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5971B - 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5971B
CN114095971B CN202210058034.0A CN202210058034A CN114095971B CN 114095971 B CN114095971 B CN 114095971B CN 202210058034 A CN202210058034 A CN 202210058034A CN 114095971 B CN114095971 B CN 1140959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data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earth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80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95971A (zh
Inventor
丁晟
田雨
陈毅君
陈长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Shikong Dao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Shikong Dao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Shikong Dao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580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59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95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5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95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59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7Transmission equipment in earth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2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broadcast service to terrestrial stations, i.e. broadcast satellite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第一卫星,该方法包括:向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星地广播,星地广播用于提示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接收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包;按照预设条件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从而实现了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的目的。

Description

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数据通信应用已经渗透到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社会、军事和经济建设等各个方面。目前,商业化低轨卫星通信技术日趋成熟,大规模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大多采用星间通信载荷在相邻卫星之间动态建立星间链路(Inter-Satellite Link,简称:ISL),采用星地通信载荷与地球站或目的卫星通信终端之间动态建立馈电/星地用户链路,实现了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服务,为各类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质量的通信数据包转发传输业务。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通信数据包的转发传输时,通常采用单个通信数据包逐包处理和路由的算法,以最短跳数或最短时延作为选择星间转发路径的衡量标准。但是,这种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方法不能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因此,如何使得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得到满足,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为。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通信数据包传输时,存在无法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卫星,该方法包括:向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星地广播,星地广播用于提示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接收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包;按照预设条件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卫星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包,根据第一通信数据包中的地球站的地址,确定了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然后按照预设条件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从而可以将第一通信数据包按照传输顺序分为多个数据包组,从而生成第二通信数据包,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卫星包括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相应地,接收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通过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接收第一通信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卫星中设置有用于进行星地通信的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从而实现第一卫星与地面的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这样在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时,第一卫星就可以通过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接收第一通信数据包,因此,通过第一卫星中的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可以实现第一卫星与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卫星还包括第一路由交换机;相应地,按照预设条件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通过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向第一路由交换机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通过第一路由交换机按照预设条件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路由交换机可以用于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当第一路由交换机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之后,就可以根据第一通信数据中携带的地球站的地址确定出传输目的地,然后根据预设条件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分组,得到第二通信数据包,从而可以避免逐个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处理导致无法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的问题,实现了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卫星还包括调度交换模块;相应地,通过第一路由交换机按照预设条件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二通信数据包存储至调度交换模块;通过调度交换模块按照预设周期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每个预设周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的大小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调度交换模块可以用于根据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的通信数据包的传输状态调整每个预设周期内传输的第二通信数据包的大小,从而实现有效利用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的星间链路资源,提高第二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卫星还包括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相应地,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通过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可以用于实现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的通信,因此,第一卫星可以通过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卫星向第二卫星传输第二通信数据包的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优先级通过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第一传输路由确定,第一传输路由用于表示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所经过的卫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可以根据不同的优先级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优先级相同的第一通信数据包可以分为同一组,优先级最高的那一组的第一通信数据包可以优先传输,而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可以根据该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确定,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所经过的卫星数量越多,则该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越低,从而可以实现批量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也可以实现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第一传输路由变化为第二传输路由时,根据第二传输路由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三通信数据包,第三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向第三卫星发送第三通信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当卫星之间的星间信息刷新后,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在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第一传输路由变化为第二传输路由时,第一通信数据包会根据第二传输路由重新确定出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然后将优先级相同的第一通信数据包分为同一组,也即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三通信数据包,然后根据第二传输路由向第三卫星发送第三通信数据包,从而实现了在星间信息刷新后,可以重新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从而成功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提高了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成功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卫星,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根据地球站的地址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向地球站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二卫星接收到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由于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因此,可以实现向地球站进行批量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目的,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数据包还包括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地址;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地址与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向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二卫星接收到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由于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而第一通信数据包中包括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地址,因此,可以实现向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进行批量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目的,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卫星包括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相应地,接收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通过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接收第二通信数据包,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与第一卫星的