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5825A - 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5825A
CN114115825A CN202111172972.5A CN202111172972A CN114115825A CN 114115825 A CN114115825 A CN 114115825A CN 202111172972 A CN202111172972 A CN 202111172972A CN 114115825 A CN114115825 A CN 114115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ification
check
data
rule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29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15825B (zh
Inventor
祖军
赵岚
阴向阳
王权
于新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ngke Ruiy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ngke Ruiy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ngke Ruiy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ngke Ruiy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729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58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5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5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15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5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1Programming languages or programming paradigms
    • G06F8/315Object-oriented langu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涉及前后端数据校验技术领域,解决了因前后端校验数据不统一导致漏检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前端校验请求信息和后端校验请求信息,所述前端校验请求信息中包括前端代码和前端编程语言信息,所述后端校验请求信息包括后端代码和后端编程语言信息;生成前端校验规则集合,生成前端校验数据,具体过程包括:将前端校验规则集合输入校验规则-标准校验数据映射,生成前端校验数据;生成部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生成后端校验数据;利用前端校验数据对前端进行校验,利用完整后端校验数据对后端进行校验。本发明设计合理,便于对兼容软件前后端进行数据校验。

Description

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前后端数据校验技术领域,涉及数据校验技术,具体是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在Browser/Server软件开发中,前端和后端分属不同的技术体系,通常会使用不同的开发语言,分属不同的开发团队,整体系统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在接口通信过程中,前端和后端的都要各自独立完成数据校验工作,由于分属不同的团队,从而导致前后端校验的数据不统一,这样不仅增加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还有可能在数据校验过程中漏检,另外人工校验时效率低、出错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用于解决因前后端校验数据不统一导致漏检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接收前端校验请求信息和后端校验请求信息,所述前端校验请求信息中包括前端代码和前端编程语言信息,所述后端校验请求信息包括后端代码和后端编程语言信息;
步骤二:根据前端校验请求信息生成前端校验规则集合,具体包括:根据前端编程语言信息,对前端代码进行预处理,生成规则关键字子集;然后根据规则关键字子集-校验规则映射生成前端校验规则集合;
步骤三:根据前端校验规则集合生成前端校验数据和公共校验数据,生成前端校验数据,具体过程包括:构建标准校验数据库,根据编程语言将标准校验数据库划分为若干个标准校验数据区域,在标准数据区域中设置校验规则-标准校验数据映射将前端校验规则集合输入校验规则-标准校验数据映射,生成前端校验数据;
步骤四:根据后端校验请求信息生成部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
步骤五:根据部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和公共校验数据生成完整后端校验数据;
步骤六:利用前端校验数据对前端进行校验,利用完整后端校验数据对后端进行校验。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校验请求信息与后端校验请求信息均设置有用于识别前后端身份的密钥。
进一步地,生成前端校验数据的同时还生成公共校验数据,具体过程包括:
根据前端校验请求信息的密钥,获取对应后端编程语言信息,将前端校验规则集合的编程语言修改为后端编程语言信息,生成公共校验规则集合;将公共校验规则集合输入对应编程语言的校验规则-标准校验数据映射生成公共校验数据。
进一步地,生成部分后端校验规则的过程包括:根据前端校验请求信息的密钥,获取具有对应密钥的后端校验请求信息;根据后端编程语言信息,对后端代码进行预处理,规则关键字集合;根据规则关键字子集-校验规则映射生成后端校验规则集合;
将规则关键字集合中的关键字子集输入关键字子集-校验规则映射获得对应的校验规则生成后端校验规则集合;遍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中与前端校验规则相同部分的校验规则删除,生成部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
