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05288A - 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05288A
CN114105288A CN202111438608.9A CN202111438608A CN114105288A CN 114105288 A CN114105288 A CN 114105288A CN 202111438608 A CN202111438608 A CN 202111438608A CN 114105288 A CN114105288 A CN 114105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water
cylinder
zon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386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05288B (zh
Inventor
张崭华
张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roviri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roviri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roviri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roviri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386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052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05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5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05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52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05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15Combinations of activated sludge treatment with precipitation, flocculation, coagulation and separation of 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包括:主体,设置有入口以及出口,沿水体的输送方向,所述主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好氧区、沉降区以及清水缓冲区;所述入口与所述好氧区相连通,所述清水缓冲区与所述出口相连通;污泥滤层区,位于所述好氧区与所述沉降区之间,所述污泥滤层区由悬浮态的污泥颗粒形成,适于对流经的水体内的杂质进行吸附。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克服了现有设备处理负荷大,出水量小,出水水质差,且水中污染物去除不彻底,存在悬浮物的溢出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处理负荷小,出水量大,出水水质好,所含杂质少的水处理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成分也愈加复杂,使采用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废水难以达到越来越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
现有的好氧式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沿水体的输送方向,设置在主体的内部的好氧区、沉降区以及清水缓冲区;水体经主体的入口进入,依次经过好氧区、沉降区以及清水缓冲区后,从主体的出口流出,以实现净化水体的功能。但是,这种污水处理设备,好氧区与沉降区直接连通,好氧区的水体直接进入沉降区进行沉降,使得沉降区的处理负荷较大,出水量小,出水水质差,水中污染物去除不彻底,存在悬浮物的溢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相关的污水处理设备,好氧区与沉降区直接连通,好氧区的水体直接进入沉降区进行沉降,使得沉降区的处理负荷较大,出水量小,出水水质差,水中污染物去除不彻底,存在悬浮物的溢出,从而提供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包括:主体,设置有入口以及出口,沿水体的输送方向,所述主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好氧区、沉降区以及清水缓冲区;所述入口与所述好氧区相连通,所述清水缓冲区与所述出口相连通;污泥滤层区,位于所述好氧区与所述沉降区之间,所述污泥滤层区由悬浮态的污泥颗粒形成,适于对流经的水体内的杂质进行吸附。
进一步地,该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第一筒体,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壁与所述主体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好氧区;所述清水缓冲区、所述沉降区以及所述污泥滤层区均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空腔中;所述第一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回流口,适于连通所述污泥滤层区与所述好氧区。
进一步地,该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第二筒体,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空腔形成污泥收集区,所述污泥收集区与所述污泥滤层区相连通,适于收集水体中的剩余污泥;所述污泥收集区通过排泥管与主体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底部之间留有预设间隔,以形成第一过水通道,所述污泥滤层区通过所述第一过水通道以及所述回流口与所述好氧区相连通。