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可以用于实现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的通信,因此,第二卫星可以通过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接受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卫星向第二卫星传输第二通信数据包的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卫星包括第二路由交换机;相应地,根据地球站的地址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包括:通过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向第二路由交换机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通过第二路由交换机和地球站的地址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二路由交换机可以用于确定第二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当第二路由交换机接收到第二通信数据之后,由于第二通信数据包中包括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因此,第二路由交换机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数据包中的地球站的地址确定需要将第二通信数据包传输至地球站,而第二卫星可以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因此,第二卫星可以通过第二路由交换机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将批量第一通信数据包传输至地球站,进而可以避免逐个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处理导致无法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的问题,实现了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卫星包括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相应地,向地球站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通过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向地球站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二卫星中设置有用于进行星地通信的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从而实现第二卫星与地面的地球站之间进行数据交互,这样在第二卫星通过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时,就可以实现向地球站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因此,通过第二卫星中的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可以实现第二卫星与地球站之间的信息交互。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卫星的星地广播,星地广播用于提示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根据星地广播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卫星发送的星地广播之后,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由于第一通信数据包中包括地球站的地址,因此,第一卫星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包之后,可以确定出可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二卫星,然后向第二卫星批量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然后由第二卫星将第一通信数据包发送至地球站,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应用于地球站,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二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向运管控制子系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地球站在接收到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的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就可以向运管控制子系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由运管控制子系统向目标用户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从而实现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应用于运管控制子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地球站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向目标用户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地球站在接收到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的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就可以向运管控制子系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由运管控制子系统向目标用户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从而实现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卫星、第二卫星、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地球站以及运管控制子系统;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与第一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第二卫星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地球站与运管控制子系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卫星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包,根据第一通信数据包中的地球站的地址,确定了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然后按照预设条件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从而可以将第一通信数据包按照传输顺序分为多个数据包组,从而生成第二通信数据包,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卫星包括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第一路由交换机、调度交换模块和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与第一路由交换机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第一路由交换机与调度交换模块之间进行通信连接,调度交换模块与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相应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与第一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包括: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通过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与第一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通过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与第一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从而实现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再由第一卫星中的第一路由交换机、调度交换模块和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将第一通信数据包批量传输至第二卫星中,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卫星包括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第二路由交换机和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与第二路由交换机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第二路由交换机与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相应地,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包括: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与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相应地,第二卫星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包括:第二卫星通过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通过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和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进行信息交互,第二卫星通过第二路由交换机和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向地球站批量传输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包,这样才可以使运管控制子系统获取到地球站中的第一通信数据包,并向目标用户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系统还包括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与第二卫星进行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二卫星除了可以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之外,还可以与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连接,这样就可以实现向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批量传输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卫星,该装置包括用于实现前述第一方面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任意功能模块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的方式实现。
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调整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卫星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包,根据第一通信数据包中的地球站的地址,确定了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然后按照预设条件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从而可以将第一通信数据包按照传输顺序分为多个数据包组,从而生成第二通信数据包,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卫星,该装置包括用于实现前述第二方面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任意功能模块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的方式实现。
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块、通信模块和第三发送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二卫星接收到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由于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因此,可以实现向地球站进行批量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目的,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用于实现前述第三方面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任意功能模块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的方式实现。
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三接收模块和第四发送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卫星发送的星地广播之后,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由于第一通信数据包中包括地球站的地址,因此,第一卫星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包之后,可以确定出可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二卫星,然后向第二卫星批量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然后由第二卫星将第一通信数据包发送至地球站,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应用于地球站,该装置包括用于实现前述第四方面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任意功能模块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的方式实现。
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第四接收模块和第五发送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地球站在接收到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的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就可以向运管控制子系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由运管控制子系统向目标用户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从而实现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应用于运管控制子系统,该装置包括用于实现前述第五方面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任意功能模块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的方式实现。
