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9339A - 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9339A
CN114089339A CN202210039737.9A CN202210039737A CN114089339A CN 114089339 A CN114089339 A CN 114089339A CN 202210039737 A CN202210039737 A CN 202210039737A CN 114089339 A CN114089339 A CN 114089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ar
packets
packet
processing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97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9339B (zh
Inventor
孙根
李成
陈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ianlang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ianlang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ianlang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ianlang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397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9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9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9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9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9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3/90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e.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echniques
    • G01S13/9021SAR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04Display arrangements
    • G01S7/046Display arrangements using an intermediate storage device, e.g. a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在无人机上设置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通过无线链路与地面处理中心保持通信连接;运行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上的模块包括:生成模块,用于将在对地监测时采集来的SAR图像生成图像数据包;压缩模块,用于对图像数据包执行多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结合另外的结构和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无人机载SAR图像处理之后图片清晰度损失较大、图像的质量比较差、给操作人员对SAR图像的判断和分析带来了较大的难度、SAR图像的大小固定无法实现局部放大功能、需要事后对数据进行回放而由专门的图像处理计算机来对图像数据进行解析和显示的缺陷。

Description

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载SAR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而要让无人机进行主动式对地监测,往往就要在无人机上设置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Aperture Radar)系统,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是通过宽带脉冲压缩和合成孔径技术提高距离向分辨率、方位向分辨率,从而获得作为二维图像的SAR图像的系统,其是一种主动式对地监测系统,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以及成像能力。
传统的SAR雷达显示软件实时显示的SAR图像是经过处理之后的缩略图,虽然保证了图像传送的实时性,但是图片清晰度损失较大,图像的质量比较差,给操作人员对SAR图像的判断和分析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而且缩略图还会使得SAR图像的大小固定,无法实现局部放大等功能。想要获取原始高清的SAR图像,还得需要事后对数据进行回放,由专门的图像处理计算机来对图像数据进行解析和显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及其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无人机载SAR图像处理之后图片清晰度损失较大、图像的质量比较差、给操作人员对SAR图像的判断和分析带来了较大的难度、SAR图像的大小固定无法实现局部放大功能、需要事后对数据进行回放而由专门的图像处理计算机来对图像数据进行解析和显示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及其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包括:
在无人机上设置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通过无线链路与地面处理中心保持通信连接;
运行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上的模块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将在对地监测时采集来的SAR图像生成图像数据包;
压缩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数据包执行多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
分包处理模块,用于对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包进行分包处理;
传送模块,用于把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通过无线链路传送到地面处理中心;
运行在地面处理中心上的模块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
综合显示程序,用于把收到的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写入一文件中去;用于在获取到原始SAR图像的路径之后,通过QT的QImage来把该路径对应的原始SAR图像读取到内存中,滚动显示该原始SAR图像;
解压模块,用于在文件写入完成之后,通过进程间通信的方式来通知SAR图像解压进程对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并生成原始SAR图像;
通知模块,用于在SAR图像解压进程生成原始SAR图像之后,把原始SAR图像存储到本地磁盘中,然后把原始SAR图像的路径通过进程间通信的方式通知到综合显示程序。
进一步的,所述分包处理模块还用于把图像参数包和图像有效数据包拆分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小包。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采用单独的收数线程负责接收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收数线程采用环形缓冲区来把接收到的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缓存到地面处理中心的内存中去;内存中采用QT的QMap容器把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管理起来。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模块还用于执行初步调节,所述初步调节包括总计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为H2,另外H2÷H1的商不高于H3,那么所述传送模块之后传递H4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个无线通路一,这里,H1是不低于640的整型量,H2是不高于H1且不低于零的整型量,H3是不低于零且不高于百分之十的浮点数,H4是2×H1,所述无线通路一的带宽含有H6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H7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H5是不低于四的整型量,H6是不低于八的整型量,H7是不低于四的整型量,由此完成初步调节;用于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4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8,且H8÷H4的商高过H3,那么所述传送模块之后传递H9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2个无线通路一与H10÷2个无线通路二,这里,H9是H4÷4,所述无线通路二的带宽含有H11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H12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H10能整除H5,H11是不高于H6且高于零的整型量,H12是不低于H7且高于零的整型量;用于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9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13,且H13÷H9的商不高于90%×H3,那么所述传送模块之后传递H14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这里,H14是120%×H9,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2个无线通路一与H10÷4个无线通路二,或者,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个无线通路一;若所述H13÷H9的商高过9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15个图像数据包给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这里,H15是H9÷4,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10个无线通路二;用于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5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16,且H16÷H15的商高过80%×H3,那么所述传送模块中止同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执行图像数据包的传送;若H16÷H15的商不高于80%×H3,就再次执行所述初步调节。
