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9711A - 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9711A
CN114089711A CN202210069153.6A CN202210069153A CN114089711A CN 114089711 A CN114089711 A CN 114089711A CN 202210069153 A CN202210069153 A CN 202210069153A CN 114089711 A CN114089711 A CN 114089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management
industrial
terminal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691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9711B (zh
Inventor
俞一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ling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ling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ling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691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9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9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9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9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9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7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quality surveillance of produc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368Quality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中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可以接收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并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预设管理操作包括: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终端标识,预设注册表包括: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将第一管理指令转换为目标工业终端可识别的第二管理指令;向目标工业终端发送第二管理指令,以使目标工业终端根据第二管理指令执行预设控制操作,使得通过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即可实现对目标工业终端的远程管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对工业终端的管理效率。

Description

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数字化工厂中,工业终端也称用户侧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被广泛接入工业网络,以辅助获取工厂中各工业设备的运行数据。
现有的,对各工业终端进行控制管理时,主要基于TR-069协议在待管理的工业终端上安装TR069客户端以实现配置管理。
可以看出,现有的工业终端控制管理方法比较简单,配置过程中往往需要运维人员在现场进行TR069客户端的安装,因此,当实际工作场景中待管理的工业终端数量较多时,现有的方法将存在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对工业终端的管理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应用于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与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目标工业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目标工业终端与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集中控制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并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所述预设管理操作包括: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终端标识,所述预设注册表包括: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管理指令转换为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可识别的第二管理指令;
向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管理指令,以使所述目标工业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管理指令执行预设控制操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上运行有管理代理程序,所述接收集中控制设备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信息生成目标注册信息,并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向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注册信息,以使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将所述目标注册信息记录至所述预设注册表中,所述目标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设备信息、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第一运行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对应的状态参数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参数转换为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可识别的第二运行状态参数;
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向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参数。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设备信息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集中控制设备发送的应用部署指令,所述应用部署指令包括: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对应的安装包;
根据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对应的安装包,运行部署所述管理代理程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包括多种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所述多种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包括: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管理指令转换为所述工业终端可识别的第二管理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包括:
通过管理代理程序接收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通过所述预设注册表中所述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和通信端口标识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与所述目标工业终端通过预设网络接口通信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应用于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目标工业终端,所述目标工业终端与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集中控制设备、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发送的第二管理指令,所述第二管理指令由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对第一管理指令进行转换后生成,所述第一管理指令为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并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给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管理指令,所述预设管理操作包括: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预设注册表包括: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管理指令执行预设控制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装置,应用于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与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目标工业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目标工业终端与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集中控制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并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所述预设管理操作包括: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终端标识,所述预设注册表包括: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
