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0932A - 无痕通话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痕通话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0932A
CN114070932A CN202111298859.1A CN202111298859A CN114070932A CN 114070932 A CN114070932 A CN 114070932A CN 202111298859 A CN202111298859 A CN 202111298859A CN 114070932 A CN114070932 A CN 114070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eless
mode
call
user
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988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988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09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0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09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6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logging of communication history, e.g. outgoing or incoming calls, missed calls, messages or UR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痕通话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响应于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从而解决了电子设备实现无痕通话的功能时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提升了无痕通话的易用度。

Description

无痕通话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痕通话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作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通讯工具,它将人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们每天都要拨打和接听很多电话,导致通话记录中保存着很多号码,而这些号码中有很多是不希望保存在通话记录中的,例如,某些拨打及接听的通话被视为隐私,为避免尴尬而不想留下痕迹;某些陌生号码来电不想被记录在通话记录中以免干扰视线,例如推销号码或者快递号码。
相关技术中,手机实现无痕通话的功能时,操作比较繁琐,造成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痕通话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电子设备实现无痕通话的功能时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痕通话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操作;
响应于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
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
可选地,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所述第一设置菜单包括进入无痕模式条目;
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选择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弹出无痕通话界面。
可选地,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所述第一设置菜单包括进入无痕模式条目;
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选择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
可选地,所述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之后,包括:
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退出无痕模式操作;
响应于所述退出无痕模式操作,退出无痕通话模式。
可选地,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退出无痕模式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二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二设置菜单,所述第二设置菜单包括退出无痕模式条目;
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所述退出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退出无痕模式操作,退出无痕通话模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选择所述退出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所述无痕通话模式设置为有痕通话模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痕通话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
响应于所述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
可选地,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三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三设置菜单,所述第三设置菜单包括无痕拨打条目;
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所述无痕拨打条目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包括:
响应于所述选择所述无痕拨打条目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与选择的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可选地,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在拨号界面上输入的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
接收用户在拨号界面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拨打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包括:
响应于所述选择无痕拨打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根据所述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与所述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对应的联系人进行无痕通话。
可选地,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在来电通知栏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接听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包括:
响应于所述选择无痕接听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与来电的联系人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可选地,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在来电界面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接听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包括:
响应于所述选择无痕接听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与来电的联系人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痕通话装置,包括:
交互模块,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操作;
设置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
无痕通话模块,用于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痕通话装置,包括:
交互模块,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
设置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
无痕通话模式,用于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无痕通话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无痕通话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无痕通话方法。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无痕通话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操作,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用户可以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电子设备响应于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从而解决了电子设备实现无痕通话的功能时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提升了无痕通话的易用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出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退出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4a至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入无痕通话示意图;
图4c至图4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出无痕通话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6a至图6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痕通话示意图;
图7a至图7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9a至图9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示意图;
