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4787A -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混合网络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混合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4787A
CN114124787A CN202010895224.9A CN202010895224A CN114124787A CN 114124787 A CN114124787 A CN 114124787A CN 202010895224 A CN202010895224 A CN 202010895224A CN 114124787 A CN114124787 A CN 114124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ing
routing device
network
data packet
network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52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鑫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952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47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4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47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4Interdomain routing, e.g. hierarchical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Routing of multiclass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4Distribut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混合网络。所述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源设备是第一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数据包的目的设备是第二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网络组是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所在的网络组,所述第二网络组与所述第一网络组不同;根据所述目的设备的地址查询路由表,获得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中包含目标连接,所述目标连接是所述第一网络组和第二网络组之间的所述第二类型连接;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上述方案通过第二类型连接发送数据包,减小了数据包发送过程中的转发次数,提高了网络数据交换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混合网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混合网络。
背景技术
随着如今计算机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大,计算机集群形成的组网需要的通信网络架构的规模也随之扩大,计算机集群对网络数据传输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在相关技术中,在大规模的计算机集群组网中,通常采用三层网络拓扑结构。第一层网络用于直接对接计算节点,第二层网络用于和第一层网络组成网络组group,第三层网络用于group之间互联,组成全局大规模网络。
然而,相关技术中,在计算机集群组网的应用过程中,计算设备与相邻网络组的计算设备需要通过三层网络进行数据交换,邻近节点间的数据传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混合网络,可以提高计算节点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效率,该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混合网络中,所述混合网络包含至少两个网络组,各个所述网络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层路由设备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所述混合网络中包含第一类型连接和第二类型连接,所述第一类型连接是属于同一所述网络组的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和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类型连接是分属不同的所述网络组的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方法由目标路由设备执行,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混合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路由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源设备是第一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数据包的目的设备是第二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网络组是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所在的网络组,所述第二网络组与所述第一网络组不同;
根据所述目的设备的地址查询路由表,获得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中包含目标连接,所述目标连接是所述第一网络组和第二网络组之间的所述第二类型连接;
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且所述目标路由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且所述目标路由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之间不存在通信连接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二路由设备,以便所述第二路由设备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所述第二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络组中的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所述第三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路组中,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路由设备,以便所述第三路由设备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一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三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路组中,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合网络是高性能计算HPC的计算集群组成的网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包的数据等级,与所述路由路径的优先级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混合网络中,所述混合网络包含至少两个网络组,各个所述网络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层路由设备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所述混合网络中包含第一类型连接和第二类型连接,所述第一类型连接是属于同一所述网络组的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和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类型连接是分属不同的所述网络组的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装置用于目标路由设备,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混合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路由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源设备是第一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数据包的目的设备是第二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网络组是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所在的网络组,所述第二网络组与所述第一网络组不同;
路径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设备的地址查询路由表,获得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中包含目标连接,所述目标连接是所述第一网络组和第二网络组之间的所述第二类型连接;
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
