相反面532b可以被定义为与第二磁化相向面532a相向的第二磁化构件532的另一侧的面。
当第二磁化构件532与第二主磁铁部522及第四主磁铁部524相接触时,第二磁化相向面532a将带有与第二相向面522a及第四相向面524a相同的极性。同样地,第二磁化相反面532b将带有与第二相反面522b及第四相反面524b相同的极性。
由此,第二主磁铁部522、第二磁化构件532以及第四主磁铁部524可以如一个磁铁般起到作用。
其结果,通过布置磁化构件530,能够强化空间部516中形成的磁场的强度及面积。由此,利用强化的磁场能够更加有效地形成电弧的路径A.P。
(4)副磁铁部540的说明
参照图9,图示的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500包括副磁铁部540。
副磁铁部540形成用于强化由主磁铁部520形成的磁场的方向的磁场。
副磁铁部540在空间部516内部形成磁场。副磁铁部540可以在与相邻的主磁铁部520之间形成磁场,或者各副磁铁部540自身形成磁场。
副磁铁部540可以由自身带有磁性或者能够利用电流的施加等而带磁性的任意的形态构成。在一实施例中,副磁铁部540可以由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等构成。
副磁铁部540结合于磁铁框架510。为了副磁铁部540和磁铁框架510的结合,可以设置有紧固构件(未图示)。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副磁铁部540为沿着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矩形的截面的长方体形状。副磁铁部540可以由能够形成磁场的任意的形状构成。
副磁铁部540可以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副磁铁部540设置有两个,但是其数目可以进行变更。
副磁铁部540包括第一副磁铁部541及第二副磁铁部542。
第一副磁铁部541形成用于强化由第一主磁铁部521及第二主磁铁部522形成的磁场的方向的磁场。
第一副磁铁部541结合于第三面513的内侧。第一副磁铁部541和第二副磁铁部542之间具有空间部516,并以彼此面对的方式布置。
第一副磁铁部541包括第一副相向面541a及第一副相反面541b。
第一副相向面541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空间部516的第一副磁铁部541的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一副相向面541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二副磁铁部542的第一副磁铁部541的一侧的面。
第一副相反面541b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三面513的第一副磁铁部541的另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一副相反面541b可以被定义为与第一副相向面541a相向的第一副磁铁部541的另一侧的面。
第一副相向面541a构成为带有与第二副相向面542a相同的极性。并且,第一副相反面541b构成为带有与第二副相反面542b相同的极性。
第一副相向面541a构成为带有与第一相向面521a至第四相向面524a不同的极性。即,第一副相向面541a构成为带有与第一相反面521b至第四相反面524b相同的极性。
并且,第一副相反面541b构成为带有与第一相反面521b至第四相反面524b不同的极性。即,第一副相反面541b构成为带有与第一相向面521a至第四相向面524a相同的极性。
利用所述结构,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所形成的磁场和第一副磁铁部541所形成的磁场向彼此吸引的方向形成。
由此,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所形成的磁场可以由第一副磁铁部541所形成的磁场强化。
第二副磁铁部542形成用于强化由第三主磁铁部523及第四主磁铁部524所形成的磁场的方向的磁场。
第二副磁铁部542结合于第四面514的内侧。第二副磁铁部542和第一副磁铁部541之间具有空间部516,并以彼此面对的方式布置。
第二副磁铁部542包括第二副相向面542a及第二副相反面542b。
第二副相向面542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空间部516的第二副磁铁部542的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二副相向面542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一副磁铁部541的第二副磁铁部542的一侧的面。
第二副相反面542b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四面514的第二副磁铁部542的另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二副相反面542b可以被定义为与第二副相向面542a相向的第二副磁铁部542的另一侧的面。
第二副相向面542a构成为具有与第一副相向面541a相同的极性。并且,第二副相反面542b构成为具有与第一副相反面541b相同的极性。
第二副相向面542a构成为具有与第一相向面521a至第四相向面524a不同的极性。即,第二副相向面542a构成为具有与第一相反面521b至第四相反面524b相同的极性。
并且,第二副相反面542b构成为具有与第一相反面521b至第四相反面524b不同的极性。即,第二副相反面542b构成为具有与第一相向面521a至第四相向面524a相同的极性。
利用所述结构,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所形成的磁场和第二副磁铁部542所形成的磁场向彼此吸引的方向形成。
由此,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所形成的磁场可以由第二副磁铁部542所形成的磁场强化。
由此,与仅设置有主磁铁部520的情况相比,能够强化空间部516中形成的磁场的强度及面积。由此,能够由强化的磁场更加有效地形成电弧的路径A.P。
上述的磁化构件530及副磁铁部540可以选择性地设置。
即,在电弧路径形成部500可以仅布置主磁铁部520,或者布置主磁铁部520和磁化构件530,或者布置主磁铁部520和副磁铁部540。
更进一步,在电弧路径形成部500还可以布置主磁铁部520、磁化构件530以及副磁铁部540。
4.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600的说明
参照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10包括电弧路径形成部600。电弧路径形成部600形成电弧腔室210内部所产生的电弧移动或者被灭弧并移动的路径。
电弧路径形成部600包括主磁铁部620及副磁铁部640。主磁铁部620及副磁铁部640在它们之间或其自身形成磁场。
在形成所述磁场的状态下,当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相接触而通电时,将与之相应地发生电磁力。所述电磁力的方向可以根据弗莱明的左手定则决定。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600可以利用主磁铁部620及副磁铁部640的极性及布置方式来控制所述电磁力的方向。
其结果,所产生的电弧将不向磁铁框架510的空间部516的中心部C移动。由此,能够防止中心部C设置的直流继电器10的结构元件受到损伤。
电弧路径形成部600位于上部框架110内部的空间。并且,电弧路径形成部600在电弧腔室210的外侧包围电弧腔室210。
以下,参照图10至图14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600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示的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600包括:磁铁框架610、主磁铁部620、磁化构件630以及副磁铁部640。
(1)磁铁框架610的说明
磁铁框架610形成电弧路径形成部600的外侧。磁铁框架610以包围电弧腔室210的方式构成。即,磁铁框架610位于电弧腔室210的外侧。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磁铁框架610具有矩形的截面。即,磁铁框架610的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宽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更长。
磁铁框架610的形状可以根据上部框架110及电弧腔室210的形状而变更。
磁铁框架610的内部形成的空间部616可以与电弧腔室210相连通。为此,可以与上述相同的在电弧腔室210的墙体部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
磁铁框架610可以由电力或磁力不通的绝缘性材料形成。由此,能够避免在主磁铁部620、磁化构件630以及副磁铁部640间产生磁干扰。在一实施例中,磁铁框架610可以由合成树脂或陶瓷等形成。
磁铁框架610包括:第一面611、第二面612、第三面613、第四面614、电弧排出孔615以及空间部616。
第一面611、第二面612、第三面613以及第四面614形成磁铁框架610的外周面。即,第一面611、第二面612、第三面613以及第四面614用作磁铁框架610的墙体。
第一面611、第二面612、第三面613以及第四面614的外侧可以接触或固定结合于上部框架110的内面。并且,在第一面611、第二面612、第三面613以及第四面614的内侧可以布置主磁铁部620、磁化构件630以及副磁铁部64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面611形成后方侧的面。第二面612形成前方侧的面,并与第一面611相向。
并且,第三面613形成左侧的面。第四面614形成右侧的面,并与第三面613相向。
第一面611与第三面613和第四面614连续地形成。第一面611可以与第三面613及第四面614构成预定的角度的方式结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的角度可以为直角。
第二面612与第三面613和第四面614连续地形成。第二面612可以与第三面613及第四面614构成预定的角度的方式结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的角度可以为直角。
