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1533A - 按键组件、壳体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组件、壳体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1533A
CN114121533A CN202111417118.0A CN202111417118A CN114121533A CN 114121533 A CN114121533 A CN 114121533A CN 202111417118 A CN202111417118 A CN 202111417118A CN 114121533 A CN114121533 A CN 114121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magnetic
piece
magnetic member
ke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71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171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15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1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15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安装于壳体的安装部,按键组件包括连接机构及按键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设置于连接件的第一磁性件,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按键机构包括按键件及连接于所述按键件的第二磁性件,所述按键机构及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壳体的内腔分别安装至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具有磁性互斥力,所述按键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具有间隔。所述按键机构与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性互斥力进行定位,能使所述按键机构抵顶在所述壳体上,避免所述按键机构相对于所述壳体晃动。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有所述按键组件的壳体及设有所述壳体的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按键组件、壳体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组件、设置有所述按键组件的壳体,以及设置有所述壳体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子设备的壳体上设有按键,以通过按键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操控。现有的按键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按键挂台,所述按键一般采用从壳体的外部向内部安装至壳体的键槽,具体地,在所述按键安装至所述壳体的键槽内时,所述按键其中一端的按键挂台搭接于所述壳体壁,再在所述键槽对应所述按键另一端安装一个按键支架,使所述按键安装于所述壳体,以防止所述按键从键槽中脱离所述壳体。然而,现有的按键安装复杂,且按键的定位不稳定,容易晃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且定位稳定不会晃动的按键组件、设有所述按键组件的壳体,以及设有所述壳体的电子设备。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安装于壳体的安装部,所述按键组件包括连接机构及按键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磁性件,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按键机构包括按键件及设置于所述按键件的第二磁性件,所述按键机构及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壳体的内腔分别安装至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具有磁性互斥力,所述按键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具有间隔。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壳体,其包括中框及按键组件,所述中框的侧壁设有安装部,所述按键组件包括连接机构及按键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磁性件,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按键机构包括按键件及连接于所述按键件的第二磁性件,所述按键组件自所述中框的内腔安装至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具有磁性互斥力,所述按键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具有间隔。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所述包括中框及按键组件,所述中框的侧壁设有安装部,所述按键组件包括连接机构及按键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磁性件,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按键机构包括按键件及连接于所述按键件的第二磁性件,所述按键组件自所述中框的内腔安装至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具有磁性互斥力,所述按键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具有间隔。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的壳体包括中框及按键组件,在所述按键组件安装至所述壳体的安装部后,由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具有磁性互斥力,因此,所述按键机构与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性互斥力进行定位,能使所述按键机构抵顶在所述壳体上,按键机构的定位稳定,避免所述按键机构相对于所述壳体晃动;其次,所述按键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具有间隔,因此,在没有对所述按键件施加特定压力前,所述按键件不会抵顶所述柔性电路板,防止对所述按键组件的误操作;另外,所述按键机构及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壳体的内腔分别安装至所述安装部,方便安装所述按键组件至所述中框,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装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壳体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壳体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及图6是按键组件安装至中框的过程;
图7是图2中VII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图7中的壳体的立体剖视图;
图9是图7中沿IX-IX线的立体剖视图;
图10是图7中沿X-X线的立体剖视图;
图11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的开通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的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的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的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的按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的按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的按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方式。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100的壳体20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20及设于所述壳体20正面的显示屏30,所述壳体20包括中框22及设于所述中框22的按键组件25,所述中框22包括支撑板221及围设于所述支撑板221周围相对的两侧壁224和相对的两端壁225,所述支撑板221、两侧壁224及两端壁225围成内腔220,所述中框22的内腔220内设有主板、电池等电子器件。所述中框22的侧壁224设有安装部226,所述按键组件25自所述中框22的内腔220安装至所述安装部226,方便安装所述按键组件25至所述中框22,提高安装效率和安装良率。所述显示屏30设于所述中框22的正面,即所述支撑板221的正面设有所述显示屏30。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液晶面板、OLED面板、电视、智慧手表、VR头戴显示器、车载显示器等其它任何具有按键功能的产品和部件。所述正面指与所述显示屏30的出光面朝向相同的面,背面指与所述显示屏30的出光面朝向相反的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226也可以设于所述中框22的端壁225,所述按键组件25自所述中框22的内腔220安装至所述端壁225上的安装部。
