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5353A - 路由器、用于路由器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路由器、用于路由器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5353A
CN114095353A CN202010788791.4A CN202010788791A CN114095353A CN 114095353 A CN114095353 A CN 114095353A CN 202010788791 A CN202010788791 A CN 202010788791A CN 114095353 A CN114095353 A CN 114095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router
private sub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87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ris Enterpris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Arris Enterpris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ris Enterprises LLC filed Critical Arris Enterprises LLC
Priority to CN2020107887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5353A/zh
Priority to PCT/US2021/034806 priority patent/WO2022031350A1/en
Priority to US17/333,371 priority patent/US11388051B2/en
Priority to EP21735032.1A priority patent/EP4193626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095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5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04L63/0272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04L12/4625Single bridge functionality, e.g. connection of two networks over a single bri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0Router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04L63/0209Architectural arrangements, e.g. perimeter networks or demilitarized z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路由器、用于路由器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装置。一种路由器,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指令;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提供彼此隔离的多个私有子网络,每个私有子网络具有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以及响应于来自连接至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第一私有子网络的第一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一处理的请求,仅针对与第一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处理。

Description

路由器、用于路由器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路由器领域,特别涉及能够提供多个私有子网络的路由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家用路由器针对家庭设计。在家庭模式下,为了家庭网络的安全性,路由器通常能够提供两个分开的子网络:主网络和访客网络,其中主网络供家庭成员使用,而访客网络则供客人临时使用。为了优先保证主网络的带宽,访客网络的可用带宽被限制。而且,访客网络内的设备无权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来查看网络配置信息。
然而在多个室友合租的情况下,仅仅提供两个分开的子网络可能是不够的,而且可用带宽受限的访客网络也不适合分配给任何室友使用。因而通常是合租的多个室友共用路由器的主网络。但是由于路由器中的防火墙功能往往只用于对从广域网侧到局域网侧的数据流量进行过滤,而很少能够阻挡同一个局域网内的流量,因而在这种方案中室友之间的设备能够相互访问,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类似地,在企业网络中,也存在为共享一个局域网的多个部门分别提供网络连接同时保证各部门网络的安全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当前路由器使用模式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些,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路由器、用于路由器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装置,能够提供多个网络供不同用户接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网络连接需求,同时保证各用户网络之间的隔离和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路由器。该路由器可以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指令;以及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提供彼此隔离的多个私有子网络,每个私有子网络具有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以及响应于来自连接至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第一私有子网络的第一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一处理的请求,仅针对与第一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响应于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访问的请求,向第一用户设备仅发送第一网络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响应于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修改的请求,仅修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提供与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隔离的公共子网络;以及响应于来自连接至公共子网络的第二用户设备的对与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二处理的请求,针对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二处理。注意关于“处理”的形容词“第一”和“第二”用于对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处理的实例进行区分,而不是描述处理的实例相对于彼此的时序或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在针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处理之后,响应于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二处理的请求,禁止针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二处理。