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2013A - 一种可视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2013A
CN114082013A CN202111396052.1A CN202111396052A CN114082013A CN 114082013 A CN114082013 A CN 114082013A CN 202111396052 A CN202111396052 A CN 202111396052A CN 114082013 A CN114082013 A CN 114082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pressure
tail
pressure measuring
head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60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宏
钱建民
陆慧云
陈松
纪勇
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oly Noa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oly Noa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oly Noa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oly Noa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960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20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2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20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04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ody liqu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46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 A61B5/684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mounted on an invasive device
    • A61B5/6852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18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ala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31Pressure;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79Masses, volumes, levels of fluids in reservoirs, flow rat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引流装置,包括测压引流管、与测压引流管连通的引流容器、以及和测压引流管及引流容器电连接的数据处理显示器。所述测压引流管头端腔内和尾端腔内分别埋设测压套囊,分别与数据处理显示器的压力感应器电连接,能监测人体引流腔压力和引流管尾部腔内压力,进而判断引流腔道内压力变化是否正常、引流管是否通畅。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内电连接设有重力感应器,能对经测压引流管进入引流容器的引流液实时称重,进而监测引流速度和引流量,进而判断引流是否正常。本发明使医疗引流可视化,在数据处理显示器端能实时观察引流状况,及时对引流异常做出判断以便干预治疗,或及时发现引流无液,尽早拔出引流管。

Description

一种可视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视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引流是利用虹吸、重力或负压吸引原理,放置在人体创面腔内或体腔并经过皮肤切口穿出体外,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渗出血液、组织液及其他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液体淤积导致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疾病康复。
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判断需要及时而准确,既要及时发现引流腔内出量异常增加,又要及时发现引流管堵塞,还要准确判断引流管拔出最佳时机,避免引流管引起的感染。但在目前,外科引流的管理是依靠医务人员凭经验管理的,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常常给病情发现带来误判,甚至耽误了最佳救治时机。如:①某些情况下,引流管发生堵塞,虽然引流腔内分液体集聚较多,却被误判为引流液极少,不被关注,甚至过于乐观,提前拔出引流管中止引流,给病情带来误判,甚至导致病情恶化;②某些情况下,外科引流腔内引流状况发生变化,渗血加剧,甚至发生切口内小血管破裂出血,但引流速度肉眼难以辨别,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现病情变化,往往导致患者出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③某些情况下,患者引流腔内压力或温度持续升高,意味着病情恶化,但医护人员无法及时观察获知病情变化,导致引流腔内感染极为严重才能发现,治疗极为棘手,甚至导致慢性炎症,感染迁延难以愈合;④某些情况下,患者病情已逐渐康复,引流液较少,却因医务人员担心引流不彻底,继续保留引流管引流,导致引流管无谓延长保留时间,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带来引流部位感染风险增加,还给医务人员带来无效的护理换药工作量;⑤某些情况下,需要对引流液取样送检或做细菌培养,却难以获得最佳样本(最新鲜的引流液),给治疗带来不便。⑥手术后,创面内引流量情况观察主要依靠护士完成,由于护士工作量繁忙,不是第一责任人,同时由于外科医学知识局限性,对术后出血引流增加危害认识不足,汇报病情往往较为延后,导致患者发生术后创面出血二次手术止血时机延后,多数病人再次进入手术室止血时已伴发严重的出血性休克,甚至已在垂死边缘,给抢救带来较大难度,患者面临极大风险。
总之,临床急需一种可视引流装置,能及时发现引流腔内压力和温度异常变化,能及时发现引流管堵塞并对管腔疏通;能方便便捷对引流液取样;医生护士能实时获取引流液流速,发现引流腔内出血增加及时二次手术止血;医生护士能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康复,及时拔除引流管中止引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视引流装置,本发明利用测压引流管以及引流管上设置的头端测压管和尾部测压管对引流体进行引流,并将测压引流管内的压力转化为气体的压力,利用球囊和传感器将该压力转化成为压力数据,利用压力传感器组件将压力数据传递到数据处理显示器,进行后续的分析处理;并在引流容器上端设有重量感应器和温度探头,对引流速度、总量及引流腔体温监测,使医疗引流实现可视化,在数据处理显示器端能实时观察引流状况,对引流异常及早做出判断并干预治疗,或尽早发现病情康复并拔出引流管。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视引流装置,包括测压引流管、与所述测压引流管尾部开口连通的引流容器、压力传感器组件和数据处理显示器。
所述测压引流管头端腔内设有头端测压球囊,并设有与所述头端测压球囊连通的头端测压管。所述测压引流管尾部侧腔设有尾部测压球囊,并设有与所述尾部测压球囊连通的尾部测压管。
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头端压力传感组和尾部压力传感组。所述头端压力传感组包括头端压力传感器、连通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头端测压管的头端传感管路以及和头端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头端传感导线。所述尾部压力传感组包括尾部压力传感器、连通所述尾部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尾部测压管的尾部传感管路以及和尾部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尾部传感导线。
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包括处理器和显示屏。所述处理器通过头端传感导线与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电连接、通过尾部传感导线与所述尾部压力传感器电连接,能接收处理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及所述尾部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电信号。所述显示屏与处理器电连接,能接收并显示所述处理器输出的压力数据。