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五接收模块和第六发送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地球站在接收到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的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就可以向运管控制子系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由运管控制子系统向目标用户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从而实现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卫星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包,根据第一通信数据包中的地球站的地址,确定了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然后按照预设条件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从而可以将第一通信数据包按照传输顺序分为多个数据包组,从而生成第二通信数据包,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卫星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包,根据第一通信数据包中的地球站的地址,确定了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然后按照预设条件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从而可以将第一通信数据包按照传输顺序分为多个数据包组,从而生成第二通信数据包,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卫星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包,根据第一通信数据包中的地球站的地址,确定了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然后按照预设条件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从而可以将第一通信数据包按照传输顺序分为多个数据包组,从而生成第二通信数据包,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启示下做出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背景技术中提供的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数据包传输时,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卫星数据通信应用已经渗透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军事和经济建设等各个方面。目前,商业化低轨卫星通信技术日趋成熟,大规模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大多采用星间通信载荷在相邻卫星之间动态建立星间链路(Inter-Satellite Link,简称:ISL),采用星地通信载荷与地球站/目的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之间动态建立馈电/星地用户链路,实现了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服务,为各类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质量的通信数据包转发传输业务。通常卫星具备有限的星上处理能力和业务存储能力,进而提高星上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路由和转发灵活性,满足高可用和低时延的应用需求。
用户通信数据包具有长度和目的地址变化随机、大量突发等特点,同时星间链路和星地链路的建链均可以随时间和空间周期性变化。卫星转发通信数据包时,需要根据星间链路状态和地球站可通信状态,高效地选择数据包从当前卫星到目标用户或目标地球站的合理转发路径。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单个数据包逐包处理和路由的算法,以最短跳数或最短时延作为选择星间转发路径的衡量标准,能提高星间链路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星间业务传输时延。但卫星业务通常发生在地面通信网络覆盖不到的地方,大量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容易聚集在某些覆盖区域,对当前可通信卫星形成产生大量突发的通信数据包实时传输需求,而且通信数据包的目的地是分布在全球任意区域的目标用户和用户分类专属的地球站,该场景下卫星若仍采用数据包逐包处理和路由的机制,会因业务流调度优化程度不高而严重降低了星间链路的传输效率,导致批量数据包总体传输时延变差,从而无法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逐包处理路由机制缺陷包括:
1)处理突发批量数据包时单包路径选择恶化多包路径选择:突发业务是一种间歇性且短时间持续业务。当卫星通信终端设备有要发送的通信数据包时,仅可以根据星地链路可用状态进行发送。由于星地用户业务突发,卫星需缓存大量从目标用户上传的需星间传输的通信数据包,此外还需缓存从其他邻居卫星转发的星间通信数据包。此时若对通信数据包进行逐包处理和路由计算后发往星间链路,可以使传输路由跳数较大的部分数据包先获得传输路由,从而导致更多的通信数据包在后续的几个星间链路可用时隙内无法选择到传输路由或无法选择到跳数更大的传输路由,导致恶化批量通信数据包的总体时延。
2)对不同用户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无法进行业务流区分导致星间链路使用碎片化:星地链路通常采用多信道并发接收大量用户业务,各用户通信数据包交替进入星间链路的缓存队列,逐包处理通信数据包和星间路由时,每个用户的不同通信数据包因其他用户通信数据包交替而选择了不同的星间转发路径,因而星间链路使用碎片化,导致星间链路资源利用率下降。
3)处理突发的传输路由变化时通信数据包的转发调度效率低:星间链路可用状态和地球站可通信状态因星间信息交互、星地信息交互出现突发变化,逐包处理通信数据包无法适时根据链路变化而优选出星间链路的缓存队列中消耗星间链路最少的通信数据包,因而降低了转发调度效率。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对需要星间转发的大量突发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优选,根据已有的星间链路信息和预规划的传输路由对通信数据包进行整体路由优化,改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总体传输时延,降低用户业务流的星间传输路径碎片化程度。并且在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变化更新后,及对已入星间链路的缓存队列的通信数据包重新进行调度,将消耗星间链路最少的通信数据包优先进行传输,或者转入本星可通信的地球站,从而优化星间资源利用率,降低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下面首先对本申请中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批处理:是计算机处理里一种高效执行多条指令或多个关联事务的技术方法。
批处理路由架构:通过星上路由交换机协同卫星执行批量通信数据包选择和批处理路由算法,优化通信数据包路由转发的通信链路资源利用率和时延,解决传输突发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效率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采用批处理路由架构,对突发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优选,根据已有星间链路信息和预规划传输路由对通信数据包进行整体路由优化,通过批处理路由算法改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总体传输时延;对目标地址相同的通信数据包集中搜索分配星间传输路由和星间发送时隙,同时兼顾了用户业务优先级类型、目标用户或目标地球站的可通信剩余时长、星间跳数、平均时延的优选衡量标准,能有效降低用户业务流的星间传输路由的碎片化程度;且在突发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变化更新后,能及时更新相应通信数据包的其他发送端口,从而节省星间链路资源,传输更多需星间转发的通信数据包。因此,可以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应用该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该场景中,该通信数据包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卫星、第二卫星、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地球站以及运管控制子系统;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与第一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第二卫星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地球站与运管控制子系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在该场景中,卫星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者三个等多个,当卫星的数量为多个时,每个卫星都可以与同轨道面的两个相邻卫星、异轨道面的一个或者两个相邻卫星之间周期性地建立动态的双向星间链路,从而实现向相邻卫星转发通信数据包,比如,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可以传输通信数据包。
在上述场景中,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可以周期性地与可通信的卫星之间建立可以随机接入的双向星地链路,从而实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向可通信的卫星发送通信数据包,比如,向第一卫星发送通信数据包。
在上述场景中,地球站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卫星可以与可通信地球站之间周期性地建立双向星地链路,比如,第二卫星与可通信的地球站,从而实现将通信数据包传输至地球站中。
在上述场景中,运管控制子系统可以通过地面专用网络管理分布在地球上的多个地球站,从而实现将地球站接收的通信数据包通过地面专用网络分发到目标用户。
在上述场景中,当第二卫星不是通信数据包的目标卫星,且第三卫星是通信数据包的目标卫星时,由于星间链路只有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因此,第二卫星在接收到通信数据包之后,可以先将通信数据包发送至可通信的地球站中进行暂存,由于卫星一直在转动,因此,第二卫星无法与地球站一直保持通信状态,当第二卫星将通信数据包发送至地球站,且与该地球站之间断开通信连接之后,若该地球站后续与第三卫星之间进行连接,则地球站可以重新向第三卫星发送暂存的通信数据包。
在上述场景中,以卫星的数量为两个,也即,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数量为一个,地球站的数量为一个为例。
第一卫星可以包括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第一路由交换机、调度交换模块和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与第一路由交换机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第一路由交换机与调度交换模块之间进行通信连接,调度交换模块与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相应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与第一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包括: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通过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与第一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在上述场景中,第一卫星的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可以称为第一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第一卫星的调度交换模块也可以称为第一调度交换模块,此外,第一卫星还可以配置有第一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一输出端口,且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的数量可以为两个,第一输入端口为第一路由交换机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为第一调度交换模块的输出端口。
在上述场景中,当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卫星发送的星地广播时,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第一卫星通过第一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包之后,第一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通过第一输入端口向第一路由交换机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第一路由交换机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批处理之后,得到第二通信数据包,该第二通信数据包中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批处理后组成的数据包组,并向第一调度交换模块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若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为从第一卫星传输至第二卫星,则第一调度交换模块通过第一输出端口向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若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改变,比如,第一卫星可以直接向可通信的地球站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则第一调度交换模块通过第一输出端口向第一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这样第一卫星可以通过第一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向地球站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
