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08747B - 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08747B
CN114108747B CN202111445480.9A CN202111445480A CN114108747B CN 114108747 B CN114108747 B CN 114108747B CN 202111445480 A CN202111445480 A CN 202111445480A CN 114108747 B CN114108747 B CN 1141087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ipe
water intake
water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54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08747A (zh
Inventor
李海祥
曹志国
吴宝杨
张勇
池明波
王路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Guoneng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Guoneng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Guoneng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54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087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08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87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087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87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6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underground
    • E03B3/08Obtaining and confining water by means of wells
    • E03B3/12Obtaining and confining water by means of wells by means of vertical pipe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6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underground
    • E03B3/08Obtaining and confining water by means of wells
    • E03B3/16Component parts of w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包括井管装置,井管装置包括连接管和能够与连接管对接的取水管;连接管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通孔,取水管设置有至少两个取水通孔;其中一个取水通孔内设置有挡水板,取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与设置有挡水板的取水通孔连通;连接管与取水管对接时,连接管连接在取水管的上方,每个连接通孔与对应的取水通孔对齐。井管装置的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和制造。连接管和取水管对接后即可取水,方便施工建造。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取水通孔后,被挡水板阻挡,如此方便被工作人员取水。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抽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地下水井主要通过复杂的封堵工艺实现,其建造时间长且造价昂贵。在地下水井进行抽水试验时通常依靠双封隔器进行抽水,不方便工作人员对水质进行监测。
有鉴于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方便操作抽水的地下抽水井管系统。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包括井管装置,所述井管装置包括连接管和能够与所述连接管对接的取水管;所述连接管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通孔,所述取水管设置有至少两个取水通孔;其中一个所述取水通孔内设置有挡水板,所述取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设置有所述挡水板的所述取水通孔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取水管对接时,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取水管的上方,每个所述连接通孔与对应的所述取水通孔对齐。
进一步地,包括能相互对接的至少两个所述井管装置;任意相邻的两个井管装置对接时,其中一个所述井管装置的所述连接管与另一个所述井管装置的所述取水管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的每个所述连接通孔与另一个所述连接管对应的所述连接通孔对齐;其中一个所述取水管内的所述挡水板与另一个所述取水管内的所述挡水板在轴向上错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凸部,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对接槽;所述取水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凸部,所述取水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对接槽;当所述井管装置中的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取水管对接时,所述第一对接槽与所述第二凸部配合;当其中一个所述井管装置的所述连接管与另一个所述井管装置中的所述取水管对接时,所述第二对接槽与所述第一凸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接槽与所述第二凸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接槽内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