所述头端传感管路设有头端三通,所述尾部传感管路设有尾部三通。
所述头端测压管和所述头端传感管路之间设有匹配的头端传感接口,能将所述头端测压管和所述头端传感管路密封连通。所述尾部测压管和所述尾部传感管路之间设有匹配的尾部传感接口,能将所述尾部测压管和所述尾部传感管路之间密封连通。
或/和:所述头端传感导线设有匹配的头端电接口,能将前段头端传感导线和后段头端传感导线电连接。所述尾部传感导线设有匹配的尾部电接口能将前段尾部传感导线和后段尾部传感导线电连接。
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有重量感应器,所述重量感应器能和所述引流容器悬挂连接,能感知所述引流容器内引流液体重量变化。所述重量感应器将所述引流容器重量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器并在所述显示屏显示。
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还设有信号传送器,能将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的数据传送给匹配单元,其中,所述匹配单元包括中控监测台或医生手持端。
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或中控监测台设有数据输入端口,通过所述数据输入端口能输入患者相关信息及报警预设值。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所述匹配单元设有警示器,达到报警预设值时,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所述匹配单元的警示器能警示。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可视引流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充电的充电中心,所述充电中心设有陀螺仪和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充电的充电卡接口。当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连接所述充电卡接口充电时,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的所述重量感应器处于垂直状态,所述陀螺仪能检测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内所述重量感应器的垂直状态,并对所述重量感应器校零。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还电连接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设置在所述测压引流管头部,能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器,并在所述显示屏显示。
所述测压引流管尾部侧壁连通所述测压引流管内腔设有压力阀口,所述压力阀口设置在所述尾部测压球囊临近头端测压球囊一侧的所述测压引流管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上部设有调节卡持柄,所述调节卡持柄下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间设有球形卡持关节,所述球形卡持关节包括匹配的球形关节头和球形关节臼,所述球形关节头能卡入球形关节臼内旋转并临时固定;所述调节卡持柄上部设有调节卡持口,所述调节卡持口包括第一卡持端和第二卡持端,第一卡持端和第二卡持端间距离能调节并临时固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某些情况下,引流管发生堵塞,能及时准确判断引流管堵塞,并作出疏通处理;
2、某些情况下,外科引流腔内引流状况发生变化,渗血加剧,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避免发展为出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某些情况下,能及时发现引流腔内感染,能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措施,避免感染发展到慢性迁延阶段;
4、多数情况下,能及时判断患者引流病情已康复,及早准确拔管,避免引流管无谓留置,减少患者痛苦,避免无效的护理换药工作量;
5、某些情况下,需要对引流液取样送检或做细菌培养,能很方便的获得最佳样本(最新鲜的引流液);
6、手术后,减少护士对创面内引流量情况观察工作,减少护士工作量;
7、本发明在充电中心设置利用陀螺仪校验测重容器提高引流重量监测的精准性;
8、本发明在测压导管尾端分别设置测压囊体和压力阀口,在引流管腔堵塞时,能方便便捷疏通引流管管腔;
9、本发明在测压导管尾端设置了压力阀口,能方便便捷对引流液取样,方便细菌培养,抗生素敏感实验,做精准抗感染治疗;
10、通过头端温度探头设置,能为炎症,尤其是发热病情发展迁延做出提前判断,及早处理;
11、能监测引流腔内压力,及时发现严重的肿胀和空腔脏器胀气,及早处理各种相关病情;
12、在重量监测容器上设置了水平仪,能确保引流容器与重力感应器的垂直状态,确保重量监测的准确性;
13、通过监测中心的设置,使护士在监测中心即可精准观察所有病人的引流情况,即既减少了护士工作量,又大大提高了监测的精准性;
14、提前设置危情阈值,在危情发生时第一时间报警,大大提高了患者引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引流装置示意图;
图2是测压引流管示意图;
图3是引流容器示意图;
图4是数据处理显示器简要示意图;
图5是中空监测台与多个病床多个医生之间联系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带固定装置的数据处理显示器简要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压力传感器组件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的状态示意图。
图示及标号:
1、测压引流管;11、头端测压球囊;12、头端测压管;13、尾部测压球囊;14、尾部测压管;15、压力阀口;16、引流入孔;17、头端测压接口;18、尾部测压接口;2、引流容器;21、容器接口;3、压力传感器组件;31、头端压力传感组;31-1、头端传感管路;31-2、头端压力传感器;31-3、头端传感导线;31-4、头端三通;31-5、头端传感接口;31-6、头端电接口;32、尾部压力传感组;31-1、尾部传感管路;31-2、尾部压力传感器;31-3、尾部传感导线;32-4、尾部三通;32-5、尾部传感接口;32-6、尾部电接口;4、数据处理显示器;41、处理器;42、显示屏;43、重量感应器;44、信号传送器;45、温度探头;46、引流连接口;5、匹配单元;51、中控监测台;52、医生手持端;6、调节卡持柄;6-1、球形卡持关节;6-2、球形关节头;6-3、球形关节臼;6-4、调节卡持口;6-5、第一卡持端、6-6、第二卡持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可视引流装置,包括测压引流管1、与所述测压引流管1尾部开口连通的引流容器2、压力传感器组件3和数据处理显示器4。使用时,所述测压引流管1头端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引流入孔16,所述测压引流管1头段置入患者体腔内,用于引流患者体内引流腔的液体或者气体。所述测压引流管1尾段在患者体外,患者体腔内的液体或者气体能经若干个引流入孔16进入所述测压引流管1管腔内,并被引流出患者体外。所述测压引流管1管腔尾部连接所述引流容器2,患者体内的液体或者气体被引流出来之后,会进入引流容器2腔内。所述引流容器2包括引流袋和引流瓶等,不限于具体引流用途。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3用于监测测压引流管1管腔内的压力,进而可以间接反馈出患者引流腔内的压力。数据处理显示器4用于和压力传感器组件3电连接,用以接收压力传感器组件3传输的压力电信号,并对压力电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所述测压引流管1头端腔内设有头端测压球囊11,并设有与所述头端测压球囊11连通的头端测压管12。所述测压引流管1尾部侧腔设有尾部测压球囊13,并设有与所述尾部测压球囊13连通的尾部测压管14。
目前市场上气体和液体压力传感器测压原理不一致,不能通用。具体引流时,引流腔内往往有液体,也有气体,为了监测所述测压引流管1管腔内压力,可以设置与所述测压引流管1管腔连通的导管测压。若如此设置,实际制造产品时需使用气体压力传感器和液体压力传感器两种压力传感器,进而同时监测气体压力和液体压力。但这么做弊端十分明显,必然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对应的,在数据处理显示器4上也要分别设置对应的处理元器件,大大增加生产难度和成本。同时,液体会污染气体压力传感器,而气体也会影响液体传感器的准确度,大大增加测压错误和故障几率(液体可能导致气体压力传感器故障,气体可能导致液体传感器故障)。
为了减少制作成本,同时提高测压时的精准度和降低测压时的故障几率。本发明中使用能变形的柔质囊体设置,能使所述测压引流管1管腔内无论是气体或是液体,其压力都作用在囊体上,进而转化为气体压力,使压力传感器组件3仅选用气体压力感应器即可监测所述测压引流管1管腔内气体或液体压力。使用气体压力感应器使压力感应器及测压管路仅与气体接触,无需选用两种压力感应器,减少使用成本;同时,避免还能避免体液污染,使气体压力感应器能多次使用,降低患者成本。