图10a至图10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13a至图13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15a至图15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17a至图17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19a至图19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痕通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甲和/或乙,可以表示:单独存在甲,同时存在甲和乙,单独存在乙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PC、台式机、可穿戴设备等。
进入无痕模式操作为用户点击第一设置菜单中的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如图4a所示,用户点击电子设备桌面上的电话应用(Application,APP)图标;如图4b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电话APP图标的操作,电子设备会弹出第一设置菜单,第一设置菜单中包括新建联系人条目、搜索联系人条目、查看通话记录条目和进入无痕模式条目。
步骤102、响应于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
步骤103、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操作,电子设备响应于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用户可以在无痕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从而解决了电子设备实现无痕通话的功能时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提升了无痕通话的易用度。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退出无痕通话。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出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退出无痕通话的方法可包括:
步骤201、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退出无痕模式操作。
步骤202、响应于退出无痕模式操作,退出无痕通话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退出无痕通话模式后,用户在电子设备上拨打和接听电话都将会被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例如,步骤201可以在步骤102之后执行或者步骤103之后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2中退出无痕通话方法的具体实现方案。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退出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退出无痕通话的方法可包括:
步骤2011、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二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二设置菜单,第二设置菜单包括退出无痕模式条目。
弹出第二设置菜单操作为用户点击电子设备中的电话APP图标的操作。电子设备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后,如图4c所示,用户点击电子设备中的电话APP图标;如图4d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电话APP图标的操作,电子设备会弹出第二设置菜单,第二设置菜单中包括新建联系人条目、搜索联系人条目、查看通话记录条目和退出无痕模式条目。
步骤2012、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退出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
用户若想退出无痕通话模式,如图4d所示,选择退出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为用户点击第二设置菜单中的退出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
步骤2013、响应于选择退出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无痕通话模式设置为有痕通话模式。
如图4d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第二设置菜单中的退出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无痕通话模式设置为有痕通话模式。此时,电子设备退出无痕通话模式,而进入有痕通话模式,用户在电子设备上拨打和接听的通话记录都会被电子设备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出无痕通话方法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二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二设置菜单,第二设置菜单包括退出无痕模式条目;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退出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电子设备响应于选择退出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无痕通话模式设置为有痕通话模式;电子设备进入有痕通话模式后,用户在电子设备上拨打和接听的通话记录都将会被记录。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一设置菜单,第一设置菜单包括进入无痕模式条目。
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操作为用户点击电子设备中的电话APP图标的操作。如图6a和图7a所示,用户点击电话APP图标;如图6b和图7b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电话APP图标的操作,电子设备会弹出第一设置菜单,第一设置菜单中包括新建联系人条目、搜索联系人条目、查看通话记录条目和进入无痕模式条目。
步骤302、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
用户若想进行无痕通话,如图6b和图7b所示,选择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为用户点击第一设置菜单中的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
步骤303、响应于选择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弹出无痕通话界面。
如图6c和图7c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第一设置菜单中的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电子设备进入无痕通话模式并弹出无痕通话界面;电子设备进入无痕通话模式后,无痕通话界面会以界面背景颜色的变化提醒用户已进入无痕通话模式。电子设备进入无痕通话模式后,用户通过通话记录条目、联系人列表、拨号盘三种途径拨打的通话都将不会被电子设备记录。
步骤304、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
如图6d和图7e所示,用户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时,电子设备会在界面上以文字的形式显示无痕通话。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选择联系人操作为用户点击无痕通话界面中的通话记录条目的操作,如图6c所示,用户点击无痕通话界面中的通话记录条目;如图6d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无痕通话界面中的通话记录条目的操作,用户可以与点击的通话记录条目对应的联系人进行无痕通话。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进入拨号界面操作为用户点击无痕通话界面中的拨号键的操作,如图7c所示,用户点击无痕通话界面中的拨号键;如图7d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无痕通话界面中的拨号键的操作,电子设备进入拨号界面,用户在拨号键盘中输入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并点击拨号界面中的无痕拨打键;如图7e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拨号界面中的无痕拨打键的操作,电子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接通电话,用户可以与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对应的联系人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一设置菜单,第一设置菜单包括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选择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弹出无痕通话界面,用户可以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电子设备进入无痕通话模式后,用户在无痕通话界面中拨打的通话记录都将不会被电子设备记录,从而解决了电子设备实现无痕通话的功能时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提升了无痕通话的易用度。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一设置菜单,第一设置菜单包括进入无痕模式条目。
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操作为用户点击电子设备中的电话APP图标的操作。如图9a和图10a所示,用户点击电话APP图标;如图9b和图10b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电话APP图标的操作,电子设备会弹出第一设置菜单,第一设置菜单中包括新建联系人条目、搜索联系人条目、查看通话记录条目和进入无痕模式条目。
步骤402、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
用户若想进行无痕通话,如图9b和图10b所示,选择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为用户点击第一设置菜单中的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
步骤403、响应于选择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
如图9c和图10c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第一设置菜单中的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电子设备进入无痕通话模式;电子设备进入无痕通话模式后,如图9c所示,来电通知栏中的接听键仅包括无痕接听键;如图10c所示,来电界面中的接听键仅包括无痕接听键。电子设备进入无痕通话模式后,用户接听的通话记录都将不会被电子设备记录。
步骤404、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
