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1230A - 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81230A CN114081230A CN202111115038.XA CN202111115038A CN114081230A CN 114081230 A CN114081230 A CN 114081230A CN 202111115038 A CN202111115038 A CN 202111115038A CN 114081230 A CN114081230 A CN 1140812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safety helmet
- alarm
- microcontroller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6760 body temperatur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10000001061 forehead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1100001261 hazardous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790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5908 Body temperature condition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202 rhombencephal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0406—Accessories for helmets
- A42B3/0433—Detecting,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 A42B3/0466—Means for detecting that the user is wearing a helme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0406—Accessories for helme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0406—Accessories for helmets
- A42B3/0433—Detecting,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0406—Accessories for helmets
- A42B3/0433—Detecting,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 A42B3/0453—Signalling devices, e.g. auxiliary brake or indicator ligh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0406—Accessories for helmets
- A42B3/0433—Detecting,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 A42B3/046—Means for detecting hazards or accid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30—Mounting radio sets 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外壳(1)、安全帽内衬(2)、微控制器(3)、通信模块(4)、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警报模块(9)、管理平台(10);本发明通过安全帽内的传感器数据,判断施工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以及体温状态是否异常,并通过定位单元实时跟踪施工人员,当施工人员处于或接近危险区域或非施工区域时,及时报警提醒,从而有效的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一方面生产要素密集,涉及大量的工人、机械设备、物料等;另一方面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多,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且多数为手工操作,同时大型机械设备的作业也较为集中。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现场不可预测因素较多,也是建筑业高事故率且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而由于安全帽能在生产或运动活动中对人体重要部位头部起到很好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意外。然而,工地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将安全帽脱下,因而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施工现场通常是人员聚集区域,并且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施工现场的防疫工作同样十分重要,这就对“智慧工地”提出了新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外壳、安全帽内衬、微控制器、贴置于安全帽外壳内侧的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定位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温湿度传感器、贴置于安全帽外壳内侧的电源模块、警报模块、管理平台。
所述安全帽内衬包覆于安全帽外壳的内部
所述定位模块贴置于安全帽外壳的内侧,采集佩戴者位置信息。
所述红外测温模块贴置于安全帽内衬与用户额头接触的表面,采集佩戴者体温信息。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贴置于安全帽外壳的内侧,采集安全帽内温湿度信息。
所述微控制器贴置于安全帽外壳的内侧。
所述微控制器接收由定位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发送的信息,并发送至管理平台。
所述微控制器接收管理平台的佩戴信息,控制定位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温湿度传感器的启闭。
所述微控制器接收管理平台的警报指令信息,并控制警报模块发出警报。
所述微控制器控制定位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启闭的方法为:若微控制器连续T1时间接收到的佩戴信息均为无人员佩戴安全帽信息,则控制定位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温湿度传感器休眠。
若微控制器连续T2时间接收到的佩戴信息均为无人员佩戴安全帽信息,则令电源模块停止供电。