具体实施时,所述头端测压球囊11应选用柔软的医用材料制成,如PU,硅胶等等,能确保引流部位外在压力能与头端测压球囊11囊壁充分接触,使引流部位外在压力能经头端测压球囊11柔软的囊壁传递给头端测压球囊11气体。为了确保压力传递效果,在具体应用时,应向头端测压球囊11内稍稍充入适量气体,但气体容积应小于头端测压球囊11不承受压力时的容积,最佳方案是向头端测压球囊11充入其容积的1/2的气体,使头端测压球囊11承受正压(大于大气压)时能将所承受的压力充分传递到头端测压球囊11内,若引流腔为负压(小于大气压)时,没充分充满气体的头端测压球囊11也有进一步延展的空间,能充分传递负压。体腔内负压压值较小,如胸腔负压极限为10mmHg(即较大气压小10mmHg),头端测压球囊11内预留的1/2容积空间足以确保测压时压力数值不受头端测压球囊11囊壁弹性束缚。而体腔内正压可能较大,但正压作用在充入1/2容积气体的头端测压球囊11囊壁上,使头端测压球囊11受压缩小,并不影响正压压力的传递。
具体的,所述测压引流管1头端腔内设有头端测压球囊11,头端测压球囊11的外壁与引流入孔16及测压引流管1管腔充分连通接触,头端测压球囊11的囊腔与引流入孔16及测压引流管1管腔隔离。所述测压引流管1管壁埋置有与头端测压球囊11连通的头端测压管12,其中,头端测压管12在测压引流管1的头端与头端测压球囊11连通后、沿着测压引流管1的侧壁延伸到测压引流管1为与患者体外的中后部,然后从中后部延伸出测压引流管1的外侧管壁。当然,头端测压管12延伸出测压引流管1的外侧管壁最佳位置应不干扰引流、不接触患者的身体,尽量设置在靠近尾部的位置。头端测压管12位于测压引流管1管壁外的导管尾部设有头端测压接口17,用于和压力传感器组件3的测压管路连通连接。在使用时,头端测压球囊11及测压管路密闭环境的气体会在压力作用同步被压缩或膨胀,与头端测压接口17连接的压力传感器组件3的测压管路在气体作用下能同步与头端测压球囊11内的气体压力变化而变化。因此,压力传感器组件3能准确感应到头端测压球囊11内的气体压力数值和变化。
这样,患者引流腔内内气体或液体压力经连通的引流入孔16施力在头端测压球囊11外壁上,使引流腔内内气体或液体压力传导给头端测压球囊11内气体,头端测压球囊11内气体压力经头端测压管12传递给压力传感器组件3,最终使压力传感器组件3能准确感应到引流腔内气体或液体的压力数值和变化,最终达到将引流腔内气体或液体的压力转变为气体压力,在患者体外被监测的效果。
当然,为了尽量使头端测压球囊11传递的引流部位压力精准不受干扰,头端测压球囊11的容积应在测压引流管1头端腔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做大,而与头端测压球囊11连通的头端测压管12管腔应在保证畅通的前提下尽量做小。而且,所述头端测压球囊11应设置在测压引流管1头端附近,应充分连通若干引流入孔16,确保管路引流通畅,确保引流部位压力能经引流入孔16传递给头端测压球囊11囊壁。
为了避免外界压力通过测压引流管1和头端测压管12侧壁干扰测压引流管1和头端测压管12内压力,测压引流管1侧壁、头端测压管12应有一定硬度支撑,可选用PVC制成.测压引流管1管径较粗管壁相对较厚,压力支撑不会由任何问题,但头端测压管12管径较细,必要时可在头端测压管12埋设金属弹簧圈,加强头端测压管12的抗压作用,避免外界压力干扰。
同时,测压引流管1靠近尾部的侧腔上设有尾部测压球囊13,设置在侧腔是指只在测压引流管1的内壁的一个侧面位置设置尾部测压球囊13,尾部测压球囊13连通设有尾部测压管14。尾部测压管14的末端穿过测压引流管1外侧壁延伸为尾部测压管14的外部导管,用于和压力传感器组件3的测压管路连通。其具体结构及使用方法与头端测压球囊1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补充的是,为了避免外界压力对尾部测压球囊13的干扰,尾部测压球囊13应全部埋置在测压引流管1尾部侧腔。对应的,为了确保测压引流管1尾部管腔的通畅,可在测压引流管1尾部管腔侧方设置专门的空腔,在空腔与测压引流管1管腔连通部位设置镂空区域,在空腔与测压引流管1管腔连通部位以外的位置,则需要使用硬质支撑材料,使空腔内压力与测压引流管1管腔外壁外的外界环境隔离。
在本实施例中,头端测压球囊11和头端测压管12配合、尾部测压球囊13和尾部测压管14配合,将引流体的液体或气体压力均转化成气体的压力,从而使头端压力传感器31-2和尾部压力传感器32-2均选用气体压力感应器元件,能避免体液对气体压力感应器元件的污染,从而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头端压力传感器31-2和尾部压力传感器32-2将转化后的气体压力采集后转化成电信号数据,然后经过电连接导线传输反馈给数据处理显示器4转化为压力信号输出。需要提示的是,若头端压力传感器31-2和尾部压力传感器32-2均选用液体压力感应器元件同样也能完成对测压引流管1的压力监测,只是使用前需对头端所有测压管路组(头端测压球囊11、头端测压管12、头端压力传感器31-2和头端传感管路31-1)和尾部所有测压管路组(尾部测压球囊13、尾部测压管14、尾部压力传感器32-2和尾部传感管路32-1)内均灌注足量液体即可,大大增加了操作的繁复,减少了头端压力传感器31-2和头端传感管路31-1重复使用的几率。向各管路灌注液体时需完全排空管路内的空气,操作极为麻烦,否则必然影响测压准确性。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3包括头端压力传感组31和尾部压力传感组32。所述头端压力传感组31包括头端压力传感器31-2、连通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31-2和所述头端测压管12的头端传感管路31-1以及和头端压力传感器31-2电连接的头端传感导线31-3。所述尾部压力传感组32包括尾部压力传感器32-2、连通所述尾部压力传感器32-2和所述尾部测压管14的尾部传感管路32-1以及和尾部压力传感器32-2电连接的尾部传感导线32-3。所述头端传感管路31-1和头端压力传感器31-2连通的另一端端部设置为盲端,或设置有盖塞,能对其密封。对应的,所述尾部传感管路32-1和尾部压力传感器32-2连通的另一端端部设置为盲端,或设置有盖塞,能对其密封。
所述头端传感管路31-1用于和头端测压管12密闭连通,连通后,患者引流腔内内气体或液体压力经引流入孔16传递给头端测压球囊11内气体转变为气体压力,头端测压球囊11内气体压力经头端测压管12传递头端传感管路31-1,使头端压力传感器31-2感知到患者引流腔内气体或液体压力,再经头端传感导线31-3传输给数据处理显示器4。同理,所述尾部传感管路32-1用以和尾部测压管14密封连通,连通后,所述测压引流管1尾部管腔的气体或液体压力经镂空区传递给尾部测压球囊13转变为气体压力,尾部测压球囊13内气体压力经尾部测压管14传递给尾部传感管路32-1,使尾部压力传感器32-2感知到测压引流管1尾部管腔内的压力,再经尾部传感导线32-3传输给数据处理显示器4。
如图1、图4、图6和图8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包括处理器41和显示屏42。所述处理器41通过头端传感导线31-31与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31-2电连接、通过尾部传感导线32-3与所述尾部压力传感器32-2电连接,能接收处理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31-2及所述尾部压力传感器32-2输出的压力电信号。所述显示屏42与处理器41电连接,能接收并显示所述处理器41输出的压力数据。当然,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还包括内置电源或外置电线及插头,能为数据处理显示器4供电。
所述头端传感管路31-1用于和头端测压管12密闭连通后,患者引流腔内内气体或液体压力能被头端压力传感器31-2感知并转化为压力电信号,再经头端传感导线31-3传输给处理器41,处理器41对压力电信号处理后转化为压力数据,最后传输给显示屏42显示出来。同理,所述尾部传感管路32-1和尾部测压管14密闭连通后,测压引流管1尾部管腔的气体或液体压力能被尾部压力传感器32-2感知并转化为压力电信号,再经尾部传感导线32-3传输给处理器41,处理器41对压力电信号处理后转化为压力数据,最后传输给显示屏42显示出来。
本发明通过在测压引流管1头端腔内设置头端测压球囊11能实时监测引流腔内压力,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如:①在骨科,血管科手术后,可以实时监测引流部位压力,可以反映手术部位肌肉等软组织的肿胀程度,如果手术部位严重肿胀,压力极高超过患者动脉血压压力,会导致动脉血管被压迫关闭,对肢体远端供血减少或停止,导致肢体远端缺血,若不及时处理,甚至造成组织坏死;此时需要紧急做切口拆线减压;甚至在病情发展到拆线减压之前就做出预防措施,如提高血浆渗透压、利尿等等。②胃肠道手术后,可以实时监测腹腔压力,可以反映肠胀气程度,如果肠胀气严重,会导致肠系膜动脉血供减少,严重影响吻合口愈合,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吻合口瘘发生;此时需要经口置入胃管,经肛置入肛管做胃肠减压;甚至在病情没发展到这一步之前就做出置入胃管或肛管的应对措施,促进病人早期康复。③一般来说,手术后由于手术部位炎症或消化道胀气,引流部位压力都会有一定范围的升高,但随着时间推移,病情逐渐康复,手术部位炎症或消化道胀气好转,引流部位的压力逐渐下降,直至恢复到正常范围;若术后压力异常维持在高位,常意味着病情异常变化,如手术部位感染等,手术医生根据术后压力变化,能对特殊病情提前预警,提前处理。④而术后若引流部位压力压力异常较低,测需要考虑引流管路可能泄露。⑤当引流部位的压力恢复到正常范围维持一段时间后,结合引流量持续较少,则可以为医生及早拔出测压引流管1提供客观依据,甚至根据采集的大数据,做出测压引流管1拔出的临床指南。从而使测压引流管1留置更客观,做到危情发生方时第一时间处理,恢复到一定标准后第一时间拔管,及避免危情处理拖延,也避免拔管过早引发危情,还避免不必要的引流管留置给患者医生带来的痛苦和不便。
