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9000A -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9000A
CN114099000A CN202111413364.9A CN202111413364A CN114099000A CN 114099000 A CN114099000 A CN 114099000A CN 202111413364 A CN202111413364 A CN 202111413364A CN 114099000 A CN114099000 A CN 114099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equipment
aseptic
internal medicin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33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红强
周凡
马旭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14133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90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99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900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0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 A61B50/3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ckaging, protecting, dispensing, collecting or disposing of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 A61B50/31Carrying cases or bags, e.g. doctors' ba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chemical substances
    • A61L2/18Liquid substances or solutions comprising solids or dissolved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chemical substances
    • A61L2/22Phase substances, e.g. smokes, aerosols or sprayed or atomised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5/00Devices for applying media, e.g. remedies, on the human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0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 A61B50/3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ckaging, protecting, dispensing, collecting or disposing of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 A61B50/31Carrying cases or bags, e.g. doctors' bags
    • A61B2050/311Ca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无菌容纳装置、器材存放装置和血液样本收集装置,所述器材存放装置和血液样本收集装置均放置在无菌容纳装置的内部,所述无菌容纳装置包括存放室、消毒室、分隔层和备用电池,所述存放室位于无菌容纳装置的一侧。本发明器材存放装置利用限制管来储存各种治疗器械,而限制管内所设置的脊柱式固定层利用接触面板和两侧的夹持副架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对器械进行固定,并且该固定层的长度通过控制分节端口的数量进行控制,可以对试管、注射器、听诊器、血压计、小型呼吸机等多种器械进行稳定地夹持固定,大幅扩大了此存放装置能够存放器械的种类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心血管内科诊疗时通常会将病人转移到专业的医疗室当中进行诊疗,因此在因对突发状况时一些心血管病患无法得到快速且有效地治疗,一些医疗器械会额外添加便于携带的结构进行使用,而心血管又离一些内脏比较靠近,因此一旦心血管出现问题就容易危害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目前在条件有限的区域进行使用时,器材无法得到充分的无菌消毒处理,容易导致一些器材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进而干扰到治疗的正常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