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4322A - 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系统、网络端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系统、网络端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4322A
CN114124322A CN202010889149.5A CN202010889149A CN114124322A CN 114124322 A CN114124322 A CN 114124322A CN 202010889149 A CN202010889149 A CN 202010889149A CN 114124322 A CN114124322 A CN 114124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additional referenc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91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4322B (zh
Inventor
雷珍珠
周化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91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432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4666 priority patent/WO202204262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4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4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4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4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系统、网络端和终端设备,其中,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传输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若是,在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若否,在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本发明能够提供稳定且有效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机制,针对终端设备需要监听后续PO和不需要监听后续PO的两种情况,分别确定传输方式,在节省附加参考信号资源开销的基础上,有效地节省了终端设备的功耗,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系统、网络端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系统、网络端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UE)在idle/inactive(空闲/非激活)态下,频繁的醒来执行相关活动(即,时频同步、AGC(自动增益控制)调整以及服务小区的测量等)会增加终端设备的功耗,因此,减少终端设备在idle/inactive态醒来的次数是目前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正在讨论的课题。
目前,3GPP的解决方式是在引入idle/inactive态的附加参考信号(additionalRS,简称ARS)来减少终端设备的醒来次数,即通过附加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可以将时频同步、AGC调整,服务小区的测量以及寻呼消息监听集中在一起,从而减少终端设备醒来的次数。
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两种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式,一种是与SSB(SS/PBCH(物理广播信道)Block,同步信号和PBCH块)位置关联,即在SSB传输位置的前后发送附加参考信号,另一种是与PO(Paging occasion,寻呼时刻)位置关联,即在PO前面(且靠近PO)发送附加参考信号。
目前,两种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式在不同的场景会有不同的节能增益,但是,考虑到资源的开销问题,同时在PO前面以及SSB前后配置附加参考信号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附加参考信号传输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两种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式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缺乏稳定且有效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机制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系统、网络端和终端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所述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若是,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若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可选地,所述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的步骤包括:
通过PO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一offset(偏移)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所述第一offset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附加参考信号与PO之间的offset;
所述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的步骤包括:
通过SSB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二offset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所述第二offset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附加参考信号与位于PO之前且与所述PO最近的SSB之间的offset。
可选地,若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所述传输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PO之前与所述PO最近的SSB与所述PO之间的时域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阈值,通过PO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一offset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可选地,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系统广播消息或RRC(无线资源控制)。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接收唤醒信号(WUS,wake up signal)或Paging(寻呼)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NR(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NR,全球性5G标准)设备;和/或,
所述附加参考信号包括TRS(Time reference signal,时间参考信号)或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所述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端设备,所述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网络端设备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如上述的终端设备,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若是,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若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网络端设备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如上述的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端设备获取所述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若是,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若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所述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若是,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PO位置关联,
若否,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SSB位置关联。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及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分别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传输参数配置。
可选地,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系统广播消息或RRC。
可选地,传输参数配置包括附加参考信号的起始位置及周期。
可选地,若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所述传输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PO之前与所述PO最近的SSB与所述PO之间的时域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Paging DCI来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NR设备;和/或,
所述附加参考信号包括TRS或CSI-RS。
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所述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端设备,所述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网络端设备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如上述的终端设备,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若是,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至少所述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PO位置关联,若否,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SSB位置关联。
