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0034A - 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80034A CN114080034A CN202010825611.5A CN202010825611A CN114080034A CN 114080034 A CN114080034 A CN 114080034A CN 202010825611 A CN202010825611 A CN 202010825611A CN 114080034 A CN114080034 A CN 1140800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power control
- path loss
- modes
- angular moment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798 recomb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15 recomb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7 phase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终端侧的方法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个参数;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实现OAM无线传输系统的上下行功率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数据需求的飞速增长,频谱资源紧缺的问题已成为限制无线通信产业发展的瓶颈。到目前为止,无线通信仍旧建立在平面电磁波(PE)上,通过检测电场强度,来实现信号的接收与解调。
如图1所示,复用维度主要包括时域(TDM)、频域(FDM)、码域(CDM)、空域(SDM)和极化域(PDM),很难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
轨道角动量(Orbit Angular Momentum,OAM)是区别于电场强度的固有独立物理量,提供了无线传输的新维度。通过OAM的复用可以在不依赖于诸如时间和频率的传统资源的情况下发送多个同轴数据流,从而潜在地增加无线通信链路的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并有望应用于6G无线通信网络中。
基于UCA的产生方法中,物理实现上要求发送和接收天线阵列圆心对准且平行,应用场景受限。一般应用于收发端位置固定的前传/回传链路,比如宿主基站和中继节点之间的链路等。那么对于中继节点来说,若仅支持半双工,就要同时接收移动终端的上行数据和宿主基站的下行数据。不论是FDM还是SDM,要想解出数据,必须保证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功率差值在一定范围内。
由于上行接入链路有功率控制,所以必须在下行回传链路也增加功率控制方法。同样,OAM传输系统中,应该根据收发端半径的大小相对关系,选择不同的模态间路损计算方式。
那么在OAM无线传输系统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功率控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可以实现OAM无线传输系统的上下行功率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个参数;
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
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
可选的,所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发送模态集合;参考信号RS;网络侧设备的发送半径。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态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参考模态;
其中,所述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
可选的,所述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时,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的发送半径和终端的接收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参考路损,得到其他模态的路损;
根据各模态路损的和,得到总路损。
可选的,根据网络设备的发送半径和终端的接收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参考路损,得到其他模态的路损,包括: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1(l)PL0(l);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2(l)PL0(l);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3(l)PL0(l);
其中,r为网络设备的发送半径,R为终端的接收半径;PL1(l)为其它模态的路损,PL0(l)为参考路损,β1(l)、β2(l)以及β3(l)均为系数,β2(l)<β1(l),β3(l)>β1(l)。
可选的,对于R(l)小于或者等于R的模态,β1(l)或者β2(l)或者β3(l)=1;
对于R(l)大于R的模态,β1(l)或者β2(l)或者β3(l))>1,且l越大,β1(l)或者β2(l)或者β3(l)越大;
其中,R(l)为终端的其它模态的接收半径,R为当前模态的接收半径。
可选的,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时,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包括:
针对不同模态的参考信号得到不同模态的路损;
根据所述不同模态的路损,得到总路损。
可选的,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时,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包括:
针对不同模态子集的参考信号,得到不同模态子集的路损;
根据不同模态子集的路损,得到总路损。
可选的,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总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
可选的,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包括:
开环上行功率控制;或者,
闭环上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开环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终端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每个模态的功率是P0/N+αPL(l),α为预设值。
可选的,闭环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接收上行功率控制信令,所述上行功控信令指示的功率调整量δ是根据发送端实际接收功率与功率门限的差值得到;