进一步地,该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污泥托板,位于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所述污泥托板与所述导流板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污泥滤层区;所述污泥托板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的区域形成污泥回流通道,所述污泥回流通道与所述第一过水通道相连通;所述污泥托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适于连通所述污泥滤层区与所述第一过水通道。
进一步地,该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导流板,位于所述污泥托板与所述第一筒体之间;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第一筒体之间的区域形成导流区,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污泥托板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污泥滤层区,所述导流区的一端与所述好氧区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污泥滤层区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筒体内设置有再回收装置,所述再回收装置适于连通所述污泥收集区与所述第一过水通道。
进一步地,沿水体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一筒体的外侧壁与所述主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以形成气提上升区。
进一步地,所述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第三筒体,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筒体的上方,所述第三筒体的内部空腔形成增氧区;所述第三筒体的内壁设置有堰口跌水板,所述堰口跌水板适于连通所述清水缓冲区与所述增氧区,所述堰口跌水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孔;所述第三筒体通过出水管与所述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留有预设间隔,以形成第二过水通道,适于连通所述污泥滤层区与所述污泥收集区。
进一步地,所述沉降区设置有分离斜管,所述分离斜管的进水端与所述污泥滤层区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分离斜管的出水端与所述清水缓冲区的进水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缓冲区设置有出水堰槽,所述出水堰槽的进水端与所述清水缓冲区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出水堰槽的出水端与所述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水力挡板,所述第一水力挡板朝向所述主体的底部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筒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水力挡板,所述第二水力挡板朝向所述主体的顶部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污泥托板上均设置有污泥挡板,所述污泥挡板朝向所述主体的底部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该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布泥挡气翼板,位于所述排泥管上,所述布泥挡气翼板沿所述排泥管的周向设置,所述布泥挡气翼板朝向所述主体的底部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布泥挡气翼板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底部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回流口。
进一步地,该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放空管,一端与所述好氧区相连通,另一端与主体的外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该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进水管,与所述入口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的管壁设置有布水孔,所述布水孔沿斜向下45°方向出水,沿所述进水管的轴向,不同直线上的所述布水孔相交错式设置。
进一步地,该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曝气管,设置在所述好氧区内,适于为所述好氧区内的微生物提供氧气。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包括设置有入口以及出口的主体,主体的内部沿水体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好氧区、沉降区以及清水缓冲区,入口与好氧区相连通,出口与清水缓冲区相连通,污泥滤层区位于好氧区与沉降区之间,污泥滤层区由悬浮态的污泥颗粒形成,适于对流经的水体内的杂质进行吸附。
本发明在主体设置污泥滤层区,降低了沉降区的处理负荷,增加了出水量,提高出水水质,将水中污染物进一步去除,减少了悬浮物的溢出。
2.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体内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的外壁与主体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形成好氧区,清水缓冲区、沉降区以及污泥滤层区均位于第一筒体的内部空腔中,第一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回流口,适于连通污泥滤层区与好氧区。
本发明在主体内设置第一筒体,在第一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回流口,当水体由好氧区流向污泥滤层区时,较重的污泥可穿过回流口重新回流至好氧区,可使沉降区的处负荷降低,增加了出水量,提高出水水质,将水中污染物进一步去除,减少了悬浮物的溢出。