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且所述目标路由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
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且所述目标路由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之间不存在通信连接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二路由设备,以便所述第二路由设备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所述第二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络组中的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所述第三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路组中,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路由设备,以便所述第三路由设备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一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三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路组中,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合网络是高性能计算HPC的计算集群组成的网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包的数据等级,与所述路由路径的优先级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用于混合网络中,所述混合网络包含至少两个网络组,各个所述网络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层路由设备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所述混合网络中包含第一类型连接和第二类型连接,所述第一类型连接是属于同一所述网络组的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和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类型连接是分属不同的所述网络组的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实现为目标路由设备,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混合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路由设备;所述目标路由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源设备是第一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数据包的目的设备是第二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网络组是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所在的网络组,所述第二网络组与所述第一网络组不同;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目的设备的地址查询路由表,获得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中包含目标连接,所述目标连接是所述第一网络组和第二网络组之间的所述第二类型连接;
所述收发器,用于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性能计算的混合网络,所述混合网络包括:
至少两个网络组,以及第一类型连接和第二类型连接;
各个所述网络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层路由设备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
所述第一类型连接是属于同一所述网络组的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和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类型连接是分属不同的所述网络组的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与各自对应的计算节点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数据发送方法。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数据发送方法。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终端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终端执行上述数据发送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具有不同网络组的混合网络中,不同网络组之间通过第二层路由设备的第二类型连接进行网络组之间的通信,第一网络组的第二路由层设备中的数据包,可以直接通过该第二类型连接将该数据包传输至第二网络组的第二路由层设备中,以便于该第二路由层设备直接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目的计算节点设备,减少了数据包发送过程中的数据转发次数,提高了混合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了一种三层胖树拓扑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混合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图2所示混合网络中的第一路由路径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一种图2所示混合网络中的第二路由路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图2所示混合网络中的第三路由路径示意图;
图6示出了一种图2所示混合网络中的第四路由路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对本申请所示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本申请涉及到的几个概念进行介绍:
1)高性能计算(HP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高性能计算指使用很多处理器组成的并行计算系统,研究集群架构、并行算法和相关软件。通过分布式计算实现单台计算机无法达到的运算能力,主要应用于大规模复杂科学问题、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等。
2)网络拓扑(NT,Network Topology)
网络拓扑是指用传输介质互联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指构成网络的成员间特定的物理的即真实的、或者逻辑的即虚拟的排列方式。如果两个网络的连接结构相同,就可以称该两个网络的网络拓扑相同,尽管该两个网路的物理接线、节点间距离可能不同。
3)交换机(Switch)
交换机是交换式的集线器,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交换机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并且交换机的每个埠(port)都享有一个专属的频宽并具备资料交换功能,使得网路传输效能于得同一时间内所能传输的资料量较大。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
4)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是读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何传送的专用智能性的网络设备。它能够理解不同的协议,例如某个局域网使用的以太网协议,因特网使用的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协议。这样,路由器可以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网络传来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把非TCP/IP网络的地址转换成TCP/IP地址,或者反之;再根据选定的路由算法把各数据包按最佳路线传送到指定位置。路由器在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完成的网络层中继以及第三层中继任务,对不同的网络之间的数据包进行存储、分组转发处理,其主要就是在不同的逻辑分开网络。而数据在一个子网中传输到另一个子网中,可以通过路由器的路由功能进行处理。在网络通信中,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以及选择IP路径的作用,可以在多个网络环境中,构建灵活的链接系统,通过不同的数据分组以及介质访问方式对各个子网进行链接。路由器在操作中仅接受源站或者其他相关路由器传递的信息,是一种基于网络层的互联设备。
如今常见的HPC网络拓扑结构是有多个计算节点,以及计算节点对应的路由设备组成的大型网络结构。该HPC网络拓扑结构包括若干个计算节点node,以及与该计算节点对应的单层或多层路由设备。以Fat-tree(胖树拓扑网络)为例,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一种三层胖树拓扑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最底端为计算节点101,每个计算节点101代表着一个或多个计算设备;计算节点上层的设备为第二层路由设备102,该路由设备102与其对应的多个计算节点直接连接,该多个计算节点101通过该路由设备与其他节点进行数据交换;最上层设备为第一层路由设备103,该第一层路由设备与多个第二层路由设备直接连接,用于该多个第二层路由设备间的数据交换。
