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4413A - 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4413A
CN114114413A CN202111333588.9A CN202111333588A CN114114413A CN 114114413 A CN114114413 A CN 114114413A CN 202111333588 A CN202111333588 A CN 202111333588A CN 114114413 A CN114114413 A CN 114114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oustic
radar
determining
thickness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335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14413B (zh
Inventor
王立新
刘广英
吴名霜
唐颖
石明杰
吴名博
吉园园
王瑞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North China Oil and Gas Co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North China Oil and Ga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North China Oil and Gas Co filed Critical Sinopec North China Oil and Gas Co
Priority to CN2021113335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44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4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4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14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4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1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cross-sections or geostruc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4Geostructures, e.g. in 3D data cubes
    • G01V2210/641Continuity of geobod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用至少一组第一声波雷达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地层任意位置的不整合界面,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向外逐次布设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基于基准点外的不整合界面的多个第N深度,N≥2,且为整数,依据多个第N深度确定不整合界面的临界线,依据临界线确定不整合界面总区域;基于基准点的第一深度建立第一平面,将多个第N深度分别与第一深度进行比对,以确定被剥蚀地层厚度的三维模拟图,依据被剥蚀地层厚度的三维模拟图分析即可得到地层剥蚀厚度及分布。

Description

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貌恢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的古地貌恢复方法有残留厚度和补偿厚度印模法、回剥和填平补齐法、沉积学分析法以及层序地层学恢复法(包括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法)。残留厚度和补偿厚度印模法,回剥和填平补齐法这两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在早期曾经得到广泛应用,是比较传统的古地貌恢复法。但在近几年的应用中,已发现它们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古地貌恢复必然存在相当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至少一组第一声波雷达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地层任意位置的不整合界面,标注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以及第一声波雷达对应的不整合界面的第一深度;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向外逐次布设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基于基准点外的不整合界面的多个第N深度,N≥2,且为整数,并标注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对应的位置,将第一声波雷达、标注的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以及多组第二声波雷达、标注的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对应的位置发送至数据整理模块,经数据整理模块对应识别整理后发送至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依据多个第N深度确定不整合界面的临界线,依据临界线确定不整合界面总区域;
在确定的不整合界面总区域内,基于基准点的第一深度建立第一平面,将多个第N深度分别与第一深度进行比对,以分别获取多个第N深度与第一深度是否具有设定阈值之内的第一差异,且该设定阈值之内的第一差异具有正向差异和负向差异,将正向差异和负向差异分别相应的在第一平面进行上下标注,以确定被剥蚀地层厚度的三维模拟图,依据被剥蚀地层厚度的三维模拟图分析即可得到地层剥蚀厚度及分布。
进一步地,多组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按照同心圆向外辐射设置。
进一步地,同一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以射线形式向外辐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声波雷达按照识别特征进行组网,所述识别特征具有:
多个不同标签的网络单元,
具有包含并存储网络单元的组网列表;
以及更新单元,当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位置变动时,监测模块对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位置变动进行实时响应,以获取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的变动位置,将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在变动之前和变动之后进行关联,组成一个关联列表,并将关联列表更新在组网列表中,形成组网列表的二级列表。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整理模块具有多个数据整理单元,所述数据整理单元调用关联列表,依据关联列表对应执行一个或者多个整理线程,以对所述数据整理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识别并写入坐标标签,按照坐标标签的先后顺序排列后发送至处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不整合界面总区域确定的方法为:
经数据整理模块将第N深度与第一深度逐一进行比对,以获取第N深度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是否具有偏离设定范围的第二差异,如果有,判断偏离设定范围的第二差异是否具有连续性,若具有连续性,依据连续性来确定新的界限点,新的界限点组成不整合界面的临界线,依据临界线以确定不整合界面总区域;
若不具有连续性,判断是否是异常的跳点;若是异常的跳点,则利用平均值替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剥蚀厚度的确定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组第一声波雷达,该第一声波雷达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地层任意位置的不整合界面,标注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
多组第二声波雷达,该第二声波雷达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向外逐次布设,所述第二声波雷达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基于基准点外的不整合界面的多个第N深度,N≥2,且为整数,并标注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对应的位置;
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具有组网模块、数据整理模块及处理模块;
所述组网模块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所述第二声波雷达按照识别特征进行组网;
所述数据整理模块,有多个数据整理单元,所述数据整理单元调用关联列表,依据关联列表对应执行一个或者多个整理线程,以对所述数据整理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识别并写入坐标标签,按照坐标标签的先后顺序排列后发送至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依据多个第N深度确定不整合界面的临界线,依据临界线确定不整合界面总区域。
进一步地,同一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以射线形式向外辐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特征具有:
多个不同标签的网络单元,
具有包含并存储网络单元的组网列表;
以及更新单元,所述更新单元用于当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位置变动时,监测模块对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位置变动进行实时响应,以获取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的变动位置,将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在变动之前和变动之后进行关联,组成一个关联列表。
泥页岩在正常情况下声波时差与深度的关系曲线为连续的,如果不连续,说明可能存在地层剥蚀,以此可以确定地层剥蚀的任意一点位置,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地层任意位置的不整合界面,以此点的位置为基准点向外逐次布设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基于基准点外的不整合界面的多个第N深度,并标注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对应的位置,依据多个第N深度确定不整合界面的临界线,依据临界线确定不整合界面总区域。确定地层剥蚀的总区域后再确定被剥蚀地层厚度的三维模拟图,依据被剥蚀地层厚度的三维模拟图分析即可得到地层剥蚀厚度及分布。
在上述中,多组第二声波雷可以进行间隔相同多次采样,可以确定不整合界面总区域,以此确定的地层剥蚀厚度及分布具有精确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作示意性的说明和解释,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二声波雷达组网布设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框架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中识别特征的框架原理图;
图5及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声波时差剖面及恢复的剥蚀厚度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法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存在区域性不整合面,剥蚀厚度的求取采用声波时差法:其基本原理是泥页岩在正常情况下声波时差与深度的关系曲线为连续的,如果不连续,说明可能存在地层剥蚀。在半对数坐标系中为线性相关,如果经历抬升和剥蚀,与未遭受剥蚀地区相比,新沉积地层泥页岩声波时差与深度的正常压实趋势线则向压实程度增强方向偏移,根据这一偏移趋势大小,将其压实趋势线上延到未经历压实的Δt0处,则Δt0与剥蚀面处的高差即为剥蚀厚度。
在上述中,确定地层剥蚀后,以此可以确定地层剥蚀的任意一点位置,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地层任意位置的不整合界面,以此点的位置为基准点向外逐次布设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基于基准点外的不整合界面的多个第N深度,并标注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对应的位置,依据多个第N深度确定不整合界面的临界线,依据临界线确定不整合界面总区域。确定地层剥蚀的总区域后再确定被剥蚀地层厚度的三维模拟图,依据被剥蚀地层厚度的三维模拟图分析即可得到地层剥蚀厚度及分布。
基于上述的原理,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至少一组第一声波雷达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地层任意位置的不整合界面,标注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以及第一声波雷达对应的不整合界面的第一深度;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向外逐次布设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基于基准点外的不整合界面的多个第N深度,N≥2,且为整数,并标注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对应的位置,将第一声波雷达、标注的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以及多组第二声波雷达、标注的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对应的位置发送至数据整理模块,经数据整理模块对应识别整理后发送至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依据多个第N深度确定不整合界面的临界线,依据临界线确定不整合界面总区域;
