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0011A - 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0011A
CN114090011A CN202111264258.9A CN202111264258A CN114090011A CN 114090011 A CN114090011 A CN 114090011A CN 202111264258 A CN202111264258 A CN 202111264258A CN 114090011 A CN114090011 A CN 114090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rogram
code
logic diagram
ed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42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智强
冯小卫
熊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Wisdom Yunt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Wisdom Yun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Wisdom Yunt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Wisdom Yun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642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00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90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00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40Transformation of program code
    • G06F8/41Compilation
    • G06F8/44Encoding
    • G06F8/447Target code gen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5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 G06F21/554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involving event detection and direct 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3Intelligent ed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登录,S2、逻辑图的绘制,S3、逻辑语句处理,S4、程序编辑:通过程序纠错模块对测试后的程序进行错误扫描处理,S5、程序纠错本发明涉及软件开发技术领域。该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可实现的通过将软件开发逻辑图的绘制和程序的编辑与大数据平台进行交互,来方便开发者提取使用,很好的达到了通过采用大数据库的识别提取,来使开发者能够快速方便绘制逻辑图和编辑程序代码的目的,实现了既快速又方便的进行软件开发,软件开发存在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开发者的工作效率,无需花费开发者大量的工作时间,从而大大方便了开发者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开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有大量、高速、多样、低价值密度、真实性五大特点。它并没有统计学的抽样方法,只是观察和追踪发生的事情。大数据的用法倾向于预测分析、用户行为分析或某些其他高级数据分析方法的使用。
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软件开发是一项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系统工程。软件一般是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的。通常采用软件开发工具可以进行开发。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与这些程序相关的文件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软件设计思路和方法的一般过程,包括设计软件的功能和实现的算法和方法、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编程和调试、程序联调和测试,然后进行编写再提交程序。
目前的软件开发存在操作不方便,使用繁琐,不能实现通过将软件开发逻辑图的绘制和程序的编辑与大数据平台进行交互,来方便开发者提取使用,无法达到通过采用大数据库的识别提取,来使开发者能够快速方便绘制逻辑图和编辑程序代码的目的,不能实现既快速又方便的进行软件开发,工作效率低,需要花费开发者大量的工作时间,从而给开发者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软件开发存在操作不方便,使用繁琐,不能实现通过将软件开发逻辑图的绘制和程序的编辑与大数据平台进行交互,来方便开发者提取使用,无法达到通过采用大数据库的识别提取,来使开发者能够快速方便绘制逻辑图和编辑程序代码的目的,不能实现既快速又方便的进行软件开发,工作效率低,需要花费开发者大量工作时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登录:通过用户交互终端内的用户登录模块登录用户帐号和密码,并通过用户权限认证模块进行权限认证,认证通过后通过用户操作模块访问系统后台服务器;
S2、逻辑图的绘制:通过软件逻辑图绘制单元内的软件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待开发软件的信息数据,再通过逻辑图绘制模块编辑待开发软件的算法逻辑图,在绘制编辑过程中通过逻辑图模板库模块进行逻辑图模板的选择和提取,逻辑图编辑完成后通过逻辑图纠错模块对逻辑图内的算法逻辑进行梳理和比较,若出现逻辑错误,则会弹出纠错窗口,用户能够在窗口进行修改编辑;
S3、逻辑语句处理:通过逻辑语句处理单元内的语句识别模块对步骤S2绘制完成逻辑图中的逻辑语句进行识别和转化,再通过代码生成模块将识别和转化的逻辑语句生成与之相对应的代码,然后通过代码自适应汇总模块通过自适应算法将生成的代码进行智能列队排列成系统能够识别的程序;
S4、程序编辑:通过软件代码编辑单元内的代码编辑模块将步骤S3生成的程序导入系统中,并且用户能够进行手动编辑,当需要使用模型代码时,通过模型代码导入模块向程序大数据库模块中查找并提取所需程序代码,通过程序取名编辑模块对程序的区域名进行设置,通过源代码加密模块对软件程序的源代码进行加密处理,之后通过程序此时模块对编辑设置完成的软件程序进行测试;
S5、程序纠错:通过程序纠错模块对测试后的程序进行错误扫描处理,当有错误程序时,错误代码凸显模块会对错误代码进行标记凸显,再通过程序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处理,然后通过错误城西修正模块进行修正,也可通过系统安全监控模块对系统的安全情况进行监控维护。