第二卫星包括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第二路由交换机和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与第二路由交换机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第二路由交换机与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相应地,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包括: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与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相应地,第二卫星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包括:第二卫星通过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在上述场景中,第二卫星的星地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可以称为第二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此外,第二卫星还可以配置有第二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第二调度交换模块、第二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且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的数量可以为两个,第二输入端口为第二路由交换机的输入端口,第二输出端口为第二调度交换模块的输出端口。
在上述场景中,若第一卫星需要将第一通信数据包发送至第二卫星,则第一调度交换模块通过第一输出端口向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可以向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也即,第二卫星通过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接收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然后通过第二输入端口向第二路由交换机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第二路由交换机确定了第二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之后,向第二调度交换模块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由于第二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的目的卫星为第二卫星,因此,第二调度交换模块通过第二输出端口向第二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第二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再向地球站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上述场景中,若第二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的目的卫星是第二卫星,但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未建立星间链路,且第一卫星可以与地球站进行通信,则第一卫星通过第一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将第二通信数据包暂存至地球站中之后,若地球站与第二卫星之间进行了通信,则地球站可以通过第二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上述场景中,第一卫星接收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包,根据第一通信数据包中的地球站的地址,确定可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二卫星,然后向第二卫星批量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且通过第二卫星向地球站批量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最后通过运管控制子系统向目标用户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通信数据包的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与第二卫星进行通信连接。
在上述场景中,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可以为目的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也即,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由于第一通信数据包中包括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地址,而第二卫星可以与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因此,第一卫星可以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批处理之后得到的第二通信数据包发送至第二卫星,然后由第二卫星发送至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该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可以为目标用户的终端设备,从而可以实现将一个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数据包直接发送至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不经过地球站的中间过渡,也实现了实现向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批量传输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结合上述场景,下面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卫星,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向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星地广播。
在本步骤中,星地广播用于提示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
S202:接收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包。
在本步骤中,第一卫星向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星地广播之后,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就可以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该第一通信数据包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也可以在未接收到第一卫星的星地广播的情况下,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此时,该第一通信数据包可以为用户业务流较为紧急时产生的通信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状态为紧急状态,若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需要等待第一卫星发送的星地广播才可以向第一卫星发送紧急状态的第一通信数据包,则会导致紧急状态的第一通信数据包无法及时发送到第一卫星中,从而造成数据传输缓慢,对用户造成极大的影响。
S203:按照预设条件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本步骤中,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不同,比如,有的第一通信数据包需要先进行传输,有的第一通信数据包需要后进行传输,因此,先进行传输的第一通信数据包可以组成一个数据包组,后进行传输的第一通信数据包可以组成另一个数据包组,根据这些数据包组确定出第二通信数据包。也即,第二通信数据包中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
S204: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本步骤中,由于第一通信数据包中包括地球站的地址,因此,第一卫星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包之后,就可以确定可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二卫星,从而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而第二通信数据包中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因此,第二通信数据包中也包括地球站的地址,当第一卫星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就可以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上述方案中,当第二卫星可以与可通信的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时,第二卫星会向第一卫星发送星间广播,以便于向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组成的星间链路包括的所有卫星提示第二卫星可以与地球站之间通信,从而使其他卫星可以顺地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上述方案中,若第一通信数据包是用户业务流较为紧急时产生的通信数据包,则第一卫星在接收到该第一通信数据包并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可以忽略该第一通信数据包中携带的地球站的地址,直接按照顺序向星间链路中的下一个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若星间链路中的下一个卫星确定可以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则该下一个卫星将第二通信数据包发送至地球站,若下一个卫星确定不能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则继续发送至再下一个卫星,直到在星间链路中某一个卫星可以与地球站通信为止。
在上述方案中,若第一通信数据包是用户业务流非紧急状态下产生的通信数据包,则第一卫星在接收到该第一通信数据包并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若确定同轨道面的星间链路中的某个卫星可以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则将第二通信数据包发送至该卫星,若确定同轨道面的星间链路中的任何一个卫星都不能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则将第二通信数据包进行缓存,直到同轨道面的星间链路中的某个卫星可以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为止,将第二通信数据包发送至可与地球站通信连接的卫星。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通信数据包中还可以包括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地址,当第二卫星可以与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时,第二卫星在接收到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就可以将第二通信数据包发送至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一卫星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包,根据第一通信数据包中的地球站的地址,确定了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然后按照预设条件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从而可以将第一通信数据包按照传输顺序分为多个数据包组,从而生成第二通信数据包,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下面对上述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卫星包括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相应地,接收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通过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接收第一通信数据包。
在该方案中,第一卫星中设置有用于进行星地通信的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从而实现第一卫星与地面的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这样在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时,第一卫星就可以通过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接收第一通信数据包,因此,通过第一卫星中的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可以实现第一卫星与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卫星还包括第一路由交换机;相应地,按照预设条件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通过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向第一路由交换机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通过第一路由交换机按照预设条件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该方案中,第一路由交换机可以包括第一输入端口、星间信息单元、批处理模块、星间缓存单元等,相邻卫星(比如,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之间可以动态建立预置传输速率的星间链路,并通过星间信息单元周期性地交换地球站可通信时长、星间链路状态及星间缓存拥塞信息;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星地广播之后,向第一卫星的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发送带有目标地球站地址的第一通信数据包,星间通信数据收发器通过第一输入端口向第一路由交换机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该第一通信数据包可以根据用户业务服务类型分为紧急通信数据包、高优先级通信数据包、普通通信数据包等,因此,第一路由交换机中的批处理模块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类型、目标地球站的可通信时长,以及采用星间跳数最小、平均时延最小等标准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分类,从而得到第二通信数据包,并将第二通信数据包放入星间缓存单元中进行缓存,这样,当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建立了星间链接之后,星间缓存单元中的第二通信数据包就可以按照顺序进行传输。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路由交换机可以用于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当第一路由交换机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之后,就可以根据第一通信数据中携带的卫星编号确定出目标卫星,然后根据预设条件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分组,得到第二通信数据包,从而可以避免逐个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处理导致无法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的问题,实现了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路由交换机中的各单元或者模块需从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业务控制字段中获取业务服务类型、地球站地址等,同时从星间信息单元获取目标地球站的可通信剩余时长、星间链路周期时隙及最新链路状态。业务控制字段中业务服务类型可以分为紧急、高优先级和普通三个类型,同时包含星间最大传输时延数值、地球站的地址、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地址等。批处理模块执行批处理路由算法时,紧急业务将比其他业务更容易获得星间链路资源,且更早调度到星间发送时隙中。