禁止处理包括阻止或略过发起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响应于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私有子网络创建请求,提供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能够与中继器一起使用,并且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将连接到所述路由器的所述中继器配置为对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进行中继放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能够与中继器一起使用,并且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将连接至所述路由器的所述中继器配置为仅对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在所述中继器所要部署的位置处的私有子网络进行中继放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分别被分配在不同的互联网协议(IP)网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接入密码;和路由器附加网络功能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信息包括接入密码,并且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确定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连接至第一私有子网络的网络连接请求包括与第一私有子网络对应的接入密码;以及将第一用户设备连接至第一私有子网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路由器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彼此隔离的多个私有子网络,每个私有子网络具有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以及响应于来自连接至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第一私有子网络的第一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一处理的请求,仅针对与第一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提供与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隔离的公共子网络;以及响应于来自连接至公共子网络的第二用户设备的对与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二处理的请求,针对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针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处理之后,响应于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二处理的请求,禁止针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私有子网络创建请求,提供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与处理器一起使用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路由器的上述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路由器和通信连接到路由器并且被配置为对由路由器提供的该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进行中继放大的中继器。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路由器的上述方法的单元。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并示出如何实现本公开,现在将以举例的方式参照附图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路由器的示例性配置框图;
图2示出了由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路由器提供的网络部署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路由器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路由器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路由器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注意,在整个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进行以下详细描述,并且提供以下详细描述以帮助全面理解本公开的各种示例实施例。以下描述包括各种细节以帮助理解,但是这些细节仅被认为是示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本公开是由随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的。在以下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和短语仅用于能够清楚一致地理解本公开。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了对公知的结构、功能和配置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描述的示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图1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路由器100的示例性配置框图。虽然在本文中被称为路由器,但是路由器100例如可以是能够组合调制解调器、接入点、2层/3层交换机、网关和/或路由器的功能的硬件电子设备。本公开还设想路由器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IP/QAM机顶盒(STB)或智能媒体设备(SMD)的功能,该IP/QAM机顶盒(STB)或智能媒体设备(SMD)能够解码音频/视频内容并播放“越过运营商”(OTT)媒体服务或多系统运营商(MSO)提供的内容。
如图1所示,路由器100包括用户接口10、网络接口11、电源12、广域网(Wide AreaNetwork,WAN)接口13、存储器14和控制器16。用户接口1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按钮、键盘、小键盘、LCD、CRT、TFT、LED、HD或其它类似的显示设备,包括具有触摸屏能力使得能够进行用户和路由器之间的交互的显示设备。
网络接口11可以包括各种网卡以及以软件和/或硬件实现的电路系统,以便能够使用有线或无线协议与中继器设备或用户设备通信。有线协议例如是以太网协议、同轴电缆多媒体联盟(MoCA)规范协议、USB协议或其它有线通信协议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无线协议例如是任何IEEE 802.11Wi-Fi协议,蓝牙协议、低功耗蓝牙(BLE)或根据无线技术标准进行操作用于使用任何许可的或未许可的频带(诸如公民宽带无线电服务(CBRS)频带、2.4GHz频带、5GHz频带、6GHz频带或60GHz频带)在短距离上交换数据的其他短距离协议,包括RF4CE协议、ZigBee协议、Z-Wave协议或IEEE 802.15.4协议等。在网络接口使用无线协议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接口1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未示出)或者用于耦合到一个多个天线的电路节点。路由器100可以通过网络接口11向用户设备提供局域网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接口11可以包括设置在路由器100上的以太网端口、MoCA端口或Wi-Fi端口,分别用于与中继器设备或用户设备的以太网接口、MoCA接口或Wi-Fi接口连接,以提供相应功能。以太网端口可以是配置在路由器100上的物理端口,例如通过网线与用户设备的以太网接口连接并通信。MoCA端口可以是配置在路由器100上的物理端口,通过例如同轴电缆与用户设备的MoCA接口连接并通信。另外,Wi-Fi接口例如可以是由路由器100的控制器实现的虚拟端口,通过无线的方式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与用户设备的Wi-Fi接口连接并通信。