3.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体内的第二筒体,位于第一筒体内,第二筒体的内部空腔形成污泥收集区与污泥滤层区相连通,适于收集水体中的剩余污泥;污泥收集区通过排泥管与主体的外部相连通;第二筒体的底部与第一筒体的底部之间留有预设间隔,以形成第一过水通道,污泥滤层区通过所述第一过水通道以及所述回流口与所述好氧区相连通。
本发明在主体内设置第二筒体,并与污泥滤层区相连通,当污泥滤层区水体中污泥量过多时,可将污泥收集在污泥收集区,通过排泥管将淘汰的剩余污泥排出主体外部,降低沉降区的处负荷,增加了出水量,提高出水水质,将水中污染物进一步去除,减少了悬浮物的溢出。
同时本发明第二筒体的底部与第一筒体的底部之间形成的第一过水通道,可使较重的污泥穿过回流口重新回流至好氧区,可将沉降区的处负荷降低,增加了出水量,提高出水水质,将水中污染物进一步去除,减少了悬浮物的溢出。
4.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的污泥托板;污泥托板与第一筒体之间的区域形成污泥滤层区;污泥托板与第二筒体之间的区域形成与第一过水通道相连通的污泥回流通道;污泥托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适于连通污泥滤层区与第一过水通道。
本发明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设置有污泥托板,污泥托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可使较小的污泥颗粒和水进入导流区下降,较重的污泥穿过第一过水孔重新回流至好氧区,降低沉降区的处负荷,增加了出水量,提高出水水质,将水中污染物进一步去除,减少了悬浮物的溢出。
5.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第二筒体内设置有适于连通污泥收集区与第一过水通道的再回收装置。
本发明在第二筒体内设置的再回收装置,可将污泥收集区的污泥回流至好氧区重新参与反应,补充好氧区的污泥浓度,避免过量流失。
6.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沿水体的输送方向上,第一筒体的外侧壁与主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以形成气提上升区。由于水流上升过程中上部气体释放截面积小于好氧区的截面积,且断面小的区域气泡密度大,所以气提效果明显,可以带动颗粒污泥呈悬浮状态。
7.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筒体内、第二筒体的上方的第三筒体,第三筒体的内部空腔形成增氧区;第三筒体的内壁设置有适于连通清水缓冲区与增氧区的堰口跌水板,堰口跌水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孔;第三筒体通过出水管与出口相连通;第三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留有预设间隔,以形成第二过水通道,适于连通污泥滤层区与污泥收集区。
本发明在第一筒体内设置有第三筒体,水体经污泥滤层区流出后,一部分水体可以进入到第三筒体内,对水体起到扰动跌水增氧的效果。
8.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沉降区设置有分离斜管,分离斜管的进水端与污泥滤层区的出水端相连通,分离斜管的出水端与清水缓冲区的进水端相连通。
本发明在沉降区设置有分离斜管,增加经污泥滤层区流出的水体流动路径,使水体中所含污泥等杂质进一步沉淀,降低沉降区的处负荷,增加了出水量,提高出水水质,将水中污染物进一步去除,减少了悬浮物的溢出。
9.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清水缓冲区设置有出水堰槽,出水堰槽的进水端与清水缓冲区的出水端相连通,出水堰槽的出水端与所述出口相连通。
本发明在清水缓冲区设置有出水堰槽,清水缓冲区流出的清水通过出水堰槽收集后便于从出口排出。
10.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主体的内壁朝向主体的底部方向倾斜设置有第一水力挡板,水体上升过程中,撞击第一水力挡板可使污泥颗粒反弹下降,水力也会产生紊流,使污泥和水混合接触更充分。
11.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第三筒体的内壁朝向主体顶部方向倾斜设置有第二水力挡板,水体下降过程中,撞击第二水力挡板可使水力产生紊流,增加水体与氧气接触时间,对准出水进一步扰动增氧。
12.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在导流板与污泥托板上均有朝向主体的底部方向倾斜设置的污泥挡板,由于污泥挡板的截滤作用,使污泥滤层区污泥浓度升高。
13.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位于排泥管上的布泥挡气翼板,布泥挡气翼板沿排泥管的周向设置,布泥挡气翼板朝向主体的底部方向倾斜设置,与第一筒体的底部之间的区域形成回流口。
本发明在排泥管上设置布泥挡气翼板,较重的污泥进入回流口后,通过布泥挡气翼板可重新回流至好氧区,同时也可阻挡好氧区上升水流返回回流口。
14.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一端与好氧区相连通,另一端与主体的外部相连通的放空管。可用于将主体内部水体放空。
15.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与入口相连通的进水管,进水管间隔布满池底,可以均匀布水;进水管的管壁设置有沿斜向下45°方向出水的布水孔,沿进水管的轴向,不同直线上的布水孔相交错式设置,如此设置可增加水体的流动性,使污泥和水混合接触更充分,同时可冲击主体底部沉淀的污泥。
16.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好氧区内的曝气管,适于为好氧区内的微生物提供氧气,产生的气泡可使水体产生紊流,使污泥和水混合接触更充分。
17.本发明提供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主体内构件可制作为一整体模块,便于安装于不同形式的现有处理设备中,具有适用性强、方便、简洁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正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正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正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2、入口;3、出口;4、好氧区;5、沉降区;6、清水缓冲区;7、污泥滤层区;8、第一筒体;9、回流口;10、第二筒体;11、污泥收集区;12、排泥管;13、污泥托板;14、导流板;15、导流区;16、再回收装置;17、第三筒体;18、增氧区;19、堰口跌水板;20、分离斜管;21、水堰槽;22、第一水力挡板;23、第二水力挡板;24、污泥挡板;25、布泥挡气翼板;26、放空管;27、进水管;28、曝气管;29、人孔;30、集泥管;31、集泥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正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包括:
主体1,设置有入口2以及出口3,入口2用于向主体1内通入包含有污水的水体,出口3用于将本设备处理后的水体通出;本实施例中入口2连通有管壁设置布水孔的进水管27,进水管27间隔一定距离布满主体1底部,沿进水管27的轴向不同直线上的布水孔交错式设置,布水孔沿斜向下45°方向出水,可使出水更加均匀。本实施例对主体1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为符合现实情况,优选的,本实施例的主体1结构采用圆柱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1也可以设置为矩形、球形等;本实施例对主体1的材质不做限定,其可以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高分子材料等。
沿水体的输送方向,主体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好氧区4、沉降区5以及清水缓冲区6;入口2与好氧区4相连通,清水缓冲区6与出口3相连通。
好氧区4与入口2相连通,用于将通入主体1内的水体和污泥充分混合接触,本实施例对好氧区4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主体1内设置第一筒体8,其可以与主体1同轴套设,本实施例第一筒体8的形状优选为与主体1适配的圆柱形结构,第一筒体8的外壁与主体1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形成好氧区4,同时在好氧区4的入水管上部设置曝气管28,通过气提作用带动好氧区4内的水体流动,并使好氧区4的入水第一时间与气体接触,便于水体进行高效快速的混合反应,同时通过气提作用形成的低压带动水体向沉降区5内流动;为进一步提升水体的净水反应效果,沿水体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一筒体8的外侧壁与所述主体1的内壁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以形成气提上升区。
污泥滤层区7,位于好氧区4与沉降区5之间,污泥滤层区7由悬浮态的污泥颗粒形成,适于对流经的水体内的杂质进行吸附,本实施例对污泥滤层区7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第一筒体8内设置第二筒体10,其可以是同轴的套设,本实施例第二筒体10的形状优选为与主体1适配的圆柱形结构,第二筒体10的内部空腔形成污泥收集区11,污泥收集区11与污泥滤层区7相连通,适于收集水体中的剩余污泥,污泥收集区11通过排泥管12与主体1的外部相连通,第二筒体10的底部与第一筒体8的底部之间留有预设间隔,以形成第一过水通道,污泥滤层区7通过第一过水通道、回流口9与好氧区4相连通。
为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污泥,本实施例在第一筒体8与第二筒体10之间设置有污泥托板13,污泥托板13与第一筒体8之间的区域形成污泥滤层区7,污泥托板13与第二筒体10之间的区域形成污泥回流通道,污泥回流通道与第一过水通道相连通,污泥托板13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适于连通污泥滤层区7与第一过水通道,可使较重的污泥通过污泥通道回流至好氧区4再次参与反应。如此设置,使得污泥滤层区7是个动态平衡的层,因为不断拦截泥泥量会上升,有的下滑,有的继续上升后,污泥滤层区7中多余的污泥也会和水一同上升,在污泥回流通道的入口,其中较重的泥进入污泥回流通道,较轻的继续上升,部分进入分离斜管20分离,部分进入污泥回流通道。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水体的流动路程,在污泥托板13与第一筒体8之间设置有导流板14,导流板14与第一筒体8之间的区域形成导流区15,导流板14与污泥托板13之间的区域形成污泥滤层区7,导流区15的一端与好氧区4相连通,另一端与污泥滤层区7相连通,水体由好氧区4流出后,经气提上升区流入导流区15后流至污泥滤层区7,可减少进入沉淀区的污泥。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筒体10也会收集一部分剩余污泥,为及时将污泥排出,避免其堆积在第二筒体10内影响进一步对悬浮物和污泥的收集,本实施例设置排泥管12连通第二筒体10,排泥管12可以直接连通主体1的外部空间,或通过外部泵回流重新进入主体1内好氧区4再次参与反应,还可以在排泥管12上设置自动阀门定时开启外排,避免厌氧反应。为了进一步利用污泥内的微生物,维持好氧区污泥浓度,在第二筒体10中设置有适于连通污泥收集区11与第一过水通道的再回收装置16,污泥收集区11过多的污泥可通过再回收装置16回流至好氧区4再次参与反应。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供增氧反应,在第一筒体8内、第二筒体10的上方设置第三筒体17,其内部空腔形成增氧区18,第三筒体17的内壁设置有堰口跌水板19,堰口跌水板19可以沿第三筒体17的周向呈环形设置,堰口跌水板19与第三筒体17之间形成水体暂缓区,可以暂时存储水体,堰口跌水板19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孔,使得水体可以缓慢的沥出。清水缓冲区6设置有出水堰槽21,出水堰槽21的进水端与清水缓冲区6的出水端相连通,出水堰槽21的出水端与水体暂缓区相连通,以使出水堰槽21流出的水体可以进入第三筒体17中的水体暂缓区。如此设置使得清水缓冲区6流出的水体经堰口跌水板19上的第二过水孔流至增氧区18参与增氧反应。第三筒体17与第二筒体10之间留有预设间隔,以形成第二过水通道,污泥滤层区7较轻的污泥可通过第二过水通道流至污泥收集区11;第三筒体17通过出水管与出口3相连通,可将处理后的出水排出主体1。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设备出水中的污泥含量,避免其收集污泥而影响对悬浮物的收集,进一步在主体1内设置分离斜管20,其设置在所述沉淀区内,其进水端与污泥滤层区7的出水端相连通,其出水端与清水缓冲区6的进水端相连通,沉淀区水体通过分离斜管20,受到分离斜管20的阻挡作用进一步去除一部分污泥和悬浮物,使进入清水缓冲区6的水体中的污泥及悬浮物的浓度及含量降低。