所述定位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温湿度传感器休眠T3时间后,微控制器控制定位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启动。
所述电源模块停止供电T4时间后,重新供电。
在定位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受电后,定位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温湿度传感器首先进行自检,若功能正常则向微控制器发送运行正常信息,并进行周期性采样。若功能异常,则向微控制器发送错误信息。
若微控制器接收到错误信息,则将该错误信息和错误信息来源发送至管理平台。所述错误信息来源包括智能安全帽编号、产生错误信息的模块名称。
若微控制器在h时间内没有收到运行正常信息,则生成错误信息,并将该错误信息和错误信息来源发送至管理平台。
所述管理平台接收到错误信息和错误信息来源后,生成修理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对出现故障的模块进行修理、更换。
所述管理平台存储有工地的地理模型。所述地理模型包括若干危险区域、若干非危险区域和工地边缘。
所述管理平台存储有距离阈值、最高体温阈值、脱帽体温阈值、无人员佩戴温度阈值。
所述管理平台接收到佩戴者体温信息和安全帽内温湿度信息后,利用PLS-BPNN神经网络对环境温湿度、帽内温湿度、人体额温进行处理,得到佩戴者体温数据;
所述管理平台根据佩戴者体温数据判断佩戴者的体温与佩戴状态。
当安全帽处于开机状态,判断佩戴者体温数据是否小于脱帽温度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一警报指令信息;
若佩戴者体温数据大于脱帽温度阈值,则判断佩戴者体温数据是否大于最高体温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二警报指令信息;
所述管理平台接收到佩戴者位置信息后,与地理模型进行比对,若佩戴者与危险区域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则生成第三警报指令信息。若佩戴者位于危险区域内,则生成第四警报指令信息。若佩戴者位置已超出工地边缘,则生成第五警报指令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微控制器和管理平台的数据交互。
在佩戴者佩戴安全帽后,所述红外测温模块采集的佩戴者体温信息是佩戴者皮肤温度。
所述电源模块为微控制器、通信模块、定位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报警模块供电。
所述报警模块包括LED灯和扬声器。
微控制器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第二警报指令、第三警报指令、第四警报指令或第五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的LED灯闪烁灯光。
微控制器接收到第三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闪烁的灯光颜色与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第二警报指令、第四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闪烁的灯光颜色不同。
微控制器接收到第五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闪烁的灯光颜色与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第二警报指令、第四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闪烁的灯光颜色不同。
微控制器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第二警报指令、第三警报指令、第四警报指令或第五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的LED灯闪烁不同颜色的灯光。
微控制器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的扬声器发出“请正确佩戴安全帽”语音提醒。
微控制器接收到第二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的扬声器发出“体温异常,请注意”语音提醒。
微控制器接收到第三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的扬声器发出“靠近危险区域,请注意”语音提醒。
微控制器接收到第四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的扬声器发出“处于危险区域,请尽快离开”语音提醒。
微控制器接收到第五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的扬声器发出“请回到施工区域”语音提醒。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发明通过安全帽内的传感器数据,判断施工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以及体温状态是否异常,并通过定位单元实时跟踪施工人员,当施工人员处于或接近危险区域或非施工区域时,及时报警提醒,从而有效的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安全帽外部示意图;
图3为智能安全帽内部示意图;
图4为智能安全帽内衬示意图;
图5为智能安全帽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5,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外壳1、安全帽内衬2、微控制器3、贴置于安全帽外壳 1内侧的通信模块4、通信模块4、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贴置于安全帽外壳1内侧的电源模块8、警报模块9、管理平台10。
所述安全帽内衬2包覆于安全帽外壳1的内部
所述定位模块5贴置于安全帽外壳1的内侧,采集佩戴者位置信息。
所述红外测温模块6贴置于安全帽内衬2与用户额头接触的表面,采集佩戴者体温信息。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7贴置于安全帽外壳1的内侧,采集安全帽内温湿度信息。
所述微控制器3贴置于安全帽外壳1的内侧。
所述微控制器3接收由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发送的信息,并发送至管理平台10。
所述微控制器3接收管理平台10的佩戴信息,控制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的启闭。
所述微控制器3接收管理平台10的警报指令信息,并控制警报模块9发出警报。
所述微控制器3控制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启闭的方法为:若微控制器3连续T1时间接收到的佩戴信息均为无人员佩戴安全帽信息,则控制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休眠。
若微控制器3连续T2时间接收到的佩戴信息均为无人员佩戴安全帽信息,则令电源模块8停止供电。