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管理指令转换为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可识别的第二管理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管理指令,以使所述目标工业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管理指令执行预设控制操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上运行有管理代理程序,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管理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信息生成目标注册信息,并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向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注册信息,以使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将所述目标注册信息记录至所述预设注册表中,所述目标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设备信息、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管理装置还包括:运行状态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第一运行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对应的状态参数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参数转换为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可识别的第二运行状态参数;
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向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参数。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接收集中控制设备发送的应用部署指令,所述应用部署指令包括: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对应的安装包;
根据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对应的安装包,运行部署所述管理代理程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包括多种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所述多种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包括: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所述转换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管理代理程序接收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通过所述预设注册表中所述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和通信端口标识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与所述目标工业终端通过预设网络接口通信连接。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装置,应用于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目标工业终端,所述目标工业终端与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集中控制设备、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分别通信连接,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发送的第二管理指令,所述第二管理指令由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对第一管理指令进行转换后生成,所述第一管理指令为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并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给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管理指令,所述预设管理操作包括: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预设注册表包括: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管理指令执行预设控制操作。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中,目标边缘计算设备通过接收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并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预设管理操作包括: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终端标识,预设注册表包括: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将第一管理指令转换为目标工业终端可识别的第二管理指令;向目标工业终端发送第二管理指令,以使目标工业终端根据第二管理指令执行预设控制操作,相较于现有的管理方法,无需在目标工业终端设备上安装客户端,通过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即可实现对目标工业终端的远程管理,可以减低运维人员的工作负担,有效提高对工业终端的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现有技术中,对各工业终端进行控制管理时,往往需要运维人员在各工业终端上安装TR069客户端才能实现对各工业终端的控制管理,因此,当实际工作场景中待管理的工业终端数量较多、且部署位置较为分散时,将给运维人员带来严重的工作负担、工业终端的管理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工业终端的管理效率。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工业设备控制系统可以包括:集中控制设备110、至少一个边缘计算设备120以及至少一个工业终端130,其中,集中控制设备110与各工业终端130可以通过A网络140通信连接,边缘计算设备120的数量与工业终端130的数量可以相同,各工业终端130可以通过B网络150连接一个边缘计算设备120。可选地,该工业终端130可以是无线路由器、光猫、网关设备等网络设备,该边缘计算设备120可以是具备边缘计算功能的轻量化计算设备,集中控制设备110可以部署在云端,在此不作限定。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其中,该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可以为上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任一边缘计算设备,与该目标边缘计算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工业终端可以称为目标工业终端。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接收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并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
其中,预设管理操作包括: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终端标识,预设注册表包括: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包括: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
可选地,预设管理操作可以由用户输入集中控制设备(比如,可以通过集中控制设备提供的图形化管理界面输入),又或者,可以由其他设备转发给集中控制设备,在此不作限定,该预设管理操作可以包括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终端标识,其中,目标工业终端也即待管理的工业终端。
其中,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可以包括: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可选地,该终端标识可以包括终端的生产序列号,预设编号等,在此不作限定。当然,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还可以包括:工业终端的型号、生产厂家、设备名称等,在此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可以包括IP地址,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可以包括:端口号、端口名称等,在此不作限定。
基于上述说明,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可以根据预设注册表查询获取该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进而可以向该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发送第一管理指令,目标边缘计算设备通过预设接口可以接收该第一管理指令,其中,该预设接口可以理解为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与集中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可选地,该第一管理指令可以是设置指令,具体可以是串口参数的设置指令、账号名称的设置指令、账号密码的设置指令、设备重启指令等,在此不作限定。示例地,该第一管理指令可以用于指示设置目标工业终端的第一串口的波特率参数为115200bps,当然,具体指示内容并不以此为限。
S102、根据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将第一管理指令转换为目标工业终端可识别的第二管理指令。
其中,考虑到集中控制设备和目标工业终端分别对应的管理指令的格式可能不同,因此,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管理指令之后,有必要根据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将第一管理指令转换为目标工业终端可识别的第二管理指令,以保证本次管理操作的有效性,提高本申请管理方法的适用性。
S103、向目标工业终端发送第二管理指令,以使目标工业终端根据第二管理指令执行预设控制操作。
基于上述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经转换后的第二管理指令则可以发送给目标工业终端,进而目标工业终端可以执行预设控制操作,可选地,该预设控制操作可以是串口参数的设置操作、账号名称的设置操作、账号密码的设置操作等,在此不作限定,根据第二管理指令的不同,可以有所不同。应用本申请实施例,使得通过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可以实现对目标工业终端的远程管理以适用于真实工厂环境中多个工业设备分散设置的情况,此外,相较于现有的管理方法,由于无需在目标工业终端设备上安装客户端,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对工业终端的管理效率。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与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目标工业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目标工业终端与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集中控制设备通信连接,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并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预设管理操作包括: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终端标识,预设注册表包括: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包括: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根据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将第一管理指令转换为目标工业终端可识别的第二管理指令;向目标工业终端发送第二管理指令,以使目标工业终端根据第二管理指令执行预设控制操作,相较于现有的管理方法,无需在目标工业终端设备上安装客户端,通过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即可实现对目标工业终端的远程管理,可以减低运维人员的工作负担,有效提高对工业终端的管理效率。