本实施例中,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朝向主体1底部方向倾斜设置第一水力挡板22,第三筒体17的内壁设置有朝向主体1的底部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二水力挡板23,水体上升过程中,撞击第一水力挡板22可使污泥颗粒反弹下降,水力也会发生改向变速,产生紊流,使污泥和水混合接触更充分,撞击第二水力挡板23可使水力产生紊流,增加水体与氧气接触时间,对准出水进一步扰动增氧;在导流板14与污泥托板13上均有朝向主体1的底部方向倾斜设置的污泥挡板24,由于污泥挡板24的截滤作用,使污泥滤层区7污泥浓度升高。
本实施例中,排泥管12上设置布泥挡气翼板25,较重的污泥进入回流口9后,通过布泥挡气翼板25可重新回流至好氧区4,同时也可阻挡好氧区4上升水流返回回流口9。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水体的排出,还设置有一端与好氧区4相连通,另一端与主体1的外部相连通的放空管26;为方便工作人员的维护、检修,还在主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人孔29。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水孔与第二过水孔的形状及尺寸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力挡板22、第二水力挡板23以及污泥挡板24的倾斜角度均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实施例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正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侧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俯视图;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在于以下特征不同:
为适于现有设备的直接安装和使用,优选的,本实施例主体1结构采用可模块化的矩形。
如图4所示,第一筒体8设置于主体1内部,第一筒体8的外壁与主体1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形成好氧区4,为进一步提升水体的净水反应效果,沿水体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一筒体8的外侧壁与所述主体1的内壁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以形成气提上升区。其中,第一筒体8的顶部可以与主体1的顶部贴合此时,可以在第一筒体8的筒壁上设置小孔,以使水体通过进入到第一筒体8的内部,例如,小孔可以靠近第一筒体的上部设置,水体运动至主体1的顶部时可通过小孔流入第一筒体8内;第一筒体8内的出水堰槽21处设置有出口3,可将处理后的水体排出主体1;第一筒体8内设置污泥托板13,污泥托板13的外壁与第一筒体8之间形成污泥收集区11,污泥收集区11下方与排泥管12连通,可将收集后的污泥排出主体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内部结构可模块化,在现有污水处理设备改造使可以直接安装使用。
实施例3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正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的俯视图,如图6、图7以及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在于以下特征不同:
为适于现有设备的直接安装和使用,优选的,本实施例主体1结构采用可模块化的矩形。
如图6所示,第一筒体8设置于主体1内部,第一筒体8的外壁与主体1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形成好氧区4,为进一步提升水体的净水反应效果,沿水体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一筒体8的外侧壁与所述主体1的内壁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以形成气提上升区,第一筒体8上部设置有过水孔,水体可通过过水孔流入第一筒体8内;第一筒体8内的出水堰槽21处设置有出口3,可将处理后的水体排出主体1;第一筒体8内设置污泥托板13,两个污泥托板13之间的区域可以并排设置多个第二筒体10,第二筒体10内部形成污泥收集区11,污泥收集区11下方设置有集泥管30,多个集泥管30与集泥总管31相连通,可将收集后的污泥排出主体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主体1内部结构可制作为一整体模块,在新建污水处理设备或现有污水处理设备改造时可以直接安装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7)

1.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包括:主体(1),设置有入口(2)以及出口(3),沿水体的输送方向,所述主体(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好氧区(4)、沉降区(5)以及清水缓冲区(6);所述入口(2)与所述好氧区(4)相连通,所述清水缓冲区(6)与所述出口(3)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污泥滤层区(7),位于所述好氧区(4)与所述沉降区(5)之间,所述污泥滤层区(7)由悬浮态的污泥颗粒形成,适于对流经的水体内的杂质进行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筒体(8),设置在所述主体(1)内,所述第一筒体(8)的外壁与所述主体(1)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好氧区(4);
所述清水缓冲区(6)、所述沉降区(5)以及所述污泥滤层区(7)均位于所述第一筒体(8)的内部空腔中;
所述第一筒体(8)的底部设置有回流口(9),适于连通所述污泥滤层区(7)与所述好氧区(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筒体(10),位于所述第一筒体(8)内,所述第二筒体(10)的内部空腔形成污泥收集区(11),所述污泥收集区(11)与所述污泥滤层区(7)相连通,适于收集水体中的剩余污泥;
所述污泥收集区(11)通过排泥管(12)与主体(1)的外部相连通;
所述第二筒体(10)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筒体(8)的底部之间留有预设间隔,以形成第一过水通道,所述污泥滤层区(7)通过所述第一过水通道以及所述回流口(9)与所述好氧区(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污泥托板(13),位于所述第一筒体(8)与所述第二筒体(10)之间;