第一面611至第四面614彼此连接的各边角可以进行倒角(taper)。
在第三面613的内侧,即朝向第四面614的第三面613的一侧可以结合第一主磁铁部621。并且,在第四面614的内侧,即朝向第三面613的第四面614的一侧可以结合第二主磁铁部622。
在第三面613的所述一侧可以结合第一磁化构件631。并且,在第四面614的所述一侧可以结合第二磁化构件632。
并且,在第一面611的内侧,即朝向第二面612的第一面611的一侧可以结合第一副磁铁部641。并且,在第二面612的内侧,即朝向第一面611的第二面612的一侧可以结合第二副磁铁部642。
为了各面611、612、613、614与主磁铁部620,磁化构件630以及副磁铁部640的结合,可以设置有紧固构件(未图示)。
在第三面613及第四面614中的一个面以上贯穿形成有电弧排出孔615。
电弧排出孔615为在电弧腔室210被灭弧而排出的电弧向上部框架110的内部空间流入的通道。电弧排出孔615将磁铁框架610的空间部616和上部框架110的空间相连通。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弧排出孔615分别形成在第三面613及第四面614。
第三面613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615与第一主磁铁部621上形成的贯通孔(未图示)相连通。
并且,第四面614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615与第二主磁铁部622上形成的贯通孔(未图示)相连通。
由第一面611至第四面614包围的空间可以被定义为空间部616。
在空间部616容置固定接触件220及可动接触件430。并且,虽未图示于图10至图14,在空间部616容置电弧腔室210。
在空间部616中,可动接触件430可以向朝向固定接触件220的方向或从固定接触件220远离的方向移动。
并且,在空间部616形成电弧腔室210中产生的电弧的路径A.P。这由主磁铁部620、磁化构件630以及副磁铁部640所形成的磁场来实现。
空间部616的中央部分可以被定义为中心部C。从第一面611至第四面614彼此连接的各边角到中心部C的直线距离可以相同地形成。
中心部C位于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和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之间。并且,在中心部C的垂直下方布置可动接触件部400的中心部分。即,在中心部C的垂直下方布置壳体410、盖420、可动接触件430、轴440以及弹性部450等的中心部分。
因此,在所产生的电弧朝向中心部C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结构元件将可能受到损伤。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形,本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600包括:主磁铁部620、磁化构件630以及副磁铁部640。
(2)主磁铁部620的说明
主磁铁部620在空间部616内部形成磁场。主磁铁部620可以在彼此相邻的主磁铁部620间形成磁场,或者各主磁铁部620自身形成磁场。
主磁铁部620可以由自身带有磁性或者能够利用电流的施加等而带磁性的任意的形态构成。在一实施例中,主磁铁部620可以由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等构成。
主磁铁部620结合于磁铁框架610。为了主磁铁部620和磁铁框架610的结合,可以设置有紧固构件(未图示)。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主磁铁部620为沿着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矩形的截面的长方体形状。主磁铁部620可以由能够形成磁场的任意的形状构成。
主磁铁部620可以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主磁铁部620设置有两个,但是其数目可以进行变更。
主磁铁部620包括第一主磁铁部621及第二主磁铁部622。
第一主磁铁部621与第二主磁铁部622一同形成磁场。并且,第一主磁铁部621也可以自身形成磁场。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磁铁部621位于第三面613的内侧。第一主磁铁部621可以与第三面613具有相同的长度的方式延伸形成。
第一主磁铁部621以与第二主磁铁部622面对的方式布置。具体而言,第一主磁铁部621和第二主磁铁部622之间具有空间部616,并以彼此面对的方式构成。
在第一主磁铁部621可以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所述贯通孔(未图示)可以沿着相对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形成。
所述贯通孔(未图示)可以与电弧排出孔615相连通。在空间部616被灭弧的电弧可以通过所述贯通孔(未图示)及电弧排出孔615向磁铁框架610的外部排出。
第一主磁铁部621包括第一相向面621a及第一相反面621b。
第一相向面621a被定义为朝向空间部616的第一主磁铁部621的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一相向面621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二主磁铁部622的第一主磁铁部621的一侧的面。
第一相反面621b被定义为朝向第三面613的第一主磁铁部621的另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一相反面621b可以被定义为与第一相向面621a相向的第一主磁铁部621的一侧的面。
第一相向面621a和第一相反面621b以带有彼此不同的极性的方式构成。即,第一相向面621a可以被磁化为N极和S极中的一个,第一相反面621b被磁化为N极和S极中的另一个。
由此,由第一主磁铁部621自身形成从第一相向面621a及第一相反面621b中的一个向另一个进行的磁场。
第一相向面621a的极性可以构成为与第二主磁铁部622的第二相向面622a的极性相同。
由此,在第一主磁铁部621和第二主磁铁部622之间的空间部616形成彼此排斥的方向的磁场。
第二主磁铁部622与第一主磁铁部621一同形成磁场。并且,第二主磁铁部622也可以自身形成磁场。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主磁铁部622位于第四面614的内侧。第二主磁铁部622可以与第四面614具有相同的长度的方式延伸形成。
第二主磁铁部622以与第一主磁铁部621面对的方式布置。具体而言,第二主磁铁部622和第一主磁铁部621之间具有空间部616,并以彼此面对的方式构成。
第二主磁铁部622包括第二相向面622a及第二相反面622b。
第二相向面622a被定义为朝向空间部616的第二主磁铁部622的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二相向面622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一主磁铁部621的第二主磁铁部622的一侧的面。
第二相反面622b被定义为朝向第四面614的第二主磁铁部622的另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二相反面622b可以被定义为与第二相向面622a相向的第二主磁铁部622的一侧的面。
第二相向面622a和第二相反面622b以带有彼此不同的极性的方式构成。即,第二相向面622a可以被磁化为N极和S极中的一个,第二相反面622b被磁化为N极和S极中的另一个。
由此,由第二主磁铁部622自身形成从第二相向面622a及第二相反面622b中的一个向另一个进行的磁场。
第二相向面622a的极性可以构成为与第一主磁铁部621的第一相向面621a的极性相同。
由此,在第二主磁铁部622和第一主磁铁部621之间的空间部616形成彼此排斥的方向的磁场。
参照图12,第一主磁铁部621及第二主磁铁部622可以分别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磁铁部621及第二主磁铁部622分别设置有两个。
多个第一主磁铁部621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长度的方式形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主磁铁部621中的一个(后方侧的第一主磁铁部621)以具有比另一个(前方侧的第一主磁铁部621)更长的长度的方式形成。
同样地,多个第二主磁铁部622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长度的方式形成。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二主磁铁部622中的一个(前方侧的第二主磁铁部622)以具有比另一个(后方侧的第二主磁铁部622)更长的长度的方式形成。
在未图示的实施例中,可以使具有更长的长度的第一主磁铁部621位于前方侧的位置,具有更短的长度的第一主磁铁部621位于后方侧的位置。同样地,可以使具有更长的长度的第二主磁铁部622位于后方侧的位置,具有更短的长度的第二主磁铁部622位于前方侧的位置。
多个第一主磁铁部621以彼此分离预定距离大小的方式布置。第三面613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615被配置为与由所述分离而形成的空间相连通。
多个第二主磁铁部622以彼此分离预定距离大小的方式布置。第四面614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615被配置为与由所述分离而形成的空间相连通。
利用所述结构,彼此面对的主磁铁部620所形成的磁场可以偏向左侧或右侧中的一侧而形成。在此情况下,由各主磁铁部621、622在空间部616内部形成的磁场也向彼此排斥的方向形成。
由此,能够防止所产生的电弧朝向中心部C移动。并且,能够提高直流继电器10的设计的自由度。
(3)磁化构件630的说明
参照图13,图示的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600包括磁化构件630。
磁化构件630形成与主磁铁部620所形成的磁场相同的方向的磁场。利用磁化构件630形成的磁场,可以强化空间部616中形成的磁场。
磁化构件630可以由磁性体材料形成。在在一实施例中,磁化构件630可以由铁Fe等形成。