电源12通过内部总线17向路由器100的内部组件提供电力。电源12可以是自备电源,诸如电池组,其接口通过(例如,直接或通过其他设备)连接到插座的充电器供电。电源12还可以包括可拆卸以供替换的可再充电电池,例如NiCd、NiMH、Li-ion或Li-pol电池。WAN接口13可以包括各种网卡以及以软件和/或硬件实现的电路系统,以实现路由器设备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或MSO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14包括单个存储器或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或存储位置,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EPROM、EEPROM、闪存、FPGA的逻辑块、硬盘或存储器层次结构的任何其他各层。存储器14可以用于存储任何类型的指令、软件或算法,包括用于控制路由器100的一般功能和操作的软件15。
控制器16控制路由器100的一般操作,并执行与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诸如中继器和用户设备)有关的管理功能。控制器16可以包括但不限于CPU、硬件微处理器、硬件处理器、多核处理器、单核处理器、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DSP或其他类似的处理设备,能够执行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实施例的用于控制路由器100的操作和功能的任何类型的指令、算法或软件。控制器16可以是在计算系统中执行功能的数字电路系统、模拟电路系统或混合信号(模拟和数字的组合)电路系统的各种实现。控制器16可以包括例如诸如集成电路(IC)、单独处理器核心的部分或电路、整个处理器核心、单独的处理器、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可编程硬件设备、和/或包括多个处理器的系统。
可以使用内部总线17来建立路由器100的组件(例如10-12、14和16)之间的通信。
尽管使用特定组件来描述路由器100,但是在替选实施例中,路由器100中可以存在不同的组件。例如,路由器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控制器、存储器、网络接口、WAN接口和/或用户接口。另外,路由器100中可能不存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100可以包括在图1中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另外,尽管在图1中示出单独的组件,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给定组件的一些或全部可以集成到路由器100中的其他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此外,可以使用模拟和/或数字电路的任何组合来实现路由器100中的电路和组件。
图2例示了由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路由器提供的网络部署的示意图。局域网21由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路由器利用其网络接口提供。例如,局域网21可以是由如图1所示的路由器100利用其以太网端口、MoCA端口、Wi-Fi端口和/或它网络接口提供的网络的合集。在一些实施例中,局域网21是根据任何IEEE 802.11Wi-Fi协议操作的无线局域网(WLAN)。
为了为多个不同用户提供专属网络,在局域网21的网络空间内划分出分开的多个私有子网络22。如图2所示,为用户1至用户3分别提供了三个私有子网络22-1、22-2和22-3中的相应私有子网络。用户的用户设备23通过其相应的网络接口接入与用户相应的私有子网络,从而可以通过路由器与外部网络(例如广域网)通信。在一个私有子网络内的多个用户设备可以直接通信,包括使用物理层设备(诸如,传输介质、中继器、集线器等)进行直接通信。多个私有子网络22之间是彼此隔离的。具体来说,一个私有子网络内的用户设备不能直接与另一个私有子网络内的用户设备进行通信,而是需要借助路由器的路由转发功能,而路由器可以被配置为禁止、阻止或以其它方式不允许从一个私有子网络到另一个私有子网络的通信,从而实现多个私有子网络之间的相互隔离。稍后将结合图3具体介绍路由器提供多个私有子网络的方法。
应该理解,虽然图2中示出了三个私有子网络,但可以根据需要将私有子网络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或以上。而且,私有子网络的数量不局限于根据用户数量提供,而是可以根据其它实际需求提供。例如,在合租的使用场景中,可以根据房间数量设置私有子网络的数量。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路由器的方法300的流程图。该方法300例如可以用于如图1所示的路由器100。下面将参照图1和图3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路由器以及用于路由器的方法。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02中,控制器16通过网络接口11提供彼此隔离的多个私有子网络,每个私有子网络具有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同一路由器的所有网络接口的不同子集提供的网络作为不同的私有子网络。网络接口的子集可以按照物理端口划分,也可以按照端口类型划分。例如,可以按路由器的以太网端口数量或者按路由器的以太网端口、MoCA端口和Wi-Fi端口的类型划分多个私有子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一个网络端口扩展成多个虚拟网络端口来提供多个私有子网络。例如,可以从路由器的一个Wi-Fi端口扩展出多个不同的Wi-Fi子网络来作为供用户设备接入的多个私有子网络。每个私有Wi-Fi子网络可以具有相应的网络标识符(例如,服务集标识符(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各个私有Wi-Fi子网络可以工作在不同频率,以避免相互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私有子网络分别被分配在不同的互联网协议(IP)网段。路由器100可以通过设置分配给每个私有子网络(进一步地,分配给提供该私有子网络的网络接口)的IP地址范围和子网掩码来确保该不同私有子网络的网络地址不同,即在不同IP网段。例如,在图2中,私有子网络22-1、22-2和22-3的网络地址可以分别为192.168.27.X,192.168.28.X,192.168.29.X,而子网掩码均为255.255.0.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路由器100可以通过识别数据分组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来确定该数据分组是从一个私有子网络到另一个私有子网络并阻止该数据分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接入密码和/或路由器附加网络功能设置。接入密码可以用于用户设备接入该私有子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私有子网络设置有接入密码的情况下,路由器100的控制器16可以确定来自用户设备的针对该私有子网络的网络连接请求是否包括与该私有子网络对应的接入密码,并且响应于确定网络连接请求包括对应的接入密码,将用户设备连接至该私有子网络。为私有子网络设置相应的接入密码能够提高子网络的安全性,因为接入密码可以仅告知与私有子网络所专属的用户,从而避免其它用户连接到该私有子网络。
路由器附加网络功能设置是对路由器除了传统路由转发功能之外的附加网络功能进行设置的信息。附加网络功能例如可以是家长控制功能、隔离区(DMZ)功能或端口映射功能等。对私有子网络增加附加网络功能能够丰富私有子网络的使用场景。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每个私有子网络可以具有相同的路由器附加网络功能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私有子网络可以具有不同的路由器附加网络功能设置,从而实现私有子网络的个性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创建私有子网络的命令和/或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可以以程序指令的形式预先存储在路由器的存储器(例如图1的存储器14)或外部服务器或云存储器中,并且控制器16可以运行程序指令来自动生成多个私有子网络和/或进行相应网络配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创建私有子网络的命令和/或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可以由用户通过Web形式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或者应用程序等交互接口输入,并且控制器16响应于该输入才生成多个私有子网络和/或进行相应网络配置。用户输入的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也可以被控制器16存储在路由器的存储器(例如图1的存储器14)或外部服务器或云存储器中,以供后续检索。