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8451A - 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8451A
CN114078451A CN202010818677.1A CN202010818677A CN114078451A CN 114078451 A CN114078451 A CN 114078451A CN 202010818677 A CN202010818677 A CN 202010818677A CN 114078451 A CN114078451 A CN 114078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rystal display
polar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86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8451B (zh
Inventor
罗婷婷
郭鲁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186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8451B/zh
Priority to US17/203,357 priority patent/US11740505B2/en
Publication of CN114078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8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8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8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1Illuminating devices for spatial active dimm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G02F1/13471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all the liquid crystal cells or layers remain transparent, e.g. FLC, ECB, DAP, HAN, TN, STN, SBE-LC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Composi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3Display panel composed of stacked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64Position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背光组件、层叠设置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位于背光组件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第一图像,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第二图像;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获取用于控制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减轻或消除图像中存在的重影。

Description

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低功耗、无辐射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平板电脑、电视、手机和车载显示器等显示产品中。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降低功耗并提高显示画面对比度,液晶显示面板引入了局部背光调节(Local Dimming)技术。局部背光调节技术是根据图像调节背光各个区域的亮度,提高图像中高亮部分的亮度,降低图像中暗部分的亮度,达到最佳的对比度。其中,一种实现局部背光调节的方案为双层液晶盒(BD cell)的显示方案。其中,双层液晶盒(BD cell)的显示面板包括叠设的两个液晶盒,其中,一个液晶盒用于局部背光调节,另一个液晶盒用于显示非彩色或彩色图像。然而,在双层液晶盒(BD cell)的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会出现图像重影的问题。因此,如何减轻或消除图像重影的现象是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光组件、层叠设置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组件和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第一图像,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第二图像;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获取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移动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显示位置移动的移动方向与移动距离;
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子像素,所述移动距离以所述第一子像素为单位,且为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整数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包括:
接收输入的所述控制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摄像组件、光学胶层、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第一偏光片与第二偏光片,所述光学胶层位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与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层叠于所述光学胶层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获取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包括:
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控制所述摄像组件获取人眼图像;
对所述人眼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
确定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位于预设的角度范围内;
根据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确定所述移动方向;
根据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以及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厚度、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厚度、所述第二偏光片的折射率、空气的折射率、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计算得到所述移动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厚度、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厚度、所述第二偏光片的折射率、空气的折射率、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以及如下计算式计算得到所述移动距离:
D=k0tan[arc(k1sinθ1)]+k2tan[arc(k3sinθ1)]+k4tan[arc(k5sinθ1)]
其中,D为所述移动距离,k0为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厚度,k1为n0/n1,n0为空气的折射率,n1所述第二偏光片的折射率,k2为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k3为n0/n2,n2为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折射率,k4为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厚度的和,k5为n0/n3,n3为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折射率的平均值,θ1为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移动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图像缺失区域的位置信息与尺寸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与尺寸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填充参考区域;所述填充参考区域与所述图像缺失区域位置相邻,且所述填充参考区域的尺寸等于所述图像缺失区域的尺寸;
根据所述填充参考区域的第一图像数据获取对所述图像缺失区域进行图像填充的第二图像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数据控制所述图像缺失区域显示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填充参考区域的第一图像数据获取对所述图像缺失区域进行图像填充的第二图像数据,包括:
当所述填充参考区域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任意相邻的两排子像素的平均值的差值均小于或等于指定值时,获取所述填充参考区域的第一图像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图像数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显示位置移动的移动方向垂直;或,