磁化构件630与主磁铁部620相接触或连接。主磁铁部620的磁性可以传递给磁化构件630。由此,磁化构件630将以与所接触的主磁铁部620相同的形态带有极性。
磁化构件630结合于磁铁框架610。为此,可以设置有紧固构件(未图示)。
磁化构件630可以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磁化构件630设置有两个,但是其数目可以进行变更。
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磁化构件630位于主磁铁部620之间。即,如上述的图1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其为第一主磁铁部621及第二主磁铁部622分别设置有多个的实施例的变形例。
磁化构件630包括第一磁化构件631及第二磁化构件632。
第一磁化构件631与多个第一主磁铁部621相接触。第一磁化构件631位于由多个第一主磁铁部621彼此分离预定距离而形成的空间。
第一磁化构件631沿着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后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磁化构件631的厚度可以与第一主磁铁部621的厚度相同地形成。
第一磁化构件63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端部与多个第一主磁铁部621的各端部相接触。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朝向后方侧的第一磁化构件631的一侧端部与位于后方侧的第一主磁铁部621的前方侧的端部相接触。并且,朝向前方侧的第一磁化构件631的一侧端部与位于前方侧的第一主磁铁部621的后方侧的端部相接触。
在第一磁化构件631可以形成有连通孔(未图示)。第三面613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615可以与所述连通孔(未图示)相连通。
第一磁化构件631包括第一磁化相向面631a及第一磁化相反面631b。
第一磁化相向面631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空间部616的第一磁化构件631的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一磁化相向面631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二磁化构件632的第一磁化构件631的一侧的面。
第一磁化相反面631b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三面613的第一磁化构件631的另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一磁化相反面631b可以被定义为与第一磁化相向面631a相向的第一磁化构件631的另一侧的面。
当第一磁化构件631与第一主磁铁部621相接触时,第一磁化相向面631a将带有与第一相向面621a相同的极性。同样地,第一磁化相反面631b将带有与第一相反面621b相同的极性。
由此,多个第一主磁铁部621及第一磁化构件631可以如一个磁铁般起到作用。
第二磁化构件632与多个第二主磁铁部622相接触。第二磁化构件632位于由多个第二主磁铁部622彼此分离预定距离而形成的空间。
第二磁化构件632沿着长度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后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磁化构件632的厚度可以与第二主磁铁部622的厚度相同地形成。
第二磁化构件63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端部与多个第二主磁铁部622的各端部相接触。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朝向后方侧的第二磁化构件632的一侧端部与位于后方侧的第二主磁铁部622的前方侧的端部相接触。并且,朝向前方侧的第二磁化构件632的一侧端部与位于前方侧的第二主磁铁部622的后方侧的端部相接触。
在第二磁化构件632可以形成有连通孔(未图示)。第四面614上形成的电弧排出孔615可以与所述连通孔(未图示)相连通。
第二磁化构件632包括第二磁化相向面632a及第一磁化相反面632b。
第二磁化相向面632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空间部616的第二磁化构件632的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二磁化相向面632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一磁化构件631的第二磁化构件632的一侧的面。
第二磁化相反面632b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四面614的第二磁化构件632的另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二磁化相反面632b可以被定义为与第二磁化相向面632a相向的第二磁化构件632的另一侧的面。
当第二磁化构件632与第二主磁铁部622相接触时,第二磁化相向面632a将带有与第二相向面622a相同的极性。同样地,第二磁化相反面632b将带有与第二相反面622b相同的极性。
由此,多个第二主磁铁部622及第二磁化构件632可以如一个磁铁般起到作用。
其结果,通过布置磁化构件630,能够强化空间部616中形成的磁场的强度及面积。由此,利用强化的磁场能够更加有效地形成电弧的路径A.P。
(4)副磁铁部640的说明
参照图14,图示的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600包括副磁铁部640。
副磁铁部640构成为,形成用于强化由主磁铁部620形成的磁场的方向的磁场。
副磁铁部640在空间部616内部形成磁场。副磁铁部640可以在与相邻的主磁铁部620或副磁铁部640之间形成磁场,或者各副磁铁部640自身形成磁场。
副磁铁部640可以由自身带有磁性或者能够利用电流的施加等而带磁性的任意的形态构成。在一实施例中,副磁铁部640可以由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等构成。
副磁铁部640结合于磁铁框架610。为了副磁铁部640和磁铁框架610的结合,可以设置有紧固构件(未图示)。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副磁铁部640为沿着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矩形的截面的长方体形状。副磁铁部640可以由能够形成磁场的任意的形状构成。
副磁铁部640可以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副磁铁部640设置有两个,但是其数目可以进行变更。
副磁铁部640包括第一副磁铁部641及第二副磁铁部642。
第一副磁铁部641形成用于强化由第一主磁铁部621及第二主磁铁部622形成的磁场的方向的磁场。
第一副磁铁部641结合于第一面611。第一副磁铁部641和第二副磁铁部642之间具有空间部616,并以彼此面对的方式布置。
第一副磁铁部641包括第一副相向面641a及第一副相反面641b。
第一副相向面641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空间部616的第一副磁铁部641的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一副相向面641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二副磁铁部642的第一副磁铁部641的一侧的面。
第一副相反面641b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一面611的第一副磁铁部641的另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一副相反面641b可以被定义为与第一副相向面641a相向的第一副磁铁部641的另一侧的面。
第一副相向面641a构成为带有与第二副相向面642a相同的极性。并且,第一副相反面641b构成为带有与第二副相反面642b相同的极性。
第一副相向面641a构成为带有与第一相向面621a及第二相向面622a不同的极性。即,第一副相向面641a构成为带有与第一相反面621b及第二相反面622b相同的极性。
并且,第一副相反面641b构成为带有与第一相反面621b及第二相反面622b不同的极性。即,第一副相反面641b构成为带有与第一相向面621a及第二相向面622a相同的极性。
利用所述结构,第一主磁铁部621及第二主磁铁部622所形成的磁场和第一副磁铁部641所形成的磁场向彼此吸引的方向形成。
由此,第一主磁铁部621及第二主磁铁部622所形成的磁场可以由第一副磁铁部641所形成的磁场强化。
第二副磁铁部642形成用于强化由第一主磁铁部621及第二主磁铁部622所形成的磁场的方向的磁场。
第二副磁铁部642结合于第二面612。第二副磁铁部642和第一副磁铁部641之间具有空间部616,并以彼此面对的方式布置。
第二副磁铁部642包括第二副相向面642a及第二副相反面642b。
第二副相向面642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空间部616的第二副磁铁部642的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二副相向面642a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一副磁铁部641的第二副磁铁部642的一侧的面。
第二副相反面642b可以被定义为朝向第二面612的第二副磁铁部642的另一侧的面。换言之,第二副相反面642b可以被定义为与第二副相向面642a相向的第二副磁铁部642的另一侧的面。
第二副相向面642a构成为具有与第一副相向面641a相同的极性。并且,第二副相反面642b构成为具有与第一副相反面641b相同的极性。
第二副相向面642a构成为具有与第一相向面621a及第二相向面622a不同的极性。即,第二副相向面642a构成为具有与第一相反面621b及第二相反面622b相同的极性。
并且,第二副相反面642b构成为具有与第一相反面621b及第二相反面622b不同的极性。即,第二副相反面642b构成为具有与第一相向面621a及第二相向面622a相同的极性。
利用所述结构,第一主磁铁部621及第二主磁铁部622所形成的磁场和第二副磁铁部642所形成的磁场向彼此吸引的方向形成。
由此,第一主磁铁部621及第二主磁铁部622所形成的磁场可以由第二副磁铁部642所形成的磁场强化。