在上述方案中,星间信息单元存储地球站最新上传(上传也可以称为上注)的预规划链路信息,包括星间链路周期建链信息、可通信地球站周期建链信息、地球站向对应卫星动态注册信息、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向对应卫星动态注册信息,以及突发的链路建链变化信息。地球站和对应卫星的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之间的链路建链变化后,对应卫星计算更新该地球站可通信状态和剩余可通信时长,并由该卫星通过星间链路将地球站可通信状态和剩余可通信时长发送到相邻卫星。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注册到对应卫星时,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可以计算更新其与对应卫星之间的可通信状态和剩余可通信时长,并由该卫星更新可通信信息,在该卫星授权允许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可以进行星间链路寻址时,该卫星进行应答交互相应的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
在上述方案中,批处理模块按照紧急、高优先级和普通三个服务类型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分组,并构建相应服务类型的双向链表队列,对于每个队列,若地球站或者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相同,则顺序排列第一通信数据包。批处理模块的优选策略是在星间信息单元中为各服务类型的队列中的第一通信数据包搜索地球站或者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可通信剩余时长,以及该地球站或者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距离本星(第一卫星)的跳数(所经过的卫星数),并采用星间跳数、星间时延、可通信时长设置相应权重的优选衡量标准,挑选出一批优选的第一通信数据包,比如可配置n个优选包,n<50,且n的数值可由地球站或者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进行遥控配置,然后执行批处理路由算法进行批量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规划。
在上述方案中,批处理路由算法可以采用有向图G (V, E) 构建网络拓扑模型,V 可以用于表示N个卫星节点的集合,E可以用于表示L 个星间链路的集合,任意两个卫星节 点之间均有备选路径,由地球站周期上注到星间信息单元,同时星间链路状态和地球站可 通信状态更新时,对失效的备选路径设置为不可用状态。地球站采用静态路由规划计算备 选路径,将卫星的转动周期
Figure 878959DEST_PATH_IMAGE001
分割成时间片
Figure 127538DEST_PATH_IMAGE002
之后,卫星 网络连续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转化为一系列离散的静态网络拓扑结构,从而将动态网 络拓扑结构下的传输路由简化为静态网络拓扑结构下的传输路由。由地球站离线计算好每 个静态网络拓扑下的最短传输路由,并上传到地球站可通信的卫星,路由计算标准可以采 用已有的方法,比如,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等。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可以采用相同方 法。
在上述方案中,批处理路由算法可以根据n个优选包可达地球站或者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远端卫星节点,获取备选路径,并按最小星间链路跳数、传输最多通信数据包个数为优化目标,采用遍历或其他快速算法来搜索合理的批量传输路由,并为每条传输路由标注有效的时隙。该算法结束条件可以设置为搜索完n个合理的传输路由,且设置一个较短时长作为超时时间,比如1s,在搜索完n个合理的传输路由且未超出超时时间时,该算法结束;或者未搜索完n个合理的传输路由,但超过了超时时间,该算法结束。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卫星还包括调度交换模块;相应地,通过第一路由交换机按照预设条件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二通信数据包存储至调度交换模块;通过调度交换模块按照预设周期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每个预设周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的大小不同。
在该方案中,调度交换模块可以配置有第二输出端口,第一路由交换机的批处理模块可以调用批处理路由算法计算第二通信数据包中的每组第一通信数据包的星间路由和第二输出端口,然后将第二通信数据包中的每组第一通信数据包存储至调度交换模块的双向链表队列,按星间链路状态预分配每组第一通信数据包的发送时隙(预设周期),调度交换模块根据该发送时隙开奖第二通信数据包交换到星间链路、星地馈电链路的待发送队列或星间缓存队列。当星间信息刷新后,调度交换模块对未处理和星间缓存的第一通信数据包重新进行数据包组和调用批处理路由算法,实时计算新的传输路由。
在上述方案中,实时批处理路由的方法可以使得在星间建链条件复杂、地球站可通信状态高变化、通信业务高突发的环境下中具有更优的异构通信链路感知适应能力和传输路由优化能力,且使得卫星能根据业务传输时延服务类型要求和数据量特征,灵活地批量选择较优的通信传输路由,改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总体传输时延。
在上述方案中,调度交换模块可以用于根据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的通信数据包的传输状态调整每个预设周期内传输的第二通信数据包的大小,从而实现有效利用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的星间链路资源,提高第二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效率。
在上述方案中,调度交换模块可以按优先级调度规则从双向链表队列中取出数据包,判断当前星间链路发送时隙是否在第二通信数据包预设的有效时隙内,若当前星间链路发送时隙在第二通信数据包预设的有效时隙内,则将第二通信数据包交换到传输路由选定的第一输出端口的输出位置,包括某个方向的星间链路。并在突发链路建链变化信息更新后,比如,第二通信数据包中的地球站变为第一卫星可通信,则调度交换模块将相应第二通信数据包的第二输出端口的输出位置更新为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从而节省星间链路资源,传输更多待星间转发的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卫星还包括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相应地,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通过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该方案中,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可以用于实现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的通信,因此,第一卫星可以通过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卫星向第二卫星传输第二通信数据包的目的。
在一种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优先级通过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第一传输路由确定,第一传输路由用于表示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所经过的卫星。
在该方案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优先级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优先级相同的第一通信数据包可以分为同一组,优先级最高的那一组的第一通信数据包可以优先传输,而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可以根据该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确定,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所经过的卫星数量越多,则该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越低,从而可以实现批量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也可以实现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可以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优先级高的第一通信数据包优先传输,然后再传输优先级低的第一通信数据包,第一通信数据包在传输时所经过的卫星数量越多,则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越低。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除了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确定之外,还可以根据用户业务服务类型、地球站或者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可通信剩余时长等确定,用户业务服务类型越紧急,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越高,目标地球站的可通信剩余时长越长,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越高。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第一传输路由变化为第二传输路由时,根据第二传输路由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三通信数据包,第三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向第三卫星发送第三通信数据包。
在该方案中,当卫星之间的星间信息刷新后,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在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第一传输路由变化为第二传输路由时,第一通信数据包会根据第二传输路由重新确定出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然后将优先级相同的第一通信数据包分为同一组,也即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三通信数据包,然后根据第二传输路由向第三卫星发送第三通信数据包,从而实现了在星间信息刷新后,可以重新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从而成功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提高了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成功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卫星可以从多个地面的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接收到大量突发的用户通信数据包,同时可以从相邻卫星接收到星间通信数据包,此外,还可以从可通信地球站或者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接收到上传的通信数据包,这些数据包可以统称为第一通信数据包。第一卫星根据接收到的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网络控制字段将需要向其他卫星转发的第一通信数据包输入到第一路由交换机,第一路由交换机中的批处理模块可以按照用户业务服务类型、地球站或者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可通信剩余时长对接收到的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分组,并采用星间跳数最小、平均时延最小的优选衡量标准挑选出一批第一通信数据包,比如可配置n个优选包,其中n<50,得到第二通信数据包,然后批处理模块执行批处理路由算法进行对第二通信数据包进行传输路由的规划。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卫星可以对每个第一通信数据包采用星间链路拓扑搜索算法计算从本卫星到达目标卫星的备选路径,再迭代计算所有优选包的传输路由代价,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后,按最优代价的路由规划结果将第二通信数据包输入到调度交换模块的多优先级输入队列中。调度交换模块按调度规则和预设时隙从多优先级输入队列中取出第二通信数据包,发往传输路由选定的第一输出端口。此外,在目标地球站与第一卫星建立的星间链路更新的情况下,调度交换模块将更新相应第二通信数据包的第一输出端口的输出位置,比如,星间通信收发器或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从而节省星间链路资源,传输更多的待星间转发的通信数据包。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卫星,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该步骤中,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
S302:根据地球站的地址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