进一步地,生成后端校验数据的过程包括:
将部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输入校验规则-标准校验数据映射,生成部分后端校验数据;将部分后端校验数据与公共校验数据合并为完整后端校验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校验包括全局校验、逐一校验及指定校验。
进一步地,所述全局校验,用于对前端或后端进行整体校验,包括将前端校验数据整体输入前端进行校验,将完整后端校验数据整体输入后端进行校验。
进一步地,所述指定校验,用于对前端进行指定校验规则校验。
进一步地,所述逐一校验,用于对前端或者后端的校验规则进行逐个校验。
进一步地,预处理的具体过程包括:
识别前端代码或后端代码中的分段关键字,然后将前端代码或后端代码按段切分,获得若干前端代码段或后端代码段;然后识别并提取前端代码段中或后端代码段的若干规则关键字生成规则关键字子集;将所有规则关键字子集放置在同一个集合里生成规则关键字集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前端代码与后端代码进行处理,生成相应的校验规则集合,避免了对前端与后端漏检,在生成前端校验数据的同时,根据对应后端的公共校验数据,并将公共校验数据放入到后端,对后端进行校验,这样就保证了后端校验规则包括前端校验校验规则,避免因为前后端分属不同开发终端导致的漏检;并且在生成后端校验数据之前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其中与前端校验规则集合相同的校验规则删除,避免重复生成数据,同时降低了工作量;另外在前端校验请求信息与后端校验请求信息中设置密钥,使得前端与后端一一对应,即使同时处理若干对兼容软件前后端校验也不会产生错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方法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这里使用的术语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不意图限制和/或限制本公开;应该注意的是,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该”也包括复数形式;而且,尽管属于“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元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素和另一个元素。
如图1所示,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包括:
步骤S1:接收前端校验请求信息和后端校验请求信息;
所述前端校验请求信息中包括前端代码和前端编程语言信息,所述后端校验请求信息包括后端代码和后端编程语言信息。所述前端校验请求信息与后端校验请求信息均设置有密钥,所述密钥的设置能够保证前端校验请求信息与后端校验请求信息是对应于同一个软件的前后端,保持前端与后端的一致性。
在接收到前端校验请求信息和后端校验请求信息时,先根据前端校验请求信息生成前端校验规则。
步骤S2:根据前端校验请求信息生成前端校验规则集合;
构建标准校验规则数据库,根据编程语言将标准校验规则数据库划分若干校验规则区域,校验规则区域包括规则关键字子集-校验规则映射;获取代码中的关键字,然后可以根据规则关键字子集确定对应的校验规则。
生成前端校验规则步骤如下:
步骤S21:根据前端编程语言信息,对前端代码进行预处理;
根据前端编程语言信息,确定对应编程语言的预处理模型,预处理的具体过程包括:识别前端代码中的分段关键字,然后将前端代码按段切分,获得若干前端代码段;然后识别并提取前端代码段中的若干规则关键字生成规则关键字子集;将所有规则关键字子集放置在同一个集合里生成规则关键字集合。
所述预处理模型通过样本训练集进行训练得到,所述样本训练集包括样本代码集、样本分段关键字集以及样本规则关键字集。不断训练,直至预处理模型输出的规则关键字集合完全正确。
步骤S22:根据规则关键字子集-校验规则映射生成前端校验规则集合;
将规则关键字集合中的关键字子集输入关键字子集-校验规则映射获得对应的校验规则生成前端校验规则集合,前端校验规则集合还包括前端编程语言信息。
所述校验规则包括:是否合法IP地址、是否手机号码或者固话、是否身份证号码、是否邮箱、验证内容是否包含英文数字以及下划线、自动检验数值的范围、验证数字输入框最大数值及验证是否整数等。
步骤S3:根据前端校验规则集合生成前端校验数据;
构建标准校验数据库,根据编程语言将标准校验数据库划分为若干个标准校验数据区域,在标准数据区域中设置校验规则-标准校验数据映射;
将前端校验规则集合输入校验规则-标准校验数据映射,生成前端校验数据。
在生成前端校验数据后,根据前端校验请求信息的密钥,获取对应密钥后端校验请求信息中后端编程语言信息,前端校验规则集合中的编程语言修改为后端编程语言信息,从而生成公共校验规则集合,公共校验规则集合的编程语言与后端编程语言信息相同;通过将公共校验规则集合输入对应编程语言的校验规则-标准校验数据映射生成公共校验数据。
步骤S4:生成后端校验规则集合,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41:根据前端校验请求信息的密钥,获取具有对应密钥的后端校验请求信息;
步骤S42:根据后端编程语言信息,对后端代码进行预处理;
根据后端编程语言信息,确定对应编程语言的预处理模型,预处理的具体过程包括:识别后端代码中的分段关键字,然后将后端代码按段切分,获得若干后端代码段;然后识别并提取后端代码段中的若干规则关键字,生成规则关键字子集;将所有规则关键字子集放置在同一个集合里生成规则关键字集合。
步骤S43:根据规则关键字子集-校验规则映射生成后端校验规则集合;
将规则关键字集合中的关键字子集输入关键字子集-校验规则映射获得对应的校验规则生成后端校验规则集合。
所述代码中的若干个关键字,可以获取代码对应的校验规则,通过构建关键字子集-校验规则映射,将若干关键字构成的关键字子集,即可获取其对应的校验规则。
步骤S44:遍历步骤S33中的后端校验规则集合,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中与前端校验规则相同的部分校验规则删除,生成部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
步骤S5:生成后端校验数据;
步骤S51:将部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输入校验规则-标准校验数据映射,生成部分后端校验数据。
步骤S52:将部分后端校验数据与公共校验数据合并为完整后端校验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完整后端校验数据中公共校验数据与部分后端校验数据仍然保持各自独立,在一些实施例中,完整后端校验数据中的校验数据设置有标记,标记其属于部分后端校验数据还是数据公共校验数据。