现有的心血管内科诊疗时通常会将病人转移到专业的医疗室当中进行诊疗,因此在因对突发状况时一些心血管病患无法得到快速且有效地治疗,一些医疗器械会额外添加便于携带的结构进行使用,而心血管又离一些内脏比较靠近,因此一旦心血管出现问题就容易危害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目前在条件有限的区域进行使用时,器材无法得到充分的无菌消毒处理,容易导致一些器材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进而干扰到治疗的正常进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包括无菌容纳装置、器材存放装置和血液样本收集装置,所述器材存放装置和血液样本收集装置均放置在无菌容纳装置的内部,所述无菌容纳装置包括存放室、消毒室、分隔层和备用电池,所述存放室位于无菌容纳装置的一侧,所述消毒室位于无菌容纳装置的另一侧,所述分隔层位于存放室与消毒室的交接处,所述备用电池安装在消毒室的一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无菌容纳装置内部采用分隔式将整个装置分隔成了消毒室和存放室两个空间,消毒室利用内部的备用电池进行供电,且两个空间的大小可以通过可调节的分隔层来控制,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调整使得此装置偏向于不同的功能,既可以用来存放治疗器械,又可以对一些治疗器械进行消毒无菌处理,非常方便进行户外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器材存放装置包括限制管、操控端口、限制滑架、引导路径和活动面板,所述操控端口安装在限制管的顶部,所述限制滑架安装在限制管的外壁上,所述引导路径位于限制滑架与限制管的交接处,所述活动面板安装在限制管的内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整个限制管的内部处于封闭状态又可以随时打开限制管放置或拿取器材,减少内部的器材与外部环境接触的时间以使得器材可以保持在无菌的状态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血液样本收集装置包括密封外壳、提取针管、辅助支架、转动旋钮和夹持支架,所述提取针管设置在密封外壳的内部,所述辅助支架安装在密封外壳的顶部,所述转动旋钮安装在辅助支架的顶部,所述夹持支架安装在辅助支架的底部,所述转动旋钮通过设置的辅助支架与夹持支架相连接,所述夹持支架位于提取针管的顶部,所述血液样本收集装置位于限制管的内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操作人员获取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同时内置式的提取针管可以对针管进行保护,以方便进行保存,而夹持支架通过辅助支架和转动旋钮的组合使用进行操控,加快了样本获取的速度,同时可以快速更换另一提取针管进行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存放室包括接收卡口、定位支架、控制转环、吸附端口、对接支架和空间释放端口,所述接收卡口的底部安装在存放室的内壁上,所述定位支架安装在接收卡口的两侧,所述控制转环安装在定位支架的内部,所述吸附端口安装在存放室的另一端,对接支架位于吸附端口的两侧,所述空间释放端口的底部连接在对接支架的一侧,所述对接支架与定位支架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限制管的一端位于控制转环的内部,所述限制管的另一端位于吸附端口的顶部,所述空间释放端口的内壁搭接在限制管的外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存放室利用接收卡口和吸附端口完成对于器材存放装置的初步固定,随后转动控制转环和空间释放端口完成对于器材存放装置的二次固定,方便在携带过程中使得整个器材存放装置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避免颠簸和震动对内部的医疗器材造成损伤,能够在携带途中适应不同地形,以便于进行长距离的远程携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消毒室包括充电端口、储存副箱和雾化面板,所述充电端口位于备用电池的与消毒室的交接处,所述储存副箱安装在消毒室的一端,所述备用电池的接线端连接在储存副箱的内部,所述雾化面板安装在消毒室的底部,所述雾化面板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凹槽,所述分隔层的一侧连接在消毒室的一侧,所述分隔层包括实心平板、拼接卡槽、插接底板和渗透通孔,所述插接底板安装在实心平板的底部,所述拼接卡槽位于实心平板与无菌容纳装置的交接处,所述渗透通孔安装在插接底板的内部,所述插接底板连接在无菌容纳装置的内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消毒室在一端储存副箱内储存一些消毒药水(例如酒精、碘伏、双氧水等)以供医护人员进行使用,同时利用雾化面板将消毒药水以雾状的形式喷出,然后再落入到连通凹槽当中进行回收,最终在消毒室的底面形成可进行二次使用的消毒层,使得消毒室既可以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也可以对人体表面进行消毒,方便后续进行一些治疗操