所述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休眠T3时间后,微控制器3控制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 7启动。
所述电源模块8停止供电T4时间后,重新供电。
在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受电后,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首先进行自检,若功能正常则向微控制器3发送运行正常信息,并进行周期性采样。若功能异常,则向微控制器3发送错误信息。
若微控制器3接收到错误信息,则将该错误信息和错误信息来源发送至管理平台10。所述错误信息来源包括智能安全帽编号、产生错误信息的模块名称。
若微控制器3在h时间内没有收到运行正常信息,则生成错误信息,并将该错误信息和错误信息来源发送至管理平台10。
所述管理平台10接收到错误信息和错误信息来源后,生成修理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对出现故障的模块进行修理、更换。每个智能安全帽有一个编号。
所述管理平台10存储有工地的地理模型。所述地理模型包括若干危险区域、若干非危险区域和工地边缘。
所述管理平台10存储有距离阈值、最高体温阈值、脱帽体温阈值。
所述管理平台10接收到佩戴者体温信息和安全帽内温湿度信息后,利用PLS-BPNN神经网络对环境温湿度、帽内温湿度、人体额温进行处理,得到佩戴者体温数据;所述PLS-BPNN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所述PLS-BPNN神经网络由若干用户的历史环境温湿度、帽内温湿度、人体额温、体温训练得到。
所述管理平台10根据佩戴者体温数据判断佩戴者的身体情况 (主要是体温)与佩戴状态。
当安全帽处于开机状态,判断佩戴者体温数据是否小于脱帽温度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一警报指令信息;
若佩戴者体温数据大于脱帽温度阈值,则判断佩戴者体温数据是否大于最高体温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二警报指令信息;
所述管理平台10接收到佩戴者位置信息后,与地理模型进行比对,若佩戴者与危险区域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则生成第三警报指令信息。若佩戴者位于危险区域内,则生成第四警报指令信息。若佩戴者位置已超出工地边缘,则生成第五警报指令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4用于实现微控制器3和管理平台10的数据交互。
在佩戴者佩戴安全帽后,所述红外测温模块6采集的佩戴者体温信息是佩戴者皮肤温度。
所述电源模块8为微控制器3、通信模块4、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报警模块9供电。
所述报警模块9包括LED灯和扬声器。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第二警报指令、第三警报指令、第四警报指令或第五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的LED灯闪烁灯光。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三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闪烁的灯光颜色与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第二警报指令、第四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闪烁的灯光颜色不同。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五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闪烁的灯光颜色与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第二警报指令、第四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闪烁的灯光颜色不同。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第二警报指令、第三警报指令、第四警报指令或第五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的LED灯闪烁不同颜色的灯光。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的扬声器发出“请正确佩戴安全帽”语音提醒。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二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的扬声器发出“体温异常,请注意”语音提醒。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三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的扬声器发出“靠近危险区域,请注意”语音提醒。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四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的扬声器发出“处于危险区域,请尽快离开”语音提醒。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五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的扬声器发出“请回到施工区域”语音提醒。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外壳1、安全帽内衬2、微控制器3、通信模块4、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电源模块8、报警模块9
安全帽外壳1与安全帽内衬2,除用于实现安全帽基础功能外,作为其他模块的载体。
微控制器3安装于安全帽外壳1内部,头顶偏前部位置,以控制各个模块并接收、处理、发送数据。
通信模块4安装于安全帽外壳1内部,头顶正中位置,以实现微控制器与管理平台的数据交互。
定位模块5安装于安全帽外壳1内部,头顶正中位置,以采集佩戴者位置信息。
红外测温模块6安装于安全帽内衬2前部,与额头接触位置,以采集佩戴者体温数据。
温湿度传感器7安装于安全帽外壳1内部,头顶偏前部位置,以采集安全帽内温湿度数据。
电源模块8安装于安全帽外壳1内部,后脑位置,以为各个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报警模块9安装于安全帽外壳1内部,左侧边缘,与佩戴者太阳穴相对应位置,发出相应的警报信息。
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3的输入端相连,以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微控制器3,微控制器3的输出端与通信模块4和报警模块9相连,以实现与管理平台 10的数据交互,并控制报警模块9发出相应警报。
电源模块8与微控制器3相连,以为各个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电源模块:
本实例中采用容量为12000mAh的可充电式5V锂电池作为智能安全帽的电源模块8,最大电流可达2A,可以满足各个模块的用电需求。