当所述填充参考区域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任意相邻的两排子像素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指定值时,采用指定滤波核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以及所述填充参考区域的邻域的第三图像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得到所述第二图像数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显示位置移动的移动方向垂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处理器、背光组件、层叠设置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组件和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第一图像,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第二图像;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获取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移动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摄像组件、光学胶层、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第一偏光片与第二偏光片,所述光学胶层位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与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层叠于所述光学胶层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控制所述摄像组件获取人眼图像;
对所述人眼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
确定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位于预设的角度范围内;
根据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确定所述移动方向;
根据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以及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厚度、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厚度、所述第二偏光片的折射率、空气的折射率、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计算得到所述移动距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获取用于控制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可以减轻或消除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的第二图像存在的重影。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轻或消除图像中存在的重影。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示出的一种重影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调试界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图像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图像边缘存在图像缺失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填充参考区域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双层液晶盒(BD cell)的显示面板11包括叠设的两个液晶盒111、112,其中,一个液晶盒111用于局部背光调节,另一个液晶盒112用于显示非彩色或彩色图像。然而,如图1所示,在双层液晶盒(BD cell)的显示面板11显示图像时会出现图像重影的问题。因此,如何减轻或消除图像重影的现象是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可以减轻或消除图像中存在的重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该显示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如图2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背光组件(未示出)、层叠设置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位于背光组件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之间,背光组件用于为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提供背光,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用于显示第一图像,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用于显示第二图像。如图3所示,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01~302:
在步骤301中,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获取用于控制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
在步骤302中,根据控制信息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图像可以是非彩色的图像,例如,可以是黑白图像,第二图像可以是非彩色或彩色的图像。第一图像的内容与第二图像的内容相同。例如,第一图像的内容与第二图像的内容均是大写字母A。由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之间存在间隙,在光的折射等作用下,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显示的第一图像经折射后进入用户的人眼23,使用户观察到重影,尤其是在大视角时很容易观察到重影。显示装置在显示条型、线型图像时,重影现象会更加明显。其中,重影为与第二图像的内容相同、与第二图像的显示位置相近的图像。重影现象会严重影响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用户观察图像的视角不同,重影与第二图像的相对位置也不同。例如,如图1所示,当用户沿着X轴的负方向观察图像时,重影相对于第二图像远离原点O,且重影的横坐标大于第二图像的横坐标。当用户沿着X轴的正方向观察图像时,重影相对于第二图像远离原点O,且重影的横坐标小于第二图像的横坐标。当用户沿着Y轴的负方向观察图像时,重影相对于第二图像远离原点O,且重影的纵坐标大于第二图像的纵坐标。当用户沿着Y轴的正方向观察图像时,重影相对于第二图像远离原点O,且重影的纵坐标小于第二图像的纵坐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图像存在重影时,显示装置可以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以减轻或消除重影。假设由第二图像指向重影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则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的移动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例如,当重影相对于第二图像远离原点O,且重影的横坐标大于第二图像的横坐标时,第二图像指向重影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可以将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沿X轴的负方向移动直至减轻或消除重影。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子像素211,相邻两个第一子像素211之间存在黑矩阵212。显示装置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的移动距离以第一子像素211为单位,且为第一子像素的整数倍。例如,显示装置可以将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沿X轴的负方向移动6个第一子像素211。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在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之前,需要先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显示装置可以提供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该接口控制显示装置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当显示装置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时,获取用于控制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其中,该控制信息可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移动方向与移动距离。例如,移动方向可以是沿X轴的负方向,移动距离可以是6个第一子像素211,或1个第一子像素211,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信息可以是根据用户向显示装置输入的信息获取,也可以是通过获取用户的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并根据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获取,但不限于此。其中,用户向显示装置输入信息的方式为触屏出入、机械按键输入、语音输入或手势输入,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获取用于控制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后,根据该控制信息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直至减轻或消除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的第二图像存在的重影。
在本实施例中,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获取用于控制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可以减轻或消除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的第二图像存在的重影。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轻或消除图像中存在的重影。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该显示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以控制信息是根据用户向显示装置输入的信息获取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如图4所示,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01~405:
在步骤401中,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根据同一组图像数据控制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显示第一图像,并控制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显示第二图像,第二图像为画质检测图像,画质检测图像用于确定是否存在重影。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中可以预先存储一组图像数据,显示装置可以根据该组图像数据控制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显示第一图像,并控制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显示第二图像,以用于使用户通过观察确定是否存在重影。当显示装置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时,显示装置可以调用上述图像数据以控制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显示第一图像,并控制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显示第二图像,这样,可以供用户确定第二图像是否存在重影。
在步骤402中,接收输入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控制显示位置移动的移动方向与移动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图像,同时,可以在该用户界面中显示如图5所示的用户调试界面51,用户调试界面51与第二图像位于用户界面中的不同区域,且二者不存在重合区域。其中,用户调试界面51中可以包括左移选项511、右移选项512、上移选项513以及下移选项514,当用户选中其中一个选项时,显示装置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信息,例如,每当用户选中一次左移选项511时,显示装置接收输入的控制信息包括:移动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移动距离为一个第一子像素211;每当用户选中一次右移选项512时,显示装置接收输入的控制信息包括:移动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移动距离为一个第一子像素211;每当用户选中一次上移选项513时,显示装置接收输入的控制信息包括:移动方向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距离为一个第一子像素211;每当用户选中一次下移选项514时,显示装置接收输入的控制信息包括:移动方向沿Y轴的负方向,移动距离为一个第一子像素211。
在步骤403中,根据移动方向与移动距离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如图6所示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61,FPGA61包括输入输出接口611~614,左移选项511、右移选项512、上移选项513以及下移选项514与输入输出接口611一一对应,用户每选中左移选项511、右移选项512、上移选项513以及下移选项514中的一个选项,就有一个高电平脉冲给到对应的输入输出接口。FPGA61计算高电平脉冲的数量,并根据高电平脉冲的数量将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以第一子像素211为单位移动相应距离。例如,左移选项511与输入输出接口611对应,输入输出接口611收到的高电平脉冲的数量为1个时,将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沿X轴的负方向移动1个第一子像素211,当输入输出接口611收到的高电平脉冲的数量为6个时,将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沿X轴的负方向移动6个第一子像素211。
在步骤404中,退出画面调试显示模式。当显示装置退出画面调试显示模式时,控制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停止显示第一图像并控制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停止显示第二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减轻或消除重影后,用户可以选中用户调试界面51中的OK选项515,以使显示装置退出画面调试显示模式,停止显示上述的用户界面,即控制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停止显示第一图像并控制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停止显示第二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后,第一图像的边缘存在图像缺失区域,这样,会导致在第二图像的边缘出现异常显示,图像缺失区域与第一图像的相对方向与上述的移动方向相反。例如,如图7所示,在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前,第一图像71如图7所示,当将第一图像71的显示位置沿X轴的正方向移动6个第一子像素211后,如图8所示,第一图像71靠近X轴的负半轴的一侧出现图像缺失区域72,其中,图像缺失区域72可以是全白图像。因此,可以对图像缺失区域进行调整,消除第二图像的边缘的异常显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消除第二图像的边缘的异常显示,在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后,如图9所示,还包括以下步骤901~904:
在步骤901中,根据控制信息确定图像缺失区域的位置信息与尺寸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像缺失区域的位置信息可以为图像缺失区域相对于第一图像的位置信息,或者图像缺失区域的位置信息包括图像缺失区域中所有子像素的位置信息,但不限于此。图像缺失区域的尺寸信息可以以行、或列为单位进行计算,例如,图像缺失区域的尺寸信息可以是6列子像素。显示装置可以根据上述的移动方向确定图像缺失区域的位置信息,根据上述的移动距离确定图像缺失区域的尺寸信息。例如,当上述的移动方向为沿X轴的正方向时,可以确定的图像缺失区域的位置信息可以是第一图像71靠近X轴的负半轴的一侧,当上述的移动距离为6个第一子像素211时,确定的图像缺失区域的尺寸信息可以是6列子像素。
在步骤902中,根据位置信息与尺寸信息确定第一图像中的填充参考区域;填充参考区域与图像缺失区域位置相邻,且填充参考区域的尺寸等于图像缺失区域的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确定的图像缺失区域的位置信息与尺寸信息确定选取第一图像中哪个位置的以及多大尺寸的区域为填充参考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位置信息与尺寸信息确定第一图像中与图像缺失区域位置相邻且尺寸等于图像缺失区域的尺寸的区域为填充参考区域,这样,可以使图像缺失区域填充数据后与第一图像相差不大,过渡顺畅。
例如,如图10所示,当图像缺失区域的位置信息是第一图像71靠近X轴的负半轴的一侧,图像缺失区域的尺寸信息可以是6列子像素时,填充参考区域73如图10所示,填充参考区域73与图像缺失区域72位置相邻,且填充参考区域73的尺寸与图像缺失区域72的尺寸相同,均为6列子像素。
在步骤903中,根据填充参考区域的第一图像数据获取对图像缺失区域进行图像填充的第二图像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填充参考区域中的子像素的像素值相差不大时,为纯色或灰阶时,可以复制填充参考区域的第一图像数据,得到对图像缺失区域进行图像填充的第二图像数据,并填充到图像缺失区域。此种应用场景在医疗应用中比较常见。具体的实现方法是:当填充参考区域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任意相邻的两排子像素的平均值的差值均小于或等于指定值时,获取填充参考区域的第一图像数据,得到上述的第二图像数据,其中,第一方向与显示位置移动的移动方向垂直。例如,当移动方向为沿X轴的方向时,第一方向为沿Y轴的方向,当填充参考区域73中沿Y轴的方向排列的任意相邻的两列子像素的平均值的差值均小于或等于指定值时,获取填充参考区域73的第一图像数据,得到上述的第二图像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填充参考区域中的子像素的像素值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指定滤波核对填充参考区域的第一图像数据以及填充参考区域的邻域的第三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图像缺失区域进行图像填充的第二图像数据。其中,填充参考区域的邻域根据指定滤波核的尺寸大小确定。如果指定滤波核的尺寸为k*k,则填充参考区域的邻域为第一图像中与填充参考区域相邻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k-1排子像素。滤波核可以是卷积核。例如,k为3,指定滤波核可以是3*3的卷积核,填充参考区域的邻域可以是第一图像中与填充参考区域相邻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两排子像素,可以利用3*3的卷积核取填充参考区域与填充参考区域的邻域中子像素的均值来得到上述的第二图像数据。具体的实现方法是:当填充参考区域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任意相邻的两排子像素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指定值时,采用指定滤波核对第一图像数据以及填充参考区域的邻域的第三图像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得到第二图像数据。例如,当移动方向为沿X轴的方向时,当填充参考区域73中沿Y轴的方向排列的任意相邻的两列子像素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指定值时,可以采用3*3的卷积核对填充参考区域73的第一图像数据以及填充参考区域73的邻域的第三图像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得到第二图像数据,其中,填充参考区域73的邻域为第一图像71中与填充参考区域73相邻的沿Y轴的方向排列的两列子像素。
步骤903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设第一图像的原图像记为
Picture=f(x,y)
Picture=f(x,y)为图像函数,x为行函数,y为列函数。