如图9d和图10d所示,用户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时,电子设备会在界面上以文字的形式显示无痕通话。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选择接听操作为用户点击来电通知栏中的无痕接听键的操作,如图9c所示,用户点击来电通知栏中的无痕接听键;如图9d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来电通知栏中点的无痕接听键的操作,用户可以与来电联系人进行无痕通话。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选择接听操作为用户点击来电界面中的无痕接听键的操作,如图10c所示,用户点击来电界面中的无痕接听键;如图10d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来电界面中的无痕接听键的操作,用户可以与来电联系人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一设置菜单,第一设置菜单包括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电子设备响应于选择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用户可以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从而解决了电子设备实现无痕通话的功能时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提升了无痕通话的易用度。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
步骤502、响应于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时,电子设备会在界面上以文字的形式显示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痕通话操作仅为一次无痕通话模式,用户完成一次无痕通话后,电子设备将自动退出无痕通话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的操作,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从而解决了电子设备实现无痕通话的功能时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提升了无痕通话的易用度。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三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三设置菜单,第三设置菜单包括无痕拨打条目。
弹出第三设置菜单操作为用户点击通话记录界面中的通话记录条目的操作。如图13b所示,用户点击通话记录界面中的通话记录条目;如图13c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通话记录界面中的通话记录条目的操作,电子设备会弹出第三设置菜单,第三设置菜单中包括无痕拨打条目和有痕拨打条目。
步骤602、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无痕拨打条目操作。
用户若想进行无痕通话,如图13c所示,选择无痕拨打条目操作为用户点击第三设置菜单中的无痕拨打条目的操作。
步骤603、响应于选择无痕拨打条目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与选择的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为通话记录界面中的通话记录条目对应的号码。如图13d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第三设置菜单中的无痕拨打条目的操作,电子设备进入无痕通话模式并接通电话;用户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时,电子设备会在界面上以文字的形式显示无痕通话。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601之前,包括:
选择进入通话界面的操作为用户点击电子设备中的电话APP图标的操作,如图13a所示,用户点击电子设备中的电话APP图标;如图13b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电话APP图标的操作,电子设备进入通话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三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三设置菜单,第三设置菜单包括无痕拨打条目,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选择无痕拨打条目操作;电子设备响应于选择第三设置菜单中的无痕拨打条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与选择的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从而解决了电子设备实现无痕通话的功能时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提升了无痕通话的易用度。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接收用户在拨号界面上输入的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
如图15c所示,用户在拨号键盘中输入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
步骤702、接收用户在拨号界面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拨打操作。
用户若想进行无痕通话,如图15c所示,选择无痕拨打操作为用户点击拨号界面中的无痕拨打键的操作。
步骤703、响应于选择无痕拨打条目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根据所述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与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对应的联系人进行无痕通话。
如图15d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拨号界面中的无痕拨打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电子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接通电话,用户可以与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对应的联系人进行无痕通话。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701之前,包括:
选择进入通话界面的操作为用户点击电子设备中的电话APP图标的操作,如图15a所示,用户点击电子设备中的电话APP图标;如图15b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电子设备中的电话APP图标的操作,电子设备进入通话界面;进入拨号界面操作为用户点击通话界面中的拨号键的操作,如图15b所示,用户点击通话界面中的拨号键;如图15c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通话界面中的拨号键的操作,电子设备进入拨号界面,拨号界面中包括无痕拨打键和有痕拨打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在拨号界面上输入的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在拨号界面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拨打操作;电子设备响应于选择无痕拨打条目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根据所述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与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对应的联系人进行无痕通话,从而解决了电子设备实现无痕通话的功能时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提升了无痕通话的易用度。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接收用户在来电通知栏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接听操作。
选择无痕接听操作为用户点击来电通知栏中的无痕接听键的操作,如图17a所示,用户点击来电通知栏中的无痕接听键。
步骤802、响应于选择无痕接听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与来电的联系人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如图17b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来电通知栏中的无痕接听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用户可以与来电的联系人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在来电通知栏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接听操作,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来电通知栏中的无痕接听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且用户可以与来电的联系人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从而解决了电子设备实现无痕通话的功能时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提升了无痕通话的易用度。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接收用户在来电界面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接听操作。
选择无痕接听操作为用户点击来电界面中的无痕接听键的操作,如图19a所示,用户点击来电界面中的无痕接听键。
步骤902、响应于选择无痕接听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与来电的联系人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如图19b所示,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来电界面中的无痕接听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用户可以与来电的联系人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痕通话方法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在来电界面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接听操作,电子设备响应于选择无痕接听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且用户可以与来电的联系人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从而解决了电子设备实现无痕通话的功能时,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提升了无痕通话的易用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痕通话方法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操作,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用户可以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电子设备响应于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在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用户在电子设备上拨打和接听的通话都不会被电子设备记录,从而解决了电子设备实现无痕通话的功能时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提升了无痕通话的易用度。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痕通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该装置包括:交互模块11、设置模块12和无痕通话模块13。
