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6044A - 天线选择方法、天线选择装置和可折叠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选择方法、天线选择装置和可折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6044A
CN114126044A CN202111499443.6A CN202111499443A CN114126044A CN 114126044 A CN114126044 A CN 114126044A CN 202111499443 A CN202111499443 A CN 202111499443A CN 114126044 A CN114126044 A CN 114126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foldable
holding
folding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994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6044B (zh
Inventor
胡兴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994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60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6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6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6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60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天线选择方法、天线选择装置和可折叠设备,所述天线选择方法,应用于包括多支天线的可折叠设备,所述选择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当所述通信业务类型为定位业务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所述折叠状态包括展开和折叠;当所述折叠状态为展开时,根据预设规则选择多支所述天线中的一支作为第一目标天线,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用于支持所述定位业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分别获取通信业务类型和折叠状态,可以根据预设规则实现定位业务的天线选择,而无需分别检测每支天线的信号强度,从而简化天线选择的过程并提高选择速度,并能够改善可折叠设备的定位准确性。

Description

天线选择方法、天线选择装置和可折叠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射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选择方法、天线选择装置和可折叠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屏幕尺寸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可折叠设备应运而生,其既提供了大屏的观看体验,又解决了大屏导致的不便携带的问题。但是,由于不断的折叠和展开操作,对可折叠设备的通信功能影响较大,尤其是影响了基于通信实现的定位功能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选择方法、天线选择装置和可折叠设备,可以优化可折叠设备的定位准确性。
一种天线选择方法,应用于包括多支天线的可折叠设备,所述选择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
当所述通信业务类型为定位业务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所述折叠状态包括展开和折叠;
当所述折叠状态为展开时,根据预设规则选择多支所述天线中的一支作为第一目标天线,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用于支持所述定位业务。
一种天线选择装置,包括:
业务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可折叠设备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通信业务类型为定位业务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所述折叠状态包括展开和折叠;
选择模块,用于当所述折叠状态为展开时,根据预设规则选择多支所述天线中的一支作为第一目标天线,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用于支持所述定位业务。
一种可折叠设备,包括:
可折叠中框;
多个天线,设于所述可折叠中框,多个所述天线的辐射面朝向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
处理器,分别与多个所述天线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当所述通信业务类型为定位业务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所述折叠状态包括展开和折叠;当所述折叠状态为展开时,根据预设规则选择多支所述天线中的一支作为第一目标天线,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用于支持所述定位业务。
上述天线选择方法、天线选择装置和可折叠设备,所述天线选择方法通过先获取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可以仅在需要的通信业务类型下,进行后续的判定和天线选择操作,从而降低天线选择过程的功耗。再通过获取折叠状态,可以根据预设规则实现定位业务的天线选择,而无需分别检测每支天线的信号强度,从而简化天线选择的过程并提高选择速度,并能够对应选择一支适用于定位业务的第一目标天线,以改善可折叠设备的定位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选择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3为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竖屏握持的示意图;
图5为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横屏握持的示意图之一;
图6为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横屏握持的示意图之二;
图7为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横屏握持的示意图之三;
图8为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竖屏握持的示意图;
图9为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横屏握持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选择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12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元件标号说明:
上边框:110;第一折叠部:111;第二折叠部:112;侧边框:120;下边框:130;第三折叠部:131;第四折叠部:132;天线:200;辐射体:201;开关匹配电路:202;第一匹配电路:2021;第二匹配电路:2022;第一天线:210;第二天线:220;第三天线:2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为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可以理解的是,图1实施例的可折叠设备仅用于示例性说明,可折叠设备的折叠方式不局限于图1中示出的方式,其他具有可折叠功能的电子设备也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中,可折叠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设备、游戏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汽车、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等设备,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可折叠设备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1,可折叠设备包括可折叠中框和多支天线200(图1中示出了其中一支天线200)。
可折叠中框包括相连接的多个边框,例如可以包括四个边框,即图11中所示的上边框110、右侧边框120、下边框130和左侧边框140。其中,部分边框为可折叠边框,例如图1中所示的上边框110和下边框130为可折叠边框。可折叠边框设有转轴和连接于转轴的两个折叠部,折叠部可以围绕转轴转动,以使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或展开的状态。也即,当可折叠设备展开时,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共同用于显示;当可折叠设备折叠时,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中的一个用于显示。其中,第一屏幕也可以称为主屏,第二平面也可以称为副屏。
图1中示出了设于上边框110的一支天线200,天线200分别与馈源、接地端连接,馈源用于向天线200发送激励信号,以使天线200发射需要的射频信号。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可折叠设备折叠或展开时,射频信号的损耗、地板电流的走线等都会发生变化。相应地,可折叠设备的射频性能也会随着折叠状态发生变化。其中,上述折叠状态的变化对定位天线的影响较为明显,会导致定位天线的效率偏低,甚至影响定位的准确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选择方法,能够提高可折叠设备的定位精度。
图2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选择方法的流程图之一,本实施例的天线选择方法应用于前述的可折叠设备,可折叠设备包括分别设于多个边框的多支天线。参考图2,天线选择方法包括步骤202至步骤206。
步骤202,获取可折叠设备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
其中,通信业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定位业务、移动数据业务、无线通信(WIFI)业务等。一示例性地,可以根据可折叠设备当前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APP),确定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应用程序的运行可能需要多个业务的支持,但通常多个业务中的一个为核心业务,其余业务为辅助业务。因此,可以将核心业务的类型作为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例如,若当前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为地图应用程序,则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可以理解为定位业务。若当前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为聊天应用程序,则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可以理解为移动数据业务或无线通信业务。
步骤204,当通信业务类型为定位业务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
其中,定位业务是指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中的至少一种获取定位信号的业务。当通信业务类型为定位业务时,需要选择一支通信质量较佳的天线,与上述定位系统通信以支持定位业务。其中,可以根据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确定通信质量较佳的天线,因此,在本步骤中需要先获取折叠状态。
一示例性地,可以根据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间的夹角确定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当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一预设角度时,判定折叠状态为展开;当第一屏幕与第二屏幕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预设角度时,判定折叠状态为折叠。另一示例性地,可以根据天线的射频性能确定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即,可以先在可折叠设备中预设射频性能与折叠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可以预设接收强度与折叠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若天线的射频性能发生变化,但可折叠设备所处的通信环境未发生变化,则说明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发生了变化。相应地,可以根据射频性能的变化情况和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对应的折叠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获取折叠状态的方式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他能够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的方式也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
步骤206,当折叠状态为展开时,根据预设规则选择多支天线中的一支作为第一目标天线,第一目标天线用于支持定位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先获取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可以仅在需要的通信业务类型下,进行后续的判定和天线选择操作,从而降低天线选择过程的功耗。再通过获取折叠状态,可以根据预设规则实现定位业务的天线选择,而无需分别检测每支天线的信号强度,从而简化天线选择的过程并提高选择速度,并能够对应选择一支适用于定位业务的第一目标天线,以改善可折叠设备的定位准确性。
图3为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可折叠设备包括上边框110、下边框130和侧边框120,上边框110和下边框130分别连接于侧边框120相对的两端。上边框110、下边框130和侧边框120分别一一对应设有三支天线,三支天线分别为第一天线210、第二天线220和第三天线230。其中,第一天线210设于上边框110,第二天线220设于侧边框120,第三天线230设于下边框1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多支天线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不同的边框上,可以分别将不同的天线应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从而使可折叠设备具有较好的通信灵活性。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同一边框也可以设置多支天线,例如在上边框110设置两支天线,从而进一步提升射频性能,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线选择方法中的步骤根据预设规则选择多支天线中的一支作为第一目标天线,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握持方向,握持方向包括横屏握持和竖屏握持。根据握持方向从三支天线中确定第一目标天线。