作,消毒液体可通过渗透通孔转移到存放室当中,对整个器材存放装置进行全方位的消毒,进一步提升了此装置的安全系数,无论是在使用前或使用后均能够对医疗器材进行无菌消毒处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制管包括控制中枢、传动轴杆、脊柱式固定层和照明底座,所述控制中枢的两侧设置有触发突触,所述传动轴杆的一端连接在控制中枢的内部,所述传动轴杆的另一端连接在脊柱式固定层的内部,所述照明底座安装在脊柱式固定层的另一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减少内部的器材与外部环境接触的时间以使得器材可以保持在无菌的状态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脊柱式固定层包括分节端口、旋转连接块、伸缩主架、角度调节块、夹持副架和接触面板,所述旋转连接块安装在分节端口的两侧,所述传动轴杆贯穿分节端口,所述伸缩主架的一端连接在旋转连接块的内部,所述夹持副架的一端连接在伸缩主架的另一端,所述角度调节块位于夹持副架与伸缩主架的交接处,所述接触面板的底部连接在分节端口的顶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固定层的长度通过控制分节端口的数量进行控制,可以对试管、注射器、听诊器、血压计、小型呼吸机等多种器械进行稳定地夹持固定,大幅扩大了此存放装置能够存放器械的种类范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操控端口包括承载平台、弧形触发板、对接端口、操控转杆和分离端口,所述弧形触发板安装在承载平台的底部,所述弧形触发板的一侧连接在触发突触的顶部,所述对接端口的一端连接在承载平台的内部,所述对接端口的另一端连接在限制管的内壁上,所述操控转杆安装在承载平台的顶部,所述分离端口安装在弧形触发板的内部,所述操控转杆通过设置的弧形触发板与分离端口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制管的端口处设置操控端口对脊柱式固定层进行操控,既使得整个限制管的内部处于封闭状态又可以随时打开限制管放置或拿取器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制滑架包括外附支架、旋转副翼和转动中心,所述外附支架的两端均连接在引导路径的内部,所述旋转副翼安装在外附支架的顶部,所述转动中心安装在旋转副翼与外附支架的交接处,旋转副翼的底部开设有引导卡槽,所述引导卡槽的内径与对接支架内径相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器材存放装置外壁所设置的旋转副翼和外附支架能够连接到对接支架上进行固定,在运输过程中保证了整体稳定性的同时还降低了器材存放装置的安放难度,节省准备器材所需的时间,同时外附支架还可作为悬挂结构进行使用,使用人员可以将整个器材存放装置从无菌容纳装置中取出,背负在身上进行携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照明底座包括转接端口、分散外壳、转接珠和连通支杆,所述转接端口安装在分散外壳的底部,所述转接珠的一端连接在分散外壳的内部,所述连通支杆的一端连接在转接珠的内部,所述连通支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分节端口的内部,所述分散外壳位于脊柱式固定层的底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在进行治疗时提供辅助照明以供医护人员快速选定所需器械,同时还可以将分散外壳通过连通支杆从脊柱式固定层上拆卸下来,为心血管的治疗提供辅助照明,方便在一些光线较差的区域进行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无菌容纳装置内部采用分隔式将整个装置分隔成了消毒室和存放室两个空间,消毒室利用内部的备用电池进行供电,且两个空间的大小可以通过可调节的分隔层来控制,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调整使得此装置偏向于不同的功能,既可以用来存放治疗器械,又可以对一些治疗器械进行消毒无菌处理,非常方便进行户外使用,存放室利用接收卡口和吸附端口完成对于器材存放装置的初步固定,随后转动控制转环和空间释放端口完成对于器材存放装置的二次固定,方便在携带过程中使得整个器材存放装置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避免颠簸和震动对内部的医疗器材造成损伤,能够在携带途中适应不同地形,以便于进行长距离的远程携带,消毒室在一端储存副箱内储存一些消毒药水(例如酒精、碘伏、双氧水等) 以供医护人员进行使用,同时利用雾化面板将消毒药水以雾状的形式喷出,然后再落入到连通凹槽当中进行回收,最终在消毒室的底面形成可进行二次使用的消毒层,使得消毒室既可以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也可以对人体表面进行消毒,方便后续进行一些治疗操作。
2、本发明中,器材存放装置利用限制管来储存各种治疗器械,而限制管内所设置的脊柱式固定层利用接触面板和两侧的夹持副架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对器械进行固定,并且该固定层的长度通过控制分节端口的数量进行控制,可以对试管、注射器、听诊器、血压计、小型呼吸机等多种器械进行稳定地夹持固定,大幅扩大了此存放装置能够存放器械的种类范围,同时整个脊柱式固定层位于限制管的内部,而限制管的端口处设置操控端口对脊柱式固定层进行操控,既使得整个限制管的内部处于封闭状态又可以随时打开限制管放置或拿取器材,减少内部的器材与外部环境接触的时间以使得器材可以保持在无菌的状态下,而打开限制管之后同步启动消毒室,消毒液体可通过渗透通孔转移到存放室当中,对整个器材存放装置进行全方位的消毒,进一步提升了此装置的安全系数,无论是在使用前或使用后均能够对医疗器材进行无菌消毒处理。