而通过头端测压球囊11能实时监测引流腔及测压引流管1头端压力,配合尾部设置的尾部测压球囊13实时监测引流管尾部腔内压力,可以发现更多的病情变化。如:①头端测压球囊11采集的引流部位压力数值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周围血管搏动、肺部呼吸运动、或心脏跳动的干扰下会形成特殊波形,当测压引流管1管腔通畅时,压力传递必然很顺畅;引流管尾部腔内压力虽然和测压引流管1头端压力有一定差值(取决于头端测压球囊11和尾部测压球囊13之间测压引流管1内水柱的高度差),但其波幅必然比较相近;若头端测压球囊11压力波幅大于尾部测压球囊13压力波幅,则意味着测压引流管1可能部分堵塞导致管路不够通畅;若头端测压球囊11压力波幅正常,尾部测压球囊13压力波幅基本为零,则极大可能意味着测压引流管1管腔完全闭塞。②若怀疑引流管堵塞时,可调节尾部测压球囊13的高度(调节时尽量避免尾部测压球囊13的高度高于患者引流腔的高度,避免引流液反流),若尾部测压球囊13的压力数值伴随尾部测压球囊13的高度变化而同步反向变化(即尾部测压球囊13抬高时,尾部测压球囊13的压力下降;尾部测压球囊13降低时,尾部测压球囊13的压力上升),则意味着测压引流管1管腔是通畅的;若尾部测压球囊13的压力数值伴随尾部测压球囊13的高度变化而反向变化,但并非同步,而是明显延迟于尾部测压球囊13的高度变化,则测压引流管1管腔很大可能发生部分堵塞,不够通畅;若尾部测压球囊13的压力数值不伴随尾部测压球囊13的高度而变化,则意味着测压引流管1管腔完全堵塞,此时大概率急需对测压引流管1冲洗处理,确保测压引流管1通畅。③若头端测压球囊11和尾部测压球囊13压力波幅均消失,且均不伴随尾部测压球囊13的高度变化而变化,则意味着引流腔内很可能因血块或软组织堵塞了测压引流管1的引流入孔(可能伴随压引流管1管腔堵塞),此时大概率急需对测压引流管1冲洗处理,确保测压引流管1引流入孔及管腔通畅;这些压力数值或波幅的变化,再结合引流量的变化,即可准确对测压引流管1的具体情况做出准确判断。④伴随测压引流管1留置位置不同,若置于腹腔,压力波动所受主要影响因素是呼吸时膈肌运动和下腔静脉的舒张和收缩,根据压力波形和波幅的变化,可能能对患者血容量及呼吸运动判断有一定价值,需要后续临床使用时进一步研究,此处不再赘述;若置于四肢或背部,其波幅不受呼吸运动影响,仅受血管波动影响,其更大可能是反映血容量状况。
同时,根据测压引流管1头端压力配合引流管尾部腔内压力,可以发现更多的病情变化,为引流的顺利提供保障:
(1)数据处理显示器4获得头端压力传感器31-2的压力P1和尾部压力传感器32-2的压力P2,计算头尾压力差值P0(P1的压力波峰压力数值和谷数值的差值减去P2的压力波峰压力数值和谷数值的差值),并分别显示P1、P2和P0。
(2)若P2伴随P1波动而波动,且P0波动时峰谷差值≤ZcmH2O(厘米水柱),Z≤2,数据处理显示器4发出引流管1通畅提示。
(3)若P2伴随P1波动而波动,且P0波动时峰谷差值>ZcmH2O,Z>2;数据处理显示器4发出引流管1狭窄提示,报警器根据预设的报警阈值报警或不报警。
(4)若P1波动,P2不波动,P0数值增加,大概率是测压引流管1发生堵塞。数据处理显示器4发出测压引流管1堵塞报警提示,且数据处理显示器4同步将该报警提示发送到匹配单元5,匹配单元5同步发出报警;数据处理显示器4均会将相应的报警提示同步发送到匹配单元5,同时匹配单元5同步发出报警。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头端测压管12和所述头端传感管路31-1之间设有匹配的头端传感接口31-5,能将所述头端测压管12和所述头端传感管路31-1密封连通。所述尾部测压管14和所述尾部传感管路32-1之间设有匹配的尾部传感接口32-5,能将所述尾部测压管14和所述尾部传感管路32-1之间密封连通。通过头端传感接口31-5和尾部传感接口32-5的设置,使头端测压管12和头端传感管路31-1、尾部测压管14和尾部传感管路32-1之间均能密封连通,这与实际应用情况相符。所述测压引流管1需置入患者体内,仅能一次性使用,但头端压力传感组31和尾部压力传感组32无需置入患者体内,为气体压力传感器,基本不会被患者体液污染。为降低成本,所述头端压力传感组31和尾部压力传感组32再没被体液污染时可以反复使用,头端传感接口31-5和尾部传感接口32-5的设置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8所述,所述头端传感导线31-3两端或中部设有匹配的头端电接口31-6,能将前段头端传感导线31-3和后段头端传感导线31-31电连接。所述尾部传感导线32-3两端或中部设有匹配的尾部电接口32-6,能将前段尾部传感导线32-3和后段尾部传感导线32-3电连接。这也是与临床具体使用状况相符的,具体的,再使用过程中,难免发生体液外溅导致患者体液污染头端压力传感组31和尾部压力传感组32的状况。此时必须更换头端压力传感组31和尾部压力传感组32,在头端传感导线31-31中部设有匹配的头端电接口31-6或在尾部传感导线32-3中部设有匹配的尾部电接口32-6,能方便便捷的对头端压力传感组31和尾部压力传感组32进行更换。
无论是在头端测压管12和所述头端传感管路31-1之间设有匹配的头端传感接口31-5、在所述尾部测压管14和所述尾部传感管路32-1之间设有匹配的尾部传感接口32-5、还是在所述头端传感导线31-3中部设有匹配的头端电接口31-6还是在所述尾部传感导线32-3中部设有匹配的尾部电接口32-6都是为了具体方便使用,当对应接口匹配连接后,本质并无区别。
再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各接口设计的最佳方案是:头端传感接口31-5和尾部传感接口32-5应分别单独设置,并用不同颜色区分;头端传感接口31-5和尾部传感接口32-5大小型号、外形最好有所区别。这样能从根本上杜绝对应的头端测压管12和所述尾部传感管路32-1或尾部测压管14和头端传感管路31-1之间错误连接。同时,为了避免前段头端传感导线31-3和后段尾部传感导线32-3或前段尾部传感导线32-3和后段头端传感导线31-3之间错误电连接,同时为了简化头端电接口31-6和尾部电接口32-6电连接操作,所述头端电接口31-6和尾部电接口32-6优选为一体化设置。即:前段头端传感导线31-3一侧的头端电接口31-6和前段尾部传感导线32-3一侧的尾部电接口32-6一体化设置,转变为一个非对称接口;同时,后段头端传感导线31-3一侧的头端电接口31-6和后段尾部传感导线32-3一侧的尾部电接口32-6也一体化设置,形成一个对应的非对称电接口。这样头端电接口31-6和尾部电接口32-6电连接操作一次性即可完成,而且不会发生错误连接。
数据处理显示器4设有分别和头端压力传感器31-2及尾部压力传感器32-2电连接用于接收电信号的处理器41、用于显示头端压力传感器31-2及尾部压力传感器32-2压力的显示屏42、电源;头端压力传感器31-2及尾部压力传感器32-2均连接到处理器41,与处理器41成为一体,使得压力传感器组件3与数据处理显示器4成为一个整体使用。在使用时,将该整体直接电连到尾部测压接口18和头端测压接口17上,该整体作为采集压力信号、处理压力信号的功能,使用结束后,将尾部测压接口18和头端测压接口17处拔掉,将头端压力传感器31-2及尾部压力传感器32-2和数据处理显示器4整体收纳后下次使用,可以节省资源的使用,成本降低,循环重复利用,降低患者所耗费的费用,同样也是符合无菌原则的。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所述头端传感管路31-1设有头端三通31-4。所述尾部传感管路32-1设有尾部三通32-4。当上述所有部件正确配备并连接连通后,将头端压力传感组31放置在与心脏水平平齐水平,旋转头端三通31-4,使头端压力传感组31连通的头端传感管路31-1和大气连通,此时,可以方便便捷的对头端压力传感组31调零,从而以大气压为压力零点。调零后,即可再次旋转头端三通31-4使头端测压接口17匹配连接头端传感接口31-5并与大气隔离,即可准确测量头端测压球囊11内的压力,从而监测引流腔内压力数值。这在其它医用压力传感器上也有类似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尾部压力传感组32设有尾部传感管路32-1和尾部压力传感器32-2,尾部传感管路32-1中部设有用于调零的尾部三通32-4,尾部传感管路32-1端部设有用于和尾部测压接口18匹配连接的尾部传感接口32-5;尾部三通32-4采用三通管,用于对管路内的气体压力进行调零处理。尾部三通32-4调零及使用方法于头端三通31-4完全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1、图4、图6和图8所示,所述处理器41电连接有重量感应器43,所述重量感应器43能和所述引流容器2悬挂连接,能感知所述引流容器2内引流液体重量变化,所述重量感应器43将所述引流容器2重量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器41并在所述显示屏42显示。通过重量感应器43能和所述引流容器2悬挂连接后,能实时监测患者引流腔内引流出的液体速度,从而帮助医务人员对引流腔内病情变化作出判断,及时采取对应措施。
所述重量感应器43的具体使用方法包括引流液速度计算:重量感应器43每间隔一定的时间t测一次引流容器2的总重量并记录,按照时间点t2重量减去时间点t1重量,得出单位时间内的引流量的分时量,或者说是单位时间所增加的引流量的增量,同时分时量可以看做是速度,分时量表示为t-Q1,例如10s-20ml,表示该10s内引流量为20ml。本实施例中,每间隔10秒钟测一次,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另一方面,重量感应器43实时记录整个引流容器2的实时重量,将该重量减去引流容器2的重量得出引流容器2内部的引流量的重量,即实时的引流总量,重量感应器43将整个监测过程中所测得的所有流量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显示器4,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分析。液体总量表示为T-Q2,例如60s-120ml,表示到此时,总共监测了60s,引流了120ml的液体。