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网络端设备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如上述的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端设备获取所述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若是,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PO位置关联,
若否,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SSB位置关联。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监听PO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需要监听PO,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第二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不需要监听PO,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需要监听PO,通过PO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一offset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所述第一offset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附加参考信号与PO之间的offset;
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不需要监听PO,通过SSB位置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二offset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所述第二offset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附加参考信号与位于PO之前且与所述PO最近的SSB之间的offset。
可选地,若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响应于PO之前与所述PO最近的SSB与所述PO之间的时域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阈值,通过PO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一offset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可选地,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系统广播消息或RRC。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Paging DCI来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NR设备;和/或,
所述附加参考信号包括TRS或CSI-RS。
一种网络端设备,包括指示信息生成模块;
所述指示信息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如上述的终端设备,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若是,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若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一种无线通信中参考信号的传输系统,包括网络端设备及如上述的终端设备;
所述网络端设备被配置为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被配置为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若是,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若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监听PO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需要监听PO,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PO位置关联;
第二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不需要监听PO,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SSB位置关联。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及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分别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传输参数配置。
可选地,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系统广播消息或RRC。
可选地,传输参数配置包括附加参考信号的起始位置及周期。
可选地,若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响应于PO之前与所述PO最近的SSB与所述PO之间的时域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Paging DCI来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NR设备;和/或,
所述附加参考信号包括TRS或CSI-RS。
一种网络端设备,包括指示信息生成模块;
所述指示信息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如上述的终端设备,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若是,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PO位置关联,若否,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SSB位置关联。
一种无线通信中参考信号的传输系统,包括网络端设备及如上述的终端设备;
所述网络端设备被配置为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被配置为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若是,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PO位置关联,
若否,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SSB位置关联。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所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系统、网络端和终端设备,提供稳定且有效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机制,针对终端设备需要监听后续PO和不需要监听后续PO的两种情况,分别确定传输方式,从而在节省附加参考信号资源开销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效地节省了终端设备的功耗,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所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DRX周期示意图。
图3为唤醒信号与PO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eDRX周期示意图。
图5a为终端设备在信道环境较好时的唤醒次数示意图。
图5b为终端设备在信道环境较差时的唤醒次数示意图。
图6a为PO前面发送附加参考信号的终端设备在信道环境较好时的唤醒次数示意图。
图6b为PO前面发送附加参考信号的终端设备在信道环境较差时的唤醒次数示意图。
图6c为SSB前后发送附加参考信号的终端设备在信道环境较好时的唤醒次数示意图。
图6d为SSB前后发送附加参考信号的终端设备在信道环境较差时的唤醒次数示意图。
图7a为实施例2的根据第一offset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的示意图。
图7b为实施例2的根据第二offset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实现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为了克服目前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所述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传输方法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若是,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若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所述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端设备,所述传输方法包括:所述网络端设备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如上述的终端设备,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若是,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若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为NR设备,所述附加参考信号为TRS或CSI-RS,但并不仅限于此,均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选择及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提供稳定且有效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机制,针对终端设备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和不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的两种情况,分别确定传输方式,从而在节省附加参考信号资源开销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效地节省了终端设备的功耗,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网络端设备将生成的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