由此,与仅设置有主磁铁部620的情况相比,能够强化空间部616中形成的磁场的强度及面积。由此,能够由强化的磁场更加有效地形成电弧的路径A.P。
上述的磁化构件630及副磁铁部640可以选择性地设置。
即,在电弧路径形成部600可以仅布置主磁铁部620,或者布置主磁铁部620和磁化构件630,或者布置主磁铁部620和副磁铁部640。
更进一步,在电弧路径形成部600还可以布置主磁铁部620、磁化构件630以及副磁铁部640。
5.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500所形成的电弧的路径A.P的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500构成为在电弧腔室210内部形成磁场。所形成的磁场将发生用于形成所产生的电弧的路径A.P的电磁力。
即,在电弧腔室210内部形成磁场的状态下,当因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相接触而电流通电时,根据弗莱明的左手定则而发生电磁力。电弧腔室210内部产生的电弧可以沿着所述电磁力的方向移动。
以下,参照图15至图18对由本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500形成的电弧的路径A.P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在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刚被分离之后,在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原先接触的部分产生电弧为前提。
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彼此不同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间构成影响的磁场称为“主磁场(M.M.F,Main Magnetic Field)”,由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自身、磁化构件530或副磁铁部540形成的磁场称为“副磁场(S.M.F,Sub Magnetic Field)”。
参照图15及图16,其示出电弧路径形成部500包括主磁铁部520的实施例。
图16中示出了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的长度相异的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形成磁场及电磁力的过程及其方向将与图15的实施例类似。
图15的(a)及图16的(a)中的电流的通电方向为电流流入到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并经过可动接触件430后,通过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出来的方向。
第一主磁铁部521至第四主磁铁部524形成主磁场M.M.F。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的各相向面521a、522a、523a、524a带有彼此相同的极性。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各相向面521a、522a、523a、524a构成为带有N极。
如已所知,磁场从N极发散并向S极收敛。因此,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中形成的主磁场M.M.F向从各相向面521a、522a、523a、524a发散的方向形成。
首先考虑后方侧时,从第一主磁铁部521及第三主磁铁部523发散的主磁场M.M.F朝向固定接触件220及可动接触件430进行。
并且考虑前方侧时,从第二主磁铁部522及第四主磁铁部524发散的主磁场M.M.F朝向固定接触件220及可动接触件430进行。
由此,从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发散的各主磁场M.M.F将在固定接触件220、可动接触件430以及中心部C相遇。
从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发散的各主磁场M.M.F之间发生彼此排斥的力即斥力。其结果,进行至固定接触件220、可动接触件430以及中心部C的各主磁场M.M.F开始向其它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右方向进行。
并且,从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持续地发散主磁场M.M.F。因此,主磁场M.M.F不朝向窄的空间的中心部C,而是朝向第三面513或第四面514进行。
具体而言,在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主磁场M.M.F的方向朝向第三面513。并且,在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主磁场M.M.F的方向朝向第四面514。
当在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应用弗莱明的左手定则时,主磁场M.M.F朝向第三面513,电流从上侧向下侧流动,因此,电磁力向后方侧,即朝向第一面511的方向形成。
并且,当在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应用弗莱明的左手定则时,主磁场M.M.F朝向第四面514,电流从下侧向上侧流动,因此,电磁力也向后方侧,即朝向第一面511的方向形成。
由此,由所述电磁力形成的电弧的路径A.P(A.P,Arc Path)将向后方侧,即朝向第一面511的方向形成。
图15的(b)及图16的(b)中的电流的通电方向为电流流入到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并经过可动接触件430后,通过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出来的方向。
由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形成的主磁场M.M.F的方向与上述的相同。
当在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应用弗莱明的左手定则时,主磁场M.M.F朝向第三面513,电流从下侧向上侧流动,因此,电磁力向前方侧,即朝向第二面512的方向形成。
并且,当在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应用弗莱明的左手定则时,主磁场M.M.F朝向第四面514,电流从上侧向下侧流动,因此,电磁力也向前方侧,即朝向第二面512的方向形成。
由此,由所述电磁力形成的电弧的路径A.P将向前方侧,即朝向第二面512的方向形成。
由此,所产生的电弧向从中心部C远离的方向进行。由此,避免密集分布于中心部C的直流继电器10的各结构元件被电弧损伤。
另外,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自身形成副磁场S.M.F。副磁场S.M.F从各相向面521a、522a、523a、524a朝向各相反面521b、522b、523b、524b进行。
即,从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发散的副磁场S.M.F在空间部516内部的前进方向与主磁场M.M.F的前进方向相同。因此,由副磁场S.M.F能够强化主磁场M.M.F的强度。
因此,由主磁场M.M.F形成的电磁力的强度也将被强化,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形成电弧的路径A.P。
参照图17,其示出电弧路径形成部500包括主磁铁部520及磁化构件530的实施例。
图17的(a)中的电流的通电方向为电流流入到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并经过可动接触件430后,通过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出来的方向。
并且,图17的(b)中的电流的通电方向为电流流入到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并经过可动接触件430后,通过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出来的方向。
由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形成主磁场M.M.F及副磁场S.M.F,并由此形成用于形成电弧的路径A.P的电磁力的过程与上述的相同。
因此,以下以由磁化构件530强化主磁场M.M.F的过程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一磁化构件531与第一主磁铁部521及第三主磁铁部523相接触。第一磁化相向面531a构成为带有与第一相向面521a及第三相向面523a相同的极性。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磁化相向面531a构成为带有N极。
第二磁化构件532与第二主磁铁部522及第四主磁铁部524相接触。第二磁化相向面532a构成为带有与第二相向面522a及第四相向面524a相同的极性。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磁化相向面532a构成为带有N极。
从第一磁化相向面531a及第二磁化相向面532a发散的磁场分别朝向固定接触件220、可动接触件430以及中心部C进行。由此,从各磁化相向面531a、532a发散的磁场将在固定接触件220、可动接触件430以及中心部C相遇。
此时,各磁化相向面531a、532a构成为带有相同的极性,图示的实施例中的N极,因此,在各磁场之间发生彼此排斥的力即斥力。
因此,从各磁化相向面531a、532a发散的各磁场以与上述的主磁场M.M.F的进行过程类似的方式进行。
具体而言,从第一磁化相向面531a及第二磁化相向面523a发散的磁场朝向第三面513或第四面514进行。
因此,在各固定接触件220a、220b,不仅形成有从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进行的主磁场M.M.F,还将重叠从各磁化构件531、532进行的磁场。
并且,从各磁化构件531、532进行的磁场按与主磁场M.M.F相同的路径进行。其结果,主磁场M.M.F的强度被强化。