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后,图像记为
Picture’=Picture1+Picture2
其中,为Picture’为图像缺失区域与移动后的第一图像构成的图像,Picture1代表图像缺失区域的图像,Picture2代表移动后的第一图像。
其中,Picture2=f(x,y-n),n为移动的子像素的列数,例如,n为6。
首先,对图像缺失区域进行检测,确定填充参考区域中任意相邻两列子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是否均小于指定值。若是,复制填充参考区域第一图像数据,得到对图像缺失区域进行图像填充的第二图像数据,并填充到图像缺失区域,若否,用3*3的卷积核取填充参考区域以及邻域中子像素的均值来得到上述的第二图像数据,例如,可以将填充参考区域中第一列至第三列子像素的均值作为图像缺失区域中第一列子像素的像素值,即,移动后的第一图像中第一列至第三列子像素的均值作为图像缺失区域中第一列子像素的像素值;将填充参考区域中第二列至第四列子像素的均值作为图像缺失区域中第二列子像素的像素值,即,移动后的第一图像中第二列至第四列子像素的均值作为图像缺失区域中第二列子像素的像素值;将填充参考区域中第三列至第五列子像素的均值作为图像缺失区域中第三列子像素的像素值,即,移动后的第一图像中第三列至第五列子像素的均值作为图像缺失区域中第三列子像素的像素值;……,将填充参考区域中第六列以及邻域中第一列至第二列子像素的均值作为图像缺失区域中第六列子像素的像素值,即将移动后的第一图像中第六列至第八列子像素的均值作为图像缺失区域中第六列子像素的像素值。具体实现程序如下:
I(m)=double(Picture2(:,m)),m=0,1,2……n,n为移动距离,例如为6;I(m)第m列子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
If I(m+1)-I(m)≤Dif(k)//Dif(k)为常数矩阵;
Picture1=f(x,n)
If I(m+1)-I(m)>Dif(k),
Picture1=L(a,b)//a为行函数,b为列函数
Picture2=P(a,b)
L(am,bm)=Mean(P(am,bm)+P(am+1,bm+1)+P(am+2,bm+2))//
以3*3为单位进行均值
在步骤904中,根据第二图像数据控制图像缺失区域显示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的第二图像数据控制图像缺失区域显示图像,可以使图像缺失区域显示的图像与填充参考区域的图像的相差不大,过渡顺畅。
本实施例中,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获取用于控制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可以减轻或消除重影。而且,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信息移动第一图像,以减轻或消除重影,直至用户满意调整的结果,可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该显示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以控制信息是利用眼球追踪技术获取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1所示,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01~1107:
在步骤1101中,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控制摄像组件获取人眼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摄像组件。当显示装置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时,显示装置可以控制摄像组件获取人眼图像,以获得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其中,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可以指视线与参考方向的夹角,该参考方向可以垂直于用户双眼连线,且指向显示装置的方向,但不限于此。其中,视线可以为注视点与眼球的连线,该连线是虚拟连线。
在步骤1102中,对人眼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人眼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
在步骤1103中,确定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位于预设的角度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中预先存储有预设的角度范围,当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位于预设的角度范围内,预设的角度范围用于指示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大于预设阈值,说明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较大,很可能存在上述的重影现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在获得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后,确定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是否位于预设的角度范围内,并在确定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位于预设的角度范围内后,执行步骤1104。
在步骤1104中,根据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确定移动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根据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确定移动方向,例如,当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指示视线向X轴正半轴倾斜时,确定移动方向为沿X轴正方向,当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指示视线向Y轴正半轴倾斜时,确定移动方向为沿Y轴正方向。
在步骤1105中,根据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以及第一偏光片的厚度、第一偏光片的折射率、第二偏光片的厚度、第二偏光片的折射率、空气的折射率、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折射率、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与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计算得到移动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光学胶层24、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IDF)25、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26、第一偏光片27、第二偏光片28,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二子像素221,阵列排布的第二子像素221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以及蓝色子像素B。其中,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的厚度为1毫米,第二偏光片28的厚度为0.155毫米,第一偏光片27的厚度为0.155毫米,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25的厚度为0.145毫米,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26的厚度为0.145毫米,光学胶层24的厚度为0.25毫米,光学胶层24是透明的,但不限于此。
如图2所示,第二图像与重影之间的偏移距离D=d1+d2+d3,移动距离可以等于偏移距离D,也可以等于偏移距离与相邻两个第一子像素之间的间距的比值取整的结果,其中,D可以根据折射定律、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θ1以及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25的厚度、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26的厚度、第一偏光片27的厚度、第二偏光片28的厚度,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的厚度、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25的折射率、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26的折射率、第一偏光片27的折射率、第二偏光片28的折射率、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的折射率以及空气的折射率计算得到。计算中可以不直接利用入射角θ2~θ5的角度。其中,
D=k0tan[arc(k1sinθ1)]+k2tan[arc(k3sinθ1)]+k4tan[arc(k5sinθ1)] (1)
其中,k0为第二偏光片28的厚度,k1为n0/n1,n0为空气的折射率,n1第二偏光片28的折射率,k2为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的厚度,k3为n0/n2,n2为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的折射率,k4为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25的厚度、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26的厚度与第一偏光片27的厚度的和,k5为n0/n3,n3为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25的折射率、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26的折射率与第一偏光片27的折射率的平均值。
因此,当移动距离等于偏移距离与相邻两个第一子像素之间的间距的比值取整的结果时,移动距离可以为INT(D/S),其中,S为相邻两个第一子像素之间的间距,INT为取整函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中可以预先存储有用于根据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计算移动距离的预设的计算式。显示装置根据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以及预设的计算式可以计算得到移动距离。
