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8869A - 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18869A CN114118869A CN202111493191.6A CN202111493191A CN114118869A CN 114118869 A CN114118869 A CN 114118869A CN 202111493191 A CN202111493191 A CN 202111493191A CN 114118869 A CN114118869 A CN 1141188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ad
- potential
- value
- regulation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3139 quant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3442 weekl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68 ge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002 quant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445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56 contamin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64 k means clus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06F18/241—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e.g.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12—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using genetic models
- G06N3/126—Evolutionary algorithms, e.g. genetic algorithms or genetic programm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7—Arrangements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load or loads to one or several among a plurality of power lines or power sources
- H02J3/0075—Arrangements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load or loads to one or several among a plurality of power lines or power sources for providing alternative feeding paths between load and source according to economic or energy efficiency considerations, e.g. economic dispatch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首先,针对台区侧场景,建立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其中,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由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构成,价值指标包括特征指标以及静态指标,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包括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然后,基于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以及参与电网调控的家庭负荷分类聚合特性,确定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潜力的量化结果;最终,根据量化结果,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通过对用电企业调休、错时、避峰潜力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为电网公司采取有序用电方案提供了参考。在保证用户用电满意度的前提下,一定程度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提高电网企业运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高峰时段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供电缺口不断加大。为此,电网公司以及相关电力运行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紧张问题。早期盲目地加大电力建设解决电力供需平衡问题往往不容乐观,造成电网公司投资压力增大;直接采取拉闸限电、一刀切的限电方式,极大降低了电力用户的用电满意度,长远意义上并不可取。
并且,随着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需求侧负荷的控制已不再是简单的拉闸限电,而是要对负荷参数实现精细化控制来改变负荷形态。据测算,在台区侧范围内,空调每变化一度,对总负荷引起的波动达20万至30万千瓦。所以需要有效、及时的调整负荷设置参数,改变负荷形态,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用电高峰造成的投资浪费,还能为分布式新能源电源的大量接入提供一定的备用支持,维持电网的稳定。
需求侧响应作为一种快速调整负荷的方式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直接负荷控制也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负荷调控手段。在先进的通信及控制技术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策略被应用在需求侧响应和直接负荷控制中。但是由于居民用户数量庞大并且情况各异,无法有针对性地对负荷类型进行甄别从而制定出响应调控策略。
因此,为了有效的开发利用数量庞大的居民负荷调控潜力,亟需一种可对居民负荷进行合理调控的方法,使得台区侧负荷能够平稳运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在保证用户用电满意度的前提下,一定程度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同时能够提高电网企业运营效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包括:
针对台区侧场景,建立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其中,所述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由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构成,所述价值指标包括特征指标以及静态指标,所述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包括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
基于所述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以及参与电网调控的家庭负荷分类聚合特性,确定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潜力的量化结果;
根据所述量化结果,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以及参与电网调控的家庭负荷分类聚合特性,确定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潜力的量化结果,包括:
分别计算每一个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
基于预设的动态聚类模型对各个价值指标组成的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聚类结果;
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对所述聚类结果进行处理,得到量化结果。
可选的,所述分别计算每一个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包括:
针对每一个用户,分别对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每一个潜力对应的特征评估结果;
分别对每一个静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所述静态指标包括单位电量产值、单位电量税收以及单位电量污染;
基于所有所述特征评估结果以及所有所述静态指标,确定所述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
可选的,所述针对每一个用户,分别对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每一个潜力对应的特征评估结果,包括:
通过周休负荷、周下降负荷率和周休成本对所述调休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调休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所述调休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调休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通过错时负荷、峰时用电占比和错时成本对所述错时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错时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所述错时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错时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通过可中断负荷、负荷波动率和避峰成本对所述避峰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避峰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所述避峰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避峰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量化结果,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包括:
根据量化结果确定台区侧用户负荷调控价值等级;
根据所述台区侧用户负荷调控价值等级,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包括:
体系建立单元,用于针对台区侧场景,建立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其中,所述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由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构成,所述价值指标包括特征指标以及静态指标,所述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包括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
量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以及参与电网调控的家庭负荷分类聚合特性,确定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潜力的量化结果;
方案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量化结果,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
可选的,所述量化单元,包括:
计算单元,分别计算每一个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
聚类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动态聚类模型对各个价值指标组成的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聚类结果;
量化子单元,用于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对所述聚类结果进行处理,得到量化结果。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一个用户,分别对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每一个潜力对应的特征评估结果;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分别对每一个静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所述静态指标包括单位电量产值、单位电量税收以及单位电量污染;
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基于所有所述特征评估结果以及所有所述静态指标,确定所述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
可选的,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包括:
调休潜力计算单元,用于通过周休负荷、周下降负荷率和周休成本对所述调休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调休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所述调休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调休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错时潜力计算单元,用于通过错时负荷、峰时用电占比和错时成本对所述错时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错时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所述错时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错时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避峰潜力计算单元,用于通过可中断负荷、负荷波动率和避峰成本对所述避峰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避峰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所述避峰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避峰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可选的,所述方案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量化结果确定台区侧用户负荷调控价值等级;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台区侧用户负荷调控价值等级,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包括:首先,针对台区侧场景,建立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其中,所述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由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构成,所述价值指标包括特征指标以及静态指标,所述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包括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然后,基于所述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以及参与电网调控的家庭负荷分类聚合特性,确定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潜力的量化结果;最终,根据所述量化结果,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通过对用电企业调休、错时、避峰潜力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为电网公司采取有序用电方案提供了参考。在保证用户用电满意度的前提下,一定程度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同时能够提高电网企业运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潜力的量化结果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每一个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得到每一个潜力对应的特征评估结果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本申请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而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针对台区侧场景,建立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
其中,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由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构成,价值指标包括特征指标以及静态指标,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包括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即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包括调休潜力的特征指标,避峰潜力的特征指标,错时潜力的特征指标,调休潜力的静态指标,避峰潜力的静态指标和错时潜力的静态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台区侧场景包括能源供给失衡、可再生能源消纳、经济性响应、辅助服务等,在台区侧应用场景下构建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方案。
S102、基于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以及参与电网调控的家庭负荷分类聚合特性,确定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潜力的量化结果。
具体的,基于参与电网调控的家庭负荷分类聚合特性,并考虑台区潮流特性、设备特征、家庭用户响应行为,对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潜力的进行量化评估。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102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包括:
S201、分别计算每一个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201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包括:
S301、针对每一个用户,分别对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每一个潜力对应的特征评估结果。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301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包括:
S401、通过周休负荷、周下降负荷率和周休成本对调休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调休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调休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调休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其中,调休潜力的特征指标由周休负荷(X11)、周负荷下降率(X12)和调休成本(X13)组成。对于有周休安排的客户,其休息日一般都安排在周六、周日,彼时用户负荷会有所下降,故周休负荷定义为用户工作日与周末的负荷之差,其公式如下:
X11=Pwd-Pwe;Pwd为用户的工作日负荷平均值;Pwe为用户的周末负荷平均值;
周负荷下降率表示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周末负荷相较于工作日下降的趋势。周负荷下降率较大表明具有调休特性,予以优先安排调控。其公式为:
X12=X11/Ps1;Ps1为保安负荷。
调休会增加人力支出等方面的经济成本,即将其归纳为调休成本(X13)。
S402、通过错时负荷、峰时用电占比和错时成本对错时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错时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错时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错时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错时潜力的特征指标由错时负荷(X21)、峰时用电占比(X22)和错时成本(X23)组成。错时负荷是指用电高峰时段,用户通过错时生产所释放的负荷。错时前后,用户负荷将有所降低,其反映了用户的错时调控能力,公式如下:
X21=Ppeak-min(Pe1,Pd1);Pe1和Pd1分别为以用电区域高峰时刻为中心提前或者推迟K小时的用户负荷;K根据电网高峰的持续时间确定,Ppeak是台区侧高峰时刻用户负荷。
峰时用电占比是指用户工作日高峰时段的负荷占全天负荷的比重。其表达式如下:
X22=Ppeak/Pday;Pday为台区侧用户一天的负荷。
在本申请中,将错时调控时产生的经济损失定义为错时成本(X23)。
S403、通过可中断负荷、负荷波动率和避峰成本对避峰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避峰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避峰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避峰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避峰潜力的特征指标由可中断负荷(X31)、负荷波动率(X32)和避峰成本(X33)组成。可中断负荷是指在用电高峰期,用户通过紧急关停设备所快速下降的负荷。通常情况下,用户不会停止生产,还需要保证一定的生产能力,因此可中断负荷可视为用户的最大峰值负荷与经济生产保障负荷之差,即:
X31=Ppeak/Pse1;Pse1为保证用户经济产生的负荷。
负荷波动率指用户用电时段内的负荷波动程度,反映出负荷分散的相对大小。计算公式为:
X32=θ/μ;θ为用户工作日负荷的标准差,μ是负荷均值。
用户参与避峰调控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用避峰成本(X33)来表示。
S302、分别对每一个静态指标进行计算。
其中,静态指标包括单位电量产值、单位电量税收以及单位电量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台区侧用户的这3类潜力特征指标互相具有独立性,且均含有共同的静态指标:单位电量产值(Xk4)、单位电量税收(Xk5)和单位电量污染物(Xk6)组成。这3个指标分别代表了用户的产值效益、对社会贡献程度、环保3个方面,是评价用户是否具有调控能力的重要体现因素。一般来说,产能小、效益低、环保差的企业应当优先安排负荷调控。
单位电量产值反映了用户自身的生产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Xk4=Ototal/Wtotal;Ototal为用户的年生产总值,Wtotal为用户的年用电总量。
单位电量税收体现了用户的生产活动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可由下式计算:
Xk5=Ttotal/Wtotal;Ttotal为用户的年度税收。
单位电量污染物反映了用户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计算公式如下:
Xk6=Qtotal/Wtotal;Qtotal为用户的年污染物排放量,主要包括SO2、NOx等。
S303、基于所有特征评估结果以及所有静态指标,确定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
S202、基于预设的动态聚类模型对各个价值指标组成的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聚类结果。
S203、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对聚类结果进行处理,得到量化结果。
具体的,将用户的调控价值指标数据组成矩阵。需要对各用户负荷调控潜力精准量化,才能进一步制定适宜的调控策略。因此,本申请可以采用但不限于K均值聚类模型对负荷调控价值评价指标组成的矩阵进行处理。该方法在降低数据复杂性的前提下,保证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稳健性。
指标集表示为H={h1,h2,...,hn},Hb和Hc分别表示H中效益型和成本型指标的下标集。评估矩阵为X=(xij)m×n,为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需对各指标评价值标准化处理,数据标准化矩阵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axxij和minxij分别表示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设a=[a1,a2,...,an]为单位投影方向向量,对X*进行线性投影,则X*在a上的一维投影值pi为:
将m个一维投影值pi聚成T(T≤m)类,用wθ=(θ=1,2,...,T)表示第λ类一维投影值的集合,记为:
wθ={pi|d(αθ,pi)≤d(αy,pi),y=1,...,N;y!=θ};
其中,d(αθ,pi)=|pi-αθ|d(αy,pi)=|pi-αy|;αθ和αy分别为第θ类和第y类的聚类中心。I(a)表示样本空间的聚集程度,I(a)越小,聚类效果就越好。
类间分散度O(a)表示样本空间的离散程度,O(a)越大,样本区分就愈加明显。
则投影指标函数Q(a)可用I(a)和O(a)表示:
Q(a)=I(a)-O(a)。
在样本中的指标评价值确定的情况下,投影指标函数的大小仅与方向向量a有关,通过构造出投影指标函数最大化优化模型,就可以计算出最佳投影方向a*,由于a是单位投影方向向量,满足故可将作为指标权重向量,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各指标对总体效能的影响程度,而且解决了权重确定过程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问题。投影指标函数优化模型如下:
maxQ(a)
由于这是一个典型复杂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常规优化方法难以处理,可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来求解。
S103、根据量化结果,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
具体的,由于前面的步骤已经完成了定义调控价值指标体系和调控潜力量化的工作,因此只需要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求取调控价值最大化,选择所对应的调控方式制定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方案即可。也就是说,在经济性、用户满意度、可操作性、调控结果较优的基础上,确定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方案。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103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包括:
S501、根据量化结果确定台区侧用户负荷调控价值等级。
其中,台区侧用户负荷调控价值等级由技术人员或相关有权限的工作人员进行设置、更改,此处不做限定。
S502、根据台区侧用户负荷调控价值等级,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
其中,台区侧用户负荷调控价值等级与家电负荷调控方案为预设的对应关系。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首先,针对台区侧场景,建立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其中,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由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构成,价值指标包括特征指标以及静态指标,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包括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然后,基于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以及参与电网调控的家庭负荷分类聚合特性,确定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潜力的量化结果;最终,根据量化结果,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通过对用电企业调休、错时、避峰潜力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为电网公司采取有序用电方案提供了参考。在保证用户用电满意度的前提下,一定程度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同时能够提高电网企业运营效率。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装置,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
体系建立单元601,用于针对台区侧场景,建立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