在该步骤中,由于第一通信数据包中包括地球站的地址,而第二通信数据包中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组成的数据包组,因此,第二通信数据包中也包括地球站的地址,因此,第二卫星可以根据地球站的地址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S303:向地球站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二卫星接收到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由于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因此,可以实现向地球站进行批量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目的,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数据包还包括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地址;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地址与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向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该方案中,第二卫星接收到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由于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而第一通信数据包中包括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地址,因此,可以实现向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进行批量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目的,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卫星包括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相应地,接收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通过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接收第二通信数据包,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与第一卫星的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在该方案中,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可以用于实现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的通信,因此,第二卫星可以通过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接受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从而实现第一卫星向第二卫星传输第二通信数据包的目的。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卫星包括第二路由交换机;相应地,根据地球站的地址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包括:通过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向第二路由交换机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通过第二路由交换机和地球站的地址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
在该方案中,第二路由交换机可以用于确定第二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当第二路由交换机接收到第二通信数据之后,由于第二通信数据包中包括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因此,第二路由交换机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数据包中的地球站的地址确定需要将第二通信数据包传输至地球站,因此,第二路由交换机可以根据地球站的地址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将批量第一通信数据包传输至地球站,进而可以避免逐个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处理导致无法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的问题,实现了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在上述方案中,若第二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改变,比如,第二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改变前为第一卫星传输到第二卫星,第二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改变后为第一卫星传输到第二卫星,第二卫星传输到第三卫星,此时,第二卫星在接收到第一卫星传输的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第二路由交换机确定第二通信数据包的传输路由的终点卫星不是第二卫星,此时,若第二卫星与第三卫星之间有星间链路,则第二路由交换机将第二通信数据包传输到第三卫星中,且第二卫星不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若第二卫星与第三位行之间没有星间链路,则在地球站与第二卫星可通信的情况下,第二路由交换机根据地球站的地址使第二卫星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然后第二卫星将第二通信数据包暂存至连接的地球站中,当第三卫星运行到可以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时,地球站将第二通信数据包上传至第三卫星中。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卫星包括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相应地,向地球站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通过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向地球站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该方案中,第二卫星中设置有用于进行星地通信的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从而实现第二卫星与地面的地球站之间进行数据交互,这样在第二卫星通过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时,就可以实现向地球站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因此,通过第二卫星中的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可以实现第二卫星与地球站之间的信息交互。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01:接收第一卫星的星地广播。
在该步骤中,星地广播用于提示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
S402:根据星地广播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
在该步骤中,第一卫星向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星地广播之后,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就可以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该第一通信数据包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也可以在未接收到第一卫星的星地广播的情况下,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此时,该第一通信数据包可以为用户业务流较为紧急时产生的是通信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状态为紧急状态,若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需要等待第一卫星发送的星地广播才可以向第一卫星发送紧急状态的第一通信数据包,则会导致紧急状态的第一通信数据包无法及时发送到第一卫星中,从而造成数据传输缓慢,对用户造成极大的影响。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卫星发送的星地广播之后,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由于第一通信数据包中包括地球站的地址,因此,第一卫星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数据包之后,可以向第二卫星批量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且第二卫星也可以根据地球站的地址将第一通信数据包发送至地球站,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第一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也即,实现了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地球站,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接收第二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该步骤中,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
在上述方案中,地球站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卫星可以与可通信地球站之间周期性地建立双向星地链路,从而实现将第二通信数据包传输至用户所在的地球站中。
S502:向运管控制子系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该步骤中,运管控制子系统可以通过地面专用网络管理分布在地球上的多个地球站,从而实现将地球站接收的通信数据包通过地面专用网络分发到目标用户。因此,地球站可以向运管控制子系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上述方案中,若第二卫星不是第二通信数据包传输的终点卫星,则地球站可以暂存第二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当第二通信数据包传输的终点卫星与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之后,地球站可以向第二通信数据包传输的终点卫星上传第二通信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地球站在接收到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的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就可以向运管控制子系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由运管控制子系统向目标用户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从而实现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运管控制子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01:接收地球站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该步骤中,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
S602:向目标用户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在该步骤中,运管控制子系统可以通过地面专用网络管理分布在地球上的多个地球站,从而实现将地球站接收的通信数据包通过地面专用网络分发到目标用户。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地球站在接收到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的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就可以向运管控制子系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由运管控制子系统向目标用户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从而实现对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大量通信数据包进行批量传输的目的,降低了批量传输通信数据包的时延,满足了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
从总体上来说,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批处理路由架构实现更好地适应突发的通信数据包整体传输路由的优化,改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总体传输时延;并且,批处理优选策略兼顾了用户业务服务类型、地球站或者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可通信剩余时长、星间跳数、平均时延等约束条件,对通信数据包进行快速分组,使传输路由的计算更为高效合理,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用户业务流星间传输路径碎片化程度;同时,批处理路由算法按最小星间链路跳数、传输最多通信数据包个数为优化目标,通过利用先验更新的备选路径进行传输路由计算,可以保障好的算法速率和优化结果;以及,调度交换模块可以在突发链路建链变化信息更新后及时调整交换通信数据包的输出端口,从而提高星间链路资源利用率,是一种既可以满足要求低传输时延的批量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要求,又可以提高对通信数据包进行传输的效率的技术实现方法。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70包括:
用于实现前述图2所示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任意功能模块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的方式实现。
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发送模块71、第一接收模块72、调整模块73和第二发送模块74。
第一发送模块71,用于向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星地广播,星地广播用于提示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
第一接收模块72,用于接收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包;
调整模块73,用于按照预设条件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
第二发送模块74,用于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卫星包括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相应地,第一接收模块72还用于通过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接收第一通信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卫星还包括第一路由交换机;相应地,调整模块73还用于通过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向第一路由交换机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通过第一路由交换机按照预设条件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卫星还包括调度交换模块;相应地,该装置还用于在通过第一路由交换机按照预设条件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将第二通信数据包存储至调度交换模块;通过调度交换模块按照预设周期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每个预设周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的大小不同。