微控制器:
微控制器作为整个系统最核心的部分,负责完成对智能安全帽各个模块的控制工作。本实例采用ST公司生产的STM32F401微处理器作为智能安全帽的微控制器3。当电源接通时,微控制器3会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检测,当功能均正常时,各个模块按照一定的采样频率采集数据,微控制器3同时接收采集到的数据,并每隔15秒将数据经由通信模块4将数据打包发送至管理平台10,管理平台10 对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安全帽的佩戴情况、人员位置信息以及人员身体状态,若出现异常,管理平台10会通过4g通信模块4将指令发送给微控制器3,微控制器3会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若连续 5分钟安全帽处于未佩戴状态,微控制器3会控制各个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4负责智能安全帽与管理平台10之间的数据传输,本实例采用移远通信的EC20 4G模块作为智能安全帽的通信模块4。
红外测温模块:
对于体温的监测方法主要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比起接触式测温方法,红外测温传感器有着响应时间快、非接触、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同时更加符合智能安全帽的应用场景。本实例红外测温模块6采用MELEXIS公司生产的MLX90614芯片,测量分辨率为0.02℃。红外测温模块6位于安全帽内衬与额头接触的位置,测量佩戴者的额头处的表皮温度,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微控制器3做后续的处理。
温湿度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7的作用是监测智能安全帽内的温湿度,本实例采用的芯片是Sensirion公司的SHT35,湿度分辨率为0.2%RH,温度分辨率为0.2℃。温湿度传感器7安装在智能安全帽内部,监测智能安全帽内部的温湿度,并将采集的数据上床至微控制器3做后续处理。
定位模块:
为了实时获取佩戴者的位置信息,本实例采用Quectel公司生产的L26-DR GNSS模块作为智能安全帽的定位模块5,该模块是一款多星系并发且支持惯性导航融合定位的GNSS模块,即使在弱信号的环境中(如室内、隧道等)也能实现持续精确的定位。定位数据由微控制器发送给管理平台10,由管理平台10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地图中实时显示佩戴者的所在位置。
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9由扬声器和LED灯组成,根据管理平台下达的报警指令发出相应的语音提示和光警报。
方式一:若安全帽处于脱帽状态,报警模块闪烁红光,并发出“请正确佩戴安全帽”语音提醒;
方式二:若佩戴者体温异常,报警模块闪烁红光,并发出“体温异常,请注意”语音提醒。
方式三:若佩戴者靠近危险区域,报警模块闪烁黄光,并发出“靠近危险区域,请注意”语音提醒;
方式四:若佩戴者处于危险区域,报警模块闪烁红光,并发出“处于危险区域,请尽快离开”语音提醒;
方式五:若佩戴者超出电子围栏,报警模块闪烁黄光,并发出“请回到施工区域”语音提醒;
管理平台:
管理平台10负责监控各个智能安全帽的状态,包括位置信息、帽内温湿度、佩戴者体温、电量信息,并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并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安全帽的佩戴状态、佩戴者的生理状态和佩戴者所处的环境状态。
管理平台10根据预先部署的的基于智能安全帽红外测温数据的 PLS-BPNN神经网络人体体温模型,计算佩戴者的体温状态,并根据体温情况判断佩戴者生理状态和安全帽的佩戴情况。
预先在管理平台10中标定电子围栏,设定危险区域,通过安全帽的位置信息判断佩戴者所处区域状态。
当结果显示佩戴者处于异常状态时,管理平台向该佩戴者的安全帽发送对应的报警指令,该安全帽中处理器模块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
基于上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参见图三:
当安全帽的电源处于打开状态时,微控制器3将供电信息通过通信模块4发送到管理平台10,此时各个模块开启自检模式,若功能正常则开始按设定采样频率进行数据采样,若功能异常,微控制器将错误信息上传至管理平台10。
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和温湿度传感器7开始采集数据,分别采集将各自采集到的位置信息、前额表皮温度和帽内温湿度数据传输到微控制器3。微控制器3将接收到的数据打包压缩,整合后会得到所有采集信号的压缩数据,然后每隔15秒经由通信模块4发送到管理平台10。
管理平台10将接收到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以此判断工人的不同状态。具体判断过程为:首先判断经处理得到的体温数据是否低于设定脱帽阈值,若是,则判定此时为脱帽状态,管理平台下达报警指令,报警模块以方式一进行报警。若连续5分钟安全帽处于未佩戴状态,微控制器3会控制各个模块进入休眠状态。若体温数据不低于设定脱帽阈值,则判断是否高于设定体温异常阈值,若是,则判定人员体温异常,管理平台下达报警指令,报警模块以方式二进行报警。若否,则通过位置信息和预先在管理平台10中标定的电子围栏和危险区域判定佩戴者的区域状态,若佩戴者处于或靠近危险区域或超出电子围栏,则管理平台下达报警指令,报警模块以方式三、方式四、方式五中相对应的报警方式进行报警。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帽外壳(1)、所述安全帽内衬(2)、微控制器(3)、通信模块(4)、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警报模块(9)、管理平台(10)。
所述安全帽内衬(2)包覆于安全帽外壳(1)的内部;
所述定位模块(5)贴置于安全帽外壳(1)的内侧,采集佩戴者位置信息;
所述红外测温模块(6)贴置于安全帽内衬(2)与用户额头接触的表面,采集佩戴者体温信息;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7)贴置于安全帽外壳(1)的内侧,采集安全帽内温湿度信息;
所述微控制器(3)贴置于安全帽外壳(1)的内侧;
所述微控制器(3)接收由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发送的信息,并发送至管理平台(10);
所述微控制器(3)接收管理平台(10)的佩戴信息,控制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的启闭;
所述微控制器(3)接收管理平台(10)的警报指令信息,并控制警报模块(9)发出警报;
所述管理平台(10)存储有工地的地理模型;所述地理模型包括若干危险区域、若干非危险区域和工地边缘;
所述管理平台(10)存储有距离阈值、最高体温阈值、脱帽体温阈值;
所述管理平台(10)接收到佩戴者体温信息和安全帽内温湿度信息后,利用PLS-BPNN神经网络对环境温湿度、帽内温湿度、人体额温进行处理,得到佩戴者体温数据;
所述管理平台(10)根据佩戴者体温数据判断佩戴者的体温与佩戴状态。
当安全帽处于开机状态,判断佩戴者体温数据是否小于脱帽温度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一警报指令信息;