3、本发明中,器材存放装置外壁所设置的旋转副翼和外附支架能够连接到对接支架上进行固定,在运输过程中保证了整体稳定性的同时还降低了器材存放装置的安放难度,节省准备器材所需的时间,同时外附支架还可作为悬挂结构进行使用,使用人员可以将整个器材存放装置从无菌容纳装置中取出,背负在身上进行携带,并且整个器材存放装置可以与备用电池的相连接,为底部的照明底座进行供电,方便在进行治疗时提供辅助照明以供医护人员快速选定所需器械,同时还可以将分散外壳通过连通支杆从脊柱式固定层上拆卸下来,为心血管的治疗提供辅助照明,方便在一些光线较差的区域进行使用。
4、本发明中,血液样本收集装置将提取针管内设在密封外壳的内部,可用来提取目标人员的血液样本,同时密封外壳设置为圆角矩形,方便器材存放装置进行夹持固定,同时提取针管内的血液样本可以通过顶部的夹持支架进行提取,便于操作人员获取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同时内置式的提取针管可以对针管进行保护,以方便进行保存,而夹持支架通过辅助支架和转动旋钮的组合使用进行操控,加快了样本获取的速度,同时可以快速更换另一提取针管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的器材存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的血液样本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的菌容纳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的存放室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的消毒室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的分隔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的限制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的脊柱式固定层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的操控端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6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图7中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1、无菌容纳装置;2、器材存放装置;3、血液样本收集装置;11、存放室;12、消毒室;13、分隔层;14、备用电池;111、接收卡口;112、定位支架;113、控制转环;114、吸附端口;115、对接支架;116、空间释放端口;121、充电端口;122、储存副箱;123、雾化面板;124、连通凹槽;131、实心平板;132、拼接卡槽;133、插接底板;134、渗透通孔; 21、限制管;22、操控端口;23、限制滑架;24、引导路径;25、活动面板;211、控制中枢; 212、传动轴杆;213、脊柱式固定层;214、照明底座;215、触发突触;221、承载平台;222、弧形触发板;223、对接端口;224、操控转杆;225、分离端口;231、外附支架;232、旋转副翼;233、转动中心;234、引导卡槽;2131、分节端口;2132、旋转连接块;2133、伸缩主架;2134、角度调节块;2135、夹持副架;2136、接触面板;2141、分散外壳;2142、转接端口;2143、转接珠;2144、连通支杆;31、密封外壳;32、提取针管;33、辅助支架; 34、转动旋钮;35、夹持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包括无菌容纳装置1、器材存放装置2和血液样本收集装置3,器材存放装置2和血液样本收集装置3均放置在无菌容纳装置1的内部,无菌容纳装置1包括存放室11、消毒室12、分隔层13和备用电池14,存放室11位于无菌容纳装置1的一侧,消毒室12位于无菌容纳装置1的另一侧,分隔层13位于存放室11与消毒室12的交接处,备用电池14 安装在消毒室12的一侧,存放室11包括接收卡口111、定位支架112、控制转环113、吸附端口114、对接支架115和空间释放端口116,接收卡口111的底部安装在存放室11的内壁上,定位支架112安装在接收卡口111的两侧,控制转环113安装在定位支架112的内部,吸附端口114安装在存放室11的另一端,对接支架115位于吸附端口114的两侧,空间释放端口116的底部连接在对接支架115的一侧,对接支架115与定位支架112位于同一直线上,限制管21的一端位于控制转环113的内部,限制管21的另一端位于吸附端口114的顶部,空间释放端口116的内壁搭接在限制管21的外壁上,消毒室12包括充电端口121、储存副箱122和雾化面板123,充电端口121位于备用电池14的与消毒室12的交接处,储存副箱 122安装在消毒室12的一端,备用电池14的接线端连接在储存副箱122的内部,雾化面板 