在重量感应器43采集重量信息时,提供一种可以实施的计算方式:
(1)在出量引流开始前(本发明中的引流均为出量的引流,即引流出气体或者液体,下同),重量感应器43采集引流容器2的初始重量WA;
(2)在出量引流开始后,数据处理显示器4内置的计时器(未图示)采集出量引流总时间T,重量感应器43采集当前引流容器2及出量的重量数据WT,其中,WT≥WA;
(3)数据处理显示器4将WT与WA的差值及T作为出量的时间总量数据显示在显示屏42上;
其中,重量感应器43每间隔X秒采集一次引流容器2及出量的重量数据WT,X≤1,在第n0秒前采集的重量数据记为WAn,在第n0秒到第n0+n这n秒内采集的重量数据依次记为W1x、W2x、W3x、……Wnx,其中,n≥5;当W1x≤W2x≤W3x……≤Wnx时,视为出量引流正常,将所有重量数据反馈给数据处理显示器4,数据处理显示器4将60(Wnx-WAn)/n作为出量的分钟流速数据显示在显示器44上;分钟流速数据的刷新频率为y秒,y>1;第(n0+y)秒的出量分钟流速为60[W(n0+y)x-W1x]/n。
在上述(1)-(3)中,提供一种计算分钟流速数据的计算方式,便于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计算处理。
再次,针对引流容器2的始终和超重的抗干扰:
(1)若m秒内重量感应器43采集的重量数据的大小排序无序波动,数据处理显示器4发出干扰提示,并将干扰提示发送给匹配单元5,匹配单元5同步发出干扰提示;其中,将在第m0秒前采集的重量数据记为WAm,在第m0秒到第m0+m秒这m秒内采集的重量数据依次记为W1x、W2x、W3x……Wmx;
(2)在m秒干扰提示期间,出量的分钟流速设置为m0秒流速惯性数据,显示为m0秒前的相邻的分钟流速数据,时间总量数据则以相邻的分钟流速数据为依据计算得到m秒总量惯性数据;
(3)在m秒干扰停止后,重量感应器43重新采集引流容器2第一个稳定后的重量数据,记为W(m+1)x,若W(m+1)x≥WAm,确认干扰,将(Wmx-WAm)/m作为m秒干扰期间的分钟流速数据,并以此为依据重新计算m秒内的时间总量数据,并以该数据覆盖m秒流速惯性数据和m秒总量惯性数据。
以上述(1)-(3)的步骤来进行引流容器2被拿起、被位移等一系列干扰情况的解决方案,这只是其中一种,其余方案不再详细叙述。
本发明中还给出以下状态的检测方式:
(1)将在第p0秒前采集的重量数据记为WAp,将在第p0秒到p0+p秒这p秒内采集的重量数据依次记为W1x、W2x、W3x、……Wpx;
(2)若W1x≥W2x≥W3x……≥Wpx,数据处理显示器4判定并发出泄露或排空提示;
(3)在p秒干扰提示期间,出量的分钟流速设置为p0秒流速惯性数据,显示为p0秒前的相邻的分钟流速数据,时间总量数据则以相邻的分钟流速数据为依据计算得到p秒总量惯性数据;
(4)泄露或排空停止后,重量感应器43重新采集引流容器2第一个稳定后的重量数据做为第二初始重量WB,并对引流容器2内液体总量重新实时监测,重新获取分钟流速及时间总量数据,并以此数据及p秒流速惯性数据、p秒总量惯性数据及原有时间总量数据叠加计算p秒后的时间总量数据;
(5)若WB持续不变时间大于600秒,数据处理显示器4发出引流终止提示,得到确认后,数据处理显示器4清除p秒流速惯性数据、p秒总量惯性数据,显示为引流结束;数据处理显示器4发出的引流终止提示被取消后,继续监测和处理。
为了保证使用的正常进行,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数据处理显示器4断电情况:
(1)在引流中,电源给数据处理显示器4持续充电,电源和数据处理显示器4断开时,断开时间记为q秒,q秒前采集的重量数据记为WAq;
(2)若q小于600,数据处理显示器4对原有数据保留,在q秒内,出量的分钟流速设置为q秒流速惯性数据,显示为q秒前的相邻的分钟流速数据,时间总量数据则以相邻的分钟流速数据为依据计算得到q秒总量惯性数据;
(3)在充电卡接口62和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充电口重新连接后,重量感应器43重新采集引流容器2第一个稳定后的重量数据做为第三初始重量WC;若WC小于WAq,重量感应器对引流容器2内液体总量重新实时监测,重新获取分钟流速及时间总量数据,并以此数据及q秒流速惯性数据、q秒总量惯性数据及原有时间总量数据叠加计算q秒后的时间总量数据;若WC大于WAq,重新获取q秒内的分钟流速及时间总量数据,并以此数据覆盖q秒流速惯性数据、q秒总量惯性数据;
(4)若q大于600,数据处理显示器4对原有数据清零,显示为引流结束,进入下一轮备用状态;在数据处理显示器4中清除q秒内的惯性数据,显示为引流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测压引流管1、重量感应器43采集重量信息、引流容器2抗干扰、判断引流结束、监测断电多种情况可以择一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如图5和图8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还设有信号传送器44,能将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数据传送给匹配单元5,其中,所述匹配单元5包括中控监测台51或医生手持端52。通过信号传送器44的设置,位于监测中心的中控监测台51能及时观察各个病人的引流流速和流量数据和测压引流管1头端和尾端腔内的压力数据,能第一时间判断各种引流异常,如引流管堵塞,患者体腔内出血增加等等。同样,所述中控监测台51设有信号发射器,能将患者具体引流状况及压力参数发送给医生手持端52,使医生能第一时间获知引流异常的特殊病情,第一时间针对特殊状况加以判断和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或中控监测台51设有数据输入端口,通过所述数据输入端口能输入患者相关信息及报警预设值。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所述匹配单元5设有警示器,达到报警预设值时,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所述匹配单元5的警示器能警示。
具体的,通过对数据处理显示器4、匹配单元5输入报警阈值,并设有警示器。当各种参数达到报警预设值时,数据处理显示器4、匹配单元5的警示器能警示,数据处理显示器4直接在患者身边进行警示,提示患者、在场医护、陪护人员引流异常或引流结束的警示。同时,匹配单元5的中控监测台51的护士和手持医生手持端52的医生,也能第一时间接收到报警提示,接收到报警提示后,医护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病人身旁,观察具体引流状况加以判断及处理。不能赶到病人身旁时,可以观察患者引流的信息,如引流速度、引流量、引流腔压力等数据加以判断,再和管床的医生护士沟通,对具体报警判断处理。
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或中控监测台51设有数据输入端口,通过数据输入端口能输入患者相关信息及报警预设值,在不同类型手术中,其危情报警阈值是不同的。报警阈值可以设置为引流量、引流速度、引流腔的压力上限或下限、测压引流管1头端和尾部管腔的压力波幅差值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①在脑外科头颅手术引流时,脑脊液可能与引流腔连通,为了避免脑脊液引流速度或引流量过多造成脑疝,可以对引流量和引流速度设置危情阈值,发生危情报警时,通过调整引流容器2与测压引流管1的高度差值调整液体在引流管路中产生的引流液柱压力差值,从而调整引流负压,对引流速度加以调整;同时,可以通过对测压引流管1头端测压球囊11压力上限设置,在颅内压力升高时及时报警,以便及时发现颅内其他位置延迟性出血血肿,及时做颅脑CT检查,二次手术;同时,可以对头端测压球囊11和尾部测压球囊13压力波幅差值下限设置危情阈值,及时发现测压引流管1堵塞,及时疏通测压引流管1管腔。②在四肢手术时,可以对头端测压球囊11压力上限设置危情阈值,及时发现肌肉软组织的异常肿胀导致的血管供血或回流受阻,及时做减张切口缓解引流腔内压力,恢复血供和回流;通过对引流速度设置危情阈值,及时发现创面出血,及时二次手术止血。③在胸腹腔手术同样可以通过类似设置发现病情异常变化,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具体危情阈值的设置,根据医生经验即使在在相同手术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结合压力数值的变化和引流量即引流速度的变化,医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异常变化并加以处理,减少患者病情处理延迟,确保引流安全性。通过大数据的累计分析,手术医生会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完善使用时危情报警值的设定,在同一手术后危情值的设定也会逐渐趋于一致,最终可能会形成专家共识,或各种手术引流指南。