一种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的方法,包括:
步骤1:无人机上设置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将其在对地监测时采集来的SAR图像生成图像数据包;
步骤2: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对所述图像数据包执行多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
步骤3: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对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包进行分包处理;
所述步骤3中的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包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图像参数包,用于保存SAR图像的宽高尺寸信息、SAR图像的四角经纬度信息以及SAR图像的压缩参数信息;
另外一种类型是图像有效数据包,图像有效数据包为压缩后的SAR图像的有效数据信息;
在进行分包处理时,把图像参数包和图像有效数据包拆分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小包。
步骤4: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把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通过无线链路传送到地面处理中心;
步骤5:地面处理中心接收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
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地面处理中心采用了单独的收数线程负责接收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收数线程采用环形缓冲区来把接收到的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缓存到地面处理中心的内存中去;内存中采用QT的QMap容器把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管理起来。
步骤6:地面处理中心的综合显示程序把收到的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写入一文件中去;
步骤7:文件写入完成之后,通过进程间通信的方式来通知SAR图像解压进程对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并生成原始SAR图像;
步骤8:SAR图像解压进程生成原始SAR图像之后,把原始SAR图像存储到本地磁盘中,然后把原始SAR图像的路径通过进程间通信的方式通知到综合显示程序;
步骤9:综合显示程序获取到原始SAR图像的路径之后,通过QT的QImage来把该路径对应的原始SAR图像读取到内存中,滚动显示该原始SAR图像。
进一步的,滚动显示原始SAR图像后,对该原始SAR图像的缩放功能采用QImage的缩放函数来实现。
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4-1,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为H2,另外H2÷H1的商不高于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4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个无线通路一,这里,H1是不低于640的整型量,H2是不高于H1且不低于零的整型量,H3是不低于零且不高于百分之十的浮点数,H4是2×H1,所述无线通路一的带宽含有H6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H7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H5是不低于四的整型量,H6是不低于八的整型量,H7是不低于四的整型量;
步骤4-2,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4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8,且H8÷H4的商高过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9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2个无线通路一与H10÷2个无线通路二,这里,H9是H4÷4,所述无线通路二的带宽含有H11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H12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H10能整除H5,H11是不高于H6且高于零的整型量,H12是不低于H7且高于零的整型量;
步骤4-3,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9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13,且H13÷H9的商不高于9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14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这里,H14是120%×H9,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2个无线通路一与H10÷4个无线通路二,或者,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个无线通路一;若所述H13÷H9的商高过9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15个图像数据包给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这里,H15是H9÷4,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10个无线通路二;
步骤4-4,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5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16,且H16÷H15的商高过8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中止同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执行图像数据包的传送;若H16÷H15的商不高于80%×H3,就返回步骤4-1去执行。
进一步的,地面处理中心传送的回应消息内回应达成运用的信号强度比地面处理中心传送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运用的信号强度高P分贝毫瓦,这里P不低于三百。
进一步的,地面处理中心传递回应消息所运用的带宽数量同它相应应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传递的图像数据包运用的无线通路的带宽数量成同比增长。
进一步的,H6÷7的商不低于二且不高于四。
进一步的,H11÷H12的商不低于百分之十且不高于二。
进一步的,无线通路一的带宽中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上的信号强度一样。
进一步的,无线通路二的带宽内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的信号强度比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上的信号强度低三百分贝毫瓦。
进一步的,在{H5÷2+H10÷4}不低于H5时,那么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运用H5÷2个无线通路一的带宽与H10÷4个无线通路二的带宽给地面处理中心传递图像数据包;在{H5÷2+H10÷4}低于H5时,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运用H5个无线通路一的带宽给地面处理中心传递图像数据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可以保存原始SAR图像,方便操作人员之后快速查看;保障了数据包丢失或者数据包顺序不正确,解压进程也能正常工作;多进程的交互方式保障了资源能够合理利用,也同时增强了程序的健壮性,减少了综合显示程序的处理与显示压力。滚动显示原始SAR图像后,对该原始SAR图像的缩放功能采用QImage的缩放函数来实现。这就就能达成SAR图像的大小的局部放大功能。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无人机载SAR图像处理之后图片清晰度损失较大、图像的质量比较差、给操作人员对SAR图像的判断和分析带来了较大的难度、SAR图像的大小固定不能实现局部放大功能、需要事后对数据进行回放而由专门的图像处理计算机来对图像数据进行解析和显示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运行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上的模块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运行在地面处理中心上的模块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步骤1到步骤5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步骤6到步骤9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包括:
在无人机上设置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通过无线链路与地面处理中心保持通信连接;地面处理中心能够是计算机。
运行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上的模块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将在对地监测时采集来的SAR图像生成图像数据包;
压缩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数据包执行多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
分包处理模块,用于对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包进行分包处理;
传送模块,用于把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通过无线链路传送到地面处理中心;
运行在地面处理中心上的模块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
综合显示程序,用于把收到的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写入一文件中去;用于在获取到原始SAR图像的路径之后,通过QT的QImage来把该路径对应的原始SAR图像读取到内存中,滚动显示该原始SAR图像;
解压模块,用于在文件写入完成之后,通过进程间通信的方式来通知SAR图像解压进程对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并生成原始SAR图像;
通知模块,用于在SAR图像解压进程生成原始SAR图像之后,把原始SAR图像存储到本地磁盘中,然后把原始SAR图像的路径通过进程间通信的方式通知到综合显示程序。
所述分包处理模块还用于把图像参数包和图像有效数据包拆分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小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采用单独的收数线程负责接收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收数线程采用环形缓冲区来把接收到的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缓存到地面处理中心的内存中去,环形缓冲区能够起到防止读出时候容易发生溢出的问题;内存中采用QT的QMap容器把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管理起来,该QMap容器可以解决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不按顺序发送的问题,也可以对丢失的数据包进行人工补充数据,最后再把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写入到地面处理中心的本地磁盘文件中去。
所述传送模块还用于执行初步调节,所述初步调节包括总计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为H2,另外H2÷H1的商不高于H3,那么所述传送模块之后传递H4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个无线通路一,这里,H1是不低于640的整型量,H2是不高于H1且不低于零的整型量,H3是不低于零且不高于百分之十的浮点数,H4是2×H1,所述无线通路一的带宽含有H6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H7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H5是不低于四的整型量,H6是不低于八的整型量,H7是不低于四的整型量,由此完成初步调节;用于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4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8,且H8÷H4的商高过H3,那么所述传送模块之后传递H9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2个无线通路一与H10÷2个无线通路二,这里,H9是H4÷4,所述无线通路二的带宽含有H11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H12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H10能整除H5,H11是不高于H6且高于零的整型量,H12是不低于H7且高于零的整型量;用于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9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13,且H13÷H9的商不高于90%×H3,那么所述传送模块之后传递H14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这里,H14是120%×H9,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2个无线通路一与H10÷4个无线通路二,或者,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个无线通路一;若所述H13÷H9的商高过9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15个图像数据包给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这里,H15是H9÷4,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10个无线通路二;用于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5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16,且H16÷H15的商高过80%×H3,那么所述传送模块中止同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执行图像数据包的传送;若H16÷H15的商不高于80%×H3,就再次执行所述初步调节。
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的方法,包括:
步骤1:无人机上设置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将其在对地监测时采集来的SAR图像生成图像数据包;
具体的,无人机上设置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对地发射电磁波,进而对接收到的电磁波回波进行相干斑处理,获取到作为SAR图像的原始图像的二进制数据,然后把该二进制数据进行拆分得到若干图像数据包,一个图像数据包包括原始图像中的一个图像的所有二进制数据。
步骤2: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对所述图像数据包执行多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
在步骤2中,多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特性、子空间结构相似性,多小波变换在图像去噪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对图像数据包的高频信息保持的很好。多小波变换压缩比高,压缩速度快,压缩后图像数据包的损失很小或者无损。
在步骤1和步骤2中,无人机上设置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将其在对地监测时采集来的SAR图像生成图像数据包,也就是生成了原始图像数据包,并对该原始图像数据包进行多小波变换压缩。
步骤3: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对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包进行分包处理;
原始图像数据包经过压缩之后,对数据进行分包处理,具体而言,所述步骤3中的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包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图像参数包,主要用于保存SAR图像的宽高尺寸信息、SAR图像的四角经纬度信息以及SAR图像的压缩参数信息;
SAR图像的宽高尺寸信息、SAR图像的四角经纬度信息以及SAR图像的压缩参数信息可用结构体来表示,如图3所示,其中结构体中包含SAR图像的宽高尺寸信息、SAR图像的四角经纬度信息以及SAR图像的压缩参数信息,SAR图像的宽高尺寸信息包括SAR图像的宽度信息和SAR图像的高度信息,SAR图像的四角经纬度信息包括SAR图像的左上角经度信息、SAR图像的左上角纬度信息、SAR图像的左下角经度信息、SAR图像的左下角纬度信息、SAR图像的右上角经度信息、SAR图像的右上角纬度信息、SAR图像的右下角经度信息和SAR图像的右下角纬度信息,SAR图像的压缩参数信息包括SAR图像的压缩比例信息。
另外一种类型是图像有效数据包,图像有效数据包为压缩后的SAR图像的有效数据信息;
在进行分包处理时,把图像参数包和图像有效数据包拆分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小包。