123安装在消毒室12的底部,雾化面板123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凹槽124,分隔层13的一侧连接在消毒室12的一侧,分隔层13包括实心平板131、拼接卡槽132、插接底板133和渗透通孔134,插接底板133安装在实心平板131的底部,拼接卡槽132位于实心平板131与无菌容纳装置1的交接处,渗透通孔134安装在插接底板133的内部,插接底板133连接在无菌容纳装置1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整个无菌容纳装置1由存放室11、消毒室12共同组成,且存放室11与消毒室12之间设置分隔层13来调整各个空间的大小,同时可以将一些医疗器材放入到器材存放装置2当中,随后再将其放置在接收卡口111和吸附端口114的顶部,并转动控制转环113和空间释放端口116对器材存放装置2进行固定,使用前提前通过充电端口121为备用电池14进行充电,其中备用电池14的型号为6FM-150,并向储存副箱122的内部通入不同种类的消毒药液以供医护人员进行使用,在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时,可以将所需消毒的目标放入到消毒室12的内部,随后储存副箱122内部的消毒药液进入到雾化面板123当中,以水雾的形式喷洒到消毒室12的上方,以完成对于目标的无菌消毒处理,而喷洒出的药液又会重新落入到连通凹槽124中形成具有一定体积的液体,方便对一些体积较大的器材进行浸泡式消毒,使得消毒室12既可以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也可以对人体表面进行消毒,方便后续进行一些治疗操作,同时分隔层13底部的插接底板133内设置有渗透通孔134可以将雾化面板123中的消毒药液同步释放到存放室11当中对器材存放装置2和存放室11进行消毒,既可以用来存放治疗器械,又可以对一些治疗器械进行消毒无菌处理,非常方便进行户外使用,而定位支架112和对接支架115的使用在存放室11底部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支撑结构,方便在携带过程中将整个器材存放装置2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避免颠簸和震动对内部的医疗器材造成损伤,能够在携带途中适应不同地形,以便于进行长距离的远程携带。
实施例2
如图2、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器材存放装置2包括限制管21、操控端口22、限制滑架23、引导路径24和活动面板25,操控端口22安装在限制管21的顶部,限制滑架23安装在限制管21的外壁上,引导路径24位于限制滑架23与限制管21的交接处,活动面板25安装在限制管21的内部,限制管21包括控制中枢211、传动轴杆212、脊柱式固定层213和照明底座214,控制中枢211的两侧设置有触发突触215,传动轴杆212的一端连接在控制中枢211的内部,传动轴杆212的另一端连接在脊柱式固定层213的内部,照明底座214安装在脊柱式固定层213的另一端,脊柱式固定层213包括分节端口2131、旋转连接块2132、伸缩主架2133、角度调节块2134、夹持副架2135和接触面板2136,旋转连接块 2132安装在分节端口2131的两侧,传动轴杆212贯穿分节端口2131,伸缩主架2133的一端连接在旋转连接块2132的内部,夹持副架2135的一端连接在伸缩主架2133的另一端,角度调节块2134位于夹持副架2135与伸缩主架2133的交接处,接触面板2136的底部连接在分节端口2131的顶部,操控端口22包括承载平台221、弧形触发板222、对接端口223、操控转杆224和分离端口225,弧形触发板222安装在承载平台221的底部,弧形触发板222的一侧连接在触发突触215的顶部,对接端口223的一端连接在承载平台221的内部,对接端口223的另一端连接在限制管21的内壁上,操控转杆224安装在承载平台221的顶部,分离端口225安装在弧形触发板222的内部,操控转杆224通过设置的弧形触发板222与分离端口225相连接,限制滑架23包括外附支架231、旋转副翼232和转动中心233,外附支架231 的两端均连接在引导路径24的内部,旋转副翼232安装在外附支架231的顶部,转动中心233安装在旋转副翼232与外附支架231的交接处,旋转副翼232的底部开设有引导卡槽234,引导卡槽234的内径与对接支架115内径相同,照明底座214包括转接端口2142、分散外壳 2141、转接珠2143和连通支杆2144,转接端口2142安装在分散外壳2141的底部,转接珠 2143的一端连接在分散外壳2141的内部,连通支杆2144的一端连接在转接珠2143的内部,连通支杆2144的另一端连接在分节端口2131的内部,分散外壳2141位于脊柱式固定层213 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限制滑架23与旋转副翼232在器材存放装置2的外部的形成了一个悬挂结构进行使用,使用人员可以将整个器材存放装置2从无菌容纳装置1中取出,背负在身上进行携带,而在将器材存放装置2放入到存放室11当中时,拉动限制滑架23使其顺着引导路径24移动到限制管21的底部,随后再旋转转动中心233使引导卡槽234插入到对接支架115上,完成整个器材存放装置2的安装,在运输过程中保证了整体稳定性的同时还降低了器材存放装置2的安放难度,节省准备器材所需的时间,而在将器材放入到器材存放装置2时,首先拉动操控端口22上的操控转杆224,使得弧形触发板222内部的分离端口225将两个弧形触发板222分离开并转动至控制中枢211上的触发突触215,来启动脊柱式固定层213,此过程