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02中,响应于来自连接至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第一私有子网络的第一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一处理的请求,控制器16仅针对与第一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处理。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是具有至少一个网络接口的任何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是: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基于云的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消费电子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无线电节点、路由器、交换机、接入点和/或其他电子设备。如前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利用其网络接口与路由器的网络接口中与一个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端口通信,从而连接至该私有子网络。例如,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利用其以太网接口与路由器的以太网端口的网线连接来接入至以太网端口对应的私有子网络。又例如,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扫描路由器提供的多个Wi-Fi私有子网络,基于SSID选择一个Wi-Fi私有子网络进行连接。如前所述,在进一步的示例中,若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包括接入密码,则第一用户设备还需要提供接入密码,并在验证成功后才连接到该私有子网络。
应当理解,“第一私有子网络”意指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任意一个私有子网络,其中“第一”仅为了方便描述,而不旨在强调顺序。同样“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是连接至第一私有子网络的任意一个用户设备,其中“第一”仅为了方便描述,而不旨在强调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器100可以与一个或多个中继器一起使用,以使得该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每一个私有子网络可以由相应的中继器进行中继放大。中继器是对其所接收到的有线或无线网络的信号进行放大并发射经放大的信号的网络设备。由于中继器能够延长网络的覆盖范围,因此也可以被称为延伸器。如图2所示,中继器25-1和中继器25-2可以分别接入私有子网络22-1和私有子网络22-2中,并且私有子网络22-1和私有子网络22-2中的用户设备23与路由器100之间的通信可以分别途径中继器25-1和中继器25-2并被相应中继器放大。虽然在图2中仅示出了中继器25-1和中继器25-2,但应该理解,其它私有子网络也可以具有中继器,而且一个私有子网络中可以具有多个中继器。在一些示例中,中继器可以被配置为仅对一个私有子网络进行中继放大。在另一些示例中,中继器可以被配置为对多于一个私有子网络进行中继放大。例如,双频Wi-Fi中继器可以对2.4GHz和5GHz的两个Wi-Fi子网络同时进行中继放大。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一种包括路由器100和一个或多个中继器的通信系统,其中中继器通信连接到路由器。
通常,中继器不改变其所中继放大的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但在一些情况下,中继器可以改变所中继放大的网络的至少部分网络配置信息。例如,Wi-Fi中继器可以产生一个新的Wi-Fi网络,该Wi-Fi网络的SSID和接入密码不同于原Wi-Fi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原网络配置信息和改变后的网络配置信息的组合作为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器可以根据存储在内部或外部或云端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被预先配置为对哪个或哪些私有子网络进行中继放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中继器可以被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至路由器,并由路由器对其进行配置,以确定所要进行中继放大的私有子网络。例如,中继器可以通过网线连接至路由器,用户可以通过Web形式的GUI或应用程序对中继器进行设置,以指定要进行中继放大的私有子网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路由器100的控制器16可以将连接至该路由器的中继器配置为仅对在中继器所要部署的位置处的私有子网络进行中继放大。例如,图2中中继器25-1要被部署用户1的位置(例如,房间)处,则中继器25-1可以被路由器100配置为仅对用户1的位置处要使用的私有子网络22-1进行中继放大。相应地,部署在用户2的位置处的中继器25-2可以被路由器100配置为仅对私有子网络22-2进行中继放大。由此,能够将多个私有子网络按位置进行部署,进一步增强了私有子网络的隔离和安全性。
返回至图3,在步骤S304中,响应于来自连接至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第一私有子网络的第一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一处理的请求,控制器16仅针对与第一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第一处理。
连接至第一私有子网络的第一用户设备可以请求对第一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一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可以包括访问和/或修改。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这样的请求,控制器16可以根据接收该请求的网络端口或者该请求中包括的源地址确定发送该请求的第一用户设备连接至第一私有子网络,并由此仅对与第一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第一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访问的请求,控制器16可以仅将第一网络配置信息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例如,控制器16可以从存储器14仅检索第一网络配置信息,并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检索结果。第一网络配置信息可以在第一用户设备处通过Web形式的GUI或应用程序等交互接口向用户呈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修改的请求,控制器16可以仅修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能请求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访问并修改,响应于此,控制器16可以仅发送并修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路由器,通过仅对发出请求的用户设备所连接至的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处理,能够防止一个私有子网络中的用户设备对另一个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处理,从而进一步保证私有子网络之间的隔离和安全性。以图2为例进行说明。例如,连接至私有子网络22-1的用户设备23-1仅被允许对私有子网络22-1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处理,而不能对其它私有子网络22-2和22-3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处理。进一步地,在网络配置信息包括接入密码的情况下,用户设备22-1仅能修改私有子网络22-1的接入密码,而不能修改其它两个私有子网络的接入密码。这样,可以防止用户1的用户设备私自接入用户2和用户3的私有网络并对其安全性带来风险。