在本步骤中,网络端设备生成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需要监听后续PO的指示信息,并且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步骤102、终端设备从网络端设备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在本步骤中,所述终端设备从网络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Paging DCI来获取所述指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idle/inactive态下终端设备监听PO的能耗,一种方法是,在PO前面发送唤醒信号指示终端设备是否需要监听后面的PO或者是否需要监听后续多个PO,另一种方法是,终端设备通过监听PO,来确定是否需要监听后续多个PO,即网络通过paging DCI携带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是否需要监听后续多个PO。
关于Paging
具体地,Paging消息的作用包括:(1)向处于RRC(无线资源控制)_IDLE态的终端设备发送呼叫请求;(2)通知处于RRC_IDLE/INACTIVE和RRC_CONNECTED(连接)态的终端设备,系统信息发生了变化;(3)地震海啸通知,指示无线资源控制开始接收ETWS(地震海嘯预警系统)primary(主要)通知和/或ETWS secondary(次要)通知;(4)指示终端设备开始接收CMAS(商用移动告警系统)通知。
如果有终端设备被寻呼或系统信息发生更新,或发生地震海啸,则基站先发送唤醒信号,终端设备检测到唤醒信号后,去监听寻呼的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寻呼消息,否则终端设备一直保持睡眠状态以达到省电的目的。
参考图2所示,在NR中,终端设备可以在RRC_IDLE和RRC_INACTIVE状态中使用不连续接收(DRX)以便降低功耗。终端设备周期性(周期为DRX周期)监听PO。
此外,终端设备接收Paging前,需要利用参考信号(例如,SSB)完成时频同步以及AGC调整。
关于唤醒信号(WUS)
近期智能手机的兴起,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终端设备的耗电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所以用户对终端节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空闲态终端设备的功率消耗主要用于测量进行小区重选,以及监听寻呼的PDCCH,其中监听寻呼的PDCCH所用功率消耗占大部分。LTE(长期演进技术)针对MTC(机器类型通信)终端和NB-IoT(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物联网技术体系)终端的功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入一个新的唤醒信号用于指示终端是否进行PDCCH监听。空闲态终端主要监听寻呼的PDCCH,连接态终端需要监听上下行数据调度的PDCCH。鉴于时间原因,LTE在设计唤醒信号时集中在空闲态终端监听寻呼的PDCCH。
参考图3所示,在DRX场景下,每个PO关联一个唤醒信号WUS,唤醒信号的位置从PO开始前一个固定非零长度的间隔(fixed gap),间隔的起始位置为配置的唤醒信号最大期间(WUS max duration)的结束位置,实际传输的唤醒信号不是固定长度的,从配置的唤醒信号最大期间的起始位置开始,以1个子帧为基本单元,重复或扩展为多个子帧传输,不可超过配置的唤醒信号最大期间的长度,终端设备需要按照2的幂次方子帧监听实际传输的唤醒信号。
此外,参考图4所示,在eDRX(Extended idle mode DRX,增强型非连续性接收)场景下,每个eDRX周期内,有一个寻呼时间窗口PTW(Paging Time Window),终端在PTW内按照DRX周期(DRX周期时间短,可以认为终端不休眠、一直可达)监听寻呼信道,以便接收下行数据,其余时间终端处于休眠状态。在eDRX场景下,一个唤醒信号可以关联多个PO(假设m个PO),即终端设备一旦收到唤醒信号指示,则需要在后续的m个PO上进行监听。
关于终端设备在idle/inactive态下的活动
在idle/inactive态下,对于服务小区的测量,终端设备基本上在每个DRX周期均会执行服务小区的测量活动,测量活动的目的一个是为了小区重选,另一个是为了在监听PO前完成时频同步以及AGC调整。
在idle/inactive态下,终端设备在每个DRX周期内接收Paging前,需要利用1到2个同步信号块(SS/PBCH block,SSB)完成时频同步,AGC调整以及针对服务小区的RRM(无线资源管理)测量。
当终端设备信道质量比较好(例如,终端设备处于小区的非边缘地带)时,终端设备一般只需要利用1个同步信号块即可完成时频同步,AGC调整以及针对服务小区的RRM测量。
当终端设备信道质量比较差(例如,终端设备处于小区的边缘地带)或者从深度睡眠状态醒来(即DRX周期比较大),终端设备一般需要利用2个同步信号块即可完成时频同步,AGC调整以及针对服务小区的RRM测量。
由于SSB是周期性发送的(其周期大小是小区级别的,即一个小区的SSB传输周期一样),无法保证每个PO(PO的周期是终端设备级别的,每个终端设备有其特定的PO周期)都靠近某个SSB,如果SSB与PO的距离较大,终端设备为了接收paging就需要醒来多次(1到2一次为了同步/AGC调整/服务小区RRM测量,一次为了监听PO),如果SSB靠近PO,则终端设备只需要醒来1至2次即可完成时频同步,AGC调整,服务小区的测量以及paging的接收。
例如,参考图5a所示,当终端设备信道环境较好时,终端设备一般需要醒来(wakeup)2次;参考图5b所示,当终端设备信道环境较差或者DRX周期非常大时,终端设备一般需要醒来3次。
关于附加参考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附加参考信号(即TRS/CSI-RS)的传输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与SSB位置关联,即在SSB传输位置的前后发送附加参考信号,另一种是在PO前面(且靠近PO)发送附加参考信号。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一个例子。
方式1:在PO前面(且靠近PO)发送附加参考信号(简称ARS)
参考图6a所示,对于信号环境较好的终端设备一般需要醒来(wake up)1次。
参考图6b所示,对于信号环境较差的终端设备一般需要醒来2次。
方式2:在SSB位置前后(且靠近PO)发送附加参考信号
参考图6c所示,对于信号环境较好的终端设备一般需要醒来2次。
参考图6d所示,对于信号环境较差的终端设备一般需要醒来2次。
关于NR
RRM测量是终端设备的最耗电操作之一,其用于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对于RRM测量,功耗与测量频率和测量对象的数量成正比,包括测量的SSB数、小区数目、频率数目等。在某些条件下,终端设备一些RRM测量不是必需的,但是消耗大量终端设备功率,例如,低移动性终端设备不必像高移动性终端设备那样频繁地测量,降低终端设备的RRM测量的频繁度也是减少RRM测量功耗直接有效的方法。
空闲态终端设备的RRM测量要求是,终端设备至少在每个DRX周期对服务小区做一次RRM测量(即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测量)与小区重选评估。
在某些条件下,如此频繁的服务小区测量活动是不必要的,而且会消耗大量终端设备功率,例如,低移动性终端设备不必像高移动性终端设备那样频繁地测量。
为了降低终端设备测量活动带来的能耗开销,当终端设备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即满足测量放松条件),终端设备可以每隔n个DRX周期对服务小区做一次RRM测量(即RSRP/RSRQ测量)并进行小区重选评估,其中,n值由网络配置给终端设备。
步骤103、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后续PO,若是,执行步骤104,若否,执行步骤105。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的情况与终端设备不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的情况,对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位置需要不一样,本实施例有效地利用此提出参考信号传输机制。
步骤104、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PO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一offset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在本步骤中,参考图7a所示,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PO位置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一offset(offset1)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offset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网络的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附加参考信号与PO之间的offset。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系统广播消息或RRC。
在本步骤中,当唤醒信号或者Paging DCI指示终端设备需要监听后面1个或多个PO时,对于信道环境较好的终端设备来讲,则还是可能需要醒来2次完成AGC/时频同步/RRM以及PO的监听。如果此时附加参考信号靠近PO,则信道环境较好的终端设备只需要醒来一次即可。
优选地,在本步骤中,还响应于PO之前与所述PO最近的SSB与所述PO之间的时域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阈值,通过PO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一offset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即,当PO之前最近的SSB位置与该PO的时域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网络不会在PO之前发送附加参考信号,终端设备不需要附加参考信号(终端设备需不需要附加参考信号不影响附加参考信号的配置与传输),同时终端设备也认为这种情况下不能通过第一offset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其中,所述预设阈值可以由高层参数配置(例如,通过系统消息广播的方式通知终端设备该阈值的大小,该阈值的单位可以是ms或者时隙),或者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
步骤105、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SSB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二offset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在本步骤中,参考图7b所示,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SSB位置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二offset(offset2)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offset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附加参考信号与位于PO之前且与所述PO最近的SSB之间的offset。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系统广播消息或RRC。