由此,在各固定接触件220a、220b形成的电磁力的强度也被强化,从而能够有效地形成电弧的路径A.P。
电磁力的方向与上述相同的在图17的(a)的情况下为朝向后方侧,即朝向第一面511的方向。并且,在图17的(b)的情况下为朝向前方侧,即朝向第二面512的方向。
另外,各磁化构件531、532形成副磁场S.M.F。副磁场S.M.F从各磁化相向面531a、532a朝向各相反面531b、532b进行。
即,与从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发散的副磁场S.M.F的前进方向相同地,从各磁化构件531、532发散的副磁场S.M.F在空间部516内部的前进方向与主磁场M.M.F的前进方向相同。
因此,利用从各磁化构件531、532发散的副磁场S.M.F,能够强化主磁场M.M.F及从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发散的副磁场S.M.F的强度。
并且,如上所述,各磁化构件531、532可以与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分别相连接而如一个磁铁一样起到作用。由此,在各磁化构件531、532之间可以形成与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所形成的主磁场M.M.F相同的方向的磁场。
由此,由主磁场M.M.F形成的电磁力的强度也被强化,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形成电弧的路径A.P。
参照图18,其示出电弧路径形成部500包括主磁铁部520及副磁铁部540的实施例。
图18的(a)中的电流的通电方向为电流流入到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并经过可动接触件430后,通过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出来的方向。
并且,图18的(b)中的电流的通电方向为电流流入到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并经过可动接触件430后,通过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出来的方向。
由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形成主磁场M.M.F及副磁场S.M.F,并由此形成用于形成电弧的路径A.P的电磁力的过程与上述的相同。
因此,以下以由副磁铁部540强化主磁场M.M.F的过程为中心进行说明。
各副磁铁部540位于未布置有主磁铁部520的磁铁框架510的面。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面511及第二面512布置有主磁铁部520,因此,各副磁铁部540位于第三面513及第四面514。
具体而言,第一副磁铁部541位于第三面513,第二副磁铁部542位于第四面514。
各副磁铁部541、542的各副相向面541a、542a构成为带有与各相向面521a、522a、523a、524a不同的极性。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各相向面521a、522a、523a、524a构成为带有N极,各副相向面541a、542a构成为带有S极。
因此,各副磁铁部541、542形成向各副相向面541a、542a收敛的方向的磁场。
由此,从第一主磁铁部521及第二主磁铁部522发散的主磁场M.M.F朝向第一副磁铁部541进行。并且,从第三主磁铁部523及第四主磁铁部524发散的主磁场M.M.F朝向第二副磁铁部542进行。
由此,主磁场M.M.F不仅向从各主磁铁部521、522、523、524发散的方向进行,还向收敛于各副磁铁部541、542的方向进行。
由此,在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形成的主磁场M.M.F的强度将向第一副磁铁部541,即朝向第三面513进行的方向更加强化。
同样地,在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形成的主磁场M.M.F的强度将向第二副磁铁部542,即朝向第四面514进行的方向更加强化。
由此,由主磁场M.M.F在各固定接触件220a、220b形成的电磁力的强度也更加强化,从而能够有效地形成电弧的路径A.P。
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以各相向面521a、522a、523a、524a带有N极的实施例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考虑各相向面521a、522a、523a、524a带有S极的实施例。在此情况下,应当理解的是,电磁力的方向及电弧的路径A.P可以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形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500中,与向固定接触件220施加的电流的方向无关地,电弧将不向中心部C进行。即,电弧路径形成部500所形成的电弧的路径A.P朝向前方侧或后方侧形成,而不朝向中心部C。
由此,避免密集分布于中心部C的各结构元件被电弧损伤。
6.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600所形成的电弧的路径A.P的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600构成为在电弧腔室210内部形成磁场。所形成的磁场将发生用于形成所产生的电弧的路径A.P的电磁力。
即,在电弧腔室210内部形成磁场的状态下,当因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相接触而电流通电时,根据弗莱明的左手定则而发生电磁力。电弧腔室210内部产生的电弧可以沿着所述电磁力的方向移动。
以下,参照图19至图22对由本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600形成的电弧的路径A.P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在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刚被分离之后,在固定接触件220和可动接触件430原先接触的部分产生电弧为前提。
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彼此不同的主磁铁部621、622间构成影响的磁场称为“主磁场(M.M.F,Main Magnetic Field)”,由各主磁铁部621、622自身、磁化构件630或副磁铁部640形成的磁场称为“副磁场(S.M.F,Sub Magnetic Field)”。
参照图19及图20,其示出电弧路径形成部600包括主磁铁部620的实施例。
图20中示出了各主磁铁部621、622分别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各主磁铁部621、622的长度相异的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形成磁场及电磁力的过程及其方向将与图19的实施例类似。
图19的(a)及图20的(a)中的电流的通电方向为电流流入到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并经过可动接触件430后,通过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出来的方向。
第一主磁铁部621至第二主磁铁部622形成主磁场M.M.F。各主磁铁部621、622的各相向面621a、622a带有彼此相同的极性。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各相向面621a、622a构成为带有N极。
如已所知,磁场从N极发散并向S极收敛。因此,各主磁铁部621、622中形成的主磁场M.M.F向从各相向面621a、622a发散的方向形成。
首先考虑左侧时,从第一主磁铁部621发散的主磁场M.M.F朝向固定接触件220及可动接触件430进行。
并且考虑右侧时,从第二主磁铁部622发散的主磁场M.M.F朝向固定接触件220及可动接触件430进行。
由此,从各主磁铁部621、622发散的主磁场M.M.F将在空间部616的中心部C相遇。从各主磁铁部621、622发散的主磁场M.M.F之间发生彼此排斥的力即斥力。
其结果,进行至中心部C的各主磁场M.M.F开始向其它方向,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前后方向进行。
并且,从各主磁铁部621、622持续地发散主磁场M.M.F。因此,主磁场M.M.F朝向第一面611或第二面612进行。
由此,在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主磁场M.M.F的方向朝向中心部C或第四面614的方向,即,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右侧进行。并且,在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主磁场M.M.F的方向朝向中心部C或第三面613的方向,即,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侧进行。
当在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应用弗莱明的左手定则时,主磁场M.M.F朝向第四面614,电流从上侧向下侧流动,因此,电磁力向前方侧,即朝向第二面612的方向形成。
并且,当在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应用弗莱明的左手定则时,主磁场M.M.F朝向第三面613,电流从下侧向上侧流动,因此,电磁力也向前方侧,即朝向第二面612的方向形成。
由此,由所述电磁力形成的电弧的路径A.P(Arc Path)将向前方侧,即朝向第二面612的方向形成。
图19的(b)及图20的(b)中的电流的通电方向为电流流入到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并经过可动接触件430后,通过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出来的方向。
由各主磁铁部621、622形成的主磁场M.M.F的方向与上述的相同。
当在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应用弗莱明的左手定则时,主磁场M.M.F朝向第四面614,电流从下侧向上侧流动,因此,电磁力向后方侧,即朝向第一面611的方向形成。