接下来,参照图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路由器的方法400的示例性流程图。该方法400例如可以用于如图1所示的路由器100。在方法400中,步骤S302和步骤S304与参照图3描述的方法300相同,所以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以下,将仅描述与图3中的方法300不同的步骤S402和步骤S404。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402中,可以提供与多个私有子网络隔离的公共子网络。在图4中,该步骤S402图示为在步骤S302之前执行,但也可以相对于步骤S302和步骤S304以任意次序(包括同时)被执行。
与前文描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之间的隔离相同,公共子网络与私有子网络之间的隔离也表示连接至公共子网络的用户设备不能与私有子网络中的用户设备直接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公共子网络与私有子网络设置为由路由器上不同的网络端口(包括扩展的虚拟网络端口)提供。例如,公共子网络可以与多个私有子网络均为Wi-Fi网络,但具有不同的SSID,并工作在不同的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公共子网络设置在与私有子网络不同的IP网段来实现隔离。例如,在图2中,在私有子网络22-1、22-2和22-3的网络地址分别为192.168.27.X,192.168.28.X,192.168.29.X,而子网掩码均为255.255.0.0的示例中,可以将公共子网络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0.X。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6可以根据存储在路由器的存储器或外部服务器或云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来自动提供公共子网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6可以响应于用户通过Web形式的GUI或者应用程序等交互接口输入的创建公共子网络的命令来提供公共子网络。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404中,响应于来自连接至公共子网络的第二用户设备的对与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二处理的请求,针对与该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执行第二处理。在图4中,该步骤S404图示为在步骤S302和步骤S304之间执行,但也可以以任意其他次序被执行,只需保证步骤S404在步骤S402之后。
应当理解,“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二处理”仅仅是为了描述方便,而不旨在限定次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与第一用户设备是不同的用户设备,但除了第二用户设备连接至公共子网络外,其它特征和功能与第一用户设备相同,因此不重复描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与第一用户设备为同一用户设备。也就是说,用户设备可以在公共子网络和私有子网络之间切换。同样,“第二处理”和“第一处理”仅仅是名称上区分,前面对“第一处理”的描述同样适用于“第二处理”。
与私有子网络类似,公共子网络也可以具有相应的网络配置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接入密码和/或路由器附加网络功能设置(例如,家长控制功能、隔离区功能或端口映射功能等功能的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以前文类似的方式使用接入密码连接至公共子网络。连接至公共子网络的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例如,通过Web形式的GUI或者应用程序等交互接口)请求对公共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二处理。控制器16可以准许对公共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该处理。
可以看到,公共子网络与私有子网络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连接至公共子网络的用户设备可以针对任何私有子网络(以及公共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处理,而连接至私有子网络的用户设备仅能够针对所连接的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公共子网络在其它方面的特征可以与私有子网络相同。
通过提供公共子网络,根据本公开的路由器能够提供对任意私有子网络的管理功能。以图2为例进行说明。例如,连接至公共子网络24的用户设备23-2可以被准许对私有子网络22-1至22-3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以及公共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访问和/或修改,由此能够提供对局域网21的宏观管理。另一方面,根据本公开的路由器能够丰富整个局域网的使用场景。例如,在多室友合租的场景中,一些共用的电子设备,例如电视、投影仪等可能不适合接入任何一个室友的私有子网络中,而适合接入公共子网络。当某个室友想通过手机投屏到电视进行分享时,连接至私有子网络的手机无法与连接至公共子网络的电视直接通信。此时,可以将手机切换至公共子网络来与同一子网络中的电视进行数据通信。
在一些情况下,将步骤S402限定为在步骤S302之前执行(即先提供公共子网络,再提供私有子网络)是有利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6可以响应于来自连接至公共子网络的第二用户设备的私有子网络创建请求,提供多个私有子网络。由此,公共子网络可以作为创建私有子网络功能的入口。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私有子网络创建请求还可以包括私有子网络的数量和各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结合图2说明一个具体的示例。为了与传统的家庭模式相兼容,路由器100可以先仅提供一个公共子网络24。用户设备23-2接入该公共子网络,并且可以通过Web形式的GUI或应用程序访问该公共网络的配置信息界面。用户可以在用户设备23-2上选择启用家庭模式还是私有子网络模式。若启用家庭模式,则路由器按照传统方式工作。若启用私有子网络模式,则用户还可以继续设置私有子网络的数量和每个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例如,接入密码或者各种路由器附加网络功能设置)。在私有子网络为无线局域网的情况下,还可以为各个私有子网络设置不同的SSID。接下来,控制器16在步骤S302中响应于接收到这些设置信息来提供相应的私有子网络。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6可以根据需要为公共子网络和各私有子网络分配带宽资源。与路由器的传统家庭模式中主网络被优先分配带宽资源而访客网络的带宽资源受限不同,根据本公开的路由器能够更加灵活地满足各种网络使用需求。
接下来,参照图5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路由器的方法500的示例性流程图。该方法500例如可以用于如图1所示的路由器100。在方法500中,步骤S302和步骤S304与参照图3描述的方法300相同,步骤S402和步骤S404与参照图4描述的方法400相同,所以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以下,将仅描述与图3中的方法300和图4中的方法400不同之处。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502中,在针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第一处理之后,响应于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二处理的请求,控制器16可以禁止针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第二处理。
如前所述,在方法400中,连接至公共子网络的用户设备可以对任意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处理。然而,根据方法500,一旦有用户设备连接到某个私有子网络,并对该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了处理(例如,访问和/或修改),则之后连接至公共子网络的用户设备将无法再对该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因此,在方法500中,若在步骤S304之后执行步骤S404,需要将步骤S404和步骤S502结合,即控制器16仅准许针对与该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中除第一网络配置信息之外的其余网络配置信息执行第二处理。