在本步骤中,当唤醒信号或者Paging DCI指示终端设备不需要监听后面1个或多个PO时,对于信道环境差的终端设备,在后面的1个或多个DRX内,还是可能需要醒来2次完成AGC/时频同步/RRM。如果此时附加参考信号靠近SSB,信道环境较差的终端设备只需要醒来一次即可完成AGC/时频同步/RRM,信道环境较好的终端设备也只需要醒来1次。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者paging DCI确定后续连续X个Paging循环周期内有没有附加参考信号传输,即网络通过唤醒信号或者paging DCI指示终端设备后续X个paging循环周期是否有附加参考信号传输(假设该指示为附加参考信号触发指示,1个bit)。终端设备首先根据唤醒信号或者paging DCI中的附加参考信号触发指示确定后续X个Paging循环周期内是否有附加参考信号传输,如果有的话,再根据上述传输方法确定附加参考信号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中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能够提供稳定且有效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机制,当终端设备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通过PO的位置以及对应的第一offset来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当终端设备不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通过与PO之前且与PO最近的SSB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第二offset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从而在节省附加参考信号资源开销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效地节省了终端设备的功耗,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实施例3
在选择性参考实施例2内容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网络端设备将生成的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以及附加参考信号的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和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发送至终端设备。
在本步骤中,网络端设备生成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的指示信息(本实施例中还表征指示终端设备选取哪一套传输参数配置)以及附加参考信号的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和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将所述指示信息以及附加参考信号的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和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PO位置关联,在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SSB位置关联。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参数配置包括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起始位置及周期。
具体地,网络给终端设备配置2套附加参考信号(TRS/CSI-RS)的传输参数(包括附加参考信号起始位置、周期等),其中一套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参数配置(即第一传输参数配置)是对齐PO的,即在该套传输参数配置下,附加参考信号是在PO之前且靠近PO的;另一套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参数配置(即第二传输参数配置)是对齐SSB的,即在该套附加参考信号传输参数配置下,附加参考信号的时域位置是靠近PO之前且与PO最近的SSB的。
步骤102’、终端设备从网络端设备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以及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和第二传输参数配置。
在本步骤中,所述终端设备从网络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Paging DCI来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且还通过高层指令余下获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及第二传输参数配置。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系统广播消息或RRC。
步骤103’、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后续PO,若是,执行步骤104’,若否,执行步骤105’。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的情况与终端设备不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的情况,对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位置需要不一样,本实施例有效地利用此提出参考信号传输机制。
步骤104’、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在本步骤中,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当终端设备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者Paging DCI确定需要监听后续连续X个PO,则终端设备通过附加参考信号的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优选地,响应于PO之前与所述PO最近的SSB与所述PO之间的时域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即,当PO之前最近的SSB位置与该PO的时域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终端设备认为这种情况下不能通过附加参考信号的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其中,所述阈值可以由高层参数配置(例如,通过系统消息广播的方式通知终端设备该阈值的大小,该阈值的单位可以是ms或者时隙),或者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
步骤105’、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在本步骤中,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当终端设备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者paging DCI确定不需要监听后续连续X个PO,则终端设备通过附加参考信号的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者paging DCI确定后续连续X个寻呼循环周期内有没有附加参考信号传输,即网络通过唤醒信号或者paging DCI指示终端设备后续X个paging循环周期是否有附加参考信号传输(假设该指示为附加参考信号触发指示,1个bit)。终端设备首先根据唤醒信号或者paging DCI中的附加参考信号触发指示确定后续X个寻呼循环周期内是否有附加参考信号传输,如果有的话,再根据上述传输方法确定使用哪一套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参数配置来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中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能够提供稳定且有效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机制,当终端设备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通过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当终端设备不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通过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从而在节省附加参考信号资源开销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效地节省了终端设备的功耗,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实施例4
为了克服目前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监听PO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需要监听PO,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第二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不需要监听PO,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端设备,包括指示信息生成模块;所述指示信息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如上述的终端设备,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若是,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若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为NR设备,所述附加参考信号为TRS或CSI-RS,但并不仅限于此,均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选择及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提供稳定且有效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机制,针对终端设备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和不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的两种情况,分别确定传输方式,从而在节省附加参考信号资源开销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效地节省了终端设备的功耗,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中参考信号的传输系统,包括网络端设备1及终端设备2,所述传输系统利用如上述实施例2中的无线通信中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具体地,网络端设备1包括指示信息生成模块11,终端设备2包括指示信息接收模块21、监听PO判断模块22、第一位置确定模块23及第二位置确定模块24。
指示信息生成模块11被配置为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2。
指示信息接收模块21被配置为从网络端设备1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Paging DCI来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监听PO判断模块2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若是,调用第一位置确定模块23,若否,调用第二位置确定模块24。