举例说明分包处理: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包含5个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以及272个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每个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和每个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大小均为1011个字节,那么本次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需要传送(272+5)×1011=280047个字节数据到地面处理中心。其中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大小为5×1011个字节,每个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都包含了此次需要传送的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总数(此例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总数为5),以及当前传送的是第几个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同理每个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都包含了此次需要传送的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总数(此例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总数为272),以及当前传送的是第几个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
步骤4: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把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通过无线链路传送到地面处理中心;
步骤5:地面处理中心接收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
地面处理中心接收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的方式能够是UDP方式。
为了解决压缩后的数据包顺序问题或者数据丢失问题,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地面处理中心采用了单独的收数线程负责接收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收数线程采用环形缓冲区来把接收到的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缓存到地面处理中心的内存中去,环形缓冲区能够起到防止读出时候容易发生溢出的问题;内存中采用QT的QMap容器把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管理起来,该QMap容器可以解决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不按顺序发送的问题,也可以对丢失的数据包进行人工补充数据,最后再把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写入到地面处理中心的本地磁盘文件中去。
内存中采用QT的QMap容器把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管理起来,具体为:QMap容器可以存储一对值(Key,value),其中Key就是一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的序号,value就是该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的内容,将值value与Key相互关联且一一对应,而且key会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因为每个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都包含了自己的序号,也就是Key值,以及每个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所属的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总数和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总数,可以根据当前数据包的Key值来判断其是否为最后一包数据,或者是下一包的开始数据来判断上一包的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或者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是否已经完整接收。举例说明: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一共包含5个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以及272个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若地面处理中心前面已经收到Key值为1,2,3和4的图像参数包,若此时地面处理中心收到Key值为5的图像参数包,那么可以认为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已经完整接收,而若地面处理中心前面已经收到Key值为1,2,3...271的图像有效数据包,若此时地面处理中心收到Key值为272的图像有效数据包,那么可以认为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已经完整接收,若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和该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已经完整接收,就表示此时地面处理中心收到了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此时地面处理中心就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传送确认字符,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收到确认字符后,就继续把后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通过无线链路传送到地面处理中心。
步骤6:地面处理中心的综合显示程序把收到的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写入一文件中去;
具体而言,每个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都会重新生成一个文件,每个文件都采用文件生成时间的方式来命名此文件,可以防止文件名重复,这样的生成文件的方式方便后续问题查证的时候达成快速定位。
步骤7:文件写入完成之后,通过进程间通信的方式来通知SAR图像解压进程对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并生成原始SAR图像;
进程间通信是指综合显示程序和SAR图像解压进程这两个进程间的通信,进程间通信的方式能够是TCP方式,TCP方式能够经由用心跳包来检测进程间通信是否出现障碍的问题,采用双进程来解析图像可以减轻综合显示程序的处理与显示压力,同时多进程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电脑内存和资源,减少程序之间的依赖与耦合,各个进程互不干扰。SAR图像解压进程运用多小波变换的解压方式达成解压缩。
步骤8:SAR图像解压进程生成原始SAR图像之后,把原始SAR图像存储到本地磁盘中,然后把原始SAR图像的路径通过进程间通信的方式通知到综合显示程序;
本地磁盘就是地面处理中心的硬盘,这样就能方便后续操作人员快速查看与分析,然后把原始SAR图像的路径通过进程间通信的方式通知到综合显示程序。
步骤9:综合显示程序获取到原始SAR图像的路径之后,通过QT的QImage来把该路径对应的原始SAR图像读取到内存中,滚动显示该原始SAR图像。
滚动显示该原始SAR图像是通过把完整的原始SAR图像的数据切分成多个数据片段,通过定时器来控制刷新频率,各轮刷新各个片段数据,从而实现了原始SAR图像的滚动显示,例如:把完整的原始SAR图像的数据切分成按其先后次序排布的4个数据片段,定时器的间隔设定为1毫秒,这样开始显示第一个数据片段后,隔1毫秒再显示第一个数据片段和第二个数据片段,再隔1毫秒再显示第一个数据片段、第二个数据片段和第三个数据片段,接着再隔1毫秒再显示第一个数据片段、第二个数据片段、第三个数据片段和第四个数据片段,以此达成滚动显示原始SAR图像的目的。滚动显示该原始SAR图像的定位功能是通过解析原始数据的图像参数包信息,获取到原始图像的四个角的经纬度信息以及图像的像素尺寸,通过双线性插值的方法来实现原始图像上任意点的经纬度计算。
滚动显示原始SAR图像后,对该原始SAR图像的缩放功能采用QImage的缩放函数来实现。这就就能达成SAR图像的大小的局部放大功能。
另外,在步骤4中,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把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通过无线链路传送到地面处理中心时,在具体运用中,一亟需克服的缺陷为无线条件下无线通路的稳定性不足的传送缺点,尤其是无线通路条件变动不慢的条件下,一般的达成方式会使得无线通路的传送带宽运用性能不佳或者无线通路的稳定性不能得以保障。
经过改进,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4-1,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为H2,另外H2÷H1的商不高于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4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个无线通路一,这里,H1是不低于640的整型量,H2是不高于H1且不低于零的整型量,H3是不低于零且不高于百分之十的浮点数,H4是2×H1,所述无线通路一的带宽含有H6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H7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H5是不低于四的整型量,H6是不低于八的整型量,H7是不低于四的整型量;这里的图像数据包就是一SAR图像中的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回应未达成就是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传送的图像数据包未顺利到达地面处理中心。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的方式是运行一个新的进程来同步不间断的总计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设定数量的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