在步骤1106中,根据移动方向与移动距离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
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根据上述移动方向与计算得到的移动距离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定位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通过计算得到第一图像的移动方向和所对应的第一子像素的数量(即移动距离),可以实现自动调整。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为如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处理器、背光组件、层叠设置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背光组件用于为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提供背光,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位于背光组件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之间,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用于在显示第一图像,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用于显示第二图像。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获取用于控制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位于FPGA上,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摄像组件、光学胶层24、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25、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26、第一偏光片27与第二偏光片28,所述光学胶层24位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靠近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的一侧,所述第一偏光片27位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靠近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的一侧,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25与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层26叠于所述光学胶层24与所述第一偏光片27之间,所述第二偏光片28位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远离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的一侧,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控制摄像组件获取人眼图像,对人眼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确定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位于预设的角度范围内,根据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确定移动方向,根据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以及第一偏光片的厚度、第一偏光片的折射率、第二偏光片的厚度、第二偏光片的折射率、空气的折射率、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折射率、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与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计算得到移动距离。
本实施例中,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获取用于控制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移动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可以减轻或消除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的第二图像存在的重影。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轻或消除图像中存在的重影。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处理器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框图。参照图12,装置1300包括处理组件13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3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部件13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3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3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用于显示控制方法。
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3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3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350被配置为将装置13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358。装置13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3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332,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300的处理组件13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光组件、层叠设置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组件和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第一图像,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第二图像;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获取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移动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显示位置移动的移动方向与移动距离;
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子像素,所述移动距离以所述第一子像素为单位,且为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整数倍。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包括:
接收输入的所述控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摄像组件、光学胶层、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第一偏光片与第二偏光片,所述光学胶层位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与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层叠于所述光学胶层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获取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包括:
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控制所述摄像组件获取人眼图像;
对所述人眼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
确定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位于预设的角度范围内;
根据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确定所述移动方向;
根据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以及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厚度、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厚度、所述第二偏光片的折射率、空气的折射率、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计算得到所述移动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厚度、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厚度、所述第二偏光片的折射率、空气的折射率、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以及如下计算式计算得到所述移动距离:
D=k0tan[arc(k1sinθ1)]+k2tan[arc(k3sinθ1)]+k4tan[arc(k5sinθ1)]
其中,D为所述移动距离,k0为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厚度,k1为n0/n1,n0为空气的折射率,n1所述第二偏光片的折射率,k2为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k3为n0/n2,n2为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折射率,k4为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厚度的和,k5为n0/n3,n3为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折射率的平均值,θ1为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移动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图像缺失区域的位置信息与尺寸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与尺寸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填充参考区域;所述填充参考区域与所述图像缺失区域位置相邻,且所述填充参考区域的尺寸等于所述图像缺失区域的尺寸;