并且,当在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应用弗莱明的左手定则时,主磁场M.M.F朝向第三面613,电流从上侧向下侧流动,因此,电磁力也向后方侧,即朝向第一面611的方向形成。
由此,由所述电磁力形成的电弧的路径A.P将向后方侧,即朝向第一面611的方向形成。
由此,所产生的电弧向从中心部C远离的方向进行。由此,避免密集分布于中心部C的直流继电器10的各结构元件被电弧损伤。
另外,各主磁铁部621、622形成副磁场S.M.F。副磁场S.M.F从各相向面621a、622a朝向各相反面621b、622b进行。
即,从各主磁铁部621、622发散的副磁场S.M.F在空间部616内部的前进方向与主磁场M.M.F的前进方向相同。因此,由副磁场S.M.F能够强化主磁场M.M.F的强度。
因此,由主磁场M.M.F形成的电磁力的强度也将被强化,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形成电弧的路径A.P。
参照图21,其示出电弧路径形成部600包括主磁铁部620及磁化构件630的实施例。
图21的(a)中的电流的通电方向为电流流入到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并经过可动接触件430后,通过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出来的方向。
并且,图21的(b)中的电流的通电方向为电流流入到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并经过可动接触件430后,通过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出来的方向。
由各主磁铁部621、622形成主磁场M.M.F及副磁场S.M.F,并由此形成用于形成电弧的路径A.P的电磁力的过程与上述的相同。
因此,以下以由磁化构件630强化主磁场M.M.F的过程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一磁化构件631与第一主磁铁部621相接触。第一磁化相向面631a构成为带有与第一相向面621a相同的极性。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磁化相向面631a构成为带有N极。
第二磁化构件632与第二主磁铁部622相接触。第二磁化相向面632a构成为带有与第二相向面622a相同的极性。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磁化相向面632a构成为带有N极。
从第一磁化相向面631a及第二磁化相向面632a发散的磁场分别朝向中心部C进行。具体而言,从第一磁化相向面631a发散的磁场朝向第四面614进行。并且,从第二磁化相向面632a发散的磁场朝向第三面613进行。
由此,从各磁化相向面631a、632a发散的磁场将在中心部C相遇。
此时,各磁化相向面631a、632a构成为带有相同的极性,图示的实施例中N极,因此,在各磁场之间发生彼此排斥的力即斥力。
因此,从各磁化相向面631a、632a发散的各磁场以与上述的主磁场M.M.F的进行过程类似的方式进行。
因此,在各固定接触件220a、220b,不仅形成有从各主磁铁部621、622进行的主磁场M.M.F,还将形成从各磁化构件631、632进行的磁场。
并且,从各磁化构件631、632进行的磁场按与主磁场M.M.F相同的路径进行。其结果,主磁场M.M.F的强度被强化。
由此,在各固定接触件220a、220b形成的电磁力的强度也被强化,从而能够有效地形成电弧的路径A.P。
当然,电磁力的方向与上述相同的在图21的(a)的情况下为朝向前方侧,即朝向第二面612的方向。并且,在图21的(b)的情况下为朝向后方侧,即朝向第一面611的方向。
另外,各磁化构件631、632形成副磁场S.M.F。副磁场S.M.F从各磁化相向面631a、632a朝向各相反面631b、632b进行。
即,与从各主磁铁部621、622发散的副磁场S.M.F的前进方向相同地,从各磁化构件631、632发散的副磁场S.M.F在空间部616内部的前进方向与主磁场M.M.F的前进方向相同。
因此,利用从各磁化构件631、632发散的副磁场S.M.F,能够强化从主磁场M.M.F及各主磁铁部621、622发散的副磁场S.M.F的强度。
并且,如上所述,各磁化构件631、632可以与各主磁铁部621、622分别相连接而如一个磁铁一样起到作用。由此,在各磁化构件631、632之间可以形成与各主磁铁部621、622所形成的主磁场M.M.F相同的方向的磁场。
由此,由主磁场M.M.F形成的电磁力的强度也被强化,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形成电弧的路径A.P。
参照图22,其示出电弧路径形成部600包括主磁铁部620及副磁铁部640的实施例。
图22的(a)中的电流的通电方向为电流流入到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并经过可动接触件430后,通过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出来的方向。
并且,图22的(b)中的电流的通电方向为电流流入到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并经过可动接触件430后,通过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出来的方向。
由各主磁铁部621、622形成主磁场M.M.F及副磁场S.M.F,并由此形成用于形成电弧的路径A.P的电磁力的过程与上述的相同。
因此,以下以由副磁铁部640强化主磁场M.M.F的过程为中心进行说明。
各副磁铁部640位于未布置有主磁铁部620的磁铁框架610的面。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三面613及第四面614布置有主磁铁部620,因此,各副磁铁部640位于第一面611及第二面612。
具体而言,第一副磁铁部641位于第一面611,第二副磁铁部642位于第二面612。
各副磁铁部641、642的各副相向面641a、642a构成为带有与各相向面621a、622a不同的极性。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各相向面621a、622a构成为带有N极,各副相向面641a、642a构成为带有S极。
因此,各副磁铁部641、642形成向各副相向面641a、642a收敛的方向的磁场。
由此,从第一主磁铁部621及第二主磁铁部622发散的主磁场M.M.F朝向第一副磁铁部641或第二副磁铁部642进行。
由此,主磁场M.M.F不仅向从各主磁铁部621、622发散的方向进行,还向收敛于各副磁铁部641、642的方向进行。
由此,在第一固定接触件220a形成的主磁场M.M.F的强度将向朝向中心部C或第二主磁铁部620的方向,即,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右侧进行的方向更加强化。
同样地,在第二固定接触件220b形成的主磁场M.M.F的强度将向朝向中心部C或第一主磁铁部610的方向,即,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左侧进行的方向更加强化。
由此,由主磁场M.M.F在各固定接触件220a、220b形成的电磁力的强度也更加强化,从而能够有效地形成电弧的路径A.P。
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以各相向面621a、622a带有N极的实施例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考虑各相向面621a、622a带有S极的实施例。在此情况下,应当理解的是,电磁力的方向及电弧的路径A.P可以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形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600中,与向固定接触件220施加的电流的方向无关地,电弧将不向中心部C进行。即,电弧路径形成部600所形成的电弧的路径A.P朝向前方侧或后方侧形成,而不朝向中心部C。
由此,避免密集分布于中心部C的各结构元件被电弧损伤。
以上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及领域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样的修改及变更。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直流继电器
100:框架部
110:上部框架
120:下部框架
130:绝缘板
140:支撑板
200:开闭部
210:电弧腔室
220:固定接触件
220a:第一固定接触件
220b:第二固定接触件
230:密封构件
300:芯部
310:固定芯
320:可动芯
330:轭
340:绕线筒
350:线圈
360:复位弹簧
370:缸筒
400:可动接触件部
410:壳体
420:盖
430:可动接触件
440:轴
450:弹性部
500:第一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
510:磁铁框架
511:第一面
512:第二面
513:第三面
514:第四面
515:电弧排出孔
516:空间部
520:主磁铁部
521:第一主磁铁部
521a:第一相向面
521b:第一相反面
522:第二主磁铁部
522a:第二相向面
522b:第二相反面
523:第三主磁铁部
523a:第三相向面
523a:第三相反面
524:第四主磁铁部
524a:第四相向面
524b:第四相反面
530:磁化构件
531:第一磁化构件
531a:第一磁化相向面
531b:第一磁化相反面
532:第二磁化构件
532a:第二磁化相向面
532b:第二磁化相反面
540:副磁铁部
541:第一副磁铁部
541a:第一副相向面
541b:第一副相反面
542:第二副磁铁部
542a:第二副相向面
542b:第二副相反面
600:第二实施例的电弧路径形成部
610:磁铁框架
611:第一面
612:第二面
613:第三面
614:第四面
615:电弧排出孔
616:空间部
620:主磁铁部
621:第一主磁铁部
621a:第一相向面
621b:第一相反面
622:第二主磁铁部
622a:第二相向面
622b:第二相反面
630:磁化构件
631:第一磁化构件
631a:第一磁化相向面
631b:第一磁化相反面
632:第二磁化构件
632a:第二磁化相向面
632b:第二磁化相反面
640:副磁铁部
641:第一副磁铁部
641a:第一副相向面
641b:第一副相反面
642:第二副磁铁部
642a:第二副相向面
642b:第二副相反面