步骤4-2,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4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8,且H8÷H4的商高过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9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2个无线通路一与H10÷2个无线通路二,这里,H9是H4÷4,所述无线通路二的带宽含有H11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H12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H10能整除H5,H11是不高于H6且高于零的整型量,H12是不低于H7且高于零的整型量;
步骤4-3,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9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13,且H13÷H9的商不高于9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14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这里,H14是120%×H9,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2个无线通路一与H10÷4个无线通路二,或者,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个无线通路一;若所述H13÷H9的商高过9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15个图像数据包给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这里,H15是H9÷4,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10个无线通路二;
步骤4-4,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5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16,且H16÷H15的商高过8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中止同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执行图像数据包的传送;若H16÷H15的商不高于80%×H3,就返回步骤4-1去执行。
如下继续对步骤4-1到步骤4-4按步骤执行相应的技术效果的阐述:
步骤4-1,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为H2,另外H2÷H1的商不高于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4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个无线通路一,这里,H1是不低于640的整型量,H2是不高于H1且不低于零的整型量,H3是不低于零且不高于百分之十的浮点数,H4是2×H1,所述无线通路一的带宽含有H6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H7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H5是不低于四的整型量,H6是不低于八的整型量,H7是不低于四的整型量;该步骤的技术效果为依据地面处理中心顺利收取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传递图像数据包的几率认定之后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对地面处理中心传递图像数据包的方法,以此改善图像数据包的传送功效与稳定性,防止由于图像数据包的传送未达成使得无线链路的功能极大的降低;此类状况表示H1个图像数据包传送的时距中无线通路状态佳,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能运用更大量的图像数据包传送,且适度加大图像数据包的总计频次。
步骤4-2,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4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8,且H8÷H4的商高过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9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2个无线通路一与H10÷2个无线通路二,这里,H9是H4÷4,所述无线通路二的带宽含有H11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H12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H10能整除H5,H11是不高于H6且高于零的整型量,H12是不低于H7且高于零的整型量。此类状况表示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在给地面处理中心传送H4个图像数据包期间,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和地面处理中心之间的无线通路状态不佳,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能经由防出错能力更佳的模式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正如加大各个无线通路的带宽内图像参数包的数量,以此改善无线通路评测的正确性来协助地面处理中心更佳的执行无线通路评测,以此依据更正确的无线通路信息执行图像数据包的图像参数包的定位功能,改善图像数据包收取顺利的几率;还有就是,由于无线通路变动在H4个图像数据包传递期间波动不小,这样就要经由降低之后总计图像数据包的数量来高效抵御无线通路状态的突变。
步骤4-3,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9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13,且H13÷H9的商不高于9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14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这里,H14是120%×H9,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2个无线通路一与H10÷4个无线通路二,或者,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个无线通路一;这是由于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传递H9个图像数据包的期间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和地面处理中心之间的无线通路很快状态变佳,那么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高效的把之后无线通路的传递模式执行变动来宜于无线通路的变动,且能加大之后图像数据包的总计频次;若所述H13÷H9的商高过9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15个图像数据包给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这里,H15是H9÷4,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10个无线通路二,这是由于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传递H9个图像数据包的期间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和地面处理中心之间的无线通路的状态具有变糟的走势,就要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高效运用防出错能力更佳的模式执行之后的无线通路的传递,且降低之后图像数据包的总计频次;在这里,以上期间临界量降低,这是由于高效的让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依据无线通路的变动来运用更正确的无线通路传递模式调节。
步骤4-4,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5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16,且H16÷H15的商高过8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中止同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执行图像数据包的传送;这就表示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和地面处理中心之间的无线通路状态突然变得很差,就不宜于该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给该地面处理中心再行传递图像数据包;若H16÷H15的商不高于80%×H3,就返回步骤4-1去执行,此类状况表示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与地面处理中心的无线通路状态变佳,另外商的降低亦更能表示无线通路状态变佳的走势很迅速,因此返回步骤4-1去执行更快捷的图像数据包传递。
地面处理中心传送的回应消息内回应达成运用的信号强度比地面处理中心传送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运用的信号强度高P分贝毫瓦,这里P不低于三百。这是由于要确保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能顺利收取到地面处理中心回应的回应达成,防止因该回应消息的收取未达成让地面处理中心与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间对之后传递的图像数据包运用的带宽数量认定不一样而很不利于无线链路功能的状况出现;回应未达成就是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传送的图像数据包未顺利到达地面处理中心,回应达成就是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传送的图像数据包顺利到达地面处理中心。