根据所述填充参考区域的第一图像数据获取对所述图像缺失区域进行图像填充的第二图像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数据控制所述图像缺失区域显示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填充参考区域的第一图像数据获取对所述图像缺失区域进行图像填充的第二图像数据,包括:
当所述填充参考区域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任意相邻的两排子像素的平均值的差值均小于或等于指定值时,获取所述填充参考区域的第一图像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图像数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显示位置移动的移动方向垂直;或,
当所述填充参考区域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任意相邻的两排子像素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指定值时,采用指定滤波核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以及所述填充参考区域的邻域的第三图像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得到所述第二图像数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显示位置移动的移动方向垂直。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处理器、背光组件、层叠设置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组件和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第一图像,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第二图像;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获取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移动的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移动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组件、光学胶层、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第一偏光片与第二偏光片,所述光学胶层位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靠近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与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层叠于所述光学胶层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进入画面调试显示模式,控制所述摄像组件获取人眼图像;
对所述人眼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
确定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位于预设的角度范围内;
根据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确定所述移动方向;
根据所述眼球注视点偏移角度以及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厚度、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厚度、所述第二偏光片的折射率、空气的折射率、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所述第一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各向同性扩散膜的折射率计算得到所述移动距离。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818677.1A 2020-08-14 2020-08-14 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078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8677.1A CN114078451B (zh) 2020-08-14 2020-08-14 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7/203,357 US11740505B2 (en) 2020-08-14 2021-03-16 Display control methods, display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8677.1A CN114078451B (zh) 2020-08-14 2020-08-14 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8451A true CN114078451A (zh) 2022-02-22
CN114078451B CN114078451B (zh) 2023-05-02

Family

ID=80224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8677.1A Active CN114078451B (zh) 2020-08-14 2020-08-14 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740505B2 (zh)
CN (1) CN114078451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969A (ja) * 1995-05-08 1997-0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複数画像の中間像生成方法及び視差推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341763A (zh) * 2005-12-20 2009-01-0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JP2009095475A (ja) * 2007-10-17 2009-05-07 Abilit Corp 遊技機
US20100118006A1 (en) * 2008-11-10 2010-05-13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ntrol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ethod
CN101727855A (zh) * 2008-11-03 2010-06-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CN103105708A (zh) * 2013-01-14 2013-05-15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双层液晶法布里珀罗滤波器的显示装置
JP2013148911A (ja) * 2013-02-26 2013-08-01 Nlt Technologies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表示装置
CN103293692A (zh) * 2013-06-19 2013-09-1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立体图像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595986A (zh) * 2012-07-31 2014-02-19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3870773A (zh) * 2012-12-17 2014-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119555A1 (ja) * 2013-01-31 2014-08-07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062312A1 (en) * 2013-08-29 2015-03-05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Panel, Alignment Method, and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Method thereof
CN104994373A (zh) * 2015-07-31 2015-10-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显示装置及三维显示方法
CN105654903A (zh) * 2016-03-31 2016-06-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US20160189336A1 (en) * 2014-12-29 2016-06-3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20180286339A1 (en) * 2017-03-31 2018-10-04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20190279581A1 (en) * 2018-03-08 2019-09-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20200118502A1 (en) * 2018-10-16 2020-04-16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0376949U (zh) * 2019-10-23 2020-04-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15830A1 (fr) 2006-08-02 2008-02-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d'affichage à cristaux liquides, procédé d'affichage à cristaux liquides et récepteur de télévision