交互模块11与设置模块12连接,设置模块12与无痕通话模块13连接。
交互模块11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操作;设置模块12用于响应于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无痕通话模块13用于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中,交互模块11具体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所述第一设置菜单包括进入无痕模式条目;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设置模块12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选择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弹出无痕通话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痕通话模块13具体用于接收用户在无痕通话界面上输入的选择通话记录条目的操作;响应于所述选择通话记录条目的操作,与选择的通话记录条目对应的联系人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痕通话模块13具体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无痕通话界面上输入的进入拨号界面操作,进入拨号界面;接收用户在所述拨号界面上输入的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根据所述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与所述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对应的联系人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中,交互模块11具体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所述第一设置菜单包括进入无痕模式条目;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设置模块12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选择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痕通话13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用户在来电通知栏上输入的选择接听操作;响应于所述选择接听操作,与来电联系人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痕通话模块13具体用于接收用户在来电界面上输入的选择接听操作;响应于所述选择接听操作,与来电联系人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痕通话模块14。
有痕通话模块14与设置模块12连接。
交互模块11还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退出无痕模式操作;有痕通话模块14用于响应于所述退出无痕模式操作,退出无痕通话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交互模块11具体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二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二设置菜单,所述第二设置菜单包括退出无痕模式条目;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所述退出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有痕通话模块14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选择所述退出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所述无痕通话模式设置为有痕通话模式。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痕通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该装置包括:交互模块21、设置模块22和无痕通话模块23。
交互模块21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设置模块22用于响应于所述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无痕通话模式23用于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中,交互模块21具体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三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三设置菜单,所述第三设置菜单包括无痕拨打条目;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所述无痕拨打条目操作;设置模块22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选择所述无痕拨打条目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无痕通话模块23具体用于与选择的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中,交互模块21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进入通话界面的操作;接收用户在所述通话界面上输入的选择通话记录条目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交互模块21具体用于接收用户在拨号界面上输入的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接收用户在拨号界面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拨打操作;设置模块22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选择无痕拨打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无痕通话模式2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与所述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对应的联系人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中,交互模块21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进入通话界面的操作;接收用户在所述通话界面上输入的进入拨号界面操作,进入拨号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交互模块21具体用于接收用户在来电通知栏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接听操作;设置模块22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选择无痕接听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无痕通话模块23具体用于与来电的联系人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中,交互模块21具体用于接收用户在来电界面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接听操作;设置模块22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选择无痕接听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无痕通话模块23具体用于与来电的联系人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无痕通话方法的实施例。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包括: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32中并可在处理器3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3,该计算机程序33被处理器31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中的无痕通话方法,为避免重复,此处不一一赘述。
电子设备3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31、存储器3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2仅仅是电子设备3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3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3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32可以是电子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3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32也可以是电子设备3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设备3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32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3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网络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3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无痕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操作;
响应于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
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所述第一设置菜单包括进入无痕模式条目;
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选择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弹出无痕通话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一设置菜单,所述第一设置菜单包括进入无痕模式条目;