地面处理中心传递回应消息所运用的带宽数量同它相应应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传递的图像数据包运用的无线通路的带宽数量成同比增长,正如,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运用十个无线通路的带宽传递图像数据包时,地面处理中心运用Q个子带宽传递回应消息,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运用二十个无线通路的带宽传递图像数据包时,地面处理中心运用2×Q个子带宽传递回应消息。
H6÷7的商不低于二且不高于四。由此防止各个无线通路一的带宽中传递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的数量太低。
H11÷H12的商不低于百分之十且不高于二。这是由于这时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与地面处理中心之间的无线通路状态变糟,因此要运用更大量的子带宽来执行预备的无线通路评测,以此改善评测正确性的几率。
无线通路一的带宽中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上的信号强度一样。这是由于此类条件下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与地面处理中心之间的无线通路状态佳,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无须另外的加大图像参数包所处的子带宽上的信号强度,地面处理中心亦能得到正确的无线通路。
无线通路二的带宽内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的信号强度比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上的信号强度低三百分贝毫瓦。这是由于此类条件下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和地面处理中心之间的无线通路状态转糟,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要另外的加大图像参数包所处的子带宽上的信号强度,地面处理中心方可得到更正确的无线通路;地面处理中心仅在得到更正确的无线通路评测结论,方可高效运用无线通路。
在{H5÷2+H10÷4}不低于H5时,那么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运用H5÷2个无线通路一的带宽与H10÷4个无线通路二的带宽给地面处理中心传递图像数据包;在{H5÷2+H10÷4}低于H5时,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运用H5个无线通路一的带宽给地面处理中心传递图像数据包。这是由于运用更大量的带宽来传递图像数据包,改善图像数据包传送的稳定性。
所述地面处理中心能在H5个所述无线通路一的带宽之间依据所述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执行协同无线通路评测。这是由于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和地面处理中心之间的无线通路传送图像参数包耗时不高时(通常是无线通路状态佳的条件),无线通路在带宽方面变动迟缓,宜于运用无线通路一的带宽传送图像数据包。
地面处理中心依据各个无线通路二的带宽的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执行单独的无线通路评测。这是由于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和地面处理中心的无线通路传送图像参数包耗时高时(通常是无线通路状态不佳的条件),无线通路在带宽方面变动迅速,更宜于运用无线通路二的带宽传送图像数据包。
运用本发明的所述步骤4的方法,克服目前无线链路内无线通路传送稳定性的缺陷,改善了无线通路传送的稳定性。
目前无人机载的原始SAR图像尺寸较大,数据量大,受到无线传送信号的稳定性以及无线传送带宽大小的限制,在无人机上设置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采集的原始SAR图像无法直接通过无线链路往下传送。故在满足一定保真度的要求下对原始图像进行压缩编码很有必要,同时为了减小地面中心处理与显示压力,方便地面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的对成像内容作出准确判断,本发明就提出了上述的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以上已用实施例说明的方式对本发明作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状态下,能够做出各种变动、改变和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无人机上设置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通过无线链路与地面处理中心保持通信连接;
运行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上的模块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将在对地监测时采集来的SAR图像生成图像数据包;
压缩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数据包执行多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
分包处理模块,用于对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包进行分包处理;
传送模块,用于把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通过无线链路传送到地面处理中心;
运行在地面处理中心上的模块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
综合显示程序,用于把收到的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写入一文件中去;用于在获取到原始SAR图像的路径之后,通过QT的QImage来把该路径对应的原始SAR图像读取到内存中,滚动显示该原始SAR图像;
解压模块,用于在文件写入完成之后,通过进程间通信的方式来通知SAR图像解压进程对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并生成原始SAR图像;
通知模块,用于在SAR图像解压进程生成原始SAR图像之后,把原始SAR图像存储到本地磁盘中,然后把原始SAR图像的路径通过进程间通信的方式通知到综合显示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包处理模块还用于把图像参数包和图像有效数据包拆分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小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采用单独的收数线程负责接收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收数线程采用环形缓冲区来把接收到的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缓存到地面处理中心的内存中去;内存中采用QT的QMap容器把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管理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模块还用于执行初步调节,所述初步调节包括总计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为H2,另外H2÷H1的商不高于H3,那么所述传送模块之后传递H4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个无线通路一,这里,H1是不低于640的整型量,H2是不高于H1且不低于零的整型量,H3是不低于零且不高于百分之十的浮点数,H4是2×H1,所述无线通路一的带宽含有H6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H7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H5是不低于四的整型量,H6是不低于八的整型量,H7是不低于四的整型量,由此完成初步调节;用于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4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8,且H8÷H4的商高过H3,那么所述传送模块之后传递H9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2个无线通路一与H10÷2个无线通路二,这里,H9是H4÷4,所述无线通路二的带宽含有H11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H12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H10能整除H5,H11是不高于H6且高于零的整型量,H12是不低于H7且高于零的整型量;用于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9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13,且H13÷H9的商不高于90%×H3,那么所述传送模块之后传递H14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这里,H14是120%×H9,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2个无线通路一与H10÷4个无线通路二,或者,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个无线通路一;若所述H13÷H9的商高过9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15个图像数据包给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这里,H15是H9÷4,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10个无线通路二;用于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5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16,且H16÷H15的商高过80%×H3,那么所述传送模块中止同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执行图像数据包的传送;若H16÷H15的商不高于80%×H3,就再次执行所述初步调节。