第一位置确定模块23被配置为响应于需要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通过PO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一offset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所述第一offset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附加参考信号与PO之间的offset。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确定模块23还被配置为响应于PO之前与所述PO最近的SSB与所述PO之间的时域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阈值,通过PO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一offset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第二位置确定模块24被配置为:响应于不需要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通过SSB位置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二offset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所述第二offset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附加参考信号与位于PO之前且与所述PO最近的SSB之间的offset。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系统广播消息或RRC。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中参考信号的传输系统,能够提供稳定且有效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机制,当终端设备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通过PO的位置以及对应的第一offset来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当终端设备不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通过与PO之前且与PO最近的SSB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第二offset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从而在节省附加参考信号资源开销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效地节省了终端设备的功耗,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实施例6
在选择性参考实施例5内容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中参考信号的传输系统,包括网络端设备及终端设备,所述传输系统利用如上述实施例3中的无线通信中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具体地,网络端设备包括指示信息生成模块,终端设备包括指示信息接收模块、监听PO判断模块、第一位置确定模块及第二位置确定模块。
指示信息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
网络端设备还被配置为将附加参考信号的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及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PO位置关联,在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SSB位置关联。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参数配置包括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起始位置及周期。
所述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网络端设备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PagingDCI来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还被配置为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及第二传输参数配置。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系统广播消息或RRC。
所述监听PO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若是,调用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若否,调用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模块。
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在后所述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响应于PO之前与所述PO最近的SSB与所述PO之间的时域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响应于不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中参考信号的传输系统,能够提供稳定且有效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传输机制,当终端设备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通过预先配置且关联于PO的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当终端设备不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通过预先配置且关联于SSB的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从而在节省附加参考信号资源开销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效地节省了终端设备的功耗,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实施例7
图10为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上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图10显示的电子设备3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30可以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例如其可以为服务器设备。电子设备3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器3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32和处理器31)的总线33。
总线33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存储器3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323。
存储器3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324的程序/实用工具325,这样的程序模块3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处理器3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本发明如上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
电子设备3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3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35进行。并且,模型生成的设备3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3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10所示,网络适配器36通过总线33与模型生成的设备3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模型生成的设备3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磁盘阵列)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电子设备的若干单元/模块或子单元/模块,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模块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模块来具体化。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的更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可擦拭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实现如上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其中,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的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设备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设备上执行。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6)

1.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若是,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若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的步骤包括:
通过PO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一offset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所述第一offset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附加参考信号与PO之间的offset;
所述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的步骤包括:
通过SSB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二offset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所述第二offset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附加参考信号与位于PO之前且与所述PO最近的SSB之间的offset。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所述传输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PO之前与所述PO最近的SSB与所述PO之间的时域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阈值,通过PO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一offset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系统广播消息或RRC。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Paging DCI来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NR设备;和/或,
所述附加参考信号包括TRS或CSI-RS。
7.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端设备,所述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网络端设备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应用的终端设备,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若是,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若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8.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网络端设备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应用的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端设备获取所述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若是,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若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9.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若是,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PO位置关联,
若否,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SSB位置关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及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分别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传输参数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系统广播消息或RRC。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参数配置包括附加参考信号的起始位置及周期。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所述传输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PO之前与所述PO最近的SSB与所述PO之间的时域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Paging DCI来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15.如权利要求9~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NR设备;和/或,
所述附加参考信号包括TRS或CSI-RS。
16.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端设备,所述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网络端设备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如权利要求9~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应用的终端设备,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若是,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PO位置关联,若否,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SSB位置关联。
17.一种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网络端设备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如权利要求9~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应用的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端设备获取所述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若是,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PO位置关联,
若否,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SSB位置关联。
1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监听PO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需要监听PO,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第二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不需要监听PO,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需要监听PO,通过PO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一offset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所述第一offset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附加参考信号与PO之间的offset;
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不需要监听PO,通过SSB位置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二offset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所述第二offset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附加参考信号与位于PO之前且与所述PO最近的SSB之间的offset。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若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响应于PO之前与所述PO最近的SSB与所述PO之间的时域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阈值,通过PO位置及其对应的第一offset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系统广播消息或RRC。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Paging DCI来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23.如权利要求18~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NR设备;和/或,
所述附加参考信号包括TRS或CSI-RS。
24.一种网络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指示信息生成模块;
所述指示信息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如权利要求18~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若是,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若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25.一种无线通信中参考信号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端设备及如权利要求18~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
所述网络端设备被配置为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被配置为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若是,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PO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若否,在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通过附加参考信号与SSB位置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2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监听PO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需要监听PO,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PO位置关联;
第二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不需要监听PO,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SSB位置关联。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及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分别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高层指令预先获取到的传输参数配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指令包括系统广播消息或RRC。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传输参数配置包括附加参考信号的起始位置及周期。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若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时,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响应于PO之前与所述PO最近的SSB与所述PO之间的时域距离大于或等于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接收唤醒信号或Paging DCI来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32.如权利要求26~3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NR设备;和/或,