有的所述连接通孔都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内侧;所述第二凸部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有的所述取水通孔都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内侧;当所述第一对接槽与所述第二凸部配合时,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横截面为菱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接槽内还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通孔之间;所述第二凸部上还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取水通孔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内设置有第一密封条;当所述第一对接槽与所述第二凸部配合时,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对接槽之间连接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部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卡槽,所有的所述连接通孔都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的内侧;所述第二对接槽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卡槽,所有的所述取水通孔都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卡槽的内侧;当其所述第二对接槽与所述第一凸部配合时,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卡槽的横截面为菱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部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的所述连接通孔之间;所述第二对接槽内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取水通孔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条;当其所述第二对接槽与所述第一凸部配合时,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密封条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包括井管装置,井管装置包括连接管和能够与连接管对接的取水管。连接管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通孔,取水管设置有至少两个取水通孔。其中一个取水通孔内设置有挡水板,取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与设置有挡水板的取水通孔连通。连接管与取水管对接时,连接管连接在取水管的上方,每个连接通孔与对应的取水通孔对齐。井管装置的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和制造。连接管和取水管对接后即可取水,方便施工建造。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取水通孔后,被挡水板阻挡,如此方便被工作人员取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井管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取水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取水管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地下抽水井管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一个井管装置的连接管与另一个井管装置的取水管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凸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凸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对接槽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对接槽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凸部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凸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对接槽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对接槽的剖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卡槽和第二环形卡槽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视为对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100,包括井管装置10,井管装置10包括连接管1和能够与连接管1对接的取水管2。
连接管1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通孔11,取水管2设置有至少两个取水通孔21。
其中一个取水通孔21内设置有挡水板3,取水管2上设置有进水孔28,进水孔28与设置有挡水板3的取水通孔21连通。
连接管1与取水管2对接时,连接管1连接在取水管2的上方,每个连接通孔11与对应的取水通孔21对齐。
该地下抽水井管系统100安装在地下,用于取地下水层的水。地下抽水井管系统100包括井管装置10,井管装置10埋设于地下。
井管装置10包括连接管1和取水管2,连接管1能够与取水管2对接,且对接时连接管1连接在取水管2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和取水管2的形状相同,均为圆筒状。
连接管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通孔11,连接通孔11在连接管1的轴向上(即图中上下方向)贯通连接管1。取水管2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取水通孔21,取水通孔21在取水管2的轴向上贯通取水管2,其中一个取水通孔21内设置有挡水板3,挡水板3与取水通孔21的孔壁一体生成,实现密封。在取水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进水孔28,进水孔28与设置有挡水板3的取水通孔21连通。水通过进水孔28进入后被挡水板3挡止,防止水流出取水通孔21。