首先通过传动轴杆212带动分节端口2131内的旋转连接块2132进行转动,使得伸缩主架2133进行初步的角度调节,此处可以根据器材的类型将伸缩主架2133拉开,随后夹持副架2135再围绕角度调节块2134进行第二次的角度调节,将所需夹持的器械挤压到接触面板2136上,使得伸缩主架2133与夹持副架2135在接触面板2136的两侧形成各种形状的夹持结构,转接端口2142可以与备用电池14的接线端相连接,并且该固定层的长度通过控制分节端口2131的数量进行调整,可以对试管、注射器、听诊器、血压计、小型呼吸机等多种器械进行稳定地夹持固定,大幅扩大了此存放装置能够存放器械的种类范围,同时整个脊柱式固定层213位于限制管21的内部,而操控端口22位于限制管21的端口处对脊柱式固定层213进行操控,使得整个限制管21的内部既处于封闭状态又可以随时打开活动面板25放置或拿取器材,减少内部的器材与外部环境接触的时间以使得器材可以保持在无菌的状态下,而打开限制管21之后同步启动消毒室12,消毒液体可通过渗透通孔134转移到存放室11当中,对整个器材存放装置2进行全方位的消毒,进一步提升了此装置的安全系数,无论是在使用前或使用后均能够对医疗器材进行无菌消毒处理,而照明底座214当中的照明灯位于分散外壳2141的内部,且分散外壳2141利用连通支杆2144连接在了最底部的分节端口2131 当中,同时该连通支杆2144可围绕转接珠2143进行转动,方便在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快速选定所需器械,同时还可以将分散外壳2141通过连通支杆2144从脊柱式固定层213上拆卸下来,为心血管的治疗提供辅助照明,方便在一些光线较差的区域进行使用。
实施例3
如图1-6所示,血液样本收集装置3包括密封外壳31、提取针管32、辅助支架33、转动旋钮34和夹持支架35,提取针管32设置在密封外壳31的内部,辅助支架33安装在密封外壳31的顶部,转动旋钮34安装在辅助支架33的顶部,夹持支架35安装在辅助支架33的底部,转动旋钮34通过设置的辅助支架33与夹持支架35相连接,夹持支架35位于提取针管 32的顶部,血液样本收集装置3位于限制管21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提取针管32可以提取人体血液样本,并将其储存在针管内部,由于此血液样本收集装置3将提取针管32内设在密封外壳31的内部,可用来提取目标人员的血液样本,同时密封外壳31设置为圆角矩形,方便器材存放装置2进行夹持固定,提取针管32内的血液样本可以通过顶部的夹持支架35进行提取,使用时按下转动旋钮34,使得夹持支架 35深入到提取针管32上,随后旋转转动旋钮34,夹持支架35完成收缩夹住提取针管32,之后再将整个辅助支架33取下即可将提取针管32从密封外壳31中取出,便于操作人员获取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同时内置式的提取针管32可以对针管进行保护,以方便进行保存,而夹持支架35通过辅助支架33和转动旋钮34的组合使用进行操控,加快了样本获取的速度,同时可以快速更换另一提取针管32进行使用。
工作原理:
如图1-12所示,限制滑架23与旋转副翼232在器材存放装置2的外部的形成了一个悬挂结构进行使用,使用人员可以将整个器材存放装置2从无菌容纳装置1中取出,背负在身上进行携带,而在将器材存放装置2放入到存放室11当中时,拉动限制滑架23使其顺着引导路径24移动到限制管21的底部,随后再旋转转动中心233使引导卡槽234插入到对接支架115上,完成整个器材存放装置2的安装,而在将器材放入到器材存放装置2时,首先拉动操控端口22上的操控转杆224,使得弧形触发板222内部的分离端口225将两个弧形触发板222分离开并转动至控制中枢211上的触发突触215,来启动脊柱式固定层213,此过程首先通过传动轴杆212带动分节端口2131内的旋转连接块2132进行转动,使得伸缩主架2133 进行初步的角度调节,此处可以根据器材的类型将伸缩主架2133拉开,随后夹持副架2135 再围绕角度调节块2134进行第二次的角度调节,将所需夹持的器械挤压到接触面板2136上,使得伸缩主架2133与夹持副架2135在接触面板2136的两侧形成各种形状的夹持结构,转接端口2142可以与备用电池14的接线端相连接,并且该固定层的长度通过控制分节端口2131 的数量进行调整,可以对试管、注射器、听诊器、血压计、小型呼吸机等多种器械进行稳定地夹持固定,而照明底座214当中的照明灯位于分散外壳2141的内部,且分散外壳2141利用连通支杆2144连接在了最底部的分节端口2131当中,同时该连通支杆2144可围绕转接珠 2143进行转动,可以进行拆卸使用,整个无菌容纳装置1由存放室11、消毒室12共同组成,且存放室11与消毒室12之间设置分隔层13来调整各个空间的大小,同时可以将一些医疗器材放入到器材存放装置2当中,随后再将其放置在接收卡口111和吸附端口114的顶部,并转动控制转环113和空间释放端口116对器材存放装置2进行固定,使用前提前通过充电端口121为备用电池14进行充电,其中备用电池14的型号为6FM-150,并向储存副箱122的内部通入不同种类的消毒药液以供医护人员进行使用,在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时,可以将所需消毒的目标放入到消毒室12的内部,随后储存副箱122内部的消毒药液进入到雾化面板123 当中,以水雾的形式喷洒到消毒室12的上方,以完成对于目标的无菌消毒处理,而喷洒出的药液又会重新落入到连通凹槽124中形成具有一定体积的液体,方便对一些体积较大的器材进行浸泡式消毒,同时分隔层13底部的插接底板133内设置有渗透通孔134可以将雾化面板 