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用户交互终端包括用户登录模块、用户权限认证模块和用户操作模块,所述用户登录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权限认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用户权限认证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操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软件逻辑图绘制单元包括软件信息获取模块、逻辑图绘制模块和逻辑图纠错模块,所述软件信息获取模块的输出端与逻辑图绘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逻辑图绘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逻辑图纠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软件逻辑图绘制单元与逻辑图模板库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逻辑语句处理单元包括语句识别模块、代码生成模块和代码自适应汇总模块,所述语句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代码生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代码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代码自适应汇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件代码编辑单元包括代码编辑模块、模型代码导入模块、程序域名编辑模块、源代码加密模块、程序测试模块、程序纠错模块、程序分析模块、错误代码凸显模块和错误程序修改模块,所述代码编辑模块、模型代码导入模块、程序域名编辑模块和源代码加密模块与程序测试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程序测试模块的输出端与程序纠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程序纠错模块分别与程序分析模块、错误代码凸显模块和错误程序修改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系统后台服务器与系统安全监控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登录,S2、逻辑图的绘制,S3、逻辑语句处理,S4、程序编辑,S5、程序纠错:通过程序纠错模块对测试后的程序进行错误扫描处理,当有错误程序时,错误代码凸显模块会对错误代码进行标记凸显,再通过程序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处理,然后通过错误城西修正模块进行修正,也可通过系统安全监控模块对系统的安全情况进行监控维护,可实现的通过将软件开发逻辑图的绘制和程序的编辑与大数据平台进行交互,来方便开发者提取使用,很好的达到了通过采用大数据库的识别提取,来使开发者能够快速方便绘制逻辑图和编辑程序代码的目的,实现了既快速又方便的进行软件开发,软件开发存在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开发者的工作效率,无需花费开发者大量的工作时间,从而大大方便了开发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软件开发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逻辑语句处理单元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软件代码编辑单元的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登录:通过用户交互终端内的用户登录模块登录用户帐号和密码,并通过用户权限认证模块进行权限认证,认证通过后通过用户操作模块访问系统后台服务器;
S2、逻辑图的绘制:通过软件逻辑图绘制单元内的软件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待开发软件的信息数据,再通过逻辑图绘制模块编辑待开发软件的算法逻辑图,在绘制编辑过程中通过逻辑图模板库模块进行逻辑图模板的选择和提取,逻辑图编辑完成后通过逻辑图纠错模块对逻辑图内的算法逻辑进行梳理和比较,若出现逻辑错误,则会弹出纠错窗口,用户能够在窗口进行修改编辑;
S3、逻辑语句处理:通过逻辑语句处理单元内的语句识别模块对步骤S2绘制完成逻辑图中的逻辑语句进行识别和转化,再通过代码生成模块将识别和转化的逻辑语句生成与之相对应的代码,然后通过代码自适应汇总模块通过自适应算法将生成的代码进行智能列队排列成系统能够识别的程序;
S4、程序编辑:通过软件代码编辑单元内的代码编辑模块将步骤S3生成的程序导入系统中,并且用户能够进行手动编辑,当需要使用模型代码时,通过模型代码导入模块向程序大数据库模块中查找并提取所需程序代码,通过程序取名编辑模块对程序的区域名进行设置,通过源代码加密模块对软件程序的源代码进行加密处理,之后通过程序此时模块对编辑设置完成的软件程序进行测试;
S5、程序纠错:通过程序纠错模块对测试后的程序进行错误扫描处理,当有错误程序时,错误代码凸显模块会对错误代码进行标记凸显,再通过程序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处理,然后通过错误城西修正模块进行修正,也可通过系统安全监控模块对系统的安全情况进行监控维护。
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1中用户交互终端包括用户登录模块、用户权限认证模块和用户操作模块,用户登录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权限认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用户权限认证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操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2中软件逻辑图绘制单元包括软件信息获取模块、逻辑图绘制模块和逻辑图纠错模块,软件信息获取模块的输出端与逻辑图绘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逻辑图绘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逻辑图纠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2中软件逻辑图绘制单元与逻辑图模板库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3中逻辑语句处理单元包括语句识别模块、代码生成模块和代码自适应汇总模块,语句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代码生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代码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代码自适应汇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4中件代码编辑单元包括代码编辑模块、模型代码导入模块、程序域名编辑模块、源代码加密模块、程序测试模块、程序纠错模块、程序分析模块、错误代码凸显模块和错误程序修改模块,代码编辑模块、模型代码导入模块、程序域名编辑模块和源代码加密模块与程序测试模块实现双向连接,程序测试模块的输出端与程序纠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程序纠错模块分别与程序分析模块、错误代码凸显模块和错误程序修改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5中系统后台服务器与系统安全监控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综上,本发明可实现的通过将软件开发逻辑图的绘制和程序的编辑与大数据平台进行交互,来方便开发者提取使用,很好的达到了通过采用大数据库的识别提取,来使开发者能够快速方便绘制逻辑图和编辑程序代码的目的,实现了既快速又方便的进行软件开发,软件开发存在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开发者的工作效率,无需花费开发者大量的工作时间,从而大大方便了开发者的使用。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登录:通过用户交互终端内的用户登录模块登录用户帐号和密码,并通过用户权限认证模块进行权限认证,认证通过后通过用户操作模块访问系统后台服务器;
S2、逻辑图的绘制:通过软件逻辑图绘制单元内的软件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待开发软件的信息数据,再通过逻辑图绘制模块编辑待开发软件的算法逻辑图,在绘制编辑过程中通过逻辑图模板库模块进行逻辑图模板的选择和提取,逻辑图编辑完成后通过逻辑图纠错模块对逻辑图内的算法逻辑进行梳理和比较,若出现逻辑错误,则会弹出纠错窗口,用户能够在窗口进行修改编辑;
S3、逻辑语句处理:通过逻辑语句处理单元内的语句识别模块对步骤S2绘制完成逻辑图中的逻辑语句进行识别和转化,再通过代码生成模块将识别和转化的逻辑语句生成与之相对应的代码,然后通过代码自适应汇总模块通过自适应算法将生成的代码进行智能列队排列成系统能够识别的程序;
S4、程序编辑:通过软件代码编辑单元内的代码编辑模块将步骤S3生成的程序导入系统中,并且用户能够进行手动编辑,当需要使用模型代码时,通过模型代码导入模块向程序大数据库模块中查找并提取所需程序代码,通过程序取名编辑模块对程序的区域名进行设置,通过源代码加密模块对软件程序的源代码进行加密处理,之后通过程序此时模块对编辑设置完成的软件程序进行测试;