1000:现有技术的直流继电器
1100:现有技术的固定触点
1200:现有技术的可动触点
1300:现有技术的永久磁铁
1310:现有技术的第一永久磁铁
1320:现有技术的第二永久磁铁
C:空间部516、616的中心部
M.M.F:主磁场
S.M.F:副磁场
A.P:电弧的路径

Claims (16)

1.一种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
包括:
磁铁框架,在其内部形成有空间,包括包围所述空间并彼此面对的两对面;以及
主磁铁部,容置于所述空间,分别结合于所述两对面中更短地延伸的一对面,
在所述空间容置固定接触件及可动接触件,所述可动接触件构成为与所述固定接触件接触或与所述固定接触件分离,
分别结合于所述一对面的所述主磁铁部构成为,所述主磁铁部之间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相同的极性,以形成所述固定接触件和所述可动接触件分离而产生的电弧的排出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
所述主磁铁部包括:
第一主磁铁部,结合于所述一对面中的一个面;以及
第二主磁铁部,结合于所述一对面中的另一个面,以与所述第一主磁铁部面对的方式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
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和所述第二主磁铁部之间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相同的极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
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和所述第二主磁铁部之间彼此面对的各所述相向面带有N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
包括分别与所述磁铁框架的所述两对面中更长地延伸的另一对面结合的副磁铁部,
所述副磁铁部之间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相同的极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
所述副磁铁部之间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与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和所述第二主磁铁部之间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不同的极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
在所述磁铁框架的所述两对面中更短地延伸的另一对面形成有电弧排出孔,所述电弧排出孔贯穿形成以将所述空间和所述磁铁框架的外部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
所述第一主磁铁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分别以彼此分离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主磁铁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主磁铁部分别以彼此分离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弧路径形成部,其中,
在多个所述第一主磁铁部之间以及多个所述第二主磁铁部之间分别设置有磁化构件,
多个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及所述磁化构件彼此连接,
多个所述第二主磁铁部及所述磁化构件彼此连接。
10.一种直流继电器,其中,
包括:
固定接触件;
可动接触件,构成为与所述固定接触件接触或与所述固定接触件分离;
电弧路径形成部,在其内部形成有容置所述固定接触件及所述可动接触件的空间,且在所述空间形成磁场,以形成所述固定接触件和所述可动接触件分离而产生的电弧的排出路径;以及
框架部,容置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
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包括:
磁铁框架,在其内部形成空间,包括包围所述空间并彼此面对的两对面;以及
主磁铁部,容置于所述空间,分别结合于所述两对面中更短地延伸的一对面,
在所述空间容置固定接触件及与所述固定接触件接触或与所述固定接触件分离的可动接触件,
分别结合于所述一对面的所述主磁铁部构成为,所述主磁铁部之间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相同的极性,以形成所述固定接触件和所述可动接触件分离而产生的电弧的排出路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中,
所述主磁铁部包括:
第一主磁铁部,结合于所述一对面中的一个面;以及
第二主磁铁部,结合于所述一对面中的另一个面,以与所述第一主磁铁部面对的方式布置,
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和所述第二主磁铁部的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相同的极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中,
所述电弧路径形成部包括分别与所述磁铁框架的所述两对面中更长地延伸的另一对面结合的副磁铁部,
所述副磁铁部之间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相同的极性,
所述副磁铁部之间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与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和所述第二主磁铁部的彼此面对的各相向面带有不同的极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主磁铁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分别以彼此分离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主磁铁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主磁铁部分别以彼此分离预定距离的方式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中,
多个所述第一主磁铁部中的一个比另一个更短,
多个所述第二主磁铁部中的一个比另一个更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中,
在多个所述第一主磁铁部之间以及多个所述第二主磁铁部之间分别设置有磁化构件,
多个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及所述磁化构件彼此连接,
多个所述第二主磁铁部及所述磁化构件彼此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及所述第二主磁铁部分别包括与各所述相向面相向并与所述磁铁框架的面接触的相反面,
在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和所述第二主磁铁部之间形成有主磁场,
在所述第一主磁铁部及所述第二主磁铁部之间彼此面对的各所述相向面和各所述相反面之间形成有副磁场,
所述副磁场强化所述主磁场。
CN201980098278.8A 2019-07-11 2019-08-23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Pending CN1141278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83784 2019-07-11
KR1020190083784A KR102324517B1 (ko) 2019-07-11 2019-07-11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PCT/KR2019/010755 WO2021006415A1 (ko) 2019-07-11 2019-08-23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7880A true CN114127880A (zh) 2022-03-01

Family

ID=697087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8278.8A Pending CN114127880A (zh) 2019-07-11 2019-08-23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CN201921424876.3U Active CN210136822U (zh) 2019-07-11 2019-08-29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4876.3U Active CN210136822U (zh) 2019-07-11 2019-08-29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54591A1 (zh)
EP (1) EP3998620A4 (zh)
JP (1) JP7422369B2 (zh)
KR (1) KR102324517B1 (zh)
CN (2) CN114127880A (zh)
WO (1) WO20210064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88274S1 (en) * 2021-06-21 2023-06-06 Ls Electric Co., Ltd. Relay for electric automobile