如图2至图4所示,图3是图2中的壳体20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壳体20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按键组件25包括连接机构及按键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250、设置于所述连接件250的第一磁性件251,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件250的柔性电路板252,所述柔性电路板252电连接于所述壳体20内的主板;所述按键机构包括按键件254及连接于所述按键件254的第二磁性件255,所述按键机构及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壳体20的内腔220分别安装至所述安装部226,所述第一磁性件25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255之间具有磁性互斥力,所述按键件254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52之间具有间隔。
在所述按键组件25安装至所述壳体20的安装部226后,由于所述第一磁性件25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255之间具有磁性互斥力,因此,所述按键机构与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251和所述第二磁性件255之间的磁性互斥力进行定位,能使所述按键机构抵顶在所述壳体20上,避免所述按键机构相对于所述壳体20晃动;其次,由于所述按键件254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52之间具有间隔,因此,在没有对所述按键件254施加特定压力前,所述按键件254不会抵顶所述柔性电路板252,防止对所述按键组件25的误操作;另外,由于所述按键机构及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壳体20的内腔220分别安装至所述安装部226,方便安装所述按键组件25至所述中框22,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装良率。
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部226包括设于所述侧壁224间隔的两个安装块2261,所述侧壁224于两个所述安装块2261之间设有安装孔2263,所述按键组件的连接件250连接于所述安装块261,所述按键组件的按键件254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安装孔2263。具体地,安装块2261设于所述支撑板221的背面与所述侧壁224的相交处,安装块2261背离所述支撑板221的表面设有连接孔2265;安装孔2263为条形孔,所述安装孔2263穿通所述侧壁224,优选的,所述安装孔2263相对的两端设为圆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2263可以是但不限于圆形孔、椭圆形孔、多边形孔或矩形孔等。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连接件250包括定位部2501,所述第一磁性件251连接于所述定位部2501,所述柔性电路板252连接于所述第一磁性件251背离所述定位部250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2501为矩形板,所述第一磁性件251与所述定位部2501之间通过第一胶层253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252与所述第一磁性件251之间通过第一胶层253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件251对所述柔性电路板252起到补强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250还包括设于所述定位部2501相对两端的连接部2503,所述连接件250通过所述连接部2503固定于所述安装部226。具体地,定位部2501朝向所述支撑板221的一侧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收容口2502,所述连接部2503是自所述收容口2502的边缘向所述第一磁性件251的一侧垂直延伸的凸耳,所述凸耳平行于所述定位部2501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连接部2503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安装块2261,以使所述连接件250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部226。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503开设有通孔2505,两个锁固件如螺钉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通孔2505锁固于两个所述安装块2261的连接孔2265,以使所述连接件250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部22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251为矩形磁铁,所述矩形磁铁的一侧面通过所述第一胶层253连接于所述定位部2501,所述第一磁性件251位于两个所述连接部2503之间。
所述柔性电路板252包括电连接于所述主板的板体2521及设于所述板体2521上的锅仔片2523,所述板体2521背离所述锅仔片2523的侧面通过所述第一胶层253连接于所述第一磁性件251。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体2521呈矩形。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按键件254包括按压部2541及设于所述按压部2541一侧的止挡部2543,所述按压部2541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26的安装孔2263,所述止挡部2543挡止于所述壳体20的内表面,所述按压部2541远离所述止挡部2543的一侧外露出所述壳体20。本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2541是对应所述安装孔2263的条形块,所述止挡部2543是设于所述条形块侧面的矩形板,所述止挡部2543面朝所述按压部2541的侧面面积大于所述按压部2541面朝所述止挡部2543的侧面面积,也就是,所述止挡部2543的外缘凸出所述按压部2541的周缘,以形成用于挡止于所述壳体20的止挡缘2544。优选地,所述按压部2541相对的两端设为圆弧面。所述按键件254还包括设于所述止挡部2543背离所述按压部2541一侧的按键导电基2545,优选地,所述按键导电基2545位于所述止挡部2543的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2541可以是但不限于圆形块、椭圆形块、多边形块或矩形块等。
所述第二磁性件255包括两个磁性体2550,两个所述磁性体2550设于所述止挡部2543背离所述按压部2541的一侧,所述按键导电基2545位于两个所述磁性体2550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255为磁铁,所述第二磁性件255与所述止挡部2543之间通过第二胶层256连接,即两个所述磁性体2550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二胶层256连接于所述止挡部2543。
请一并参阅图3-图10,组装按键组件25至中框22时,将所述第一磁性件251通过第一胶层253连接于所述定位部2501,使第一磁性件251位于两个所述连接部2503之间;将所述柔性电路板252背离所述锅仔片2523的侧面通过第一胶层253连接于所述第一磁性件251背离所述定位部2501的侧面;将两个所述磁性体2550分别通过第二胶层256连接于所述止挡部2543背离所述按压部2541的侧面,使两个所述磁性体2550沿所述按键导电基2545的中心对称;将所述按键机构安装至所述安装部226,具体地,所述按键件254的按压部2541自所述中框22的内腔220插入所述安装孔2263中,直至所述止挡部2543挡止于所述侧壁224的内表面,所述止挡部2543的周面与所述支撑板221之间具有间隔,避免所述止挡部2543与所述支撑板221之间产生摩擦力而影响所述按键件254的操作;将所述连接机构安装至所述安装部226,具体地,将所述连接件250置于所述中框22的内腔220,使两个所述安装块2261分别卡入所述连接件250的两个所述收容口2502中,两个所述连接部2503分别贴合于两个所述安装块2261,每一连接部2503的通孔2505正对相应的安装块2261的连接孔2265,且所述锅仔片2523朝向并正对所述按键导电基2545;提供两个锁固件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通孔2505锁固于两个所述连接孔2265,使所述连接件250固定连接于所述中框22。所述按键机构及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中框22的内腔220分别安装至所述安装部226,方便安装所述按键组件25至所述中框22,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装良率。