再次以图2为例进行说明。例如,起初,连接至公共子网络24的用户设备23-2可以被准许对私有子网络22-1至22-3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访问和/或修改;然而,若用户设备23-1连接至私有子网络22-1并且对其网络配置信息进行了访问和/或修改,而私有子网络22-2和私有子网络22-3的网络配置信息尚未被访问或修改,则用户设备23-2将不能再对私有子网络22-1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访问和/或修改,但仍可以对私有子网络22-2和私有子网络22-3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访问和/或修改。在更具体的示例中,用户设备23-2起初可以查看所有私有子网络的接入密码,而一旦用户设备23-1修改了网络22-1的接入密码,则用户设备23-2无法再查看网络22-1的接入密码。
由此,私有子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可以被私有化,进一步保障了其安全性。
本公开可以被实现为装置、系统、集成电路和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的任何组合。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实现为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集成电路(IC)、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系统LSI、超级LSI或超LSI组件。
本公开包括软件、应用程序、计算机程序或算法的使用。可以将软件、应用程序、计算机程序或算法存储在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以使诸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计算机执行上述步骤和附图中描述的步骤。例如,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可执行指令存储软件或算法,并且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关联执行该软件或算法的一组指令,以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路由器的多个私有子网络。
软件和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程序、软件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组件或代码)包括用于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以高级过程性语言、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功能性编程语言、逻辑编程语言或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是指用于向可编程数据处理器提供机器指令或数据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装置或设备,例如磁盘、光盘、固态存储设备、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设备(PLD),包括将机器指令作为计算机可读信号来接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举例来说,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只读存储器(EEPROM)、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可以用于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携带或存储所需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及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磁盘或盘包括紧凑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复制数据,而盘则通过激光以光学方式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另外,以上描述提供了示例,而不限制权利要求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讨论的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改变。各种实施例可以适当地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过程或部件。例如,关于某些实施例描述的特征可以在其他实施例中被结合。

Claims (22)

1.一种路由器,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指令;以及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
提供彼此隔离的多个私有子网络,每个私有子网络具有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以及
响应于来自连接至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第一私有子网络的第一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一处理的请求,仅针对与第一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
响应于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访问的请求,向第一用户设备仅发送第一网络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
响应于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修改的请求,仅修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路由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
提供与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隔离的公共子网络;以及
响应于来自连接至公共子网络的第二用户设备的对与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二处理的请求,针对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由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
在针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处理之后,响应于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二处理的请求,禁止针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由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
响应于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私有子网络创建请求,提供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所述路由器用于与中继器一起使用,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
将连接至所述路由器的所述中继器配置为对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进行中继放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所述路由器用于与中继器一起使用,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
将连接至所述路由器的所述中继器配置为仅对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在所述中继器所要部署的位置处的私有子网络进行中继放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其中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分别被分配在不同的互联网协议(IP)网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其中所述网络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