可选的,第一卫星还包括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相应地,第二发送模块74还用于通过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向第二卫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可选的,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优先级通过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第一传输路由确定,第一传输路由用于表示传输第一通信数据包所经过的卫星。
可选的,该装置还用于在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第一传输路由变化为第二传输路由时,根据第二传输路由将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三通信数据包,第三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向第三卫星发送第三通信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卫星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80包括:
用于实现前述图3所示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任意功能模块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的方式实现。
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块81、通信模块82和第三发送模块83。
第二接收模块81,用于接收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
通信模块82,用于根据地球站的地址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
第三发送模块83,用于向地球站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通信数据包还包括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地址;相应的,该装置还用于根据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地址与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向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可选的,第二卫星包括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相应地,第二接收模块81还用于通过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接收第二通信数据包,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与第一卫星的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可选的,第二卫星包括第二路由交换机;相应地,通信模块82还用于通过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向第二路由交换机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通过第二路由交换机和地球站的地址与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
可选的,第二卫星包括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相应地,第三发送模块83还用于通过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向地球站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卫星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90包括:
用于实现前述图4所示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任意功能模块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的方式实现。
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三接收模块91和第四发送模块92。
第三接收模块91,用于接收第一卫星的星地广播,星地广播用于提示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
第四发送模块92,用于根据星地广播向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100包括:
用于实现前述图5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任意功能模块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的方式实现。
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第四接收模块101和第五发送模块102。
第四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第二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
第五发送模块102,用于向运管控制子系统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地球站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110包括:
用于实现前述图6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任意功能模块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的方式实现。
例如,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五接收模块111和第六发送模块112。
第五接收模块111,用于接收地球站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
第六发送模块112,用于向目标用户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运管控制子系统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终端设备1200包括:
处理器1211、存储器1212、显示器1213;
存储器1212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211调用存储器1212存储的程序,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
在上述终端设备中,存储器1212和处理器1211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以通过一条或者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如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1212中存储有实现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包括可以软件或固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121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1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存储器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简称: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等。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程序。进一步地,上述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还可包括操作系统,其可包括各种用于管理系统任务(例如内存管理、存储设备控制、电源管理等)的软件组件和/或驱动,并可与各种硬件或软件组件相互通信,从而提供其他软件组件的运行环境。
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6)

1.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卫星,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星地广播,所述星地广播用于提示所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
接收所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
按照预设条件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所述预设条件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
向第二卫星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包括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
相应地,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
通过所述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接收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还包括第一路由交换机;
相应地,所述按照预设条件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
通过所述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向所述第一路由交换机发送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
通过所述第一路由交换机按照所述预设条件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还包括调度交换模块;
相应地,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路由交换机按照所述预设条件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存储至所述调度交换模块;
通过所述调度交换模块按照预设周期向所述第二卫星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每个所述预设周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的大小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还包括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
相应地,所述向所述第二卫星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向所述第二卫星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所述优先级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第一传输路由确定,所述第一传输路由用于表示传输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所经过的卫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的第一传输路由变化为第二传输路由时,根据所述第二传输路由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三通信数据包,所述第三通信数据包包括由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
向第三卫星发送所述第三通信数据包。
8.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卫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
根据所述地球站的地址与所述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
向所述地球站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还包括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地址;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的地址与所述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连接;
向所述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卫星包括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
相应地,所述接收第一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所述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与所述第一卫星的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卫星包括第二路由交换机;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地球站的地址与所述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向所述第二路由交换机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
通过所述第二路由交换机和所述地球站的地址与所述地球站进行通信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卫星包括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
相应地,所述向所述地球站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
通过所述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向所述地球站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
13.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卫星的星地广播,所述星地广播用于提示所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卫星发送第一通信数据包,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
根据所述星地广播向所述第一卫星发送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卫星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之后,按照预设条件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第二通信数据包,并向第二卫星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所述预设条件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