KR102640509B1 (ko) * 2021-11-18 2024-02-23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20230072765A (ko) * 2021-11-18 2023-05-25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20230072768A (ko) * 2021-11-18 2023-05-25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102640508B1 (ko) * 2021-11-18 2024-02-23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3116A (zh) * 2011-01-12 2012-09-19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CN102834891A (zh) * 2010-03-25 2012-12-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2015159131A (ja) * 2011-01-12 2015-09-03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21963B2 (ja) * 1994-02-22 2002-09-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プランジャ型電磁継電器
ES2442872T3 (es) * 2008-12-12 2014-02-14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uente de contactos con imanes de soplado
DE102009047080B4 (de) * 2009-11-24 2012-03-29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Elektrischer Schalter
JP5629107B2 (ja) * 2010-03-25 2014-11-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US8653691B2 (en) * 2011-01-13 2014-02-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ual bipolar magnetic field for linear high-voltage contactor in automotive lithium-ion battery systems
KR101216824B1 (ko) 2011-12-30 2012-12-28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직류 릴레이
KR101696952B1 (ko) 2012-01-02 2017-01-16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직류 릴레이
JP6043173B2 (ja) * 2012-12-07 2016-12-1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203325803U (zh) * 2013-07-05 2013-12-04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的框架部分
KR20150004349U (ko) * 2014-05-26 2015-12-04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직류 릴레이
KR101943363B1 (ko) * 2015-04-13 2019-04-17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개폐기
JP6146504B1 (ja) 2016-03-10 2017-06-14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JP6907801B2 (ja) * 2017-08-10 2021-07-2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208027938U (zh) * 2018-03-22 2018-10-30 长沙中坤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极性灭弧磁路及其直流继电器
US10998155B2 (en) * 2019-01-18 2021-05-04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ontactor with arc suppressor
KR20210025962A (ko) * 2019-08-28 2021-03-10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US11908648B2 (en) * 2020-01-23 2024-0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witch configured to form magnetic fields relative to contact poin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4891A (zh) * 2010-03-25 2012-12-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CN102683116A (zh) * 2011-01-12 2012-09-19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JP2015159131A (ja) * 2011-01-12 2015-09-03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6822U (zh) 2020-03-10
WO2021006415A1 (ko) 2021-01-14
KR20210007392A (ko) 2021-01-20
EP3998620A4 (en) 2023-08-09
US20220254591A1 (en) 2022-08-11
KR102324517B1 (ko) 2021-11-10
JP7422369B2 (ja) 2024-01-26
EP3998620A1 (en) 2022-05-18
JP2022541150A (ja)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67722U (zh)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CN210136822U (zh)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US11842870B2 (en) Arc path formation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including same
US20220415593A1 (en) Arc path forming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including same
US20220301797A1 (en) Arc path forming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comprising same
US20220406545A1 (en) Arc path formation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including same
US20230290599A1 (en) Arc path-forming par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comprising same
CN211208340U (zh)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CN114287048A (zh)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US20230411096A1 (en) Arc path formation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including same
US20230290598A1 (en) Arc path generation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including same
US20230352258A1 (en) Arc path generation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including same
KR102452356B1 (ko)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US20230260728A1 (en) Arc path formation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comprising same
US20230326694A1 (en) Arc path formation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including same
US20230298839A1 (en) Arc path formation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including same
KR102524506B1 (ko)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US20240145196A1 (en) Arc path forming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comprising same
US11784018B2 (en) Arc path formation unit and direct current relay including same
KR102278651B1 (ko)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KR20210070052A (ko) 아크 경로 형성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릴레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