其中,图4为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竖屏握持的示意图,图5为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横屏握持的示意图之一,图6为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横屏握持的示意图之二。结合参考图4至图6可知,当用户以相同姿态,采用不同的握持方向握持可折叠设备时,多支天线的辐射方向也会发生变化。其中,本实施例以用户以站立或坐的姿态握持可折叠设备为例进行说明。相应地,当采用图4所示的竖屏握持时,第一天线210的辐射方向朝向上方,第二天线220的辐射方向朝向侧方,第三天线230的辐射方向朝向下方。当采用图5和图6所示的横屏握持时,第一天线210和第三天线230的辐射方向朝向侧方,第二天线220的辐射方向朝向上方。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内置于可折叠设备中的陀螺仪、电子罗盘等传感器,检测可折叠设备的握持方向,从而提供精准的检测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定位业务而言,天线需要与天上的卫星导航系统进行通信。相应地,辐射方向朝向下方的天线无法有效接收来自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从而导致通信质量不佳。因此,当可折叠设备用于处理定位业务时,优选采用辐射方向朝向上方或侧方的天线进行信号收发,以保证定位信号的收发质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于定位业务,通过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握持方向,可以较快并较为准确地确定第一目标天线,从而提高可折叠设备的定位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线选择方法中的步骤根据握持方向选择第一目标天线,包括如下步骤:当握持方向为竖屏握持时,选择第一天线210作为第一目标天线,第一天线210为设于上边框110的天线。即,当采用如图4所示的握持方向时,人手通常握持在可折叠设备的左右两侧,并会遮挡位于侧面的第二天线220。当可折叠设备处于图4所示的状态时,通过选择第一天线210作为第一目标天线,辐射方向朝向卫星导航系统,且天线不会受到人手的遮挡。因此,该状态下第一天线210作为第一目标天线的射频性能最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线选择方法中的步骤根据握持方向选择第一目标天线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握持方向为横屏握持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握持位置。根据握持位置选择第一目标天线。可以理解的是,当采用如图5和图6所示的握持方向时,可折叠设备的左右两侧的长度较长,因此人手可选择的实际握持位置较多。例如,人手可以如图5所示握持在可折叠设备的上半部分,也可以如图6所示握持在可折叠设备的下半部分。因此,当处于横屏握持时,可以进一步获取具体的握持位置,从而更加准确地选择第一目标天线。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于电子设备各边框的传感器获取握持位置。一示例性地,可以分别在电子设备的各边框设置温度传感器,在握持可折叠设备时,人手会放置于温度传感器上,并使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的感测温度为35℃至42℃,而未被握持区域的温度传感器的感测温度为环境温度。基于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感测结果,即可确定人手的握持位置。另一示例性地,可以分别在电子设备的各边框设置距离传感器,在握持可折叠设备时,人手会放置于距离传感器上,并使对应的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减小,而未被握持区域的距离传感器的感测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基于多个距离传感器的感测结果,即可确定人手的握持位置。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获取人手在触摸屏上的触摸位置,并根据触摸位置确定人手在边框的握持位置。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而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他能够获取握持位置的方式也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
继续参考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边框11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折叠部111和第二折叠部112,第一天线210设于第一折叠部111。天线选择方法中的步骤根据握持位置选择第一目标天线,包括如下步骤:当握持位置为第一折叠部111时,选择第二天线220作为第一目标天线,第二天线220为设于侧边框120的天线。也即,当人手握持在第一折叠部111时,会对设于第一折叠部111的第一天线210的射频性能造成影响。当可折叠设备处于图5所示的状态时,通过选择第二天线220作为第一目标天线,辐射方向朝向卫星导航系统,且天线不会受到人手的遮挡。因此,该状态下第二天线220作为第一目标天线的射频性能最佳。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折叠部111靠近侧边框120,第二折叠部112远离侧边框120。图7为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横屏握持的示意图之三,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第一折叠部111远离侧边框120,第二折叠部112靠近侧边框120。由此可知,在本实施例中,不限制第一折叠部111与第二折叠部112的相对位置关系,只要握持位置包括第一折叠部111,就选择第二天线220作为第一目标天线,从而提高天线选择的速度。
继续参考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折叠部111靠近侧边框120,第二折叠部112远离侧边框120,下边框13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三折叠部131和第四折叠部132,第三折叠部131靠近侧边框120,第四折叠部132远离侧边框120,第三折叠部131设有第三天线230。天线选择方法中的步骤根据握持位置选择第一目标天线,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握持位置为第二折叠部112和第四折叠部132时,选择第一天线210、第二天线220和第三天线230中的一支作为第一目标天线。也即,人手的握持位置不会对任一天线造成遮挡,三支天线的射频性能相近,选择任一天线都可以获得较好的通信质量。当可折叠设备处于图6所示的状态时,可以进一步根据需要同时支持的其他通信业务类型,进行更加灵活的天线选择。示例性地,若可折叠设备需要优先支持定位业务,并同时支持移动数据业务作为辅助,且握持位置为图6所示的握持位置,则可以先选择移动数据业务的通信质量较优的天线,并通过剩余的天线支持定位业务。例如,可以先选择第一天线210和第二天线220支持移动数据业务,并选择第三天线230支持定位业务。