可选地,在取水管2的管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水孔28,设置有进水孔28的管壁呈网格状,如此提高了进水的速度。
该地下抽水井管系统100使用时,将井管装置10埋设在预定位置。施工时,在地面钻出井孔,然后先放入取水管2再放入连接管1或者先将取水管2和连接管1对接,再整体放入井孔内。连接管1与取水管2对接后,连接管1上的所有的连接通孔11与取水管2上的所有的取水通孔21一一对应,连接管1与取水管2对齐且连通。
地下的含水层内的水通过进水孔28进入到具有挡水板3的取水通孔21内,挡水板3挡止水,使水储存在取水通孔21内。工作人员使用水泵进行抽水,水泵的抽水端穿过连接通孔11伸入到具有挡水板3的取水通孔21内抽水,连接通孔11和取水通孔21的结构简单,方便放入水泵的抽水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包括能相互对接的至少两个井管装置10。任意相邻的两个井管装置10对接时,其中一个井管装置10的连接管1与另一个井管装置10的取水管2连接。其中一个连接管1的每个连接通孔11与另一个连接管1对应的连接通孔11对齐。其中一个取水管2内的挡水板3与另一个取水管2内的挡水板3在轴向上错位。
具体地,地面下设置有至少两个井管装置10,相邻的两个井管装置10之间相互对接,不同的井管装置10能取出不同深度位置的水。
现以两个地下抽水井管系统100包括两个井管装置10为例进行说明,井管装置10的连接管1设置有两个连接通孔11,取水管2设置有两个取水通孔21。为了方便描述将位于上方的井管装置10定义为第一井管装置。第一井管装置的连接管1、取水管2、连接通孔11、取水通孔21和挡水板3分别为第一连接管、第一取水管、第一连接通孔、第一取水通孔和第一挡水板。将位于下方的井管装置10定义为第二井管装置。第二井管装置的连接管1、取水管2、连接通孔11、取水通孔21和挡水板3分别为第二连接管、第二取水管、第二连接通孔、第二取水通孔和第二挡水板。
两个井管装置10对接时,第一取水管与第二连接管连接,且位于第二连接管的上方。其中第一挡水板与第二挡水板错位,也即是说,设置有第一挡水板的第一取水通孔与未设置第二挡水板的第二取水通孔对齐,设置有第二挡水板的第二取水通孔与未设置有第一挡水板的第一取水通孔对齐。此时,其中一个第一连接管与设置有第一挡水板的第一取水通孔连通。另一个第一连接管与未设置有第一挡水板的第一取水通孔、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通孔和设置有第二挡水板的第二取水通孔连通。如此,工作人员通过水泵抽水时,水泵的抽水端能够直接伸入到设置有第一挡水板的第一取水通孔中取水,也能直接伸入到设置有第二挡水板的第二取水通孔中取水。如此设置,设置有第一挡水板的第一取水通孔内的水和设置有第二挡水板的第二取水通孔内的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方便取出地下不同深度的含水层中的水进行监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可选地,在设置有第一挡水板的第一取水通孔和设置有第二挡水板的第二取水通孔中各自放置监测仪器,能够实现多含水层同时监测的目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地下抽水井管系统100设置有其他数量的井管装置10,从而获取更多深度含水层的水。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管1中设置的连接通孔11的数量与取水管2中设置的取水通孔21的数量相同。而设置的井管装置10的数量要小于等于连接通孔11的数量。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设置有四个连接通孔11,取水管2设置有四个取水通孔21,则该抽水井管系统最多能设置有四个井管装置10依次对接,最多能够获取四个不同深度的含水层中的水。四个井管装置10中的四个挡水板3之间相互错位布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13所示,连接管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凸部12,连接管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对接槽13。取水管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凸部22,取水管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对接槽23。当井管装置10中的连接管1与取水管2对接时,第一对接槽13与第二凸部22配合。当其中一个井管装置10的连接管1与另一个井管装置10中的取水管2对接时,第二对接槽23与第一凸部12配合。
具体地,所有的井管装置10中的连接管1结构相同,所有的井管装置10的取水管2结构相同。连接管1的顶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凸部12,连接管1的底端向上凹陷形成第一对接槽13。取水管2的顶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凸部22,取水管2的底端向上凹陷形成第二对接槽23。
同一个井管装置10内的连接管1和取水管2对接时,连接管1位于取水管2的上方,第二凸部22插入到第一对接槽13内,使连接管1与取水管2之间连接牢固。
相邻之间的两个井管装置10对接时,其中一个井管装置10位于另一个井管装置10的上方,位于下方的连接管1的第一凸部12插入到位于上方的取水管2的第二对接槽23内,使两个井管装置10之间连接牢固。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6-13和图15所示,第一对接槽13与第二凸部22之间连接有第一密封圈4。井管装置10中的连接管1与取水管2对接时,第一密封圈4夹在第一对接槽13与第二凸部22之间。如此提高了连接管1与取水管2之间的密封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6-15所示,第一对接槽13内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14,所有的连接通孔11都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4的内侧。第二凸部22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24,所有的取水通孔21都位于第二环形凹槽24的内侧。当第一对接槽13与第二凸部22配合时,第一密封圈4的一部分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4内,第一密封圈4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环形凹槽24内。