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控制信令,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控制信令,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若δ是绝对值,上行发送功率P=P0+αPL+δ+δ(MCS);
若δ是累计值,在上一次闭环发送功率基础上进行叠加,上行发送功率P=P0+αPL+δ+δ(last)+δ(MCS);
其中,P0是基准功率,δ(MCS)是当前调制与解调策略对应的功率调整量,δ(last)是上一次闭环功控的δ。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配置发送模态集合以及发送多个参数;
接收终端基于所述参数反馈的路损;
根据所述路损进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所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发送模态集合;参考信号RS;网络侧设备的发送半径。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态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参考模态;
其中,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
可选的,进行功率控制,包括:
开环下行功率控制;或者,
闭环下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开环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网络设备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根据接入链路的接收功率得到;或者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网络设备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γ/P0+αPL+γ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α为第一预设值,γ/γPL根据接入链路的接收功率得到,γ为第二预设值。
可选的,闭环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功控请求,所述下行功控请求指示的功率调整量δ是根据中继节点实际接收功率与功率门限的差值得到的;
根据所述下行功控请求,进行下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根据所述下行功控请求,进行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若δ是绝对值,P=P0+αPL+δ+δ(MCS)或者P0+αPL+γPL+δ+δ(MCS)或者P0+αPL+γ+δ+δ(MCS);
若δ是累计值,在上一次闭环发送功率基础上进行叠加,P=P0+αPL+δ+δ(last)+δ(MCS)或者P=P0+αPL+γPL+δ+δ(last)+δ(MCS)或者P=P0+αPL+γ+δ+δ(last)+δ(MCS);
其中,P0是基准功率,δ(MCS)是当前调制与解调策略对应的功率调整量,δ(last)是上一次闭环功控的功率调整量,α为第一预设值。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个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收发机,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个参数;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向终端配置发送模态集合以及发送多个参数;接收终端基于所述参数反馈的路损;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损进行功率控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机,用于向终端配置发送模态集合以及发送多个参数;接收终端基于所述参数反馈的路损;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路损进行功率控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通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个参数;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可以实现OAM无线传输系统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在下行功控中,保证中继节点同时接收下行回传链路和上行接入链路的数据,且相比于NR上行功控而言,可以避免对每个波束单独进行功率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磁波的复用维度;
图2为电磁波OAM示意图;
图3为OAM射频电磁波的产生示意图;
图4为OAM射频电磁波接收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2所示,给出了电磁波OAM示意图,在正常电磁波中添加一个相位旋转因子eil θ,此时相位波前将不再是平面结构,而是围绕波束传播方向旋转。
具有OAM的电磁波又称“涡旋电磁波”,其中OAM模态为l=0为平面波,即传统电磁波辐射模式。而对于l≠0的情况,电磁波的相位分布沿着传播方向呈螺旋上升的形态。不同本征值l的电磁涡旋波是相互正交的,可以在同一带宽内并行传输不同本征值的OAM涡旋波,提供了无线传输的新维度。涡旋电磁波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波束整体呈发散形态,波束中心存在凹陷,中心能量为零,整个波束呈现中空的倒锥形。随着模值的增大,距离的增加,越来越发散。
如图3所示,OAM射频电磁波可以由环形天线阵、螺旋相位板、抛物面天线和特殊电磁结构产生。
均匀环形天线阵(UCA):在圆环上等间距布满天线阵元,每个阵元的馈电相位依次延时2πl/N(N为天线阵元个数,l为OAM模态数),环绕天线阵列一周后产生了2πl的相位旋转,从而等效出一个沿着传播方向呈螺旋分布的相位图。鉴于其简单的OAM电磁波产生原理,这种采用环形天线阵产生OAM电磁波的方式被大量应用在仿真和原理实验中。
螺旋相位板:电磁波透过螺旋相位板(或者经过螺旋相位面反射)之后相位沿着传播方向依次延时,其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叠加之后等效出一个螺旋相位面。
螺旋抛物面天线:把普通的抛物面天线一侧开一道口,将口的两边错开,将其扭曲成螺旋状,从物理上模拟了波束相位的旋转,使得电磁波束的不同点相对其他点而言有了不同的相位波前,因而将普通电磁波扭曲成了涡旋电磁波。
除了天线阵、螺旋相位板和抛物面天线产生OAM电磁波方式之外,电磁超材料法和谐振腔法也是较为常用的产生方式。电磁超材料产生OAM电磁波的原理是在电磁波介质材料上构造特殊的金属结构使得电磁波透过或者经其反射之后的波前相位依次延时,进而在空间叠加之后产生OAM电磁波。
如图4所示,OAM射频电磁波接收方法包括:全空域共轴接收、部分接收和单点接收三种方法。
全空域共轴接收:接收端需与发射端共轴对齐,采用与发射端OAM模态相反的接收天线从空间接收整个环形波束能量,发射的OAM电磁波被接收天线相位补偿后变为常规平面电磁波,由于OAM电磁波波束发散,所需天线尺寸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全空域的接收方法只适用于短距离点对点接收。