进一步的,HPC网络拓扑结构还可以采用层次化的拓扑结构,即由若干个路由设备组成即网络组,再通过若干个网络组组成大规模的HPC网络拓扑结构,在网络组中,包含若干个路由设备以及该路由设备直接连接的若干个计算节点。该路由设备可以是路由器,也可以是工作在网络层的交换机,还可以是其他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对此不设限制。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混合网络的结构示意图。该混合网络包括:
至少两个网络组,以及第一类型连接和第二类型连接;
该至少两个网络组包括第一网络组201与第二网络组202
各个该网络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层路由设备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
该第一类型连接是属于同一网络组的该第一层路由设备和该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该第二类型连接是分属不同的该网络组的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该第二层路由设备与各自对应的计算节点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混合网络中包含第一路由路径和第二路由路径;且该第一路由路径的优先级高于该第二路由路径的优先级。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一种图2所示混合网络中的第一路由路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第一路由路径依次包含源计算节点设备、第四路由设备、第五路由设备、第一目的计算节点设备;该第四路由设备与该第五路由设备为该第二层路由设备。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一种图2所示混合网络中的第二路由路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第二路由路径依次包含源计算节点设备、第四路由设备、第六路由设备、第七路由设备、第八路由设备、第二目的计算节点设备。
其中,该第四路由设备、该第七路由设备与该第八路由设备为该第二层路由设备,该第六路由设备为该第一层路由设备;该源计算节点设备、该第四路由设备、该第六路由设备、该第七路由设备属于第一网络组,该第五路由设备、该第八路由设备以及该第二目的计算节点设备属于第二网络组;其中,该第二网络组与该第一网络组不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混合网络中还包含第三路由路径,且该第三路由路径的优先级高于该第一路由路径的优先级。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一种图2所示混合网络中的第三路由路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第三路由路径依次包含该源计算节点设备、该第四路由设备、第三目的计算节点设备;
该第三目的计算节点设备属于该第一网络组。
该第三路由路径的优先级高于该第一路由路径与该第二路由路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混合网络中还包含第四路由路径,该第四路由路径的优先级低于该第一路由路径的优先级,且该第四路由路径的优先级高于该第二路由路径的优先级。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一种图2所示混合网络中的第四路由路径示意图。
该第四路由路径依次包含该源计算节点设备、该第四路由设备、该第六路由设备、第七路由设备以及第四目的计算节点设备;
该第四目的计算节点设备属于该第一网络组。
上述计算节点设备可以是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电视、MP3播放器;上述计算节点设备也可以是计算服务器,该计算服务器可以是一台服务器,或者包括若干台服务器,或者是一个虚拟化平台,或者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等。上述路由设备可以是路由器,也可以是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该路由器可以是有线路由器,也可以是无线路由器。
上述路由器通过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可选的,通信网络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
可选的,上述的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使用标准通信技术和/或协议。网络通常为因特网、但也可以是任何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移动、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包括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XML)等的技术和/或格式来代表通过网络交换的数据。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安全套接字层(Secure Socket Layer,SSL)、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网际协议安全(Internet ProtocolSecurity,IPsec)等常规加密技术来加密所有或者一些链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定制和/或专用数据通信技术取代或者补充上述数据通信技术。本申请不做限制。
请参考图7,其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用于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混合网络中,该方法由目标路由设备执行,该目标路由设备是该混合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路由设备。如图7所示,该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1,接收数据包,该数据包的源设备是第一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该数据包的目的设备是第二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该第一网络组是该目标路由设备所在的网络组,该第二网络组与该第一网络组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包可以是从该目标路由设备对应的节点设备发出的;
或者,该数据包可以是从第一网络组中的其他路由设备对应的节点设备发出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包是封装过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封装过的数据包中含有目的设备的IP信息,该IP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设备所在网络地址。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封装过的数据包中还包含有目的设备网络地址的子网掩码。该子网掩码用于指示目的设备网络地址的网络段与主机段。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封装过的数据包中含有MAC地址信息,该MAC地址信息用于指示目的设备的物理地址。
步骤72,根据该目的设备的地址查询路由表,获得该数据包的路由路径,该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中包含目标连接,该目标连接是该第一网络组和第二网络组之间的该第二类型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路由路径可以是上述图3所示的混合网络中的第一类型路由路径或者第二类型路由路径。
步骤73,将该数据包发送给该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路由设备查询路由表得到路由路径之后,即可以确定出该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并根据下一跳路由设备的地址或接口,将该数据包发送给下一跳路由设备,由下一跳路由设备继续向后发送数据包。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中,在具有不同网络组的混合网络中,不同网络组之间通过第二层路由设备的第二类型连接进行网络组之间的通信,第一网络组的第二路由层设备中的数据包,可以直接通过该第二类型连接将该数据包传输至第二网络组的第二路由层设备中,以便于该第二路由层设备直接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目的计算节点设备,减少了数据包发送过程中的数据转发次数,提高了混合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效率。
请参考图8,其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混合网络中,该方法由目标路由设备执行,该目标路由设备是该混合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路由设备。如图4所示,该数据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接收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目标路由设备是数据包的源设备直接连接的第二层路由设备时,该目标路由设备接收该源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例如,以图4所示的路由路径示意图为例,当目标路由设备是第四路由设备时,该目标路由设备直接接收源节点计算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目标路由设备不是数据包的源设备直接连接的第二层路由设备时,该目标路由设备接收通过当前网络组中其它路由设备转发的该数据包。