具体地,第一对接槽13的槽底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14,第一环形凹槽14为圆环形,环绕在所有的连接通孔11的外侧。第二凸部22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24,第二环形凹槽24为圆环形,环绕在所有的取水通孔21的外侧。第二凸部22插入到第一对接槽13内时,第一环形凹槽14与第二环形凹槽24对齐,第一密封圈4的上端部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4内,第一密封圈4的下端部位于第二环形凹槽24内。如此限制了第一密封圈4的位置,使第一密封圈4牢固,提高密封性。
可选地,第一密封圈4为橡胶圈,具有弹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4-15所示,第一环形凹槽14和第二环形凹槽24的横截面为菱形。第一环形凹槽14的横截面和第二环形凹槽24的横截面均为菱形,第一密封圈4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4内的部分与第一环形凹槽14的形状相匹配,第一密封圈4位于第二环形凹槽24内的部分与第二环形凹槽24的形状相匹配。横截面呈菱形的形状使第一密封圈4连接的更牢固,避免第一密封圈4移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6-13和图15所示,第一对接槽13内还设置有第一容纳槽15,第一容纳槽15位于相邻的两个连接通孔11之间。第二凸部22上还设置有第二容纳槽25,第二容纳槽25位于相邻的两个取水通孔21之间。第一密封圈4内设置有第一密封条41。当第一对接槽13与第二凸部22配合时,第一密封条41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容纳槽15内,第一密封条41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容纳槽25内。
具体地,连接管1上设置有四个连接通孔11,取水管2上设置有四个取水通孔21。第一对接槽13内设置有四个第一容纳槽15,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通孔11之间布置有一个第一容纳槽15。四个第一容纳槽15两两连接,连接呈十字型,且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4内。
第二凸部22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容纳槽25,任意相邻的两个取水通孔21之间布置有一个第二容纳槽25。四个第二容纳槽25两两连接,连接呈十字型,且位于第二环形凹槽24内。
第一密封圈4内设置有四个第一密封条41,四个第一密封条41两两连接形成十字型。四个第一密封条41与四个第一容纳槽15和四个第二容纳槽25一一对应,密封条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容纳槽15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容纳槽25内。如此提高了相邻两个连接通孔11之间的密封性,也提高了相邻两个取水通孔21之间的密封性。
可选地,第一容纳槽15和第二容纳槽25的横截面为菱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5-13和图17所示,第一凸部12与第二对接槽23之间连接有第二密封圈5。相邻的两个井管装置10对接时,下方井管装置10的连接管1的第一凸部12与上方井管装置10的取水管2的第二对接槽23对接,第二密封圈5位于第一凸部12与第二对接槽23之间。如此提高了相邻两个井管装置10之间的密封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5-13和图16-17所示,第一凸部12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卡槽16,所有的连接通孔11都位于第一环形卡槽16的内侧。第二对接槽23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卡槽26,所有的取水通孔21都位于第二环形卡槽26的内侧。当其第二对接槽23与第一凸部12配合时,第二密封圈5的一部分位于第一环形卡槽16内,第二密封圈5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环形卡槽26内。
具体地,第一凸部12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卡槽16,第一环形卡槽16为圆环形,环绕在所有的连接通孔11的外侧。第二对接槽23车槽底壁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卡槽26,第二环形卡槽26为圆环形,环绕在所有的取水通孔21的外侧。第一凸部12插入到第二对接槽23内时,第一环形卡槽16与第二环形卡槽26对齐,第二密封圈5的下端部位于第一环形卡槽16内,第二密封圈5的上端部位于第二环形卡槽26内。如此,限制了第二密封圈5的位置,使第二密封圈5牢固,提高密封性。
可选地,第二密封圈5为橡胶圈,具有弹性。
可选地,第一环形凹槽14、第二环形凹槽24、第一环形卡槽16和第二环形卡槽26的形状相同。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第一环形卡槽16和第二环形卡槽26的横截面为菱形。第二密封圈5位于第一环形卡槽16内的部分与第一环形卡槽16的形状相匹配,第二密封圈5位于第二环形卡槽26内的部分与第二环形卡槽26的形状相匹配。横截面呈菱形的形状使第二密封圈5连接的更牢固,避免第二密封圈5移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6-13和图17所示,第一凸部12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7,第一安装槽17位于相邻的两个的连接通孔11之间。第二对接槽23内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7,第二安装槽27位于相邻的两个取水通孔21之间。第二密封圈5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条51。当其第二对接槽23与第一凸部12配合时,第二密封条51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安装槽17内,第二密封条51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安装槽27内。
具体地,连接管1上设置有四个连接通孔11,取水管2上设置有四个取水通孔21。第一凸部12上设置有四个第一安装槽17,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通孔11之间布置有一个第一安装槽17。四个第一安装槽17两两连接十字型,且位于第一环形卡槽16内。
第二对接槽23内设置有四个第二安装槽27,任意相邻的两个取水通孔21之间布置有一个第二安装槽27。四个第二安装两两连接呈十字型,且位于第二环形卡槽26内。
第二密封圈5内设置有四个第二密封条51,四个第二密封条51两两连接形成十字型。四个第二密封条51与四个第一安装槽17和四个第二安装槽27一一对应。第二密封条51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安装槽17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安装槽27内。如此提高了相邻两个连接通孔11之间的密封性,也提高了相邻两个取水通孔21之间的密封性。