在确定的不整合界面总区域内,基于基准点的第一深度建立第一平面,将多个第N深度分别与第一深度进行比对,以分别获取多个第N深度与第一深度是否具有设定阈值之内的第一差异,且该设定阈值之内的第一差异具有正向差异和负向差异,将正向差异和负向差异分别相应的在第一平面进行上下标注,以确定被剥蚀地层厚度的三维模拟图,依据被剥蚀地层厚度的三维模拟图分析即可得到地层剥蚀厚度及分布。
在图2中,第一声波雷达为基准点,设为A点,多个第二声波雷达以同心圆向外辐射设置,同一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以射线形式向外辐射设置。具体的,同一所述第二声波雷达A由A1点向A5点移动,A1点向A5构成一条射线,A1到A5在不同的同心圆环上。这样组网的目的在于,可以快速的识别不整合界面的界限。
在上述中,所述第二声波雷达按照识别特征进行组网,所述识别特征具有:
多个不同标签的网络单元,每一标签对应一第二声波雷达,因此,当第二声波雷达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以射线形式向外辐射移动时,可以确定的确定第二声波雷达移动距离、移动后的坐标及及时的数据网络单元进行回传;
具有包含并存储网络单元的组网列表;
以及更新单元,当一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记为N1)位置变动时,监测模块对第二声波雷达N1位置变动进行实时响应,以获取第二声波雷达N5的变动位置,将第二声波雷达N1在变动之前和变动之后进行关联,组成一个第一关联列表,并将关联列表更新在组网列表中,当第二声波雷达位置再次变动时,监测模块对第二声波雷达N1再次位置变动进行实时响应,以获取第二声波雷达N1的再次变动位置,将第二声波雷达N1在再次变动之前和再次变动之后进行关联,组成第二关联列表,该第二关联列表包含了第一关联列表,以此类推,第二声波雷达N1进行M次位置变动后,形成了一个第M关联列表,M≥4,且M为整数,第M关联列表包含了第一关联列表、第二关联列表……第M-1关联列表;并将第M关联列表更新在组网列表中形成组网列表的二级列表。
上述仅以一个第二声波雷达位置变动时,当然包含了多个变动的情形,与上述的原理相同。
在上述中,所述数据整理模块具有多个数据整理单元,所述数据整理单元调用关联列表,依据关联列表对应执行一个或者多个整理线程,在上述中,假设关联列表具有N个,每一个关联列表具有M次变动,那么对应执行N个整理线程,每个整理线程执行M次,以对所述数据整理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识别并写入坐标标签,按照坐标标签的先后顺序排列后发送至处理模块。
在上述中,所述不整合界面总区域确定的方法为:
经数据整理模块将第N深度与第一深度逐一进行比对,以获取第N深度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是否具有偏离设定范围的第二差异,如果有,判断偏离设定范围的第二差异是否具有连续性,若具有连续性,依据连续性来确定新的界限点,新的界限点组成不整合界面的临界线,依据临界线以确定不整合界面总区域;
若不具有连续性,判断是否是异常的跳点;若是异常的跳点,则利用平均值替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剥蚀厚度的确定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组第一声波雷达,该第一声波雷达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地层任意位置的不整合界面,标注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
多组第二声波雷达,该第二声波雷达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向外逐次布设,所述第二声波雷达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基于基准点外的不整合界面的多个第N深度,N≥2,且为整数,并标注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对应的位置;
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具有组网模块、数据整理模块及处理模块;
所述组网模块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所述第二声波雷达按照识别特征进行组网;
所述数据整理模块,有多个数据整理单元,所述数据整理单元调用关联列表,依据关联列表对应执行一个或者多个整理线程,以对所述数据整理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识别并写入坐标标签,按照坐标标签的先后顺序排列后发送至处理模块,具体的,在上述中,假设关联列表具有N个,每一个关联列表具有M次变动,那么对应执行N个整理线程,每个整理线程执行M次,以对所述数据整理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识别并写入坐标标签,按照坐标标签的先后顺序排列后发送至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依据多个第N深度确定不整合界面的临界线,依据临界线确定不整合界面总区域。
进一步地,同一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以射线形式向外辐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特征具有:
多个不同标签的网络单元,
具有包含并存储网络单元的组网列表;
以及更新单元,所述更新单元用于当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位置变动时,监测模块对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位置变动进行实时响应,以获取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的变动位置,将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在变动之前和变动之后进行关联,组成一个关联列表;具体的当一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记为N1)位置变动时,监测模块对第二声波雷达N1位置变动进行实时响应,以获取第二声波雷达N5的变动位置,将第二声波雷达N1在变动之前和变动之后进行关联,组成一个第一关联列表,并将关联列表更新在组网列表中,当第二声波雷达位置再次变动时,监测模块对第二声波雷达N1再次位置变动进行实时响应,以获取第二声波雷达N1的再次变动位置,将第二声波雷达N1在再次变动之前和再次变动之后进行关联,组成第二关联列表,该第二关联列表包含了第一关联列表,以此类推,第二声波雷达N1进行M次位置变动后,形成了一个第M关联列表,M≥4,且M为整数,第M关联列表包含了第一关联列表、第二关联列表……第M-1关联列表;并将第M关联列表更新在组网列表中形成组网列表的二级列表。
上述仅以一个第二声波雷达位置变动时,当然包含了多个变动的情形,与上述的原理相同。
参照图5及图6,图5及图6是本申请利用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确定的声波时差剖面及恢复的剥蚀厚度的2组示意图。