所述污泥托板(13)与所述第一筒体(8)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污泥滤层区(7);
所述污泥托板(13)与所述第二筒体(10)之间的区域形成污泥回流通道,所述污泥回流通道与所述第一过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污泥托板(13)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适于连通所述污泥滤层区(7)与所述第一过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流板(14),位于所述污泥托板(13)与所述第一筒体(8)之间;
所述导流板(14)与所述第一筒体(8)之间的区域形成导流区(15),所述导流板(14)与所述污泥托板(13)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污泥滤层区(7),所述导流区(15)的一端与所述好氧区(4)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污泥滤层区(7)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筒体(10)内设置有再回收装置(16),所述再回收装置(16)连通所述污泥收集区(11)与所述第一过水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水体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一筒体(8)的外侧壁与所述主体(1)的内壁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以形成气提上升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筒体(17),位于所述第一筒体(8)内,且位于所述第二筒体(10)的上方,所述第三筒体(17)的内部空腔形成增氧区(18);
所述第三筒体(17)的内壁设置有堰口跌水板(19),所述堰口跌水板(19)适于连通所述清水缓冲区(6)与所述增氧区(18),所述堰口跌水板(19)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孔;
所述第三筒体(17)通过出水管与所述出口(3)相连通;
所述第三筒体(17)与所述第二筒体(10)之间留有预设间隔,以形成第二过水通道,适于连通所述污泥滤层区(7)与所述污泥收集区(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降区(5)设置有分离斜管(20),所述分离斜管(20)的进水端与所述污泥滤层区(7)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分离斜管(20)的出水端与所述清水缓冲区(6)的进水端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水缓冲区(6)设置有出水堰槽(21),所述出水堰槽(21)的进水端与所述清水缓冲区(6)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出水堰槽(21)的出水端与所述出口(3)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水力挡板(22),所述第一水力挡板(22)朝向所述主体(1)的底部方向倾斜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筒体(17)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水力挡板(23),所述第二水力挡板(23)朝向所述主体(1)的顶部方向倾斜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4)与所述污泥托板(13)上均设置有污泥挡板(24),所述污泥挡板(24)朝向所述主体(1)的底部方向倾斜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布泥挡气翼板(25),位于所述排泥管(12)上,所述布泥挡气翼板(25)沿所述排泥管(12)的周向设置,所述布泥挡气翼板(25)朝向所述主体(1)的底部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布泥挡气翼板(25)与所述第一筒体(8)的底部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回流口(9)。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放空管(26),一端与所述好氧区(4)相连通,另一端与主体(1)的外部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水管(27),与所述入口(2)相连通,所述进水管(27)的管壁设置有布水孔,所述布水孔沿斜向下45°方向出水,沿所述进水管(27)的轴向,不同直线上的所述布水孔相交错式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曝气管(28),设置在所述好氧区(4)内,适于为所述好氧区(4)内的微生物提供氧气。
CN202111438608.9A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 Active CN1141052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8608.9A CN114105288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8608.9A CN114105288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5288A true CN114105288A (zh) 2022-03-01
CN114105288B CN114105288B (zh) 2024-02-13

Family

ID=80368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38608.9A Active CN114105288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0528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5581A (zh) * 2007-04-27 2007-10-03 浙江大学 污泥自回流好氧生物处理装置