KR20080096256A (ko) 2007-04-27 2008-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20110043549A1 (en) 2008-04-01 2011-02-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High contras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adjustable white color point
TWI517126B (zh) 2009-12-16 2016-01-11 杜比實驗室特許公司 使用影像資料區段統計屬性之背光控制方法與系統
US20160170702A1 (en) 2014-12-12 2016-06-16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image-splitting for dual-layer high dynamic range displays
KR101749229B1 (ko) 2014-12-22 2017-06-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화상 표시 방법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JP6642994B2 (ja) * 2015-07-28 2020-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8096569A1 (ja) * 2016-11-24 2018-05-31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8877694B (zh) 2018-08-06 2021-08-3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液晶屏、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398865B (zh) 2019-08-07 2022-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1176010B (zh) 2020-01-13 2022-11-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生成方法、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969A (ja) * 1995-05-08 1997-0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複数画像の中間像生成方法及び視差推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341763A (zh) * 2005-12-20 2009-01-0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JP2009095475A (ja) * 2007-10-17 2009-05-07 Abilit Corp 遊技機
CN101727855A (zh) * 2008-11-03 2010-06-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US20100118006A1 (en) * 2008-11-10 2010-05-13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ntrol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ethod
CN103595986A (zh) * 2012-07-31 2014-02-19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3870773A (zh) * 2012-12-17 2014-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05708A (zh) * 2013-01-14 2013-05-15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双层液晶法布里珀罗滤波器的显示装置
WO2014119555A1 (ja) * 2013-01-31 2014-08-07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48911A (ja) * 2013-02-26 2013-08-01 Nlt Technologies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表示装置
CN103293692A (zh) * 2013-06-19 2013-09-1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立体图像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50062312A1 (en) * 2013-08-29 2015-03-05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Panel, Alignment Method, and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Method thereof
US20160189336A1 (en) * 2014-12-29 2016-06-3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4994373A (zh) * 2015-07-31 2015-10-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显示装置及三维显示方法
CN105654903A (zh) * 2016-03-31 2016-06-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US20180286339A1 (en) * 2017-03-31 2018-10-04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20190279581A1 (en) * 2018-03-08 2019-09-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20200118502A1 (en) * 2018-10-16 2020-04-16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0376949U (zh) * 2019-10-23 2020-04-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50328A1 (en) 2022-02-17
US11740505B2 (en) 2023-08-29
CN114078451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52924B2 (en) Stacked LCD unit
CN102542975B (zh) 影像防窥方法
EP297560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level of residual image of display
US9159278B2 (en) Overdrive method,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50348467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RU2670252C1 (ru)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ки уровней серого пикселей на жидк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ой панели
US1057325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20210166646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10225225A1 (en) Display Panel,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Thereof
US10819885B2 (en) Gamma value tun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display panel
US11297306B2 (en) Near-ey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brightness of a near-eye display
US11640782B2 (en) Gamma adjus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 panel
CN104570430A (zh) 一种应用于mva广视角液晶屏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US109161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graysca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078451B (zh) 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EP4322145A1 (en)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compensation apparatus 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989798B (zh) 显示装置串扰度值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3026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naked eye stereoscopic display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990263B (zh) 显示屏的背光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854505B2 (en) Display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US20140035894A1 (en) Three-Dimension LCD and the Driving Method
CN108279857A (zh) 基于HDbaseT信号传输的一体化像素填充的零拼缝液晶拼接屏
CN107591138B (zh) 内容显示方法及装置
US11721297B2 (en) Display method, display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178177A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