步骤S6:利用前端校验数据对前端进行校验,利用完整后端校验数据对后端进行校验。
校验包括全局校验、逐一校验及指定校验。
所述全局校验,用于对前端或后端进行整体校验,将前端校验数据整体输入前端进行校验,将完整后端校验数据整体输入后端进行校验;所述逐一校验,用于对前端或者后端进行逐个校验,利用前端校验数据逐个对前端进行校验,利用完整后端校验数据逐个对前端进行校验,在校验过程中生成校验表单,所述校验表单包括校验数据、校验规则以及校验结果。校验表单中的校验数据、校验规则以及校验结果一一对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逐一校验设置在全局校验后进行,当全局校验发现校验不合格之后,再进行逐一校验;并将校验表单中校验结果对应错误的校验数据和校验规则进行标记,将校验表单反馈至前端或后端的开发终端,开发终端根据校验表单对校验结果错误的前端代码或后端代码进行修改。
所述指定校验,用于对前端进行指定校验规则校验,开发终端在对校验表单中校验结果错误的代码修改后,获取修改后的代码所表示的校验规则,然后生成校验数据,然后对其进行校验,直至校验表单完全正确。
需要说明的是,前端与后端的校验对全局校验、逐一校验及指定校验的校验顺序不做严格限制。而是往往通过三种校验方法之间不同组合来进行多次反复校验,直至前端与后端的校验表单完全正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对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进行预处理,将前端代码或后端代码进行分段并获取规则关键字集合,分别获取前端和后端需要校验的规则,并根据校验规则以及对应的编程语言确定校验数据,在生成前端校验数据的同时,根据后端编程语言信息生成公共校验数据,这样就保证了前端的校验规则在后端也得到了校验,减少了根据后端校验规则生成后端校验数据的一部分过程,加快了计算的速度,然后分别对前端和后端进行校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接收前端校验请求信息和后端校验请求信息,所述前端校验请求信息中包括前端代码和前端编程语言信息,所述后端校验请求信息包括后端代码和后端编程语言信息;
步骤二:根据前端校验请求信息生成前端校验规则集合,具体包括:根据前端编程语言信息,对前端代码进行预处理,生成规则关键字子集;然后根据规则关键字子集-校验规则映射生成前端校验规则集合;
步骤三:根据前端校验规则集合生成前端校验数据和公共校验数据,生成前端校验数据,具体过程包括:构建标准校验数据库,根据编程语言将标准校验数据库划分为若干个标准校验数据区域,在标准数据区域中设置校验规则-标准校验数据映射将前端校验规则集合输入校验规则-标准校验数据映射,生成前端校验数据;
步骤四:根据后端校验请求信息生成部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
步骤五:根据部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和公共校验数据生成完整后端校验数据;
步骤六:利用前端校验数据对前端进行校验,利用完整后端校验数据对后端进行校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校验请求信息与后端校验请求信息均设置有用于识别前后端身份的密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前端校验数据的同时还生成公共校验数据,具体过程包括:
根据前端校验请求信息的密钥,获取对应后端编程语言信息,将前端校验规则集合的编程语言修改为后端编程语言信息,生成公共校验规则集合;将公共校验规则集合输入对应编程语言的校验规则-标准校验数据映射生成公共校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部分后端校验规则的过程包括:根据前端校验请求信息的密钥,获取具有对应密钥的后端校验请求信息;根据后端编程语言信息,对后端代码进行预处理,规则关键字集合;根据规则关键字子集-校验规则映射生成后端校验规则集合;
将规则关键字集合中的关键字子集输入关键字子集-校验规则映射获得对应的校验规则生成后端校验规则集合;遍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中与前端校验规则相同部分的校验规则删除,生成部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后端校验数据的过程包括:
将部分后端校验规则集合输入校验规则-标准校验数据映射,生成部分后端校验数据;将部分后端校验数据与公共校验数据合并为完整后端校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包括全局校验、逐一校验及指定校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局校验,用于对前端或后端进行整体校验,包括将前端校验数据整体输入前端进行校验,将完整后端校验数据整体输入后端进行校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校验,用于对前端进行指定校验规则校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逐一校验,用于对前端或者后端的校验规则进行逐个校验。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的具体过程包括:
识别前端代码或后端代码中的分段关键字,然后将前端代码或后端代码按段切分,获得若干前端代码段或后端代码段;然后识别并提取前端代码段中或后端代码段的若干规则关键字生成规则关键字子集;将所有规则关键字子集放置在同一个集合里生成规则关键字集合。
CN202111172972.5A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 Active CN114115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2972.5A CN114115825B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2972.5A CN114115825B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5825A true CN114115825A (zh) 2022-03-01
CN114115825B CN114115825B (zh) 2022-09-02

Family

ID=80441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2972.5A Active CN114115825B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582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9036A (zh) * 2019-08-20 2019-12-13 广州华资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前后端分离架构下的数据校验系统及其方法