此外,基于上述说明,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由于无需在目标工业终端设备上安装客户端,因此,所提供的控制管理方法可以适用于计算资源比较有限的工业终端,适用性较强。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选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上运行有管理代理程序,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在接收集中控制设备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之前,如图3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S201、通过管理代理程序获取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设备信息。
其中,管理代理程序可以被配置为具备访问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设备信息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可以通过管理代理程序向目标工业终端发送设备访问请求,目标工业终端接收到该设备访问请求后,可以获取本工业终端的目标设备信息并发送给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如此,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可以获取到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设备信息。当然,具体获取方式并不以此为限,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可以有所不同。
S202、根据目标设备信息生成目标注册信息,并通过管理代理程序向集中控制设备发送目标注册信息,以使集中控制设备将目标注册信息记录至预设注册表中。
其中,目标注册信息包括:目标设备信息、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
可选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在获取到目标设备信息后,可以通过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本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本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进一步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根据该目标设备信息、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可以生成目标注册信息,所生成的目标注册信息可以主动发送给集中控制设备,对于集中控制设备来说,集中控制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预设监听端口接收该目标注册信息,将该目标注册信息记录至预设注册表中,从而保证可以通过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实现对目标工业终端的远程管理。
此外,还可以看出的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即使集中控制设备和目标工业终端之间存在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S201和步骤S202,可以使得集中控制设备能够直接穿透NAT设备,与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中的管理代理程序建立网络连接,并借由管理代理程序与目标工业终端建立连接,从而避免了由于NAT设备自动替换目标工业终端的IP地址为另一个网络IP地址而导致集中控制设备发出的管理指令无法抵达目标工业终端,也即可以避免目标工业终端与集中控制设备之间由于NAT设备存在而导致的数据通信失败问题,可以提高本申请的适用性。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述方法可以包括:
S301、通过管理代理程序获取目标工业终端的第一运行状态参数。
其中,对于目标工业终端来说,目标工业终端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所属厂商预定义的状态参数获取指令获取本工业终端的第一状态参数,所获取的第一状态参数可以发送给管理代理程序,也即,对于目标边缘计算设备来说,可以通过管理代理程序获取目标工业终端的第一运行状态参数,其中,该第一状态参数可以包括:目标工业终端的信号强度参数、目标工业终端所收发的数据包参数等,在此不作限定。
S302、根据集中控制设备对应的状态参数转换规则,将第一运行状态参数转换为集中控制设备可识别的第二运行状态参数。
S303、通过管理代理程序向集中控制设备发送第二运行状态参数。
参见上述说明,考虑到集中控制设备和目标工业终端分别对应的运行状态参数的格式可能不同,因此,若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直接将第一运行状态参数转发给集中控制设备,可能存在集中控制设备无法识别的问题,因此,对于目标边缘计算设备来说,有必要根据集中控制设备对应的状态参数转换规则,将第一运行状态参数转换为集中控制设备可识别的第二运行状态参数,并通过管理代理程序向集中控制设备发送第二运行状态参数,对于集中控制设备来说,集中控制设备可以通过第二预设监听端口接收该第二运行状态参数,实现了集中控制设备可以获取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运行状态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中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预设数据展示模板集,该预设数据展示模板集可以包括多个数据展示模板以及各数据展示模板对应的终端标识,各数据展示模板可以被配置为用于展示所对应终端标识的运行状态参数,又或者,可以被配置为用于提取所对应终端标识的预设运行状态参数,以便将所提取的预设运行状态参数存储至数据库中。
基于上述说明,目标边缘计算设备通过管理代理程序向集中控制设备发送第二运行状态参数时,可以携带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那么对于集中控制设备来说,根据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和上述预设注册表可以获取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终端标识,根据目标终端标识和预设数据展示模板集,可以获取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目标数据展示模板,进而通过该目标数据展示模板可实现对第二运行状态参数的可视化展示,或,对第二运行状态参数中预设运行状态参数的提取,提高本申请的适用性。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选地,如图5所示,通过管理代理程序获取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设备信息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S501、接收集中控制设备发送的应用部署指令,应用部署指令包括:管理代理程序对应的安装包。
S502、根据管理代理程序对应的安装包,运行部署管理代理程序。
可选地,管理代理程序对应的安装包可以为镜像文件,可以由用户在集中控制设备侧根据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各工业终端对应的控制接口定义以及集中控制设备对应的控制接口定义进行开发得到,又或者,可以由其他设备发送给集中控制设备,在此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边缘计算设备首次与集中控制设备,目标工业终端分别建立通信连接后,集中控制设备可以通过自动化应用部署工具向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发送应用部署指令,该应用部署指令可以包括:管理代理程序对应的安装包,以便目标边缘计算设备接收到应用部署指令后,通过该安装包可以运行部署管理代理程序。其中,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中的管理代理程序部署完后,集中控制设备可以与管理代理程序通过预设接口(例如,RESTful接口)建立连接,并进行如上所示的远程控制管理工作,提高对工业终端的管理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可以通过目标工业终端与集中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具体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可以通过目标工业终端提供的无线网络(比如,4G网络、5G网络等)与集中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管理代理程序可以包括多种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多种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包括: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也即,管理代理程序可以包括集中控制设备的管理指令和多种工业终端对应的管理指令之间的指令转换规则,其中,工业终端对应的管理指令,也即工业终端可识别的管理指令。那么根据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将第一管理指令转换为工业终端可识别的第二管理指令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管理代理程序获取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理代理程序还可以包括多种工业终端的运行状态参数和集中控制设备的可识别状态参数之间的状态参数转换规则。
基于上述说明,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管理代理程序可以适用于对多种工业终端的控制管理,也即可以适用于不同厂家的工业终端的控制管理,其中,集中控制设备可以通过各工业终端对应的边缘计算设备实现对各工业终端的统一管理,适用性较强。
可选地,上述接收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包括:
通过管理代理程序接收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通过预设注册表中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和通信端口标识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
其中,基于上述说明可知,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可以向预设注册表中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和通信端口标识发送第一管理指令,目标边缘计算设备通过管理代理程序可以接收该第一管理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与目标工业终端可以通过预设网络接口通信连接,比如,可以通过RJ45网络接口进行通信连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看出,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与目标工业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较为简单、快捷,因此,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对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多个工业设备进行管理时,可以有效提高对工业终端的管理效率。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目标工业终端,该目标工业终端可以为与上述目标边缘系统进行通信连接的工业终端。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1、接收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发送的第二管理指令。