接入密码;和
路由器附加网络功能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器,其中所述第一网络配置信息包括接入密码,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以使所述路由器执行至少以下操作:
确定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连接至第一私有子网络的网络连接请求包括与第一私有子网络对应的接入密码;以及
将第一用户设备连接至第一私有子网络。
12.一种用于路由器的方法,包括:
提供彼此隔离的多个私有子网络,每个私有子网络具有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以及
响应于来自连接至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第一私有子网络的第一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一处理的请求,仅针对与第一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提供与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隔离的公共子网络;以及
响应于来自连接至公共子网络的第二用户设备的对与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二处理的请求,针对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二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针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处理之后,响应于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二处理的请求,禁止针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二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私有子网络创建请求,提供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
16.一种用于与处理器一起使用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至少以下操作:
提供彼此隔离的多个私有子网络,每个私有子网络具有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以及
响应于来自连接至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第一私有子网络的第一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一处理的请求,仅针对与第一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还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至少以下操作:
提供与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隔离的公共子网络;以及
响应于来自连接至公共子网络的第二用户设备的对与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二处理的请求,针对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对应的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二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还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至少以下操作:
在针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一处理之后,响应于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对网络配置信息进行第二处理的请求,禁止针对第一网络配置信息执行所述第二处理。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还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至少以下操作:
响应于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私有子网络创建请求,提供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
20.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6和9-11中任一项所述的路由器;和
中继器,所述中继器通信连接到所述路由器并且被配置为对由所述路由器提供的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私有子网络进行中继放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中继器被配置为仅对所述多个私有子网络中的在所述中继器所要部署的位置处的私有子网络进行中继放大。
22.一种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单元。
CN202010788791.4A 2020-08-07 2020-08-07 路由器、用于路由器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装置 Pending CN1140953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8791.4A CN114095353A (zh) 2020-08-07 2020-08-07 路由器、用于路由器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装置
PCT/US2021/034806 WO2022031350A1 (en) 2020-08-07 2021-05-28 Router, method for router,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apparatus
US17/333,371 US11388051B2 (en) 2020-08-07 2021-05-28 Router, method for router,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apparatus
EP21735032.1A EP4193626A1 (en) 2020-08-07 2021-05-28 Router, method for router,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8791.4A CN114095353A (zh) 2020-08-07 2020-08-07 路由器、用于路由器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5353A true CN114095353A (zh) 2022-02-25

Family

ID=76624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8791.4A Pending CN114095353A (zh) 2020-08-07 2020-08-07 路由器、用于路由器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8051B2 (zh)
EP (1) EP4193626A1 (zh)
CN (1) CN114095353A (zh)
WO (1) WO2022031350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91931A1 (en) * 2003-03-13 2008-11-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broadcasting between subnetworks connected via a router
US20130182712A1 (en) * 2012-01-13 2013-07-18 Dan Aguayo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ite-to-site vpns of a cloud managed network
US2014028167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Aerohive Networks, Inc. Performing network activities in a network