部分接收法:接收端需与发射端共轴对齐,在部分环形波束上均匀布置一个弧形天线阵列接收信号,对接收信号做傅里叶变换即可完成不同相位差的检测,完成不同OAM模态的检测和分离。这种方法分离的OAM模态数量受限于接收天线个数和尺寸,且检测同一数量的OAM模态所需的天线阵弧段尺寸随传输距离而增大。
单点接收法:通过检测电场和磁场在三个坐标轴的幅度分量来完成OAM模态的检测。但是,由于该方法为远场近似的结果,只有当OAM电磁波波束的发散角很小,并且接收点的极化方向与OAM波的极化方向完全一致时,才能达到很好的近似效果,其检测性能受噪声影响很大。
功率控制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项基本功能,用于补偿无线信道的衰落影响,使得信号能够以比较合适的功率到达接收机。当信道状态较好时,发射端可以降低发射功率;当信道状态条件较差时,发射端可以提高发射功率,保证接收性能,将接收端的信噪比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内。通过采用合理的功率控制方案,一方面可以降低发射机的功耗,对于终端功耗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控制小区间的干扰水平,提升d传输性能和系统容量。在5G系统中,只有上行功率控制,且针对每个波束都做上行功控,包括开环功控和闭环功控,其中路径损耗部分从终端估计的下行路径损耗值得到。然而,在基于OA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OAM波束的发散特性,当收发端的半径不同时,应该根据收发端半径的大小相对关系,选择不同的模态间路损计算方式。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1,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个参数;
步骤52,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
步骤53,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通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个参数;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可以实现OAM无线传输系统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在下行功控中,保证中继节点同时接收下行回传链路和上行接入链路的数据,且相比于NR上行功控而言,可以避免对每个波束单独进行功率控制。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发送模态集合;参考信号RS;网络侧设备的发送半径。
所述发送模态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参考模态;
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或者,
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或者,
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
基于上述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时,上述步骤52可以包括:
步骤521,根据网络设备的发送半径和终端的接收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参考路损,得到其他模态的路损;
步骤522,根据各模态路损的和,得到总路损。
这里,步骤521可以包括: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1(l)PL0(l);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2(l)PL0(l);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3(l)PL0(l);
其中,r为网络设备的发送半径,R为终端的接收半径;PL1(l)为其它模态的路损,PL0(l)为参考路损,β1(l)、β2(l)以及β3(l)均为系数,β2(l)<β1(l),β3(l)>β1(l)。
可选的,对于R(l)小于或者等于R的模态,β1(l)或者β2(l)或者β3(l)=1;
对于R(l)大于R的模态,β1(l)或者β2(l)或者β3(l))>1,且l越大,β1(l)或者β2(l)或者β3(l)越大;R(l)为终端的其它模态的接收半径,R为当前模态的接收半径。
基于上述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时,步骤52可以包括:
步骤523,针对不同模态的参考信号RS得到不同模态的路损;
步骤524,根据所述不同模态的路损,得到总路损。
基于上述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时,步骤52可以包括:
步骤525,针对不同模态子集的参考信号,得到不同模态子集的路损;
步骤526,根据不同模态子集的路损,得到总路损。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基于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包括:高层信令配置发送模态集合,发送给通信对端;向通信对端发送RS和发送半径r,所述RS承载在参考模态的OAM波上:其中,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比如l=1;参考模态为模态集合中的不同模态值,轮询发送;参考模态为模态集合的不同模态子集,轮询发送;
通信对端计算路径损耗PL:(3-1)接收发送半径r,基于参考路损PL(l),根据发送半径r和接收半径R之间的大小关系,选择不同的配套参数,得到其他模态的路损PL(l);r=R,收发端完全对称,那么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路损值PL(l)=β(l)PL(l),其中对于R(l)小于或者等于R的模态,说明通信对端完全接收,β(l)=1;对于R(l)大于R的模态,β(l)>1,且l越大,β(l)越大;
r<R,即增大了通信对端的接收半径,将更容易对波束完整接收,所以β(l)的值要比发送半径等于接收半径的时候降低;
r>R,即减小了通信对端的半径,将更难对波束完整接收,所以β(l)的值要比发送半径等于接收半径的时候提高;
所述β(l)可以基于前期训练模型(即每个模态轮询发送(2-2),得到的值,训练一次长时间有效)、基于实现(即建站的时候使得基站具有的功能),也可以根据不同模态之间的关系确定(比如不同模态发散角的固定关系导致的功率泄露关系)。
(3-2)针对不同模态的RS得到不同的路损PL(l);
(3-3)针对不同模态子集的RS得到不同的路损PL(Ω);
(4)通信对端针对不同的发送模态集合Ω,计算总路损PL:对于上述(3-1)和(3-2)的情况,由于模态之间相互正交,总路损等于所有待发送模态路损的加和值。对于上述(3-3)的情况,总路损等于步骤(3-3)得到的路损PL(Ω)。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53可以包括:
步骤531,根据所述总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
可选的,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包括:
开环上行功率控制;或者,
闭环上行功率控制。
其中,开环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终端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每个模态的功率是P0/N+αPL(l),α为预设值。