5.一种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无人机上设置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将其在对地监测时采集来的SAR图像生成图像数据包;
步骤2: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对所述图像数据包执行多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
步骤3: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对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包进行分包处理;
步骤4: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把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通过无线链路传送到地面处理中心;
步骤5:地面处理中心接收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
步骤6:地面处理中心的综合显示程序把收到的一SAR图像中的所有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写入一文件中去;
步骤7:文件写入完成之后,通过进程间通信的方式来通知SAR图像解压进程对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并生成原始SAR图像;
步骤8:SAR图像解压进程生成原始SAR图像之后,把原始SAR图像存储到本地磁盘中,然后把原始SAR图像的路径通过进程间通信的方式通知到综合显示程序;
步骤9:综合显示程序获取到原始SAR图像的路径之后,通过QT的QImage来把该路径对应的原始SAR图像读取到内存中,滚动显示该原始SAR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包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图像参数包,用于保存SAR图像的宽高尺寸信息、SAR图像的四角经纬度信息以及SAR图像的压缩参数信息;
另外一种类型是图像有效数据包,图像有效数据包为压缩后的SAR图像的有效数据信息;
在进行分包处理时,把图像参数包和图像有效数据包拆分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小包;
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地面处理中心采用了单独的收数线程负责接收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收数线程采用环形缓冲区来把接收到的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缓存到地面处理中心的内存中去;内存中采用QT的QMap容器把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包管理起来;
滚动显示原始SAR图像后,对该原始SAR图像的缩放功能采用QImage的缩放函数来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4-1,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为H2,另外H2÷H1的商不高于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4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个无线通路一,这里,H1是不低于640的整型量,H2是不高于H1且不低于零的整型量,H3是不低于零且不高于百分之十的浮点数,H4是2×H1,所述无线通路一的带宽含有H6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H7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H5是不低于四的整型量,H6是不低于八的整型量,H7是不低于四的整型量;
步骤4-2,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4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8,且H8÷H4的商高过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9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2个无线通路一与H10÷2个无线通路二,这里,H9是H4÷4,所述无线通路二的带宽含有H11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H12个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H10能整除H5,H11是不高于H6且高于零的整型量,H12是不低于H7且高于零的整型量;
步骤4-3,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9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13,且H13÷H9的商不高于9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14个图像数据包至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这里,H14是120%×H9,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2个无线通路一与H10÷4个无线通路二,或者,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5个无线通路一;若所述H13÷H9的商高过9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之后传递H15个图像数据包给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来执行图像数据包传送数量的调节,这里,H15是H9÷4,所述图像数据包各轮占有H10个无线通路二;
步骤4-4,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总计所述地面处理中心对于持续的H15个图像数据包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的数量是H16,且H16÷H15的商高过80%×H3,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中止同所述地面处理中心执行图像数据包的传送;若H16÷H15的商不高于80%×H3,就返回步骤4-1去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处理中心传送的回应消息内回应达成运用的信号强度比地面处理中心传送的回应消息内回应未达成运用的信号强度高P分贝毫瓦,这里P不低于三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处理中心传递回应消息所运用的带宽数量同它相应应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传递的图像数据包运用的无线通路的带宽数量成同比增长;
H6÷7的商不低于二且不高于四;
H11÷H12的商不低于百分之十且不高于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通路一的带宽中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与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上的信号强度一样;
无线通路二的带宽内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有效数据包的子带宽的信号强度比用于传递分包处理后的图像参数包的子带宽上的信号强度低三百分贝毫瓦;
在{H5÷2+H10÷4}不低于H5时,那么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运用H5÷2个无线通路一的带宽与H10÷4个无线通路二的带宽给地面处理中心传递图像数据包;在{H5÷2+H10÷4}低于H5时,那么所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运用H5个无线通路一的带宽给地面处理中心传递图像数据包。
CN202210039737.9A 2022-01-14 2022-01-14 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Active CN114089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9737.9A CN114089339B (zh) 2022-01-14 2022-01-14 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9737.9A CN114089339B (zh) 2022-01-14 2022-01-14 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9339A true CN114089339A (zh) 2022-02-25
CN114089339B CN114089339B (zh) 2022-04-19

Family

ID=80308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9737.9A Active CN114089339B (zh) 2022-01-14 2022-01-14 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9339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6059A (zh) * 2000-09-25 2002-04-24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合成孔径成像雷达实时地面处理系统