其中,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由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构成,价值指标包括特征指标以及静态指标,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包括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
量化单元602,用于基于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以及参与电网调控的家庭负荷分类聚合特性,确定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潜力的量化结果。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量化单元602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
计算单元,分别计算每一个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
聚类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动态聚类模型对各个价值指标组成的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聚类结果。
量化子单元,用于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对聚类结果进行处理,得到量化结果。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内容,如图2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方案确定单元603,用于根据量化结果,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内容,如图1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计算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一个用户,分别对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每一个潜力对应的特征评估结果。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分别对每一个静态指标进行计算。
其中,静态指标包括单位电量产值、单位电量税收以及单位电量污染。
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基于所有特征评估结果以及所有静态指标,确定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内容,如图3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计算子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
调休潜力计算单元,用于通过周休负荷、周下降负荷率和周休成本对调休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调休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调休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调休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错时潜力计算单元,用于通过错时负荷、峰时用电占比和错时成本对错时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错时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错时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错时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避峰潜力计算单元,用于通过可中断负荷、负荷波动率和避峰成本对避峰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避峰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避峰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避峰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内容,如图4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方案确定单元603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量化结果确定台区侧用户负荷调控价值等级。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台区侧用户负荷调控价值等级,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参见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内容,如图5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装置:首先,体系建立单元601针对台区侧场景,建立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其中,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由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构成,价值指标包括特征指标以及静态指标,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包括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然后,量化单元602基于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以及参与电网调控的家庭负荷分类聚合特性,确定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潜力的量化结果;最终,方案确定单元603根据量化结果,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通过对用电企业调休、错时、避峰潜力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为电网公司采取有序用电方案提供了参考。在保证用户用电满意度的前提下,一定程度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同时能够提高电网企业运营效率。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1。
存储装置702,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1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1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
在本申请公开的上述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直播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对台区侧场景,建立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其中,所述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由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构成,所述价值指标包括特征指标以及静态指标,所述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包括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
基于所述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以及参与电网调控的家庭负荷分类聚合特性,确定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潜力的量化结果;
根据所述量化结果,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以及参与电网调控的家庭负荷分类聚合特性,确定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潜力的量化结果,包括:
分别计算每一个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
基于预设的动态聚类模型对各个价值指标组成的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聚类结果;
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对所述聚类结果进行处理,得到量化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每一个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包括:
针对每一个用户,分别对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每一个潜力对应的特征评估结果;
分别对每一个静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所述静态指标包括单位电量产值、单位电量税收以及单位电量污染;
基于所有所述特征评估结果以及所有所述静态指标,确定所述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一个用户,分别对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每一个潜力对应的特征评估结果,包括:
通过周休负荷、周下降负荷率和周休成本对所述调休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调休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所述调休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调休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通过错时负荷、峰时用电占比和错时成本对所述错时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错时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所述错时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错时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通过可中断负荷、负荷波动率和避峰成本对所述避峰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避峰潜力的价值指标,并将所述避峰潜力的价值指标作为避峰潜力的特征评估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量化结果,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包括:
根据量化结果确定台区侧用户负荷调控价值等级;
根据所述台区侧用户负荷调控价值等级,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
6.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体系建立单元,用于针对台区侧场景,建立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其中,所述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由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构成,所述价值指标包括特征指标以及静态指标,所述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包括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
量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负荷调控价值指标体系以及参与电网调控的家庭负荷分类聚合特性,确定台区侧家电负荷调控潜力的量化结果;
方案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量化结果,确定家电负荷调控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化单元,包括:
计算单元,分别计算每一个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
聚类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动态聚类模型对各个价值指标组成的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聚类结果;
量化子单元,用于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对所述聚类结果进行处理,得到量化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一个用户,分别对调休潜力、避峰潜力以及错时潜力进行特征评估,得到每一个潜力对应的特征评估结果;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分别对每一个静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所述静态指标包括单位电量产值、单位电量税收以及单位电量污染;
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基于所有所述特征评估结果以及所有所述静态指标,确定所述用户可调控负荷价值的价值指标。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93191.6A CN114118869A (zh) | 2021-12-08 | 2021-12-08 | 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93191.6A CN114118869A (zh) | 2021-12-08 | 2021-12-08 | 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18869A true CN114118869A (zh) | 2022-03-01 |
Family
ID=80364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93191.6A Pending CN114118869A (zh) | 2021-12-08 | 2021-12-08 | 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1886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53084A (zh) * | 2023-03-14 | 2023-04-11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一种需求响应柔性资源特性效用量化验证测试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79478A (zh) * | 2017-01-11 | 2017-05-31 | 东南大学 | 一种负荷调度价值评估方法 |
CN109636146A (zh) * | 2018-11-28 | 2019-04-16 | 东南大学 | 一种用户需求响应潜力画像方法 |
CN110807598A (zh) * | 2019-11-08 | 2020-02-18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参与有序用电的用户负荷调控价值评估方法 |
-
2021
- 2021-12-08 CN CN202111493191.6A patent/CN11411886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79478A (zh) * | 2017-01-11 | 2017-05-31 | 东南大学 | 一种负荷调度价值评估方法 |
CN109636146A (zh) * | 2018-11-28 | 2019-04-16 | 东南大学 | 一种用户需求响应潜力画像方法 |
CN110807598A (zh) * | 2019-11-08 | 2020-02-18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参与有序用电的用户负荷调控价值评估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53084A (zh) * | 2023-03-14 | 2023-04-11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一种需求响应柔性资源特性效用量化验证测试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37952B (zh) | 一种实现源-荷-储协调运行的优化模型与方法 | |
CN107748944B (zh) | 一种售电侧放开环境下用户侧需求响应方法 | |
WO2022252382A1 (zh) | 一种源网荷储网络化协调频率控制方法 | |
CN112950098B (zh) | 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规划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11915211B (zh) | 一种电力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0807598A (zh) | 一种参与有序用电的用户负荷调控价值评估方法 | |
CN109598408A (zh) | 一种兼顾用水公平性和重要性的年水量调度计划编制方法 | |
CN110991716A (zh) | 一种用于电力大用户业扩报装的负荷预测方法 | |
CN113205252A (zh) | 基于需求侧负荷调峰潜力参数预测的聚合负荷调度方法 | |
CN114118869A (zh) | 台区侧家电负荷的调控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Qiu et al. | Resilience‐directional robust power dispatching of microgrids unde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 |
CN113300375B (zh) | 一种考虑用户参与意愿差异的温控负荷需求响应控制方法 | |
Zhang et al. | Stochastic unit commitment with air conditioning loads participating in reserve service | |
CN116756598A (zh) | 一种台区侧家电负荷精准调控方法 | |
Felling et al. | Assessing Improved Price Zones in Europe: Flow-Based Market Coupling in Central Western Europe in Focus | |
CN112531773B (zh) | 一种新能源发电系统及其能量调控方法及装置 | |
CN112508629A (zh) | 一种考虑用户特性的多元用户需求响应的方法 | |
Wang et al. | Three-dimensional maturity model of regional power user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ubiquitous power internet of things | |
CN116799788A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削峰填谷用电方法 | |
CN115953084A (zh) | 一种需求响应柔性资源特性效用量化验证测试方法 | |
CN112365184B (zh) | 一种计及负荷集成商历史调控性能的需求响应调度方法 | |
Liu et al. | Strategy of orderly power utilization based on heavy haul lines in a province | |
CN112214734A (zh) | 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与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 |
Chen et al. | Stochastic pricing game for aggregated demand response considering comfort level | |
CN117613915B (zh) | 一种电力系统实时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