其中,闭环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接收上行功率控制信令,所述上行功控信令指示的功率调整量δ是根据发送端实际接收功率与功率门限的差值得到;
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控制信令,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其中,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控制信令,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若δ是绝对值,上行发送功率P=P0+αPL+δ+δ(MCS);
若δ是累计值,在上一次闭环发送功率基础上进行叠加,上行发送功率P=P0+αPL+δ+δ(last)+δ(MCS);
其中,P0是基准功率,δ(MCS)是当前调制与解调策略对应的功率调整量,δ(last)是上一次闭环功控的δ。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上行功控方案:开环功控: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通信对端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每个模态的功率是P0/N+PL(l);
根据注水算法确定每个模态的功率,所述注水算法既要考虑发送端总功率不变,也要考虑接收功率不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网络设备)的总功率不变,接收端(终端)的接收功率也不变。
上行功控方案中,考虑到开环配置的参数不够精准,需要配合闭环功控方案,通信对端接收上行功控信令,所述上行功控信令δ是根据发送端实际接收功率与功率门限的差值得到的。
上行功控方案中,根据不同的MCS方式和功控请求,调整发送功率:
若δ是绝对值,在上述开环功控的基础上叠加,P=P0+αPL+δ+δ(MCS);
若δ是累计值,在上述开环功控的基础上和上一次闭环发送功率基础上进行叠加,P=P0+αPL+δ+δ(last)+δ(MCS)。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OAM无线传输系统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在下行功控中,保证中继节点同时接收下行回传链路和上行接入链路的数据,且相比于NR上行功控而言,可以避免对每个波束单独进行功率控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配置发送模态集合以及发送多个参数;
接收终端基于所述参数反馈的路损;
根据所述路损进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所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发送模态集合;参考信号RS;网络侧设备的发送半径。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态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参考模态;
其中,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
可选的,进行功率控制,包括:
开环下行功率控制;或者,
闭环下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开环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网络设备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根据接入链路的接收功率得到;或者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网络设备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γ/P0+αPL+γ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α为第一预设值,γ/γPL根据接入链路的接收功率得到,γ为第二预设值。
可选的,闭环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功控请求,所述下行功控请求指示的功率调整量δ是根据中继节点实际接收功率与功率门限的差值得到的;
根据所述下行功控请求,进行下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根据所述下行功控请求,进行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若δ是绝对值,P=P0+αPL+δ+δ(MCS)或者P0+αPL+γPL+δ+δ(MCS)或者P0+αPL+γ+δ+δ(MCS);
若δ是累计值,在上一次闭环发送功率基础上进行叠加,P=P0+αPL+δ+δ(last)+δ(MCS)或者P=P0+αPL+γPL+δ+δ(last)+δ(MCS)或者P=P0+αPL+γ+δ+δ(last)+δ(MCS);
其中,P0是基准功率,δ(MCS)是当前调制与解调策略对应的功率调整量,δ(last)是上一次闭环功控的功率调整量,α为第一预设值。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下行功控方案:通信对端将不同模态集合的总路损反馈给发送端后,发送端进行以下方式的功控方案:(6-1)开环功控: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发送端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根据接入链路的接收功率得到;(6-2)开环功控: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发送端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γ/P0+αPL+γ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γ/γPL根据接入链路的接收功率得到;每个模态的功率是P0/N+PL(l)或者(P0+γPL)/N+PL(l)或者(P0+γ)/N+PL(l);根据注水算法确定每个模态的功率,所述注水算法既要考虑发送端总功率不变,也要考虑接收功率不变。
(7)考虑到开环配置的参数不够精准,需要配合闭环功控方案,发送端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功控请求,所述下行功控请求δ是根据中继节点实际接收功率与功率门限的差值得到的;
(8)根据不同的MCS方式和功控请求,调整发送功率:
若δ是绝对值,在步骤开环功控的功率基础上进行叠加,P=P0+αPL+δ+δ(MCS)或者P0+αPL+γPL+δ+δ(MCS)或者P0+αPL+γ+δ+δ(MCS)
若δ是累计值,在步骤开环功控的功率基础和上一次闭环发送功率基础上进行叠加,P=P0+αPL+δ+δ(last)+δ(MCS)或者P=P0+αPL+γPL+δ+δ(last)+δ(MCS)或者P=P0+αPL+γ+δ+δ(last)+δ(MCS)。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OAM无线传输系统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在下行功控中,保证中继节点同时接收下行回传链路和上行接入链路的数据,且相比于NR上行功控而言,可以避免对每个波束单独进行功率控制。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装置60,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60包括:
收发模块61,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个参数;
处理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
可选的,所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发送模态集合;参考信号RS;网络侧设备的发送半径。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态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参考模态;
其中,所述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
可选的,所述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时,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的发送半径和终端的接收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参考路损,得到其他模态的路损;
根据各模态路损的和,得到总路损。
可选的,根据网络设备的发送半径和终端的接收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参考路损,得到其他模态的路损,包括: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1(l)PL0(l);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2(l)PL0(l);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3(l)PL0(l);
其中,r为网络设备的发送半径,R为终端的接收半径;PL1(l)为其它模态的路损,PL0(l)为参考路损,β1(l)、β2(l)以及β3(l)均为系数,β2(l)<β1(l),β3(l)>β1(l)。
可选的,对于R(l)小于或者等于R的模态,β1(l)或者β2(l)或者β3(l)=1;
对于R(l)大于R的模态,β1(l)或者β2(l)或者β3(l))>1,且l越大,β1(l)或者β2(l)或者β3(l)越大;
其中,R(l)为终端的其它模态的接收半径,R为当前模态的接收半径。
可选的,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时,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包括:
针对不同模态的参考信号得到不同模态的路损;
根据所述不同模态的路损,得到总路损。
可选的,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时,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包括:
针对不同模态子集的参考信号,得到不同模态子集的路损;
根据不同模态子集的路损,得到总路损。
可选的,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总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
可选的,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包括:
开环上行功率控制;或者,
闭环上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开环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终端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每个模态的功率是P0/N+αPL(l),α为预设值。
可选的,闭环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接收上行功率控制信令,所述上行功控信令指示的功率调整量δ是根据发送端实际接收功率与功率门限的差值得到;
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控制信令,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控制信令,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若δ是绝对值,上行发送功率P=P0+αPL+δ+δ(MCS);
若δ是累计值,在上一次闭环发送功率基础上进行叠加,上行发送功率P=P0+αPL+δ+δ(last)+δ(MCS);
其中,P0是基准功率,δ(MCS)是当前调制与解调策略对应的功率调整量,δ(last)是上一次闭环功控的δ。
该方法是与上述终端侧的方法对应的网络侧的方法,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方法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收发机,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个参数;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
可选的,所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发送模态集合;参考信号RS;网络侧设备的发送半径。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态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参考模态;
其中,所述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
可选的,所述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时,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的发送半径和终端的接收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参考路损,得到其他模态的路损;
根据各模态路损的和,得到总路损。
可选的,根据网络设备的发送半径和终端的接收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参考路损,得到其他模态的路损,包括: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1(l)PL0(l);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2(l)PL0(l);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3(l)PL0(l);
其中,r为网络设备的发送半径,R为终端的接收半径;PL1(l)为其它模态的路损,PL0(l)为参考路损,β1(l)、β2(l)以及β3(l)均为系数,β2(l)<β1(l),β3(l)>β1(l)。
可选的,对于R(l)小于或者等于R的模态,β1(l)或者β2(l)或者β3(l)=1;
对于R(l)大于R的模态,β1(l)或者β2(l)或者β3(l))>1,且l越大,β1(l)或者β2(l)或者β3(l)越大;
其中,R(l)为终端的其它模态的接收半径,R为当前模态的接收半径。
可选的,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时,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包括:
针对不同模态的参考信号得到不同模态的路损;
根据所述不同模态的路损,得到总路损。