其中,第二管理指令由目标边缘计算设备根据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对第一管理指令进行转换后生成,第一管理指令为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并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给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管理指令,预设管理操作包括:目标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预设注册表包括: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包括: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
S602、根据第二管理指令执行预设控制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管理指令的说明可参见前述的相关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基于上述说明,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无需在目标工业终端上安装客户端,通过与目标工业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可以接收集中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且通过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可以将该第一管理指令转换为目标工业终端可以识别的第二管理指令并发送给目标工业终端,进而目标工业终端根据该第二管理指令,可以控制目标工业设备执行预设控制操作,实现对目标工业终端的远程管理,且还可以提高对工业终端的管理效率。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是前述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该装置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与前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中未提及部分,可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如图7所示,该工业设备控制管理装置200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并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所述预设管理操作包括: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终端标识,所述预设注册表包括: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
转换模块22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管理指令转换为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可识别的第二管理指令;
发送模块230,用于向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管理指令,以使所述目标工业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管理指令执行预设控制操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上运行有管理代理程序,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管理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信息生成目标注册信息,并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向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注册信息,以使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将所述目标注册信息记录至所述预设注册表中,所述目标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设备信息、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管理装置还包括:运行状态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第一运行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对应的状态参数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参数转换为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可识别的第二运行状态参数;
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向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参数。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接收集中控制设备发送的应用部署指令,所述应用部署指令包括: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对应的安装包;
根据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对应的安装包,运行部署所述管理代理程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包括多种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所述多种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包括: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所述转换模块220,还用于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210,还用于通过管理代理程序接收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通过所述预设注册表中所述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和通信端口标识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与所述目标工业终端通过预设网络接口通信连接。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装置,应用于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目标工业终端,所述目标工业终端与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集中控制设备、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分别通信连接,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发送的第二管理指令,所述第二管理指令由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对第一管理指令进行转换后生成,所述第一管理指令为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并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给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管理指令,所述预设管理操作包括: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预设注册表包括: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管理指令执行预设控制操作。
上述装置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或目标工业终端。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310、存储介质320和总线330,存储介质320存储有处理器3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310与存储介质320之间通过总线330通信,处理器310执行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与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目标工业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目标工业终端与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集中控制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并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所述预设管理操作包括: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终端标识,所述预设注册表包括: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管理指令转换为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可识别的第二管理指令;
向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管理指令,以使所述目标工业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管理指令执行预设控制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上运行有管理代理程序,所述接收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并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信息生成目标注册信息,并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向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注册信息,以使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将所述目标注册信息记录至所述预设注册表中,所述目标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设备信息、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第一运行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对应的状态参数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参数转换为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可识别的第二运行状态参数;