CN101439906A (zh) * 2008-12-31 2009-05-27 青岛理工大学 好氧颗粒污泥泥层过滤反应器
CN201485326U (zh) * 2009-06-15 2010-05-26 甘肃雪晶生化有限责任公司 固定化颗粒污泥好氧反应器
CN103395948A (zh) * 2013-08-18 2013-11-20 武汉宝捷能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A2999668A1 (en) * 2017-03-29 2018-09-29 Wesdon-Tiend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 Ltd. A container-type apparatus with a suspended particle system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12875849A (zh) * 2021-01-27 2021-06-01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一体化斜板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
CN216403946U (zh) * 2021-11-29 2022-04-29 北京绿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5581A (zh) * 2007-04-27 2007-10-03 浙江大学 污泥自回流好氧生物处理装置
CN101439906A (zh) * 2008-12-31 2009-05-27 青岛理工大学 好氧颗粒污泥泥层过滤反应器
CN201485326U (zh) * 2009-06-15 2010-05-26 甘肃雪晶生化有限责任公司 固定化颗粒污泥好氧反应器
CN103395948A (zh) * 2013-08-18 2013-11-20 武汉宝捷能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A2999668A1 (en) * 2017-03-29 2018-09-29 Wesdon-Tiend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 Ltd. A container-type apparatus with a suspended particle system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12875849A (zh) * 2021-01-27 2021-06-01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一体化斜板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
CN216403946U (zh) * 2021-11-29 2022-04-29 北京绿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5288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28318B2 (en) Settling device, purifier comprising a settling device and methods for anaerobic or aerobic purification of waste water
CN110776129A (zh) 一种水处理用竖流式沉淀与气浮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6403946U (zh) 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
SK15102003A3 (sk) Spôsob separácie suspenzie, najmä pri čistení odpadovej vody a zariadenie na jeho vykonávanie
US4568458A (en) Fluidized bed reactor
CN215479956U (zh) 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装置
CN215479954U (zh) 自适应加重污泥澄清池
CN215479958U (zh) 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池及水处理系统
CN216639004U (zh) 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
CN114105288B (zh) 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
CN215480022U (zh) 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
JP3911742B2 (ja) 有機性排水の嫌気性処理装置
CN210620462U (zh) 一种水处理用竖流式沉淀与气浮装置
CN210711167U (zh) 一种物化与生化分离式mbr脱氮除磷处理系统
CN109292968B (zh) 一种聚合氯化铝强化型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13968607B (zh) 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装置
CN216639102U (zh) 自平衡悬浮污泥高速沉淀池
CN113968639B (zh) 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净水装置
CN214653863U (zh) 一种高效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215480020U (zh) 自循环双ao生化一体化污水处理器及水处理系统
CN215480210U (zh) 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净水装置
CN209635959U (zh) 一种斜管絮凝沉淀池
CN114105271B (zh) 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
CN211595177U (zh) 倒锥形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装置
CN217868313U (zh) 一种适用于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新型三相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