图8为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竖屏握持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线选择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折叠状态为折叠,且握持方向为竖屏握持时,选择第一天线210或第二天线220作为第二目标天线,第二天线220为设于侧边框120的天线。也即,当人手握持在第二边框时,会对设于第二边框的第二天线220的射频性能造成影响。当可折叠设备处于图8所示的状态时,通过选择第一天线210作为第二目标天线,辐射方向朝向卫星导航系统,且天线不会受到人手的遮挡。因此,该状态下第一天线210作为第二目标天线的射频性能最佳。图9为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横屏握持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线选择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折叠状态为折叠,且握持方向为横屏握持时,选择第二天线220作为第二目标天线,第二天线220为设于侧边框120的天线。也即,当人手握持在第一折叠部111和第三折叠部131时,会对设于第一折叠部111的第一天线210和设于第三折叠部131的第三天线230的射频性能造成影响。当可折叠设备处于图9所示的状态时,通过选择第二天线220作为第二目标天线,辐射方向朝向卫星导航系统,且天线不会受到人手的遮挡。因此,该状态下第二天线220作为第二目标天线的射频性能最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线选择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通信业务类型为移动数据业务时,选择多支天线中的至少一支作为第二目标天线,第二目标天线用于支持移动数据业务。可选地,可以选择一支天线作为第二目标天线,以实现对移动数据业务的射频信号的单路收发。也可以选择两支天线均作为第二目标天线,以实现对移动数据业务的射频信号的2×2MIMO收发或主分集收发。其中,当采用2×2MIMO收发时,可以在同一时段内对携带不同信息的两路信号进行收发,从而提高数据吞吐量,进而提高可折叠设备的移动数据业务的通信速度。当采用主分集收发时,可以在同一时段内对携带相同信息的两路信号进行收发,从而提高可折叠设备的移动数据业务的通信数据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例中,不对多支第二目标天线的收发方式进行限定,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图10为一实施例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线包括辐射体201和开关匹配电路202。
其中,辐射体201用于发射和接收来自外部的射频信号。辐射体201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成型,例如采用塑胶、铝镁合金或者钛铝合金、不锈钢包塑胶注塑成型。辐射体201也可以通过印刷的方式成型,例如将含有导电材质的印刷材料印刷在导电介质上。辐射体201还可以通过激光镭射的方式成型诸如在成型的塑料支架上,利用激光镭射技术直接在塑料支架上化镀形成。辐射体201可以由金属例如不锈钢、柔性电路板、塑胶、其他合适的材料形成。多个天线的辐射体201间隔设置,每一辐射体201的规格(例如长度、宽度及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开关匹配电路202用于对射频路径的电学性能进行调节,以调节辐射体201的收发信号频段,并使天线的射频性能稳定。其中,移动数据业务的信号例如可以为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信号。根据信号频段进行划分,LTE信号可以分为低频(Lowband,LB)射频信号、中频(Middle band,MB)射频信号、高频(High band,HB)射频信号。其中,L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700MHz至960MHz,M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1710MHz至2170MHz,H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2300MHz至2690MHz。
其中,开关匹配电路202可以包括第一匹配电路2021和第二匹配电路2022。辐射体201经第一匹配电路2021连接至馈源,并经第二匹配电路2022接地。进一步地,第一匹配电路2021可以包括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一阻抗调节单元,第二匹配电路2022可以包括第二射频开关和第二阻抗调节单元。具体地,开关匹配电路202可以根据通信环境调节辐射体201的射频路径的参数。即,可以选择导通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以使辐射体201与射频前端模块连接,并调节第一阻抗调节单元和第二阻抗调节单元,以使辐射体201辐射目标频段的射频信号。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天线选择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控制第二目标天线的开关匹配电路,以使第二目标天线的辐射体的收发信号频段与移动数据业务的信号频段相对应。也即,开关匹配电路202可以根据当前所处的状态对天线的阻抗匹配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保证在任一通信环境中,辐射体201的辐射频率均能稳定地满足频段要求,进而提高可折叠设备的通信性能。进一步地,上述开关匹配电路202也可以用于对第一目标天线的射频参数进行调节,以提高定位业务的定位精度。
图11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选择方法的流程图之二,参考图11,在本实施例中,天线选择方法包括步骤1102至步骤1124。
步骤1102,获取可折叠设备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
步骤1104,当通信业务类型为定位业务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
步骤1106,当折叠状态为展开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握持方向。
步骤1108,当握持方向为竖屏握持时,选择第一天线作为第一目标天线。
步骤1110,当握持方向为横屏握持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握持位置。
步骤1112,当握持位置为第一折叠部时,选择第二天线作为第一目标天线。
步骤1114,当握持位置为第二折叠部和第四折叠部时,选择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中的一支作为第一目标天线。
步骤1116,当折叠状态为折叠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握持方向。
步骤1118,当握持方向为横屏握持时,选择第二天线作为第一目标天线。
步骤1120,当握持方向为竖屏握持时,选择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作为第一目标天线。
步骤1122,当通信业务类型为移动数据业务时,选择多支天线中的至少一支作为第二目标天线。
步骤1124,控制第二目标天线的开关匹配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根据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折叠状态、握持方向和握持位置等信息,对可折叠设备的状态进行综合判定,从而选择对应的第一目标天线或第二目标天线。而且,在确定第一目标天线或第二目标天线后,还可以调节被选择的天线的开关匹配电路,以使辐射体的工作频段与通信业务的目标信号频段相对应,进而提高可折叠设备的通信质量。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天线选择方法的天线选择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选择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天线选择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图12为一实施例的天线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2,在本实施例中天线选择装置包括业务获取模块1202、状态获取模块1204和选择模块1206。
业务获取模块1202用于获取可折叠设备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状态获取模块1204用于当通信业务类型为定位业务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选择模块1206用于当折叠状态为展开时,根据预设规则选择多支天线中的一支作为第一目标天线,第一目标天线用于支持定位业务。