例如,还是以图4所示的路由路径示意图为例,当目标路由设备是第六路由设备时,该目标路由设备接收由第四路由设备转发的数据包。
或者,还是以图4所示的路由路径示意图为例,当目标路由设备是第五路由设备时,该目标路由设备接收由第六路由设备转发的数据包。
步骤802,根据该目的设备的地址查询路由表,获得该数据包的路由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路由设备在数据包中读取该目的设备的地址,根据该目的设备的地址查询路由表,获得该数据包的路由路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路由设备在数据包中读取该目的设备的网络地址,与预先存储在该路由设备路由表中的网络地址进行比对,获取该网络地址对应的路由路径。
在确定出上述路由路径之后,目标路由设备即可以将该数据包发送给该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
该下一跳路由设备指网络拓扑结构中,在该路由路径上位于目标路由设备之后的下一个点。如果路由设备没有直接连接到目的设备或目的网络,路由器会找寻一个可以提供下一跳路由的相邻路由器,用来传输数据到目的设备。
其中将该数据包发送给该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的步骤可能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3a,当该目标路由设备是该第二层路由设备,且该目标路由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时,根据上述路由路径,将该数据包发送给该第一路由设备。
其中,该第一路由设备是该第二网路组中,与该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该目标路由设备是第一网络组中的路由设备,该第一路由设备是第二网络组中的路由设备,且该目标路由设备与该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可以直接通过该目标路由设备将数据包发送至该第一路由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的设备是与该第一路由设备直接连接的计算节点设备。此时目标路由设备根据该目的设备的地址查询路由表,根据该路由表指示出的路由路径,将该目标路由设备中的数据包直接通过该路由路径发送至该第一路由设备,并由该第一路由设备下发至目的设备。
步骤803b,当该目标路由设备是该第二层路由设备,且该目标路由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之间不存在通信连接时,根据该路由路径,将该数据包发送给第二路由设备,以便该第二路由设备将该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路由设备。
其中,该第一路由设备是该第二网路组中,与该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该第二路由设备是该第一网络组中的该第一层路由设备;该第三路由设备是该第一网路组中,与该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当该目标路由设备与目的设备对应的路由设备不存在直接的通信连接时,该目标路由设备通过路由表查询出的路由路径,先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第一网络组的第二路由设备,该第二路由设备获取该数据包后,根据该数据包查询路由表对应的路由路径,并根据该查询到的路由路径,将该数据包转发至第三路由设备,由于第一网络组中的第三路由设备与第二网络组中的第一路由设备是直接相连的设备,第三路由设备根据数据包查询路由表中的路由路径,并根据路由路径,将该数据包直接发送至第二网络组中的第一路由设备,并由该第一路由设备下发至目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路由设备通过MAC(Media Access ControlAddres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表向目的设备发送数据包。
在路由设备中,通常预设有MAC表,该MAC表用于指示在网络拓扑结构中与该路由器直接相连的各个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包中包含目的设备的MAC信息,该第一路由设备读取该数据包中的MAC信息,根据该MAC信息与预设于该路由器中的MAC表的比对结果,选择与该比对结果对应的路径向目的设备发送数据包。
步骤803c,当该目标路由设备是该第一层路由设备时,根据该路由路径,将该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路由设备,以便该第三路由设备将该数据包发送给第一路由设备。
其中,该第三路由设备是该第一网路组中,与该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该第一路由设备是该第二网路组中,与该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当该目标路由设备是该第一层路由设备时,即该目标路由设备不与计算节点设备直接连接,此时该目标路由设备所持有的数据包是其余路由设备转发得到的,又由于在该网络拓扑结构中,不同网络组只能通过分属不同网络组的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数据的发送,因此第一层路由设备想要将该数据包传输至第二网络组的第一路由设备时,需要将该数据包发送至该第一网络组中与该第一路由设备直接连接的路由设备,即第三路由设备。再通过第三路由设备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第一路由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混合网络是高性能计算HPC的计算集群组成的网络。
HPC中的计算节点即为该混合网络的计算节点设备,该混合网络用于HPC中的计算节点间的数据交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包的数据等级,与该路由路径的优先级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该路由路径的优先级与该数据包的数据等级对应,该数据包的数据等级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即数据包的数据等级越高,其采用的路径优先级越高,换句话说,高优先级的路径中发送的数据包的数据等级更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路由设备中,优先发送等级更高的数据包。当同一时间内路由设备内存在多个数据发送任务时,路由设备可以通过比较数据包的等级,优先发送更高等级的数据包,也就是说,路由设备优先保证高优先级的路由路径内的数据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混合网络至少存在四种优先级的路由路径。
根据各个路由设备中预先设置的路由表,可以得到该四种路由路径,且该路由表中记载了各个路由路径的优先级。
如图5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一优先级路由路径。源计算节点设备产生数据包并发送给与该源计算节点设备直接连接的第四路由设备,该数据包中包含第三目的计算节点设备所在的网络地址,第四路由设备根据该第三目的计算节点设备所在的网络地址,直接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第三目的计算节点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包中还包括MAC地址,第四路由设备检测到该数据包中对应该第三目的计算节点设备的网段与该第四路由设备的网段相同,读取数据包中的MAC地址,根据该MAC地址在第四路由设备连接的各个节点中确定第三目的计算节点设备,并向其发送数据包。
在HPC大规模拓扑网络中,该第一优先级路由路径提供了同一个路由设备下的不同计算节点间的节点最短路径交换,该路由路径只需要经过一次的数据转发,该源计算节点设备与该第三目的计算节点设备是最近邻的节点设备,且该数据交换是效率最高的数据交换方式,因此可以在路由表中将其设置为最高的路由路径优先级。但在HPC大规模拓扑网络的应用中,同一个路由设备下的不同节点间的数据交换通常无法满足基于HPC进行的各种计算操作,因此对于源计算节点设备来说,需要和更多的计算节点进行数据交换。
如图3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二优先级路由路径。源计算节点设备产生数据包并发送至于该源节点计算设备对应的第四路由设备,该第四路由设备获取该数据包内的第一目的计算节点设备的网络地址,并根据该第四路由设备预先设置的路由表与该网络地址进行比对,获取该第一目的计算节点设备的路由路径,由于该第四路由设备与该第五路由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类型连接进行不同网络组间的数据传输,因此该路由路径可以被设置为直接由第四路由设备向第五路由设备发送数据包,第五路由设备接收到来自第四路由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后,根据路由表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第一目的计算节点设备。
该第二优先级路由路径,是跨网络组进行的数据传输过程,在该过程中,该第四路由设备与该第五路由设备通过第二类型连接直接进行数据的传输,因此在此过程中,该源计算节点设备与该第一目的计算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只经历了两次数据的转发,因此该源计算节点设备与该第一目的计算节点设备为较为近邻的节点,通过该路由路径进行数据交换,比第一优先级的数据交换效率略低,但仍然是效率较高的数据交换方式,因此可以在路由表中将该路由路径设置为第二优先级。
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三优先级路由路径。源计算节点设备产生数据包并发送至于该源节点计算设备对应的第四路由设备,该第四路由设备获取该数据包内的第四目的计算节点设备的网络地址,并与该第四路由设备预先设置的路由表进行比对,获取该第四目的计算节点设备对应的路由路径,并根据该路由路径,选择该第四路由设备下一跳对应的第六路由设备,并将该数据发送至该第六路由设备,该第六路由设备同样通过查询路由表,将该数据发送至第七路由设备,以便第七路由设备直接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第四目的计算节点设备。