可选地,第一安装槽17和第二安装槽27的横截面为菱形。
可选地,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5的形状相同。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100,包括井管装置10,井管装置10包括连接管1和能够与连接管1对接的取水管2。连接管1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通孔11,取水管2设置有至少两个取水通孔21。其中一个取水通孔21内设置有挡水板3,取水管2上设置有进水孔28,进水孔28与设置有挡水板3的取水通孔21连通。连接管1与取水管2对接时,连接管1连接在取水管2的上方,每个连接通孔11与对应的取水通孔21对齐。井管装置10的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和制造。连接管1和取水管2对接后即可取水,方便施工建造。水通过进水孔28进入取水通孔21后,被挡水板3阻挡,如此方便被工作人员取水。多个井管装置10对接后能够取出地面下不同深度的水,实现多层监控。
地下抽水井管系统100安装方法,其步骤如下:
确定目标地面下含水层数量,然后准备与含水层数量相对应的井管装置10。最下方的含水层为第一目标含水层,与第一目标相邻的含水层为第二目标含水层,依次类推。然后对目标地面钻井施工,井底进行隔水处理。先将一个井管装置10安装在第一目标含水层,其中先放置取水管2,再放置连接管1。在放置取水管2时,在取水管2周围填充第一透水性材料。在放置连接管1时,在连接管1周围填充第二透水性材料。第一透水性材料的透水性大于第二透水性材料的透水性。接着在第二目标含水层放置第二个井管装置10,第二个井管装置10的安装方式与第一个井管装置10的安装方式相同。在放置第二个井管装置10的取水管2时,转动第二个井管装置10的取水管2,使第二个井管装置10中的挡水板3与第一个井管装置10中的挡水板3错位。其余的井管装置10依次安装,最终形成地下抽水井管系统100。完成后的地下抽水井管系统100中的每个井管装置10对应不同深度的目标含水层,可独自或同时进行抽水试验和数据监测。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相互对接的至少两个井管装置,所述井管装置包括连接管和能够与所述连接管对接的取水管;
所述连接管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通孔,所述取水管设置有至少两个取水通孔;
其中一个所述取水通孔内设置有挡水板,所述取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设置有所述挡水板的所述取水通孔连通;
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取水管对接时,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取水管的上方,每个所述连接通孔与对应的所述取水通孔对齐;
任意相邻的两个井管装置对接时,其中一个所述井管装置的所述连接管与另一个所述井管装置的所述取水管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的每个所述连接通孔与另一个所述连接管对应的所述连接通孔对齐;其中一个所述取水管内的所述挡水板与另一个所述取水管内的所述挡水板在轴向上错位;
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凸部,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对接槽;所述取水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凸部,所述取水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对接槽;当所述井管装置中的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取水管对接时,所述第一对接槽与所述第二凸部配合;当其中一个所述井管装置的所述连接管与另一个所述井管装置中的所述取水管对接时,所述第二对接槽与所述第一凸部配合;
所述第一对接槽与所述第二凸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对接槽内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有的所述连接通孔都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内侧;所述第二凸部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有的所述取水通孔都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内侧;当所述第一对接槽与所述第二凸部配合时,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抽水井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横截面为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抽水井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槽内还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通孔之间;
所述第二凸部上还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取水通孔之间;
所述第一密封圈内设置有第一密封条;
当所述第一对接槽与所述第二凸部配合时,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抽水井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对接槽之间连接有第二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抽水井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卡槽,所有的所述连接通孔都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的内侧;
所述第二对接槽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卡槽,所有的所述取水通孔都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卡槽的内侧;
当其所述第二对接槽与所述第一凸部配合时,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抽水井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卡槽的横截面为菱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抽水井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的所述连接通孔之间;