此时,所述第一磁性件25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255之间的极向相同,具体地,若所述第一磁性件251面朝所述第二磁性件255的一侧为N极,则所述第二磁性件255面朝所述第一磁性件251的一侧也为N极;若所述第一磁性件251面朝所述第二磁性件255的一侧为S极,则所述第二磁性件255面朝所述第一磁性件251的一侧也为S极。所述第一磁性件251与磁性体2550之间具有磁性互斥力,所述第一磁性件25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255之间的磁性互斥力驱动所述按键件254向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252的一侧移动,直至所述止挡部2543止挡于所述壳体20的内表面,即连接件250的止挡缘2544止挡于所述侧壁224的内表面,避免所述按键件254相对于所述中框22晃动,使所述按键件254的定位稳定。所述按键导电基2545与所述锅仔片2523之间具有间隙,在没有对所述按键件254施加特定压力前,所述按键件254不会抵顶所述柔性电路板252,防止对所述按键组件25的误操作。所述磁性互斥力的范围为50gf-100gf,对所述按键件254旋加的特定压力大于所述磁性互斥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可以是电磁铁,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磁铁之间极性相同;或者第二磁性件为磁铁,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电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电磁铁之间极性相同;或者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均为电磁铁,两个所述电磁铁之间极性相同。
请参阅图11,如对所述按压部2541施加一个特定压力F,使所述按压部2541沿所述安装孔2263向所述中框22的内腔220滑动,直至所述按键导电基2545抵顶所述锅仔片2523,开启所述按键组件25。请参阅图12,当解除对所述按压部2541的特定压力F后,所述第一磁性件25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255之间的磁性互斥力驱动所述按键件254向所述中框22外移动,即所述按压部2541沿所述安装孔2263向远离所述锅仔片2523滑动,直至所述止挡部2543挡止于所述壳体20的内表面,所述锅仔片2523与所述按键导电基2545形成间隙,以关闭所述按键组件25。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25a的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磁性件251与连接件250a的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磁性件251与连接件250的连接关系不同。具体地,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2501对应所述第一磁性件251设有定位槽2506,所述第一磁性件251被定位于所述定位槽2506;柔性电路板252通过第一胶层253连接于所述第一磁性件251背离所述定位部2501的侧面。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磁性件251与定位部2501的连接更牢固,且省略了其中一片第一胶层253,提升了组装效率及节省成本。
第二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25a与壳体的组装以及所述按键组件25a的使用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25b的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一磁性件251与连接件250b的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磁性件251与连接件250的连接关系不同。具体地,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2501与所述第一磁性件251一体成型;柔性电路板252通过第一胶层253连接于所述第一磁性件251背离所述定位部2501的侧面。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磁性件251与定位部2501的连接进一步牢固,且省略了其中一片第一胶层253及第一磁性件251与定位部2501的组装步骤,节省了制造成本,提升了组装效率。
第三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25b与壳体的组装以及所述按键组件25b的使用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25c的按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中的按键机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按键机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四实施例中的第二磁性件255与按键件254a的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磁性件255与按键件254的连接关系不同。具体地,在第四实施例中,止挡部2543对应第二磁性件255设有第二定位槽2457,第二磁性件255被定位于第二定位槽2457;优选地,止挡部2543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定位槽2457,按键导电基2545位于两个第二定位槽2457之间,两个磁性体2550分别卡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槽2457。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磁性件255与按键件254a的连接更牢固,且省略了第二胶层,提升了组装效率及节省成本。
第四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25c与壳体的组装以及所述按键组件25c的使用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25d的按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中的按键机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按键机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五实施例中的第二磁性件255与按键件254b的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磁性件255与按键件254的连接关系不同。具体地,在第五实施例中,止挡部2543与第二磁性件255一体成型,即两个磁性件2550与止挡部2543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磁性件255与止挡部2543的连接进一步牢固,且省略了第二胶层及第二磁性件255与止挡部2543的组装步骤,节省了制造成本,提升了组装效率。
第五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25d与壳体的组装以及所述按键组件25d的使用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25e的按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中的按键机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按键机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六实施例中的第二磁性件255a与按键件的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磁性件255a与按键件254的连接关系不同。具体地,在第六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255a为条形磁铁,所述条形磁铁收容于止挡部2543内,即所述第二磁性件255a与所述止挡部2543一体成型,且所述止挡部2543包裹所述第二磁性件255a。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磁性件255a与止挡部2543的连接牢固,且省略了第二胶层及第二磁性件255a与止挡部2543的组装步骤,节省了制造成本,提升了组装效率。