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选择进入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之后,包括:
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退出无痕模式操作;
响应于所述退出无痕模式操作,退出无痕通话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退出无痕模式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二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二设置菜单,所述第二设置菜单包括退出无痕模式条目;
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所述退出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退出无痕模式操作,退出无痕通话模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选择所述退出无痕模式条目的操作,将所述无痕通话模式设置为有痕通话模式。
6.一种无痕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
响应于所述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弹出第三设置菜单操作,弹出第三设置菜单,所述第三设置菜单包括无痕拨打条目;
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所述无痕拨打条目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包括:
响应于所述选择所述无痕拨打条目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与选择的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在拨号界面上输入的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
接收用户在拨号界面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拨打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包括:
响应于所述选择无痕拨打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根据所述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与所述联系人号码或陌生号码对应的联系人进行无痕通话。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在来电通知栏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接听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包括:
响应于所述选择无痕接听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与来电的联系人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包括:
接收用户在来电界面上输入的选择无痕接听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包括:
响应于所述选择无痕接听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并与来电的联系人或陌生号码进行无痕通话。
11.一种无痕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互模块,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进入无痕模式操作;
设置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进入无痕模式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
无痕通话模块,用于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
12.一种无痕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互模块,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无痕通话操作;
设置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无痕通话操作,将通话模式设置为无痕通话模式;
无痕通话模式,用于在所述无痕通话模式下进行无痕通话。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5或权利要求6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5或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298859.1A 2021-11-04 2021-11-04 无痕通话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0709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8859.1A CN114070932A (zh) 2021-11-04 2021-11-04 无痕通话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8859.1A CN114070932A (zh) 2021-11-04 2021-11-04 无痕通话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0932A true CN114070932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73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98859.1A Pending CN114070932A (zh) 2021-11-04 2021-11-04 无痕通话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0932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5847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在通信终端上应用无痕模式的方法以及通信终端
CN105744082A (zh) * 2016-04-13 2016-07-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记录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095464A (zh) * 2016-06-23 2016-11-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无痕运行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5847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在通信终端上应用无痕模式的方法以及通信终端
CN105744082A (zh) * 2016-04-13 2016-07-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记录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095464A (zh) * 2016-06-23 2016-11-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无痕运行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56809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th touch screen and information input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2009032795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multiple operation modes and a method of providing the multiple operation modes
US2016025549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ssociated information i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712559B (zh) 一种免打扰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06607A (zh) 截图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080256487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user content i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13311968B (zh) 应用程序关联方法及装置
CN111787152B (zh) 移动终端的通讯录通话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5357653A (zh) 一种提醒方法及终端
CN104954582B (zh) 一种根据按压触控发起快速拨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31181A (zh) 应用的切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35087A (zh) 信息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70925B (zh) 语音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7488B (zh) 来电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929254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070932A (zh) 无痕通话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460424B (zh) 一种锁屏配置的交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791564A (zh)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996138B (zh) 通信建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99626B (zh) 界面显示方法、界面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694999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566857A (zh) Android移动装置金融看盘软件的状态区快捷键应用装置及方法
CN112134988B (zh) 电话号码拨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060205440A1 (en) Multiple page sound tone dialog in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418964B (zh) 来电提示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