可选的,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时,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包括:
针对不同模态子集的参考信号,得到不同模态子集的路损;
根据不同模态子集的路损,得到总路损。
可选的,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总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
可选的,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包括:
开环上行功率控制;或者,
闭环上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开环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终端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每个模态的功率是P0/N+αPL(l),α为预设值。
可选的,闭环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接收上行功率控制信令,所述上行功控信令指示的功率调整量δ是根据发送端实际接收功率与功率门限的差值得到;
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控制信令,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控制信令,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若δ是绝对值,上行发送功率P=P0+αPL+δ+δ(MCS);
若δ是累计值,在上一次闭环发送功率基础上进行叠加,上行发送功率P=P0+αPL+δ+δ(last)+δ(MCS);
其中,P0是基准功率,δ(MCS)是当前调制与解调策略对应的功率调整量,δ(last)是上一次闭环功控的δ。
上述收发机与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接口通讯连接,处理器的功能也可以由收发机实现,收发机的功能也可以由处理器实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终端,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向终端配置发送模态集合以及发送多个参数;接收终端基于所述参数反馈的路损;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损进行功率控制。
所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发送模态集合;参考信号RS;网络侧设备的发送半径。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态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参考模态;
其中,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
可选的,进行功率控制,包括:
开环下行功率控制;或者,
闭环下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开环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网络设备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根据接入链路的接收功率得到;或者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网络设备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γ/P0+αPL+γ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α为第一预设值,γ/γPL根据接入链路的接收功率得到,γ为第二预设值。
可选的,闭环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功控请求,所述下行功控请求指示的功率调整量δ是根据中继节点实际接收功率与功率门限的差值得到的;
根据所述下行功控请求,进行下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根据所述下行功控请求,进行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若δ是绝对值,P=P0+αPL+δ+δ(MCS)或者P0+αPL+γPL+δ+δ(MCS)或者P0+αPL+γ+δ+δ(MCS);
若δ是累计值,在上一次闭环发送功率基础上进行叠加,P=P0+αPL+δ+δ(last)+δ(MCS)或者P=P0+αPL+γPL+δ+δ(last)+δ(MCS)或者P=P0+αPL+γ+δ+δ(last)+δ(MCS);
其中,P0是基准功率,δ(MCS)是当前调制与解调策略对应的功率调整量,δ(last)是上一次闭环功控的功率调整量,α为第一预设值。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是与上述方法对应的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机,用于向终端配置发送模态集合以及发送多个参数;接收终端基于所述参数反馈的路损;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路损进行功率控制。
所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发送模态集合;参考信号RS;网络侧设备的发送半径。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态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参考模态;
其中,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
可选的,进行功率控制,包括:
开环下行功率控制;或者,
闭环下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开环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网络设备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根据接入链路的接收功率得到;或者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网络设备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γ/P0+αPL+γ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α为第一预设值,γ/γPL根据接入链路的接收功率得到,γ为第二预设值。
可选的,闭环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功控请求,所述下行功控请求指示的功率调整量δ是根据中继节点实际接收功率与功率门限的差值得到的;
根据所述下行功控请求,进行下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根据所述下行功控请求,进行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若δ是绝对值,P=P0+αPL+δ+δ(MCS)或者P0+αPL+γPL+δ+δ(MCS)或者P0+αPL+γ+δ+δ(MCS);
若δ是累计值,在上一次闭环发送功率基础上进行叠加,P=P0+αPL+δ+δ(last)+δ(MCS)或者P=P0+αPL+γPL+δ+δ(last)+δ(MCS)或者P=P0+αPL+γ+δ+δ(last)+δ(MCS);