所述附加参考信号包括TRS或CSI-RS。
33.一种网络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指示信息生成模块;
所述指示信息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如权利要求26~3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若是,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PO位置关联,若否,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SSB位置关联。
34.一种无线通信中参考信号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端设备及如权利要求26~3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
所述网络端设备被配置为生成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并将所述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被配置为获取网络传输的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后续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监听PO,
若是,选取第一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PO位置关联,
若否,选取第二传输参数配置,并且在后续所述至少一个寻呼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确定出所述附加参考信号的资源位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参数配置下对应的附加参考信号的位置与SSB位置关联。
3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36.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010889149.5A 2020-08-28 2020-08-28 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系统、网络端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14124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9149.5A CN114124322B (zh) 2020-08-28 2020-08-28 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系统、网络端和终端设备
PCT/CN2021/114666 WO2022042625A1 (zh) 2020-08-28 2021-08-26 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系统、网络端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9149.5A CN114124322B (zh) 2020-08-28 2020-08-28 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系统、网络端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4322A true CN114124322A (zh) 2022-03-01
CN114124322B CN114124322B (zh) 2023-04-18

Family

ID=80354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9149.5A Active CN114124322B (zh) 2020-08-28 2020-08-28 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系统、网络端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4322B (zh)
WO (1) WO202204262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2026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1197A1 (zh) * 2016-01-11 2017-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监听、发送寻呼、寻呼终端的方法和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702721A (zh) * 2018-05-11 2018-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寻呼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9699085A (zh) * 2018-10-17 2019-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10475211A (zh) * 2018-05-11 2019-11-19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公共搜索空间的配置方法、监听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CN111246503A (zh) * 2020-01-10 2020-06-05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Rrm测量放松与寻呼监听方法、终端、网元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90346B2 (en) * 2019-02-01 2022-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en loop timing control for 2-step RACH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1197A1 (zh) * 2016-01-11 2017-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监听、发送寻呼、寻呼终端的方法和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702721A (zh) * 2018-05-11 2018-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寻呼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0475211A (zh) * 2018-05-11 2019-11-19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公共搜索空间的配置方法、监听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CN109699085A (zh) * 2018-10-17 2019-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11246503A (zh) * 2020-01-10 2020-06-05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Rrm测量放松与寻呼监听方法、终端、网元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DIATEK INC: ""NR RRM UE power saving"", 《3GPP》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2026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4322B (zh) 2023-04-18
WO2022042625A1 (zh) 2022-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5924B (zh) 一种测量、测量配置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0546982B (zh) 省电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40498A (zh) 降低终端功耗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972237B (zh) 唤醒信号资源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TW202005465A (zh) 參考訊號的發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裝置
CN116233941B (zh) 测量时间确定、驻留小区确定、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294897B (zh) Pdcch的监听方法及装置
CN111586812A (zh) 一种终端接收节能信号的方法及终端
US20210329555A1 (en) Method for reception mode switching and terminal
WO2022017086A1 (zh) 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4980283A (zh) 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信标信号的发送及装置
US20220399973A1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1148189B (zh) 用户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4322B (zh) 无线通信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系统、网络端和终端设备
US906033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ower saving method thereof
CN114980278A (zh) 通信设备的工作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1148144A (zh) 一种rrm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0839273A (zh)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WO202215136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aging
CN114980281A (zh) 终端状态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3271187A (zh) 确定参考信号或资源或集合的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WO2022206542A1 (zh) 信号检测方法、信息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EP4171107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EP4262291A1 (en) Terminal state switch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WO2024066543A1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