若佩戴者体温数据大于脱帽温度阈值,则判断佩戴者体温数据是否大于最高体温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二警报指令信息;
所述管理平台(10)接收到佩戴者位置信息后,与地理模型进行比对,若佩戴者与危险区域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则生成第三警报指令信息;若佩戴者位于危险区域内,则生成第四警报指令信息;若佩戴者位置已超出工地边缘,则生成第五警报指令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置于安全帽外壳(1)内侧的通信模块(4);
所述通信模块(4)用于实现微控制器(3)和管理平台(10)的数据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在佩戴者佩戴安全帽后,所述红外测温模块(6)采集的佩戴者体温信息是佩戴者皮肤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置于安全帽外壳(1)内侧的电源模块(8);
所述电源模块(8)为微控制器(3)、通信模块(4)、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报警模块(9)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3)控制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启闭的方法为:若微控制器(3)连续T1时间接收到的佩戴信息均为无人员佩戴安全帽信息,则控制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休眠;
若微控制器(3)连续T2时间接收到的佩戴信息均为无人员佩戴安全帽信息,则令电源模块(8)停止供电;
所述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休眠T3时间后,微控制器(3)控制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启动;
所述电源模块(8)停止供电T4时间后,重新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在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受电后,定位模块(5)、红外测温模块(6)、温湿度传感器(7)首先进行自检,若功能正常则向微控制器(3)发送运行正常信息,并进行周期性采样;若功能异常,则向微控制器(3)发送错误信息;
若微控制器(3)接收到错误信息,则将该错误信息和错误信息来源发送至管理平台(10);所述错误信息来源包括智能安全帽编号、产生错误信息的模块名称;
若微控制器(3)在h时间内没有收到运行正常信息,则生成错误信息,并将该错误信息和错误信息来源发送至管理平台(10);
所述管理平台(10)接收到错误信息和错误信息来源后,生成修理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对出现故障的模块进行修理、更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9)包括LED灯;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第二警报指令、第三警报指令、第四警报指令或第五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的LED灯闪烁灯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三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闪烁的灯光颜色与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第二警报指令、第四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闪烁的灯光颜色不同;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五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闪烁的灯光颜色与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第二警报指令、第四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闪烁的灯光颜色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第二警报指令、第三警报指令、第四警报指令或第五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的LED灯闪烁不同颜色的灯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9)还包括扬声器;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一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的扬声器发出“请正确佩戴安全帽”语音提醒;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二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的扬声器发出“体温异常,请注意”语音提醒;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三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的扬声器发出“靠近危险区域,请注意”语音提醒;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四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的扬声器发出“处于危险区域,请尽快离开”语音提醒;
微控制器(3)接收到第五警报指令后控制报警模块(9)的扬声器发出“请回到施工区域”语音提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15038.XA CN114081230A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15038.XA CN114081230A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81230A true CN114081230A (zh) | 2022-02-25 |
Family
ID=80296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15038.XA Pending CN114081230A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81230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31670A (zh) * | 2022-11-15 | 2023-03-03 | 广州一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施工现场的安全报警方法、装置及监控系统 |