然后将图5及图6中各套层系的岩性按规范输入IES Petromod盆地模拟软件三维模型中进行计算,模拟误差为0.623%,小于1%的误差标准,模拟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靠性。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至少一组第一声波雷达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地层任意位置的不整合界面,标注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以及第一声波雷达对应的不整合界面的第一深度;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向外逐次布设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基于基准点外的不整合界面的多个第N深度,N≥2,且为整数,并标注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对应的位置,将第一声波雷达、标注的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以及多组第二声波雷达、标注的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对应的位置发送至数据整理模块,经数据整理模块对应识别整理后发送至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依据多个第N深度确定不整合界面的临界线,依据临界线确定不整合界面总区域;
在确定的不整合界面总区域内,基于基准点的第一深度建立第一平面,将多个第N深度分别与第一深度进行比对,以分别获取多个第N深度与第一深度是否具有设定阈值之内的第一差异,且该设定阈值之内的第一差异具有正向差异和负向差异,将正向差异和负向差异分别相应的在第一平面进行上下标注,以确定被剥蚀地层厚度的三维模拟图,依据被剥蚀地层厚度的三维模拟图分析即可得到地层剥蚀厚度及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按照同心圆向外辐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以射线形式向外辐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声波雷达按照识别特征进行组网,所述识别特征具有:
多个不同标签的网络单元;
具有包含并存储网络单元的组网列表;
以及更新单元,当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位置变动时,监测模块对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位置变动进行实时响应,以获取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的变动位置,将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在变动之前和变动之后进行关联,组成一个关联列表,并将关联列表更新在组网列表中,形成组网列表的二级列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整理模块具有多个数据整理单元,所述数据整理单元调用关联列表,依据关联列表对应执行一个或者多个整理线程,以对所述数据整理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识别并写入坐标标签,按照坐标标签的先后顺序排列后发送至处理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整合界面总区域确定的方法为:
经数据整理模块将第N深度与第一深度逐一进行比对,以获取第N深度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是否具有偏离设定范围的第二差异,如果有,判断偏离设定范围的第二差异是否具有连续性,若具有连续性,依据连续性来确定新的界限点,新的界限点组成不整合界面的临界线,依据临界线以确定不整合界面总区域;
若不具有连续性,判断是否是异常的跳点;若是异常的跳点,则利用平均值替代。
7.剥蚀厚度的确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组第一声波雷达,该第一声波雷达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地层任意位置的不整合界面,标注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
多组第二声波雷达,该第二声波雷达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向外逐次布设,所述第二声波雷达利用声波时差来确定基于基准点外的不整合界面的多个第N深度,N≥2,且为整数,并标注多组第二声波雷达对应的位置;
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具有组网模块、数据整理模块及处理模块;
所述组网模块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所述第二声波雷达按照识别特征进行组网;
所述数据整理模块,有多个数据整理单元,所述数据整理单元调用关联列表,依据关联列表对应执行一个或者多个整理线程,以对所述数据整理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识别并写入坐标标签,按照坐标标签的先后顺序排列后发送至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依据多个第N深度确定不整合界面的临界线,依据临界线确定不整合界面总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剥蚀厚度的确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以第一声波雷达的位置为基准点以射线形式向外辐射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剥蚀厚度的确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特征具有:
多个不同标签的网络单元,
具有包含并存储网络单元的组网列表;
以及更新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剥蚀厚度的确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单元用于当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位置变动时,监测模块对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位置变动进行实时响应,以获取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的变动位置,将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声波雷达在变动之前和变动之后进行关联,组成一个关联列表。
CN202111333588.9A 2021-11-11 2021-11-11 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1144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3588.9A CN114114413B (zh) 2021-11-11 2021-11-11 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3588.9A CN114114413B (zh) 2021-11-11 2021-11-11 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4413A true CN114114413A (zh) 2022-03-01