S5、程序纠错:通过程序纠错模块对测试后的程序进行错误扫描处理,当有错误程序时,错误代码凸显模块会对错误代码进行标记凸显,再通过程序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处理,然后通过错误城西修正模块进行修正,也可通过系统安全监控模块对系统的安全情况进行监控维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用户交互终端包括用户登录模块、用户权限认证模块和用户操作模块,所述用户登录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权限认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用户权限认证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操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软件逻辑图绘制单元包括软件信息获取模块、逻辑图绘制模块和逻辑图纠错模块,所述软件信息获取模块的输出端与逻辑图绘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逻辑图绘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逻辑图纠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软件逻辑图绘制单元与逻辑图模板库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逻辑语句处理单元包括语句识别模块、代码生成模块和代码自适应汇总模块,所述语句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代码生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代码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代码自适应汇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件代码编辑单元包括代码编辑模块、模型代码导入模块、程序域名编辑模块、源代码加密模块、程序测试模块、程序纠错模块、程序分析模块、错误代码凸显模块和错误程序修改模块,所述代码编辑模块、模型代码导入模块、程序域名编辑模块和源代码加密模块与程序测试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测试模块的输出端与程序纠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程序纠错模块分别与程序分析模块、错误代码凸显模块和错误程序修改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系统后台服务器与系统安全监控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CN202111264258.9A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 Pending CN1140900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4258.9A CN114090011A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4258.9A CN114090011A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0011A true CN114090011A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98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4258.9A Pending CN114090011A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900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2279A (zh) * 2024-03-14 2024-04-16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软件开发的计算机系统加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2279A (zh) * 2024-03-14 2024-04-16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软件开发的计算机系统加密方法
CN117892279B (zh) * 2024-03-14 2024-05-14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软件开发的计算机系统加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1934B (zh) 数据校验方法和装置
US2017019288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a plurality of test cases for an it enabled application
CN111522708B (zh) 一种日志记录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40924A (zh) 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0608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220588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0011A (zh) 一种方便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
CN112416800A (zh) 智能合约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pos et al. Inputfinder: Reverse engineering closed binaries using hardware performance counters
CN108228448B (zh) 一种代码跟踪方法及装置
Wang et al. A model-based behavioral fuzzing approach for network service
CN104239475A (zh) 一种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4691491A (zh) 一种用于智慧屏的用例模板生成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4706558A (zh) 基于K-Truss的复杂软件关键模块识别方法
CN114579809A (zh) 事件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0477A (zh) 一种移动应用功能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Chernousov et al. Deep learning based automatic software defects detection framework
CN110321130A (zh) 基于系统调用日志的不可重复编译定位方法
CN112836033A (zh) 业务模型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Merina et a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est automation frameworks performance for functional testing in android-based applications using the distance to the ideal alternative method
Shan et al. Face It Yourselves: An LLM-Based Two-Stage Strategy to Localize Configuration Errors via Logs
CN11210066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459526B1 (ko) 열수력 설계 검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Tiwari et al. Combining Model-Based Testing and Automated Analysis of Behavioural Models using GraphWalker and UPPAAL
CN112685303A (zh) 代码圈复杂度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