第六实施例中的按键组件25e与壳体的组装以及所述按键组件25e的使用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可以设于按压部2541靠近按键导电基2545的一侧;或者第二磁性件也可以设置于按压部2541与止挡部2543的相交处。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组件,安装于壳体的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磁性件,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柔性电路板;以及
按键机构,所述按键机构包括按键件及设置于所述按键件的第二磁性件,所述按键机构及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壳体的内腔分别安装至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具有磁性互斥力,所述按键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具有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体的极向相同,所述磁性互斥力的范围为50GF-100G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部,所述第一磁性件连接于所述定位部,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磁性件背离所述定位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定位部之间通过第一胶层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磁性件之间通过第一胶层连接;或者所述定位部对应所述第一磁性件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磁性件被定位于所述定位槽;或者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磁性件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矩形板,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定位部相对两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件包括按压部及设于所述按压部一侧的止挡部,所述按压部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止挡部挡止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所述按压部远离所述止挡部的一侧外露出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止挡部背离所述按压部一侧的按键导电基,所述柔性电路板设有对应所述按键导电基的锅仔片,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性互斥力驱动所述按键件向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移动,直至所述止挡部止挡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所述按键导电基与所述锅仔片之间具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两个磁性体,两个所述磁性体设于所述止挡部背离所述按压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止挡部之间通过第二胶层连接;或者所述止挡部对应所述第二磁性件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磁性件被定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或者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一体成型。
9.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及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所述中框的侧壁设有安装部,所述按键组件自所述中框的内腔安装至所述安装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
CN202111417118.0A 2021-11-25 2021-11-25 按键组件、壳体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1215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7118.0A CN114121533A (zh) 2021-11-25 2021-11-25 按键组件、壳体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7118.0A CN114121533A (zh) 2021-11-25 2021-11-25 按键组件、壳体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1533A true CN114121533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73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7118.0A Pending CN114121533A (zh) 2021-11-25 2021-11-25 按键组件、壳体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15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4482A (zh) * 2022-03-21 2022-05-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80577U (zh) * 2015-04-03 2015-09-30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及使用该按键的终端
CN213781880U (zh) * 2020-12-15 2021-07-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80577U (zh) * 2015-04-03 2015-09-30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及使用该按键的终端
CN213781880U (zh) * 2020-12-15 2021-07-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4482A (zh) * 2022-03-21 2022-05-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67785B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542482B2 (en) Ke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key assembly
US7116780B2 (en) Housing assembly of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83716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rd holder
US8469466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US6591088B1 (en) Assembly structure of housing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59847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ush button
US810071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grounding mechanism
US7762851B2 (en) SIM card fixing assembly
JP2011199844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付き携帯式電子装置
CN114121533A (zh) 按键组件、壳体及电子设备
US6814623B2 (en) Connector for speaker
JP4916388B2 (ja) 携帯用電子機器
US8519288B2 (en) Keypa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1909469B1 (en) Battery cover device for portable terminal
CN216775028U (zh) 外壳结构、mems麦克风及电子设备
CN110602286A (zh) 电子设备、传感器扩展装置和电子设备组件
JP6691301B2 (ja) 電子機器及び筐体
JP2006101214A (ja) 非可逆回路素子
CN213213573U (zh) 保护壳
EP3477674B1 (en) Key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7049758A (ja) 非可逆回路素子
US20130213782A1 (en) Ke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US20110120847A1 (en) Switch assembly
TW201407908A (zh) 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