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向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目标设备信息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集中控制设备发送的应用部署指令,所述应用部署指令包括: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对应的安装包;
根据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对应的安装包,运行部署所述管理代理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代理程序包括多种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所述多种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包括: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管理指令转换为所述工业终端可识别的第二管理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管理代理程序获取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包括:
通过管理代理程序接收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通过所述预设注册表中所述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和通信端口标识发送的第一管理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与所述目标工业终端通过预设网络接口通信连接。
8.一种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目标工业终端,所述目标工业终端与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中的集中控制设备、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边缘计算设备发送的第二管理指令,所述第二管理指令由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工业终端对应的指令转换规则对第一管理指令进行转换后生成,所述第一管理指令为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响应于预设管理操作,并根据预设注册表发送给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设备的管理指令,所述预设管理操作包括:所述目标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预设注册表包括: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的通信端口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工业终端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工业终端的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管理指令执行预设控制操作。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210069153.6A 2022-01-21 2022-01-21 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089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9153.6A CN114089711B (zh) 2022-01-21 2022-01-21 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9153.6A CN114089711B (zh) 2022-01-21 2022-01-21 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9711A true CN114089711A (zh) 2022-02-25
CN114089711B CN114089711B (zh) 2022-05-17

Family

ID=80309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69153.6A Active CN114089711B (zh) 2022-01-21 2022-01-21 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97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34185A (zh) * 2022-11-29 2023-04-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8702A1 (en) * 2001-10-24 2003-05-08 Fujitsu Limited Address conversion scheme for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address systems
US20060031407A1 (en) * 2002-12-13 2006-02-09 Steve Dispensa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network access
WO2006065882A2 (en) * 2004-12-13 2006-06-22 Blue Securit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ring rogue users from attacking protected legitimate users
WO2009114997A1 (zh) * 2008-03-20 2009-09-2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多层nat网络中面向应用的名字注册系统及方法
EP2285072A1 (en) * 2002-05-13 2011-02-16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Inc. Peer to peer network communication with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US20170272316A1 (en) * 2006-09-25 2017-09-21 Weaved, Inc. Managing network connected devices
US20180300437A1 (en) * 2017-04-17 2018-10-1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formation contextual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20190156445A1 (en) * 2017-11-22 2019-05-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lication store for dynamically implementing licensing scheme
CN109862087A (zh) * 2019-01-23 2019-06-07 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边缘计算的工业物联网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110580022A (zh) * 2019-09-10 2019-12-17 宁波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加工调控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0650084A (zh) * 2019-08-26 2020-01-03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工业物联网智能网关、联网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11077851A (zh) * 2018-10-22 2020-04-28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气相色谱雾计算框架的化工过程故障诊断系统
CN111526223A (zh) * 2020-04-23 2020-08-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边缘业务服务器的管理方法、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38303A (zh) * 2020-05-11 2020-08-14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无线通用通信终端扩展系统
US20200319925A1 (en) * 2016-06-30 2020-10-08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lementing consolidated device infrastructure systems
CN112714413A (zh) * 2019-10-25 2021-04-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车联网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31887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南京理工大学 石化无人值守装卸线数字孪生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US20210144057A1 (en) * 2018-06-20 2021-05-13 NEC Laboratories Europe GmbH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me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13032490A (zh) * 2019-12-05 2021-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合约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US20210271489A1 (en) * 2020-02-28 2021-09-02 Nutanix, Inc. Bootstrapping a microservices registry
CN113382468A (zh) * 2021-06-24 2021-09-10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本地网络设备的地址分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95214A (zh) * 2021-08-18 2021-09-14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工业设备联网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48834A (zh) * 2021-09-24 2021-12-2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边云协同的车间设备接入系统及方法
CN113905094A (zh) * 2021-12-07 2022-01-07 航天云网数据研究院(广东)有限公司 工业互联网集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8702A1 (en) * 2001-10-24 2003-05-08 Fujitsu Limited Address conversion scheme for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address systems