14.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地球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卫星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由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向第一卫星发送,所述第一卫星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之后,按照预设条件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并向所述第二卫星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所述预设条件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
向运管控制子系统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
15.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运管控制子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地球站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包,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包括由第一通信数据包组成的数据包组,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包括地球站的地址,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由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向第一卫星发送,所述第一卫星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之后,按照预设条件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调整为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并向第二卫星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所述预设条件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通信数据包的传输顺序;
向目标用户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包。
16.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卫星、第二卫星、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地球站以及运管控制子系统;
所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卫星与所述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所述地球站与所述运管控制子系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卫星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所述第二卫星用于执行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所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所述地球站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所述运管控制子系统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包括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第一路由交换机、调度交换模块和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
所述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与所述第一路由交换机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第一路由交换机与所述调度交换模块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所述调度交换模块与所述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相应地,所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星地通信数据收发器与所述第一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卫星包括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第二路由交换机和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
所述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与所述第二路由交换机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第二路由交换机与所述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相应地,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星间通信收发器与所述第二星间通信收发器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相应地,所述第二卫星与所述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卫星通过所述星地馈电数传收发器与所述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所述第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卫星进行通信连接。
20.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卫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模块。
21.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卫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模块。
22.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模块。
23.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应用于地球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模块。
24.一种通信数据包的处理装置,应用于运管控制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的模块。
2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CN202210058034.0A 2022-01-19 2022-01-19 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0959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8034.0A CN114095971B (zh) 2022-01-19 2022-01-19 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8034.0A CN114095971B (zh) 2022-01-19 2022-01-19 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5971A CN114095971A (zh) 2022-02-25
CN114095971B true CN114095971B (zh) 2022-05-10

Family

ID=80308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8034.0A Active CN114095971B (zh) 2022-01-19 2022-01-19 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959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74614A (zh) * 2023-09-15 2023-10-31 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终端远程升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2719A2 (en) * 2006-01-18 2007-07-26 Overhorizon (Cyprus) P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with mobile terrestrial terminals
CN107041011A (zh) * 2017-06-20 2017-08-11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案可变的轮询控制卫星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9302329A (zh) * 2018-12-25 2019-02-01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路由路径的优化重构方法及系统
CN112953619A (zh) * 2018-12-25 2021-06-11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2171A (en) * 1980-12-29 1983-12-20 Allied Corporation, Law Departm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8214707B2 (en) * 2007-06-26 2012-07-03 Asper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liable data transfer
CN104185241B (zh) * 2014-09-09 2017-11-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适用于受限卫星网络的路由方法
CN113131995B (zh) * 2018-12-06 2022-07-29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网络
CN109889929B (zh) * 2018-12-20 2020-06-1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卫星光突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11277316B (zh) * 2019-12-27 2021-05-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328781B (zh) * 2021-05-21 2022-08-16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天地一体化融合网络、寻呼方法和核心网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2719A2 (en) * 2006-01-18 2007-07-26 Overhorizon (Cyprus) P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with mobile terrestrial terminals
CN107041011A (zh) * 2017-06-20 2017-08-11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案可变的轮询控制卫星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9302329A (zh) * 2018-12-25 2019-02-01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路由路径的优化重构方法及系统
CN112953619A (zh) * 2018-12-25 2021-06-11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5971A (zh)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54958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earning and dynamic routing of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2217555B (zh) 一种基于sdn架构并采用sr路由协议的编队卫星路由方法
EP3520449B1 (en) Routing by mobile network nodes
US5579307A (en) Packet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quasi-real-time control
US750238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packet distribution in a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network
CN111294108B (zh) 一种面向正交圆轨道构型卫星星座的高效路由方法
CN106201356B (zh) 一种基于链路可用带宽状态的动态数据调度方法
CN113452432B (zh) 多波束低轨卫星通信下行资源动态分配方法
CN105830401A (zh) 具有虚拟范围延伸器的软件定义的网络基础设施
US5499237A (en) Waste canceling packet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155118A (zh) Bgp路由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271368A (zh) 基于跨层资源优化的空天信息网络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4412549A (zh) 通信网络的网络实体
CN114095971B (zh) 通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5638B (zh) 星间网络通信方法、通信卫星以及系统
CN113489525A (zh) 一种用于leo卫星星座的路由方法
Shi et al. Traffic aware inter-layer contact selection for multi-layer satellite terrestrial network
Ma et al. Satellite-terrestrial integrated 6G: An ultra-dense LEO networking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CN109040865A (zh) 一种卫星光突发交换冲突消解调度实现系统及方法
Rahman et al. Quadrant based intelligent energy controlled multicast algorithm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Zhou et al. Adaptive routing strategy based on improved double Q-learning for satellite Internet of Things
Ning et al. Load-balancing routing algorithm against inter-satellite link congestion in LEO satellite optical networks
Zhu et al. Efficient hybrid multicast approach in wireless data center network
CN106789661A (zh) 一种信息转发方法及天基信息网络系统
CN106941371B (zh) 卫星测控网络按需文件可靠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