CN114114413B CN114114413B (zh) 2023-10-27

Family

ID=80378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33588.9A Active CN114114413B (zh) 2021-11-11 2021-11-11 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441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9275A (zh) * 2014-07-07 2014-09-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院 复杂盆缘超剥带隐蔽圈闭边界的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CN105093307A (zh) * 2014-05-16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下古生界斜地层真厚度求取方法
KR20160026472A (ko) * 2014-09-01 2016-03-09 한국지질자원연구원 탄성파 탐사 신호를 이용하여 모델링된 반사면을 검증하는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13552653A (zh) * 2021-08-04 2021-10-26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确定碎屑岩古老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3307A (zh) * 2014-05-16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下古生界斜地层真厚度求取方法
CN104049275A (zh) * 2014-07-07 2014-09-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院 复杂盆缘超剥带隐蔽圈闭边界的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KR20160026472A (ko) * 2014-09-01 2016-03-09 한국지질자원연구원 탄성파 탐사 신호를 이용하여 모델링된 반사면을 검증하는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13552653A (zh) * 2021-08-04 2021-10-26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确定碎屑岩古老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尹天放;: "多种信息综合计算剥蚀厚度方法", 石油勘探与开发, no. 05, pages 45 - 50 *
彭清华;周江羽;揭异新;: "镜质体反射率法在南堡凹陷东营组剥蚀厚度恢复中的应用",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no. 02, pages 56 - 59 *
曹强;叶加仁;王巍;: "沉积盆地地层剥蚀厚度恢复方法及进展", 中国石油勘探, no. 06, pages 7 - 8 *
王震, 张明利, 王子煜, 武法东, 王林生: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不整合面剥蚀厚度恢复", 石油实验地质, no. 01, pages 91 - 94 *
邓超 等: "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质结构及成藏规律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no. 2, pages 011 - 19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4413B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18571B (zh) 基于深度学习网络和均值漂移的船只自动跟踪方法及系统
CN111650581B (zh) 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雷达全域目标航迹自动起始方法
CN107948166B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流量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754498A (zh) 一种基于YOLOv3的传送带托辊检测方法
CN108596221B (zh) 标尺读数的图像识别方法及设备
CN104268538A (zh) 一种易拉罐点阵喷码字符在线视觉检测方法
CN105787482A (zh) 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定目标轮廓图像分割方法
CN103473540B (zh) 智能交通系统车辆轨迹增量式建模与在线异常检测方法
CN112883820B (zh) 基于激光雷达点云的道路目标3d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399800B (zh) 基于深度学习vgg16框架的车牌检测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08664841A (zh) 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动静态目标物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598693A (zh) 一种基于Faster-RCNN的船牌识别方法
CN111832410B (zh) 一种基于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的前向列车检测方法
CN109039503A (zh) 一种频谱感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7111815A (ja) 堆積物体の認識方法と装置
CN100491904C (zh) 饮料瓶口视觉定位方法
CN115244548A (zh) 基于人工智能训练深度学习网络的方法及使用其的学习设备
CN112699315A (zh) 基于ais数据的船舶异常行为探测方法
CN110569843A (zh) 一种矿井目标智能检测与识别方法
CN107346020A (zh) 一种用于异步多基地雷达系统的分布式批估计融合方法
CN108344997B (zh) 一种基于点迹特征的道路护栏快速检测方法
CN110849372A (zh) 一种基于em聚类的水下多目标轨迹关联方法
CN110717496A (zh) 基于神经网络的复杂场景树木检测方法
CN114114413A (zh) 剥蚀厚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128584A (zh) 一种多功能雷达脉冲序列的模式级无监督分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