上述天线选择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可折叠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可折叠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设备。可折叠设备包括可折叠中框、多个天线和处理器。可折叠中框即包括前述的上边框、侧边框和下边框。多个天线设于可折叠中框,且多个天线的辐射面朝向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处理器分别与多个天线连接,用于获取可折叠设备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当通信业务类型为定位业务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折叠状态包括展开和折叠;当折叠状态为展开时,根据预设规则选择多支天线中的一支作为第一目标天线,第一目标天线用于支持定位业务。
图13为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参考图13,该可折叠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可折叠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可折叠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可折叠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天线选择方法。该可折叠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可折叠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可折叠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可折叠设备的限定,具体的可折叠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天线选择方法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天线选择方法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天线选择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天线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多支天线的可折叠设备,所述选择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
当所述通信业务类型为定位业务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所述折叠状态包括展开和折叠;
当所述折叠状态为展开时,根据预设规则选择多支所述天线中的一支作为第一目标天线,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用于支持所述定位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和侧边框,所述上边框和所述下边框分别连接于所述侧边框相对的两端,所述上边框、所述下边框和所述侧边框分别一一对应设有三支所述天线,所述根据预设规则选择多支所述天线中的一支作为第一目标天线,包括:
获取所述可折叠设备的握持方向,所述握持方向包括横屏握持和竖屏握持;
根据所述握持方向从三支所述天线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握持方向选择所述第一目标天线,包括:
当所述握持方向为竖屏握持时,选择第一天线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天线,所述第一天线为设于所述上边框的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握持方向选择所述第一目标天线,还包括:
当所述握持方向为横屏握持时,获取所述可折叠设备的握持位置;
根据所述握持位置选择所述第一目标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天线设于所述第一折叠部;
所述根据所述握持位置选择所述第一目标天线,包括:
当所述握持位置为所述第一折叠部时,选择第二天线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设于所述侧边框的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靠近所述侧边框,所述第二折叠部远离所述侧边框;
所述下边框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三折叠部和第四折叠部,所述第三折叠部靠近所述侧边框,所述第四折叠部远离所述侧边框,所述第三折叠部设有第三天线;
所述根据所述握持位置选择所述第一目标天线,还包括:
当所述握持位置为所述第二折叠部和所述第四折叠部时,选择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中的一支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折叠状态为折叠,且所述握持方向为竖屏握持时,选择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设于所述侧边框的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折叠状态为折叠,且所述握持方向为横屏握持时,选择所述第二天线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设于所述侧边框的天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通信业务类型为移动数据业务时,选择多支所述天线中的至少一支作为第二目标天线,所述第二目标天线用于支持所述移动数据业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辐射体和开关匹配电路,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目标天线的所述开关匹配电路,以使所述第二目标天线的辐射体的收发信号频段与所述移动数据业务的信号频段相对应。
11.一种天线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可折叠设备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通信业务类型为定位业务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所述折叠状态包括展开和折叠;
选择模块,用于当所述折叠状态为展开时,根据预设规则选择多支所述天线中的一支作为第一目标天线,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用于支持所述定位业务。
12.一种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折叠中框;
多个天线,设于所述可折叠中框,多个所述天线的辐射面朝向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
处理器,分别与多个所述天线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处理的通信业务类型;当所述通信业务类型为定位业务时,获取可折叠设备的折叠状态,所述折叠状态包括展开和折叠;当所述折叠状态为展开时,根据预设规则选择多支所述天线中的一支作为第一目标天线,所述第一目标天线用于支持所述定位业务。
CN202111499443.6A 2021-12-09 2021-12-09 天线选择方法、天线选择装置和可折叠设备 Active CN1141260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9443.6A CN114126044B (zh) 2021-12-09 2021-12-09 天线选择方法、天线选择装置和可折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9443.6A CN114126044B (zh) 2021-12-09 2021-12-09 天线选择方法、天线选择装置和可折叠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6044A true CN114126044A (zh) 2022-03-01