CN115920265A (zh) * | 2022-11-29 | 2023-04-07 | 广东兆安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高空作业智能防坠落系统 |
CN116777160A (zh) * | 2023-06-21 | 2023-09-19 | 苏州傲之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施工工地的环境智能化监管系统及其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842494U (zh) * | 2012-10-12 | 2013-04-03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具有佩戴监测和人员定位功能的智能安全帽 |
CN107744203A (zh) * | 2017-10-26 | 2018-03-0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一种基于NB‑IoT网络的红外温度检测定位安全帽 |
CN111711463A (zh) * | 2020-06-16 | 2020-09-25 | 安徽大学 |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防监控装置及其人身安防方法 |
CN112754095A (zh) * | 2021-01-27 | 2021-05-07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多生理信号监测的智能安全帽及其控制方法 |
-
2021
- 2021-09-23 CN CN202111115038.XA patent/CN11408123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842494U (zh) * | 2012-10-12 | 2013-04-03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具有佩戴监测和人员定位功能的智能安全帽 |
CN107744203A (zh) * | 2017-10-26 | 2018-03-0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一种基于NB‑IoT网络的红外温度检测定位安全帽 |
CN111711463A (zh) * | 2020-06-16 | 2020-09-25 | 安徽大学 |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防监控装置及其人身安防方法 |
CN112754095A (zh) * | 2021-01-27 | 2021-05-07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多生理信号监测的智能安全帽及其控制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31670A (zh) * | 2022-11-15 | 2023-03-03 | 广州一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施工现场的安全报警方法、装置及监控系统 |
CN115920265A (zh) * | 2022-11-29 | 2023-04-07 | 广东兆安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高空作业智能防坠落系统 |
CN116777160A (zh) * | 2023-06-21 | 2023-09-19 | 苏州傲之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施工工地的环境智能化监管系统及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081230A (zh) | 一种用于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的智能安全帽 | |
CN110206588B (zh) | 地下矿山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系统 | |
CN110660193B (zh) | 一种智能安全帽及检修人员安全管理系统 | |
CN208027535U (zh) |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 | |
CN207133621U (zh) |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电力作业安全监督平台 | |
CN108402570A (zh) | 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安全帽 | |
CN105160807B (zh) | 基于uwb的消防人员安全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 |
CN102742954A (zh) | 一种具有感知矿工生命体征和危险环境及预警功能的矿用安全帽 | |
CN105595546B (zh) |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人员的智能手环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5816164A (zh) |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人员的脉搏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1035098A (zh) | 一种用于风电场的智能安全帽 | |
CN112827090A (zh) | 一种基于5g的高空作业安全装置 | |
CN111627124A (zh) | 作业人员安全警示与自动考勤的方法 | |
CN214474499U (zh) | 一种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在线监控预警系统 | |
CN106443716A (zh) | 北斗搜救报位仪的充电检测箱 | |
CN207892655U (zh) | 一种ZigBee通信的智能井下环境信息采集及矿工定位系统 | |
CN105788138A (zh) | 救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349287A (zh) |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电力安全巡检系统 | |
CN102750801A (zh) | 一种智能消防员呼救器 | |
CN114119291B (zh) | 一种三维化人员定位监管的智慧工地现场监管云平台 | |
CN215014111U (zh) | 一种用于实时监测生命体征信息的手环 | |
CN206115660U (zh) | 一种用于消防人员宿舍管理的远程监控系统 | |
CN212906561U (zh) | 电厂工人安全防护工具智能化数据采集终端 | |
CN114098205A (zh)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电力安全帽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5778037A (zh) | 一种联合视频监控、预警、定位及检测功能的新型安全帽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