所述第二对接槽内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取水通孔之间;
所述第二密封圈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条;
当其所述第二对接槽与所述第一凸部配合时,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密封条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CN202111445480.9A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 Active CN1141087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5480.9A CN114108747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5480.9A CN114108747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8747A CN114108747A (zh) 2022-03-01
CN114108747B true CN114108747B (zh) 2023-10-13

Family

ID=80368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5480.9A Active CN114108747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0874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7715A (ja) * 1994-01-19 1995-08-08 Shimizu Corp 層別揚水装置
JP2000210656A (ja) * 1999-01-22 2000-08-02 Shimizu Corp 地下水浄化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1045197Y (zh) * 2007-04-12 2008-04-09 奥夏依合乃 水井防护管
CN201162243Y (zh) * 2008-03-13 2008-12-10 上海交通大学 可循环利用的塑料井管
CN201395809Y (zh) * 2009-02-06 2010-02-03 周永清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井壁管
CN105040775A (zh) * 2015-08-21 2015-11-11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深层承压自流井封堵系统与方法
CN110146332A (zh) * 2019-04-30 2019-08-20 同济大学 一种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及地下水采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7715A (ja) * 1994-01-19 1995-08-08 Shimizu Corp 層別揚水装置
JP2000210656A (ja) * 1999-01-22 2000-08-02 Shimizu Corp 地下水浄化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1045197Y (zh) * 2007-04-12 2008-04-09 奥夏依合乃 水井防护管
CN201162243Y (zh) * 2008-03-13 2008-12-10 上海交通大学 可循环利用的塑料井管
CN201395809Y (zh) * 2009-02-06 2010-02-03 周永清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井壁管
CN105040775A (zh) * 2015-08-21 2015-11-11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深层承压自流井封堵系统与方法
CN110146332A (zh) * 2019-04-30 2019-08-20 同济大学 一种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及地下水采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8747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88903A (zh) 一种地下水束式监测井及成井方法
CN113404488A (zh) 一种地下水巢束式分层监测井系统
AU2012393654B2 (en) Drilling and grou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088578A (zh) 一种用于多种药剂混合注射的井管装置
CN114108747B (zh) 一种地下抽水井管系统
CN107165672A (zh) 一种围岩下行钻孔裂隙水抽吸系统
CN111733845A (zh) 一种基于深基坑排水防涝的装置及方法
CN116378649A (zh) 一种分层抽水试验装置及其清堵方法
CN210037326U (zh) 一种地下水单井多层鉴定采样系统
CN104634616A (zh) 一种基于电磁铁对接式一井多层地下水取样系统
CN106320397A (zh) 基坑渗漏的超前预报及超前整治方法
TWM592462U (zh) 多階同心圓式井管裝置
CN214365991U (zh) 封孔压裂一体化装置
CN111980044B (zh) 一种隔断相邻含水层的降水井结构及井壁外回填方法
CN209483313U (zh) 一种水平井分层充填装置
CN110984904B (zh) 一种复杂裂隙岩体气压式分隔高压注液装置及其方法
CN112504943A (zh) 一种测定施工缝止水带防水性能的原位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4994272B (zh) 一种地下水插接式复合监测井
CN116752582A (zh) 测斜仪渗压计组合安装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2018009298A (ja) 地下水位低下システムおよび地下水位低下システムの構築方法
CN113375986B (zh) 一种气囊式土壤气监测井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8822611U (zh) 一种可清淤的多功能水位测量装置
CN219140201U (zh) 一种井泵管补漏装置
CN214883573U (zh) 一种新型的软地基处理装置
CN216386718U (zh) 一种单孔多介质注水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