CN103116872A (zh) * 2013-01-25 2013-05-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并行dsp的sar图像高速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US20130141273A1 (en) * 2010-08-16 2013-06-06 Mbda Uk Limite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7094241A (zh) * 2017-04-28 2017-08-25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机载sar的实时成像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7884759A (zh) * 2017-11-07 2018-04-06 深圳市置辰海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qt框架的雷达回波绘制方法
CN107907867A (zh) * 2017-09-29 2018-04-13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多工作模式的实时sar快视系统
CN108776341A (zh) * 2018-05-05 2018-11-0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多普勒中心偏移计算方法
CN109298421A (zh) * 2018-11-14 2019-02-01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一种可配置图幅的sar成像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1079797A (zh) * 2019-11-25 2020-04-28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分类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766579A (zh) * 2020-06-28 2020-10-13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Sar空地联合处理方法、机载sar、地面控制器
CN111929681A (zh) * 2020-06-24 2020-11-13 苏州理工雷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轻小型无人机载sar的实时成像处理系统
CN112731391A (zh) * 2020-12-04 2021-04-30 南昌大学 高效的连续成像处理方法、系统、合成孔径雷达及终端
CN113326817A (zh) * 2021-07-30 2021-08-31 南京天朗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沌小信号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6059A (zh) * 2000-09-25 2002-04-24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合成孔径成像雷达实时地面处理系统
US20130141273A1 (en) * 2010-08-16 2013-06-06 Mbda Uk Limite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3116872A (zh) * 2013-01-25 2013-05-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并行dsp的sar图像高速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7094241A (zh) * 2017-04-28 2017-08-25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机载sar的实时成像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7907867A (zh) * 2017-09-29 2018-04-13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多工作模式的实时sar快视系统
CN107884759A (zh) * 2017-11-07 2018-04-06 深圳市置辰海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qt框架的雷达回波绘制方法
CN108776341A (zh) * 2018-05-05 2018-11-0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多普勒中心偏移计算方法
CN109298421A (zh) * 2018-11-14 2019-02-01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一种可配置图幅的sar成像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1079797A (zh) * 2019-11-25 2020-04-28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分类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929681A (zh) * 2020-06-24 2020-11-13 苏州理工雷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轻小型无人机载sar的实时成像处理系统
CN111766579A (zh) * 2020-06-28 2020-10-13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Sar空地联合处理方法、机载sar、地面控制器
CN112731391A (zh) * 2020-12-04 2021-04-30 南昌大学 高效的连续成像处理方法、系统、合成孔径雷达及终端
CN113326817A (zh) * 2021-07-30 2021-08-31 南京天朗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沌小信号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荣科等: "无人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的高速数据传输", 《遥测遥控》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9339B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7335B (zh) 用于无人机图像传输装置的fpga编码方法、系统
DE112011105981B4 (de) Erweitertes Wireless-Display
CN110099280B (zh)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带宽受限下的视频业务质量增强方法
CN102801955A (zh) 一种基于局部高清的数字视频传输方法
DE112013004449T5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Optimieren von halbaktiven Auslastungen
DE102013021710A1 (de) Grafik-Dienstleister und Verfahren zur Datenstromübertragung von bilderzeugtem Inhalt über eine entfernte Grafikverarbeitungsdienstleistung
CN112422591B (zh) 一种传输视频流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089339B (zh) 无人机载sar图像的实时处理与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WO2023036258A1 (zh) 基于无人机的视频直播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Galanopoulos et al. Measurement-driven analysis of an edge-assisted object recognition system
CN102523446A (zh) 一种船舶交通导航系统雷达视频自适应压缩方法
CN107094241B (zh) 一种机载sar的实时成像显示方法及系统
WO2021031972A1 (zh) 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87679A (zh) 无损视频远程采集方法和系统
CN105959796B (zh) 一种基于图像增量信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411557B (zh) 适用于蜂窝网络的vr全景视频优化传输方法
CN116980611A (zh) 图像压缩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及介质
DE112018005254T5 (de) Vorrichtun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videocodierung
CN106101711B (zh) 一种快速实时视频编解码压缩算法
Quanguo et al. Explore on Application of BDS-3 RSMC in the Field of Image Transmission
CN113949417A (zh) 一种基于混合通信的电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204026A (zh) 车辆数据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车辆、介质和程序产品
Jiang et al. DIFFSC: Semantic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with enhanced denoising through diffusion probabilistic models
CN111405293A (zh)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685204B (zh) 一种用于低轨卫星星座的sar成像通信一体化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