其中,P0是基准功率,δ(MCS)是当前调制与解调策略对应的功率调整量,δ(last)是上一次闭环功控的功率调整量,α为第一预设值。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所开发出来的任何存储介质。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6)
1.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个参数;
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
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发送模态集合;
参考信号RS;
网络侧设备的发送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态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参考模态;
其中,所述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时,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的发送半径和终端的接收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参考路损,得到其他模态的路损;
根据各模态路损的和,得到总路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网络设备的发送半径和终端的接收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参考路损,得到其他模态的路损,包括: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1(l)PL0(l);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2(l)PL0(l);
若r>R,对于不同的模态l,估算其它模态的路损值PL1(l)=β3(l)PL0(l);
其中,r为网络设备的发送半径,R为终端的接收半径;PL1(l)为其它模态的路损,PL0(l)为参考路损,β1(l)、β2(l)以及β3(l)均为系数,β2(l)<β1(l),β3(l)>β1(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R(l)小于或者等于R的模态,β1(l)或者β2(l)或者β3(l)=1;
对于R(l)大于R的模态,β1(l)或者β2(l)或者β3(l))>1,且l越大,β1(l)或者β2(l)或者β3(l)越大;
其中,R(l)为终端的其它模态的接收半径,R为当前模态的接收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时,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包括:
针对不同模态的参考信号得到不同模态的路损;
根据所述不同模态的路损,得到总路损。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时,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包括:
针对不同模态子集的参考信号,得到不同模态子集的路损;
根据不同模态子集的路损,得到总路损。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总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包括:
开环上行功率控制;或者,
闭环上行功率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开环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终端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每个模态的功率是P0/N+αPL(l),α为预设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闭环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接收上行功率控制信令,所述上行功控信令指示的功率调整量δ是根据发送端实际接收功率与功率门限的差值得到;
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控制信令,进行上行功率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上行功率控制信令,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包括:
若δ是绝对值,上行发送功率P=P0+αPL+δ+δ(MCS);
若δ是累计值,在上一次闭环发送功率基础上进行叠加,上行发送功率P=P0+αPL+δ+δ(last)+δ(MCS);
其中,P0是基准功率,δ(MCS)是当前调制与解调策略对应的功率调整量,δ(last)是上一次闭环功控的δ。
14.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配置发送模态集合以及发送多个参数;
接收终端基于所述参数反馈的路损;
根据所述路损进行功率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发送模态集合;
参考信号RS;
网络侧设备的发送半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态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参考模态;
其中,参考模态为一个固定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的模态值;或者
所述参考模态包括所述发送模态集合中的多个不同模态子集。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功率控制,包括:
开环下行功率控制;或者,
闭环下行功率控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开环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网络设备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根据接入链路的接收功率得到;或者
假设有N个发送模态,所述网络设备将不同模态按照总功率等于P0+αPL+γ/P0+αPL+γPL进行发送,P0是基准功率,α为第一预设值,γ/γPL根据接入链路的接收功率得到,γ为第二预设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闭环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下行功控请求,所述下行功控请求指示的功率调整量δ是根据中继节点实际接收功率与功率门限的差值得到的;
根据所述下行功控请求,进行下行功率控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下行功控请求,进行下行功率控制,包括:
若δ是绝对值,P=P0+αPL+δ+δ(MCS)或者P0+αPL+γPL+δ+δ(MCS)或者P0+αPL+γ+δ+δ(MCS);
若δ是累计值,在上一次闭环发送功率基础上进行叠加,P=P0+αPL+δ+δ(last)+δ(MCS)或者P=P0+αPL+γPL+δ+δ(last)+δ(MCS)或者P=P0+αPL+γ+δ+δ(last)+δ(MCS);
其中,P0是基准功率,δ(MCS)是当前调制与解调策略对应的功率调整量,δ(last)是上一次闭环功控的功率调整量,α为第一预设值。