CN111897842A (zh) * 2020-01-02 2020-11-0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校验的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及介质
CN112131100A (zh) * 2020-08-17 2020-12-25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元数据的前后端校验方法及装置
US20210011692A1 (en) * 2019-07-08 2021-0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ack-end application code stub generation from a front-end application wirefr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11692A1 (en) * 2019-07-08 2021-0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ack-end application code stub generation from a front-end application wireframe
CN110569036A (zh) * 2019-08-20 2019-12-13 广州华资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前后端分离架构下的数据校验系统及其方法
CN111897842A (zh) * 2020-01-02 2020-11-0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校验的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及介质
CN112131100A (zh) * 2020-08-17 2020-12-25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元数据的前后端校验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ICOMON: ""Java项目开发中的前端、后端校验"", 《CSDN,HTTPS://BLOG.CSDN.NET/QQQZSJ/ARTICLE/DETAILS/11775155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5825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16778A (zh) 测试用例推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666346A (zh) 信息归并方法、交易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存储介质
CN109165209B (zh) 数据库中对象类型的数据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181835A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25898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问答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220588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86013A (zh) 学籍自动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37315B (zh) 地址模糊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13792033A (zh) 一种基于Spark的数据质量核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4115825B (zh) 一种兼容软件的前后端数据校验方法
CN115859128B (zh) 一种基于档案数据交互相似度的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11831286A (zh) 一种用户投诉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5545976A (zh) 跨境商标注册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32186B (zh) 利用验证码进行测试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49642A (zh) 一种表格证件影像件的文本识别方法及计算设备
CN11228700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12445461A (zh) 一种业务规则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13593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765236A (zh) 一种非结构化海量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3297847A (zh) 一种http协议信息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10929111B (zh) 用于匹配私有数据的匹配模式自动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818125B (zh) 一种网络话题结构演化发现方法
CN115687792B (zh) 针对在线互联网服务的大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16049700B (zh) 基于多模态的运检班组画像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930586B (zh) 一种获取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