US20170359124A1 (en) * 2016-06-10 2017-12-14 Tyco Electronics Subsea Communications Llc Techniques for provisioning network elements of a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dcn) and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20180013761A1 (en) * 2015-11-23 2018-01-11 Dojo-Labs Ltd Sub-networks based security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duct
US10021196B1 (en) * 2015-06-22 2018-07-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ivate service endpoints in isolated virtual networks
US10680945B1 (en) * 2018-09-27 2020-06-0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Extending overlay networks to edge routers of a substrate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6143B1 (en) * 2001-09-19 2006-04-25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based mobility
US8843239B2 (en) * 2010-11-19 2014-09-23 Nest Lab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related architectures for managing network connected thermostat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91931A1 (en) * 2003-03-13 2008-11-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broadcasting between subnetworks connected via a router
US20130182712A1 (en) * 2012-01-13 2013-07-18 Dan Aguayo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ite-to-site vpns of a cloud managed network
US2014028167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Aerohive Networks, Inc. Performing network activities in a network
US10021196B1 (en) * 2015-06-22 2018-07-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ivate service endpoints in isolated virtual networks
US20180013761A1 (en) * 2015-11-23 2018-01-11 Dojo-Labs Ltd Sub-networks based security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duct
US20170359124A1 (en) * 2016-06-10 2017-12-14 Tyco Electronics Subsea Communications Llc Techniques for provisioning network elements of a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dcn) and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10680945B1 (en) * 2018-09-27 2020-06-0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Extending overlay networks to edge routers of a substrate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93626A1 (en) 2023-06-14
WO2022031350A1 (en) 2022-02-10
US11388051B2 (en) 2022-07-12
US20220045904A1 (en) 2022-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84024A1 (en) Controlled guest access to wi-fi networks
US8085830B2 (en) LAN by ultra-wideband system and method
US8161543B2 (en) VLAN tunneling
US11445386B2 (en) Distributed Wi-Fi network visualization and troubleshooting
US2015006717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prioritizing user connections on network
US20070201540A1 (en) Hybrid power lin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210075618A1 (en) Device-independent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a passphrase and a policy
US9408061B2 (en) Distributed network layer mobility for unified access networks
US20130182651A1 (e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Client Internet Protocol Conflict Detection
US8611358B2 (en) Mobile 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US2014010509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advertisements and wireless discovery of virtual controller based access point clusters
US20230025898A1 (en) Wi-Fi networks with multiple par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US20180262978A1 (en) Sharing private network small cells with public networks
US9282461B2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providing improved flexible resource usage
CN106792821B (zh) 基于虚拟网关的接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1718329B1 (ko) 메인 AP와 멀티 서브 AP 모듈로 구성되는 IoT 네트워크 시스템
US10516998B2 (en) Wireless network authentication control
WO2016078375A1 (zh) 数据传送方法及装置
EP2426966B1 (en) Wireless extension of broadband acces
JP5937563B2 (ja) 通信基地局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4095353A (zh) 路由器、用于路由器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装置
US9231862B2 (en) Selective service based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flooding
US20210119859A1 (en) Topology Agnostic Security Services
TW202211662A (zh) 經由單個實體介面之多個虛擬介面
US20230198990A1 (en) Group identity assignment and policy enforcement for devices within the same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