所述的一种可视引流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充电的充电中心,所述充电中心设有陀螺仪和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充电的充电卡接口。当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连接所述充电卡接口充电时,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所述重量感应器43处于垂直状态,所述陀螺仪能检测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内所述重量感应器43的垂直状态,并对所述重量感应器43校零。当然,这是使用充电电源时的一种状态,若使用一次性电池则无需这种设置。充电中心设有匹配的特殊结构的充电插口,能确保数据处理显示器4连接所述充电卡接口充电时,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所述重量感应器43处于垂直状态,使重量感应器43得归零校准更加可靠,此处不再表述。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还电连接有温度探头45,所述温度探头45设置在所述测压引流管1头部,能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器41,并在所述显示屏42显示。在多数引流情况下,引流管头端温度十分重要,例如:①在腹腔胃肠道手术后引流部位温度应相对稳定,在术后前两天,引流部位温度较体温稍有升高(0.5℃以内)属于正常现象,主要是因为创面炎症反应导致,之后,引流部位温度应与体温基本一致;若出现引流部位温度严重升高,可能意味着创面引流部位异常病情,可能预示着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吻合口感染等。②在骨科手术后引流部位的温度在术后前两天会有稍稍升高,之后会逐渐下降到正常范围,若引流部位温度持续较高不能下降到正常范围,可能预示手术腔内可能发生感染,可以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做细菌培养准备后期治疗,而不用等到延迟时间较长的患者体温显著升高或血常规白细胞显著升高后再去治疗。感染治疗越早,抗感染治疗难度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在测压引流管1头端设置温度探头45,能尽快发现引流腔感染迹象,在第一时间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避免手术创面严重感染发生机率。骨科手术感染一旦迁延,极易发展成慢性骨髓炎,治疗极为棘手,治疗周期漫长,常常达到半年甚至数年,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进一步的,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所述测压引流管1尾部侧壁连通所述测压引流管1内腔设有压力阀口15,所述压力阀口15设置在所述尾部测压球囊13临近头端测压球囊11一侧的所述测压引流管1侧壁。
所述压力阀口15应设置在尾部测压球囊13附近,具体的应设置在临近头端测压球囊11的测压引流管1一侧,即与尾部测压球囊13相比较,压力阀口15更加的靠近头端。压力阀口15为单向弹性阀,当向压力阀口15内卡入注射器时,在注射器头端开口顶持下压力阀口15能打开,通过压力阀口15注射器能向测压引流管1内腔注射气体或液体,或使用注射器从测压引流管1内腔抽吸气体或液体。其功用主要是两个:①通过压力阀口15能抽吸测压引流管1内腔内引流液体,用于取样送检;②当测压引流管1内腔或引流入孔堵塞时,用于疏通测压引流管1管腔或引流入孔。具体操作为:首先,向尾部测压球囊13内充入足量气体,使尾部测压球囊13饱胀完全堵塞测压引流管1管腔;再通过压力阀口15向测压引流管1内腔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较高的生理盐水注射压力能冲开堵塞部位的血块或软组织,从而再次使测压引流管1管腔疏通。当然,若要使用向尾部测压球囊13内充入足量气体,使尾部测压球囊13饱胀完全堵塞测压引流管1管腔的功能,在尾部测压球囊13与测压引流管1尾部内腔之间不能设置镂空隔板,此时,尾部测压球囊13的一侧应固定在测压引流管1尾部侧腔深处,而尾部测压球囊13临近测压引流管1尾部管腔一侧应充分自由,充气时能充分扩张,不充气时利用尾部测压球囊13的弹性作用能自然回缩回测压引流管1尾部侧腔内。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设有与所述重量感应器43重力感应轴线重合用于连接引流容器2的引流连接口46,对应的,所述引流容器2上部设有与所述引流连接口46匹配的容器接口21,所述引流连接口46和容器接口21匹配连接后,所述引流容器2的重心落在所述重量感应器43重力感应轴线上。通过引流连接口46和容器接口21匹配设置,使引流容器2与数据处理显示器4连接后,所述引流容器2的重心能落在重量感应器43重力感应轴线上,从而使重量感应器43重力感应轴与引流容器2重力轴保持重合状态,提高重量感应器43对引流容器2称重时的精确性。所述引流连接口46和容器接口21之间应设置匹配的卡接固定结构,确保引流容器2与数据处理显示器4连接稳固性,此处不再阐述。
为了确保本发明在使用时,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重量感应器43的重力感应轴与引流容器2重力轴保持重合状态,在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上部,垂直于重量感应器43的重力感应轴平面埋设一个水平仪,当数据处理显示器4连接引流容器2后,调整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角度和位置,通过水平仪能确认数据处理显示器4悬吊连接引流容器2后,所述重量感应器43的重力感应轴与引流容器2重力轴与水平面垂直,重量感应器43的重力感应轴与引流容器2重力轴保持高度重合状态,引流容器2的重心落在所述重量感应器43的重力感应轴,从而使所述重量感应器43能精确监测引流容器2的流速及流量。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上部设有调节卡持柄6,所述调节卡持柄6下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间设有球形卡持关节6-1,所述球形卡持关节6-1包括匹配的球形关节头6-2和球形关节臼6-3,所述球形关节头6-2能卡入球形关节臼6-3内旋转并临时固定。所述调节卡持柄6上部设有调节卡持口6-4,所述调节卡持口6-4包括第一卡持端6-5和第二卡持端6-6,第一卡持端6-5和第二卡持端6-6间距离能调节并临时固定。
固定前,先松开所述调节卡持柄6下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间球形卡持关节6-1,松开所述调节卡持柄6上部设有调节卡持口6-4,将调节卡持口6-4的第一卡持端6-5和第二卡持端6-6松动的禁锢在固定目标上,如床边护杆上。调节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角度和方位,使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显示屏便于患者观察和读取数据。观察数据处理显示器4上部的水平仪,使所述重量感应器43的重力感应轴与引流容器2重力轴与水平面垂直,即使水平仪调节到水平状态。此时,调节第一卡持端6-5和第二卡持端6-6间距离尽量缩小,使所述调节卡持口6-4禁锢在目标位置。再次调节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角度和方位,观察数据处理显示器4上部的水平仪调节到水平状态,保持观察数据处理显示器4位置不变,收紧锁定所述调节卡持柄6下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间设有球形卡持关节6-1,即可将重量感应器43的重力感应轴垂直于水平面固定,即可进入使用状态。为了加强第一卡持端6-5和第二卡持端6-6禁锢固定效果,所述第一卡持端6-5和第二卡持端6-6相对应的夹持部位可设置软质胶垫,增强第一卡持端6-5和第二卡持端6-6卡持在手术床边护栏或其它部位的摩擦力。
所述球形卡持关节6-1的固定可以使用穿透球形关节臼6-3的紧固螺钉,在球形关节臼6-3贯穿侧壁设置禁锢螺孔,禁锢球形卡持关节6-1使将紧固螺钉向球形关节臼6-3旋入即可,当紧固螺钉顶持在球形关节臼6-3内的球形关节头6-2表面,即可达到固定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和方法,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整理如下:
(1)准备步骤:
测压引流管1置入引流腔并稳妥固定后,将引流容器2连接在测压引流管1尾部,正确连接各测压管路和导线;将头端测压球囊11和尾部测压球囊13内气体完全抽出,并重新注入适量气体;稳妥固定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方位和角度,将压力传感器放置在心脏水平,对测压管路调零,输入患者信息及各报警危情阈值。
(2)引流管状态监测步骤:
(2-1)数据处理显示器4获得头端压力传感器31-2的压力P1和尾部压力传感器32-2的压力P2,计算头尾压力传感器的波幅压力差值P0(P1的压力波峰压力数值和谷数值的差值减去P2的压力波峰压力数值和谷数值的差值);
(2-2)若P1波动,P2不变,数据处理显示器4发出测压引流管1堵塞报警提示,且数据处理显示器4同步将该报警提示发送到匹配单元5,匹配单元5同步发出报警;
(2-3)若P2伴随P1波动而波动,且P0波动时峰谷差值≤ZcmH2O(厘米水柱),Z≤2,数据处理显示器4发出引流管1通畅提示;
(2-4)若P2伴随P1波动而波动,且P0波动时峰谷差值>ZcmH2O,Z>2;数据处理显示器4发出引流管1狭窄提示。
(3)计算步骤:
(3-1)在出量引流开始前,重量感应器43采集引流容器2的初始重量WA;
(3-2)在出量引流开始后,数据处理显示器4内置的计时器(未图示)采集出量引流总时间T,重量感应器43采集当前引流容器2及出量的重量数据WT,其中,WT≥WA;
(3-3)数据处理显示器4将WT与WA的差值及T作为出量的时间总量数据显示在显示屏42上;
其中,重量感应器43每间隔X秒采集一次引流容器2及出量的重量数据WT,X≤1,在第n0秒前采集的重量数据记为WAn,在第n0秒到第n0+n这n秒内采集的重量数据依次记为W1x、W2x、W3x、……Wnx,其中,n≥5;当W1x≤W2x≤W3x……≤Wnx时,视为出量引流正常,将所有重量数据反馈给数据处理显示器4,数据处理显示器4将60(Wnx-WAn)/n作为出量的分钟流速数据显示在显示器44上;分钟流速数据的刷新频率为y秒,y>1;第(n0+y)秒的出量分钟流速为60[W(n0+y)x-W1x]/n。