123中的消毒药液同步释放到存放室11当中对器材存放装置2和存放室11进行消毒,既可以用来存放治疗器械,又可以对一些治疗器械进行消毒无菌处理,而定位支架112和对接支架115的使用在存放室11底部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支撑结构,方便在携带过程中将整个器材存放装置2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而在进行治疗时通过提取针管32可以提取人体血液样本,并将其储存在针管内部,由于此血液样本收集装置3将提取针管32内设在密封外壳31的内部,可用来提取目标人员的血液样本,同时密封外壳31设置为圆角矩形,方便器材存放装置 2进行夹持固定,提取针管32内的血液样本可以通过顶部的夹持支架35进行提取,使用时按下转动旋钮34,使得夹持支架35深入到提取针管32上,随后旋转转动旋钮34,夹持支架 35完成收缩夹住提取针管32,之后再将整个辅助支架33取下即可将提取针管32从密封外壳31中取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包括无菌容纳装置(1)、器材存放装置(2)和血液样本收集装置(3),所述器材存放装置(2)和血液样本收集装置(3)均放置在无菌容纳装置(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容纳装置(1)包括存放室(11)、消毒室(12)、分隔层(13)和备用电池(14),所述存放室(11)位于无菌容纳装置(1)的一侧,所述消毒室(12)位于无菌容纳装置(1)的另一侧,所述分隔层(13)位于存放室(11)与消毒室(12)的交接处,所述备用电池(14)安装在消毒室(1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材存放装置(2)包括限制管(21)、操控端口(22)、限制滑架(23)、引导路径(24)和活动面板(25),所述操控端口(22)安装在限制管(21)的顶部,所述限制滑架(23)安装在限制管(21)的外壁上,所述引导路径(24)位于限制滑架(23)与限制管(21)的交接处,所述活动面板(25)安装在限制管(2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样本收集装置(3)包括密封外壳(31)、提取针管(32)、辅助支架(33)、转动旋钮(34)和夹持支架(35),所述提取针管(32)设置在密封外壳(31)的内部,所述辅助支架(33)安装在密封外壳(31)的顶部,所述转动旋钮(34)安装在辅助支架(33)的顶部,所述夹持支架(35)安装在辅助支架(33)的底部,所述转动旋钮(34)通过设置的辅助支架(33)与夹持支架(35)相连接,所述夹持支架(35)位于提取针管(32)的顶部,所述血液样本收集装置(3)位于限制管(2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室(11)包括接收卡口(111)、定位支架(112)、控制转环(113)、吸附端口(114)、对接支架(115)和空间释放端口(116),所述接收卡口(111)的底部安装在存放室(11)的内壁上,所述定位支架(112)安装在接收卡口(111)的两侧,所述控制转环(113)安装在定位支架(112)的内部,所述吸附端口(114)安装在存放室(11)的另一端,对接支架(115)位于吸附端口(114)的两侧,所述空间释放端口(116)的底部连接在对接支架(115)的一侧,所述对接支架(115)与定位支架(112)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限制管(21)的一端位于控制转环(113)的内部,所述限制管(21)的另一端位于吸附端口(114)的顶部,所述空间释放端口(116)的内壁搭接在限制管(21)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室(12)包括充电端口(121)、储存副箱(122)和雾化面板(123),所述充电端口(121)位于备用电池(14)的与消毒室(12)的交接处,所述储存副箱(122)安装在消毒室(12)的一端,所述备用电池(14)的接线端连接在储存副箱(122)的内部,所述雾化面板(123)安装在消毒室(12)的底部,所述雾化面板(123)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凹槽(124),所述分隔层(13)的一侧连接在消毒室(12)的一侧,所述分隔层(13)包括实心平板(131)、拼接卡槽(132)、插接底板(133)和渗透通孔(134),所述插接底板(133)安装在实心平板(131)的底部,所述拼接卡槽(132)位于实心平板(131)与无菌容纳装置(1)的交接处,所述渗透通孔(134)安装在插接底板(133)的内部,所述插接底板(133)连接在无菌容纳装置(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管(21)包括控制中枢(211)、传动轴杆(212)、脊柱式固定层(213)和照明底座(214),所述控制中枢(211)的两侧设置有触发突触(215),所述传动轴杆(212)的一端连接在控制中枢(211)的内部,所述传动轴杆(212)的另一端连接在脊柱式固定层(213)的内部,所述照明底座(214)安装在脊柱式固定层(213)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柱式固定层(213)包括分节端口(2131)、旋转连接块(2132)、伸缩主架(2133)、角度调节块(2134)、夹持副架(2135)和接触面板(2136),所述旋转连接