EP2285072A1 (en) * 2002-05-13 2011-02-16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Inc. Peer to peer network communication with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US20060031407A1 (en) * 2002-12-13 2006-02-09 Steve Dispensa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network access
WO2006065882A2 (en) * 2004-12-13 2006-06-22 Blue Securit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ring rogue users from attacking protected legitimate users
US20170272316A1 (en) * 2006-09-25 2017-09-21 Weaved, Inc. Managing network connected devices
WO2009114997A1 (zh) * 2008-03-20 2009-09-2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多层nat网络中面向应用的名字注册系统及方法
US20200319925A1 (en) * 2016-06-30 2020-10-08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lementing consolidated device infrastructure systems
US20180300437A1 (en) * 2017-04-17 2018-10-1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formation contextual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20190156445A1 (en) * 2017-11-22 2019-05-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lication store for dynamically implementing licensing scheme
US20210144057A1 (en) * 2018-06-20 2021-05-13 NEC Laboratories Europe GmbH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me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11077851A (zh) * 2018-10-22 2020-04-28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气相色谱雾计算框架的化工过程故障诊断系统
CN109862087A (zh) * 2019-01-23 2019-06-07 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边缘计算的工业物联网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110650084A (zh) * 2019-08-26 2020-01-03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工业物联网智能网关、联网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10580022A (zh) * 2019-09-10 2019-12-17 宁波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加工调控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2714413A (zh) * 2019-10-25 2021-04-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车联网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2490A (zh) * 2019-12-05 2021-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合约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US20210271489A1 (en) * 2020-02-28 2021-09-02 Nutanix, Inc. Bootstrapping a microservices registry
CN111526223A (zh) * 2020-04-23 2020-08-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边缘业务服务器的管理方法、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38303A (zh) * 2020-05-11 2020-08-14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无线通用通信终端扩展系统
CN112731887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南京理工大学 石化无人值守装卸线数字孪生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3382468A (zh) * 2021-06-24 2021-09-10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本地网络设备的地址分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95214A (zh) * 2021-08-18 2021-09-14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工业设备联网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48834A (zh) * 2021-09-24 2021-12-2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边云协同的车间设备接入系统及方法
CN113905094A (zh) * 2021-12-07 2022-01-07 航天云网数据研究院(广东)有限公司 工业互联网集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OAN B HOANG 等: "Connectivity abstractions and "service-oriented network" architecture", 《2017 IEEE 3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ICDCS)》 *
俞一帆: "5G工业物联网的制胜之道:OICT跨界融合",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
刘展: "NAT技术在网络边缘计算中的应用分析", 《决策探索(中)》 *
刘思瑶: "面向服务器端的肉羊养殖数据通信和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信息科技辑》 *
季杰: "工业物联网络安全技术",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信息科技辑》 *
魏巍等: "基于EDDL的多现场总线OPC服务器的应用研究", 《广西轻工业》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34185A (zh) * 2022-11-29 2023-04-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9711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2237B (zh) 一种基于snmp协议的综合网管系统
EP285437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terminal in home network and home network
CN112311583B (zh) 意图感知情境设备配置备份和恢复
CN103281197A (zh) 一种基于NETCONF的ForCES配置方法
CN106201375B (zh) 一种基于WebSocket的网络共享打印控制的方法
CN113742031A (zh) 节点状态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153228B1 (en) Synchronizing device resources for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s
CN104065514A (zh) 一种基于netconf中继的家庭网络管理方法
CN114089711B (zh) 工业设备控制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243198B (zh) 一种基于网络配置协议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220285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终端即插即用方法
CN110278148B (zh) 一种数据兼容性网关系统
CN109039701B (zh) 基于mib数据库的网络设备多种管理方式的方法及系统
EP2645623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wireless terminal by remote server
EP3952212B1 (en) Using a programmable resource dependency mathematical model to perform root cause analysis
JP5181958B2 (ja) 機器管理装置、機器管理システム、機器情報取得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EP3860046A1 (en) Prioritizing policy intent enforcement on network devices
CN112039708A (zh) 网络设备运维方法
CN115658218B (zh) 边缘设备接入云端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170286560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vice troubleshooting servic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N114979139A (zh) 边缘计算场景下异构虚拟网关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022901A (zh) 国网集中器onu模块的plc配置管理方法
CN209746400U (zh) It设备监控管理系统
CN114513419A (zh) 安全策略配置方法及系统
WO2016101424A1 (zh) 一种实现终端业务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15

Address after: Room 1413, Building 7, Xinghu 101 Plaza, No. 1101 Xinghu Avenue,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after: Nantong Ail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524, building 4, Shenzhen software industry base, No. 19, 17 and 18, Haitian 1st Road, Binhai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iling network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