(4)重量抗干扰步骤:
(4-1)若m秒内重量感应器43采集的重量数据的大小排序无序波动,数据处理显示器4发出干扰提示,并将干扰提示发送给匹配单元5,匹配单元5同步发出干扰提示;其中,将在第m0秒前采集的重量数据记为WAm,在第m0秒到第m0+m秒这m秒内采集的重量数据依次记为W1x、W2x、W3x……Wmx;
(4-2)在m秒干扰提示期间,出量的分钟流速设置为m0秒流速惯性数据,显示为m0秒前的相邻的分钟流速数据,时间总量数据则以相邻的分钟流速数据为依据计算得到m秒总量惯性数据;
(4-3)在m秒干扰停止后,重量感应器43重新采集引流容器2第一个稳定后的重量数据,记为W(m+1)x,若W(m+1)x≥WAm,确认干扰,将(Wmx-WAm)/m作为m秒干扰期间的分钟流速数据,并以此为依据重新计算m秒内的时间总量数据,并以该数据覆盖m秒流速惯性数据和m秒总量惯性数据。
(5)泄漏或者排空监测步骤:
(5-1)将在第p0秒前采集的重量数据记为WAp,将在第p0秒到p0+p秒这p秒内采集的重量数据依次记为W1x、W2x、W3x、……Wpx;
(5-2)若W1x≥W2x≥W3x……≥Wpx,数据处理显示器4判定并发出泄露或排空提示;
(5-3)在p秒干扰提示期间,出量的分钟流速设置为p0秒流速惯性数据,显示为p0秒前的相邻的分钟流速数据,时间总量数据则以相邻的分钟流速数据为依据计算得到p秒总量惯性数据;
(5-4)泄露或排空停止后,重量感应器43重新采集引流容器2第一个稳定后的重量数据做为第二初始重量WB,并对引流容器2内液体总量重新实时监测,重新获取分钟流速及时间总量数据,并以此数据及p秒流速惯性数据、p秒总量惯性数据及原有时间总量数据叠加计算p秒后的时间总量数据;
(5-5)若WB持续不变时间大于600秒,数据处理显示器4发出引流终止提示,得到确认后,数据处理显示器4清除p秒流速惯性数据、p秒总量惯性数据,显示为引流结束;数据处理显示器4发出的引流终止提示被取消后,继续监测和处理。
(6)断电监测步骤:
(6-1)在引流中,充电中心6给数据处理显示器4持续充电,充电卡接口62和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充电口断开时,断开时间记为q秒,q秒前采集的重量数据记为WAq;
(6-2)若q小于600,数据处理显示器4对原有数据保留,在q秒内,出量的分钟流速设置为q秒流速惯性数据,显示为q秒前的相邻的分钟流速数据,时间总量数据则以相邻的分钟流速数据为依据计算得到q秒总量惯性数据;
(6-3)在充电卡接口62和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充电口重新连接后,重量感应器43重新采集引流容器2第一个稳定后的重量数据做为第三初始重量WC;若WC小于WAq,重量感应器对引流容器2内液体总量重新实时监测,重新获取分钟流速及时间总量数据,并以此数据及q秒流速惯性数据、q秒总量惯性数据及原有时间总量数据叠加计算q秒后的时间总量数据;若WC大于WAq,重新获取q秒内的分钟流速及时间总量数据,并以此数据覆盖q秒流速惯性数据、q秒总量惯性数据;
(6-4)若q大于600,数据处理显示器4对原有数据清零,显示为引流结束,进入下一轮备用状态;在数据处理显示器4中清除q秒内的惯性数据,显示为引流结束。
(7)曲线生成步骤:
数据处理显示器4将数据处理后生成以时间为第一轴、以分钟流量、时间总量、P1、P2和P0为第二轴的平面二轴表格曲线,并显示在显示器44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引流装置,包括测压引流管、与测压引流管连通的引流容器、以及和测压引流管及引流容器电连接的数据处理显示器。所述测压引流管头端腔内和尾端腔内分别埋设测压套囊,分别与数据处理显示器的压力感应器电连接,能监测人体引流腔压力和引流管尾部腔内压力,进而判断引流腔道内压力变化是否正常、引流管是否通畅。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内电连接设有重力感应器,能对经测压引流管进入引流容器的引流液实时称重,进而监测引流速度和引流量,进而判断引流是否正常。本发明使医疗引流可视化,在数据处理显示器端能实时观察引流状况,通过对各种参数的对比并综合判断,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对引流异常做出预判以便及早干预治疗,或及时发现引流结束时机,尽早拔出引流管,中止引流。
以上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视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压引流管(1)、与所述测压引流管(1)尾部开口连通的引流容器(2)、压力传感器组件(3)和数据处理显示器(4);
所述测压引流管(1)头端腔内设有头端测压球囊(11),并设有与所述头端测压球囊(11)连通的头端测压管(12);所述测压引流管(1)尾部侧腔设有尾部测压球囊(13),并设有与所述尾部测压球囊(13)连通的尾部测压管(14);
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3)包括头端压力传感组(31)和尾部压力传感组(32);所述头端压力传感组(31)包括头端压力传感器(31-2)、连通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31-2)和所述头端测压管(12)的头端传感管路(31-1)以及和头端压力传感器(31-2)电连接的头端传感导线(31-3);所述尾部压力传感组(32)包括尾部压力传感器(32-2)、连通所述尾部压力传感器(32-2)和所述尾部测压管(14)的尾部传感管路(32-1)以及和尾部压力传感器(32-2)电连接的尾部传感导线(32-3);
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包括处理器(41)和显示屏(42);所述处理器(41)通过头端传感导线(31-3)与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31-2)电连接、通过尾部传感导线(32-3)与所述尾部压力传感器(32-2)电连接,能接收处理所述头端压力传感器(31-2)及所述尾部压力传感器(32-2)输出的压力电信号;所述显示屏(42)与处理器(41)电连接,能接收并显示所述处理器(41)输出的压力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端传感管路(31-1)设有头端三通(31-4);所述尾部传感管路(32-1)设有尾部三通(32-4);
所述头端测压管(12)和所述头端传感管路(31-1)之间设有匹配的头端传感接口(31-5),能将所述头端测压管(12)和所述头端传感管路(31-1)密封连通;所述尾部测压管(14)和所述尾部传感管路(32-1)之间设有匹配的尾部传感接口(32-5)尾部传感接口(32-5),能将所述尾部测压管(14)和所述尾部传感管路(32-1)之间密封连通;
或/和:所述头端传感导线(31-3)设有匹配的头端电接口(31-6),能将前段头端传感导线(31-3)和后段头端传感导线(31-3)电连接;所述尾部传感导线(32-3)设有匹配的尾部电接口(32-6)能将前段尾部传感导线(32-3)和后段尾部传感导线(32-3)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41)电连接有重量感应器(43),所述重量感应器(43)能和所述引流容器(2)悬挂连接,能感知所述引流容器(2)内引流液体重量变化;所述重量感应器(43)将所述引流容器(2)重量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器(41)并在所述显示屏(42)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可视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还设有信号传送器(44),能将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数据传送给匹配单元(5),其中,所述匹配单元(5)包括中控监测台(51)或医生手持端(5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一种可视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或中控监测台(51)设有数据输入端口,通过所述数据输入端口能输入患者相关信息及报警预设值;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所述匹配单元(5)设有警示器,达到报警预设值时,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所述匹配单元(5)的警示器能警示。