块(2132)安装在分节端口(2131)的两侧,所述传动轴杆(212)贯穿分节端口(2131),所述伸缩主架(2133)的一端连接在旋转连接块(2132)的内部,所述夹持副架(2135)的一端连接在伸缩主架(2133)的另一端,所述角度调节块(2134)位于夹持副架(2135)与伸缩主架(2133)的交接处,所述接触面板(2136)的底部连接在分节端口(2131)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端口(22)包括承载平台(221)、弧形触发板(222)、对接端口(223)、操控转杆(224)和分离端口(225),所述弧形触发板(222)安装在承载平台(221)的底部,所述弧形触发板(222)的一侧连接在触发突触(215)的顶部,所述对接端口(223)的一端连接在承载平台(221)的内部,所述对接端口(223)的另一端连接在限制管(21)的内壁上,所述操控转杆(224)安装在承载平台(221)的顶部,所述分离端口(225)安装在弧形触发板(222)的内部,所述操控转杆(224)通过设置的弧形触发板(222)与分离端口(225)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滑架(23)包括外附支架(231)、旋转副翼(232)和转动中心(233),所述外附支架(231)的两端均连接在引导路径(24)的内部,所述旋转副翼(232)安装在外附支架(231)的顶部,所述转动中心(233)安装在旋转副翼(232)与外附支架(231)的交接处,旋转副翼(232)的底部开设有引导卡槽(234),所述引导卡槽(234)的内径与对接支架(115)内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底座(214)包括转接端口(2142)、分散外壳(2141)、转接珠(2143)和连通支杆(2144),所述转接端口(2142)安装在分散外壳(2141)的底部,所述转接珠(2143)的一端连接在分散外壳(2141)的内部,所述连通支杆(2144)的一端连接在转接珠(2143)的内部,所述连通支杆(2144)的另一端连接在分节端口(2131)的内部,所述分散外壳(2141)位于脊柱式固定层(213)的底部。
CN202111413364.9A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 Withdrawn CN1140990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3364.9A CN114099000A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3364.9A CN114099000A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9000A true CN114099000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72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3364.9A Withdrawn CN114099000A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9900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1847B (zh) 多功能手术方箱
CN112914645A (zh) 一种一次性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
CN102614555B (zh) 腹膜透析用管路对接操作仓
CN114099000A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携式诊疗装置
CN108324288A (zh) 一种检测专业用血液采集储存装置
US20130105425A1 (en) Portable Apparatus for Life Support Equipment
CN105997045B (zh) 一种心内科胸腔监测装置
CN104922797A (zh) 可移动式内科疾病治疗装置
CN209996480U (zh) 一种麻醉科用器械存放装置
CN112472244B (zh) 一种具有监视功能的球囊穿刺器
CN207745193U (zh) 胸外手术护理车架
CN108704186A (zh) 一种医用输液支架
CN109178609A (zh) 一种医学检验样本采集转运箱
CN211023142U (zh) 一种脑神经外科用手术托盘
CN212187023U (zh) 一种门诊户外应用诊疗台
CN210728341U (zh) 一种护理床单位使用的输液架
CN113288662A (zh) 一种便于清理多功能可移动式手术护理装置
CN211705542U (zh) 一种便携式的呼吸机
CN210355583U (zh) 一种妇产科用输氧装置
CN207370808U (zh) 一种眼科护理治疗车
CN214966667U (zh) 一种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器械台
CN217908251U (zh) Ecmo设备辅助转运装置
CN213758572U (zh) 一种手术室麻醉护理用装置
CN2411013Y (zh) 野战麻醉急救工作站
CN209922037U (zh) 一种icu护理用管道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