图6所示的第三优先级路由路径,是在一个网络组内的计算节点设备之间的交换,其数据需要经过三次数据转发,才能从源计算节点设备到达目的计算节点设备,其计算效率较第一优先级与第二优先级路由路径更低,因此在路由表中将该路由路径设置为第三优先级。
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设计的第四优先级路由路径。源计算节点设备产生数据包并发送至于该源节点计算设备对应的第四路由设备,该第四路由设备获取该数据包内的第二目的计算节点设备的网络地址,并通过路由表获取对应的路由路径,即将该数据包根据传递至第六路由设备,第六路由设备再通过数据表,将该数据包发送至与该第八路由设备通过第二类型连接直接连接的第七路由设备中,第七路由设备再根据路由表,选择通过第二类型连接,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第八路由设备中,以便于第八路由设备传输至第二目的计算节点设备。
通过第四优先级路由路径发送数据,从源计算节点设备到第二目的计算节点设备,一共经过了四次数据的转发,其数据的交换效率最低,因此,在该路由表中可以将该路由路径设置为第四优先级。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中,在具有不同网络组的混合网络中,不同网络组之间通过第二层路由设备的第二类型连接进行网络组之间的通信,第一网络组的第二路由层设备中的数据包,可以直接通过该第二类型连接将该数据包传输至第二网络组的第二路由层设备中,以便于该第二路由层设备直接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目的计算节点设备,减少了数据包发送过程中的数据转发次数,提高了混合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效率。
并且,由于HPC网络通常用于大规模的计算场景中,在该计算场景中,近邻节点(近邻的节点计算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往往较为重要,因此本申请用于HPC的大规模计算的应用中,可以提升近邻节点的交换效率,让近邻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转发次数减小,提升HPC网络的通信效率。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装置可以实现图7或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该数据发送装置可以包括:
数据包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源设备是第一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数据包的目的设备是第二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网络组是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所在的网络组,所述第二网络组与所述第一网络组不同。
路径获取模块902,用于根据所述目的设备的地址查询路由表,获得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中包含目标连接,所述目标连接是所述第一网络组和第二网络组之间的所述第二类型连接。
数据包发送模块903,用于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包发送模块903,用于,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且所述目标路由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包发送模块903,用于,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且所述目标路由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之间不存在通信连接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二路由设备,以便所述第二路由设备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所述第二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络组中的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所述第三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路组中,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包发送模块903,用于,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路由设备,以便所述第三路由设备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一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三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路组中,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述混合网络是高性能计算HPC的计算集群组成的网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包的数据等级,与所述路由路径的优先级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中,在具有不同网络组的混合网络中,不同网络组之间通过第二层路由设备的第二类型连接进行网络组之间的通信,第一网络组的第二路由层设备中的数据包,可以直接通过该第二类型连接将该数据包传输至第二网络组的第二路由层设备中,以便于该第二路由层设备直接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目的计算节点设备,减少了数据包发送过程中的数据转发次数,提高了混合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例如路由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或单元)。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例如路由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0包括:处理单元1002和通信单元1003。处理单元1002用于对电子设备10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当电子设备1000为目标路由设备时,处理单元1002用于支持电子设备1000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72,图8中的步骤802,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步骤;通信单元1003用于支持电子设备1000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71、步骤73,图8所示实施例的步骤801、步骤803a、步骤803b、步骤803c,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步骤。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001,用于存储电子设备10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例如,当电子设备1000为目标路由设备时,存储单元1001中存储有上文介绍的路由表。
其中,处理单元10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10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收发电路等,其中,通信接口是统称,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例如路由设备与计算节点设备之间的接口。存储单元100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单元10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10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10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
参阅图11所示,该电子设备1010包括:处理器1012、通信接口1013、存储器1011。可选地,电子设备1010还可以包括总线1014。其中,通信接口1013、处理器1012以及存储器1011可以通过总线1014相互连接;总线101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101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1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图10或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可以是路由设备。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或单元)组成,软件模块(或单元)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电子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电子设备中。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数据发送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混合网络中,所述混合网络包含至少两个网络组,各个所述网络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层路由设备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所述混合网络中包含第一类型连接和第二类型连接,所述第一类型连接是属于同一所述网络组的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和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类型连接是分属不同的所述网络组的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方法由目标路由设备执行,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混合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路由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源设备是第一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数据包的目的设备是第二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网络组是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所在的网络组,所述第二网络组与所述第一网络组不同;