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可视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充电的充电中心,所述充电中心设有陀螺仪和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充电的充电卡接口;当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连接所述充电卡接口充电时,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的所述重量感应器(43)处于垂直状态,所述陀螺仪能检测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内所述重量感应器(43)的垂直状态,并对所述重量感应器(43)校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还电连接有温度探头(45),所述温度探头(45)设置在所述测压引流管(1)头部,能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器(41),并在所述显示屏(42)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引流管(1)尾部侧壁连通所述测压引流管(1)内腔设有压力阀口(15),所述压力阀口(15)设置在所述尾部测压球囊(13)临近头端测压球囊(11)一侧的所述测压引流管(1)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视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设有与所述重量感应器(43)重力感应轴线重合用于连接引流容器(2)的引流连接口(46),对应的,所述引流容器(2)上部设有与所述引流连接口(46)匹配的容器接口(21),所述引流连接口(46)和容器接口(21)匹配连接后,所述引流容器(2)的重心落在所述重量感应器(43)重力感应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视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上部设有调节卡持柄(6),所述调节卡持柄(6)下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显示器(4)间设有球形卡持关节(6-1),所述球形卡持关节(6-1)包括匹配的球形关节头(6-2)和球形关节臼(6-3),所述球形关节头(6-2)能卡入球形关节臼(6-3)内旋转并临时固定;所述调节卡持柄(6)上部设有调节卡持口(6-4),所述调节卡持口(6-4)包括第一卡持端(6-5)和第二卡持端(6-6),第一卡持端(6-5)和第二卡持端(6-6)间距离能调节并临时固定。
CN202111396052.1A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可视引流装置 Pending CN1140820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6052.1A CN114082013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可视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6052.1A CN114082013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可视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2013A true CN114082013A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03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6052.1A Pending CN114082013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可视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201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9900A (zh) * 2012-03-30 2012-07-25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流体压力测量囊管
CN203943935U (zh) * 2014-03-07 2014-11-19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测压无创防堵导尿装置
US20160331890A1 (en) * 2008-05-01 2016-11-17 Convatec Technologies Inc. Rectal drain appliance
CN111110935A (zh) * 2020-01-19 2020-05-08 河北冀德远健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尿液引流控制及尿量计量系统
CN211484563U (zh) * 2019-12-30 2020-09-15 深圳市美的连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体腔内压传感装置
CN213852491U (zh) * 2020-11-16 2021-08-03 成都比利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智能液体流量监控装置
CN113398428A (zh) * 2021-06-30 2021-09-17 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监测的引流导管以及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31890A1 (en) * 2008-05-01 2016-11-17 Convatec Technologies Inc. Rectal drain appliance
CN102599900A (zh) * 2012-03-30 2012-07-25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流体压力测量囊管
CN203943935U (zh) * 2014-03-07 2014-11-19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测压无创防堵导尿装置
CN211484563U (zh) * 2019-12-30 2020-09-15 深圳市美的连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体腔内压传感装置
CN111110935A (zh) * 2020-01-19 2020-05-08 河北冀德远健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尿液引流控制及尿量计量系统
CN213852491U (zh) * 2020-11-16 2021-08-03 成都比利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智能液体流量监控装置
CN113398428A (zh) * 2021-06-30 2021-09-17 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监测的引流导管以及监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21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bladder and abdominal pressures, and bladder function recovery system
US9782145B2 (en) Electronic catheter stethoscope
JP7009469B2 (ja) 診断的ドレナージ用カテーテルアセンブリ
US20080103408A1 (en) Continuous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Monitoring Urinary Catheter With Optional Core Temperature Sensor
KR102127536B1 (ko) 환자의 동맥 도관법에 의한 혈압 측정을 모니터링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631191B (zh) 膀胱压力和腹腔压力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09951864U (zh) 一种外引流监护管理系统
CN113398428A (zh) 一种动态监测的引流导管以及监测方法
CN114082013A (zh) 一种可视引流装置
US8986219B2 (en) Lumen occlusion detection
CN211834371U (zh) 一种压力实时监测装置
CN113208577A (zh) 一种一次性腹内压监测系统
CN2320204Y (zh) 经腰硬脊膜外腔(硬脑膜外腔)颅内压探测装置
CN208435650U (zh) 一种产后宫底高度位移趋势测量装置
JP7185367B1 (ja) インプラントバッグの異常感知装置及びインプラントバッグの異常感知システム
CN110507893A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留置尿管及腹内压间接检测方法
CN117462791B (zh) 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植入式输液港以及监控装置
CN216317591U (zh) 生命体内压力监测装置
CN219270896U (zh) 一种腔静脉插管组件及腔静脉引流系统
CN218833256U (zh) 一种可监测术后新鲜出血的腹部引流装置
CN215874635U (zh) 一次性使用压力传感器固定装置
CN210811114U (zh) 一次性膀胱压测量器
RU11313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давления в брюшной полости и в желчных протоках
CN105266792A (zh) 腹腔内压力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Lum et al. Instrument Mounted Liquid-Pressure Sensor System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