21.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个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
2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机,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多个参数;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参数,获得路损;根据路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
23.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向终端配置发送模态集合以及发送多个参数;接收终端基于所述参数反馈的路损;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损进行功率控制。
2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机,用于向终端配置发送模态集合以及发送多个参数;接收终端基于所述参数反馈的路损;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路损进行功率控制。
25.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4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4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25611.5A CN114080034A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25611.5A CN114080034A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80034A true CN114080034A (zh) | 2022-02-22 |
Family
ID=80281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25611.5A Pending CN114080034A (zh) | 2020-08-17 | 2020-08-17 | 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80034A (zh) |
-
2020
- 2020-08-17 CN CN202010825611.5A patent/CN114080034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u et al. | Intelligent surfaces empowered wireless network: Recent advances and the road to 6G | |
US8779976B2 (en) | Antenna system having adaptive polarization control | |
KR20230045455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지능형 반사 평면을 기반한 데이터 통신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JP7445000B2 (ja) | 電磁ユニットの調節制御方法、装置、デバイスおよび記憶媒体 | |
CN115632913B (zh) | 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11433975A (zh) | 包括透镜的波束成形天线模块 | |
CN105900493B (zh) | 一种发射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Saqib et al. | Joint optimization of 3D hybrid beamforming and user scheduling for 2D planar antenna systems | |
Elshafiy et al. | Beam broadening for 5G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 |
CN108242943A (zh) | 通信中用于预编码的方法和设备 | |
US11362725B2 (en) | Reshaping beams of a beam pattern | |
CN114080034A (zh) | 一种轨道角动量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 |
CN113454921A (zh) | 用于在nr物理信道上适配波束的波束宽度的方法和系统 | |
WO2022184161A1 (en) | Multi-mode precoding matrix information report for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18138009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 weights | |
Attaoui et al. | Joint beam alignment and power allocation for multi-user NOMA-mmwave systems | |
Enqvist et al. | Optimizing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 for short transmissions: How detailed configurations can be afforded? | |
CN113938909B (zh) | 模态集确定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
US20240305341A1 (en) | Techniques for continuous beam scanning for integrated lens antennas | |
Guerreiro et al. | Power-efficient beam sweeping for initial synchronization in mm-Wave wireless networks | |
Wang et al. | Near-Field Beam Management with Ring-type Codebook | |
US2024023687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in coopera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US20240106516A1 (en) |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multiplexing based on a common factor between quantities of transmit and receive antenna subarrays | |
WO2023159465A1 (en) | Rotated antenna array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US20240305008A1 (en) | Techniques for continuous beam scanning for integrated lens antenna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