根据所述目的设备的地址查询路由表,获得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中包含目标连接,所述目标连接是所述第一网络组和第二网络组之间的所述第二类型连接;
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包括:
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且所述目标路由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包括:
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且所述目标路由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之间不存在通信连接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二路由设备,以便所述第二路由设备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所述第二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络组中的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所述第三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路组中,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包括:
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路由设备,以便所述第三路由设备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一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三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路组中,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网络是高性能计算HPC的计算集群组成的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的数据等级,与所述路由路径的优先级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7.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混合网络中,所述混合网络包含至少两个网络组,各个所述网络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层路由设备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所述混合网络中包含第一类型连接和第二类型连接,所述第一类型连接是属于同一所述网络组的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和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类型连接是分属不同的所述网络组的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装置用于目标路由设备,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混合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路由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源设备是第一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数据包的目的设备是第二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网络组是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所在的网络组,所述第二网络组与所述第一网络组不同;
路径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设备的地址查询路由表,获得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中包含目标连接,所述目标连接是所述第一网络组和第二网络组之间的所述第二类型连接;
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
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且所述目标路由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
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且所述目标路由设备与第一路由设备之间不存在通信连接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二路由设备,以便所述第二路由设备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所述第二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络组中的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所述第三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路组中,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
当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时,根据所述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路由设备,以便所述第三路由设备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一路由设备;
其中,所述第三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一网路组中,与所述第一路由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所述第一路由设备是所述第二网路组中,与所述目的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路由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网络是高性能计算HPC的计算集群组成的网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的数据等级,与所述路由路径的优先级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用于混合网络中,所述混合网络包含至少两个网络组,各个所述网络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层路由设备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所述混合网络中包含第一类型连接和第二类型连接,所述第一类型连接是属于同一所述网络组的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和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类型连接是分属不同的所述网络组的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实现为目标路由设备,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是所述混合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路由设备;所述目标路由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源设备是第一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数据包的目的设备是第二网络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第一网络组是所述目标路由设备所在的网络组,所述第二网络组与所述第一网络组不同;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目的设备的地址查询路由表,获得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中包含目标连接,所述目标连接是所述第一网络组和第二网络组之间的所述第二类型连接;
所述收发器,用于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数据包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路由设备。
14.一种高性能计算的混合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网络包括:
至少两个网络组,以及第一类型连接和第二类型连接;
各个所述网络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层路由设备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
所述第一类型连接是属于同一所述网络组的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和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类型连接是分属不同的所述网络组的两个第二层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与各自对应的计算节点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合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网络中包含第一路由路径和第二路由路径;且所述第一路由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路由路径的优先级;
所述第一路由路径依次包含源计算节点设备、第四路由设备、第五路由设备、第一目的计算节点设备;所述第四路由设备与所述第五路由设备为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
所述第二路由路径依次包含源计算节点设备、第四路由设备、第六路由设备、第七路由设备、第八路由设备、第二目的计算节点设备;
其中,所述第四路由设备、所述第七路由设备与所述第八路由设备为所述第二层路由设备,所述第六路由设备为所述第一层路由设备;所述源计算节点设备、所述第四路由设备、所述第六路由设备、所述第八路由设备属于第一网络组,所述第五路由设备、所述第八路由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目的计算节点设备属于第二网络组;其中,所述第二网络组与所述第一网络组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混合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网络中还包含第三路由路径,且所述第三路由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路由路径的优先级;
所述第三路由路径依次包含所述源计算节点设备、所述第四路由设备、第三目的计算节点设备;
所述第三目的计算节点设备属于所述第一网络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混合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网络中还包含第四路由路径,所述第四路由路径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路由路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四路由路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路由路径的优先级;
所述第四路由路径依次包含所述源计算节点设备、所述第四路由设备、所述第六路由设备、第七路由设备以及第四目的计算节点设备;
所述第四目的计算节点设备属于所述第一网络组。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
CN202010895224.9A 2020-08-31 2020-08-31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混合网络 Pending CN1141247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5224.9A CN114124787A (zh) 2020-08-31 2020-08-31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混合网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5224.9A CN114124787A (zh) 2020-08-31 2020-08-31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混合网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4787A true CN114124787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59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5224.9A Pending CN114124787A (zh) 2020-08-31 2020-08-31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混合网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478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7661A (zh) * 2023-10-18 2023-11-21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转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7155842A (zh) * 2023-10-25 2023-12-01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主机路由的实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7661A (zh) * 2023-10-18 2023-11-21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转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7097661B (zh) * 2023-10-18 2024-02-20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转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7155842A (zh) * 2023-10-25 2023-12-01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主机路由的实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7155842B (zh) * 2023-10-25 2024-02-13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主机路由的实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11348B1 (en) Control device discovery in networks having separate control and forwarding devices
US67179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y-based load balancing for use in an extended local area network
CN108243103B (zh) 用于在克洛斯网络中分配路由协议信息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WO2021043181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0978977A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high speed internetwork data transfers
JP2006270839A (ja) レイヤ2機器の設定制御装置
CN111147372B (zh) 下行报文发送、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5340224A (zh) 网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289061B (zh) 基于sdn的业务链拓扑系统
JP2018535616A (ja) ソフトウェア定義ネットワークのエントリ生成およびパケット転送
WO2017084448A1 (zh) 一种网络系统及网络运行方法
CN114124787A (zh)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混合网络
CN110545239A (zh) 一种无线mesh网络广域组网方法
CN105471747A (zh) 一种智能路由器选路方法和装置
CN110830394B (zh) 一种基于RapidIO网络的路由表生成方法
WO2022121707A1 (zh) 报文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8004931A1 (en) Techniques for virtual ethernet switching of a multi-node fabric
CN115914078A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蜻蜓网络
CN108092896A (zh) 堆叠系统和聚合组建立装置
CN111327545B (zh)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网络系统及交换机
WO2023011047A1 (zh)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347734A (zh)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833284A (zh) 一种云平台和idc网络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074236A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4124804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