CN114126044B CN114126044B (zh) 2023-11-10

Family

ID=80364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99443.6A Active CN114126044B (zh) 2021-12-09 2021-12-09 天线选择方法、天线选择装置和可折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60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1471A (zh) * 2022-04-18 2022-07-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通信性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4957A (zh) * 2018-03-13 2018-09-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19041974A1 (zh) * 2017-08-31 2019-03-07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9739300A (zh) * 2018-12-25 2019-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113459A (zh) * 2019-05-27 2019-08-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折叠屏终端
CN111903066A (zh) * 2019-03-05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选择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740893A (zh) * 2020-05-30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41974A1 (zh) * 2017-08-31 2019-03-07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8494957A (zh) * 2018-03-13 2018-09-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739300A (zh) * 2018-12-25 2019-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1903066A (zh) * 2019-03-05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选择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113459A (zh) * 2019-05-27 2019-08-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折叠屏终端
CN113740893A (zh) * 2020-05-30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1471A (zh) * 2022-04-18 2022-07-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通信性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721471B (zh) * 2022-04-18 2024-0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通信性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6044B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016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beam based on data obtained by camera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US2020022057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switching method thereof
TWI587568B (zh) 具有由光學透明導電薄膜形成之天線的電子裝置及相關方法
CN112352351A (zh) 包括5g天线模块的电子设备
CN108400425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天线
US1155239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ntenna module
US9774362B1 (en) Adaptive antenna tuning based on a sensed characteristic
US11863260B2 (en) 5G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d on change in shape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CN114188707B (zh) 一种终端天线和控制天线波束方向的方法
US20160254592A1 (en) Utilization of Antenna Loading for Impedance Matching
US8494558B2 (en)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guidance in a user terminal
US2022038493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ntenna
CN114126044B (zh) 天线选择方法、天线选择装置和可折叠设备
CN111668606B (zh) 天线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8638265B2 (en) Slot antenna
JP2015154276A (ja) 携帯端末装置
US2021031214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302441A (zh) 一种屏幕尺寸调节方法和终端设备
US2023020805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ntenna
EP436902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ngle-of-arrival of signal,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electronic device
CN115267652A (zh) 角度测量方法、可折叠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220263562A1 (en) Transmission antenna sel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487710A (zh) 基于压力屏的截屏装置和方法
JP476635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gpsアンテナ受信方法およびgpsアンテナ受信プログラム
US1070792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by controlling multiple antennas in designated frequency ban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